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前些日子的‘灰色的魔女‘’‘叶江流’‘TNT’‘雾隐散人’ 等朋友,多在故事情节上,人物性格描写变化上多关注一下,那才有助于写作水平的提高和对人物,对故事情节的刻画。
至于最后一人:提出看到‘软脚虾’这种药药效太快,不符合医学原理,纯属胡编乱造云云,我也就不提议你去看温瑞安、古龙书中那些正说着话,眼睛鼻子就可以毒得往下掉的情节了。武侠是成年人的童话,兄台还是看纪实文学去吧。
乞丐中的霸主:老吴还要被打败,要被关,要脱困,要杀东方不败,还要完成任的3个愿望,那老吴和仪琳的感情戏呢?失败,和圣姑的感情戏呢?虎头蛇尾! =霸主兄,和仪琳的感情戏早已水到渠成,早有人怪当初写仪琳的感情戏太多,我还要怎么写?任大小姐与主角已两情相悦,未来的事不说的那么明白,岂不是更让人有丰富的想像和回味无穷的感觉?如果我把大家心目中冰清玉洁的圣姑,一直写到她怎么死心踏地的爱上老吴,两人怎么卿卿我我,怎么生儿育女,不用别人说,那我自已承认:我是在毁金老爷子!
wlei555:下面的情节没什么好费脑子的?那些所谓的曲折情节也就是恶心人罢了,最后结果还不是那样!作者你有本事就写任盈盈被换脑,老吴全部老婆死光光,老吴被太监,东方不败的脑子和任盈盈的身体和杨莲庭从此幸福快乐的生活到永远。 如果照老兄说的这么写的确能出乎所有正常人的意料,也的确不令你恶心了,但我梦游不是写给精神病人看的!更不想被思维正常的读友骂成疯子!^_^
屠大安:先生所著确实可比金老,但读起来总觉得有些人物并不是很丰满,如魏忠贤这个大奸臣戏少了些,可以写得再邪恶些,卸磨杀驴毕竟是官场上的老伎俩了,它依仗老吴夺得富贵又设计陷害吴天德却不料吴棋高一筹,被吴好生戏耍一顿,然后吴再退隐山林也不错。个人拙见,未必正确,先生比其他人要技高一筹,实为金庸同人第一人,本人深表赞同,由衷钦佩。
对于岳不群,我深表赞同,本来一个很不错的君子,却被复兴华山这个重担压得变了形,一切只为了权势,不择手段,甚至不惜抛弃妻女,陷害爱徒,落个众叛亲离的下场。世人皆道他无情无义,又有几人为他想过。先生的处理实现了我的愿望。希望在颠覆笑傲江湖这本书中的世界里,这位终于可以实现梦想的仁兄一路走好。屠大安敬上
关于左冷禅这个野心更大的人,这样的结局也是满足了他自己的愿望。为了一己私欲不择手段,在小说中本来就避免不了失败的可悲下场。而对于一个失败的强者来说,失败本身并不可怕,有机会则可以重新来过,再战雄图。而无法翻身又要背负一生他人的唾骂,从此孤单一人,在壮志难酬的痛苦与现实的打压下生活才是一世英雄所惧的。能如此华丽的陨落,不管后世如何评价,至少我看来已是这个往日盟主的最好归宿。言语混乱,实因发表评论过少,有所不妥,望请见谅。屠大安敬上
实在太多,发不完了。。。。。。
颠覆笑傲江湖 作品相关 梅花香自苦寒来
章节字数:3184 更新时间:07…08…11 20:50
这是最后一次长篇回答,今后将重心挪在写作上,已经有书友提意见了^_^
今天书评区开始把重点集中到情节上来了,甚喜。其实无论是前两天对武功的大辩论,还是今日在情节上的争议,都说明不才这枝秃笔胡乱涂写的故事,在大家心中是有一点位置的。如果真的写成了一砣臭狗屎,恐怕三跪九磕也请不来大家在书评里畅所欲言。当然,我不是当滥好人,一味地去捧大家,有少数书评与其说是批评建议,不如说是自以为是狗屁不通,例如那位我建议去看纪实文学的先生。
同群里几个哥们讨论了一下,我想是我在设定上没有说清楚,才导致如此之多的争议,首先是大家时时拿出原著来对比的问题,本文并不是完全照搬原著的设定,昨日藉吴天德之口对大家说过:这才是那个真实的世界,而后世所读过的那本书,有着许多似是而非的情节,或许是作者搜集了一些残缺不全的资料,加以润色写出了一部巨著,但是这里发生的故事,和原著中有相同处,也有不同处,这是《颠覆笑傲江湖》不是《笑傲江湖》,与原著中对比着指出诸如东方此时应该在绣花,寸步未下黑木崖,任小姐喜欢穿绿裙子,这里不该穿了一身白衣裳,并无意义。
在我的书中,东方不败同样羡慕盈盈是女儿身,同样对她很‘好’,但这个好,是有目的、将要有一个大阴谋的,这里面的田伯光,学的是东洋刀法,这里面的平一指,将是“三指定君臣”绝学的一代高手,这里面的仪琳没有出家、这里面的曲非烟没有死去,这里面的岳不群没有学辟邪剑谱,这里面的小林子去了琉球,这里面大家熟知的人物里,该死的没有都死,活着的将来也未必都活着,这里的魔教教主最后将不是向问天。
诸君的批评与建议,犹如冰雪之于梅枝。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励出!
没有你们的这番鼓励和对缺陷处的热情指出,是难成正果的。写了20多万字了,听从读者修改大方向,小细节多处,今后有思虑不周的地方还请大家继续帮助,我会及时修改。如果有诸位不理解的地方,而我又有自已的考虑的,我会及时答复,比如本章任大小姐独自去追留连不走的黑影,其实武林中人大多有这个毛病,哪怕明知武功不如对方,却心高气傲,不肯低头。当时任盈盈已经步入前院,以她的性子会跑回后院对东方不败说“东方阿姨,有人跑到咱家来了耶,你去看看?”。在五丈岗上于少林方生一战,也是一言不合,明知不是对手,仍打个不停,还杀了对方的弟子,换一本书的话,这仇是不可能解开的。
至于赶车的绿竹翁、以及蓝凤凰和另外一个角色,为什么不见踪影?我当时是想到东方的身份太高、样子现在又是那副模样,见盈盈都要换装蒙面,其他人当然不可能和他住在一起,早从后门赶到别处住宿了。尼庵中还有原来的尼姑,写成会不会武均可,魔教同其他武林门派不同之处就在于有许多平民百姓入教,半夜也没必要守在门外伺候。又或者其他人就住在尼庵中,住得远些不行么?我感觉不必说明,任盈盈追出去时为什么这些下人不在身边,每个读者的想法不同,但至少都会想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吧?唉,其实写书不可能把每到一处都把所有的事情都交待个清清楚楚,看到这里,有些疑问,如果读者自已能想出把它圆了的方法,那么作品就不必去把这些细枝末节来描述撑字数,比如原著中五丈岗上群雄为令狐冲治病,任盈盈赶来,金大并没说明为什么群雄从哪儿知道任盈盈喜欢了他,怎么那么快连苗疆的蓝凤凰都赶到了?她在绿竹翁那儿隐居,又是谁告诉了任盈盈,使她羞怒赶来的,读者看到这里自可去想:或许是绿竹翁说走了嘴,或许是魔教另有消息通道定期向她传达各种消息,包括有关她的个人私事。如果金大当时非得罗嗦一句,来个过门儿,我在这里非得写上一句:绿竹翁等人身份低微,东方不败现在模样又不想被太多人见到,因此安排住在较远处来交待么?那不是味同嚼蜡?
比如朱静月二女悄无声息失踪,我刚在书评中看到一位兄台是这么想的: 至于说到追人,想想看吴天德住的是什么地方?山上!可以说是荒无人烟的地方,有先入为主的印象了,追上去以后言语误会更加确认,自然也就不会想到追错了人。不过我对武侠小说里的言语误会也不太感冒,这些家伙经常说话留半截,容易出误会,要是说话都能完整点,明确点,准确点,也不会有这么多事,唉,理科不过关啊。 另外一位兄弟当初猜测是任盈盈带走了二女,曲非烟是魔教长老的女儿,见了她当然得听话,至于朱静月,则是被东方不败制服,也是一种说得通的想法。至于故事是不是这么回事,得往下看啊,试问谁想看一部什么悬念都没有,事事抢在前头说明的?在目前阶段,你用自已的想法能够圆得过去,那就不妨看下去,等揭晓时,对了会心一笑,不对,呵,原来他是这么想的,读书的乐趣在哪里?不是在这里么?
刚刚去看《杨过传》作者长息的答书评,心酸不已,转载于此,言我心声:
【我知道绝大多数的读者都是在默默的支持着作者的。从这几天被骂的这么厉害,但是点击推荐不降反升可以看出来。我当读者的时候也是这样。看到喜欢的书,专门会去投几票。不喜欢的就安静的离开,从不骂人。因为只要作者是用心写的,各种风格,各种品味,差异必然有,必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口味。你不喜欢,觉得作者对不住你,要作者照着你的思路写,那喜欢作者现有思路的那批读者如何?读者们老攻击我不顾读者的感受,固执。我只是没有顾及到“你”的感受而已。更有更多人的感受在我的考虑范围之类。地球不是围着你转的。如果你说你扔给我n多的钱,叫我专门为你一个人写本小说,那我随便你的品味。你要写成你有50cm巨大的n条大鸟我都没有意见。作者固然要考虑读者的感受,但一味要求作者为读者而写,那绝对写不出来好的小说。】
【洪七公三番两次的阻止,最后再设个悬念——很明显杨过的手不会断的。这是最常见的设悬念的方法。电视剧,小说里面都有用的。有人批评说“最恨这种故意耍人的作者。。。。。。”然后是一串骂人的话。凭良心说,这么吊一下胃口,大家都有得猜测,然后更新了,一对照作者的思路跟自己的猜测,或者对,或者不对,这难道不比简单的平铺直叙有意思的多?网上的读者都这么脆弱?禁不起设疑?没有波动,那看小说的趣味何在?作者设疑,不就是为了让读者兴致昂然么?难道出于虐待读者的变态心理?真是搞笑啊。】
【这么早早的发出来这么半章,就是为了让大家看到,杨过的手没事,没有断。我怕不说清楚,立即又要流失不少挑剔的读者——也太挑剔了吧?我还没有把杨过的手臂砍掉,立即有好多人发书评说“作者又要重演历史,砍掉杨过手臂,没劲,下架。”最搞笑的是还有人表示一下“本来还写的不错,却非要虐待主角,又要砍他的手”然后——“下架”。好像他很大公无私。且不说我没有砍掉杨过的手。就算砍了,既然“前面写的不错”,就因为这么一点点设定跟你意见不合,有必要搞的跟阶级矛盾似的,立马反目么?或者既然已经走了,又有必要到书评区骂一声,好像非要作者知道一下你的不满,意义何在?打击作者?你到是给作者留个好心情,继续写给那些喜欢看的人看啊。】
【泥捏的人也有三分土性。作者也是人,费心费力的写,很辛苦。然后就像看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好评。有批评,如果中肯,自然欢迎。但是无端的辱骂,对我而言,就等于是自己的孩子被人无端的侮辱殴打,你让一个真正爱他作品的作者如何不生气?】
【总结这么长的闲话:要是看书评,那作者就左右不能做人。刺头评论家唧唧歪歪,其实根本不能代表大多数读者的意愿。虽然评论区刺头者的骂声让我大大的受了伤,但我还是不会改变初衷。杨过传完全照着一直以来的提纲继续。这不是作者固执,无事读者的需求。恰恰相反。跟着我杨过传看到今天,仍然继续追看的读者,基本上可以说是欣赏长息的风格和安排的人。这些人或许比较良善,不太喜欢到书评区歪歪而已。所以我坚持不变,是真正的照顾。
颠覆笑傲江湖 作品相关 同人应该写什么?
章节字数:2814 更新时间:07…08…11 20:50
现在写作即将满一个月了,心中有些体会,也有一些感受。同人是什么?同人书是甚么?以我看来,要写小说,同人是所有小说体裁中最好写的。要写好小说,同人是所有小说体裁中最难写的。
因为原著给你设计好了背景、人物、留下了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这些都易于让读者接受并迅速进入你的故事情节,所以好写。说是最难写,是因为几乎所有的小说都是天马行空,任由作者的想象遨翔其间,唯有同人小说,有原著的诸多条条框框在限制着你的发挥。
但是写同人应该写什么?如果古龙说:“一座高山,一处低岩,一道新泉,一株古松,一炉红火,一壶绿茶,一位老人,一个少年”,你也说:“一棵青松、一眼清泉、一只古琴,一炉熏香、一位少女”,古龙说:“剑长三尺三寸,重四斤六两,无锷,剑名离魂”。,你便说:“枪长丈二五分,重六十四斤,无缨,枪名霸王 “,学的不过是他的形而已,没有他那么传神、幽默的语言风格,没有他那么诡谲、奇异的故事情节,文字慕仿的再象,终落了下乘。
金庸作品之所以仿者甚众,是因为情节感人之余,不存在古龙文学的文学慕仿难度。但是写同人的方法其实很少。一种是几乎按照原著情节一步步走下来,读过原著的人看上句知下句,唯一不同的是原书遗憾之处肯定由主角一一来加以改变,这种书最讨巧,最好写,想必挨骂的机会也最少。
另一些想自出机杼,有所作为,又不敢去更改原著设定的一切,只好创出大量新人物、新环境、新情节,以免受人诟病。因为仿同人者其读者很多都细细去读原著,从字里行间去寻找不同之处以至作者也都战战战兢兢起来。
我在一个月前还是一个读书者时,曾亲见一个作者在书评区置顶求问黑木崖的确切位置,一时兴起去原著查了,得知在河北平定州,便兴冲冲去告诉他,也觉得这才叫同人,既然主角已经变了人,或者原人换了新灵魂,那么这些细节上是一定要保持原样的。现在想来,黑木崖在河北还是河南,是在苗疆还是西域有什么关系,只要在你的书里处在一个适合彰显故事情节的地方那就行了。
我写笑傲并没有去重新通读原著,靠的还是当年读过的印象。笑傲读过多年了,如今仍能在我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必是金大写得极成功的地方,而这些地方无一例外是一些精采的故事情节、人物之间感人至深的友情、爱情、亲情,和对立者前的仇怨纠葛,鲜明的人物形象,那么这些便是原著的‘神’,是我慕仿学习并发挥的地方。依据这些人的性格特点、品性等鲜明的个人特色,去诠释自已的故事。这才是求同存异之道。
若是你看过一本书十年,你记得的是我刚刚说的那些,还是记得林平之纵马打猎时那猎鹰是停在他左肩还是右肩,亦或是任盈盈与令狐冲被仪琳母亲吊在恒山一个庙中时,那庙叫悬空还是白云?
我记不清是什么寺什么庙了,但我记得当两个人被仪琳的母亲点了穴道,口不能言,却以四目相对,表达彼此决不为所迫,坚贞不移的爱情描写。我记得当时令狐冲穴道被制,身体僵硬,仍向任盈盈吃力地缓缓摇头,表示决不同意她答应自已娶了仪琳,任盈盈回望时的四目相接,一丝情线脉脉相连。看到这儿,我真的被老金感动了。
虽然功力与老金差得不可以里计数,但我觉得我学习慕仿的就应该是他这些生动传神之处,极经典的地方纵使不能照抄,也要按照人物特点、故事情节,以类似的手法表达出来。比如原著主角仪琳和令狐冲其实是同时出场的,通过仪琳的描述和自言自语,她自已的娇憨可爱、纯洁动人以及令狐冲的侠肝义胆、机智勇敢都已跃然纸上。这种高超的描述手法我在描写坐斗回雁楼时加以借用了,只不过描写较之金大尚差得还是太远,虽然手法还不够高超,但是有读者注意到了,在书评中提出了这种侧面描写的特点。我也记得另有位兄弟在书评区说:整整一章四千多字光描写令狐冲、仪琳、田伯光了,主角都没露面,没劲!我只能无言。
可能我写的比较另类吧,或为一些看惯了同人小说的兄弟不理解,所以很热心地在一些细节上向我指出与原著的不同,比如衣饰写得不同了、原著人物当时不在这个地方等等。我学金大,只学其神,不学其形,主角的加入,产生蝴蝶效应,未来的发展与原著已大大不同,我将在不改变原著大事件、大方向的前提下,根据原著人物性格和品性,爱憎与情仇自行揣测发展新的故事、希望能写出自已的经典桥段。一如原著中仪琳偷瓜、衡山莫大剑刺费彬、恒山庙里对视传情等精彩之处,但是自已功力没法和金大相比,我只能尽力去写,我知道我是在用心写,用心地在写。单位工作性质,或多或少可以给我一点码字时间,但我从不在白天写作,我得把自已融进故事当中去,去体会着故事人物的情感写东西,如果这样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地写东西,写的是快了,我是闪不出自已的灵感火花的。
昨日文中仪琳以口渡药时流下感伤委曲的泪水一段,就是写到那里,想像着这少女可能的情绪才想出来的,我在办公室蹦豆儿一般时不时抽空码上一截是没时间去想象体会的。
没条没理的说了这么多,只是心中有自已对写作的一点看法,最后,因为这是写给读者看的,我再对读者朋友们说几句:读者有很多种,从不发言的我无从评价,而发书评的又有多种,最多的一种是鼓励并提出善意见解和意见的,包括我提到的一些例子,我不信读者去翻了原著然后来指出我的不对之处会有什么坏心眼,如果有坏心,那么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也无须去原著中费力找材料了,只是这些读者不知道我是这么个懒家伙,只学金老书中我记得住、体会得到的东西,却不去把他的细节弄到自已书中以示同人罢了。
而在无端指责,甚至整段评论都只是在卖弄自已的伶牙利齿、卖弄自已讥嘲他人的语句如何幽默的读者,有两种,一种是杨过传作者长息书评中提到过的,只要你写的有点儿名气了,总有那么几位先生找些同学、好友、甚至不惜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