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所以威廉三世就算是再想,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你要是不让他们回国,我可是要把他们用在进攻红色俄罗斯的战斗中了。”秦致远要达到利益最大化。

    按照兰芳和联合政府的约定,五月底,兰芳、联合政府、白色俄罗斯三国组成的联军就要对红色俄罗斯发动进攻。

    红色俄罗斯的位置太靠北,一年中适合作战的季节就这么几个月,一旦不能速战速决,战斗就会拖到冬天,到时候拿破仑的失败就会重演。

    所以在这次进攻中,秦致远会动用北疆区大部分机动力量,再从望海州和泗水各调一个师北上,力求毕其功于一役。

    “随便你用,用的越多越好,等过上一阵子吧,到时候我会再选派一批军官过去,同时抽调一部分军官回来,最好是在这之后再使用他们。”威廉三世不介意秦致远把那两个师往死里用,把那两个师送到兰芳,就是为了积攒作战经验的。

    其实在北疆区的那两个师中,军官的比例已经达到一个极高的程度,坦克师的所有车长甚至都已经达到上尉级别,他们中的随便一个人返回德国就能担任普通部队的连长职位,严格说起来,这是两个教导师,每一名士兵都是被当做军官培养的。

    威廉三世要求过一段时间是有原因的,目前的德国也是政坛不稳,威廉三世是想等到政局稳定下来之后,再选派一批忠于自己的力量送往兰芳。

    秦致远的“吹风”还是起到了作用,至少威廉三世已经认识到了“枪杆子”的作用。

    也不能说是秦致远的功劳,威廉三世自幼就是被当做皇帝培养的,学习的都是帝王之术,对于武力的作用肯定是心知肚明。

    “你最好动作快点,北疆区正在进行部队调动,只要部队运动到位,战争就会开始,这是已经确定了的事。”秦致远不会因为威廉一个要求就调整作战计划。

    作战计划和其他计划不一样,一旦确定了,除非是客观条件出现的变化,否则还是不要随意调整来调整去的好,再加上俄罗斯地区气候的特殊性,又是三国协同作战,秦致远更不可能因为威廉三世改变作战计划。

    就在北疆区正在进行战术调动的同时,望海州和泗水的两个师也正在向北疆区调动,在这两个师抵达北疆区之前,战争就会开始,秦致远的部队也是分批投放战场的,这倒不会影响战争进程。

    “我尽量。”威廉三世回答的简洁。

    从威廉三世准备的晚宴上,就能看出目前德国目前所处的窘况。

    作为一个国宴级别的晚宴,威廉三世所能拿的出手的东西并不多,冷餐的品种称不上丰富,酒水的种类也有点单调,甚至连宴会大厅的灯光也都不是那么辉煌。

    好在德国人还有巴赫,还有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优美音乐,现场的乐队正在演奏巴赫的勃兰登堡协奏曲,这组被瓦格纳称为“一切音乐中最惊人奇迹”的音乐掩盖了所有物质上的苍白。

    德国人现在正在废墟上重建他们的国家,相对于物质而言,这更需要精神上的力量,只要有不屈的精神,物质总会有的。

    “真是无与伦比。”音乐没有国界,秦致远对伟大的作品充满敬意。

    “谢谢,这是我们最大的精神财富。”威廉三世也很自豪。

    “说起这个,威廉,你认为我们组织一个文化交流月怎么样?在兰芳和德国,我们互相举办对方的文化交流月,向兰芳人宣传德国,向德国人宣传兰芳,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秦致远又有新想法。

    “这是个好主意,我们可以把演奏现场放在兰芳,让更多的人了解巴赫,同时也可以在柏林举办华人音乐的专场,以及各种图片实物的展览,让德国人扭转对华人的看法。”威廉三世很有兴趣。

    经历过威廉二世的歪曲,很多德国人对华人是抱有抵触心理的,虽然威廉三世和秦致远交好,但毕竟时日尚短,兰芳想要获得更多的加分,还需要更加努力,特别是在文化领域这个软实力上。

    “还有电影,我们可以带来很多电影,让他们看看真正的兰芳是什么样子的。”秦致远没有忘记电影这个最佳文化侵略工具。

    目前的兰芳,在艺术这方面,能拿的出手的也就是电影了。

    自从香槟沙隆上映之后,反响之强烈几乎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随后导演组连续制作出亚眠、费尔昂塔德努瓦以及兰斯三部影片,这三部影片和香槟沙隆一起,组成了世界大战中的外籍军团四部曲。

    几乎是一个现在就可以确定的事实,这四部电影必将成为一个经典,他们将会成为外籍军团的最佳宣传工具,长时间占据各大影院的银幕。

    “求你了,能不能弄点反应德国人正面形象的东西出来?你是不知道,每次看到电影里德军兵败如山倒时,我是个什么样的心情。”威廉三世真心不想再看到费尔昂塔德努瓦中自己被俘的那一幕。

    威廉三世可以确定,秦致远是在故意用贬损德国人的方式太高兰芳人,只要是看过那四部电影的,都会对外籍军团充满敬意,而对德国人表示反感,秦致远正在德国的废墟上树立兰芳的国家形象。

    当然了,这也不是孤立的,在影片中,关于法国人和英国人的镜头也不怎么好,在亚眠这部影片中,甚至真实还原了尼维勒和秦致远交恶的原因,这让本来已经被人遗忘在角落里的尼维勒再次被人翻出来加以鞭笞。

    连法国人都没有对此说什么,威廉三世也是有点反应过度了。

    也不算反应过度,威廉三世可以确定,只要兰芳的导演们愿意,只要是稍稍偏向点,就能扭转人们对于德国的不良印象。

    其实说起来,德国也是世界大战的受害者之一,这四部电影等于是给予了德国人第二次伤害。

    “可以,皇家影业的导演们正在努力,接下来会有几部对战争加以反思的影片,甚至有一部以德军为主视角的影片正在北疆区拍摄,等到上映的时候你就知道了。”秦致远没想把德国人追杀致死。

    兰芳全境,也就是北疆区有和法国差不多类似的地形,想要拍摄剧情片,就不能再像纪录片那样使用更多的原始镜头,这时候就应该实地取景,所以类似的外景地基本上都在北疆区。

    “等拍出来一定要第一时间给我看。”威廉三世提要求。

    “没问题。”秦致远不会拒绝这样无关紧要的要求。

    就在此时,一名年轻的军官来到威廉三世旁边低声耳语几句,威廉三世马上变得面色铁青。

    “秦,柏林出了点事,我不能继续陪你了,非常抱歉。”威廉三世向秦致远致歉。

    “没关系,忙你的事要紧,记住,如果需要我的帮助,千万不要客气。”在威廉三世不主动求助的前提下,秦致远能给威廉三世的只有精神支持。

    “我会的。”威廉三世再次给秦致远一个大大的拥抱,然后和马克思亲王一行人快步离去。

    秦致远看着威廉三世远去的身影,目光中不乏同情和担忧。

    如果把秦致远换成威廉三世,秦致远会怎么选择?

    这个问题真的没有答案。

    “去看看到底出了什么事?”虽然威廉三世不说,但秦致远还是有自己的消息渠道,早在一年前,兰芳国家安全局就在德国建立了自己的情报网。

    “是!”高鸿仕幽灵般的出现,然后有幽灵般的消失。

    直到后半夜,高鸿仕才来回报:“柏林好像是发生了一场针对军部的小规模叛乱,大约是三个小时之前,一直驻扎在柏林的卫戍部队占领了军部,期间有枪声传出来,然后大批忠于威廉三世的军人控制了军部,期间发生了激烈的交火,可以肯定有人员死伤,人数和身份暂时还不清楚,发生交火的两支部队一支是巴伐利亚第二掷弹兵团,一支是国民警卫队第一旅。”

    国民警卫队第一旅,这是隶属于德军得以保留的十万人部队中的一支,巴伐利亚第二掷弹兵团,这更是威廉三世的亲兵,早在世界大战期间,巴伐利亚第二掷弹兵团就是隶属于威廉皇储兵团的一支部队。

    这也算是德国版本的同室操戈吧。

    (。)

702 咬牙硬撑() 
在对八卦的好奇心方面,尤其是那些大人的八卦,全世界都是一样的。

    或许是生活的无奈更滋生了人们的仇富心理,很多人对于大人物的八卦都是喜闻乐见的,他们乐意与传播那些大人物的丑闻,哪怕明知道那些丑闻是假的,他们也乐此不疲。

    这算是另一种形式的阿q精神。

    秦致远上辈子作为特工,制造流言和煽动舆情是工作的一部分,所以在德沙内尔和大正天皇掉下火车的事情刚刚发生的时候,秦致远就有预见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和秦致远预计中的还是有偏差,秦致远更愿意人们把焦点集中在大正天皇上,而不是被大正天皇连累的德沙内尔身上。

    事情的发展和秦致远的设想相差甚大,几乎没人提起大正天皇,舆论的焦点集中在德沙内尔身上,好像是有人在刻意而为,甚至把大正天皇做的那些事都套在了德沙内尔身上。

    几乎都不用想,秦致远就知道这是米勒兰的手笔,如果德沙内尔卸任总统,米勒兰会是获利最大的哪一个,如果从这个结果去倒推,那么米勒兰的嫌疑最大。

    这和秦致远就没什么关系了,秦致远已经远在德国,发生在法国的事,秦致远管不着,也轮不到秦致远管。

    从德法边境线到柏林,还有足足600多公里,秦致远乘坐的机车沿途除了加煤加水没有做任何停留,还是直到晚上八点才抵达柏林。

    20世纪初的欧洲夜晚,实在是乏善可陈,就连柏林这样的大都市,也是没有路灯的,而且因为燃煤的大量使用,空气质量非常差,就跟大雾天差不多,能见度也就是个一二十米。

    这还没有发展到顶峰时期,再过30年,空气质量的污染才会达到顶峰,伦敦也因此获得“雾都”的称号。

    就秦致远所见,此时的柏林称不上“雾都”也差不多,最起码比21世纪的北京空气污染程度高得多,以至于下了火车上汽车这一会功夫,朱莉都要用手帕做成口罩给秦德戴上。

    “和蓬莱岛比起来,柏林的环境实在是恶劣。”威廉三世看着紧张的朱莉不无歉意。

    威廉三世去过蓬莱岛,对那个几乎没有任何污染的“人间仙境”印象深刻。

    和欧洲比起来,兰芳的任何城市都能称得上“人间仙境”,就连以炼钢著称的大庆市,空气污染程度也不大,兰芳对于环境的要求还是比较高的,从一开始就注意,总比积重难返的时候亡羊补牢好得多。

    “所以要开发油气资源,如果大量使用天然气代提燃煤,空气污染程度会轻得多。”秦致远还能多坚持一会,微笑着给出自己的建议。

    现在这个时代汽车还是稀罕物,就算是被称为“世界中心”的欧洲,汽车保有量也不大,所以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燃煤。

    现在已经到了五月份还好点,如果是三个月前的冬天,因为要取暖的原因,空气污染程度更重,甚至和毒气弹的威力差不多。

    “油气资源——这是禁运物资,想要获得这些东西可不容易。”威廉三世摇头苦笑。

    世界大战的后遗症不仅体现在割地赔款丧权辱国上,也体现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同盟国对德国采取的是禁运,不是多紧俏的问题,是压根就不卖给你。

    “都会好起来的,再等等吧,或许用不了太长时间就会有转机,成功往往属于坚持到底的人,所以你可要坚持住。”秦致远马上就化身人生导师。

    秦致远指的是法国正在进行的政治变动,如果真的是米勒兰上台,那么秦致远就可以提出向德国出口石油天然气的要求,只要法国人同意了,英国人那边也不是问题。

    帝国主义也不是铁板一块,攻破堡垒最好的办法就是内部开花。

    “希望如此吧。”威廉三世没有抱太大希望,虽然威廉三世知道新巴库油田属于秦致远所有。

    其实在和平时期,石油天然气也没有战争期间那么重要,甚至因为在北非连续发现超大规模油田,石油天然气看上去已经不像是世界大战时期那么紧俏。

    世界大战期间,欧洲的石油和天然气几乎全部是来自罗马尼亚,英国人为了获得足够的燃油,向罗马尼亚方向发动了旷日持久的战争,罗马尼亚战场也是停战最晚的战场,直到德国已经宣布战败投降,德军才停止在罗马尼亚的战斗,可见世界大战期间石油的重要性。

    和世界大战时期相比,经过三年多的持续开发,单单是一个新巴库油田的产量,已经超过了整个罗马尼亚油田产量的两倍,同时还有巴塞尔石油开发公司控制的油田,所以秦致远现在不是发愁没有石油,而是发愁石油没有销路。

    这么看起来,就能看出联邦石油对美国市场开发的重要性,目前的全世界,还是美国的石油消耗量最大,整个美国的石油消耗量,占据了全世界石油消耗量的一半以上。

    这其中,福特汽车公司居功至伟,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联邦汽车的前景有多光明。

    好吧,秦致远的胃口是有点大,只要是赚钱的产业,秦致远都想插一手,关键是,秦致远还总是能得逞——

    和在法国时收到的热情欢迎不同,前来接站的没有几个人,除了首相马克思亲王外,只有寥寥无几的几名官员,也没有夹道欢迎的群众队伍,站台上的卫兵们看向秦致远的目光甚至有点复杂。

    这可以理解,要知道在世界大战期间,正是秦致远的外籍军团给了德军最大的耻辱,俘虏威廉皇储,击毙鲁登道夫,在整个世界大战中,秦致远率领的外籍军团击溃德军超过65个师,直接俘虏的德军士兵超过30万人,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还好,卫兵们并没有过分的动作,只是用眼神表达恨意,这种程度的攻击秦致远见得多了。

    “陛下,并不是故意怠慢,现在柏林的情况有点复杂,请您理解。”马克思亲王虽然和秦致远没见过几面,但和秦致远的关系也不错。

    “没关系,我喜欢自由的空气。”秦致远一语双关,脸上堆起的微笑让人生不出恶感。

    “这边请吧,我们在无忧宫为您准备了晚宴,希望您能喜欢。”马克思亲王恍若未觉,微笑的也很职业。

    于是一行人就上车直奔无忧宫,这也是柏林仅有的几辆还能开动的汽车。

    无忧宫是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为了和法国凡尔赛宫较劲在18世纪修建的,全部建筑工程延续时间达50年之久,位于德国波茨坦市北郊,整个王宫及园林面积为90公顷,因建于一个沙丘上,故又称“沙丘上的宫殿”。

    无忧宫是18世纪德国建筑艺术的精华,威廉三世选择在无忧宫接待秦致远是有原因的,在无忧宫里有一座中国楼,正好方便秦致远一行人入住。

    波兹坦距离柏林并不远,20多公里而已,汽车发动机还没热,车队就已经到地方。

    这里的空气质量倒是比柏林好了点,但从无忧宫门前的街垒上,秦致远又发现了有点近似于诡异的气氛。

    “已经严重到这个程度了?”秦致远感觉有点不可思议,在目前的德国,威廉二世想找到支持者应该是并不容易吧。

    “还没有,不过要防患于未然,有备无患吧。”威廉三世不想多说。

    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源自于文官集团的投降,德国军方虽然在战场上节节败退,但德国军方认为他们并没有完全战败,如果继续抵抗,德国还有希望,所以文官集团的投降对于军方将领来说就是一场“背叛”。

    这种情况下,其实威廉二世在军方还有有点威望的。

    世界大战结束后,连最大的战犯威廉二世都没能站在审判席上,更不用说那些中小战犯,如果仔细找找,威廉二世估计还是能找到支持者的。

    “好吧,我的人可以担负一部分防御任务,他们的能力也值得肯定。”秦致远还是更相信自己人。

    听威廉三世说得这么危险,秦致远心里也不免有点担心,既然德国军方有人有可能会背叛威廉三世,那么只有天知道守卫无忧宫的这些卫兵内有没有内贼,就像是威廉三世说的那样,还是防患于未然吧。

    “噗,这一点你不用重复,对于他们的能力,我们体会的很清楚。”威廉三世的脸色还是有点臭。

    说的没错,对于兰芳军人的战斗力,德国人是体会最深的,如果不是因为秦致远率领着外籍军团加入世界大战,德国不会这么快战败,也不会败得这么惨。

    “我没有别的意思,你知道的。”秦致远真没有在威廉伤口上撒盐的意思。

    “说实话,我真的非常羡慕你,有一支忠诚勇敢地军队。”威廉三世的羡慕之情真的是溢于言表。

    “你现在也有,就在北疆区,有两个整编师等着你接手,如果你愿意的话,他们明天就可以上船。”秦致远不吝啬,不是自己的东西永远都不是自己的。

    “再等等,现在还不是时候。”威廉三世有点小咬牙。

    (。)

701 张冠李戴() 
不破不立,用这个词来形容现在的德国是非常合适的。

    世界大战之后,战败的德国被定性为邪恶一方,这无可厚非,胜利者本来就应该拥有话语权。

    战败的德国何去何从,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目前的德国,实行的是和英国差不多的“君主立宪制”,国王的人选在这个政体中是非常重要的。

    威廉二世的施政能力已经被证实,威廉二世无法带领德国走向辉煌。

    甚至在世界大战后期,威廉二世没有选择和德国荣辱与共,而是退位逃往荷兰抛弃了德国,所以不管是从法理上还是从感情上,德国的国民都不会再接受这样的一位国王。

    秦致远也无法接受。

    威廉二世可是“黄祸论”的创始人,**的急先锋,无论如何,秦致远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人代表德国。

    秦致远和威廉三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