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远征欧洲-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别急,有你走的时候。”秦致远看着坑洼不平的路面,幽幽叹道。

    出了亚眠之后,道路条件极其恶劣,根本就没有公路,甚至原来的道路已经被往来的汽车碾坏,路面上到处是一尺多两尺深的车辙,有时候甚至在路中间会遇到两三米见方的弹坑,车辆前进的速度别说飞驰,还没有步行走的快。

    越往东走,道路条件越差,终于,在一个重炮轰出来的弹坑前,车队停止脚步。

    “下来,下来,全部下来,伙计们,你们的活来了,先把这个弹坑填平,然后咱们再上路。”一名挂上士军衔的法军士兵过来通知。

    “哥,这洋鬼子说啥呢?”以高鸿仕的法语水平,还没法用咏叹调似的口语和人交流。

    “下车,有活干了。”秦致远脱掉背包,拎起一把在亚眠配发的铁锹跳出车厢。

    秦致远他们到达弹坑的时候,几十名劳工已经开始干活了,一名挂少尉军衔的法**官拎着一根鞭子在旁边监工,虽然没有用鞭子抽人,嘴里却在不断的大骂:“该死的,快点,该死的德国人,该死的破路,该死的交通部,该死的猴子们,快点把这该死的弹坑给我填平。”

    “嗨!注意你的态度,少尉先生。”秦致远听不得猴子这个词,只要听到有人骂华工是猴子,秦致远都想从地上抓起一把泥土,然后塞到那个人的嘴里。

    “啊哈,又来了一群,很好,这位能听懂人话的先生,让你的伙计动作快点,不然我就让他们尝尝我的鞭子。”那名少尉没有丝毫收敛,反而有点变本加厉。

    “注意你的言辞,少尉先生,我再次提醒你一遍。”秦致远拎着铁锹来到少尉身边,重重的把手中的铁锹掷在地上。

    秦致远手劲很大,铁锹也很锋利,大半个铁锹面没入土中,充分展示了秦致远的愤怒。

    “你想干嘛?你是要违抗军令吗?”少尉后退一步,警惕的按住腰间枪套,手中鞭子一挥,十几名手持步枪的法军士兵围拢过来。

    “我们不是军人,别用你那该死的军令命令我们。”秦致远恍若未觉,步伐坚定的向着少尉逼近;“还有,你可以命令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我们也不会消极怠工,但是请你端正你的态度,不要使用带有侮辱含义的词汇来侮辱我们,那不会显得你更高贵,只会使你帽子上的军徽黯淡失色,明白吗先生?”

    秦致远一点也不怕,不是因为周围的劳工也也围拢了过来,而是因为他笃定面前的法军少尉不敢开枪。

    欧洲需要生力军,这是所有欧洲人的共识。北洋政府向欧洲派出劳工,是英、法两国花了大价钱才实现的。如果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发生大规模的华工伤亡事件,一个小小的少尉,未必承担得起这个后果。

    “你想干什么?煽动你的同伴罢工吗?你想过你这种行为的后果吗?现在是战争期间,我有权不经法庭审理直接处决你,你的国家不会因此追究我的责任,你想挑战我的耐心吗?”少尉抽出了腰间的左轮手枪,然后顶住秦致远的胸膛:“去干活,该死的猴子,给我填平那个该死的弹坑,如果你们做不到,我就把你们全部枪决,然后扔到那个弹坑里填平它,明白我的意思吗?现在,立刻,马上!”

    从这名少尉的眼里,秦致远看到了因为羞耻产生的冲动,看到了被激怒之后的疯狂,或许就在下一刻,少尉就会扣动扳机。

    按照战时法则,如果秦致远被杀死,少尉确实不用负责。

    初至法国,秦致远遇到了来到这个时代以来,最大的危机。

    (ps:求收藏,求推荐,只需轻轻一点,不要钱,不费劲,您的鼓励是对写手最大的鼓励。)

第十四章填坑() 
索姆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规模最大的一次会战,从1916年6月24日开始,于11月18日结束。

    英、法两国联军为突破德军防御并将其击退到法德边境,付出了超过62万人伤亡的代价。在战争中,英、法联军毙伤了几乎同等数量的德军,并且造成德军13万人失踪,30万人逃跑,但是并没有达到战役目的。

    秦致远他们到达法国的时候,索姆河战役已经进行了两个多月,在这两个多月中,英、法两国遭遇到重大伤亡,其中在战役发起的第一天,英军即伤亡近6万人。

    在这之前的所有战争,从来没有一方在一天之内损失6万人,可见战役之残酷。

    法军自从开战以来,伤亡人数不在英军之下。因此,法国人已经见惯了死亡,习惯了告别仪式,生命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个纸面上的数字。

    秦致远面前的这位法军少尉显然也是这样。

    此时天色渐暗,远方的炮火一明一暗的闪耀着令人心悸的光芒,不时有“隆隆”的爆炸声隐隐传来,大地在颤抖,空气在燃烧,天空不见日月,连夜星都不忍目睹。

    行走在路上军队依旧络绎不绝,诡异的是,几乎所有人都不出声,他们就这样沉默的走向死亡,走向归宿。

    “你想干什么?开枪打死我吗?你能杀掉这里的所有人吗?你能保证你的良心不会受到谴责吗?”秦致远顶着枪口再次往前逼近一步,仿佛感觉不到顶在胸前的枪口一般,指着远方一明一暗的爆炸火焰继续恶狠狠的逼问:“看看那边,你的同胞正在忍受德国人的炮击,他们饿着肚子缩在战壕里,顶着德国人的炮弹,抱着或许已经打光了子弹的步枪,祈求着上帝保佑,哭喊着想要回到妈妈身边,等待着炮兵兄弟们火炮支援”

    秦致远一边说,一边往前逼近,可怜的少尉迫于秦致远的威势,只能步步后退,渐渐后退到弹坑边缘。

    “而你,你这个该死的、愚蠢的、无能的肥猪,却在这里因为你那可笑的歧视,卑微的自尊,想要枪决你的盟友。你的自尊,难道大于前线兄弟们的生命吗?”秦致远一点也不怕,因为胸前手枪的保险还没有打开,少尉就算是想开枪,也要先打开手枪保险,以秦致远的反应速度,足以制止这样的行为。

    “你你”少尉面色涨红,状若癫狂。秦致远的怒斥,就好像拔光了少尉的军装,令他赤条条的暴露在众人面前,接受众人的围观和嘲笑。他受不了这个,于是,少尉试图用拇指打开保险,想要杀死秦致远,重新掌控局面。

    “哼哼”秦致远冷笑一声,闪电般探出手抓住手枪转轮,使其无法击发,然后一挽一扣,已经下了少尉的手枪,然后把少尉控制在怀中,持枪顶在少尉的脑门上。

    “住手!”

    “放开他!”

    “你现在回头还来得及!”

    周围的法军士兵纷纷推弹上膛,持枪瞄准秦致远。

    “把枪放下!”

    “谁敢开枪!”

    “艹,来啊!”

    劳工们顿时拎起铁锹,一拥而上围在秦致远周围,把秦致远紧紧的护在中间。

    “都不要冲动,先把枪放下。”一名佩戴军士长军衔的法军士兵越众而出,张开双手挡在两拨人中间。

    “这位先生,请你放开尼尔少尉,我能担保,他不会做出不利于你们的事情。”军士长很有威信,他说完之后,绝大部分士兵放低了手中的步枪,不再对准劳工们。

    军士长,是西方军队中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这个职位,一般是由在军队中具备很高威信,非常有经验的老兵担任。军士长不同于士官长,并不算是军官,但是一般部队中的连排长等基层军官如果要做决定,都会找军士长商量。

    “好的,如你所愿。”秦致远越众而出,把手中的少尉推给军士长,并把少尉的手枪调转枪柄递过去:“他好像受了什么刺激,或许是老兵综合征,或许是别的什么。总之,他已经不适合在前线服役了,也不适合返回家乡,最好给他找一个精神方面的专家,要不然他以后的日子很难熬。”

    老兵综合征,是因为在参加战争时期,因为精神高度集中,并且每天都面对着疯狂的敌人,以及死去的战友,而在精神上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所导致的类似于精神病的症状。

    “该死的,你这个黄皮猴子,我要杀了你,我一定要杀了你,滚回你的国家,这里不属于你,滚回柏林。”少尉刚被放开,就转身向着秦致远扑过去,嘴里颠三倒四的谩骂不止,看样子就像疯了一样。

    “他的弟弟们一个月前战死了,三个弟弟,都战死了,同一天。”军士长叫来两名士兵,控制住已经处于癫狂状态的少尉,然后面色黯然的解释。

    “真让人同情。”秦致远摇头叹息,战争,总是残酷的;“我能理解尼尔,谢谢你的解释,军士长先生,这让我感觉不是太糟糕。”

    “谢谢你的理解,编号10086先生,现在请开始你们的工作。”并不是所有的西方人都歧视中国人。就像是在后世,并不是所有的中国人都歧视印度人。

    当然,一码归一码,当意外事故解决之后,秦致远他们还是要填坑,以军士长为首的法国人还是不会帮忙。

    在“各司其责”这一点上,西方人总是很坚持。

    既然问题解决了,秦致远也拎起铁锹,开始从路边挖土填坑。

    这个弹坑估计是200毫米以上口径的重炮轰出来的,又大又深,百十名劳工整整填了十分钟,还没有把坑底填满。

    秦致远挖了没几下,就开始改变方法,一大半的人专门挖土,剩下的人找雨衣、披风、帆布什么的做成容器专门运送,速度果然快了不少,大概半个小时后,弹坑填平,车队继续前进。

    前进没多久,车队再次停下,这次的弹坑更大,更深

    秦致远借着车灯的光柱看向远方,一个又一个的弹坑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一支延伸到光柱尽头。

    这不是填坑,这是重修出来一条路。

    (ps:求收藏,求推荐,只需轻轻一点,不要钱,不费劲,您的鼓励是对写手最大的鼓励。)

第十五章 职责() 
索姆河战役开始的时候,英、法联军集中了2189门火炮,1160门迫击炮,大约300架飞机,参与了战前的火力准备,时间长达七天。

    英、法联军对面的德国第二集团军拥有672门火炮,300门迫击炮,112架飞机。

    在整整长达七天的对射中,双方发射了数以百万计的炮弹,在给对方造成重大伤亡的同时,也把索姆河附近地区打的满目疮痍。

    直到21世纪,索姆河地区仍旧留有一战时的弹坑,无声的诉说着这段沉重的历史。

    对于秦致远来说,他没有心情伤秋悲月,赶紧在天亮之前把弹药送到前线才是正经。等到天亮以后,德国人的炮兵观测气球就会升空,到时候恐怕运输车队就有遭受炮击的危险。

    整整忙活了一夜,车队终于到达卡皮地区,也就是这次运输任务的终点。

    法国葡萄酒闻名于世,卡皮附近就是著名的葡萄酒产地,这个原本遍地是葡萄园的小镇现在已经成了一座庞大的兵营以及物资集中地,支援着法国第六集团军向德国人的阵地源源不断的发起进攻。

    清晨,车队到达卡皮,秦致远刚跳下汽车,就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视线所及,到处都担架,一个接着一个,从车队前方向远处延伸,一支延伸到城镇外面的山丘上,最少有上万个,或者十万个也说不定,以秦致远的眼界和见识,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每一个担架上都躺着伤兵,奇怪的是,伤兵们没有大声哀嚎的,也没有哭天抢地的,甚至连低声呻吟的都没有。有的只是麻木、冷漠、绝望,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活着和死亡已经没什么区别。

    胳膊上戴着红十字袖标的军医和护士穿梭其间,伤员实在太多,军医根本处理不完,只能简单检查后命令护士做标记:“这个,立即处理这个,稍后处理这个,不用处理了,他已经死了”

    立即处理的都是轻伤员,稍后处理的才是重伤员。不是军医区别对待,而是在这种时候,要把有限的医疗资源向更容易恢复健康的轻伤员倾斜,至于重伤员,听天由命吧,或者直接交给旁边已经累瘫了的牧师。

    只有上帝能救他们。

    更远一点的地方,有人正在挖临时坟墓,每一个坑里要埋上三四个人,只做简单标记,等到战争结束后,再把他们挖出来重新安葬。

    很多人从担架区里抬出来,直接就送到临时坟墓那边,只用一张裹尸布简单包裹一下,然后就草草下葬。从尸体僵硬的程度来看,那些人早就死了,只不过是因为人手不足,才只能留在担架区里等待处理。

    “处理”!多么残酷的一个词语。

    就在几天前,他们还是活生生的战士,迈着整齐的步伐,踏着军官的哨子声,缓慢而坚定的向德军阵地发起进攻,或许是刚刚跃出战壕,或许是在进攻途中,或许是在胜利即将到来的时候,只要一颗子弹,就能带走他们以及他们的家人全部的希望。

    “乖乖多大仇、多大恨”陈康健目瞪口呆喃喃自语,更多的人下巴掉到地上犹不自知,他们无法理解,到底是什么样的仇恨,才会促使同为人类欧洲人如此自相残杀。

    或许就像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的那样,为了“生存空间”。

    “嗨!伙计们,现在不是思考人生的时候。动起来,动起来,马上动起来,把这些箱子卸下来,送到炮兵阵地那里去,然后把这些担架装到汽车上,把这些可怜的孩子送回家,他们的妈妈需要他们,他们也需要他们的妈妈”一名身材有些发福的上尉在沿着车队大声喊叫,边喊边用手里的鞭子抽打着车厢。

    “嗨!你们都听不懂法语吗?我的天哪,能不能来个人,该死的,难道你们也是印度人?你们的头巾呢?”劳工队众人都下了车,却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呆,对于上尉的命令没人加以理会。

    印度也向欧洲派出了劳工,不仅派出劳工,而且派出了上百万军队直接参与战争。正因如此,英军将领claudeauleck曾说过,如果没有印度军团,英国是无法挺过一战的。也正因如此,印度称为英女王皇冠上最耀眼的那颗明珠。

    就在秦致远他们不远处,正在挖掘临时坟墓的那些包着头巾的人,就是印度人。

    “好的上尉,立即行动。”秦致远最先反映过来,马上开始招呼众人干活。

    和需要真刀真枪冲杀在第一线的印度人不同,华工只参与辅助工作,不用上阵厮杀。

    但是活还是要干的。

    车队很长,大约有一百多辆卡车,劳工队百十个人根本忙不过来,上尉又叫来一帮印度人和法国军人,卸车的速度这才逐渐加快。

    炮弹和土石不一样,不能手递手的传递,只能一箱一箱的扛到炮兵阵地上,好在那边有人负责接收,劳工们只需要把炮弹扛大概50米的距离就行。

    一箱炮弹,大概30公斤左右,这个重量,对于自幼习武的人来说,还真不费劲,于是众人扛着炮弹箱奔走如飞,混在慢腾腾的印度人和法国人中间非常显眼。

    “枪骑兵,冲锋。”看劳工们速度飞快,上尉非常高兴,居然喊出了骑兵冲锋时的口号,看来这是他们部队的传统。

    令秦致远感到奇怪的是,虽然眼看华工们跑得飞快,印度人和法国人却没有丝毫加快脚步的意思,看向华工们的眼神不但没有羡慕或者愤恨等情绪,反而有一丝嘲讽。

    这顿时让秦致远感觉不妙,于是悄悄对身边的高鸿仕说:“慢点,告诉其他人,慢点搬,有古怪。”

    高鸿仕虽然不明所以,但出于对秦致远的一贯新任,还是把秦致远的话传递出去,华工们的速度也渐渐慢了起来。

    可惜已经晚了,适才华工出色的身体素质已经引起了上尉的注意,这会儿再藏拙未免有些过犹不及。

    “枪骑兵们,新的命令下达了,你们要把这些子弹送到前线去,补充我们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们。”等所有的弹药箱都卸下来之后,上尉重新下达了新的任务。

    “上尉先生,往前线送弹药,超出了我们的工作范围,我拒绝。”开玩笑,那边打的正热闹,炮声一刻都没听过,这会儿往前送弹药,找死吗?

    “我不知道你们的工作范围是什么,我只知道我的孩子们需要弹药,而你们就是负责运送弹药的人,现在请你们履行你们的工作职责。”上尉比少尉难对付,不打你也不骂你,只拿模糊不清的指责说事。

    “好吧,但是我们要吃点东西,从昨天晚上到现在,我们什么都没吃,修了一夜的路,然后又卸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车,我们都累坏了,我们需要休息一会。”秦致远同意了上尉的要求,同时提出自己的要求。

    “可以,你们有十分钟。”上尉同意了要求,然后有人快速送过来各种罐头以及牛奶。

    秦致远抬头看了一眼,送东西过来的,正是刚才的那群印度人和法国人,他们现在速度很快。

    (ps:求收藏,求推荐,只需轻轻一点,不要钱,不费劲,您的鼓励是对写手最大的鼓励。)

第十六章 油纸包() 
1804年,法国一位厨师首先发明了罐头,然后在1862年,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发现,使罐头达到了无菌标准。

    可以说,罐头就是由法国人发明,然后由法国人完善的东西。

    作为罐头的诞生地,法国的罐头种类繁多,营养齐全,早在拿破仑时代就成为了法国军队的标准补给。

    送到秦致远他们的,有牛肉罐头、黄豆罐头、桃子罐头以及蘑菇酱罐头。

    “快点吃,别吃得太饱,也别喝太多牛奶,一会跑的时候会对胃部造成不适。”秦致远吩咐一声,然后来到上尉身边。

    “上尉先生,我们的任务量是多大?”现在不是置气的时候,既然逃不掉出力,就要给人留下个好印象,不能干出力不讨好的事。

    “100箱子弹,150箱手榴弹,以及四十箱食品,还有两箱急救包。”上尉看起来对秦致远印象不错,喊人拿过来一副军用地图:“看这里,你能看得懂吗?”

    得到秦致远的肯定之后,上尉继续介绍:“我们在这里,卡皮,要把这些补给送到五公里外的阵地上去,我们已经攻陷了德国人的第一道防线,现在我们的阵地就是以前德国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