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5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一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目前来说英国还是世界老大,英国人的科研能力不容忽视,如果英国政府对空军足够重视,英国想要发展出性能可以媲美“鹰隼”的战斗机并不难。

    “鹰隼”战斗机的性能确实是全球领先,哪怕到现在,“鹰隼”还是笑傲全球。

    虽然确实是领先,但领先的幅度并不大,“鹰隼”虽然应用了一系列新技术,但还是逃不脱螺旋桨战斗机的范畴,技术本身并没有质的提升,英国人如果全力以赴,想要追上“鹰隼”并不是不可能。

    “这个消息为什么没有上报?”秦致远面沉如水,英国人有这么大的动作秦致远居然不知道,看来兰芳某些官员已经被一系列胜利冲昏了头脑,他们已经开始懈怠了。

    “早就已经上报军部了,军部也把相关情报转给了科技部,隆院长那边目前正在加快‘雷电’的研究,据说目前进展很快,已经到了定型阶段,如果我们的‘雷电’服役,那么我们的空军在面对英国的空军时仍然具有相当大的优势。”秦浩歌代替窦勇毅回答了这个问题。

    早在去年,秦致远就向隆承辕提出要发展新一代战斗机的要求,这一年多以来,设计院也退出过几种不同版本的“雷电”,但因为都有缺陷,所以一直没有定型。

    秦致远上一次和隆承辕谈的时候,提出了发展喷气式战斗机的概念,看样子隆承辕目前的研究重点并不在“雷电”上,否则新式战斗机应该早就已经定型。

    “马上给泗水发电报,全力推进‘雷电’的研究进度,半年内——不,三个月内,我要看到‘雷电’开始量产。”秦致远有紧迫感,马上给海曼下命令。

    秦致远转头又面对窦勇毅,手指敲桌子敲的很有节奏:“看看能不能想办法弄到一架‘飓风’,我们也好分析一下英国人的技术水平达到了什么程度。”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嘛,想要了解英国人目前的战斗力,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想办法弄一架“飓风”送回兰芳给拆了,只要分析出“飓风”的优缺点,兰芳空军就能针对“飓风”制定作战方式。

    “英国人防着我们呢,目前的‘飓风’除了装备英军部队,就是卖给了意大利人,连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些亲儿子都不给,我们想要通过正常方式得到‘飓风’几无可能——我们找法国人去试探过,看看能不能买几架,结果英国人一口回绝,根本就不商量。”秦浩歌也头疼。

    保密是肯定的,当初兰芳研制出“鹰隼”的时候,也对英国人有过相关的技术封锁,英国人当时也想购买“鹰隼”,但同样是被兰芳军部一口回绝。

    兰芳只把“鹰隼”卖给了法国人,而且在进行交易之前,兰芳就和法国签订了相关合同,法国人必须保证兰芳出售给法国的“鹰隼”不会流失到英国人手里。

    现在看来,这个合同也是有没有都一样,法国现在就是个到处都是大洞的破筛子,德国人都能把法国渗透的无孔不入,英国人就更不用提。

    或许法国人确实是想保密,但现在看来,英国人肯定是通过某些方式知道了一部分“鹰隼”的秘密,所以才有了“飓风”。

    英国人把“飓风”卖给意大利人,估计也是打着支持意大利人和兰芳对抗的主意,就凭以前意大利人装备的双翼机和三翼机,稳定确实是稳定,但性能和兰芳的“鹰隼”有天壤之别,只能跟在“鹰隼”后面吃灰,根本就没有和“鹰隼”对抗的能力。

    “买不到就想别的办法,想办法制造点意外。”秦致远腹黑属性再次发作。

    “什么意外?派特殊部队去偷过来行不行?”秦浩歌马上就兴奋,强取豪夺什么的秦浩歌最喜欢了。

    “偷——你都是当侯爵的人了,能不能有点侯爵的风度?什么叫偷?”秦致远马上大恨。

    兰芳的这些公爵,其实都是半路出家的和尚,严格说起来,兰芳的公爵都是出身草根阶层的“官一代”,包括陈康健、秦浩歌在内,他们在前往欧洲前基本上都没有接受过什么正规教育,从军之后上过几次秦致远组织的“速成班”、“提高班”什么的,大部分时间也是在军营内度过,所以要求兰芳的公侯们和英国那些贵族一样有所谓的“贵族风范”估计有点难。

    “借、借、借——”秦浩歌马上就改口,意思都差不多,反正也没打算还。

    “想点靠谱的主意,借什么借,反正又不还——”秦致远不想借,意大利人的‘飓风’没几架,估计意大利人会当成眼珠子一样爱惜,说不定机场还有陷阱,就等着兰芳人往里跳,秦致远可不干赔本生意:“这个‘飓风’只有前半截装了金属蒙皮,估计整体重量还是有限得很——”秦致远开动脑筋。

    “对对对,他们的飓风飞起来的时候飘得很,虽然速度高度什么的都不错,但飞行姿态不稳定,飞的时候摇摇晃晃的吓死人,要是真打起来,命中率肯定不会高。”窦勇毅也兴奋,如果真按秦致远说的弄到一架“飓风”用来研究,那么最终受益的还是窦勇毅他们这些飞行员。

    “咱们的‘袋鼠’有多重?”秦致远下定决心。

    “七吨半,满载的时候十一吨。”窦勇毅对兰芳空军的装备已经烂熟于心,这些数据张嘴就来。

    “飓风没这么重吧——”秦致远浮想联翩。

    “拍马他都赶不上!就‘飓风’那小身板,估计也就是两吨左右,咱们的‘袋鼠’撞都能撞飞他——”窦勇毅话接的快,刚说完就一脸古怪。

    飞机撞飞机,这在此时的空战中还没有先例,不过也不是不可能哈,“袋鼠”空重四吨半,满载的时候是六吨,如果把这一吨半都弄成装甲,那说不定可以弄出来一个空中的装甲怪兽,用来对付“飓风”简直是爽的不要不要的。

    “你回去看看怎么弄,争取把‘飓风’撞下来一架。”秦致远拍板钉钉。

    如果是坦克,加挂一层外装甲不成问题,但飞机就比较麻烦。

    飞机定型的时候,机体结构都是已经确定了点,随便加点减点都会引起结构性变化,这在空中弄不好就会出现致命失误。

    “袋鼠”是运输机,飞行速度肯定赶不上“飓风”这种战斗机,如果想用“袋鼠”把“飓风”撞下来,那还需要制定一个战术,必须是在特殊条件下,这个设想才能成为现实。

    困难确实是有点多,不过窦勇毅也不是瞻前顾后的性子,秦致远说完之后,窦勇毅马上就起身立正:“是!坚决完成任务。”

    嗯嗯,这个态度不错,但只有态度还不够,窦勇毅毕竟是飞行员不是技术员,改装飞机这种事不是窦勇毅分内的工作,这种工作还是有专业人士来负责比较好。

    于是会后秦致远给隆承辕发电报,要求隆承辕直飞撒丁岛,由隆承辕亲自主持改装工作。

    仅仅是两天之后,隆承辕就乘坐着“袋鼠”飞抵撒丁岛。

    刚见到秦致远,隆承辕还有点不高兴,抱怨秦致远给他的这个任务影响了隆承辕的工作。

    隆承辕现在的职责很重要,“袋鼠”列装之后,隆承辕一方面要研究完善“雷电”战斗机,一方面还要兼顾直升机,前阵子还增加了改进“鹰隼”这个任务,所以隆承辕现在的时间真的很宝贵,甚至下飞机的时候,隆承辕还穿着实验室里才穿的白大褂。

    秦致远可不想看到隆承辕积劳成疾,工作是工作,休息是休息,这两者不冲突,要先休息好才能工作好,秦致远把隆承辕从实验室里喊出来,也是想让隆承辕放松一下。

1051 214() 
想法是不错,但没想到隆承辕不领情,来到机库里看到已经被拆的有点七零八落的一架崭新“袋鼠”,更是痛心疾首。

    “真是一群败家子,知道这么一架飞机值多少钱吗?整整七十五万,你们就这么给拆了?谁能赔得起?”隆承辕看上去是愤怒,不过好像有点炫耀的成分。

    秦致远是知道的,兰芳军部现在出售“鹰雕”的价格是一百万——英镑,更先进的“袋鼠”根本就不卖,过上几年要卖的话最少要一百五十万一架,还是英镑。

    军火贸易可真是暴利!

    有隆承辕这个总设计师指挥,改装进度就快得多,三天之后,改装顺利完成,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机腹部位的装甲,同时加固了机体结构,最终的结果是空重达到十吨,飞行速度更慢,如果没有“鹰隼”的配合,基本别想追上意大利人的“飓风”。

    就在隆承辕对“袋鼠”进行改装的时候,窦勇毅也在组织空军制定作战计划。

    这个就比较简单,“飓风”在面对“鹰隼”的时候本来就不占上风,“鹰隼”只需要把“飓风”控制在一个区域内,然后“袋鼠”过来泰山压顶就肯定能完成任务。

    在知道窦勇毅的计划后,隆承辕又把行动时间推迟了两天,这两天内隆承辕继续对袋鼠改装,在机腹部位增加了一个撞角,在地面上的时候收在机腹内,飞上天起落架收回机腹的时候,撞角会自动出来,而且这两天隆承辕有了新的想法,这架加强版的“袋鼠”以后不用再改回去,执行完任务后多装几挺机枪、机炮什么的,干脆就当成空中堡垒使用。

    秦致远知道隆承辕这个想法后也大力支持,于是又有两架“袋鼠”被改成空中堡垒,执行完任务之后就会开始验证。

    其实这个所谓的“空中堡垒”的概念就和未来的强击机差不多,也就是西方国家所谓的“近距空中支援飞机”,强击机也叫攻击机,主要用于从低空、超低空突击敌战术或浅近战役纵深内的目标,直接支援地面部队作战。强击机具有良好的低空操纵性、安定性和良好的搜索地面小目标能力,可配备品种较多的对地攻击武器。

    强击机是在战场上最容易受到对方攻击损失的机种,为提高生存力,一般在其要害部位有装甲防护。

    现在各国对飞机的使用还不够完善,飞机的种类也不多,除了战斗机和轰炸机就是侦察机,轰炸机还都是高空战斗轰炸机,并没有“近距离空中支援”这个概念。

    在秦致远的设想中,未来的兰芳军队作战,近距离空中支援的任务是由直升机承担的,所以秦致远也没有提出强击机这个概念。

    兰芳空军装备发展,或者说兰芳的科技发展,秦致远一直在起引导作用,但秦致远肯定有放手的那一天,到时候一切都要靠兰芳的这些技术人员,所以培养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非常重要。

    比如隆承辕提出的这个“空中堡垒”概念,就算是不成功那也没什么,最起码也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这就已经足够了。

    1924年七月七号这一天注定要载入史册。

    这天早上,两架意大利空军的“飓风”战斗机和往常一样照例前往兰芳西部行省撒丁省附近上空骚扰。

    其实这样的行为在撒丁岛宣布加入兰芳之后很正常,兰芳虽然宣布撒丁岛现在是兰芳的一部分,但意大利人并不承认这个声明,意大利人坚持撒丁岛是意大利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撒丁岛的领空就是意大利空军的领空,意大利空军有权力在意大利的天空中自由飞翔。

    兰芳和意大利虽然不对付,但毕竟还没到开战那个份上,所以兰芳空军对付意大利空军的骚扰就是驱逐,把飞机赶出撒丁岛上空就算完事。

    这段时间秦致远要算计意大利人嘛,所以兰芳空军在反应速度和反应强度上都有所降低,结果意大利人很嚣张,认为这是意大利空军飞行员素质提高的结果,所以来撒丁岛来的有点频繁。

    提高飞行员的素质其实很简单,和训练陆军战士的枪法一样,要舍得下本钱,就是一个字——飞。

    上天的次数多了,飞行的小时数足够了,经验就会慢慢积累起来,飞行员的素质就会逐步提高。

    在双翼机和三翼机年代,意大利人根本无法对抗兰芳战斗机,那时甚至意大利本土的领空都和兰芳领空差不多,任由兰芳空军随意进出,意大利人根本就无法防御。

    从英国人那里购买到“飓风”之后,意大利人终于有了和兰芳对抗的本钱,虽然赢面还是不大,但总算是有了还手之力,所以这半年以来,意大利空军飞行员的素质提高很快。

    发现意大利人的“飓风”起飞之后,兰芳空军马上起飞了四架“鹰隼”,开始实施“猎鹰计划”。

    没错,秦致远把空军制定的这个计划叫做“猎鹰计划”,还别说,挺贴切的。

    四架“鹰隼”升空之后,马上两架一组各自为战,分别对付一架“飓风”。

    “飓风”本来性能就不如“鹰隼”,以一敌二更是吃力,更何况这次窦勇毅为了确保“猎鹰计划”成功实施,安排的飞行员都是兰芳空军的王牌飞行员,这样一对比,两边差距就有点大。

    窦勇毅制定的计划很简单,两架“鹰隼”,一架追“飓风”的尾巴,另一架在“飓风”的侧翼,逼迫着“飓风”往“袋鼠”已经埋伏好的区域飞。

    预定的伏击地点在撒丁岛以东十五公里海域,这里平均海水深度五十米左右,“飓风”一旦坠海,正在附近海域游弋的驱逐舰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往现场封锁,然后打捞船会对“飓风进行打捞,随后运回撒丁岛,交给隆承辕拆解。

    计划听上去很简单,但执行起来难度还是有点大,尤其是对“鹰隼”飞行员的要求很高,为了确保万无一失,思维飞行员都是千挑万选的精英,由窦勇毅亲自带队。

    窦勇毅可是击落了“红男爵”的人,在兰芳空军中的地位虽然不如周鸿光和包德水,但在世界范围内,窦勇毅的名气比那两位大得多,是很多飞行员心目中的偶像,对付两个不知名的小角色,真是手到擒来。

    被重重算计的两名“飓风”飞行员还不自知,一边用尽浑身解数和四架“鹰隼”周旋,一边不自觉的飞往“袋鼠”已经埋伏好的区域。

    九点半,六架飞机飞抵预定区域,这时埋伏在云端上的“袋鼠”压下机头,向一架“飓风”开始俯冲。

    两名意大利的“飓风”飞行员此时还不知道厄运即将降临,他们半年前还都是菜鸟,最近这几个月被兰芳飞行员反复虐待,飞行技术已经大幅提升,尤其是其中一位叫西尔维尼奥的飞行员,他现在是意大利空军“飓风”大队的大队长,意大利飞行员中的佼佼者。

    意大利空军的编制并不大,“飓风”大队虽然是有个大队的名义,其实没几架飞机,一共才之后三十二架飞机,其中还只有一半是“飓风”,剩下的仍然是老式的双翼机。

    英国人虽然支持意大利人和兰芳人对抗,不过对意大利人并不信任,因此给予的支持也是有限。

    英国人也不可能给意大利人足够的信任,看看意大利人在世界大战中的表现,英国人实在很难相信,意大利人会是他们的好队友。

    猪队友还差不多。

    西尔维尼奥现在有点沮丧,就在临上飞机之前,西尔维尼奥还自信满满,但现在所有的自信都已经化为乌有。

    这几天西尔维尼奥感觉在面对兰芳的“鹰隼”时越来越轻松,西尔维尼奥并不认为这是兰芳空军有意放水,而是把这个归功于自己的技术进步上。

    今天的情况有所不同,在面对“鹰隼”时,西尔维尼奥感觉很吃力,特别是那架编号为“214”的“鹰隼”,西尔维尼奥好几次都感觉已经摆脱了“214”,但最多不过十几秒,“214”就会重新占据有利地形,盯住西尔维尼奥战机的屁股。

    如果这是在实战中,“214”只需要一个点射,就能把西尔维尼奥架势的“飓风”打下去。

    现实让西尔维尼奥无比沮丧,西尔维尼奥当然不知道,“214”上的飞行员就是窦勇毅,至于为什么窦勇毅的战机使用“214”这个编号,如果西尔维尼奥知道这几个数字的汉语谐音,估计西尔维尼奥根本就没有和“214”周旋的勇气。

    214,尔要死!

    一直被“214”纠缠不休的西尔维尼奥一直到远离撒丁岛,才感觉到稍微有点轻松,不过危险并没有解除,那架“214”并没有返航,而是在西尔维尼奥飞机后方一公里处伴飞,这让西尔维尼奥感觉被侮辱,因此希尔维尼奥转过身对“214”比划了个中指,也不管“214”上的飞行员能不能看得到。

    恍惚间,西尔维尼奥仿佛看到“214”飞行员那充满嘲讽的目光。

    怎么可能——西尔维尼奥这么安慰着自己,一回头却猛然发现自己飞机上空飞过来一个大家伙。

    和“飓风”比起来,加强版的“袋鼠”确实是有点大。

1052 风起() 
“飓风”和“袋鼠”不是一个等级的,不管是从重量上说,还是从体积上说,“袋鼠”在面对“飓风”的时候都占据压倒性优势。

    “袋鼠”的长度为19。50米,翼展29。22米,高度5。2米,改装后的“袋鼠”重量为十吨,是个不折不扣的大家伙。“飓风”的翼展12。2米,机长9。8米,机高4。00米,空重只有两吨多一点,和“袋鼠”根本没法比。

    有了隆承辕的指挥,“袋鼠”的机腹上还安装了撞角,所以当“袋鼠”从“飓风”上方飞过去的时候,远处的窦勇毅感觉就像是餐刀划过奶油一般的顺滑,空中的“飓风”几乎是瞬间就四分五裂

    也不算是四分五裂吧,“飓风”的尾翼连同左边的大半个机翼都被切掉大半,这让“飓风”瞬间就失去平衡,翻着跟头空中直接掉下去。

    其实距离海面也不高,二三百米的样子吧,但这个距离上掉下去,仍然让机体无法承受,飞机瞬间就四分五裂,飞行员连跳伞的机会都没有,就这么随飞机一起沉入海底。

    这个死法实在是太过凄惨,另一架“飓风”的飞行员心胆俱裂,根本就没有找回场子的想法,调转机头向着意大利的方向就想跑。

    有哪里还能跑得掉,隆承辕改出来的三架“袋鼠”都在云层上,一架用来对付西尔维尼奥驾驶的“飓风”,另外两架都等着捡漏呢。

    最终的结果是另一架“飓风”更惨,直接在空中被“袋鼠”撞得解了体。

    “袋鼠”也不好过,一侧的机翼损毁严重,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