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1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郑经冲进树林之后,郑经一路狂奔,一直杀到俄罗斯人的迫击炮阵地上,这段大约200米距离的路途上,沿途倒下了最少30名俄军士兵,都是一击致命,没有丝毫还手之力。

    听到陈永胜的称赞,郑经漠无表情的抬眼看陈永胜一眼,轻轻地念叨一句,然后绕开陈永胜向着装甲车的方向走去。

    如果不是陈永胜的耳力足够好,陈永胜根本就听不到郑经在念叨什么。

    看着郑经的背影,陈永胜张张口想习惯性的骂一句,但却没有说出话来。

    郑经的背影单薄而又寂寥,或许是在刚才的战斗中,郑经的身体受了点伤,又或者是因为激动之后的虚脱,郑经看上去有点踉踉跄跄。

    一名医护兵跑向郑经,想扶住郑经帮他检查一下。

    郑经微微摇头,虚弱但坚决的拒绝了医护兵的帮助。

    就这么拄着那支步枪回到装甲车旁。

    “我没有兄弟!”

    郑经这么回答陈永胜。

    。。。

    。。。

429 死者为大() 
小树林遭遇战,仅仅是不到半个小时。

    外籍军团三师七团一营一连击毙450名俄罗斯士兵,自身损失47人,几乎人人带伤。

    又是惨胜。

    考虑到这是外籍军团遭遇两倍于己的敌人伏击,考虑到这是一支匆忙编组而成的部队,考虑到这支部队中的语言甚至都还不统一

    能打成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按照预定命令,第一连继续前进,他们的目标是柳比莫夫卡,一个比村庄稍大一点的镇子。

    柳比莫夫卡就在小树林的东北方向,过了小树林往前走不到十里,就看到只剩一片残垣断壁的废墟。

    这里就是柳比莫夫卡。

    “娘的,军令上不是说是个镇子吗?这他娘的从哪能看出是个镇子?”陈永胜捅捅自己的帽檐,瞪大眼睛难以置信。

    “没错,这里就是柳比莫夫卡”卡尔冯看着手中的军用地图肯定的回答。

    此时的卡尔冯和陈永胜缩在装甲车的左前轮附近,两个人用有点猥琐的姿势观察柳比莫夫卡。

    猥琐就猥琐吧,总比丢命好!

    郑经正在装甲车里睡觉,好像是透支了全部精力一样,郑经刚进装甲车就昏睡过去,连陈永胜帮郑经脱掉鞋子都没法让郑经苏醒。

    于是陈永胜和卡尔冯就离开装甲车步行前进,给郑经留出来足够的空间。

    “咱们在这儿能找到给养?”陈永胜有点没信心。

    “估计不可能!”卡尔冯更没信心。

    “娘的,上上上搜做姿态前进不,战斗姿态前进。”本来打算见识下俄罗斯风情的陈永胜大失所望,好在还没有丧失警惕性。

    柳比莫夫卡是个很传统的俄罗斯小镇,没有什么规划可言,民居相当分散,户于户之间的距离差不多有二三十米。

    在柳比莫夫卡镇中心,有一个一般情况下都存在的小广场,这里本来应该是柳比莫夫卡居民的活动中心,同时也是地标性建筑。

    但在目前的柳比莫夫卡镇中心广场上,整整齐齐的码放着上百具尸体。

    男人、女人、老人、孩子、漂亮的、丑陋的、平庸的、衣着华丽的、衣不遮体的

    现在都只是一具冷冰冰的尸体。

    “这他娘的怎么回事?”陈永胜破口大骂。

    “老板,这是常态这一带这段时间一直是拉锯战,今天布尔什维克会占领这里,明天就会被邓尼金的部队赶走,而不管是谁占领这里,总是会有一批平民遭殃。”卡尔冯面带讥讽。

    作为世仇,拥有德国国籍的卡尔冯有理由嘲笑俄罗斯人,杀过来,杀过去,不管是谁赢得这场胜利,死去的都是俄罗斯人。

    但同为人类,纵然是世仇,也无法掩饰卡尔冯眼中深沉的悲哀。

    同类相残,全世界只有人类会对同族下这样的狠手。

    卡尔冯从军多年,自认自己的心已经麻木,但当亲眼见到面前的残酷场景,心头仍然会忍不住抽搐。

    不管是孩子还是老人,他们都是被人从后面用枪近距离击毙的,看尸体的整齐程度,说不定还是被一批批的押过来,然后一批批的枪决。

    说不定就在后一批人被押过来的时候,他的母亲,或者是妻子,又或者是孩子就倒在他的面前。

    这是一种怎样的绝望和残酷啊!

    真是惨不忍睹。

    “擦怪不得这里是这副鬼样子!”陈永胜环视四周的残垣断壁,声音中无尽的落寞和萧索。

    “如果是邓尼金的部队占领这里,所有支持布尔什维克的人就会全部被屠杀;如果是布尔什维克的人占领这里,所有支持临时政府的人就会被屠杀。如果只是被占领一次还好,如果战局发生反复,一旦陷入拉锯战,那么这里的人就会全部被屠杀,因为只要还有人活着,那就一定是敌人的支持者,甚至不存在中立”卡尔冯既无奈又悲哀,就像是个被人抛弃的孩子,坐在脚边的一截钢琴上喃喃自语。

    这个钢琴,或许就是广场中某个孩子心爱的玩具,但现在,孩子已经变成冷冰冰的尸体,而钢琴,再也不能发出美妙的音节。

    “真他娘的,多大仇多大恨”陈永胜也不再废话,蹲下来双目无神。

    砰

    身后的装甲车传来巨大的关门声,然后隐约有撕心裂肺的嚎哭声传出来。

    陈永胜和卡尔冯交换了个诧异的眼神,陈永胜起身吩咐:“老卡,带你的人过去挖坑,鲍伯,你的人负责警戒,乔,带你的人过来搭把手,咱们先把人埋了再说,如果任其曝尸荒野会产生瘟疫的”

    陈永胜也准备去帮忙,死者为大吧

    “先生,我是第八军第45师上士威克里夫。”一名身穿“南俄武装力量”军装的俄罗斯人快步跑过来。

    邓尼金在担任“南俄武装力量”总指挥之前,是俄罗斯第八军总司令,所以现在邓尼金手下也有这个编制。

    “哦,看上去你们的状态并不好”威克里夫还有心思调侃。

    “去你的不好?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该死的安全区?特么的我的部队为什么会在安全区遇袭?你们的人不是已经扫清了这附近吗?那那些该死的布尔什维克是从哪里冒出来的?”陈永胜上前一把拽起威克里夫的衣领,滔滔不绝的连问带骂。

    “先,先生,昨天之前,这里确实是安全区,但就在昨天夜里,一支布尔什维克突袭了这里,然后他们就消失,我们也正在寻找他们”威克里夫结结巴巴的辩解。

    威克里夫不知道面前的这支部队遭遇到怎样的袭击,但看面前这帮家伙的狼狈样子,很明显他们也吃了不少亏。

    其实外籍军团对于俄罗斯人来说是很神秘的,俄罗斯的将军们把外籍军团的部队看成救星,仿佛只要有外籍军团配合作战,他们就能攻占全世界。

    而对于俄罗斯的普通士兵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比外籍军团差多少,或许在心里还有较量一下的意思。

    陈永胜面前的威克里夫,显然就是这么想的。

    “嗨放开我的孩子好吗?”一个有点苍老的声音响起。

    这是一名有着花白胡子的老者,他的胡子很有特色,唇上两撇常见的八字须,但下巴上是浓密的山羊胡,鬓边修建的很整齐,眼窝看上去有点深,看不太清楚他视线的焦点,感觉有点飘忽。

    “是的,将军阁下。”陈永胜认得出这名老人肩上的徽章,虽然有点不情愿,还是能保持基本礼仪的立正敬礼。

    “华人?鞑靼人?法国人?兰芳人?”上将一连串的连珠炮。

    “兰芳人,也是华人”陈永胜表示不忘祖宗。

    “喔呵呵呵真是个倔强的小家伙。”上将不以为意。

    “如果没有其他指示,我想我的人要继续工作。”陈永胜真的有点倔强。

    自从这个老头出现,他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这老头倒是泰然自若,看样子也是习惯于众人的注目礼。

    陈永胜却不习惯,在外籍军团中,哪怕是秦致远下来视察,只要没有本部指挥官的命令,士兵们也不会停下手中的工作。

    “看样子你们遇上了点麻烦。”上将饶有兴趣。

    “是的,我们刚才遭遇了一次伏击,在贵方承诺安全的区域内,我们全歼了他们,当然了,我们自己也伤亡惨重。”陈永胜骄傲加自豪。

    “哦,他们有多少人?”上将刨根问底。

    “不太清楚总数,但我们歼灭了视线内的所有敌人,大概一个营,450人左右,我们自己也伤亡过半,毕竟我们只有一个连,180人”陈永胜懂得问一句答十句。

    “嘶”几乎是一瞬间,跟着老头过来的将军们发出整齐的倒抽凉气声。

    老头也面色微变:“450人?”

    如果谎报军情,那显然是大事件,但如果没有谎报,那只能说明外籍军团的战斗力真的是远超俄罗斯军队。

    有那么一瞬间,老头甚至怀疑面前的这个年轻人是不是“杀良冒功”,在这些老家伙们了解的历史中,华人经常这么干。

    “是的,450人,我们只收拢了自己兄弟的尸体,那些布尔什维克的我们没有动,都还留在那里。”陈永胜按规定办事。

    在外籍军团中,按照规定,只要有可能,必须在战斗结束后带走所有的尸体,那些尸体将会统一火化,然后把骨灰还给他们的家人,同时奉上的还有一份并不丰厚的抚恤金。

    乱世之中,人命贱如狗,所有的东西都被明码标价,即使是生命也一样。

    听完陈永胜的话,老头面无表情的微微侧头,马上一名军官策马扬鞭率领一队士兵而去,很明显是要确定陈永胜所说的真实性。

    陈永胜不以为意,再次敬礼准备回去继续工作。

    “你们已经参加过一次战斗,看上去你们的状态并不好,所以你们现在应该休息,而不是去做哪些会影响战斗力的事。”老头还在念念叨叨。

    “死者为大,不管生前是尊贵,还是卑贱,当人死去之后,都应该被善待。”陈永胜忍住了没有破口大骂,言语间可是一点客气也没留。

    是啊,死者为大!

    老头耸了耸肩,不再说话,同时老头身后也有人过去帮忙,哪怕是那些尊贵的将军们也一样。(。)

    。。。

430 霸王回家() 
对海参崴的轰炸持续了十五天。

    在这15天内,北征军团的轰炸机部队向海参崴投掷了超过5000吨炸弹,其中包括燃烧弹和毒气弹。

    既然守军抱定了决死之心,陈康健也不再使用战士们的生命去冒险,消耗燃烧弹和毒气弹代替战士们的生命是个不错的主意,而且还有利于针对这两种武器的弱点加以改进。

    比如毒气弹,其实早在世界大战刚刚开始的时候,英国人就懂得把光气和氯气混合起来使用,直到芥子毒气出现之后,芥子毒气成为战场上使用最多的毒气弹。

    北征军团最初装备的也是芥子毒气,但在使用中,随军的研究人员发现使用的效果并不好,于是开始了对芥子毒气进行改进,经过多种配比研究,使用芥子毒气和氯气混合之后的效果最好,于是这就成为了兰芳部队的制式装备。

    燃烧弹也是一样,北征军团最初的燃烧弹只是在炮弹中增加了沥青用来助燃,但在实战中,发现燃烧效果并不太好,于是在秦致远的提示下,研究人员开始使用铝热剂和黄磷

    秦致远以前可是特工,做个燃烧弹什么的不费吹灰之力,而且所使用的材料还都是在超市里就能购买到的。

    新式武器的出现,作战效能大幅度提升,于是作为远东第一要塞的海参崴就成了悲剧。

    最初的时候,当燃烧弹和毒气弹扔下去,还能看到目标物内有人踉踉跄跄的奔出来,然后倒地不起动静皆无。

    到最后,无论是扔多少,那些堡垒群都是动静皆无,但仍然会发生零零星星的爆炸。

    于是陈康健再次下令,伴随坦克出战的步兵小队主要有爆破手组成,对于视线所及的所有建筑物进行爆破,无论里面有没有人,无论还有没有利用价值。

    这个方式简单粗暴,也终于让坚守海参崴的俄罗斯人完全绝望。

    五月中,就在北征军团向海参崴发动进攻的第二十一天,守军开始爆破包含港口设施内的所有建筑,意图与海参崴同归于尽。

    陈康健没有犹豫,马上命令轰炸机部队再次出动,点燃海参崴一切肉眼可见的建筑物。

    大火整整烧了十天,爆破声也整整持续了十天

    海参崴终于变成一片废墟。

    废到什么程度呢?

    以至于随军的英、法、美等**事观察员一致认定,十年之内,海参崴无法恢复原状。

    日本虽然也是协约国国家,但日本并没有派出军事观察团,并不是日本人不想派,而是兰芳政府不同意。

    从建立的第一天起,兰芳政府明确表现出了对日本政府的敌意,并且丝毫不加掩饰。

    在荷属东印度时期,现在的兰芳治下土地上还生活着一部分日本人,但在兰芳成立之后,目前的兰芳国内,日裔人口的数量为0。

    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这就是事实。

    日本政府立即在巴黎和会上哭诉兰芳对日裔人口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可惜并没有引起广泛同情,只有英国人不咸不淡的说了几句,法国人和美国人都选择了没听到。

    兰芳进攻海参崴,同样在日本引起了轩然大波,日本人以各种方式反对兰芳的北上,甚至提出可以由日本军队代替兰芳北上,但遭到法、美、英的集体拒绝。

    兰芳北上是外籍军团北上的一部分,这两者密不可分,同时也是外籍军团攻击莫斯科的条件之一。

    随着外籍军团攻占海参崴,俄罗斯人在远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

    几乎就是在数天之内,阿米尔斯克、阿姆加、图罗姆相继被北征军团占领,占领速度等同于北征军团的前进速度。

    而在此前,库页岛和堪察加半岛已经在北征军团的控制之下。

    到五月底,外籍军团的实际控制区域已经超过150万平方公里,甚至已经达到令英、美两国感到忧虑的程度。

    法国人对此表示理解,站在盟国的角度,法国人虽然不希望兰芳的实力太过强大,但在法国人看来,看上去就像是不毛之地的西伯利亚实在是没什么用处,对于兰芳国力的增强并没有多大作用。

    西伯利亚实在是太大了!

    大到什么程度呢?

    即使是在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某种矿藏,也不具备实际开采价值,因为把那些矿石运出来的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矿石本身的价值。

    所以西伯利亚地下的富庶人尽皆知,但地表部分是万里荒原。

    不过,对于华人来说,哪怕是矿藏开采不出来,只要有土地,那就表示有一切。

    于是在兰芳最新的移民政策中,如果选择移民西伯利亚,那么政府可已提供贷款购买机械,在一年内,农民所开垦的所有土地的使用权永远归农民自己,十年之内无论开垦出多少土地,都不用缴纳任何费用。

    天,世界上居然有一片地方可以无限的开垦土地?

    而且政府还能提供拖拉机?

    别以为文盲们不会使用拖拉机,他们或许不会维修,但如果只是操作,如果尝试一下就会发现,那比赶牛车并不麻烦多少,至少拖拉机不需要沟通。

    而在广袤的西伯利亚荒原上,开着拖拉机可以随意撒欢,不用担心撞到人,也不用担心撞到车。

    首批前往西伯利亚的移民共有五千多人,他们进入西伯利亚之后,就像是往大海里撒了一把小石子,甚至连水花都没有溅起来。

    顺便说一句,就像是当初俄罗斯人攻占西伯利亚一样,北征军团在北上的过程中也没有“发现”任何俄罗斯人。

    当然了,原因不是因为北征军团的屠杀,而是所有的俄罗斯人都已经逃走,他们不敢在北征军团的治下生活,因为熊熊燃烧的海参崴已经照亮了整个西伯利亚,所有人都知道在海参崴发生了什么。

    发生在西伯利亚的事情基本上没有引起任何波澜,因为整个四月和大半个五月,全世界的视线焦点都集中在“黑天鹅”号皇家游轮上。

    只听名字就知道,“黑天鹅”号皇家游轮属于兰芳皇室。

    这并不是特意为兰芳皇室建造的,而是法国的一家航运公司从英国订购的一艘邮轮。

    世界大战的爆发延误了这艘船的交货时间,因为要赶工建造海军舰艇,邮轮的进度一再拖延,等到邮轮终于下水之后,那家订货的航运公司已经倒闭,于是这艘邮轮成了无主之物。

    当秦致远听说了这个消息后,秦致远联系了他的老朋友,朴茨茅次流浪者联盟造船厂销售经理加里帕克。

    于是秦致远得到了这艘两万三千吨级的邮轮。

    两万三千吨级,听上去是不是小了点?

    但秦致远非常满意,因为23是个吉利的数字,不是因为迈克尔乔丹,而是因为秦致远今年23岁。

    从去年的十月份,这艘邮轮就被改装成游轮,因为不需要为太多人提供服务,船上不需要太多房间,因此增加了更多功能性设施,同时大大增强了生存能力,并且经过改装,“黑天鹅”号还拥有一定的防空反潜能力,这看上去有点不伦不类,却符合秦致远的军人身份。

    实际上,“黑天鹅”号上的武器估计没什么使用的机会,因为和“黑天鹅”号一起返回远东的,包括12艘驱逐舰,两艘货轮改装的航空母舰,以及一艘法国政府赠送的战列舰。

    没错,法国政府为了表达对秦致远的感谢和友谊,赠送给兰芳海军一艘战列舰,09年建造,11年下水,14年刚刚服役的孤拔级战列舰“巴黎”号。

    当然了,现在这艘战列舰不叫“巴黎”号,而是叫“法兰西”号,和他的一艘姊妹舰,另外一艘孤拔级战列舰同名,以证明兰芳和法国的友谊。

    “法兰西”号是兰芳海军的第一艘战列舰,舰长166米,宽27米,吃水深度9。04米,满载排水量吨。

    至于那两艘航空母舰现在叫“飞机母舰”更符合习惯都是用货船改装而成的,这也是此时的通用手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