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丞相,节操勿捡-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那个叫公孙龙的老匹夫,在天下人的口中还有一个称呼——

天下第一辩士。

等到荀子走远之后,韩非才直起了身体,瞥了一眼身边的李斯,韩非莫名其妙的问道:

“笑什么?”

“无事。”自己竟然已经笑出来了吗?

心里这样想着,李斯迅速收起了自己笑容,正色回答道,但实际上,他的心里却这样想着:

我只是让你不要畏惧这口疾,你倒好,直接代替老师与公孙龙论战,韩非韩非,这下你的麻烦可大了,连我都帮不了你了。

不厚道的想象着韩非被公孙龙辩驳的无话可说,就快要哭了样子,李斯的心情突然变得很好。



入夜,韩非的房间中,李斯与韩非面对面的坐着,二人的案前是两壶醇香的兰陵酒。

举碗大饮一口兰陵酒后,李斯对着韩非将自己的忧虑说出:

“名家学说多诡辩,公孙龙也极善论战,师兄可想到了什么应对的方法?”

韩非拿起酒碗,在小饮一口之后,只听他慢腾腾的说道:“师弟可记得名家二十一题?”

没有想到韩非会问自己这个问题,李斯顿时愣住了。

过了好一会,李斯才稍稍回忆起了名家二十一题的内容。

名家二十一题,是名家所提出的包括“卵有毛”,“鸡三足”在内的二十一道论题,其以其有违常识的内容,似是而非是根据,不知绕晕了多少士子学者,但同时,却也在诸国掀起了一股股的辩驳之风尚,凡是有论战辩驳的地方,就用这二十一题来助兴。

但即使如此,或许是因为不屑于这样的诡辩和口舌之争,李斯只能回想起二十一题中的一小部分。

“说来惭愧,斯只能记得一部分。”

“无事,韩非之所以能记住,不过是因为曾经读过名家公孙龙的著作。”

望着面前的李斯,韩非缓缓的说道,语速虽慢,却不见一丝的焦躁,韩非已经渐渐开始掌握流畅说话的诀窍了。

听到韩非这么说,李斯的心里却更加郁闷,他明明也曾经读过的……但现在却连一半都记不住。

李斯不得不佩服韩非的博闻强识,在这个大师辈出的时代,诸子百家各有各的学说和意见,对于李斯而言,别说是其他家的,就连所属法家的学说著作,李斯都不能一一理解记住,但偏偏,韩非就可以做的到,不仅仅是法家的著作,儒家,名家,纵横家,兵家,哪怕那些都是韩非所不能完全认同的学说著作,韩非都有涉猎并且记住,正因为这样,才造就了后来闻名于天下的韩非。

想要击败敌人,就要比充分的去了解敌人,在这点上,李斯上一世不如韩非,这一世,他依旧自认为不如韩非。

就在李斯正郁闷的时候,韩非诵读的声音再次从耳边传来:

“名家之说,不见之行,不闻之谋,君子慎之!”

“此乃老师之作《正名》!”听出了韩非口中是荀子所书《正名》,李斯惊喜说道。

他怎么就忘了呢,身为天下第一辩士的公孙龙,一生论战,未尝输给别人过,唯有那次在邯郸与荀子相遇,论战一番之后,公孙龙平生第一次拜服了。

之后,老师就是在《正名》一文里,把名家上下批驳了个体无完肤,也怪不得老师能这么放心的让韩非代替自己出战,还不厚道的称呼公孙龙为老匹夫,原来,破解名家诡辩的方法,他其实早就已经传授给弟子了。

既然韩非已经找到了方法,剩下的就看他是否可以活学活用了。

昏暗灯光下,胸有成竹的韩非,这让李斯的心里觉得很是欣慰,但同时又觉得有些可惜。

看不见被辩驳的快要哭出来的韩非,还真是太遗憾了。



两日后,在楚国春申君的陪同下,名家公孙龙子带着他的弟子来到了苍山学馆。

“荀况!邯郸一别,许久未见了啊!”

刚刚进入苍山学馆,公孙龙便对等待在学馆前院的荀子热情的招呼道,那样子,活像是与荀子许久未见的好友,但李斯却知道,事实并不是如此。

果然,就在众人感叹荀卿与公孙龙子感情如此深厚的时候,公孙龙的下一句却无情打破了他们对“大师之间深厚友谊”的幻想。

“……怎么到现在还没死呢?”

这,这是什么话呢?

不仅仅跟在荀子身后的弟子愣住了,就连春申君脸上的笑容也瞬间僵硬了。

还没等众人从这个打击中缓过神来,只听荀子笑吟吟的回答道:

“在公孙死之前,老夫又怎么可以先死呢!”

两位大师竟然在众人的面前,像小孩子般的斗嘴,这让分别跟随在荀子和公孙龙身后的弟子,以及春申君都被吓得不轻,就连韩非也忍不住在李斯耳边小声问道:

“老师和公孙龙子的关系,到底又是怎样的?”

说是朋友的话,似乎不完全是朋友,说是敌人的话……但好像又没那么严重。

“亦敌亦友,大概就是这样的吧。”看着互瞪着眼的老师和公孙龙,李斯若有所思的小声答道。

如果老师当年没有把公孙龙批驳的那么惨,或许,他们还是可以成为朋友。

所以说……做人,还是要留点口德比较好啊。

在荀子和公孙龙子互相“友好”的问候过之后,就由韩非带着名家弟子进食休整,而公孙龙则被荀子拉去进行更加深刻的思想交流。

等到第二天的清晨时分,在战国四公子之一春申君的主持之下,荀门弟子与名家弟子的论战,便正式开始了。               

作者有话要说:  好想写段荀子和公孙龙的黄昏恋!!酷爱来阻止我!!

最后一句好有新闻联播的感觉嘤嘤嘤

☆、金钱

论战开始之后,看到走上前来的是韩非而并非荀子,公孙龙的脸上并没有露出诧异的神色,显然,他已经知道了,这才的论战,将由荀子的得意门生韩非替他出战。

当年不是挺生猛的嘛,现在怎么怂了呢,还是说,你真的已经累了。

直到今天,公孙龙的记忆中依旧保留当年的记忆,在稷下与那个狂妄的赵国少年初遇,他亲眼目睹了那个一开始饱受冷眼的少年,如何在稷下学宫大放异彩,口诛笔伐了当世几大学派,气的那群老博士们吹鼻子瞪眼睛的。

在心里回想着那时候的情景,公孙龙的嘴角忍不住露出了一个微笑,一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个布衣少年已经成为了名满天下的大师,而自己,也已经将自己的学说发扬光大。

这是当年谁也没有预料到了,世事就是这么神奇,有的时候,公孙龙会去想,如果当年自己没有与荀子相遇,现在他们又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或许,我们都只会是个无名小卒吧。”

当时,荀卿是这样回答他的,因为有荀卿,才会有现在的公孙龙子,因为有公孙龙,才会有现在的荀卿,这就是他们之间的微妙关系。

“荀门弟子韩非,敢请公孙龙子赐教。”

一个清朗的声音将公孙龙的思绪拉回,看见面前对着躬身行礼的青年,公孙龙的脑海中却响起的却是另一个声音。

“赵国荀况,敢情各位赐教!”

当时已经在稷下学宫修习了几年的自己,是怎么回答的来着。

“请吧,谁赐教谁,还不一定呢。”

用嘶哑的声音说出同样的话语,但自己的声音已经不复当年的清越,但公孙龙却清楚看到,荀卿捋胡须的动作突然停止了,那双已经有些浑浊的眼睛正诧异的看向自己。

原来,你也没有忘记,那我就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韩非与公孙龙子的这场论战,就由著名的“白马非马”开始,再到名家所提出是“二十一题”,匪夷所思的论题,让荀门的其他弟子啧啧惊奇,但在韩非看来,这些似是而非是说法,不过是混淆“名”与“实”之间关系的无稽之言罢了。

凭借着荀子之前传授给他的《正名》篇,韩非如同庖丁解牛般,将公孙龙所抛出的论题一一解开,虽然公孙龙口中并未认输,但从他越来越低沉的声音可以听出,公孙龙子已经有些力不从心了。

听着韩非侃侃而谈,李斯知道,对于韩非而言,这场论战到底谁输谁赢,其实早就已经无所谓,因为最想要做到的事情,韩非已经做到了。

这是包括李斯在内的众人第一次听见韩非这样连续的说出一大段一大段的话,有时候韩非会突然停顿一下,但是很快,他就会重新开口,继续说下去,那并不是非常流畅的话语中,似乎带着些奇异的顿挫感,听起来并不难受,反而……反而如同美妙音律般,让人不自觉的便沉入其中。

别人或许听不出来,但侧耳听着韩非说了一会之后,李斯却已经察觉到了,那个韵律节奏……不正是楚辞《离骚》吗?

看来,韩非不但已经战胜了心里的恐惧,还已经找到了应对口疾的方法。

此番论战从清晨开始,一直持续到了快要日落之时,最终却还是没有分出到底是谁胜谁负,以平手而收场,即使如此,对于韩非而言,这已经算是莫大的成就了,因为,虽然韩非在诸国有些名声,但毕竟还是不能与有天下第一辩士之称的公孙龙子相比。

结束之时,公孙龙子对着韩非赞道:“小子的言语果然与文章一样犀利,公孙老矣,今后这天下,便是你们年轻人的天下了。”

而荀子则得意洋洋的向公孙龙问道:“老夫之弟子,较孔圣七十二门徒何如?”

看到荀卿那副得瑟的模样,公孙龙的心里不由有些泛酸,同样是治学教书,怎么他就收不到这样的弟子呢?但他还是诚实的回答道:

“汝之弟子,不逊孔门七十二贤人。”

公孙龙有预感,等到这个韩非出师入仕,他必定会在这个已经够乱了的世道,掀起更大的浪潮。

或许,他能够改变的不仅仅是自己国家的命运,而是整个天下的命运。

=

第一天的论战结束之后,接下来便是两门弟子之间的交流了,也是因为名家弟子的到来,平时安安静静的苍山学馆要比以前热闹了许多,但是在来客离开之后,学馆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而李斯和韩非则继续住在了一起。

可能是因为李斯帮助韩非解决了言语之难,二人的关系竟比前世时还要亲密,居则同室,出则通行,他们白天一同修习,入夜则对坐畅谈,或是饮酒下棋,日子过的好不快活。

随着了解是深入,韩非发现,李斯的很多想法都与自己不谋而合,这让韩非又惊又喜,更是将李斯引为知己,对着李斯无所不谈,恨不得把自己的想法见解通通都告诉李斯,然后与他好好探讨一番。

但是最近的几天,韩非却发现李斯有些不对劲。

以往清晨的时候,李斯都会和自己一起去上早课,在课业结束之后,李斯都会回房与自己下棋聊天,但最近的这几天,每次韩非醒来之后,房间里却已经不见了李斯的身影,课业结束之后,李斯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每天等到深夜的时候,李斯才会从外面回来,身上带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气。

就这样连续的几天,这天深夜,当李斯又带着一身香气回来,香气中似乎还带着股女人的脂粉味,这让韩非终于忍不住拦住了李斯。

“师弟,这几天你到底在做什么?”

“师兄觉得呢?”

“一股女人的脂粉香。”韩非皱着眉说道,但是那个脂粉的味道,似乎又与韩非在韩国宫廷中所闻到的不同,这个香气淡雅幽香,闻起来并不刺鼻,反而让人闻起来很舒服。

“师兄误会了,不可不是女人的脂粉香味,而是兰香。”

“兰香?你身上根本就没有佩戴兰草。”

“师兄,还记得你曾经说过的吗,兰草空有一时的幽香,我就是要向你证明,兰草的香味并非只有一时。”

李斯一边这样说着,一边从袖带中掏出一样东西,那是一个精致的彩色绣囊,接过那个彩囊放在鼻子下面一闻,果然,李斯身上的香味就是来自这个彩囊。

“这里面怎么会有兰香?”

“我将新鲜的兰草磨成粉末,与香料配在一起,再请城里绣娘用彩绸将它们包裹起来。”

绣娘……那还是女人……怪不得兰香里还有股脂粉香味。

心里这样想着,但韩非并没有说出,他又向李斯问道:

“这几日,你一直在做这个?”

知道李斯只是为了这小小的香囊而早出晚归,韩非的口气有些不满。

“师兄可不要小看这小小的香囊,兰草本身就可药用,磨成粉末保存在彩囊中后,不但香味不散,久闻还可以祛病避灾,而且,楚国人本身就偏爱兰草。”

韩非有些不明白,这小小的香包和楚国人偏爱兰草有着怎样的关系,似乎是看出了韩非的疑惑,李斯将怀中的一个袋子掏出,放在案上,韩非伸手一提,袋子很重。

“这里面是……”

“这几天卖香包赚的钱。”

打开袋子一看,里面已经装满了各式各样的各国钱币,不过其中还是以楚国的蚁鼻钱居多,这么多钱要是折算成金的话,怕是有好几金了,相当于普通农家几个月的收入了。

“在兰陵的士子大多也喜爱兰草,将香包做好之后,我将它们放在街口小贩那里寄卖,根本供不用求,师兄手中的那个香包,。电子书下载是一位士子早在几天前便预定好的……”

在沉默了一会之后,韩非突然抬头打断了李斯的话:

“师弟,你很缺钱吗?”

韩非并非看不起商贩,但是他还是不能理解为什么李斯会这么做,钱对他来说就这么重要吗?比学业,比自己还要重要吗?

没有想到韩非会这样问自己,李斯顿时愣住了,而韩非在微微叹了口气后,继续说道:

“如果你需要钱的话,我可以给你,你没有必要……”

“师兄,我这么做,只是在为未来做打算。”

重活一世的李斯,亲眼目睹吕不韦如何一掷千金,最终得到了相位,后来李斯在秦国做了长史,他的任务就是用金钱去收买诸国将相,最终让那些人身在他国却在为秦国做事,那个时候,李斯就已经知道了,金钱,比什么东西都好用,因为没有几个人,能够抵御住金钱的诱惑。

他现在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韩非的未来。

或许这笔钱,在未来的某个时候,可以帮助到韩非。               

作者有话要说:  韩非:如果师弟缺钱……我可以来包养你!

李斯:泥垢!!!!

乱入的嬴政:先生还是我大秦最有钱!酷爱来入秦吧!

………

想要成王,木有钱怎么行呢,这就是韩非登上王位的第一笔资金了,从卖香囊开始的!

今天还有一更,写番外,公孙龙和荀子……希望可以顺利撸出来

感谢___Joy___乔乔的三个雷呜呜呜!!扑倒使劲亲!

☆、狂生(番外)

赵国多狂生,但是与荀况相比,同样是赵国出生的公孙龙,自愧不如。

还记得荀况刚刚从赵国千里迢迢来到齐国临淄稷下学宫的时候,还是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强赵时期,但正是因为如此,没有人看的起那个从遥远北方来到繁华临淄的布衣少年。

“一个北方蛮子,懂什么学问?”当时,那群人是这么说的。

而那个时候,公孙龙已经来到稷下学宫两年有余了。

他以为,面对这样的冷言冷语,那个布衣少年会气愤的拂袖而去,或是干脆低头服软,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那个少年并没有那么做,对着那一双双冷漠的眼神,少年高声宣布,他要向诸国在稷下学宫修习的士子们发起挑战。

这短短的一句话,立马在稷下学宫掀起了轩然大波,几乎所有的士子都瞬间愤怒了。

“狂妄竖子!”

“不自量力!”

“你以为你是谁啊!”

如果不是因为都是读书人,估计早就有人会冲到那个狂妄少年的面前,直接把他给揍一顿了。

吵吵嚷嚷的声音惊动了当时的学宫令驺衍,在了解了情况之后,驺衍竟然同意了荀况的挑战。

不过作为条件,如果荀况不能连续赢过三位士子,他就必须立刻离开稷下学宫,并且这一生都不允许踏足这里。

少年答应了这个条件。

狂妄的人,多多少少都是有点才华的,在荀况连续赢了两场场论战之后,公孙龙也已经看出来了,这个叫荀况的少年,他的才华不逊于自己,以后他的成就,或许会远远超过自己。

但是这一切,都是要以这个少年能够进入学宫学习为前提。

天下显学之大师,大部分都在稷下学宫治学,如果这个少年不能够留在稷下学宫,空有那些才华,也是白费而已。

在荀况连续赢了两场以后,已经没有士子敢主动上前与他论战,面对畏畏缩缩的士子们,少年拱手说道:

“赵国荀况,敢情各位赐教!”

真是一个狂生,明明大家是因为你是赵国人而看不起你,还这样大声的强调,你是觉得这个学宫里真的没有人能够赢过你了?你这样,只会将别人激怒而已。

果然,就在公孙龙这样想着的时候,他的老师突然对他这样说道:

“公孙龙,你去会会那个狂生。”

“遵命。”公孙龙只能走上前去。

“公孙龙。”报上自己的名字后,公孙又继续说道:

“谁赐教谁,还不一定呢。”

在与公孙龙论战之后,荀况这才知道,跟那些已经在稷下学宫修学许久的士子,比如眼前的这个人相比,自己差的其实还很远。

豆大的汗水从少年的额头缓缓滑落,荀况已经开始后悔自己口出狂言了,但是众目睽睽之下,话已经说出了,条件也已经答应了,再想反悔也已经来不及了。

难道……真的要就此离开稷下学宫吗?

就算再不甘心,荀况心里也已经非常清楚,自己的败局已定了……

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公孙龙却突然一连说出了好几个破绽,那边的形式立刻急转而下,一番唇枪舌战之后,最终二人以平手结束了这场论战。

“多谢赐教。”

听到公孙龙的声音,荀况冷冷的看向面前的这个人,他不太明白,为什么那个人会那样做,明明他是可以赢了自己的,难道,他不想要将自己赶出稷下学宫吗?

既然论战已经结束,在学宫令驺衍宣布从今往后,这个赵国少年荀况便可以在稷下学宫自由求学之后,围观的士子便纷纷散去了,而在路过荀况身边的时候,公孙龙却轻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我也是赵国人。”

诧异的瞪大了眼睛,待荀况回过头去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