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拆几招,终于史进手上吃了一棒,拿捏不住棒子,扈三娘抓住棒尾轻轻巧巧的又将棒子夺了过去。
史进面色涨得通红,捂着手臂怔怔的说不出话来,扈三娘笑道:“果然大有长进,能和我拆解这许多回合真是不易。”
王进心中骇然,自己悉心调教史进半载,心想虽未必就能胜过三娘,但走上三五十合还是应有把握,但没想到十余合便败了。再看扈三娘出手,似乎比半年前和自己动手之时更加厉害,在史家庄上极少看她练武,难道她别有际遇不成?
扈三娘上前将棒子交回史进手中,笑道:“自古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武学一道本就没有止境,就算你今日斗得过我又如何?师哥出去行走江湖绿林也不敢说就没有敌手的,多加苦练吧。”
史太公呵呵笑道:“有三郎教训他,免得他以为没有敌手出去惹是生非的。”当下太公命庄客杀翻一腔羊,安排蔬菜瓜果备宴席,替扈三娘接风。
史进自以为半年苦练能斗得过扈三娘了,就算斗不过也是个平手,想不到还是十余回合便即落败,当下闷闷不乐起来。王进见了上前低声说道:“三郎带艺投师的,她的手段为师也没全见过,你要想有所精进,不妨向你师哥请教。”史进心头一喜,点头应下。
用过酒饭,各人挥舞安睡,到了晚间,史进想着王进的话,怎么也睡不着,当下便起身穿衣径直往扈三娘居所而来。
穿过廊院,却见一道黑影从扈三娘房中越窗而出,史进心中一惊暗想,庶末是贼人不成?当下蹑手蹑脚的跟了上去,只见那黑影身形瘦小,背影很是熟悉,却见那人到了院墙边,轻轻一跃,在墙角的老磨盘石上一点,轻轻巧巧的翻出院墙而去。
史进倒抽一口凉气,暗想这身法自己可不会,当下开了后院小门跟了上去。
只见那黑影不疾不徐的往北面少华山而去,史进心中狐疑,快步跟上去,便想看个究竟,这人却会是谁呢?
(新书求支持,收藏,推荐,谢谢)
第五章 史进夜探少华山 周侗传艺云龙寺()
却说史进追那黑衣人往少华山而去,夜黑风高,远近高低也望不清朗,只得摸黑行了一回,盘坡转径,揽葛攀藤。那黑衣人行走轻灵,史进紧赶疾走,勉强方能跟上,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十余里山路,看看脚酸腿软,正走不动时,却见那黑衣人已然定住身形。
史进住脚借着月光看时,却见来到一处破庙之前,只见那破庙匾额上书“云龙寺”三字,只是庙宇残破,看来已然许久不曾有香火了。
史进藏于一株松柏之后,偷眼看去,只见那黑衣人转过脸来,竟然便是自己的扈师哥。史进心下纳闷,师哥夜半三更独自来此作甚?正想时,却听扈三娘冲着破庙里头叫声:“师尊,我来了!”
庙中传来一个洪亮之声,倒把史进吓了一跳:“来便来了,怎的还引了人来?”
说话间只见一名约莫五旬老人缓步而出,须发花白,精神矍铄,头戴青色逍遥巾,身着大绸紫袍衫,腰悬一口青钢剑,目光犀利的便盯着史进藏身之处的松柏不放。
三娘上前打个拱手礼后,挽住老人臂膀笑道:“师尊,这般盯着看,也不嫌累得慌。”
老人莞尔道:“且休说笑打诨,既然是你引来的,便教出来相见。”
三娘便回头喊道:“大郎出来相见。”史进面皮微觉尴尬,原来自己早已被人发现,只得整整衣冠出来。
前面听得扈师哥唤这老者师尊,难道便是扈师哥另一位授艺师傅?史进也不敢怠慢,上前便唱个肥喏,却不知如何称呼,只得唤声老师父有礼。
那老者捻着胡须笑道:“这后生看着倒是不错,只是榆木了些,配不得你。”
三娘不羞不恼只是笑道:“师尊不是还想替大师兄做媒的么?怎么这会儿又改主意了?”
史进不懂二人话中之意,只是瞪大了眼睛,三娘过去拉着史进道:“这位是我授业师尊,江湖人称铁臂膀,姓周,名讳我可不敢提起。师尊,这位便是我与你提过的九纹龙史进,眼下是拜了王进为师的。”
那老者晒然一笑道:“名讳二字倒是不打紧,老夫名唤周侗,后生无需生怕。”跟着又打量了史进几眼后道:“那王进绰号锦教头,你跟他学本事倒也恰当,只消学到他一身本领,这江湖上倒也足以扬名立万。”
史进听了周侗的名号,心头大惊,这周侗便是本地华州人士,江湖上极是有名,武艺号称无出其右者。此前自家寻访名师教授武艺,倒也去周侗家中求拜,但周侗常年在外,也就缘悭一面。原来这扈师哥是他的高徒,难怪自己屡败其手。
三娘却又过去挽着周侗的手臂道:“师尊,这黑天半夜的,赶这许多山路引人前来,可不是听师尊品评几句便了的。”
周侗嘿了一声道:“真是劣徒难驯,也罢,后生听闻你极是好武,你且使些手段来我看。”
这时候史进也懵然懂了些,扈师哥半夜引自己来此,便是想求自家师尊指点自己,当下咧嘴一笑,又唱个喏,随后退开两步,丢个架子便使出一套拳路来。
史进这一套拳打得果然是虎虎生威,出拳力道十足,步履沉稳,看来王进这半载时光倒是悉心教导了的。
片刻后打完一套拳,史进收住拳路,面不红、声不喘,立于当场,躬身准备聆听教诲。
周侗看了之后微微颔首道:“也还使得,只是刚猛有余,巧变不足。”沉吟片刻后,三娘又拉了拉他的袍角,周侗瞪了三娘一眼后才道:“后生你如今年岁已长,若要学老夫门道,已然是不成了。也罢,老夫便教你一套运劲的法门,补你的短处,免得这劣徒老是在我耳边聒噪。”
史进闻言大喜,便要磕头拜师,却被周侗拦住道:“后生先起,你已经拜了王进为师,他的本事要是能学得十成,也足以受用一生。老夫只是看在你我同乡,又是劣徒引见份上,是以点拨你一套运劲法门,也算不得真的师傅,不必行此大礼。”
三娘听了之后眨眨眼便道:“大郎,我师尊的意思,武艺切磋份属平常,大家不必拘礼。”
史进也听出话中之意来,当下躬身道:“老师父肯指点一二,就是小人莫大的福分,小人省得。”
周侗咦了一声笑道:“也不算太过榆木嘛。”当下周侗便在云龙寺前传授史进一套运劲的法门,以补足他武艺中刚猛有余、柔劲不足的缺陷。
一套法门先囫囵的教授完口诀之后,已经是四更天时分,周侗嘱咐道:“老夫回乡探亲,本还要接着赶路,但既然要指点于你,那便在此处待上三晚,明晚你再来,想来三晚的功夫也能点拨你端正了。”
史进拜谢之后,定要请周侗回庄上,好生招待一番,周侗却笑道:“你师傅王进还在庄上,我这里点拨于你也就罢了,若还去到庄上与他相见,面皮上不好看。”
扈三娘也笑道:“师尊他无拘无束惯了,你将他请到庄上去,早晚请安的,他还觉得闷烦。大郎,我们先回去吧,稍后我自会来照料师傅。”史进只得依言,两人拜别周侗回到庄上。
叨扰一夜,史进也累了,回庄后便进屋大睡。休息半日后,王进见史进一早没来练功,便前去相探。史进在屋内兀自蒙头大睡,王进唤了两声,史进急忙起身披衣迎了王进入内。
王进问起为何没起身练功时,史进也不敢欺瞒师傅,当下便将三娘引他夜上少华山,遇周侗传艺之事说了。
王进闻言后大喜道:“那铁臂膀周侗当年乃是京城御拳馆天字教师,可是与先父齐名的人物,你能得他点拨何等幸事,为何不请回庄上来?”
史进将三娘言语说了,王进道:“既是恁的,徒儿也不可轻慢,少时多备酒食前去相请。”史进领了言语自去,王进自语道:“原来三娘的授业恩师乃是周老教师,难怪如此身手,只是周老教师收一女子为徒,倒是出人意表。”
史进得了王进提点,当下便命庄客杀翻一腔羊,鸡鸭蔬菜美酒若干,用几个大食盒盛了,命两个庄客担了,来后院唤三娘同去。
扈三娘正与王大娘说话,见史进到来相唤,便笑道:“我自准备了吃食准备送上去,既然你也备了,那便一同前去,也是你一番心意。”
当下两人别了王大娘,并两个庄客担了酒食送上少华山云龙寺来。
周侗却不在庙中,等了半晌之后,才见周侗归来。史进命人在庙里收拾酒食出来,便在庙中大殿上用供桌摆了酒食,筛了三大碗酒,请周侗入座。
周侗也不客气,自坐了首位,三娘下首相陪,史进坐了对席。史进只顾劝酒,周侗倒也来者不拒,席间说起些江湖中事来。原来周侗收了四名弟子,大弟子便是威震河北的玉麒麟卢俊义,二弟子便是与王进齐名的八十万禁军教头豹子头林冲,三弟子唤作史文恭,四弟子便是扈三娘。
席间周侗微醉,听他话中似乎对四弟子扈三娘最是疼爱,而对三弟子史文恭却说的极少。又听周侗说起收三娘为徒的经过,史进才知道原来扈三娘早在七岁之时便已经拜在周侗门下了,跟他学了九年的武艺。
酒足饭饱之后,周侗又趁着酒兴,便在大殿上使了一套玉环步出来。只见那步伐奥妙,转折之间,形如鬼魅,但周侗似乎有意走慢,一步一转皆交代得极为清楚。
扈三娘看了低声对史进道:“休要说话,只管记熟。”史进马上点头,心头暗想,这扈师哥费尽心思引得名师指点自己,对自己一番恩情十分真切,今后只消师哥一句话,便是要自己火里来水里去,也是没有半分二话的。
便是如此,每日史进和扈三娘都带了酒食上山伺候,周侗便在山里待足了三日,与先前说的只教三晚,多教出许多时辰来,有扈三娘在旁提点,周侗也尽心点拨于史进,让史进学得运劲法门和玉环步法,自此史进武艺更是大进。
三日已过,这天清早,周侗教授完毕后便道:“为师便要回乡,休要再留。”史进苦留不住,扈三娘却笑道:“大郎,师尊此趟为了留下点拨于你,已然误了行程,将来有缘自会再见。”
当下史进只得依言,随后托出一盘金银、十锭绸缎布匹相谢,周侗坚辞不授,只道:“老夫业艺非是金银布匹可比。”三娘却笑道:“师尊,此非是旁物,却是大郎的一点心意,要是师尊嫌物事累赘,劣徒我便替你拿上,跟您回一趟老家。师尊在外多年,也不能回乡一趟,也没个见面礼给乡亲们的吧。”
周侗拗不过扈三娘,当下扈三娘便将金银打个包背了,只是布匹不受,对史进道:“我送师尊回乡一趟,少时便回。”史进本待也要一同跟去,三娘却笑道:“师尊与我都知你心意,休做小女儿态,回去好生习练武艺,待我回来与你再比试。”
当下扈三娘辞别史进,跟随周侗回乡,史进一直送出三十里外方才留步,师徒二人一路往华州潼关而来。
第六章 扈三娘红装素裹 铁臂膀赠弓传艺()
不一日到了潼关秦东镇,扈三娘道:“师尊离家经年,如今回乡探亲也该备些礼物。”周侗点头称是,当下三娘取出史进相赠的金银在镇上采办些瓜果酒水、牛羊鸡鸭,在镇上赁辆骡车装了一大车子,师徒两个径投镇南村坊家中而来。
到得周侗家乡嘉祥村畔,三娘故地重游,只见此间:前通井陉古道,后靠黄土溪冈。周遭青绿如烟,四野天蓝水清。转屋角牛羊满地,打麦场鹅鸭成群。田园广野,阡陌纵横。正是:一派乡村息土厚,难别故里万种情。
三娘拍手赞道:“还真个儿是一派好风光,可比起几百年后只有黄土风沙来的妙。想不到数年不来,这里风光还是一般的好。”
周侗奇道:“几百年后怎的只有黄土风沙?”
三娘吐吐舌头笑道:“徒儿胡诌几句的。”
师徒二人闲话之间,赶着骡车入了村口,早有村中孩童前来跟随嬉闹。三娘取出备下的糖果分发下去,村中孩童皆是欢天喜地闹将起来。孩童们一闹,惊动了村中里正,带了几名村汉前来相迎。周侗与里正早年旧识,叙话几句后,便吩咐三娘将备好的礼物悉数交给里正,分发给一众乡亲们。
众人受了礼物,都来相请周侗回家吃酒,周侗只道先回家中探视,改日再来叨扰。
辞别众乡亲,师徒二人回到周侗家中,周侗之妻孟翠英得了消息,早领着管家、使女、家仆数人倚门而立,迎了出来。三娘见师娘孟翠英还是一般的慈蔼,比之数年之前相见时倒也无甚变化。周侗尚有独子,名唤周云清,在延安府边廷老种经略相公麾下为将,数年之前便已经成家立业,如今阖家俱在延安府,潼关老家便只有孟翠英与几名家仆、使女居住。
孟翠英上前给周侗万福见礼,随后见了三娘倒有些吃惊:“这位遮莫是当年老爷带回来的那小女孩?”
扈三娘笑了笑上前大大方方的万福一礼道:“师娘安好,我便是当年的三娘。”
孟翠英道:“阿耶,都这般大了,也是越长越加俊俏。怎的还是穿了男装?进我屋里说话,与你换套衣裳。”当下拉了扈三娘便走。
周侗笑了笑道:“你这师娘还是恁的性急,倒是把她相公忘在一旁了。”
孟翠英也是武艺高强的女中豪杰,昔年招夫便是设下擂台比武招亲,周侗打擂得胜方才娶了她。如今虽已经是年过半百,但孟翠英依然豪迈不羁,拉着扈三娘先走,只回头道:“老爷请先梳洗一番,稍后再与老爷叙话。”说罢拉着三娘便走,周侗自有老管家伺候着先去梳洗。
孟翠英在屋内与三娘说了会儿话后,打开一方红木镶边柜子,取出一套素布裙钗来,笑着说道:“此乃老身少时衣裙,三娘换了来。”
扈三娘这时候才微微面红笑道:“师娘,我从小穿男装惯了,也不必换了吧。”
孟翠英温言道:“若说是在外头行走江湖、风餐露宿的,男装方便些,但如今已是到了家中,自该换回衣裙,除非三娘觉着你这师尊家里不似自家。”
扈三娘勉强一笑,只得听从孟翠英的话,起身换了那套衣裙。孟翠英又替三娘梳辔头饰,少时换好起身看时,但见:素钗斜插云鬓柳,掩映乌云俏眉梢;翠袖巧裁拢素裙,轻笼瑞雪腰肢慢。樱桃口浅晕娇红,春笋手採舒嫩玉。纤腰袅娜,绿罗裙摆;素体轻盈,红绣媉体。脸堆三月娇花,眉扫初春嫩柳。香肌扑簌瑶台月,翠鬓笼松楚岫云。
孟翠英看了喝声彩道:“好个俊俏女儿,日后谁家娶了便是天大福分。”
三娘俏脸微红,自顾拿起铜镜看了看后,皱眉道:“也太美了些,今后恐要找个面具来带。”
孟翠英扑哧一声笑道:“说甚傻话咧?哪家女儿不情愿自己更美些?男装穿惯咧,还真当自个儿是男儿身不成?”两个使女在一旁也是掩口而笑起来。
众女说笑一阵后,三娘取出在镇上捎买的胭脂水粉、布匹首饰一股脑交付孟翠英,只道是师尊买了送与师娘的。
孟翠英啐道:“老爷何曾有此等细心?三娘便是你自个儿买的吧。”三娘坚辞说不是。
孟翠英道:“也罢,你替你师傅做人情,我便受了。时辰不早,要替老爷准备酒食去了。”说罢便起身带着使女小环、小翠准备饭食。
扈三娘也跟随下厨,孟翠英不许,扈三娘却笑着说道:“师尊一路行来老是说还想尝尝三娘的手艺,只是一路行赶,也没地方烹调,今日到了家中,自然是要尝了师尊心愿的。”
当下孟翠英也只得随她,四女在厨内忙乱一阵,三娘做了几道精致小菜,鸡鸭鱼三味也俱全,随后摆将出来,香味顿时四溢开来。
周侗梳洗已毕,正在书斋之内品茶看书,闻得香味,食指大动,到得使女来唤时,便急赶赶的来入席。
方才入席,周侗见了女装素裹的扈三娘,微微吃了一惊。半晌后周侗才轻咳一声道:“没想到三娘你换回女装却是这等人才,当年教你习武怕是大错之事。既然三娘换了女装,也便不好同席,不如在内堂另开一席吧。”
三娘轻咬玉箸笑道:“师尊说哪里话来?师父如父,师娘如母,一家人吃饭何必另开一席?”孟翠英也道:“老爷,从前你自诩视礼教大防如粪土,怎的到老来却计较起来了?”
周侗微微颔首,也不再说话,当下便筛酒开席。尝过三娘手艺后,周侗赞道:“比之几年前厨艺之上却是有大长进。”跟着看了孟翠英一眼道:“比你师娘的厨艺都要好上几分,”
见孟翠英面色不豫,三娘替周侗筛碗酒笑道:“师尊说哪里话来?您经年不着家,师娘的手艺怕是早已忘了,明日师娘主厨自然胜过三娘的。”
孟翠英也道:“正是,明日还请老爷指正厨艺。”周侗笑了几声便低头饮酒不再说话,倒是扈三娘与孟翠英边吃边聊,都说些江湖上的事,倒也投契。
散席之后,使女小环、小翠自来收拾,周侗命扈三娘跟随自己来到内室兵器堂,转进内室兵器堂里来,只见堂内之间满是兵器、盔甲,十八般兵刃皆铮亮齐整在架子上,几件镗亮盔甲撑于人木架上,堂上正中供桌之上,将两口好弓供在那里。
周侗指着左手那把铁胎弓道:“这把龙首铁胎弓乃是杨老令公遗物,当年在京师御拳馆做教师时一位好友相赠。”跟着又指着右手一把短小金弓道:“此弓乃是金雕兽角弓,一位塞外商贾处所购得,相传乃是西域大食宝弓。”
周侗取下那金雕兽角弓,气沉腰马,随后将那弓拉个满月道:“那铁胎弓要五石气力方能开得,这金雕兽角弓只要三石气力,而且弓身短小趁手,马上开弓尤为便利。”
扈三娘都不知道周侗为何说起弓来,只听周侗续道:“老夫号称铁臂膀,其他功夫也还罢了,平生最得意的便是这箭术。三娘你乃女儿之身,武艺岁也精纯,但终比不得男子气力,这把金雕弓力道大小正合适。三娘你跟随我习武多年,如今已然业成师满,今日便把这金雕弓赠与三娘,权作满师之礼。”
扈三娘轻轻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