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十七章 好处()
易筋经!杨真岂能不知!
便是系统就有详细的介绍,易筋经亦是达摩祖师感悟浩瀚无边、孕育万物的星辰宇宙创出的绝世内功。其蕴含着浩瀚深邃、无边无际、包容一切的宇宙真意,因此易筋经有着容万物的特性,可以兼容一切内力。
其真气便具有极强的包融力,任何一种内力都能被易筋经包融融合成为易筋经真气,而易筋经的真气也能在使用中为任何一种招式和功法提供动力,产生无穷无尽的力量。
若是自己练了易筋经,如同丹田装了永动机,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再无内力枯竭之忧。
童子功与易筋经同出一脉,互相促进,自己第五诀恐怕倒是也水到渠成!到时自己在内力上,已经站在了此世界的顶点,生生不息,越战越强。
自己刚才对内力枯竭治病失败的担忧,再也不会出现!果然是背靠大树好乘凉,一个国家的力量果然是非比寻常,易筋经这种神功居然也有收藏。
像是一个穷汉被富豪往脸上疯狂的砸钱,杨真觉得再不帮他治好,真有种负罪难安的感觉。
杨真咽了口唾沫,说这臣可如何当得起。
赵公公看他那一脸虚伪,冷笑一声:“杨公公不要想得太美,好处不是那么容易到手的,易筋经是万佛寺镇寺之宝,只有方丈与各院首座才能观摩,想要借出来是万万不能的。迫于咱朝廷的压力,万佛寺才最终同意让你去藏经阁一观,条件是你要加入他们少林寺当个俗家弟子,永远不得叛寺。”
杨真一听,一股难以名状的荒谬感涌上了心头,自己是个太监,今日又要当和尚了,这是上天唯恐自己结婚生子,到底是什么仇怨?只不过杨真也知道,不管前世和后世,都有很多年老的太监,都选择了出家为僧这一出路。更何况这还是带发修行。
更何况,这也许是万佛寺自己找个台阶下,省的传出去丢人罢了。仔细一想,这龙虎山张道长说了易筋经,说不定是纯粹为了恶心佛门,如此看来,这宗教之争,在兴国也是不存在的。
自己债多不愁,代发修行,无非是挂个名,日后被他的仇人,偷偷的骂句阉狗外,再加了声秃驴罢了。
“据传这易筋经实是武学中至高无上的宝典,只是修习的秘诀甚为不易,须得勘破“我相、人相”。心中不存修习武功之念。但修习此上乘武学之僧侣,必定勇猛精进,以期有成,哪一个不想尽快从修习中得到好处?要“心无所住”,当真是千难万难。万佛寺寺过去数百年来,修习易筋经的高僧着实不少,但穷年累月的用功,往往一无所获,当今世上,也只有方丈与达摩院首座稍有所成罢了。咱家也不催你,务必一个月内学会了。否则只能给你灌了补药猛药,硬生生坚持至陛下康复了。”赵公公威胁道。
别大德高僧穷尽一生学不会,让我一个月学会还不叫催?不过这就不用您老操心了,杨真心道。善恶点一付,包教包会。如今事情一了,恐怕又有善恶点进账,再加上还余的一些,足够自己入门了。
杨真对兴武王行礼道:“臣为了陛下,必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兴武王一听,龙颜大悦:“爱卿每次说话都字字珠玑,这几个字朕先借用了,改日写下来赏赐能臣爱将,倒也省了些许钱粮。好了,待与朕今日度一些内力后,就可以前往万佛寺了。至于宁贵仪,公公们先帮你照看。待朕康复,必定完好无损的让你们团聚,如此美人,朕也颇为不舍,为了爱卿,朕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杨真忙大呼万岁,谢恩不止,起身将一身火热内力度了进去,皇帝稍暖,居然安心的睡了。杨真悄悄退下了,心道这一天真是波澜壮阔。
不共戴天的仇人,若是有了利益,也能握手言和。杨真摇了摇头,自己早上冲动无比,似要与皇帝同归于尽,待到受了众多好处,自己又与皇帝如胶似漆了。不知是自己去了势,性格变得古怪,还是因为在后世习惯了**裸的利益往来。
但是咱太监,不就是这样吗。有奶就是娘,拿钱就办事。仁义道德廉耻,与咱有什么关系?莫非自己为了陈苏苏刺了皇帝,还能被士大夫们称颂不成?恐怕只会被当做笑柄,流传于酒席之间了。
若是只有威胁没好处,咱立刻变了威武不屈的圣人,若是好处多多,咱定是那叼着骨头的猎犬。但若骨头不够吃,那可别怪咱自己拿了。
本以为今日九死一生,却没想到收获如此之丰富。不仅得了皇帝的许诺,陈苏苏与自己家人从此高枕无忧,再也不需要提心吊胆。陈苏苏与自己的任命依旧不变,有了皇帝的默许,自己的织造局也可以放手去做了。
更重要的是一想到公主即将得知自己平日防备的太监要变成她的夫君时那种表情,一种暗爽就涌上了心头。当了太监,果然是心态变得扭曲无比。
至于易筋经,杨真觉得去了万佛寺,定会受到无数刁难,谁让自己是恶客呢,不过这经早晚要给自己看的。一旦到手,有系统帮助,自是手到擒来。
说到此,杨真回想起在皇帝安睡后,自己听到的系统提示,自己改变了陈苏苏的命运,得了200点,加上剩余的共300点,应该足够入门了。毕竟同出一源的童子功,一级升二级也不过用了100点而已。
不过公主都要嫁给自己了,为何没有收到善恶点?莫非因为自己本与她有婚约不算改变?念及此,杨真忽然明白了那天从天而降的1000点善恶点。瞬间明白了当时提示改变了兴武王的想法和公主的命运就是此事了。
若是自己早知了兴武王的想法,何必如此被动,被他牵着鼻子走。
杨真心道,情报果然是最重要的,不说当日系统曾说让自己1000买这情报自己没舍得,就是稍有人与自己汇报一番,自己也能大体推断出了。
织造局的成立,刻不容缓。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八章 喝茶()
万佛寺,千年古刹,禅宗祖庭,佛教圣地,武林神话,已经有太多的名词去渲染这座延续了很多朝代的寺院,杨真走进这庄严古朴的寺庙,却只是看到了繁华尽去的平凡。
这座处于曾经处于中原腹地方等山的大寺,因何被迁入皇城外区中太液池的琼华岛上,虽然过去了太久的时间,杨真也略有耳闻。
据传兴国建国之初,全国追查前朝余孽,有前朝皇室后代逃入方等山的万佛寺中寻求庇护。
兴太祖得知下令严查,派兵围了万佛寺足足三个月,搜索了万佛寺的每个角落、审问了每个僧人,却没有任何发现。
若非众多耳目都得了确切的线索和消息,甚至会以为只是误会。
一段段历史都证明了。前朝皇室后裔,即使不想叛乱,也会被挟裹着叛乱,从来都是不安定的源头。兴太祖不敢放松警惕,再继续搜寻无果的情况下欲下令屠寺烧山。
佛教在中原兴盛无比,信佛之人数不胜数,就是皇室之中,也有多人供奉佛祖,兴太祖的母亲就是其中之一,她听闻此事极力劝阻,认为杀僧灭佛不详,才让兴太祖稍微改变了主意。
兴太祖命万佛寺所有僧人迁入琼华岛,之后将空无一人的万佛寺扒地三尺后夷为平地,依然一无所获。
兴太祖怀疑前朝余孽混入了僧人之中,于是命令日夜监视。并命令所有僧人不得还俗娶妻,任何女人不得接近万佛寺,此命令延续百年。
即使前朝余孽混在了僧人之中,不能接近女人、又不能还俗娶妻,甚至连出寺都不被允许。那么百年之后,待到这些僧人全部去世,自然也没有他们的后人在这世上了,也算是彻底的绝种灭族了。
兴太祖早已去世多年,但这个命令也被一直贯彻了下去。虽然有外面的僧人补充进去,也依旧需要遵守此命。直到过了百年,皇位传到兴武王一代时,被杨卫与众大臣劝谏,兴武王确定没有问题后才废除禁令,允许此寺僧人还俗,入寺十年以上的僧人亦可随意出入皇城外城,也允许了皇宫女眷也可以进去烧香拜佛。
只是时间过了太久,万佛寺也再也回不到方等山。此时的方等山,也早已被新建的道宫净明宫所占据。
经过方丈慧空大师长久的努力,众人渐渐遗忘了这段历史,万佛寺也终于在这皇城打开了局面,虽然没有平民百姓的进入,但是在这皇宫之中,也有了不少自己的信徒,甚至连皇帝也曾入寺参拜过多次。
寺里的僧人不少,整个京城若是无力供养的孤儿都可以剃度入寺,还包括各地牺牲的将士遗孤,也由各地上报送入寺中。很多年老的太监,也将入寺为僧当做余生的选择。
万佛寺是从不关门的,这也是慧空大师定的规矩,他是经历了闭寺时代的老僧,那扇紧闭的大门甚至伴随了他的前半生,这种滋味他不想让新的僧人再去体会。
杨真入寺不久,就有知客僧将他引入了一间客堂。
这个客堂并不宽敞,甚至只容得下一张案几,几个蒲团。
一个瘦小老僧,盘膝坐在一角,见杨真进来了,只是微笑颔首示意入座,就低头烹着茶,不再言语了。
杨真与他对面坐了,也没有开口的意思,想看这位高僧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壶里响起了笃笃的水声,那老僧摇着蒲扇,让这个小茶室内弥漫了一股清新的茶烟。
茶好了。
老僧将铁制茶壶端起,也不用茶杯,将滚热的茶汤直接倒了嘴里,却丝毫不见他有被烫伤的痕迹。只是刚刚喝了一口,忽的抬头看了眼杨真,拍了下脑袋说道:“老僧记性不好,倒是忘了贵客在此。不如居士也来?”
杨真心里冷笑,冷脸没见到,热茶倒是要先喝上了。
也不犹豫,接过滚烫的铁壶,往嘴里一倒,滚热的茶水就已经入了口中,他大口大口的喝着,一滴也不剩。杨真砸吧着嘴,似乎意犹未尽。童子功让自己由内而外变得隔热止痛,嚼而铁**本来就能生吞金铁,改造五脏六腑。区区热水,不在话下。
只是来而不往非礼也,轻轻一撕,手里的铸铁大壶已成了两半,他分在两手将这两半都握成了饼,自己将一块塞入嘴中,嘎巴嘎巴嚼着,就像是吃刚炒熟的黄豆。稍嚼了几下,就生生咽了下去。
杨真将另一半递向老僧,笑道:“多谢大师赐茶,只是在下来的匆忙,未带礼物,也只能就地取材,配些茶点与大师同享了,还望大师勿怪。”
老僧看着眼前的铁饼,喉头耸动,并没有去接。过了顷刻才对杨真笑道:“阿弥陀佛,老僧知客堂首座慧真,还请杨施主,随老僧面见方丈。”
说完站起了身往外走。杨真嘿嘿一笑,跟了上去。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九章 智深()
普安殿内,炉香沉沉,杨真一入内,便看到一名白头老僧跪于佛前默祷佛典。
老僧背对着他们,身上穿着灰色的僧袍,虽然陈旧,但却整洁。他听了响声,便不在念下去。转过头对着两人微微颔首,站了起来。
老僧似乎比想象中的还要苍老,却并不瘦弱。他步履稳健,几步就来了二人眼前。
慧真这时,告了一声罪:“方丈师兄,师弟动了凡心,忍不住唐突了杨施主,来向师兄领罪。”
方丈一听,轻叹一口气,摇头说道:“你所做所为,是想要万佛寺重蹈覆辙吗?”
慧真一愣,虽有心领罪,却并不觉得会如此严重。杨真前来翻阅万佛寺的镇寺秘籍,他知道阻挡不得,也只能稍微刁难一下出口心中恶气罢了。
虽然没有反驳,但方丈与师弟朝夕相处,岂能不知他的想法。
“杨公子出身不凡,身怀绝技,又有大智慧,大忍耐。日后的每一步,恐怕都是踏着尸山血海,岂是你一个老僧能戏耍的。万佛寺未来覆灭,定是因你而起。”
杨真知道方丈看似是在教训慧真,实则是对自己所说。若自己还不表态,那突然跪在地上磕头的慧真,恐怕不会停了。
“咱家一个阉人,怎能受大师如此大礼?方丈如此说,却是害咱了。”说完伸手一招,慧真却是被他提着胳膊,不由自主的站了起来。
“老衲几人,是自那闭寺时代过来的,每日面了紧闭的大门,从幼年耗到中年,从中年耗到老年,眼睁睁看着寺内佛法几乎断了香火和传承,再也不想回到那些日子了。若是磕头便能避祸,老衲也自会磕的。”
“既是借江湖秘籍,自也要按江湖规矩来,大师所为,合情合理,咱岂会在意。”杨真不以为意,自己上门讨书,本就是恶客,主人不喜出手刁难,天经地义。更何况老僧跪地,什么气也都要消了。
看杨真似并无怒色,方丈让慧真自取戒律院诵经领罚,慧真低着头告退了。
方丈仔细端详着杨真,说道:“杨将军对我寺有大恩,老衲日日记在心里,却无以为报。听闻噩耗,知了杨公子突逢大难,奔走呼号无能为力。今日见杨公子无恙,老衲也放心了。杨公子有何需要,老衲定会满足。”
杨真摇摇头说道:“多谢方丈挂心,只是他是他,我是我。他与贵寺的恩情,我虽平日贪心,却是不愿受这一份的。方丈授易筋经的大恩,日后定会回报。”
听了杨真果断决绝,明方丈明白他于其父嫌隙过深,只能暗叹冤孽常伴,纵使自己钻研佛法一生,却也不知该如何劝导。
只能换了话题,继续说道:“易筋经自会让杨公子阅读,只是本寺规矩,最低的翻阅权限也需要是本寺的俗家弟子。所以只得委屈杨公子了,虽不需要入寺修行,但也希望杨公子平日行走俗事,也要心存善念行善积德,莫要污了本寺仅剩的一点尊严。”
“正该如此,定不忘方丈所嘱。”杨真应道,心里却知道自己若真是向了佛,恐怕也只做得杀生为护生的明王,教化难调的众生,而显现忿怒相了,不怨恨咱来这世界受尽折磨苦楚,只恨此地业障深重的的牛鬼蛇神太多杀不尽。
似乎感觉到了杨真的滔天杀气,方丈暗叹一声罪过,不知道自己所作所为是对是错。
今日借杨真之手,泄了百年佛的怒火。
对错与否,且待老衲入了地狱修罗,听地藏菩萨分说。
“杨公子,易筋经难练,还要务必忘了功名利禄之心。这些日子,可自去藏经阁翻阅,自有老衲小徒智深照看你。若是倦了乏了,还请移步厢房,与智深同吃同住。”
还未等杨真寻思智深这个在前世耳熟能详的名字,就见方丈从后方唤出了一个小僧。
说是小僧,却是一点也不见小,他身长九尺,结实的肌肉盘曲交结,整个人就像一个铁塔。杨真初见,也不由自主在心里道一声好汉子。
只是再看这僧的面貌,头小颈短,眼宽鼻低,面露痴笑,行为举止不似常人。
智能落后、特殊面容,这岂不是前世的唐氏综合征!没想到在此世界也有这种可怜人。杨真一怔,却有些迷惑,莫非这就是要陪自己练功的智深?
方丈伸手接了扑入自己怀里的巨汉,慈爱的抚摸着他的光头,看了杨真的疑惑,笑着说道:“智深是我从小收养,虽然不够聪明。做事却是极为认真的。整个寺里的用水,也都由他一人挑了。杨公子你有何事,自可吩咐他。”
“智深,来见过杨公子。这些日子,你可要照看杨公子,让他学好易筋经,明白没有?”方丈伸手指向杨真,那智深随着看来,他面貌虽丑,眼里却满是清澈。
“杨施主,好,看他。”智深说话缓慢不清,意思表达的很明白。但最让杨真哭笑不得的是,这巨汉接了方丈的命令后,直打直的的朝这走来,站了杨真旁边,寸步不离,直愣愣的看着他,似乎是打算这些日子都要如此照看了。
方丈也不为意,反而满意的点点头。
这老头,定是怕自己偷看了其他秘籍经书,派了个傻子疯狂盯着自己。
“这智深小师傅如此看咱,咱可如何静下心来去练功?”杨真向后挪了几步,避开近在咫尺的大脸。那脸居然又凑了过来。
“非是如此,易筋经非是寻常武功秘籍,若是沉浸在里面,反而落了下乘一无所获。又智深在旁,天真无邪,你自可放松心思,与他多多嬉闹。”方丈说道。
杨真自身有着系统,自是不需要与他人那样又是苦练又是顿悟。只是自身也想抛开系统,看看凭自己是否能成了,岂不是还省了善恶点?内心深处,自己还是有些自负和骄傲的。既然方丈如此认真说了,也定不会是在戏耍自己,且忍耐几日看看再说。
他想到此处,对着智深说道:“还请智深师傅引路,带咱去读经。”
还没等智深说话,方丈笑道,此事不急,杨公子既然要做了俗家弟子,还要在佛前受了戒入了门,再去不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章 无间()
要成为俗家弟子,却不是要经过登记报备甚至宣誓宣誓等形式。而是指皈依了三宝,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了佛教。
三宝:佛宝、法宝、僧宝。
佛为觉,觉而不迷。法为正,正而不邪。僧为净,净而不染。
若身明三宝,即使没了繁琐的形式,甚至不为外人所知。但也是信了佛教,入了佛门了。
“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听着殿里充斥僧人们着的华严经的颂念声。杨真双手合十,闻着浓郁的佛香,神情有些恍惚。
今日跪在佛前,心里却全是业障。
咱家生来,不为逐鹿天下,不为荣华富贵,不为民生社稷,亦不为道德理想。
咱家只想看王公贵族绝望呻吟,只想看状元百官跪地如狗,只想看平民百姓噤若寒蝉。只有这样,咱家才舒服了,才对得起那一刀。
至于死后业火焚身,入了那无间地狱,受尽折磨。
哈哈,若有那无间,不就在此世间吗?都是邪魔外道,都是罗刹恶鬼。
万般逃不去,业障且随身,索性杀个痛快,也是普度众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