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0点35分,第二装甲团突破德军盖于阵地,继续向前进攻”
“11点45分,第一装甲团突破德军第二道防线,继续向提鲁瓦方向进攻”
“徐盛团攻进德军第二道防线,初步估计击毙德军三千五百人,目前继续向兰斯方向进攻”
“35师279团进入第二道防线收容战俘,初步统计有四万多名。280团和285团继续向提鲁瓦方向进攻”
进攻,进攻,所有的消息都是进攻,所有的部队都在向前,十个师的部队在宽达五公里的战场上齐头并进,他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对面的德军不堪一击。
“秦,我们要赢了”巴斯蒂安嘴角起了水泡,双目通红,表情怪异,说不清楚是想哭还是想笑。
“巴斯蒂安我们已经赢了!”马克西姆抿着嘴用难以置信而又充满感叹的目光看着秦致远。
两个月前,秦致远在费尔昂塔德努瓦打出那场惊世骇俗的胜利,如果说当时马克西姆对秦致远的印象还不够深刻,那么现在,马克西姆终于亲历了这一切。现在马克西姆能够毫无疑问的确定,秦致远已经是法军现役将军中最顶尖的那一个,独一无二的一个。
“别急着发电报,让我们看看,我们能有多大收获。”秦致远不着急,反正肉烂了也在锅里。
“我去拿香槟,这值得喝一杯。”巴斯蒂安看样子是想喝个烂醉如泥。
“将军,已经准备好了。”皮埃尔指向屋角的方向,那里整整堆了四五个大箱子。
“第一装甲团攻占库尔西,他们距离布里蒙只有不到两公里”巴斯蒂安的参谋长阿姆斯特朗跌跌撞撞的跑过来,用嘶哑而又高亢的声音嘶喊。
几乎是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秦致远,用说不清楚含义的那种眼神。
布里蒙,那里就是尼维勒发动春季攻势的目标,当时尼维勒就试图包围布里蒙,结果一败涂地,最终导致兵变发生以及法国政坛的大地震。
现在,布里蒙就在秦致远面前,似乎触手可及。(。)
第315章 只要大棒,不要胡箩卜()
清晨,秦致远从沉睡中醒来,感觉头疼欲裂。
“上帝,你终于醒了。”朱莉把书扔到旁边的地毯上,从阳台跑过来把秦致远扶起来靠在床头,随手拽一个枕头塞到秦致远背后。
“朱莉?你怎么在这里?我不是做梦吧?”秦致远还没回过神来。
“上将阁下,昨天是您强命我把您送回来,可别说您什么都不记得。”朱莉没多少好气,端起一碗醒酒汤递给秦致远。
“呃真抱歉,确实不记得”秦致远努力回想,找不到丝毫印象,抬头把醒酒汤一饮而尽:“味道不错,什么时候学会的?”
“别转移话题,上将阁下,真的不记得昨天发生了什么?”朱莉盯着秦致远的眼睛,试图分辨秦致远是不是在撒谎。
朱莉有时候也喝点酒,但不会喝多,所以朱莉无法理解“断片”的感觉。因此在朱莉看来,喝酒喝多了的人多半都是在“装傻”。
好吧,其实这是朱莉在转移话题,这碗醒酒汤是米夏做的,朱莉可不想让秦致远知道。
上将
秦致远用力回想,终于回想起昨晚的蛛丝马迹。
盛大的欢迎仪式,觥筹交错的宴会,纷乱噪杂的脸,特意为秦致远而设立的国会勋章,以及新鲜出炉的上将阁下
兰斯战役以法军大获全胜而告终,在一个半月的战斗中,德军共阵亡七万九千人,近14万被俘,兰斯方向塞纳河以南地区全部丢失。与之相对的是三万七千名法军阵亡,包括近四千华人,近七千日本人,近万安南人,以及一万多法国人。
这是开战以来,法国获得的最为重大的一场胜利,无论如何褒奖都不为过。
秦致远因此被提升为上将,因为秦致远已经获得了两枚大骑士勋章,法国议会特别设立国会勋章,以表彰秦致远的功劳,这枚勋章到目前为止,只有秦致远一人获得。
连续在前线作战三个月的外籍军团获得了休假,他们绝大部分选择前往科西嘉度假,只有部分官兵留守布洛涅森林,负责养护在兰斯战役中大放异彩的坦克。
确实是大放异彩,在最后一次战斗开始之后的十二个小时内,坦克部队突击了42公里,从盖于一直打到埃纳河边,就连溆浦河都没有拦住他们的脚步。
这一战之后,陈康健和他的坦克部队轰动全世界,所有人都不得不承认,坦克已经取代骑兵,成为战场上的决定性力量。
实在是不承认说不过去,在同时期的弗兰德斯战场,50万英军以传统方式发动进攻,到目前为止苦战一个多月,只前进了四公里,仅仅是陈康健十二小时突击距离的十分之一。
巨大的光环成就了一大批人,不仅是秦致远,陈康健、刘子正他们都声名远扬,不论是法国政府还是北洋政府,都在互相攀比似的提拔他们,陈康健和刘子正、葛立夫都被提升为中将,徐盛和向安康他们也被提升为少将,就连陈康健的参谋长张敬宗都被提升为少将。
看上去,第17集团军的司令部越来越名副其实。
以前,联合作战指挥部虽然也是司令部,但将星实在太少,只有寥寥几个人,现在却有了二十几个,看上去也是一堆将军。
随着兰斯战役的结束,第17集团军就地解散,外籍军团开始休假,巴斯蒂安率领他的部队在阿旺松至佩尔特一线构筑防线,和五公里之外埃纳河北岸的德国人继续相持。
同样晋升上将的巴斯蒂安笑称,在秦致远返回兰斯地区之前,巴斯蒂安不会发动攻击,哪怕是利奥泰拿枪指着巴斯蒂安,巴斯蒂安也决不屈服。
这当然是开玩笑,但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秦致远目前的威名。
外籍军团的士兵们可以休息,秦致远却休息不了。
秦致远要前往阿尔及利亚,重建法国外籍军团。
再过一个星期,秦致远就要前往阿尔及利亚,这也是秦致远待在巴黎的最后时光,所以秦致远有点放纵形骸,昨天晚上喝得烂醉如泥,居然拉着朱莉一起返回黑天鹅城堡。
看来福煦是不在巴黎,否则秦致远不一定会这么放肆。
喝完醒酒汤,秦致远感觉好多了,又到浴室里洗了个冷水澡,这才精神抖擞走出黑天鹅城堡。
今天,秦致远要前往陆军部,找一些外籍军团的资料来看。
秦致远可不想两眼一抹黑的前往阿尔及利亚,那对工作没有任何帮助。
皮埃尔昨天也喝的有点多,他回家去陪安妮,朱莉则是来照顾秦致远。
秦致远还是有绅士风度,先把朱莉送回家,然后再去陆军部。
巧合的是,在陆军部门口,秦致远遇到了明石元二郎一行人。
明石元二郎率领的第六师团实际上也算是法国的雇佣军,他们在法国期间,法国人会支付他们的薪水以及一应的武器装备消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明石元二郎这一次来陆军部肯定不是为了薪水,说不定又是为了秦致远枪决日军士兵的事。
对于明石元二郎,秦致远现在是完全漠视,这倒不是秦致远高傲自大,从战绩上来说,现在的协约国将领,没几个能在秦致远面前不自惭形秽。
当然这不包括福煦、利奥泰他们,福煦他们或许战绩不如秦致远耀眼,但本身的资历在那里摆着呢,而军中又是个极端讲究论资排辈的地方,所以秦致远这辈子在福煦和利奥泰他们面前都是小字辈。
但对于不属于同一系统的明石元二郎,秦致远就没必要客气,因此在看到明石元二郎的时候,秦致远直接忽略,倒是明石元二郎保持了立正姿势,同时伴随一个半鞠躬,态度很是端正。
这日本人啊,就不能惯着,他们从天皇到足轻都是属于“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哪种类型。
明石元二郎在日本人中还算是不错的,至少知道什么样的人能惹,什么样的人不能惹,因此哪怕心里对秦致远恨之入骨,表面上还是能保持足够的尊敬。
但明石元二郎的随从中就有人不这么认为,一名看上去只有二十多岁摸样的少佐看到秦致远之后不立正不鞠躬,就这么直勾勾的瞪着秦致远。
用这种眼神看人,这可真不友好。
秦致远感觉到那种肆无忌惮的目光,下意识撇了一眼。
就是这心不在焉轻描淡写的一眼,让那个年轻人感觉自尊心严重受挫,有点跃跃欲试,开口挑衅的意思。
少佐,在日本军队中的军衔等同于少校,现在甚至已经没有了直接面见秦致远的资格,秦致远当然不会放在心上,直接就进入利奥泰的办公室。
呃,秦致远见到明石元二郎的地方就在利奥泰办公室门口,看来明石元二郎正在等待利奥泰的接见。
秦致远想来见利奥泰,自然是不用等待的,利奥泰的秘书连个电话都没打,直接把秦致远请进利奥泰的办公室。
看看,这就是亲疏有别。
利奥泰的办公室内并没有访客,利奥泰也没有办公,他正喝着咖啡在看报纸,标准的公务员工作状态。
看到秦致远进来,利奥泰随意指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并没有放下手中的报纸和咖啡,甚至连视线都没有离开。
“你可真悠闲,我去了阿尔及利亚也能像你这样?”秦致远是真心羡慕,只有经历过前线的那种紧张和恐惧,才能感受到平静的美好。
确实恐惧,在前线的时候,对于未知的恐惧,对于改变“未知”的恐惧,对于前途未卜的恐惧,各种各样的恐惧都有。或许下一刻,一枚德军的大口径炮弹飞过来,秦致远就会继续穿越,正是因为这种对于未知的恐惧,才会使得秦致远放荡形骸,在脱离战场之后喝得烂醉如泥。
“如果你想,你也可以这样。”利奥泰喝了口咖啡,然后乐呵呵的把报纸递给秦致远:“看看这个,英国人在报纸上破口大骂,质问黑格和那个看相的什么时候能赢得费尔昂塔德努瓦战役和兰斯战役这样的胜利,听说昨天战报传到伦敦,那个看相的开了整整一上午会议,而黑格一个小时摔了三个杯子。”
不用怀疑,利奥泰就是在幸灾乐祸,如果说秦致远的战绩是给英国人那颗伤痕累累的心狠狠的来了一刀,那么利奥泰就是在往伤口上撒盐。
“就凭黑格?还是洗洗睡吧。”秦致远看都没看手中的报纸,对黑格嗤之以鼻。
就在之前的伊普尔攻势中,黑格放弃了装甲部队,仍旧使用骑兵冲击德国人的防线,这样顽固的人能打胜仗才是怪事。
其实也怪不得黑格,前段时间弗兰德斯在下雨,整个弗兰德斯地区就是一片沼泽地,纵然是有坦克部队,也施展不出真正的力量。
“关于阿尔及利亚,我只有一个建议给你。”利奥泰在担任陆军部长之前,一直在殖民地服役,被称为是最聪明的“殖民地军人”,如果说有人能给秦致远一些建议,那么非利奥泰莫属:“永远不要相信那些阿尔及利亚人,也不要相信那些欧洲后裔,你能信任的只有你自己。如果说关于殖民地管理,那么你一定要明白,大棒永远比胡萝卜有效,如果他们不听话,那就让他们去死。”
利奥泰的话不多,但听上去令人不寒而栗。
这也怪不得利奥泰,看看印度,看看法属印度支那,再看看婆罗洲,此时的欧洲,维持殖民地统治,就是靠血腥和屠杀,再也没有什么别的好办法。
而对于阿尔及利亚人来说,本地人不可相信,他们对于法国只有恨,没有爱。欧洲的移民以及他们的后裔更加不可相信,这些人对于战争持反对态度,他们会支持秦致远的工作,但绝对不会使用武力支持,甚至如果秦致远要求他们加入外籍军团,他们说不定会向更远的地方迁移。
本来这些欧洲人迁往阿尔及利亚,就是为了躲避欧洲大陆连绵不绝的战火,如果阿尔及利亚也陷入动乱,他们肯定会选择继续逃避。
在另一个时空的21世纪,阿尔及利亚的欧洲移民以及他们的后裔,在阿尔及利亚独立之后,为了躲避越来越疯狂的本地人,他们没有选择如以色列一样拿起武器对抗,而是选择返回法国本土。
据有关记录,当时逃回法国的足足有100多万欧洲后裔,占据阿尔及利亚总人口的十分之一。
而留在阿尔及利亚的欧洲人以及有亲法倾向的“哈吉斯”,纷纷被阿尔及利亚本地人杀害,估计总数有五至十五万人被杀,具体数字是多少,或许永远也不会有人知道。
不知道这些“哈吉斯”临死时心里在想些什么,是不是后悔没有反抗!(。)
第316章 无法容忍()
殖民地人民的悲惨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说完的,想想被贩卖到全世界的黑奴就可见一斑。
自从进入19世纪以后,贩卖黑奴的事日渐减少,但并未完全断绝。
实际上,贩卖黑奴并不是从西方殖民者进行全球殖民才开始的,而是从阿拉伯人进入非洲就已经开始。
当时的阿拉伯人还没有石油可以买,也卖不出去,因此贩卖黑奴就成了某些不事生产的民族的生财之道。
法国人统治下的阿尔及利亚和其他非洲国家一样,同样受到宗主国的掠夺和盘剥,此时民族意识还没有在全世界范围内觉醒,因此非洲并不流行“革命”,阿尔及利亚人虽然在1905年以前反对过法国人的入侵,但当时间来到19世纪20年代,法国人早已占领阿尔及利亚全境,阿尔及利亚人也不再反抗,他们甚至组织军队加入协约国,参加了世界大战。
外籍军团在阿尔及利亚的司令部建在奥兰以南一百公里左右的西迪贝勒阿巴斯,那里是外籍军团精神上的家园,所有的外籍军团都把那里当成是圣地
绝对不包括华人,华人的人数虽然多,但是甚至都没去过西迪贝勒阿巴斯。
也同样不包括秦致远。
阿尔及利亚目前全国领土大约238万平方公里,人口大约560万人,这其中有大约80万人是欧洲移民以及他们的后裔,大概每平方公里两个人多点。阿尔及利亚的人口中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居住在北部的地中海沿岸地区,中南部的撒哈拉沙漠荒无人烟。
当看到阿尔及利亚目前的现状之后,秦致远马上动了心。
要知道,储量在全世界都排名靠前的哈西梅萨乌德油田就在阿尔及利亚东部偏北地区,那里的储量大概有60亿桶;距离哈西梅萨乌德油田320公里的伍尔伍德油田,储量也超过23亿桶。这些地方现在还都是无人区,没有被人发现,如果秦致远现在下手把这些地方弄到手
啧啧,想想都令人心潮澎湃。
石油资源的重要性在此时已经初见端倪,但限于欧洲打的不可开交,各国都没有余力去寻找矿脉,他们只能利用现有的油田支持战争。
在战争开始时的1914年,法*队只有110辆卡车、60辆牵引车和132架飞机。到目前为止,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了六万辆卡车和一万架飞机。同一时期,英国投入到战争中的装备包括八万多辆卡车和四千多架多架飞机,目前英、法两国每天消耗的石油达到了出乎人们想像的一万桶。
在整个战争过程中,石油为现代战争的惊人机动性开启了大门。
在冯麦肯森元帅的率领下,德国在去年出征罗马尼亚,主要考虑就是要把以前分属于英国、荷兰、法国和罗马尼亚的炼油、生产和管道企业重组成一个大型联合企业。
在战争中,唯一能够保证德国空军、坦克部队和u型舰队石油供应的就是罗马尼亚。
有四成海军军舰使用石油作为动力的英国人,曾经在达达尼尔海峡的发动了导致丘吉尔卸任海军部长的战役,就是为了确保俄国巴库的石油能够供给英法用于战争。
时任石油委员会主任的法国参议员亨利贝任格有一句名言“石油就是胜利的血液,德国过于夸大她在钢铁和煤炭方面的优势,而对我们在石油方面的优势却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这将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在此后的1918年中将会出现。
既然石油足够重要,而法国人手中的阿尔及利亚拥有巨大的油田却不自知,这之间肯定有空子可钻。
于是秦致远马上向利奥泰提出询问购买土地的可能性。
“买沙漠?你不是疯了吧?要那些地方干嘛?难道你缺沙子用吗?”利奥泰难以置信。
作为一名军人,利奥泰是合格的,但作为一名商人
利奥泰成不了商人,他在战场上可以发现稍纵即逝的战机,但在商业上,他连简单的“高买低卖”都理解不了。
“如果我告诉你撒哈拉沙漠里有石油,你总会理解吧!”秦致远没有打算吃独食。
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吃独食这回事。只有拉到足够的既得利益者,抱团保护自己的利益,才能享受丰硕的成果,如果秦致远现在独吞哈西梅萨乌德油田,那秦致远唯一的结局就是被撑死,再也没有半分其他可能。
想想看,如果秦致远私人拥有哈西梅萨乌德油田,难保法国政府不会眼红,虽然对于西方人来说,“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一说深入人心,但那是私人财产不够多的情况下,如果多到一定程度
想想二战之后的雷诺工厂吧。
“石油?真的有石油”利奥泰明显吃了一惊,直接从椅子上站起来,楞了一下然后又颓然倒下:“有又怎么样?撒哈拉沙漠那么大,难道一个井一个井的打过去?恐怕到咱们死的那一天也找不到。”
这个的却是事实,谁都知道地球内部有宝藏,但想要准确找到却并不容易,很多时候,为了探测一个油田所花费的金钱都是天文数字,甚至有可能会出现找到的油田价值还弥补不了探测费用的情况。
但更多的情况是:根本找不到任何油田!
“我来负责探测,你去打通关节,咱们成立一家公司,共同分享利益怎么样?”秦致远下饵。
“如果我只负责打通关节,那当然没问题。”利奥泰只是不善于经商,但并不是傻,秦致远的条件等于是送钱给利奥泰,利奥泰没有理由拒绝。
“看你这意思,你是一个生丁都不打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