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2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积年老匪确实是有经验。

    等到岑锦昌和战士们冲过来之后,程敬先跟着战士们一起向前冲。

    到了碉堡门前,程敬先正想继续往里冲,却被岑锦昌一把拽住,然后程敬先就看到岑锦昌一抬手就是两枚手雷向着碉堡里扔进去。

    败家啊!

    已经冲到碉堡门前,再冲几步就能冲进碉堡的程敬先实在是心疼。

    在加入海参崴联军之前,程敬先他们并不缺少武器,但有些东西对于程敬先他们来说,还是紧俏物资,比如轻机枪,比如手榴弹。

    整个狮子寨,此前轻机枪一挺都没有,

    就在刚才,岑锦昌给程敬先他们分发装备的时候,岑锦昌搬出整整四箱手雷,让程敬先他们随便拿,这已经让程敬先感受到兰芳的豪绰了,现在又看岑锦昌是这样使用手雷的,程敬先难免会生出“败家子”的意思。

    实在是程敬先他们“勤俭节约”习惯了,一个手雷当十个使有木有。

    岑锦昌抬手往碉堡里扔了两颗手雷,这还不算完,等到两枚手雷爆炸后,马上就有两名机枪手拥上去,手提刘易斯轻机枪就是一顿狂扫。

    败家子啊!

    程敬先心里又忍不住吐槽。

    机枪子弹和步枪子弹,看上去差不多,其实倍径和装药量都有很大不同,步枪能够使用的子弹,换到机枪上不一定好用。

    再加入“海参崴联军”之前,狮子寨还是有几支老套筒的,只可惜子弹永远都处于紧缺状态,紧缺到就算是和别家的胡子火并的时候都不怎么舍得用的程度。

    现在看兰芳战士这么水拨似得王大用子弹,程敬先的心唯实心疼。

    等战斗结束,看到桥头碉堡里的具体情境,程敬先更是心塞。

    这里其实有三个呈“品”字形的碉堡,每个碉堡里都有五六名日军,这些人现在当然已经全部毙命,岑锦昌还是上去先检查一番,然后才得出结论:“毒气弹的效果还不错,都已经死透了”

    毒气,也就是说,这些小鬼子其实是在程敬先他们还没有冲上来之前就已经全部死亡。

    既然小鬼子已经全部死亡,程敬先就下意识的想摘下防毒面具,这几乎把岑锦昌吓了个魂飞魄散:“绝对不能摘,什么时候让你摘你再摘。”

    程敬先马山停手,对于岑锦昌的命令口吻没有多少抵抗情绪,虽然他们俩一个的军衔是少校,另一个只是军士长,但程敬先很明显没有多少摆架子的意思。

    “那为啥还要又是手雷,又是机枪的伺候?”程敬先着实想不通。

    “安全第一,刚才谁都不能确定他们是不是已经死亡,咱们那么做是按照步兵操典的要求进行操作,这是必须要走的程序。”岑锦昌理由充分。

    “还按照要求操作,你那纯粹就是浪费”程敬先嘴里嘟嘟囔囔,对于“规则”没多少敬畏之心。

    这也很正常,如果对“规则”有足够的敬畏之心,程敬先也不会上山当胡子。

    其实到现在,这场一面倒的小规模战斗已经结束,就在岑锦昌他们进攻桥南侧的碉堡的同时,几辆坦克越过铁桥继续进攻桥北侧的碉堡,现在同样是已经拿下。

    牡丹江车站距离这座铁桥的距离大概为六公里左右,一直到过了铁桥一公里左右,岑锦昌才摘下防毒面具,然后给程敬先进行科普:“咱们的毒气弹威力巨大,一般要过半个小时毒气才会稀释,这之间只要闻到毒气,基本上就是个九死一生,这玩意儿的杀伤力不分敌我,所以使用的时候一定要小心,咱们也要防备别中了招,这毒气可不认人。”

    “杀敌于无形之中,这可是好东西,有了这个,咱们想要赶走小鬼子那简直是不费吹灰之力。”程敬先感觉前途光明。

    “不能经常使用,还是有很多限制的,就像是刚才,如果不是为了防止日本人炸桥,咱们也不会用同时如果是人口密集地区也不能用,这玩意儿对咱们老百姓的伤害更大,咱们是为了赶走小鬼子,可不是为了制造无人区。”岑锦昌有必要点明兰芳的人道主义。

    “切,这铁路自打建成的那一天起,就是老毛子给管着,当时老毛子人都没有几个,也就是自从日本人占了这铁路,人才慢慢多了些,不过多的都是小鬼子和高丽棒子,咱们的老百姓除了那些忘了祖宗的畜生根本就不会去,小鬼子也不让咱们的老百姓去那些个小鬼子都不是好东西,当狗腿子的高丽棒子更不是好东西,所以这牡丹江车站里的人,你要说全部都砍掉肯定有冤枉的,你要是隔一个砍一个肯定有漏掉的。”程敬先对于牡丹江车站非常熟悉。

    那是,程敬先今年不到六十,老毛子十几年前才开始修铁路,程敬先经历过牡丹江车站从无到有的全部过程,对于牡丹江车站自然是熟悉无比。

    没有华人老百姓

    这倒是方便作战。

    岑锦昌真的感觉悲哀,严格说来,牡丹江车站还是民国的土地,但华人居然连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权利都没有,这特么还是民国的东北吗?

    (。)

508 杀到不敢() 
民国的东北,恐怕只有华人会这么认为。

    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这话不是说着玩的,白山黑水引得无数人垂涎三尺,以前是俄罗斯人,现在是日本人和高丽人。

    当然了,现在还要再加上兰芳人。

    虽然是民国的土地,但民国从来做不了主,或许这就是民国的悲哀。

    这些事都是应该由那些大人物操心的,轮不到岑锦昌和程敬先他们担心,现在岑锦昌和程敬先只为如何消灭面前的敌人忧心。

    也谈不上忧心,牡丹江车站的日本人无论是从装备水平上,还是从训练程度上,都无法和兰芳军队相比。

    第二装甲师在兰芳军队中战斗力排名非常靠前,这支由参加过“香槟沙隆战役”的外籍军团第11师改编而成的部队是一支标准的功勋部队,新生的“关东军”在装甲第二师面前几乎没有丝毫抵抗能力。

    其实就在岑锦昌他们开始进攻桥头堡的时候,驻守在牡丹江车站的日军已经得到报告,准备向桥头堡派出援军。

    就在铁道守备大队的大队长正在犹豫援兵是要乘坐火车过去还是步行前往增援的时候,岑锦昌他们已经攻陷了桥头堡。

    这下不用犹豫了,准备防守牡丹江车站吧。

    因为兰芳和日本人的关系持续恶化,牡丹江车站的日军还是有一定准备的,他们在牡丹江车站修筑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准备抵抗兰芳的进攻。

    当然了,这个“坚固”只是相对而言。

    兰芳目前修筑工事,已经有了一定的标准,基本上可以分为“野外工事”、“半永固工事”、“永固工事”等几个等级,分别应对不同情况下的需求。

    如果按照兰芳的要求,类似牡丹江车站这种交通要地,如果要修筑工事,一律要按照“永固工事”的标准来修筑,也就是说,要用钢筋混凝土材料进行修筑才行。

    但到了日本人这里,日本人的要求显然和兰芳的要求相差甚远。

    哪怕是牡丹江车站这种肯定会遭到攻击的交通要地,日本人也仅仅只是使用沙包和石块修筑了一些简单的“半永固工事”,然后挖了一段并不算太长的战壕,把这些“半永固工事”连接起来,这就算是完成了所有的防御准备工作。

    其实日本人不是没有钢筋混凝土,但日本人不舍得把这些堪称“宝贵”的资源“浪费”在修碉堡上。

    日本人对关东地区进行殖民就是为了获得资源,所以获得的资源都要运回日本,至于守卫这些“殖民地”,或许海军至上的日本军部认为有武士道精神就已经足够了。

    对于兰芳军队来说,日本人修筑工事的水平还停留在“民兵”的水平,就这点能耐也就只配欺负欺负连民兵都算不上的民国部队,想要抵抗兰芳军队的进攻那就是异想天开。

    于是装甲连连长只是使用望眼镜观察了不到五分钟,马上就下达了攻击命令。

    对付这种水平的敌人,就不用请示海参崴联军司令部了,犯不上!

    于是攻击再次开始。

    这一次坦克推进的速度就不像刚才那么狂暴,走走停停的慢的令人心焦。

    此时的坦克,还不具备移动中的射击能力,想要对目标进行射击,只能是先稳住车身,然后再慢慢瞄准,而坦克部队在进攻中要摧毁敌人防御阵地上所有的火力点,所以速度就快不起来。

    这样的速度,其实很合程敬先的胃口,毕竟对于程敬先这个老头来说,体力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

    躲在坦克宽大坚固的车身后,听着坦克炮和同轴机枪间隔射击的声音,再听听远处小鬼子的哀嚎声,以及小鬼子射来的子弹在坦克车体上叮叮当当的反射声,对于程敬先来说真的就是如同天籁。

    “嘿,没想到这小鬼子也有这么着让咱们欺负的一天,狗娘养的王八蛋们,这回知道爷爷们的厉害了吧!”程敬先先是感叹,然后挥着刀跳脚大骂。

    这辈份

    听到程敬先骂了一圈连自己一块都骂上,岑锦昌只能摇头苦笑。

    再怎么着,岑锦昌也仅仅是军士长,程敬先却是少校,已经深入到岑锦昌骨子里的等级意识,还是让岑锦昌给程敬先足够的尊重。

    哪怕程敬先使用了“们”,已经不知不觉连岑锦昌他们一块给捎上。

    程敬先骂得开心,正面临坦克攻击的铁道守备大队就不怎么开心了。

    面对坦克的攻击,日本人却反有效的反击手段,他们甚至连迟缓坦克部队推进的能力都没有,因为考虑到铁路的畅通,日本人甚至没有挖反坦克战壕,这让日本人在面对坦克攻击的时候只能被动挨打,没有任何反制能力。

    日本人毕竟也不是铁打的,当看到防线上充作战术支点的碉堡被一个接一个的打掉,日军的防御阵线很快就陷入崩溃中。

    当然了,日本人也不是毫无防抗能力,就在坦克距离日军战壕百余米的时候,日军防御阵地上突然有一群人跳出来,然后喊着乱七八糟的口号向着坦克这边冲过来。

    “擦,这是黄花甸那边的胡子,****你们这帮忘记祖宗的王八蛋!”程敬先破口大骂,举起手中的手枪疯狂射击。

    就在兰芳开始进攻关东之前,大概有近千名胡子和本地人投靠了关东军,这帮人平时欺负欺负老百姓还成,打仗那就是一无是处,日本人也没指望他们能击退兰芳的坦克,哪怕是能迟滞一下兰芳的进攻也是好的。

    当然了,这想法不错,但注定无法实现。

    就在这群“皇协军”刚刚跳出战壕的时候,坦克的同轴机枪已经开始射击,然后伴随步兵的机枪手也纷纷跟上。

    这种时候,就能看出双方的武器差距,有那么一瞬间,最少有上百挺轻机枪在同时射击,对于这些“皇协军”来说,这就是末日,没有任何意外,即使是冲锋得最快的人,也没有跑出20步。

    这样的火力密度,这对于日军的信心打击是毁灭性的。

    日军的这个铁路守备大队,一共也就装备两挺大正三年式重机枪,这种重机枪是以法国哈气凯斯重机枪为原型仿制的,对于这种枪,兰芳军人实在是太熟悉了,很多战士甚至能跟分辨出日军是使用25发弹板还是50发弹板,哪怕是在点射的前提下。

    重机枪肯定是坦克的重点攻击对象,这两挺重机枪都是只打了两三个弹板,就被十几辆坦克同时围攻,哪怕坦克手的射击并不是百分之百,这两挺重机枪还是很快就被打成零件状态。

    于是日军除了手中的三八大盖再也没有了别的武器。

    当兰芳的坦克接近日军战壕,伴随坦克参与攻击的步枪手们扔出第一排手榴弹,战壕里的日军迅速崩溃。

    如果是在战斗力相当的情况下,或许用武士道精神武装起来的日本人还能顽抗一会,但当面对无法抵抗的装甲部队攻击的时候,哪怕是不缺乏牺牲精神的日本人也不愿意毫无价值的玉碎。

    1919的日本人,还没有经历过另一个时空中一系列胜利的刺激,虽然赢得甲午清日战争和日俄战争给了日本人一些自信,但日本人的骄傲和信心并不算太多,也并不像1940年那会表现出来的那么充分。

    于是当岑锦昌他们的第一排手榴弹扔下去的时候,有日本人勇敢的从战壕中跳出来,但不是向着坦克发起“猪突”进攻,而是转身就跑。

    更多的人已经在刚才的弹雨袭击中非死即伤,他们连逃跑的能力都没有。

    从背后攻击敌人,这对于军人来说其实是一件不名誉的事情,但在华人和日本人的这场战争中,肯定没有名誉不名誉一说,有的只是胜利和失败。

    于是几乎所有的散弹枪手和机枪手都在朝那些逃跑的日军射击。

    从背后。

    用处决的方式。

    真是大快人心!

    特别是对于程敬先他们这些本地人来说,当他们向着逃跑的日军开枪,从枪口射出的不仅有复仇的子弹,更有满腔的怨气以及数十年来的不屈。

    随着日军防御阵线的崩溃,牡丹江车站落入海参崴联军之手。

    仗打完了,只是决定归属权的工作结束了,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

    “哇哈哈哈哈这不是林大当家吗?怎么着,当胡子不过瘾,来给日本人当狗腿子了?给日本人看门的时候没有想到今天吧!哈哈哈林高升,你他娘的也有今天。”

    离得老远,就能听到程敬先恶形恶状的声音。

    这里是关押关押俘虏的地方,既然有老熟人,程敬先当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

    “少说废话,要杀就杀,给老子来个痛快的!”这林高升倒是也硬气。

    不硬也没用。

    在文艺作品里,经常看到被俘的统兵大将对敌方首领破口大骂,然后对方感念这位的忠义,于是亲手帮忙解绳子,然后君臣相得的场面。

    事实上,那只存在于茶馆里的说书人口中。

    在真实的关东道上,不管是哪里的大当家,被敌人俘虏了就只有死路一条,不管是破口大骂还是苦苦哀求都没有例外,不殃及妻儿已经算是仗义了。

    “哈哈哈你想不痛快都不行,老实告诉你,咱们海参崴联军对付你们这些汉奸只有一个处理方式,那就是统统杀光,杀到从此以后没有人敢当汉奸!”程敬先语气森寒。

    没错,这确实是经过秦致远同意,有刘子正下达的命令。

    说这话的时候,程敬先很佩服自己的远见。

    (。)

509 死城() 
“汉奸”这个词汇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已经不可考,但从第一次有文字记载“汉奸”这个词时,它的意思就是指那些出卖汉族利益的败类,后引申为背叛汉族投敌,罪无可赦之人。

    说实话,对于秦致远来说,对“汉奸”的痛恨更甚于真正的敌人。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在秦致远生活过的21世纪已经深入人心,也成为国家鼓励所有的爱国者努力建设国家保卫家园的口号。

    既然明白这个道理,那就努力让自己的国家不落后,努力让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加先进,变得更具有威慑力,这才是不会挨打的根本解决之道。

    但对于有些人来说,弱者就应该服从强者,国家落后就应该服从强大的国家,以换取在国际上的生存空间。

    这样的人说实话真不少,就连在华人的传统文化中,也有“良禽择木而栖”、“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等等之类的句子。

    如果单纯从字面上理解,这些句子的三观似乎并不是那么正,但如果结合原文的前后文分析,根本就不是平常理解的那么回事。

    可就是有些人,当他们做出数典忘祖的某些事时,总是会从浩若烟海的文献中截取某些支离破碎的句子,用来为他们的卑劣行径寻找理论根据。

    在秦致远看来,如果站在汉族的立场上,那么汉族人和日本人之间的这场战争,就是族群间关于生存空间的战争。

    在这场战争中,只要站在汉族的对立面上,那么就是汉族的敌人。

    国家落后怨不得别人,那是自己的长辈或者是祖辈不争气,这个没关系,从现在开始,从我开始,只要努力奋进那还有救。

    但如果因为国家落后就背叛自己的国家,背叛自己的族群,那这样的人真没什么活着的必要。

    所以,秦致远对于汉奸的态度就是全部杀光,不仅仅是要惩罚汉奸们的背叛行为,还要对那些活着的的人加以警示,让他们知道当汉奸的下场,让他们明白全社会对汉奸的唾弃。

    所以等待牡丹江“皇协军”的,只能是被公审之后集体枪决,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同时要被枪决的,还有那些曾经在牡丹江车站为非作歹的日本军人和日裔移民以及高丽移民,只要是证据确凿,能证明那些人曾经欺压过华人的,全都都要被枪决。

    这么算起来,牡丹江车站的日本人和高丽人其实剩不下几个。

    就这么一刀切的执行枪决,肯定会有冤枉的,肯定会有部分人罪不至死,但在这个涉及到两个族群之间战争的特殊时刻,到底有没有罪,罪孽到底有多大是很难认定的,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认定,只能这么一刀切。

    如果要较真的话,海参崴联军甚至在关东根本就没有执法权,但在这种时候,又有谁会跳出来反对呢?

    当初日本人和俄罗斯人在关东开战的时候,征求过华人的意见吗?当日本政府抢占关东铁路的时候,问过民国政府的意思吗?

    成王败寇,就是这个道理。

    当初日本人把华人赶出他们的专属经济区的时候,当初那些日本移民和高丽移民兴高采烈的来到关东,耕种着不属于他们的土地,享受着不属于他们的特权的时候,他们就应该有这个觉悟。

    对于那些从来没有伤害过华人的普通日本人和高丽人,以及那些“犯罪分子”的家属,海参崴联军的态度是遣返,全部遣回原籍。

    当然了,这些人在走的时候,也就只能携带一部分随身衣物,其他的财物全部都不准带走,就和他们移民来的时候一样。

    仅仅是一天之内,海参崴联军就完成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