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上第一方丈-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时有了心结,若是弄不好恐怕会影响两人修行。

    素问自己走到窗前背对二人,看着外面阳光下的城市一角,想要开口,但思索许久后道:“先回寺之后再说吧。”

    毕竟两人刚刚经历这事情,心思正是激荡之时。不如让他们自己先去想,然后自己再与他们说开,效果可能更好一些。

    “是,住持。”这次两人总算开口,只是声音有些低沉,也有些不安。

    尤其是行苦,守了几十年戒,一朝破戒,感觉心里好像漏了个口子,失去了什么东西一般。

    行镜虽然不如行苦这般,但他原本在道门之中也是守着戒律的,入了净心寺后更是将各条戒律背的滚熟。

    戒律是佛门修行的根本,破戒之后两人总觉得失去了什么重要的东西,心头都压上了重物。

    素问离开医院的时候,行苦和行镜二人都跟在后面,只是总是低头。

    看着行苦那么一个四十多岁的人这种表现,素问心中又是好笑又是无奈。

    之后素问没再去见李佳曦,带着众人直接去车站返回东海。

    这一趟行程,办事的时间远不如路上耽误的。除了行镜与行苦二人之外,其他人都没太大感受。哪怕是被大佛寺众人包围在房间中的时候,就连行慧和行戒、行律三人都没有什么担心的感觉。

    若说众人有的,也只是对大佛寺冒名禅宗又做下这些事情有点愤恨而已。

    两日后,众人回到净心寺。

    寺内仍然是游人如织,香火鼎盛。刚刚下了一场雨更是让白云山范围内的空气清新许多。

    才到山下众人就感觉到扑面而来的清新空气,比起城市中的汽车尾气要好上太多。

    众人刚把东西放下,素问就将行苦与行镜两人叫入房中。

    这两日素问没有多说什么,任由两人自己思考。经过这两天之后,两人的心思多少平静了一些,素问也该与两人谈谈了。

    “住持!”两人进了房间后合十行礼后就低头不语。

    他二人遇到什么事情别人不清楚,但他俩看素问的样子就知道他是心知肚明的。何况就算素问不知,他俩自己也过不去自己心底那一关,因此这两日表现始终有些异常,就连其他人都能看得出来。

    素问见他二人站在那里,便说道:“你二人这一趟办事,有什么事情要说给我的?”

    虽然他已经猜到发生了什么,可还是想要听二人自己说。

    两人面色变换不停,最后还是行苦开口:“住持,贫僧破戒了。”

    虽然他尽量维持平静,可声音仍然略微有一些颤抖。

    “被大佛寺的贼子下了药!”行镜小声辩驳道。

    “你二人怎么想?”素问又问。

    两人没什么犹豫就说到:“愿受住持责罚!”

    “你二人对破戒这个事情怎么看?”素问不提责罚的问题,又问两人一遍。

    “几十年清修一朝丧尽……”行苦微微摇头,脸上带上一丝悲苦。

    行镜则是沉默不语,素问能看得出来他心中不甘。

    素问之所以找二人,就是怕两人这般,被这次的事情影响到两人的心境,最后影响修行。

    目前看两人虽然努力维持心绪平静,可都受了不少影响。

第五百五十七章 戒律() 
“我佛门十重戒是什么?”素问又问。

    “不杀生、不偷盗、不淫、不妄语、不饮酒、不涂饰、不歌舞及旁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不蓄金银财宝。”两人皆道。

    在说到“不淫戒”的时候,两人声音都有了一点变化。

    素问又问二人:“戒律是什么?”

    这次与上次不同,上个问题是戒律的内容,这次问的却是戒律本身的含义。

    “修行的基础!”

    “约束自身的典范!”

    二人都是回答。

    “也对,也不对。”素问对二人说道,说罢就扔下二人出门而去,留下二人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回事。

    过了十几分钟,素问手中拿着一个木桶回来。

    将那木桶在房间中装满水放到两人眼前:“这桶就是戒律。”

    “这水就是修行!”

    “有这个木桶在,才能保证里面的水不漏出来,越继续越多。

    有戒律在,才能保证你们的修行不偏离佛道,在正确的路上。

    如果这个桶破了,那么里面的水就漏光了。”

    素问说着话,手指在木桶上按了一下。只听一声轻响,桶中的水就沿着一个指头大的小孔漏了出来,满地都是。

    “戒律的宗旨就说白了就是‘止恶行善’。

    只有止息恶行,才能勤修善法,只有精进戒行,遵奉佛制,才能使身口意三业清净,戒行无染,而不至于堕恶道,若依戒修定,由定发慧,即能断除无明,乃至趋向于佛道。

    因此戒定慧三学,戒律为首。”

    两人皆是沉默点头,两人自然知道戒律的含义,心中也在想素问为什么要重点说这些,是要严惩两人么?

    若是素问严惩两人,两人自然会欣然接受。不过心中却也会有些复杂的情绪。

    两人破戒后心中有着负罪感,也有自己一直坚守的东西被打破之后,心中空落落的感觉。

    就像有的人一直遵守着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如果他一直坚守着,那么也许可以坚守一生。但有一次突破后,那么这种约束在他们心中就并不是那么牢不可破了,约束也会减弱很多。

    比如说贪污犯,当他们贪污第一次以后,就再也收不住手了,就是这个道理。

    可二人又是奉命外出办事,不敌对方被擒后,被下了药才会破戒,并不是主观想要破戒。

    这就让两人心中既痛苦又矛盾。

    素问自然知道这点,所以才会这么麻烦的来解决这个事情,才会先让他们自己思考两天才来解决这个事情。

    “戒律的意义其实我不说,你们也都知道。”

    “请住持责罚!”两人突然开口,主动请求责罚。

    “先不提责罚。我还想要问你二人,我禅宗的主张是什么?”素问问道。

    “直指本心,见性成佛。”两人皆道。

    这八个字,道明了禅宗真义,也是禅宗与其他宗最大的不同。

    “那么戒律与见性有什么关联?”

    两人思索许久后才道:“请住持明示”

    素问道:“戒律是工具,是让你们维持清净心,寻找真我的工具。在戒律的约束下,你们才能够不走上歧途,始终在水桶的范围内。”

    “但我若是喝酒了,破戒了,那又如何?”素问反问。

    “一次自然不会有什么影响,但若是不能守住本心,却容易沉迷其中,做下错事。”行苦低声说道。

    “不错。”素问点头。

    “我若是能守住本心,那么破戒对我是否还有影响?世间万物皆为虚,破戒也是虚幻,表面上的破戒,无法影响我的本心,那么又如何?”

    两人思索,一个个目光中露出恍然,对素问合适道:“明白了,多谢住持。”

    “先别谢我,你二人可守得住本心?”素问问道。

    两人都坚定道:“守得!”

    “你二人可守得清净心!”

    两人仍然点头:“守得!”

    “那烦恼根可在?”

    两人犹豫了下,想说不在,可还是沉默无语。虽然两人都明白素问的话,可很多事情不是立刻就能放下的。这件事始终在两人心中留下痕迹。

    “你二人既然犯了戒律,无论什么原因,总要领责罚。”素问说到这里看了两人的表情,然后继续说道:

    “你二人在后山上建一间茅屋,在那闭关受罚一年,不到期满不得下山,不得归寺。每日饭食都有人给你们送上去。”素问道。

    两人听了素问的话,倒是没有什么不满的念头,反而觉得这是再好不过。

    用这一年时间,两人正好能够梳理心情,努力修行,去除破戒的事情对二人的影响。

    在山上不得下山,常年不见人烟,时日久了自然就会把许多影响两人心绪的东西放下。

    虽然寂寞枯燥,常人难以忍受,但对于两人却不是什么坏事。

    “甘愿受罚!”两人皆道。

    素问点头:“你二人先回去吧,安排下,明日早饭后便上山,寻找一处可容身的住所。至于那茅草屋,也是由你们自己搭建,算是责罚的一部分。”

    “是,住持。”

    “另外还有一点,今日我与你们二人说的话,不得与别人说。”

    戒律在素问看来虽然是工具,但对于普通僧人来说是修行的基础。对于两人目前的情况可以如此,若是传到其他僧人耳朵里,其他人也把戒律只是当成工具,那非出麻烦不可。

    就像道济所说: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

    然而后面还有两句:世人若学我,如同入魔道。

    这几句话就说明了一切。

    最后的这个责罚,也是素问有意为之,除了上面所说的让两人用这段时间去掉烦恼根之外,也是免得两人因为这事以后轻忽了戒律。

    第二天一早,净心寺仍然如同往常一般做早课。

    离开寺院几天的住持和几位法师回来后,净心寺就一切如常。

    在早饭之后,行苦和行镜二人未与任何人打招呼,就直接上了后山,按照素问所说寻找暂时安身的地方了。

    等两人找到落脚的地方,搬了行李上去,还要先修建一个茅屋出来。

    等他二人走后没多久,行正就上来禀报:“有几个霓虹的僧人找了过来,据说是须磨寺僧人。”

    素问一听到禀报,脑海中顿时浮现了在大佛寺见到的几个人。

    只是他们怎么找过来了?

    与此同时,大佛寺被封,所有僧人被抓的消息也传遍了佛门。

第五百五十八章 须磨寺僧人的请求() 
素问心中奇怪,那几个霓虹的僧人怎么追到净心寺了?

    这须弥寺毕竟是真言宗的道场,能前往大佛寺求禅法也是有人牵线搭桥的结果。要知道真言宗传自于密宗,其修行法门并不缺少。

    可如今大佛寺被剿灭,他们竟然追到净心寺来,就让素问有些奇怪了。

    素问让人将那几个霓虹来的僧人带上来。

    而此时须磨寺几个僧人站在山门处,双手合十,神色中充满恭敬之意。

    在他们身边还有两个人,如果是当日去大佛寺的僧人见到就能认出是与他们一起的翻译,只是还有两人却不见了。

    几个人站在那里,与新华僧人有些不同的打扮让来往的人都好奇的看上几眼。

    在他们面前游人熙熙攘攘,虽然都尽量不发出很大的声音,但聚在一起的各种声音却多少有些喧闹。

    这些人流和喧闹的声音让原本应该清净的寺院充满了活力,却也打破了原本该有的平静。

    这种感觉让须磨寺众人心中有些羡慕。

    因为这是在霓虹的寺院很难见到的。

    前面说过,霓虹寺院实行的檀家制度,僧人虽然有着较高的社会地位,但相对而言更像是一种工作。在普通人的眼中也是如此,对于一种职业,让他们怎么能够去信仰?

    霓虹人现在已经极少有信仰佛教的了,他们对佛教的感情只是在于亲人死后被埋葬在寺院,或者是因为一些事情老一辈都是那么做的,他们也跟着如此。

    自从檀家制度的实施后,表面上看佛教的文化深入到民众之中,但也使得佛教成为一种地位较为“低下”的信仰。

    这是霓虹僧人一直以来都想要改变,却始终无法改变的。

    因此他们开始向外界探寻能够改变现状的方法。

    也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须磨寺与另有目的的大佛寺在有人穿线搭桥的情况下联系到了一起。

    然而大佛寺一行对于他们来说最大的收获就是见识到了净心寺的僧人。

    尤其在素问和道钦先后施展神通之后,更是让须磨寺众人惊为天人。

    在霓虹的制度下,霓虹僧人就连达到法师都极难,更不用说神通这种传说中的东西了。

    因此在看到素问等人后,他们改变了目标,转变为净心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向净心寺求取真法,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有着极大的吸引力。

    人们总会想要向某一行业杰出的人士求取知识,哪怕那些知识书本上就有,可他们也更想听那些杰出人士的经验与认知,这是人之常情,对于在某些方面强大的人抱以崇拜、尊敬等等心思。

    须磨寺僧人就是如此。

    在他们心中,净心寺素问与道钦相比他们,在佛法上就是绝对的强者。

    何况他们当初从一些地方得到的一些净心寺关于禅宗的阐述和言论,也是非常的感兴趣。

    所以几人当时就起了心思。不过那些武警清缴大佛寺的时候,却是将须磨寺和净心寺的人都分别带走,等他们出来后也找不到净心寺众人,干脆直接找到净心寺来。

    因此在素问刚刚回来第二天,他们也就跟着到了。

    几人在净心寺山门处感受周围浓厚的向佛氛围,看着那些居士与香客在寺中脸上的虔诚,看着那高达数米笔直而上的烟柱,以及下面插满的香炉和周围的人海,再想想霓虹寺院的情况,几人心中都有些心潮澎湃,这才是他们所向往的。

    几人又等了一段时间,便有僧人来告诉他们,住持在山上等他们。

    随着那僧人一路前行,几人绕过大殿又经过二层与三层来到上面,素问就在那亭子里等着他们。

    如今四月底,正是莺飞草长的时节,在这凉亭中能感觉到周遭的勃勃生机,让人心里极为愉快。

    几人一上来就看到了亭子里的素问,直接走过来恭恭敬敬的躬身一礼,用霓虹语言说着见礼的话语。

    “几位先请坐吧!”素问对几人温和笑道,让众人在亭子中坐下。

    “这次大佛寺的事情,希望没有对几位的新华之行造成影响!”素问首先开口笑道。

    “原本我们就想要到净心寺求禅法,只是不得门而入,又有人说起大佛寺也是禅宗一门,又能牵线联系,我等才前往大佛寺。没想到他们竟然只是披着佛门的皮,暗地里却行非法的事。还要多谢住持去的及时,我们不想要卷入到这些事情里面。”

    那个老僧操着一口有些怪腔怪调的汉语开口说道。

    素问略微惊讶的看了他一眼,没想到他汉语竟然还说的挺溜道,除了口音古怪一些。

    这么说这位身边的翻译,一直以来就是个摆设了。

    看他身边翻译惊讶的样子,显然他也是不清楚这个老僧竟然还懂汉语。

    “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在新华求学,因此汉语还是会说的。”老僧看素问有一点惊讶的申请,笑着解释道。

    “原来是这样!”素问点点头。霓虹的很多僧人都是大学毕业后才子承父业成为僧人的。

    几人闲聊几句,素问从话语里也知道了这几个须磨寺僧人是被武警带走放出来后就直接奔净心寺来了。

    “几位的来意是?”

    “我们想要在您门下学习!”老僧说道,几人都站起来双手合十,腰躬出45度来,神态充满了尊敬与郑重。

    “你们?”

    “是的,虽然我老了,但我还能学得进去东西。在佛法上,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停下自己的脚步。

    还未自我介绍,老僧叫做励善,这几位都是本寺僧人,也是我的子侄,分别是慈安、慈本、慈觉。”

    “我已经说过,佛法就在那里,你们只需要去看见它。”素问轻笑说道。

    “但有长者的指引,会少走许多弯路,也能看到更多的东西。”励善坚定说到。

    素问见几人一脸坚定,有些好奇道:“密宗法门也有许多,为什么你们一定要求我禅宗法门?”

    “因为我听说禅宗更重悟性,而轻形式,这样更符合现在人的喜好,也许让年轻人感兴趣,了解它,相信它,需求它,依赖它,而不是只在丧礼的时候才会想到它。”

    素问一听这话,就明白在霓虹佛门的日子也不好过,这励善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请住持收下我们,传授正法!”几人见素问在思索,齐声躬身道。

第五百五十九章 请德诚下山() 
当天素问点头之后,须磨寺僧人就没再离开,直接在寺里住下。

    这个世界霓虹一直是新华的属国,寺中僧人对于须磨寺几个僧人也没什么偏见,同样也对他们的生活颇为感兴趣。

    尤其是霓虹的僧人可以娶妻生子,每个月领高额工资,寺院如同一个公司,而所有僧人则是职工这样的习俗与模式,让净心寺很多僧人都不可思议。

    实际上在这几个须磨寺僧人来之前,还真没几人了解霓虹那面的情况。毕竟新华人很少去了解一个属国的情况,哪怕那个国家的漫画产业非常发达。

    由于霓虹一直作为新华的属国,在明治时期也受到了西方国家的影响,但一直以来大部分人还是以新华的习俗为标准,因此色情业远没有前世那么发达。仅仅漫画这一项有着相当高的知名度,因此新华人很少人会主动去了解霓虹。

    而在几个须磨寺僧人当天被素问点头收下,入住了净心寺之后,许多人上网顺手看看霓虹情况的时候才略微知道了一点,顿时极为好奇。

    而在净心寺僧人关心几个从属国来的霓虹僧人的时候,行苦和行镜也在白云山上找到了一个凹紧山壁可以容身的地方,在那周围不远也有着可以搭建茅屋的的空地。

    找到地方后又与素问请示一番,两人就卷着日用品在寺中僧人疑惑的目光中去了后山。

    两人在得到素问下达的惩罚之后,倒是心中自在了许多,仿佛有什么重担被放下一般。

    其他僧人疑惑两人要做什么,两人也是坦然答道:“因为一些意外在外破戒了,如今是领受惩罚。”

    两人卷着被褥上去,先用木板搭出个简易的床来,又在那的入口位置用一些树枝围上,再将床单扯在上面,多少能够阻挡一下山风。

    四月最后一天,山上还是有些寒冷。

    两人缩在山壁洞穴里面,身上寒冷,心中却感觉到自由自在,这几天一直紧紧缠着两个人的那根线终于断掉了。

    晚上有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