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大革命-第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代表们对流民的名额接受得很勉强,但自己先前又从重庆卫这里得到很多权力,实在是舍不得放弃,最后也只能接受。但代表们肯定不会给流民们足量的食物,在代表们的心里,保证分给自己的难民不饿死就成。陈华清管不了这些细节,只能保证大家活下去,还是那句话,活着就不错了。

    流民问题的处理涉及到方方面面,也是考验陈华清要在重庆卫建立的新制度是否有效。代表大会上讨论完流民的问题,下面负责的各方就行动起来。最先行动的主要是卫所军,驻扎在各村的卫所军在撤出村子的时候顺便带走了流民中的青壮。不过过程很不顺利,流民中的妇孺不肯放走青壮,怕青壮一被带走剩下的老弱妇孺被欺负。一开始军队里的教导员还耐心的给流民们解释重庆卫对流民的处理办法,让大家放心,村里会养剩下的妇孺的。

    但流民们谁也不信,青壮们也坚决不肯走。这下惹恼了卫所军,既然好言好语的不听,那就直接上去抓人。到最后,很大一部分的村子的卫所军是押着青壮们前往重庆卫。

    开完一天的代表大会的陈华清得知此事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用以后的行动来缓解流民的不信任情绪。

    第六天,轮到最硬的骨头了,要解决的是重庆卫内部的功过标准。卫所军好说,赏罚功过一切以军纪为主,有功就赏,有过就罚,起码从纸面上讲很清晰,麻烦的是代表们和民事司内部。

    虽然从品级上讲代表什么都算不了,但在这重庆卫的一亩三分地里,代表手里还是有些权力的,这次大张旗鼓地开代表大会就是陈华清在为代表们宣扬声势,让代表这个身份在重庆卫得到承认。

    现在代表手里已经有了权力,那又如何限制代表。陈华清故意把这个问题抛给代表们,看看代表们有什么反应。

    代表们自然没反应,在这种问题上代表不管说什么话都是得罪人,还不如让陈华清定。最后皮球被踢回到陈华清那,陈华清乐呵呵的接了回去。

    现阶段对村代表的要求不高,主要保证两方面的事情即可,一是保证村子的粮食产量稳定,没有人为的大减产,二是村民兵的建设,要真正的落实下去,不是搞出来一堆花架子。同样,对民事司派遣到各村的人员也是同样的要求。

    对于重庆卫、永川和涪陵三地的代表,要求就要高一些。除了保证这三地的粮食生产稳定,代表们还得注重地方上的稳定。说到这,三地代表提出了一个要求,既然村子里有了村民委员会,那三地是不是也给设个类似的东西方便管理。

    三地相比各村,聚居的人口更多,从事的行业也很杂,不能跟村子一样设个互助组就行。索性,陈华清就把后世的那一套直接拿来用了,以街道为单位成立社区,三地代表等会开完后回去后就统计一下自己所在区域的街道,把要建的社区报上来。

    临末,陈华清对代表们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代表们回去以后能多学习,不求能写出锦绣文章来,只要能会计算就行。

    村代表里文盲很多,一听这要求顿时就苦着脸,很显然大家很不情愿。陈华清不管这,建议已经提了,能办得到就继续当代表,办不到自会有别人当。军代表无所谓,托军中扫盲的福,最差的士兵都会写出自己的名字了,更何况是被挑出来的军代表。三地代表多出自宣传队,不算文盲,有些还听过陈华清讲的阿拉伯数字和计算符号,现在陈华清要推广计算,三地代表心思灵活的人已经准备好回去后先宣传阿拉伯数字,毕竟阿拉伯数字要比算筹要方便得多。

    这一天的事情比较杂,给代表们制定规矩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完的,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陈华清要负责解释。

    与此同时,重庆卫开代表大会的消息也传到了其他地方。石砫的秦良玉在听到这个消息后,不懂代表大会是个什么东西,再加上两家关系不错,注意到重庆卫那边没出什么幺蛾子就不再关心了。

    成都的朱胜听说后苦笑了几声,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朱燮元。朱燮元也不懂代表大会是干什么,朱胜在旁边给朱燮元解释了一番什么是代表,朱燮元当即就反应过来:“我说那小子怎么敢对士绅下手,原来藏着这一手啊。”

    朱胜在旁边提醒道:“大人,千户一职只是武职,陈华清的手是不是伸得太长了。”朱胜虽很欣赏陈华清,但首先他是朱燮元的管家,一切以朱燮元的利益为主,陈华清作为一个千户很明显现在干出格了,朱胜自然要提醒自家大人。

    朱燮元摸了摸自己的胡子,笑道:“朱胜啊,有能力的人手才伸的长,没能力的人连手都伸不出去。你说,咱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还是没能力的人?”

    朱胜懂了朱燮元的意思,便不再言语了。

    武陵,陈华清的对头龚大海听闻这件事后,不屑道:“庙小妖风大,浅池王八多。”还真应了陈华清的猜测,对于什么代表大会龚大海这类人纯粹是不屑一顾。龚大海现在一面催着陈华清帮自己寻回丢失的青盐,另一面凭着关系从军中请人训练自己的盐丁,并花大价钱从外面购了一批火器,一旦时机成熟就要对陈华清下手。

    卫延良听说了代表大会的消息后,感觉自己和陈华清的合作是走对了。只要陈华清牢牢控制着重庆卫三地,那陈华清就是重庆地界上不可小觑的人物,卫延良就得同陈华清合作。

    陈华清对于外界对代表大会的评价不是很在意,也没时间去在意,好不容易摆脱了尽问些鸡毛蒜皮问题的代表们,陈华清终于能休息一下了。条件比较艰苦,陈华清没有什么侍女之类的,自己给自己打了一碗鸡蛋汤解渴,鸡蛋还是白河送的。

    坐在椅子上,陈华清梳理了一下这六天决定的事情,差不多把重庆卫以前堆积的问题给解决了。代表大会已经开了六天了,是时候该结束了,再开下去就过年了。

    黄诚紧接着陈华清摆脱了代表们,也逃到陈华清这儿来,见陈华清舒服的喝着鸡蛋汤,无语道:“大人扔下一个烂摊子给我们,自己却来这享受来了。”

    陈华清有些不好意思,亲自给黄诚打了一碗鸡蛋汤,打趣道:“我的黄大人,这是给你赔礼道歉来了。”

    黄诚也不客气,接过蛋汤一饮而尽,开始谈起正事来。

    有些事需要在代表大会上决定,但有些事需要私底下决定,就比如黄诚要和陈华清说的事。

    民事司是确立起来了,但不是光有一个民事司就行,民事司下面必须得分出来具体的执行部门。黄诚一直在处理着重庆卫的民政,对于这一块比较熟,按照黄诚的说法,在民事司下设立三个执行部门,一个管粮食、盐、布,一个管村办书院,一个管调解民众纠纷。按照现代的说法,三个部门涵盖了经济、文化、法律三大方面。

    陈华清考虑后加了一个管市集的,并对黄诚说道:“应诚,这个市集我是一定要把它办好的。办好了这个市集,我才有信心做我真正想做的。”水泥厂、炼钢厂,是陈华清一直以来的目标,市集,也就是市场,一旦壮大后,务必会给陈华清提供一笔可观的资金来办这两个厂子。

第一百四十二章 第一次代表大会(完)() 
第七天,村代表们在得知代表大会要开完的时候,纷纷去重庆卫铁匠处领农具,这农具也是村代表们来重庆卫开会的主要目的。

    代表们在来的时候都是推着独轮车来的,有条件的代表则是驾着村里的驴车来的,故农具的运输不成问题。领完农具后,代表们去参加了陈华清所说的代表大会闭幕式。

    在闭幕式上,陈华清也没搞什么其他事情,就是勉励大家好好工作,给重庆卫创造一个更好的明天。

    代表们纷纷表态回去以后好好工作,把陈华清交待的事情办好。代表们回家心切,陈华清也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正式宣布代表大会结束,就这样,在代表们的掌声中陈华清策划的第一次代表大会落幕,也确立了重庆卫自己的体系正式建立。

    代表大会结束后时间已经到了十二月二十二日,马上就要过年了。这是陈华清在这个时代过的第二个年,去年陈华清是在重庆卫过的,今年陈华清本打算也在重庆卫过,不过二十五日的时候马钧在回石砫的时候顺路来了趟重庆卫,让陈华清跟他回石砫一起过个年。

    陈华清懂马钧的意思,说起来他已经有半点多没和马铃见面了,马铃心里多半会很不高兴。

    跟着陈华清去石柱的还有小草姑娘,小草在重庆卫闷坏了,这次找个时机跟着陈华清去石砫去逛逛,顺便见见自己未来的嫂子。

    至于一直和小草相伴的沐启眉,陈华清不知道怎么安排她,问沐启眉是否回家过年,沐启眉说是留在重庆卫就行了,陈华清也就不再管沐启眉了,只要她没事就成。

    在陈华清临走前,一直在搞传教事业的传教士过来找他了。来找陈华清的是传教士亚伦,亚伦的家族在威尼斯颇有影响力。

    按照明国的惯例,亚伦给陈华清拜了个早年,然后说了自己的来意。说起来,一开始亚伦跟着陈华清深入明国内陆就不是抱着传教的心思,在重庆周边考察了将近数月后,亚伦很悲观的发现,这地方的人们都很穷,意大利的能工巧匠们打造的奢侈品根本无法在这里卖出去。

    在陈华清从贵州撤军回来后,亚伦决定和陈华清这个明国武将做一笔生意。但陈华清回来后不是到处走访就是忙着开代表大会,亚伦见不上陈华清,终于等到陈华清闲了下来,亚伦才借着传教士的身份见到陈华清。

    “将军大人,我听说贵国有叛乱,想必您经常要出征打仗吧。”

    将军,这传教士还真是入乡随俗啊,陈华清点点头道:“确实,仗挺多的。”

    “那大人,您是否需要一批火器?”亚伦紧张的看着陈华清,生怕陈华清说出不要。

    “火器,你能搞到火器?”陈华清坐直身子,一直以来他都想建一支火器部队,但他手里没有会做火器的匠人,从外面买也没有门路,后来他甚至还隐晦的跟朱胜表示了几次,希望他能帮自己从朱燮元手中的火器部队搞到几把火铳来,但最后都被朱胜含混过去,搞到后来,陈华清只能建立一支掷弹队来撑场面。现在亚伦说他能弄到火器,陈华清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怀疑,难不成传教士在朝廷内部已经形成了一股很大的势力吗?

    亚伦点点头,见陈华清还是一脸怀疑的表情,便脸色郑重的从怀里掏出一个古朴的木盒,打开盒盖子,给陈华清看了看盒子里面的东西。

    盒子里面是一枚徽章,此时的欧洲虽处于文艺复兴时期,但中世纪的烙印还很深,能留下徽章的家族都不简单。陈华清看了一眼徽章后,直接问道:“你能弄到多少火器?价钱几何?”

    亚伦小心翼翼的把徽章收起,然后才道:“大人,在我的遥远家乡,同您这儿一样,也是战争不断,对于火器的需求也很大。我的家族在海上负责为打仗的双方运送武器,当初我从家乡来到东方时,我的家族也派过来一条船,上面装着大量货物。”

    “都是火器?”陈华清赶紧问道,若都是火器,陈华清就是把自己卖掉了也要吃下。

    “不是,只有我们家族的护卫装备着火器,若大人肯付出一定的代价,这些火器就是您的了。”

    陈华清想了想,暂时岔开火器的事,反倒问起了打仗的事:“亚伦,你说你们家族是为打仗双方运送武器的,可我曾经听说你们那边要和平得多啊。”

    亚伦苦笑,回道:“那打仗的双方是哈布斯堡王朝和奥斯曼土耳其,说起来,我们威尼斯是隶属于哈布斯堡王朝的。”

    奥斯曼土耳其陈华清听过,朱燮元手里有两把鲁密铳就是从奥斯曼来的工匠给送的,至于哈布斯堡王朝,只有以后的奥匈帝国才让陈华清有了点印象。

    “那你手里的火器是什么样的?”

    亚伦对火器基本不了解,只能含糊道:“在奥斯曼算是比较精良的。”

    陈华清也不再细问,现在有火器就行,便直接道:“好,这笔生意我做了,我需要付出什么代价?”

    “大人,每把火器三个金币,换成银子是一百五十两。若是您买的量大,我可以做主给您送一批火药。”

    陈华清算了算自己的小金库,说道:“你把能带来的火器都带来,我想我应该还是能出得起这个价的。”

    亚伦点头道:“大人爽快,我还需跟大人借点人。”

    陈华清直接答应,让孙喜带着一个连的人跟着亚伦。孙喜心黑手狠,陈华清敢肯定,若是亚伦那边出了问题或是亚伦家族人少,孙喜绝对敢把连财带人都给吞了。

    在得到陈华清的应允后,亚伦也做了自己的保证:“大人,按照您这边的说法,我会在元宵节的时节回来,大人您就等我的好消息吧。”

    解决了传教士的事后,陈华清带着小草和三个亲兵跟着马钧离开了重庆卫,前往石砫。

    在离开重庆卫的边界时,马钧看着据守在主要道路上的卫所军有些羡慕道:“老陈,你算是拉起了一支队伍啊,奶奶知道后一定会很高兴!”

    石砫,大厅内,秦良玉看着一脸焦急样的马铃,笑道:“小铃儿你就放心吧,你哥他一定会把华清带来的。不过等华清来了,我要说说他,这么长时间都不来看你一下。”

    马铃脸红了一下,说道:“奶奶,他现在也是千户了,您就别说他了。”

    秦良玉脸上的笑容更盛,“好,好,我的孙女说什么就是什么,奶奶我什么都不说。”

    这段时间秦良玉的心情很不错,由于陈华清的重庆卫的崛起,重庆各地土司心中对重庆卫疑虑重重,便都找到石砫门上来,让秦良玉做主。在马千乘死后由于秦良玉一直秉持着忠于明王朝的做法让各地土司都对石砫保持着距离,和石砫关系紧密的酉阳土司也逐渐疏离,现在重庆卫的影响大增,土司们心中对重庆卫都抱有戒备心理,便慢慢的都和石砫恢复联系,酉阳土司甚至派了人过来,口头上说是来看望外甥、外甥女来,但明眼人都知道石砫白杆兵要恢复往日的影响力了。

    说到这,就得介绍一下石砫和酉阳的关系。马钧和马铃兄妹的母亲的娘家就是酉阳土司家族,双方在马家兄妹的母亲还活着的时候关系最好,后来马铃母亲在生养马铃时难产而死,石砫又采取亲近朝廷的做法,两家关系就慢慢淡了,最后就疏远了。

    酉阳土司借着陈华清要在石砫过年的机会要和陈华清谈谈以后的相处问题,涪陵里酉阳太近,在酉阳方面看来,按照陈华清现在在各村的扩张态势,很快就扩张到酉阳的地界上去了。

    等陈华清一行人到达石砫时已经是晚上了,一到石砫,马钧就把其他人都带走了,包括小草姑娘,让陈华清去见马铃。

    陈华清刚想说自己还没吃饭结果转过身来马钧就没影了,没办法,陈华清只好自己去找马玲。说实话,陈华清有点怕见马铃,自从上去离开石砫去南京,陈华清已经有大半年没见马铃,要说陈华清想马铃,陈华清的事情很多,还真没有多少时间想马玲,故陈华清对马玲心存愧疚之情。

    马铃很体贴陈华清,已经给陈华清准备好了饭。陈华清和马铃共坐一桌,低着头,两人谁也不说话,气氛有些沉闷。最后还是陈华清忍不住了,抬起头来,刚想说话,只见马铃的一双的大眼睛在流着泪,陈华清慌了,连忙拿了块手帕帮马铃擦眼泪,“你怎么了,没事吧?”

    马铃抓住陈华清的手,带着哭腔说道:“我没事,我就是高兴地哭,以前我都不知道想一个人是那么的难受,现在我终于体会到了,见到了你我很高兴,真的很高兴。”

    陈华清顺势抱住马铃,心里叹了口气,从没跟女孩子有过深入交流的陈华清此刻懂了马铃的心,只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辜负了怀中的女孩。

第一百四十三章 过年() 
“咕噜,咕噜”,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陈华清尴尬的放开马铃,尴尬的笑了笑,“这”

    马铃也笑了,把陈华清按到椅子上,说道:“知道你饿了,来吃饭吧。”

    陈华清吃饭的速度很快,吃完饭后,本想站起来收拾碗筷,马铃把陈华清按在椅子上,“我来吧,你先休息一阵。”

    等马铃回来后,两人谈起了各自最近的生活。马铃的生活比较简单,除了帮助她父亲训练兵马外,就是自己学着做饭、做女红,当马铃说到这些时,脸红了红,这些都是马铃特意为陈华清学的。

    陈华清也不是什么不解风情的人,把马铃主动拥在自己怀里,静静地听着马铃的诉说。

    “华清,你干什么呢?我听奶奶说你在重庆卫干得很不错。”

    男人,都喜欢在自己喜欢的女人面前显露自己的本事,陈华清也不例外,便把自己在重庆卫的一系列做法全部说给了马铃,临末了,陈华清略带紧张的补充了一句:“铃儿,你来重庆卫吧,我让你看看我的成果。”

    马铃身体一震,脸又红了,低着声音道:“我跟奶奶商量一下。”

    “嗯。”

    两个人就这样静静依偎着,直到马钧的出现。

    “咳咳,咳咳,老陈、妹子,叙旧叙完了啊。”

    陈华清和马玲赶紧分开,陈华清为了掩饰自己的尴尬,声音加重道:“马钧,你来干什么啊?”

    马钧故作伤心状:“真是好心没好报,早知道我就不来了。”

    陈华清语塞,只能无奈的看着。

    马铃走过去掐了一下自己的哥哥,不满道:“哥,你来干什么,有什么事赶紧说!”

    见马铃生气,马钧不敢在开玩笑了,脸色一正,说道:“老陈,我舅舅要见你。”

    “你舅舅?”陈华清奇道,难道马家要和自己谈关于马铃的事,可为什么来的是舅舅。

    “嗯,我舅舅,他是酉阳土司的人,邀请你过去谈一点事。”

    既然马钧的舅舅找自己有事,陈华清不好再和马铃继续待在一起,告别马铃后,便跟着马钧去见他的舅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