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10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民国人?哈哈哈老子早就知道你会这么说,看清楚了,老子是堂堂正正的法国人,法兰西共和国人,傻逼了吧!”马光明继续恶形恶状。

    “真是粗鲁,就算是你们穿上了西装,你们也变不成文明人。”麦克已经心虚,撂句话准备转身就走。

    英语其实是一门很不准确的语言,英语的单词里面有很多都有歧义。比如“civilised”,这个词可以理解成“文明的”,也可以理解成“非野蛮的”,其实这两个含义中间差别很大。

    “野蛮?今天老子就野蛮一个给你看看。”马光明今天就是想把事闹大,脱了衣服扔给自己的侄子,扯着嗓子嚎一声就上:“弟兄们,抄家伙!”

    嗯嗯,果然是一群“野蛮人”!

    (。)

第288章 瞒不住() 
“东亚病夫”这个词,其实最初的含义并不像宣传的那么不堪。

    十九世纪末的奥匈帝国,当时在欧洲被称为是“欧洲病夫”,当清帝国也暴露出腐朽衰弱的属性后,很自然的就被欧洲人称为是“东亚病夫”,以用来和奥匈帝国做对比。

    还别说,这一对“病夫”确实挺形象。

    当这个称呼从英国传到清帝国之后,当时是被很多知识分子拿来作为鞭策自己、警醒世人使用的,并不是用来侮辱自己的族人的。

    只是因为后来日本人刻意使用这个词,对同为东亚人的民国人进行侮辱,这个词才引起广泛意义上的反感。

    秦致远一点都不喜欢这个词,哪怕是要“鞭策自己、警醒世人”,秦致远也愿意使用其他方式,而不是用这种近似于“自虐”的称呼来折磨自己,折磨自己的族人。

    这是真正的听者流泪、闻者伤心。

    因此当秦致远听说,在塞得港“保护伞”公司的船员和“波塞冬”海运安保公司的职员发生斗殴事件后,秦致远的第一反应不是烦心,而是欣慰。

    整整半年多,当华人被人欺负的时候,他们终于学会反击,而不是用“阿q”精神背地里泄愤。从这个意义上说,秦致远活这一遭,值!

    其实近段时间以来,华人和法国人斗殴的事情已经发生了好多次,特别是在老雷诺的工厂里,几乎每个月都会有打架斗殴事件。

    这些打架斗殴事件和“种族”没有关系,都是积攒过剩的荷尔蒙在作祟。

    华人在斗殴中很少吃亏,一方面是因为爱热闹的华人很少单独行动,每次出门最少是四五个人,冲突起来并不吃亏。另一方面是因为华人有一个天然盟友,安南人。

    安南也就是越南,现在越南人和华人的关系可一点都不紧张,反而是因为身在异国他乡更加亲密,每次只要有华人和法国人打架,安南人都不会袖手旁观,他们总是帮着华人打架,而且不是拉偏架的那种帮忙,是冲锋在前奋勇争先的那种帮忙。

    很奇怪吗?

    一点也不奇怪。

    哪怕是在秦致远生活过的那个时空里也是这样。

    在那个时空的一战时期,安南人就是民国人忠诚小弟,每次华人和洋人打架的时候,安南人都是跟着华人一起上。

    所以在“美越战争”的时候,中国老大哥会不遗余力的帮忙。如果不是因为居心叵测的老毛子从中挑拨,安南估计到21世纪仍旧是中国的小弟。

    “‘飓风号’事件共造成四人重伤,十五人轻伤,伤者多数都是英国人,‘保护伞’公司有俩人受轻伤,经过治疗已无大碍。英国人现在不依不饶,要求我们把主动挑起是非带头闹事的七号猎潜艇艇长马光明交予英国法庭审判,同时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还要包赔‘飓风’号的损失。”皮埃尔紧急从巴黎返回雷霆崖,向秦致远报告斗殴事件的最新进展。

    “切,他们让交咱们就交?外交部怎么说?”秦致远不以为然,这个世界上从不缺少自以为是的人。

    “外交部的意思是先把人带到巴黎,由巴黎的法庭审理这个案子。至于‘飓风’号的赔偿,既然把人家的船都给烧了,多少也意思意思,反正三瓜俩枣的也不值几个钱。”皮埃尔尽量选择表达情绪比较温和的词语,这件事在皮埃尔看来,最好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我觉得外交部的屁股没做正,他们似乎没有站在我们这边。什么叫‘三瓜俩枣’?该多少就是多少,如果事故责任认定是马光明主动找事,就算是外交部不处理他,我也会把他屁股打烂,但现在鉴定报告还没出来,这就急着赔偿,这是已经认定错在‘保护伞’公司了吗?有没有搞错,到底是那个什么“波塞冬”海运安保公司给巴黎缴税,还是‘保护伞’在给巴黎缴税?”秦致远牢骚满腹,一点口风也不放。

    这种事故认定,其实就是扯皮,没有个一年半载别想有结果,在结果没出来之前,“波塞冬”海运安保公司的船只已经被禁止进入法国水域。

    法国水域也包括科西嘉岛的水域,如果横穿地中海的船不从科西嘉岛的水域经过,那就要从意大利的撒丁岛南部绕过去,这样以来因为失去了海岸线的保护,被潜艇袭击的几率大增。

    综上所述,除非是法国政府解除了针对“波塞冬”海运安保公司的禁令,否则的话,“波塞冬”海运安保公司在地中海接不到任何业务。

    “上帝,秦,你能不能不要这么充满攻击性,外交部当然是站在你这边,否则不用你说话,乔治就能让他们好受。”皮埃尔发愁,拍着脑门瘫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

    “乔治要上台了?”秦致远惊喜。

    “看看你吧,身为法国人,你连现在的法国总理是谁你都不在意,乔治已经于今天上午宣誓就职!赞美主!咱们的好日子终于来了!”皮埃尔终于装不下去,扔掉手里的文件跳起来高举双手欢呼。

    现在的克里蒙梭,真的是万众瞩目,所有的法国人听到这个消息后,估计都是和皮埃尔有同样的反应。

    终于换成自己人上台,秦致远也高兴,不过秦致远的关注点显然和皮埃尔不在同一个频道:“这简直是太好了,那么,今年科西嘉的补贴能给批吗?”

    法国政府为了稳定科西嘉岛上的人心,每年都会给科西嘉岛一定的补贴,这个数字不算多,每年大概是二百多万法郎,但对于正在为钱发愁的秦致远来说,蚊子腿肉也是肉。

    “额滴神哪,你就不能说点别的?看看你,现在哪里还有一点圣殿骑士团大团长的样子,活脱脱就是一个犹太商人。”皮埃尔表示无法接受。

    “犹太商人”这在欧洲是一个贬义词,和华人的“钱串子”意思差不多。

    “少废话,你是不知道我的压力有多大,每天一睁眼就是上百万法郎就像是长了翅膀的小天使一样飞走,你知道那种感觉是什么吗?”秦致远鄙视皮埃尔这个没见过钱的。

    “说到上百万法郎,昨天我听到路易和父亲在书房里商量,想把第一师改编为外籍军团第一军,也有可能改编成远东步兵第一、第二师,远东炮兵第一师,以及远东装甲兵第一师,你怎么想?”皮埃尔通风报信。

    也不算通风报信,或许试探的成分比较大,毕竟利奥泰既然和福煦在福煦家的书房商量这事,就没打算瞒着秦致远。

    瞒也瞒不住。

    (。)

第289章 婆罗洲() 
秦致远加入法国国籍,这无意中倒是符合了外籍军团的一贯传统。

    在法国外籍军团内部,不管士兵是来自哪个国家,军事主官始终是法国人。

    华人部队的成立有一定的偶然性,当时法国陆军部还没有来得及指定指挥官,就只能由秦致远暂时担任军事主官。

    没想到秦致远在战场上一战成名,“天使”的名声当时传遍了半个欧洲,更换指挥官一事也就无疾而终。

    随着战事深入,华人部队战绩彪炳,秦致远也加入了法国国籍,于情于理,华人部队都到了再次扩编的时候。

    “这一次扩编,可能会给你补充进来一部分安南人,怎么样?”看来皮埃尔在家呆了几天打探到不少消息。

    “无所谓,只要给就要,我这边倒是不挑人,给我什么人我都是一样用。”秦致远对于兵源的要求倒是真心不高。

    华人部队的成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既然华人部队能在法国本土获得成功,安南人为什么不行?

    安南作为此时法属印度支那的一部分,在法国的人手其实比华人多得多,而且因为安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法国人给安南人的待遇远不如华人,这么算起来,其实征兆安南人组成部队,对于法国人来说比雇佣华人合算得多。

    “看来安南人和你们华人的关系确实不错,那些安南人已经接受了近半年训练,基础科目已经全部完成,他们在开赴战场之前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指定要你来当他们的指挥官,看来你还真是来自远东的东方霸主。”皮埃尔随意调侃。

    去年底,法国人组织了五万多名安南人,组成部队一直在后方接受训练,现在看来,安南人代替华人充当炮灰的时候到了。

    “积点口德吧,不要动不动就是我们华人,我现在也是法国人。”秦致远看着皮埃尔不怀好意,突然就蹦出来一句:“话说既然你是我的随身骑士,那么你是不是应该跟着我加入民国国籍?”

    这个貌似也是理所应当啊。

    “啊哈,我就知道你早晚会这么说,我已经去过你们的大使馆了,他们的回复是不行。”皮埃尔还真是考虑过这个问题。

    “不行?为什么?”秦致远想不明白。

    “不为什么,我去问能不能加入民国国籍,最开始的回复是可以,然后当知道我姓‘福煦’之后,可以就变成了不可以。”皮埃尔面无表情,说不上是什么感觉。

    秦致远顿时明白了是为什么,这又是莫名其妙的“遇事三思”心理在作祟。

    如果皮埃尔是普通人,那么加入民国是皆大欢喜,即证明了民国也是令人向往的国家,又能表示民法两国的友好亲善。

    但如果是法军总司令的儿子要加入民国国籍,那么就很耐人寻味。皮埃尔有什么企图?应该把皮埃尔摆在什么地位上?怎么处理皮埃尔和华人部队的关系等等等等。

    这人啊,就不能想得太多,想得太多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就是这么来的。

    皮埃尔说这话的时候带着点若有若无的嘲讽,同时还带着点自嘲。

    这可能是皮埃尔作为法国人第一次感受到“歧视”的滋味。

    呃,这并不是令人愉快的体验。

    令人愉快的体验要自己去寻找,于是当再次遇到米夏的时候,皮埃尔又恢复了斗志满满的状态,对米夏展开又一轮攻势。

    秦致远和朱莉没有订婚的时候,皮埃尔曾经追求过米夏,但当时米夏心有所属,皮埃尔的爱情之花还没有绽放就已经枯萎。

    现在秦致远已经成了“有妇之夫”,皮埃尔感觉自己的机会终于来了,于是那颗曾经死去的心再次蠢蠢欲动。

    看着皮埃尔追着米夏离去,秦致远摇摇头,把注意力集中在张添寿发来的电报上。

    张添寿已经抵达婆罗洲,从张添寿发来的电报上看,婆罗洲的情况比秦致远预想中还要恶劣。

    广义的婆罗洲,指的是整个荷属东印度,也就是后来的印度尼西亚。狭义的婆罗洲,指的是加里曼丹岛,面积74万平方公里,世界第三大岛屿。

    黄博涵所处的三宝垄位于爪哇岛中部,和婆罗洲隔海相望。

    自从荷兰人统治婆罗洲以来,对当地华人整体上持打压态度,并且挑拨华人和当地人之间的关系,利用当地人制衡华人,使华人处于孤立无援的困境。

    据黄博涵估计,整个婆罗洲的华人应该是在80万人至100万人之间,而整个东南亚的华人大概为600万人左右。这其中既有早年移居东南亚的华人华侨后裔,又有20世纪以来输入的东南亚的契约华工,如果再加上数量众多的黑劳工,600万人只是保守估计。

    按说单凭婆罗洲的100万华人,拉起来三五千人的队伍不费吹灰之力,但事实给了张添寿当头一棒。

    随黄博涵、黄锦盛回到三宝垄之后,张添寿和副手秦浩歌立即组织当地华人加入“保护伞”公司的行动队,利用他们携带回婆罗洲的武器,开始进行军事训练。

    但万万没想到,除了少数一些有识之士比如郭盛隆和****茂,更多的华侨选择不加入“保护伞”,宁肯得过且过的混日子,也不肯派出家族内的子弟加入“保护伞”公司。

    按照那些鼠目寸光的华人的话说:三五千人恐怕成不了什么大事,纵然是凭借荷兰、英国等国忙于欧战无暇顾及婆罗洲嚣张一时,等荷兰人和英国人返回东南亚,小小的数千人终究是螳臂挡车,与其到时候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还不如现在苟且偷生。

    可恨吗?

    可恨!

    可悲吗?

    可悲!

    出现这种情况,秦致远并不意外。因为秦致远知道,并不是这些华侨不想反抗荷兰人,实在是反抗的勇气已经在一次次屠杀中消耗殆尽,求告无门孤立无援的华侨是被杀怕了。

    不能说婆罗洲的华人没有努力过,他们曾经建立过共和国,联合起来应对荷兰人的压迫和本地人的挑衅,但终究是因为组织过于分散,被荷兰人各个击破。

    荷兰人对待华人的态度就像是割韭菜,每次当某一代华人即将生根结果的时候,荷兰人就会发动一次屠杀,把这些即将在本地扎下根来的华人全部屠杀殆尽,然后再从国内招募。

    汉民族的人口很多,多到全世界五分之一的程度,于是总有些忘了祖宗的华人败类,会选择和荷兰人合作,回国继续拉人头,提振婆罗洲的经济。

    该怪谁?

    满清?

    北洋政府?

    或许这个时代的所有人都有责任。

    (。)

第290章 生根发芽() 
其实相对于马拉西亚的华侨来说,婆罗洲的华侨还算好的。

    至少婆罗洲的华侨很少欺负后来的契约华工。

    在马来西亚的锡矿里,从事开采工作的工人几乎都是契约华工,其招募者和管理着几乎都是华人,这些华人管理者对华工的管理堪称虐待,程度不亚于欧洲人。

    这些华人工头的受益,取决于所管辖化工的产出,为了尽可能使利益最大化,这些工头压榨起华工来不遗余力。

    契约华工每天的工作时间超过十个小时,从早晨五点到下午五点半,中间仅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为了让契约华工们尽快适应当地的气候,华工们上工的时候不准穿衣服,只准在腰间围快布用来遮羞,并且每天要冲两次凉。

    冲凉是最痛苦的,早上三点半要冲一次,晚上八点半要冲一次,此时的华工多有留辫子的,他们因为头发不干,晚上需要一两个小时才能入睡,往往到晚上十一点以后才能入睡,而第二天早晨三点半又要起床。

    白天累得要死,晚上得不到充足休息,如果迟早或者是早退,一定会受到工头的毒打。

    很多契约华工因为无法适应选择悬梁,投河

    对于“保护伞”公司来说,这些矿场主以及工头,不仅不会受到保护,反而是该杀。

    婆罗洲的矿场主和种植园主还属于可挽救的范围之内,哪怕他们现在不支持“保护伞”的工作,也不用太过介怀。

    等“保护伞”公司展现出来应有的实力,自然会令这些矿场主以及种植园主回心转意。

    只是到时候那些被动投入“保护伞”怀抱的,肯定就不如黄博涵、黄锦盛、郭盛隆和****茂他们获利丰厚。

    这也怪不得人,眼光和胆略才是商人能够成功成为“巨贾”的根本原因,一味跟风始终也只能是商人。

    对了,还有一件事,张添寿和秦浩歌是以华人的名义返回婆罗洲,并没有打着法国人的旗号。要知道法国人可是曾经占领过婆罗洲的,荷兰人对他们这全世界唯一的一块殖民地非常看重,如果知道法国人的手重新又伸过来,不管是不是纯正的法国人,恐怕都会招致荷兰人的强烈反弹。

    黄博涵在婆罗洲还是很有实力的,单单是他手中的种植园,就有数百万亩之多,工人更是成千上万,如果不是为了取得华人的广泛支持,仅凭黄博涵的实力,拉起支队伍来也不费吹灰之力。

    既然众多华人不愿意和“保护伞”公司扯上关系,张添寿和黄博涵也不再和他们废话,干脆自顾自纠集了数千人,随便找了个荒岛,拉上去就开始进行军事训练。

    荷属东印度足有上万岛屿,其中只有不到半数有人居住,找个荒岛不要太容易,连钱都不用花。

    张添寿去婆罗洲的时候,携带了可以装备上万人的武器,并且携带了两条子弹生产线。婆罗洲那边什么都没有就是有工业原料,最多两三个月,张添寿他们就能做到自给自足。

    黄博涵确实有远见卓识,早在1900年,他就和华侨中的有识之士建起了一所中学,不仅培养中学生,而且培养师范生。

    从1900年到现在,这所中学已经培养出十几届师范生,有上千名毕业生分散在荷属东印度和英属马来亚的华人学校中任教。

    秦致远正需要教师,有资源不利用等于是浪费,于是黄博涵组织了二百多名教师远赴科西嘉,支援科西嘉的华人教育。

    虽然有一些波折,但总算工作已经逐渐展开,秦致远稍稍放心了些,给张添寿做下一步的行动批示。

    鉴于目前张添寿手中的力量和荷兰人相比还有所不足,秦致远命令张添寿在目前采取保留战术,现阶段是以训练“保护伞”公司的“保安”为主,当力量强大到一定程度之前,不合荷兰人正面冲突。

    荷兰人在荷属东印度还算是颇有实力,他们有大约十几万以本地人为主的陆军部队,也有一支以荷兰人为主的海军。陆军部队不用放在心上,荷兰人虽然人多势众,但面对从欧洲历练过的华人部队,荷兰人占不到什么便宜。

    张添寿和秦浩歌前往婆罗洲的时候,虽然没有带普通士兵,但带有200多名军官和军士长,以这些人为骨架,最多三个月,婆罗洲的华人部队就能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