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强度的炮击持续了一个小时,然后是五分钟的沉默,之后就要进行弹幕炮击。

    弹幕炮击同样是有计划地,德国人已经设定好了射击参数,甚至详细到某个角度发射几发炮弹都有预案。

    五分钟后,炮击继续进行。

    就在这五分钟里,德军士兵发起了地面攻击。

    令鲁登道夫感到欣慰的是,英军阵地上空无一人,他们早已放弃了第一道防线,向着第二道防线,以及第三道防线撤退。

    在这个撤退的过程中,英军的指挥出现混乱。

    高夫的部队率先扛不住,他的部队人数最少,又因为大雾看不清楚进攻的德军,所以他们纷纷放弃阵地向后逃跑。宾的部队却在福莱奎尔斯坚持作战,这里是去年康布雷战役获得的成果,英国人为了攻取这里付出了十几万士兵的代价,宾不想让这一切变成泡影。

    德国人的前锋部队根本不管第三集团军的抵抗,他们按照战术小册子的要求,绕过福莱奎尔斯继续追击高夫的部队。

    到目前为止,德军的战术动作严格遵循了战术小册子的要求。

    在这本战术小册子中,德军第一天的作战任务是“摧毁英国人的炮兵阵地”,第二天的作战任务根据第一天的进展调整。当在遇到抵抗部队的时候,战术小册子要求德军士兵“不应该僵硬的执行之前的作战计划,而是应该灵活使用正确的战术突破英国人的防守。”

    同时,按照这种思路,后备部队也不会投入到陷入僵局的地区,而是投入到进展顺利的地区。

    在攻克英军第一道防线之后,参与进攻的德军难得的吃了顿饱饭。

    发起进攻的时间是早上八点,这正是吃早饭的时间,英国人做好了早饭,但德国人已经发起进攻,于是英国人仓皇撤退,做好的早饭就全部归了德国人。

    很多德军部队因此士气大振,因为这些德军士兵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吃过牛排,同时也没有足够的酒,足够的烟草。于是当德军士兵越过英军第一道防线的时候,很多德军身上多了一个英军配发的背包,里面装满了罐头、香烟、以及各种酒。

    在德军总参谋部的宣传中,协约国和德国一样陷入物资短缺的窘境,但现在看起来,英国人的物资很丰盛,这也让很多德军士兵对总参谋部产生了一丝怀疑,但很快,这些怀疑被漫长的追逐战驱赶的无影无踪。

    高夫在第一天撤退了五英里,这让高夫的战线变得更长,兵力更加捉襟见肘,于是当黑夜降临的时候,高夫又撤退了十英里,退到索姆河和柯柔仔运河之后防守。

    高夫的撤退,导致宾在福莱奎尔斯遭到德国人的围攻,鲁登道夫希望在发起进攻的第一天就攻占这里,因此命令德玛维茨对福莱奎尔斯发起进攻。

    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双方都在为荣誉而战,英国人装备了数量众多的坦克,德国人的坦克也终于装备部队,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在德军的三个集团军中,胡蒂尔的部队进展最大。

    终于不用面对秦致远率领的外籍军团,胡蒂尔打得极为奔放,胡蒂尔的部队几乎是用摧枯拉朽的状态撕碎了英军防线,部队前进的速度取决于德军士兵能跑多快。

    到了中午,黑格终于能确定德军的攻击方向,但此时黑格手中已经没有了预备队,于是黑格按照之前的约定,向福煦请求增援。

    如果按照军部的命令,福煦应该收缩阵地,保证巴黎的安全。

    但福煦没有这么做,他抽出七个师的兵力增援黑格,比承诺中的六个师还要多一个师。

    在第一天的攻击中,秦致远率领的外籍军团也遭到德军攻击,不过攻击规模远远小于阿拉斯附近。

    兰斯地区在四月份的早上不会起雾,这里能见度良好,并且有完备的防御阵地,同时又有炮兵部队和坦克部队的支援。因此遭到攻击的徐盛和葛立夫大胆出击,仅仅是一个上午,就用同样摧枯拉朽的方式击溃了正面的两个德军师,击毙两千余人,俘虏六千余人。

    此后德国人没有发起任何进攻,估计他们已经充分认识到,发生在阿拉斯的局面不可能重演,哪怕是重演,双方角色估计也会互换。

    福煦同样在关注着秦致远,中午时分,福煦向秦致远发了电报,询问秦致远这里的情况。

    秦致远如实回报,福煦并没有回复。

    傍晚,福煦再次给秦致远发电报,要求秦致远抽调两个师向亚泯方向增援,同时附带了这一天的战报。

    秦致远惊讶的发现,徐盛和葛立夫获得的胜利,居然是这一天协约国获得的唯一胜利,在其他各个战场上,不是僵持就是撤退,兰斯成了唯一的亮点。

    其实几乎在所有德国人的攻击区域中,英国人都在撤退,除了福莱奎尔斯。

    福莱奎尔斯现在已经成了绞肉机,仅仅是一天之内,宾的部下有三个师被打残,伤亡超过两万人,同时他们也造成了德国人几乎是同样数字的损失。

    秦致远无法拒绝福煦的命令,于是抽调位于第二线的刘子正师和金泰和师以及装甲部队的一个团,临时组成一个军,前往亚泯增援。

    这个军是秦致远手下目前最大的编制,由刘子正担任军长。

    亚泯距离兰斯,直线距离大概150公里左右,秦致远给刘子正的时限是24小时,也就是说,刘子正必须在一天之内运动到位。

    秦致远的部队中现在装备了相当数量的卡车,基本上可以算是半机械化部队,150公里看上去很远,但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唯一麻烦的是坦克部队,这些坦克必须通过火车转运,否则就连陈康健也无法保证有多少坦克能抵达亚泯。

    亚泯,也就是秦致远他们作为劳工刚刚来到法国时,曾经战斗过的地方,现在一年半过去了,外籍军团终于重返亚泯。

    相比起当时对未来充满不确定的一群农民,现在的外籍军团目标明确。(。)

360 指挥官的日常() 
当第二天战斗重新开始的时候,德国人遇到了点麻烦。

    炮兵部队确实已经运动到位,但由于他们没有了坐标,导致他们的攻击看上去威力没有那么大,至少没有第一天的时候大。

    浓雾继续出现,起到了阻碍视线的作用,这对于福莱奎尔斯的士兵来说影响不大,他们沿着昨天同伴丢下的尸体,就能找到敌人的方向。同时因为一夜的补给,宾和德玛维茨都拥有足够多的兵力可供消耗。

    但对于刚刚渡过索姆的高夫第五集团军来说影响很大,他们看不到德军的位置,无法有效防守。

    最关键的问题是,高夫虽然渡过索姆河,但是没有炸毁河上的桥,德国人几乎是毫无阻碍的继续发动攻击。

    高夫用尽了所有能想到的办法维持防线,包括命令宪兵组成军法队,对逃跑的士兵执行枪决。

    于是昨天的一幕重演,胡蒂尔的士兵继续快速前进,前进的速度取决于德军士兵能跑多快。

    就在福莱奎尔斯激战正酣,索姆河两岸的英德军队比赛谁跑得快的时候,兰斯地区并没有战斗发生。

    这让秦致远有情绪跟他的新婚妻子朱莉通了个电话,然后才施施然去吃早餐。

    “有没有新的消息?”只穿了衬衣的秦致远来到餐桌坐下,问正在大快朵颐的皮埃尔。

    “并没有。”皮埃尔艰难的咽下嘴里的食物,有点含糊的回答。

    秦致远摇头叹息,每次只要是米夏准备早餐,皮埃尔总是这个德行。

    皮埃尔对米夏的追求没有任何效果,看样子皮埃尔已经死了心,或者是在玩欲擒故纵的把戏。米夏则是没有任何表示,对待皮埃尔的态度和以前相比并无两样,不管皮埃尔怎么做,看样子米夏只准备和皮埃尔保持工作关系。

    “刘子正他们到了那里?”秦致远保持了华人的习惯,喜欢在餐桌上谈事情。

    皮埃尔还是无法适应,他总不能一直吃不回答秦致远的话,于是干脆放下手中的刀叉,准备回答完秦致远的所有问题之后再继续:“刘的进展正常,一个小时之前他在拉西尼,距离亚泯大概50公里,中午之前肯定可以赶到。坦克部队要慢一些,他们昨天晚上到12点钟才把所有的坦克装上火车,现在应该在苏松瓦附近,在苏松瓦他们要换一次车,然后才能开往亚泯,今天之内应该也能抵达。”

    兰斯到苏松瓦的铁路,是一条不太标准的窄轨铁路,苏松瓦到亚泯,则是标准的宽轨铁路,这是由于修建的先后顺序不同造成的,未来肯定会统一,但现在法国人顾不上把窄轨换成标准钢轨。

    “陆军部有回复吗?”。秦致远拿起餐巾塞到领子里,对送上米粥的米夏表示感谢。

    米夏现在还是秦致远的生活秘书,在秦致远成婚之后,米夏本来可以申请调离,但米夏并没有那么做,秦致远也没有调走米夏的意思。

    秦致远已经习惯了米夏在身边。

    “发过了,陆军部的回复是他们正在沟通,短时间内估计没有成果,不过路易从欧塞尔和桑斯调了三个师过来,充当咱们的预备队,好像是第十集团军的部队。”和陆军部沟通,这是皮埃尔的责任之一。

    譬如皮埃尔这样的官二代,在世界大战中也要冲锋在第一线,没有任何例外。或许在和平时期,他们因为深厚的背景会受到照顾,但战争一起,这种照顾就无影无踪,或许因为示范作用,他们要付出比常人还要多的牺牲。

    就在昨天的阿拉斯,鲁登道夫的第二个养子驾驶的战斗机在法国境内被击落,他的养子也因此把年轻的生命断送在异国他乡的陌生土地上。

    这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伤痛,所有人都概莫能外。

    “告诉陆军部,别让他们调第十集团军的部队过来,我不需要一支有怨气的军队,给科西嘉岛发报,让他们马上把预备役送过来,如果有没有完成的训练科目,那么就到兰斯来继续完成训练。”秦致远果断。

    第十集团军刚刚撤回后方享受假期,他们的悠闲时光还没有结束,如果这个时候把他们带回战场,那么他们肯定会有怨气,秦致远不想指挥那样的部队。

    秦致远发报给陆军部,是想调一部分美军部队上来,美军部队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训练,已经完成了所有的训练科目,或许他们没有经验,但他们不缺乏勇气,这是一支优秀部队的基本素质。

    或许是知道德国人即将发动大规模进攻,从三月份开始,美国往法国输送军队的速度加快不少,在法国的海岸线,有三个港口用来转运从美国国内训练完毕的美军士兵以及他们的随身装备,这些士兵基本上都是来则能战的,他们在三月底,以每天5000人的速度抵达法国,这样的速度还将持续两个月。

    为了更快的转运部队,美国人想获得一部分法国铁路的使用权。法国人不想给美国人这个权利,但限于前线日益紧张,巴黎被迫同意,条件是美国支援给法国300个火车头。

    “好的,我待会就去。”皮埃尔连连点头,然后埋头大嚼。

    吃完早饭,秦致远照例要去前线巡视,今天要去的地方是香槟沙隆附近两个塞内加尔师负责防守的区域。

    这两个师在外籍军团中的番号分别是第11师和第15师,说是塞内加尔师,其实也有一部分来自几内亚和中非刚果等地,算是两个混编师。

    这倒无所谓,反正在华人或者法国人眼里,小黑们都长得差不多,估计他们看华人或者是法国人也一样。

    香槟沙隆距离兰斯50公里左右,乘坐汽车的秦致远一路风驰电掣,中午之前顺利抵达。

    在秦致远的车队中,有指挥车、通信车、餐车等很多特殊车辆,也因此秦致远敢离开指挥部,否则的话,秦致远离开指挥部前往前线就是擅离职守。

    现在则不同,科技的进步是所有人都能随时找到秦致远,并不会因此而误事。

    在香槟沙隆,亚历克斯和杰罗姆正在等待秦致远,他们可不敢怠慢这位声名日隆的远东霸主,再加上福煦的原因,简直可以说是殷勤。

    “这些小家伙们表现怎么样?”秦致远想听听旁人对于这支华人教官亲手训练出来的部队的评价。

    “令人难以置信!”亚历克斯表情夸张,脸上写满了惊奇和赞美:“以前只听说小黑们毫无纪律性,他们甚至学不会打枪,现在看起来很明显不是这样,他们训练有素、纪律严明,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同时个人技能也不错,身体素质更是一级棒。”

    小黑们的确是特点鲜明,或许他们无法胜任要求精密的工作,但对于作战,小黑们并不陌生。

    非洲人其实应该算是狩猎民族,他们几乎不耕种,也不养殖,就是看天吃饭,运气好连续几天都吃肉,运气不好连续几天都饿肚子。

    这样的生活方式对于战争肯定不陌生,经过短时间训练,或许达不到精英部队那种层次,但充当炮灰还是称职的。

    别嫌弃“炮灰”这个词难听,在此之前,英国人和法国人已经充当了好几年炮灰,在战争面前,没有谁高贵与否。

    “确实不错,他们有时候还是有点散漫,甚至有点犯傻,但大多数时间能集中注意力,当他们集中注意力的时候,他们是不错的士兵,尤其是和现在已经丧失了锐气的法军部队相比,他们是难得的补充。”杰罗姆补充说明。

    “服从性和执行力怎么样?”经历过去年的兵变,秦致远更关注纪律。

    其实这在目前的法军中是一个令人忌讳的话题,几乎是所有人都对去年的“兵变”闭口不谈。秦致远不想逃避,秦致远一向认为,想要预防某件事,最佳的应对方法不是漠视,而是应该时时警醒。

    亚历克斯和杰罗姆明显不这么认为,他们俩对视一眼,由亚历克斯给出答案。

    “服从性还不错,除了白天的时候有点闹,其余时间并不需要严加约束。至于执行力,因为现在还没有进入战争状态,无法评价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单就挖战壕而言,很不错,又快又好。”亚历克斯给出正面评价。

    “对这些小黑的管理不能放松,一定要严加约束,否则的话,他们会分分钟给你弄出来点乱子。”秦致远对于小黑们的纪律性不抱太大希望。

    “好的,我们会注意这个问题。”亚历克斯端正态度。

    这其实并不是秦致远第一次提醒亚历克斯和杰罗姆,从他们上任的第一天起,秦致远就提醒过他们。

    秦致远隐隐感觉有点不妥,它的体型看上去效果不大,亚历克斯和杰罗姆虽然答应,但并没有真正重视,这或许会在未的某一天造成严重后果。

    (。)

361 联军总司令的诞生() 
战争在第三天继续。

    英军的战线正在持续恶化,不仅高夫的战线无法维持,在宾放弃福莱奎尔斯之后,宾的部队也开始逃跑。

    第三集团军在福莱奎尔斯坚持了两天,终于坚持不住了。

    第三集团军给德国人造成了重大杀伤,他们自身的伤亡也很大

    。当福莱奎尔斯的左右两翼都开始撤退的时候,福莱奎尔斯实际上已经成了一个巨大的突出部,虽然看上去坚不可摧,实际上英国人每天都要使用列车向后方转运伤员和尸体。

    对于德国人来说,最大的进展还是来自胡蒂尔。

    在这两天的战斗中,胡蒂尔的部队向前推进了15英里,如果不是因为德军士兵要掠夺物资,胡蒂尔的部队会有更大进展。

    相比补给充分的英国人,德国人实在是有点寒酸。

    德军士兵几乎是在掠夺他们所能看到的所有东西,牛、鸡、烛台、窗帘等等,只要是能用得上的,德军士兵就会全部抢走,如果不是有法国居民亲眼所见,实在无法想象平日彬彬有礼的德国人会如此下作。

    战争对于人性的冲击是如此之大,甚至于某些无法带走的东西,比如喝不完的酒,德军士兵会全部破坏,他们把瓶子统统摔碎,或则是干脆一把火全部烧光。

    这种肆无忌惮的日子好景不长,在越过索姆河之后,胡蒂尔的部队进入前年的索姆河战役旧址,这里的一切已经在前年就被全部破坏,整个数百平方公里的区域被打成一片废墟。

    或许是因为战争还没有结束,法国人没有腾出手来恢复这里以前的繁荣,这倒是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类似“焦土政策”的效果。

    胡蒂尔面临一个重大的选择,到底是应该继续前进,还是应该转向其他方向。

    在进攻开始之前,不管是毕洛还是德玛维茨,都有明确的作战目标,只有胡蒂尔没有。

    鲁登道夫给胡蒂尔的命令是向前推进,但具体推进到哪个位置并没有明确标注。

    在昨天的战斗中,因为胡蒂尔的部队进展顺利,鲁登道夫给胡蒂尔的部队增派了六个师的援军,这并不是说明胡蒂尔遇到了麻烦,而是因为胡蒂尔进展顺利。

    在鲁登道夫的计划中,增援的原则是有利进攻,只有进展顺利的部队才会获得支援,遇到阻碍的部队只能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克服。

    当第三天的进攻开始的时候,鲁登道夫给胡蒂尔的命令是继续进攻,仍然是没有给出具体的战术目标。

    或许在鲁登道夫的意识里,只要进攻就会有意想不到的好处在等着他,所以部队要做的就是向前。

    如果此时的鲁登道夫看地图,会发现亚泯就在德军前方不远处,如果德军发力,两天之内就会抵达那里。亚泯是法国西北部的交通中心,所有的铁路和公路都经过哪里,如果占领亚泯,德军就会占据主动,无论是向周围的任何方向进攻都方便快捷。

    可惜鲁登道夫没有心情看地图,他的精力也被国内复杂的政局牵扯,虽然身在法国,鲁登道夫随时都关注着德国国内的政局。

    于是胡蒂尔命令是部队继续攻击,德军士兵兴高采烈的腾空他们所有的背包,准备继续冒险之旅。

    为了能尽可能多抢一些东西,德军士兵甚至没有携带食物和水。

    前两天的经验告诉德军士兵,在前面有美味的小牛排和香槟酒等着他们。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进入索姆河旧战区的德国人会面临怎样的困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