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航空梦-第1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李天峰需要掌握第一手资料。

    需要看哪些零件,哪些零件没有必要看,李天峰心中知道得清清楚楚,来到检验桌旁边,李天峰在其中一张桌子旁坐了下来,这张桌子上,摆了这台发动机上一系列的轴承。

    由于技术封锁,进口的高质量轴承一般难以购买得到,即使能买到少量,也一般是价格高昂。且供应还不稳定,于是,涡轴d发动机上采用的轴承基本上都是国产化。

    因为采用的轴承为国产轴承,质量稍差,虽然在发动机的设计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如进行最合理最充分的滑油润滑。采用较低的滑油温度,加大滑油的循环速度等等。

    但是,这些轴承的寿命还是无法达到李天峰心目之中的理想要求,还没有看这台发动机经过四千多个小时试车之后的各轴承,各零件的情况,李天峰已经心中有谱,如果李天峰推测没有出错的话,正是因为这些轴承首先出了问题,这台发动机的此次试车的最大寿命是4685小时。不然,可能寿命时间会更长,超过5000小时都有可能。

    一些比较大的轴承,此时并不是整体状态,而是零件状态,滚轴,轴承内外环等已经分开,李天峰拿起其中一个主要轴承的滚珠。认真的看起来。

    如果是新轴承的滚珠,那是非常光亮的。滚轴表面没有一点瑕疵,全是金属的光泽,且因为滚轴表面太光滑,几乎是镜面,故光线还会出现镜面反射,看上去有一些部位是黑色的。

    李天峰非常有经验。拿起这颗滚轴,认真的看了起来,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试车,滚轴表面已经出现微小的麻点,这是滚轴出现了疲劳磨损。表面出现了金属剥落。

    看了好几颗滚珠,情况基本都差不多,接着,又看了这个轴承的内外环,尤其是重点看了轴承内外环上滚轴跑道的情况,也是一样,已经出现麻点。

    接着,李天峰看了好几个轴承,都出现了不良磨损,不少滚珠表面出现了麻点,李天峰点一点头,心中有数。

    果然,果然是轴承首先出现了问题,不然,这这台发动机的最大寿命时间还会更长。

    轴承的质量如此,那就只有两种办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提高轴承的质量,但这一点估计很难,天峰科技公司又不生产轴承,而国内那几家轴承大厂,要短时间内提高航空轴承的质量,估计不现实。

    第二种办法,那就是发动机每次大修的时候,对大部分的轴承进行换新,换上全新的轴承,这样做,最简单,也最能保证发动机后续的使用,但是,成本比较高。

    在国外,航空工业发达的国家,航空发动并不是每次大修就更换轴承,但天峰科技公司没有办法,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航空轴承,那只能每次发动机大修,就全面更换这台发动机的轴承。

    国内大部分航空企业都是这样做的,如e厂的各类航空发动机,每次大修的时候,就要更换不少的轴承,从而保证发动机大修之后的使用寿命和质量。

    当然,发动机达到使用寿命期限,返回工厂进行大修,也是更换不少零件的,有必换件和偶换件之分。必换件顾名思义,就是必须要更换的零件,一般来说,螺丝螺帽等是必须更换的,还有一部分就是容易磨损的零件,也是必须跟换。

    偶换件,顾名思义,就是偶然才更换的零件,并不是必须更换的零件,是视发动机零件的使用状况,根据实际情况更换的零件。

    看完轴承,李天峰心中想道,在没有高质量航空轴承的情况之下,涡轮轴d发动机每次大修,必须对大部分的轴承进行更换。

    接着,李天峰又看了不少重要零件,尤其是那些容易出现磨损的零件,看完这些零件,李天峰满意的点一点头,整体来说,情况完全在预料的范围之内,整体情况还算好。

    同时,这也说,涡轴d发动机不管是发动机设计,还是零件的加工质量,都是非常优良的。

    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看了不少零件的情况,李天峰又看了几个滑油过滤器,每一个滑油过滤器,多少都出现了金属屑,这是零件磨损,尤其是轴承磨损剥落下来的金属屑。

    航空发动机的滑油系统,是一个独立的循环系统,航空发动机的滑油也是循环使用的,滑油泵将滑油从滑油箱之中抽出来,通过各管路送至各个需要润滑的部位,润滑之后,滑油又被送回滑油箱。

    这就有一点像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人体的血液也是循环使用的,心脏就像滑油泵,血管就像滑油管路。

    滑油在航空发动机之中循环使用,起到润滑作用的同时,如果零件出现磨损,有细小的金属屑出现,这些金属屑在进过滑油过滤器的时候,将被过滤下来,被过滤器之中的细密的过滤网拦下来,金属屑就会聚集在过滤器之中。

    航空发动机在外场使用,外场维护人员检查发动机的时候往往要拔出过滤器,看一看过滤器之中是否有金属屑或异物,如果有这些东西,说明发动机就有问题了,就必须找出出现这问题的根源。

    李天峰仔细的看了这几个滑油过滤器,看得非常仔细,甚至还拿着放大镜,仔细的看了这些金属屑,有经验的人,通过看这些金属屑,能判断出这些金属屑来自这台发动机的那些零件。

    基本上全是轴承上因为磨损而剥落的金属屑,李天峰心中想道。

    旁边,丘文安也拿着放大镜,手电筒,看得非常专注,丘文安还带了笔和纸,看一看,还不时的记录一些东西。

    那些技术人员,检验人员,则在不时的拍照,认真的测量各零件的情况,将这些详细的记录下来,大家认真工作,一片忙碌。

    总体来说,这台发动机经过四千多小时最大寿命试车,情况还算比较好,各零件的表现,基本在让人满意的范围之内,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这些国产轴承表现稍差。

    李天峰在总装车间呆了半天,认真的看了不少的零件,而丘文安则在总装车间呆了好几天,很多零件,丘文安都认真的看一看,并做了详细的记录。

    ………

    天峰科技公司的涡轴d发动机源源不断的送往直升机制造厂,库存的两百多台发动机终于被全部送走,偌大的仓库,又空旷起来,而直升机设计所,制造厂,此时的压力是最大的。

    武直十的升级已经迫在眉睫,设计所方面开足马力,武直十的装甲方案已经首先完成升级,全面加固厚实的装甲,能完全抵御30毫米机炮的打击,因为装甲升级,武直十的外观也进行了相应的变化,外观上看,更加的威猛,充满刚毅的线条,也更加美观。

    武器优化设计也在进行,加装雷达方案也在进行,武直十的雷达进行升级换代,雷达更加的先进,更加复杂,重量也将相应增加至少两、三百公斤。

    天峰科技公司也并没有停息,涡轴d发动机的生产,每月安80台左右的产量平稳进行,军方的军用卡车,按照当初的订货协议,每月从天峰科技公司运走50台涡轴d发动机。

    时至12月份,偌大的试车车间仓库又存放了数十台涡轴d发动机,李天峰并没减速生产,李天峰知道,国内涡轴d发动机的需求量应该在2000台以上,没有达到2000台之前,自己可以放心的进行生产。

    办公室之中。

    李天峰正在亲自收拾几份资料,这几份资料整理好,装好,放进自己的包中,受直升机设计所和制造厂的联合邀请,李天峰将去参加一个专门的技术研讨会,关于武直十的技术研讨会。

    ………

    今日两更,第二更送上。

    明天争取恢复三更,在这里再次呼喊一下月票,推荐票的支持。(。。)

第二百四十六章 横空出世() 
天峰科技公司的涡轴d发动机,大量的交付武装直升机制造厂,前期两百台发动机,不到半个月交付完毕,后续,每月安规定交付50台,时至12月份,已经完成300台涡轴d的交付。…

    直升机制造厂方面,设计所方面,这两、三个月以来的接待任务增加不少,不少军方的重要人物隔三差五的过来视察,其中,还包括一名陆军上将,好几名中将。

    媒体方面,关于涡轴d发动机的报道也渐渐的多起来,偶尔能见于报端,连很少报道这方面的官媒,也有一些报道。

    如《江南日报》这家省级机关报,在头版的位置就进行过一次图文并茂的报道,甚至还配上了涡轴d发动机的彩色照片。

    国内航空工业领域最大的,影响最广泛的《航空人》报纸也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因为面向的是全国航空工业领域,《航空人》报关于涡轴d的汇报就要详细一些。

    不但有涡轴d发动机的彩图,甚至还有一些基本的数据,如输出功率1800kw,功重比9,首翻期寿命2000小时等数据,随着《航空人》报的报道,在整个国内整个航空工业领域,涡轴d发动机终于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当然,在航空工业领域,随着涡轴d的亮相,不少搞了一辈子航空发动机的老专家们,不由自主的叹服。

    在某一家国内知名航空企业,一间办公室里面,桌上正摆着几份某知名航空发动机零件的设计图纸,当然,桌子上正有一份《航空人》报纸,在报纸上。涡轴d的彩照非常醒目。

    其中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专家,戴着老花眼睛,拿起这份报纸,看了看之后,一脸的感慨,“老张。老李,你们看一看,天峰科技公司多么了不起,第四代涡轮轴发动机,输出功率达1800kw,功重比达到9,很了不起啊!”

    “是啊,老郑,我们搞了一辈子的航空发动机也没有达到这样的程度。不服人家都不行。”

    “听说天峰科技从开始研制到现在的大批量生产没有用上三年,真是了不起。”

    “是啊,如果能去天峰科技公司看一看,那就好咯。”

    “我也有这样的的想法,即使去当学生,我也想去看一看,学习一下,人家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

    这几名专家。都是一辈子搞航空发动机的,深知搞航空发动机的难度和技术含量。看到天峰科技的这一款发动机,心中佩服不已。

    京城,正有几家航空企业的高管在一起开会,会后空暇,大家聊天不由自主的聊到了天峰科技公司,聊到了涡轴d发动机。

    “许总。天峰科技的这一款发动机真牛叉,即使放在国际上,也是一流的涡轮轴发动机,丝毫不会比国外发达国家的那些主流涡轮轴发动机差分毫。”

    “嗯,这一款发动机是货真价实的第四代涡轮轴发动机。有了这款发动机,我们航空工业界也算终于有一款拿的出手的发动机了。”

    “老许,我还真是羡慕天峰科技公司,搞出这么一款优秀的发动机,上次在军方订货会上更是拿到百亿的大订单。”

    “天峰科技公司,我估计,不久之后可能还会有第二款优秀的发动机,这一款发动机,绝对不会比涡轴d差。”

    其余几人,一阵惊呼,有一人甚至不敢相信的问道:“不会吧,他们还有能力研制另外一款发动机,这,这,这也太强悍了吧!”

    另外一人也震惊的道:“是啊,一款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含量,其中的艰辛,大家都是同行,应该知道得比较清楚吧,天峰科技还能研制第二款同样优秀的发动机。”

    大家震惊良久,心中简直不敢相信,天峰科技公司还能研制出第二款优秀的涡轮轴发动机。

    天峰科技公司的“twz002”型涡轮轴发动机,只能算是一个过渡机型,主要用于运输直升机,通用直升机,甚至是出口型,在李天峰心中,这不是天峰科技第二款真正的发动机。

    这个过渡机型,目前已经基本完成设计工作,已经开展了部分零件的试验和验证,天峰科技公司第二款真正的航空发动机,已经在李天峰的脑袋之中构思。

    这一款发动机,李天峰准备亲自编制设计大纲,技术含量,其先进性必须在涡轴d发动机之上。

    这一段时间,李天峰一直在构思这一款发动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基本考虑成熟,准备编制设计大纲,但接到直升机设计所与制造厂发来的邀请函,李天峰整理东西,带着孙小平,以及两名助手,一起前往。

    瓷都市。

    李天峰一行受到来热烈的欢迎,且被客气的安排在市内一家最好的酒店,第二天,李天峰受邀参观了直升机制造厂。

    进入直升机总装车间,看到一架一架的武直十直升机,李天峰看得非常仔细,当然,也看到了一台台的涡轴d发动机,这些发动机,有一部分正准备装上直升机。

    带领李天峰等人一起参观的是直升机制造厂的一名副总,姓欧,四十几岁,正年富力强,又是技术干部出身,交流起来倒也没有什么障碍,尤其是一些技术问题。

    孙小平看到一台涡轴d发动机正在准备装上一架武直十,孙小平道:“欧总,你们武直十产量不小哦。”

    欧副总道:“这一个月,武直十的产量相比上一个月,几乎翻了一倍,只是,新的设计方案还没有出来,这些武直十全是按照老方案进行生产的。”

    李天峰、孙小平等人当然也看出来了,这些武直十全是按照以前的设计方案生产,也就是说,这些武直十并没有升级,还只能算是一款中型武装直升机,并没有升级成为重型武装直升机。

    李天峰道:“欧总,你们每月的产量现在已经超过二十架了吧,在新的升级方案出来之前,可能会生产出数十架,数量不少。”

    欧总道:“军方需求量很大,即使是没有经过升级的武直十,军方也是抢着要,一下线就被军方拉走了。”

    李天峰笑着道:“如果武直十成功升级成为综合性能优秀的重型武装直升机,那军方还不疯了,催着你们全力生产。”

    欧副总也笑了,自从批量生产武直十之后,效益那叫一个好,欧副总开心不己,当然,武直十能在这两、三个月进入批量生产,涡轴d功不可没。

    “李总,要谢谢你们的涡轴d发动机,不然,我们的武直十根本不可能进行批量生产,根本不可能月产达到现在的二十架。”

    闻言,李天峰也开心一笑。

    欧副总拉着李天峰手,“李总,我们正在进行产能提升,希望等武直十的新方案出来之后,我们的制造全新的武直十能达到月产三十架以上。”

    月产三十架,这对于直升机制造厂来说,属于高产,每月需要的涡轴发动机将达到六、七十台。

    说完,欧副总沾沾自喜,高兴的看着李天峰,那眼神,那意思仿佛在说,不错吧,你们的涡轴d发动机在产量上可要跟上哦。

    前面一段时间,天峰科技公司的涡轴d发动机来的很快,很猛,尤其是前面两百台,半个月不到就全部运抵直升机制造厂,后续每月又有五十台的量,欧副总等一众直升机厂的高管压力比较大。

    现在好了,产能提升之后,武直十的月产量将达到三十架,在欧副总看来,形势应该反转,天峰科技的涡轴d生产应该有一点跟不上了吧,应该轮到天峰科技公司有压力了吧。

    欧副总开心的,面带笑意的看着李天峰等人。

    对欧副总心中所想,李天峰洞若观火,李天峰心中想道,哥不是要打击你了,就三十架的月产量,远远跟不上咱涡轴d的产量。

    于是,李天峰一笑。

    欧副总一愣,不解的问道:“李总,你们的涡轴d发动机在产量方面没有一点问题。”

    不是吧!

    欧副总惊愕的看着李天峰,不相信的问道:“李总,如果我们的武直十月产量达到三十架,你们的涡轴d发动机能跟上来。”

    李天峰一笑道:“欧副总,我们涡轴d的月产量已经达到八十台,如果我们再进行稍稍的产能提升,月产一百台以上都没有一点问题。”

    什么!

    月产八十台!

    月产一百台以上!

    欧副总一脸的震惊,呆呆的看着李天峰,足足呆了两、三秒之后,欧副总道:“李总,真是不敢想象,你们的涡轴d发动机月产量居然达到了如此程度,难怪,难怪啊,你们的涡轴d发动机能源源不断的运至咱们厂。

    李天峰一笑道:“咱们涡轴d工艺性本来就比较好,生产非常顺畅,加之我们硬件条件,管理水平都跟上,以后月产一百台都没有一点问题。”

    不过,关键还是工艺性,工艺性很重要,不然,哪里能生产这么顺畅,质量这么优良。

    ………

    今日三更,第一更送上!(。。)

第二百四十七章 技术研讨会() 
昨天上午,李天峰等人参观了直升机制造厂,在生产第一线参观了武直十的生产制造,昨天下午,李天峰等人又参观了直升机设计所,且是武直十总设计师吴明辉总设计师勿与现实挂钩亲自接待。

    在直升机设计所参观一番,吴明辉客气的道:“李总,到我办公室去坐一坐,喝一喝茶。”

    李天峰知道,吴明辉肯定有很多技术上的事情要和自己交流,于是,李天峰挥手道:“孙总,你先带大家回宾馆。”

    说完,和吴明辉一边走一边聊,两人有说有笑,两人以前在武直十试飞的时候见过,倒也不陌生,今天再次接触,更加的熟悉起来。

    进入办公室,吴明辉热情的招呼李天峰,并亲自泡了一杯好茶,两人一边慢慢的喝茶,一边聊着天。

    聊了没有多久,就聊到了技术上的一些事情,吴明辉道:“李总,这次武直十能拥有出色的动力,你们功不可没。”

    “哪里,哪里。”李天峰谦虚的道:“武直十也设计得非常优秀,以前,限于动力稍显不足,现在,应该可以来一次脱胎换骨,成为一款综合性能优异的重型武装直升机。”

    为了武直十,吴明辉付出了很多,为了武直十可以说是呕心沥血,现在,武直十有了一款合格的动力,吴明辉是最高兴的人之一。

    吴明辉握紧拳头道:“对,肯定会来一次脱胎换骨,我们对武直十的设计改进已经基本完成,明天,就是技术交流会,大家一起对这设计改进方案进行评审。”

    聊着。聊着,两人就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