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2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兰芳的6军或许非常强大,但在海上战斗的时候,6军起不到任何作用,日本只需要派出他们的战列舰,就能对兰芳进行封锁,进而迫使兰芳求和。

    “日本人的优势也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么大,至于他们的六六舰队,说实话,我不认为兰芳就无法抗衡,战争展到今天,已经不是仅凭一两艘战舰就能打败一个国家的,如果那样的话,不需要法国参战,也不需要外籍军团,单单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就能干掉德国人。”秦致远不着痕迹的捧“大英帝国”一把。

    “当然,战争是国家综合国力的较量,这一点毫无疑问。”看样子秦致远的马屁让劳合乔治感觉非常受用。

    “既然这样日本人还能有什么优势可言?他们的工业?呵呵,那就是个笑话!他们的舰队?当面对一个强大国家,而不是面对腐朽落后的清帝国以及俄罗斯帝国时,日本人的舰队没有任何作用,除了让日本的国民高傲自大之外。”秦致远把日本人损得一文不值。

    日本的工业确实就那么回事,现在可不是2o世纪3o年代,在没有完全占领民国东北之前,日本并没有一个可以稳定供应的原料基地,他们的工业生命线极其脆弱,虽然不至于一折腾就垮,但面对兰芳也没有压倒性优势。

    甚至在很多方面,日本面对兰芳的时候是处于劣势的,而且这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明显。

    “既然陛下已经决定,那么我就只能祝陛下好运了”劳合乔治放弃了说和。

    其实劳合乔治很清楚,日本人并没有看上去那么强大,当面对已经覆灭的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时,日本人可以耀武扬威,当面对一个文明国家时,日本人什么都不算。

    如果兰芳不清楚日本人的底细,劳合乔治还能再说点什么,但如果兰芳清楚日本人的底细,那么劳合乔治说得再多也是枉然。

    就在秦致远和劳合乔治告别的时候,日本横滨正生一场对峙。

    生对峙的地点在兰芳开设在日本的青霉素工厂,起因非常简单,当清晨那些日本工人来上班的时候,却现工厂门口已经贴上了停工整顿的告示。

    这立即引了日本工人的不满。

    “出来,我们需要一个解释!”

    “我们要工作!”

    “兰芳人滚出去!”

    很多工人围着工厂门口在叫骂,他们要求厂方必须出面解释,给他们一个说法。

    “诸位,都先请回吧,这件事正在协调解决,市长先生和议员先生正在和林先生商议,请相信市长先生和议员先生,他们一定会给大家一个说法,同时在停业整顿期间,大家的工资正常放,请去财务处领取”厂方并没有对工人的呼声置之不理,一名年轻的日方管理人员出来劝阻,但声音很快就被工人们整齐的口号声淹没。

    和工厂门前的喧闹不同,工厂里的会议室内冷若冰霜。

    “林桑,这件事真的没有更改的余地吗?”横滨市长的怒火已经到了爆边缘。

    “并非没有商量余地,不过要看贵方的态度,就目前来看,我们只能暂时中止和贵方的合作,至于何时复工,这取决于更高层次的沟通,咱们并没有决定权利。”林长恩不急不躁的娓娓道来,言语间的拒绝意味明显。

    其实青霉素的生产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培养基的培育,但在横滨工厂,这里并没有专门的培养基车间,所有的培养基都是从兰芳运来的,名义上横滨工厂是个工厂,其实并不是生产,仅仅只是包装而已。

    “既然这样,您现在恐怕已经看到外面的情况了,如果您坚持的话,那么我们无法保证你们的安全。”横滨市长直接以人身安全威胁林长恩。

    在此之前,横滨市已经针对林长恩等人做了无数工作,金钱美人等等手段用了一遍,但没有任何效果。

    “呵呵,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告辞”林长恩长笑一声,起身抱拳,转身施施然而去

    十月九号,兰芳派往日本管控青霉素工厂的技术代表林长恩以及其他七名兰芳籍同事被愤怒的日本工人群殴致死,当天,兰芳向日本宣战。

    8

488 打啊;等什么呢?() 
兰芳和日本的战争,首先在库页岛上爆发。

    俄罗斯在日俄战争中战败,将北纬50以南的所有岛屿都割让给了日本,也包括库页岛的一部分。

    兰芳北征军团将库页岛上的俄罗斯人赶走之后,库页岛上就形成了兰芳和日本各占领一半的局面。

    库页岛也是兰芳和日本仅有的领土有接壤的地区。

    世界大战让全世界都看到了外籍军团的战斗力,不管日本政府承认不承认,目前的日本陆军都打不过兰芳陆军,而且差距是全方位的。

    日本政府虽然不会承认日本陆军打不过兰芳陆军,但在行动上表现出来了对兰芳陆军的重视,在兰芳取得库页岛一半的控制权之后,日本便持续往库页岛上增兵,到十月份之前,库页岛上的日本军队已经超过五万人,有三个师团集中在库页岛上,分别是第二师团、第三师团和第五师团。

    就在日本人持续增兵的同时,陈康健也在往库页岛上增兵。

    到十月份之前,北疆区在库页岛上集中了两个步兵师,分别是第十一师和第十八师,同时还有一个坦克团,以及一个轰炸机联队。

    十月九号,兰芳正式向日本宣战,战斗立即在库页岛上打响。

    在此前的库页岛上,兰芳和日本在北纬50附近对峙,其实双方部队的驻地距离北纬50都有一段距离,兰芳军队的驻地在北纬50向北10公里左右,日本军队的驻地在北纬50以南大约三公里的位置。

    日方一侧,驻地最靠前的是日本第二师团,兰芳一侧则是第十一师。

    日本第二师团,又被称为仙台师团,和全军覆没于地中海的第六师团一起,被认为是日本军队中最有战斗力的两个师团。

    在第六师团全军覆没之后,第二师团就成了日本陆军中最有战斗力的师团,这次没有之一。

    兰芳第11师就是曾参与香槟沙隆防御战的那个师,在世界大战中,向安康率领的第十一师当时是改编成了机械化部队。在返回兰芳之后,第11师被重建,成为兰芳最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这也算是王牌对王牌,兰芳和日本都拿出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准备检验一下对方的这个“最强”的含金量。

    就在兰芳向日本宣战的同时,日本也在十月九号当天向兰芳宣战,于是第十一师和第二师团同时向前线推进,准备发起进攻。

    北纬50附近的地形其实很有意思,两侧是连绵的群山,中间有一个20公里宽,150公里长的平原,这里也是兰芳和日本双方交战的主战场。

    在交战地区的选择上,日本第二师团的是团长中岛正武绝对是托大了,这个地形,是最有利于兰芳机械化部队推进的地形。

    第十一师指挥部,北疆区总司令陈康健亲自督战。

    关于如何作战,早在年初就已经制定出作战计划,不需要陈康健临时抱佛脚,陈康健只要督促各支部队按照原计划执行就足够了。

    “小鬼子到了什么地方?”陈康健手里把玩着一枚兰芳的一元硬币,大马金刀的坐在指挥部的沙盘前。

    “小鬼子”这个称呼来源于秦致远,现在已经传遍整个兰芳,所有的兰芳人提起日本人就会使用“小鬼子”代称,的确是很解气。

    “小鬼子的推进速度并不快,半小时前的刚刚离开驻地,按照日军部队的推进速度推算,现在最多前进一公里。”第十一师师长程兴安语带不屑。

    程兴安也是外籍军团中资格最老的那一批,和秦致远同船抵达欧洲,在卡皮地区加入外籍军团,和陈康健的资格差不多。

    兰芳的军队现代化程度很高,哪怕是步兵,也已经实现了半机械化,而日军部队的步兵就是标准的步兵,最多也就是骡马化,因为资源匮乏的原因,日本整个国家都没有几辆汽车。

    “告诉石文斌,让他沉住气,小鬼子来的越多越好,最好是三个师团都过来,咱们正好一下子全部包圆。”陈康健的胃口大。

    “呵呵,估计中岛正武没有这么傻,他要是真把三个师团都扔进来,那咱们也就笑纳了。”程兴安的胃口也不小。

    日本陆军中平时最大的编制就是师团,但在战争期间,日本会把两三个师团编到一起,组成一个临时的军,以便于前线部队协调。

    目前在卡库页岛上,日本人就把第二师团和第三师团、第五师团统编为第一军,以第二师团是团长中岛正武作为军长。

    同时在日本本土,第二军也在整编之中,将会看战事的发展再决定投入方向。

    兰芳陆军早在年初就制定了如果日军进攻的作战计划,如果日军首先进攻,兰芳会先拿出一个师和进攻的日本军队正面对抗,既不把日本人一棍子打死,也不让日本人赢得胜利,给日本人一种“如果再加把劲就能赢”的错觉,尽可能吸引更多日军部队到平原地区,然后再派部队迂回包抄,将日本人围住,最后出动机械化部队进行清剿。

    兰芳计划的关键就在于迂回包抄,这个任务是由第18师负责的。

    前文已经说过,库页岛上北纬50的地形是两侧是群山,中间是平原,第十八师想要藏起来不让日本人找到很容易,毕竟在此前有近一年时间,第十八师有足够的时间寻找合适的隐蔽位置。

    “没问题,第十八师是咱们的第一个山地师,石文斌想躲起来,日本人还没有那个能耐找到他。”程兴安对石文斌有足够的信心。

    此时的库页岛人烟稀少,特别是兰芳控制的这一侧,除了军队之外,人都没有几个,日本人又没有制空权,所以想对兰芳控制区展开渗透并不容易。

    当然了,同样的道理,兰芳想要对日本控制区进行渗透也不容易,好在兰芳的侦察兵有足够的经验,在渗透这方面比日本人强得多。

    就在陈康健和程兴安盘算着坑日本人的同时,兰芳第十一师的侦察兵和日方第二师团的侦察兵打响了兰芳和日本之间战争的第一枪。

    大部队行军,又是进攻状态的行军,都会派出侦察兵,即侦查敌方主力部队的位置,又要在己方形成战场屏蔽,不让对方的侦察兵侦察到本方主力部队的位置。

    兰芳的侦察兵是以班为单位,一个班九个人乘坐三辆三轮摩托进行侦查,侦察兵就是整支部队的先导。

    如果具体到番号,第十一师师部直辖的侦察连一排一班就是第十一师的前锋。

    班长的名字叫汤姆沃伦,只听名字就知道是白人。

    汤姆沃伦原本是法国人,不过现在和很多法国人一样,汤姆沃伦也加入了兰芳国籍,成为一名正式的兰芳人。

    副班长的名字叫陈文耀,这同样是已经加入兰芳国籍的安南人。

    早在年中,兰芳就已经对军队成员结构进行调整,正宗华人逐步退出一线部队,除了某些关键位置,普通士兵都由加入兰芳国籍的归化人组成。

    “这特么该死的路,这特么该死的日本人,这特么该死的鬼天气”汤姆沃伦坐在挎斗里抱着j…1式轻机枪,嘴里在喋喋不休。

    汤姆沃伦刚刚加入兰芳国籍,对于汉语的使用还不够熟练,因此只要有机会,汤姆沃伦总是会喋喋不休,而学习一门语言,往往都是从脏话开始的。

    库页岛上人烟稀少,所以可以想象,这岛上几乎没有道路,三轮摩托跑起来并不方便,同时因为已经到了十月份,天气已经开始转寒,所以汤姆沃伦非常想念兰芳本土的阳光和沙滩。

    “汤姆,你就消停点吧,我现在除了能听到你的脏话什么都听不到。”坐在另一辆三轮摩托挎斗里的陈文耀非常不满。

    和汤姆沃伦比起来,陈文耀的汉语要好得多,陈文耀的身上有华人血统,在安南的时候对于汉语就不陌生,现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陈文耀的汉语已经似模似样。

    侦察兵们前进,并不是一味的开着摩托飞奔,总是要开一阵观察一阵,然后才会继续前进。

    “擦,你爷爷的是华人,你当然不用练习汉语,擦,准备作战”汤姆沃伦又飙脏话,说了一半突然打开了手中s…1轻机枪的支架。

    就在汤姆沃伦喋喋不休的时候,前方的一个小树林后突然拐出来一名骑兵。

    穿着日本军服的骑兵

    侦察兵们都是老行伍,纷纷第一时间检查自己的枪支,“哗啦哗啦”的拉动枪栓推弹上膛的声音响成一片。

    那么日军骑兵也发现了这边的三轮摩托,第一时间滚落马下。

    “汤姆,打不打?”陈文耀有点犹豫。

    侦察兵的第一任务是侦查,并不是作战,当然了,如果遇到对方的侦察兵,该攻击的时候还是要攻击。

    “打啊,等什么呢?”汤姆马上扣动了手中的扳机。

    嗒嗒嗒嗒

    机枪子弹组成火链向着日军士兵的方向狂扫过去。

    (。)

489 开始吧() 
相对于兰芳军队,日本军队的武器的确不占优势,但日本军人的单兵素质还是不错的。

    发现兰芳的侦察部队之后,日本侦察兵的反应是正确的,他们第一时间下马展开队形,准备接下来的战斗。

    日军的侦察兵是以小队为单位,一个侦察兵小队大概是50人。

    50对9,从人数上讲日军的确是占有优势,但从武器上讲就差多了,日军也就是能保证人手一支步枪,轻机枪一挺也没有。

    而兰芳的侦察兵仅仅是9个人,却拥有三挺轻机枪,在火力上占据绝对优势。

    野外遭遇战毕竟不同于阵地战,机枪的优势确实有,但并不像阵地战的时候表现出来的那么大。

    发现日军之后,汤姆沃伦第一时间开枪,准备先声夺人。

    汤姆的射击确实是起到了先声夺人的作用,但战果并不大,日方侦察兵已经躲进树林,避开了汤姆的射击。

    “撤撤撤向后撤。”汤姆也不敢冒进,打了两三个点射,马上下令撤退。

    开玩笑,只有九个人,打什么打,万一日本人屁股后面跟着大部队怎么办?不跑等着被包圆吗?

    摩托车毕竟还是有优势的,后撤五六百米之后,汤姆马上命令其余两辆摩托车向其他方向侦查,确定日军侦察兵的规模。

    二十分钟后,最新的情报表明,日军的侦察兵确实只有一个小队,并没有日军大部队跟随,于是汤姆的心思马上就活络起来,看起来打一仗也不是不行。

    估计日军侦察兵的小队长也是这个想法,因为日本骑兵也没有撤退的意思。

    那就打。

    汤姆马上命令九个人分散开,并且设置机枪阵地,准备迎击日军小队的进攻。

    日本人的确有自信,哪怕是知道兰芳这边有机枪,日军也准备主动进攻。

    日军的步兵进攻方法其实和兰芳步兵的方式差不多,如果正面作战不利,就会选择包抄迂回。

    在进攻机枪阵地时,迂回包抄显然是最佳选择,于是虽然仅仅只有50个人,日军小队长还是选择分兵,派人迂回试图从侧面进攻机枪阵地。

    于是战斗在侧翼最先打响。

    日军小队长派出迂回的兵力是两个分队20人,其余的三个分队从正面进攻。

    只有几十个人,自然是不会选择集体冲锋,日军的进攻方式是散兵线战术。

    侧翼的陈文耀最先发现了日军的迂回,于是陈文耀的机枪马上开火。

    嗒嗒、嗒嗒塔

    s…1式轻机枪的声音非常清脆,小点射打得很有节奏,日军的迂回马上就被压制住。

    被机枪压制住的日军纷纷寻找有利地形,利用步枪和陈文耀的机枪对射。

    日军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不错的,在对射这个环节中,日军占据了不少优势,汤姆这边的人手劣势马上就被放大。

    打了不到十分钟,汤姆就决定撤退,因为九个人已经两死两伤,再打下去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兰芳的摩托车想跑,日本人根本就追不上,于是这场遭遇战以汤姆的主动撤退而结束。

    一个小时后,汤姆见到了第63团团长何飞舟。

    “日军侦察兵的装备不怎么样,他们对于子弹的使用很吝啬日军士兵的素质还是不错的,射击准确,行动果断日军的武器不怎么样,咱们负伤的两个人都没有大碍,休息一段时间就能重返战场”汤姆向何飞舟汇报从遭遇战中获得的情报。

    从1907年开始,日军就开始装备三八式步枪,也就是著名的“三八大盖”。日本是个资源缺乏的国家,因此军队中的士兵强调射击的准确性,三八式步枪因此拥有高达2400米的表尺射程。

    当然了,在实战中,这个2400米没有多大作用,经过严格训练的日军士兵,往往能在300米内射杀单个目标,700米内射杀集群目标。

    这个距离已经相当的逆天了。

    日军使用的子弹是6。5毫米半底缘尖弹,这种子弹在中等距离有着非常稳定的飞行状态,可以在中等距离精确击中目标。但同时由于过于强调弹道的平直,这种子弹击中目标后的侵彻力不足,也就是所谓的“一枪俩眼”。

    “阵亡两人,负伤两人,你们的战果怎么样?”何飞舟的脸色有点不好看。

    侦察兵的遭遇战,是兰芳和日本之间爆发的第一场战斗,却以兰芳军队的主动撤退而结束,何飞舟的脸色实在是好看不起来。

    “我们最少击中了10名日军,具体的战果因为无法核实并不清楚。”汤姆老老实实的回答。

    “好吧,十个战果,还算不错,去休息吧,接下来还有一场恶仗要打。”何飞舟有面对困难的准备。

    “命令部队展开,准备和小鬼子作战,埃尔文,你觉得咱们是要主动进攻还是先防守,等着日本人进攻。”何飞舟转向自己的参谋长隆美尔。

    没错,就是隆美尔,和设想中的一样,隆美尔终于加入兰芳军队,而且被分配到第63团当参谋长。

    “先防守比较好,那更有利于发挥咱们的武器优势,日本人想要证明自己,他们肯定会主动进攻。”隆美尔有足够的冷静。

    日本人在宣战声明中认为兰芳之所以在世界大战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