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3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有疑虑。

    “法国人担心的是德国人的崛起会危及法国人的利益,如果德国不把目标放在法国人身上,那么法国人和德国人的矛盾并非无法调和。”外长张敬宗这一次是跟着秦致远一起去了欧洲的,对于英、法、德之间的纠葛有更清醒的认识。

    “有一个问题必须要引起咱们的重视——”秦致远表情严肃,环视四周的眼神锐利:“世界格局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如果再来一次世界大战,那么对于所有的参战国来说又是一次消弱,到时候肯定会影响到英国人和法国人对殖民地的控制力,如果应对不当,英国和法国现在的殖民秩序将会无法保持,到时候又是一次大洗牌。咱们需要重视的是高丽、日本、瀛洲、以及北疆区,这些地区现在看起来虽然是平安无事,但要警惕有人趁机兴风作浪。”

    这并不是秦致远的危言耸听,在原本的历史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法两国的殖民地确实是掀起了独立潮,这里面固然有某些国家暗中支持的原因,英法两国自身实力的衰弱才是主要原因。

    秦致远要说的就是实力衰弱问题,如果这一个时空也有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到时候兰芳的实力肯定也会被削弱,到时候高丽人和日本人会不会趁机作乱还不可知。

    “北疆区和瀛洲应该没问题,武定公在北疆区威压四夷,虽然北疆区人口成分复杂,但政令畅通,社会安定,武定公功不可没。武平侯在瀛洲进行过多次清洗,现在的瀛洲还算安定,和东瀛有关系的人要么被遣返东瀛,要么是发配北疆区,瀛洲虽然为此人口减少颇多,效果还是明显,那些心怀异志的不安定分子在瀛洲现在根本无所遁形。”陆徵祥给予陈康健和张添寿最大的信任。

    陈康健的爵位是“武定公”,张添寿的爵位则是“武平侯”,这样称呼是对陈康健和张添寿的尊重,也是对兰芳爵位制度的尊重。

    真实情况和陆徵祥说的还是不太一样,比如陈康健在北疆区推行的移民政策,如果按照21世纪的眼光来看堪称残酷。如果是来自民国的移民,分配到的土地和物资都是上上之选,但如果是从高丽瀛洲等地发配来的囚犯,那么土地和物资基本上是聊胜于无,各种福利更是影都没有,基本上是处于无人问津的自生自灭状态。

    所以现在的北疆区,并不是像陆徵祥所说的社会那么“安定”,安定的表面下也是暗潮汹涌,只不过在陈康健的高压下,那些被发配的囚犯暂时选择忍气吞声,如果有机会,那些人还是会作乱。

    相对来说瀛洲要好一点,经过张添寿的数次大清洗,瀛洲确实是安定不少,张添寿推行了保甲制度,一家出事,十家连坐,这听上去有点野蛮,但实际上在稳定社会治安上很有效果,很多心怀异志的不安定分子根本就没有机会兴风作浪,就被自己的邻居检举揭发。

    这个保甲制度和军管一样也只能暂时性的,等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还是要回到正常轨道上。

    “说到北疆区和瀛洲,咱们的总督们基本上都已经在任上过了两三年,是不是对总督们负责的区域进行一下调整——”黄博涵提出一个有点诛心的问题。

    兰芳的总督相当于是“封疆大吏”,政治经济军事一把抓那种,这样一来,每一位总督其实都相当于是一位独立王国的“国王”,权力之大令人咋舌。

    关于总督的任期,兰芳并没有明确地规定,从兰芳立国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什么恶**件,所以兰芳中枢对此并没有调整。黄博涵提出的这个问题是要防微杜渐,与其等到总督们羽翼丰满野心滋长,不如现在就进行调整,也免得到时候积重难返。

    “可以!”陆徵祥言简意赅,看来是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

    “同意!”秦致胜同样附议,人事调整能够最大程度上维护中央集权,秦致胜明白这样做的意义,虽然或许会引起总督们的不满,但这个提议要坚决执行。

    军政两方面的大佬都表示同意,这个议题马上就得以实施,秦致远责成军部对此进行立项研究,年内要拿出调整意见来。

    有了这一个提议的通过,会议进程顺利不少,连带着在皮尔巴拉地区成立工业基地的议题也得以顺利通过,工业部的意见是要把钢铁、化工等重污染工厂全部转移到皮尔巴拉地区去,兰芳本土只留下加工制造业,这样能最大程度保护兰芳的环境,保证兰芳人能够呼吸到新鲜空气,能够看得到蓝天白云。

    散会后,高鸿仕拿着皮埃尔的电报交给秦致远,秦致远扫了一眼就告诉高鸿仕:“让他去找路易斯,招募工人并不是政治行为,而是经济行为,这不在我们的负责范围内。”

    好一招踢皮球。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757 烧钱() 
必须要强调,老雷诺的招工行为,真的不是秦致远授意的。ggaawwx

    马达加斯加确实是很不错,秦致远也的确有意谋算马达加斯加,但可以肯定的是,不会在皮埃尔的任期内。

    兰芳目前对于领土扩张并没有强烈需求,相对于人数还不到五千万人的兰芳人,兰芳的国土足够大,秦致远暂时没有太多领土要求,如果秦致远真的选择扩张,澳大利亚方向会是更好选择。

    实际上秦致远也正在向澳大利亚大规模移民。

    在黑德兰港获得合法地位后,黑德兰港的人口已经迅增加到二十多万。兰芳决定在皮尔巴拉地区建设工业基地,肯定会刺激到皮尔巴拉地区的人口迅增长,估计等到基地建成的时候,皮尔巴拉地区的总人口会突破百万大关,到时候西澳大利亚州最大的城市将不再是帕斯,而是黑德兰港。而如果这百万人都能获得合法身份,那么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西澳大利亚州也不再是帕斯说了算,而是黑德兰港说了算。

    建设一个工业基地不算麻烦,主要是保密问题,人口一旦增多,保密工作就会成为重中之重。

    好在兰芳政府并不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在秦致远的授意下,兰芳已经在望海州进行了试点工程,比如建设在大山深处的1o4工厂,工厂里的工人们在工厂内工作,在工厂内生活,他们的孩子在厂办学校内上学,工人们的配偶也会尽量安排在同一个工厂内,这样的话,一个工厂就会成为一个浓缩的社会,从生到死,这些工人甚至不用出工厂大门,这有效的保证了保密工作的开战,同时也更加有利于工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当然了,如果把时间线拉长,这种模式肯定也会出问题,比如衍生出来的人浮于事,以及肯定会出现的大锅饭意识等等。不过在现阶段,这样做还是没问题,等到需要把企业推向市场的时候,也就没有了保密方面的需求。

    在这样的背景下,所以皮埃尔给秦致远的电报就有点无端指责的味道,秦致远当然也不会跟皮埃尔客气,哪怕是亲戚,话也不能乱说。

    于是电报兜兜转转就到了老雷诺手里。

    老雷诺给皮埃尔的回复更加简单:不让我从兰芳招工?那很好,只要你给我足够多的工人,我就保证不从兰芳招工。

    这就是强人所难了,皮埃尔虽然是马达加斯加总督大权在握,也还是没有能力给老雷诺找到足够的工人,否则的话塔那那利佛的那些银行家也不会整天追着皮埃尔的屁股抱怨。

    面对老雷诺的诘难,皮埃尔也并非全无对策,当然皮埃尔也不会说的那么明显,而是用一种委婉地方式向老雷诺提出,希望老雷诺雇佣更多的法国人或者是法国殖民地人手,而不是兰芳人。

    老雷诺马上命人给皮埃尔送去了雷诺铝土公司雇佣人员的名单,上面显示的很清楚,雷诺铝土公司雇佣的工人,有七成来自安南,只有不到三成是来自兰芳。

    这样的报表没有任何意义,谁都知道安南和兰芳之间的关系,那比和法国人的关系要亲密的多。

    不过对于老雷诺来说,有这样的一份报表,已经足够向皮埃尔交差了。

    法国和兰芳之间的关系还正处于蜜月期,皮埃尔肯定不会为了这点事和秦致远撕破脸,那并不符合法国的根本利益。

    对于法国来说,不断拓展殖民地,扩**兰西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这才是皮埃尔这些殖民地总督应该做的事,同样的,也是利奥泰应该做的事。

    自从和秦致远决定谋算暹罗之后,利奥泰就开始扩编手下的部队,以便在征服暹罗的过程中起到更大作用,然后再战后的利益分配上占有更多的主动权。

    在利奥泰抵达西贡之前,法属印度支那总督府手中只有两个不满员的步兵师,和兰芳外籍军团的结构一样,普通士兵来自安南本地,军官和技术官兵来自法国本土。

    这样的结构看上去没问题,但因为法军一贯的传统,这两个步兵师的战斗力确实是不怎么样。

    法**队也是极端讲究论资排辈的,军中的阶层意识非常严重,安南士兵的待遇比法国士兵的待遇差很多,哪怕是在同一个岗位上,安南人的薪水还不到法国人的一半,这种不公正待遇让这两个师普遍存在不满情绪,严重影响了部队战斗力。

    在法军中,同时存在的还有严重的种族歧视,严重程度虽然没有英国军队中那么明显,但也让部队处于骚动边缘,在这两个师中,法籍军官的特权令人侧目,甚至有些军官在军中拥有奴仆,更多的安南籍士兵成了法籍军官的奴隶一样的存在,军官和士兵的对立情绪严重,这样的部队别说拉出去打仗,能维持住现状不哗变已经算是不易。

    利奥泰确实是法国最优秀的殖民地军人,接手部队之后,利奥泰马上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包括提高安南籍士兵的待遇,给予安南籍士兵平等地位,取消法籍军官的军中特权等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安南籍士兵和法籍军官中的矛盾,安抚了安南籍士兵的情绪,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完成对这两个师的改造后,利奥泰马上在这两个师的基础上又组建了两个师,新组建的这两个师中,有一定比例的军官是由安南人担任,这有效提高了安南人在军队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了部队战斗力,甚至提高了一部分官兵对法兰西的忠诚度,这在以前可是从来没有的事。

    并不是说前任总督巴斯蒂安无能,而是巴斯蒂安的心思根本就没放在经营殖民地上,巴斯蒂安一直谋划的是返回法国,在法军系统中努力爬的更高、走的更远,所以巴斯蒂安在任时,根本就没关注过殖民地军队的建设。

    当完成四个师的整编之后,时间已经来到11月份,传统意义上讲11月份已经是冬天,并不适合动战争,但在东南亚,这个问题并不存在,哪怕是到11月份,温度普遍还在2o度以上,根本不存在天气问题。

    到11月份的时候,北疆区终于传来好消息,在高尔察克的联合政府和兰芳北疆区的持续攻击下,红色俄罗斯终于撑不住了,11月初,联军攻破红色俄罗斯都圣彼得堡,宣布红色俄罗斯的彻底覆灭。

    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秦致远虽然早有预感,但还是感觉到伤感,曾经的“同志加兄弟”关系不是那么容易遗忘的,虽然在这个时空,红色俄罗斯对华人没有展示出任何善意,但那曾经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秦致远小时候也是受到家庭熏陶的,对于俄罗斯人的感情也是相当复杂。

    无论如何,在这个时空,红色俄罗斯没能建立起那个级帝国,整个俄罗斯现在已经四分五裂,邓尼金的白俄罗斯和高尔察克的联合政府成为俄罗斯人的代表,兰芳北疆区的存在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俄罗斯人心中永远都无法磨灭的痛苦记忆。

    仗虽然打完了,还有更多的收尾工作要做,6徵祥因此和秦致胜一起来到蓬莱岛,向秦致远报告这场战役的代价。

    “从五月份战役开始至今,咱们一共派出六个师,其中有一个是坦克师,两个是半机械化师,最后是两个步兵师和一个炮兵师。在整个战役过程中,有43oo名士兵伤亡,其中大部分是因为天气原因,后勤部对于在严寒地带作战的后勤保障不够熟悉,个别部队的棉衣没有及时补充上,部队中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冻伤。同时咱们的坦克和汽车也在使用中暴露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军工部门组织攻关加以解决。现在关键的问题是抚恤费用,联合政府虽然没有推卸责任,但他们现在没钱,所以无法向咱们的士兵支付抚恤金——”秦致胜的报告里有幸灾乐祸成分,并不是针对兰芳士兵的伤亡,而是针对联合政府的窘况。

    “尤金尼奇昨天找了我,希望从咱们这里获得一笔贷款,联合政府将会使用矿产和木材偿还,同时尤金尼奇希望咱们能向联合政府一定援助,包括粮食和生活物资。”6徵祥这边倒是没幸灾乐祸,志得意满的表情还是溢于言表。

    想想几年前6徵祥还在巴黎四处求人,只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祖国处处卑躬屈膝,再想想尤金尼奇在6徵祥面前的谦卑,真是令人唏嘘。

    尤金尼奇是联合政府派驻在兰芳的全权大使,联合政府也是兰芳在北欧地区唯一建交的国家。

    “他们前面就欠了咱们不少钱,现在一共有多少?”秦致远还记得访问联合政府时和高尔察克的谈判。

    联合政府的经济状况并不好,最起码和兰芳比起来差多了,高尔察克动的这场战争,是在兰芳一系列援助的情况下才得已启动的。

    “战前是四亿兰芳元,现在一共是十六亿左右,尤金尼奇的意思再贷四亿,这样一共就是2o亿左右。”6徵祥对于数字还是精通。

    打了一仗,债务翻了四倍,这打仗还真是烧钱。

    (。)

    ;

758 把KMT搞死()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兰芳和联合政府的这次合作,是以联合政府放弃北海主权为前提的。

    正是因为联合政府承诺放弃北海主权,这才有兰芳提供的贷款和物资支援,如果不是因为这个,秦致远才没有兴趣去趟这潭浑水。

    算上战前的贷款,以及战争中追加的部分,联合政府现在已经欠了兰芳16亿元兰芳币,如果要靠资源偿还,估计把联合政府境内的森林全部砍光应该是差不多够了。

    所以联合政府再次提出贷款,秦致远就有点犹豫:“如果我们不贷给他们,会发生什么情况?”

    “不贷的话,会把高尔察克推向英国人的怀抱,英国人现在支持的是邓尼金,如果再加上高尔察克,形势对北疆区很不利。高尔察克的手头确实是紧吧,击败红色俄罗斯并没有给高尔察克带来多少利益,反而因为红色俄罗斯境内的平民,更加重了联合政府的负担,如果咱们隔岸观火,估计高尔察克这个总统当不长。”陆徵祥清楚联合政府的窘境,也比较倾向于给予联合政府适当的帮助。

    “那就给他们,最起码有联合政府挡在北疆区和白色俄罗斯之间,英国人的势力暂时还渗透不到北疆区。”秦致远马上就做出最有利于兰芳的选择。

    给高尔察克贷款,也并不是直接给钱,而是让高尔察克用这笔钱在兰芳境内采购物资,比如粮食,又比如纺织品。而因为特定物资的选择,价格往往还要比正常价贵不少,算是又让兰芳政府剥一层。

    等到偿还的时候,因为联合政府能拿出的只有矿产资源和树木等初级原料,价格又会压低不少,总之这一来一往,四亿的贷款起码要起到五亿的作用,如果不考虑联合政府的偿还能力,这对于兰芳来说是好事,毕竟兰芳的粮食产量越来越高,还是有不少盈余的,拿出一部分支援联合政府也能减少仓储费用不是。

    “老陈申请在北海成立一支海军,报告打到安东尼奥那,让安东尼奥给压了下来,老陈又把报告递到我这里,看样子是有点不满。”秦致胜和陈康健是老朋友,关系比陆徵祥和陈康健亲密的多,因此称呼上也更加随意。

    北海虽然是个内陆湖泊,地域还是挺大的,宽度在27公里到80公里之间,长度为636公里,从面积上说,成立一支海军也能说得过去。

    “你们军部的意思是什么?”秦致远先征求意见。

    “没必要,北海看上去不小,实际上使用飞机巡航才是最经济的,至于海军什么的根本没必要,有几艘巡逻艇已经足够威慑那些俄罗斯人。再说我们的经费也不富裕,海军上边金兰湾舰队和海参崴舰队本来就是僧多粥少,现在又有海军陆战队来横插一杠子,安东尼奥本来就感觉捉襟见肘,肯定不会同意陈康健的申请。”秦致胜并不同意新设海军,主要还是因为经费问题。

    “海军的经费已经不少了,还有你们空军,陆军也是吞金怪兽,你们抱怨经费少,看看政府的经费才有多少?”陆徵祥也不满,抓住机会就开始哭穷。

    “别跟我扯这个,我们的经费高跟你们政府没啥关系,那都是从陛下账上直接划过来的,陛下愿意给我们多少跟你们政府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秦致胜马上就开始奚落陆徵祥。

    兰芳立国之初,政府手中也是没有余钱,所以军费一直是由秦致远个人负责,这也算是兰芳的传统,毕竟从当初外籍军团成立的第一天起,就是秦致远在筹集军费,这也客观上保证了兰芳军队对秦致远的绝对忠诚。

    秦致远本人虽然有钱,但随着军队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个压力还是不小,兰芳政府也不愿意军费全部由秦致远私人承担,那样导致陆徵祥在秦致胜这些军人面前说话的底气都不足,所以兰芳政府从去年开始承担一部分军费比例。

    当然了,限于目前兰芳政府的财务状况,这个比例目前来说还相当小,比完全没有强点有限。

    这也已经足够了,有了这个前提,陆徵祥就能底气十足的和秦致胜叫板:“胡说,从去年开始政府已经开始负担一部分军费,而且这个比例会越来越多。”

    嗯嗯,确实是越来越多,不过增长的速度实在是有限,到明年,兰芳政府负担的军费比例大概为百分之五多点。

    “少往你们脸上贴金,什么时候你们负担的比例达到一半以上再来说这种话。”秦致胜知道兰芳政府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