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杨明志直接命令道:“你们所有人都睁大眼睛,子弹上膛,要在瞬间从行军变更为作战姿态。”
和往常一样,巴尔岑的人在前方开路,与大部队拉开一定距离。
他们终究还是遇到了异常情况,巴尔岑遇到了一支德国部队。
“报告!报告!前方发现敌人,兵力一个营!”侦察兵对着步话机直接喊话,这令收到情报的杨明志大吃一惊。
部队刚刚出了一片树林,正走在开阔地上的,在前方树林又发现了敌人?!
“全军立刻做好战斗准备!”
杨明志也和其他人一样,手持枪械匍匐在地,叶甫根尼和拉夫连季的精锐部队立刻架起机枪,组织起唤醒防线。
这时,巴尔岑又进行了汇报。他的目的很简单,即对敌人发起突然袭击。
“敌人的兵力比你们多!你们可否直接消灭他们?!”杨明志质疑道,但巴尔岑信誓旦旦,因为他觉得这群德军看起来精神非常差,简直是一群乌合之众。
如此,杨明志相信他的判断,下令立刻进攻。
其实,这支德军是弗洛伊德的兵,德军攻打霍姆尼奇的军队被迫回援列奇察,不曾想在进军途中爆发遭遇战。
巴尔岑命令所有的冲锋枪手在阵线第一排,伴随着一些机枪手,强大的火力出现在森林中出现。苏军战士皆穿着白色斗篷,突然从雪地上站起来,密集弹幕瞬间将这支德军的营打到崩溃。
这令巴尔岑非常诧异,“敌人不可能这么弱,怎么仅仅刚刚交战,他们做了象征性抵抗就撤了呢?”
还没令他想清楚,这伙儿德军做出更惊人的举动——溃逃。
侦察连的精兵还想继续追击,被巴尔岑拦住。“所有人不得轻举妄动,也许这是敌人设下的圈套,引诱我们进入包围圈。米沙,你带领几个人去瞧瞧!”
杨明志的大部队立刻建立临时的防御工事,巴尔岑也在树林中蛰伏,几个侦察兵摸了上去,他们又急急忙忙的跑了回来,向巴尔岑汇报了惊人的消息。
因此,杨明志也马上得到了前方传来的情报:“前方发现大量敌人,兵力至少两个营。他们在行军!怎么办?”
这是巴尔岑的质问,杨明志想了想,下令以不变应万变,命侦察兵继续侦查。
他和巴尔岑都非常担心敌人在设圈套,事实证明这是两人想多了。敌人那根本就不是诈退,而是真的溃退,因为这可是所谓的打了“胜仗”的部队。
霍夫曼和弗洛伊德的部队,他们损失太大,一千多人阵亡吗,又有将近一千的各种伤兵的伤员,还能继续作战的士兵也是疲惫不堪。当得知苏军正规军直接在攻打列奇察,自己就是去填补那里的兵力空缺,仿佛就是去送死,加之天气寒冷,士兵们的士气顿时跌落谷底。
德军士兵也是人,就像之前广大的苏军战士,战斗意志的崩溃,就出现了大规模的投降。而这群德军至少没有束手就擒,他们跑的很快,直接变成了溃败。
恐惧在蔓延,这一点霍夫曼和弗洛伊德根本控制不住了,即使枪毙几个逃兵也无济于事,因为大家都在逃。
两人一咬牙,干脆命令:“全体,向东北方向撤退!”
杨明志和巴尔岑干脆蛰伏了两个小时,之后在再没有战斗。
遭遇战,巴尔岑发现了敌人的五十多具尸体,自己所部无一伤亡。
战斗警报解除,部队继续向南撤退,在这之后再没遇到德军的阻挠。
遭遇战后,杨明志也检查一下那些德军,仔细思索一番后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他们应该是攻打霍姆尼奇的部队,正如我们之前担忧的,他们果然是回去增援的。但是我们已经迅速离开列奇察,他们注定抓不到我们。”
“结果因为我军的阻击战打的太好,甚至进行了局部反攻,这群人已经疲惫不堪。所以他们才一触即溃。”巴尔岑自我总结,这得到了杨明志的认可。
“所以我们继续赶路,早一点回到军营休整。”
杨明志所部在树林中过夜,在撤退途中,他们绕过了霍姆尼奇,甚至远远的看到了那城市,却没有进驻的计划。在城市的外围,一些被德军抛弃的战马,有的已经死了,有的居然鬼使神差的在啃食雪地下的干草。
马匹这种宝贵的东西岂能放过?所以部队一口气牵走了二百多匹军马,这意外的收获使得部队立刻将一些辎重,直接挂在马匹背上。
所以,当夜间向军营汇报情况时,杨明志刻意说起了撤军途中所见所闻。
“真是恭喜,咱们一直需要一些大型家畜。”耶夫洛夫除了恭贺胜利外,也说了这场战斗宏观上的大情况。“亲爱的别列科夫,咱们组织的这次作战,规模再大一点,就是一场战役了。”
杨明志大吃一惊。战役?大规模的战斗才能变成战役,再说了,这次主要任务就不是解救战俘嘛。为了完成任务,所以才被迫袭击霍姆尼奇令敌人分走重兵,这番部队才能在敌占区如鱼得水制造混乱。
结果,耶夫洛夫自称一言难尽,因为这场战斗的意义远比解救战俘大,宏观上,在白俄罗斯南部地区,这次行动引起了连锁反应。
“我们的游击队友军们,因为敌人治安部队的主力纷纷向列奇察增援,在部分地方兵力空虚,以往不敢做的战斗行为,这次几乎同时爆发。很多游击大队和小分队,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些战果情报部门已经做了统计,尤其是我们284师的辉煌战果,这个已经为方面军司令获悉。”
杨明志胸有成足,这下铁木辛哥不仅知晓了解救战俘行动的成果,更得知了,德军一个后方的治安师遭遇了重大伤亡。这些功绩,就目前来看在苏军全部的队伍里,也是非常罕见的。
更重要的,这场战斗所取得的政治意义应该远大于军事意义,这象征了敌占区人民不屈的抗争,以及游击队的灵活机动作战也能取得很大战果,游击队根本不是乌合之众。
霍夫曼和弗洛伊德的残兵饶了一个大圈,才抵达列奇察,他们的到来令人震惊。
715师三个主力团,第三位团长曼萨以不可思议的眼光看着自己的同僚,他们的军容简直是一群乞丐,破衣烂衫不多,这群战友还带着大量的伤员。不用多说,他们一定遭遇了非常残酷的战斗。
所以,曼萨很识趣的没有多说话,直到三人聚首。
霍夫曼缓缓的叹气:“我们遭遇了苏军精锐部队,我们奋战过,但是硬生生被他们打败。如若所有的苏联军队都是如此,这场战争,我们根本无法取得胜利。”
曼萨没有反驳也没有肯定,他不发表自己的立场。说道:“具体的事你去向长官汇报吧,现在715师的处境和之前的707师几乎一样糟糕。敌人攻打了列奇察,现在722师与805师的部队将要进驻这里,咱们的师一样遭遇重创。很抱歉,我们也有可能进行休整了。”
事已至此,霍夫曼和弗洛伊德已经无所谓了。两人的团实实在在的战败,士气也已经不复存在。对于任何责罚两人也认了,不过这些事暂时都抛诸脑后,一切的事等休息好了再说。(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三章 铁木辛哥的联想()
284师在白俄罗斯南部所进行的战斗,使得整个白俄罗斯南部都处在战争状态,除却德军的人员和物资损失,他们最大的损失反而是减少了向前线输送的给养,更多的兵力用于和游击队的周旋。
为此,西南方面军司令部为此大加赞赏。
“如若我们的队伍多一些这样的部队,那么我们甚至可以预见到,敌人的后方将不太平。他们就像癌症一般,慢慢侵蚀掉敌人,最终,我们面前的敌人将跟着毁灭。”铁木辛哥评价道。
不过这位司令官的工作是率部在南部抗击德军,在十一月底,德军一部猛攻罗斯托夫,凭借着坦克部队的数量优势,德军成功攻入罗斯托夫。苏军进行了顽强抵抗,并在铁木辛哥的命令下进行反击。
攻入罗斯托夫的德军第一装甲集团军损失很大,这支精锐部队根本不顾希特勒“战斗到最后一人的命令”而仓皇撤退。
这一战,西南方面军粉碎了德军向北高加索突破的企图,牵制了大量德军,从而也减轻了莫斯科守军的压力。
这便是这段时间,西南方面军所取得的最大胜利,但德军试图攻占克里米亚和高加索的战略企图,从未停息过。苏军努力维持着现状,以铁与血抗击着,以至于德军不得不减缓推进的速度。
而白俄罗斯南部,那块几乎是苏联飞地的地域,对敌人一条交通线的新一轮战斗又取得成功。战斗胜利的功勋依旧不是别人——别列科夫,这个神奇的副师长不仅仅救了相当于一个步兵团兵力的战俘,更是偷袭列奇察,制造了难以估量的胜利。
喜悦在方面军司令部内弥漫,铁木辛哥在激动之余,立刻着手书写亲笔信。并直接将参谋长叫到办公室,两人亲切攀谈起来。
“这次战斗出乎我们的预料。”参谋长图皮科夫说道,“第一点,我们送过去的物资他们完好的收到,并用在实战。第二点,他们的兵力得到了增长,在其他部队作战失利成为溃兵,加入284师后,战斗力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请注意你的措辞,他们是近卫284师,这是一支近卫部队。”铁木辛哥笑着提醒道。
“是的,是的。这支部队配得上近卫的称号,尤其是那位别列科夫,这个人的存在,对于红军确实是一种福祉。”
这一点,铁木辛哥完全赞同。
暴风雪肆虐莫斯科前线,严寒给予双方同样的伤害,只是苏军对于寒冷天气准备的更充分,更重要的,莫斯科整个城市被数十万市民修筑成为巨大的堡垒。
德军冒着后勤崩溃的危险,忍受着严寒,一路遭遇苏军的阻击,最终兵败莫斯科城下。战斗中,苏军使用了新式武器,使得德军坦克部队遭遇毁灭性打击——单兵火箭筒武器,具体的说是火箭推进式榴弹武器,这便是别列科夫所发明的,是在明斯克城外一口气灭亡德军第七装甲师一个坦克团的原因。
“现在据我们得到的信息,别列科夫,他指挥了在莫济里、卢万卡、库塔、切诺比、霍姆尼奇和列奇察的战斗,他的战术我总结为两点,夜袭和机动奔袭。不得不说,这是最适合在白俄罗斯森林地区进行的战术,效果出奇的好。”图皮科夫介绍了284师取得的辉煌战果,所谓德军的707师和715师都遭遇到部队严重缺编的284师的致命打击,以至于敌人必须回去休整。
此刻的铁木辛哥很庆幸,这样的人是在自己的麾下。他抬起头看着自己亲爱的参谋长。“同志,我叫你来可不仅仅是听你汇报我们的英雄的战果。那个人是中国人,因为我们的国情,他很有作战才智更是个发明家,成为副师长已经是领袖的抬举。现在我想听听你对284师正牌师长耶夫洛夫的见解。”
顿时,图皮科夫摆了摆手,“耶夫洛夫,这个人很是一般,他唯一的存在就是执行命令。如果没有命令,他将毫无建树。”图皮科夫的评论很不客气,因为耶夫洛夫唯一的优点就是可以深入贯彻落实任务而已。
铁木辛哥不禁叹息,“唉,如果那个人不是个中国人,他肯定要迅速提拔为集团军军长。也好,现在我们来说说别的事情。”
原来,他已经写好了亲笔信,只要交给电台员发送到沼泽地即可。
铁木辛哥有着很大的担忧,因为几个月以来284师取得的辉煌战果,这极大的打击了敌人,却也必然成为众矢之的。
“如果敌人大举进攻普里佩特沼泽,即使那里的地理条件基本限制了敌人装甲部队的行动,他们就必需出动纯粹的步兵。但问题在于,敌人会吸取教训,必然采取重兵集团围攻的策略,对于他们,这将是巨大的考验。”
这一点,图皮科夫何尝是不知道。他并不认为别列科夫,也就是杨明志,有着绝对的力挽狂澜的能力。打仗就是打消耗,人员是消耗,食物、弹药都是消耗。难么万一未来德军大举围剿,他们还能安然无恙?可以预见,敌人不可能什么也不回应。
因此,两人商量的,依旧是想办法援助他们。但问题确实,因为战线向东发展,苏军依旧处于被动状态,运输机已经难以安全的向沼泽地空投了。
“我很担心他们,真的。”铁木辛哥深沉的说道,“事实就是,他们现在必须依靠自己了。我也只好以方面军司令的身份,给予他们,近卫284师全体战士口头上的嘉奖,希望他们能够克服现在的艰难时刻。”
“这一点你可以放心。”图皮科夫乐观的说道,“我相信他们,既然他们已经开始自力更生,我们完全可以给他们更大的自由。终归这支部队目前不在我们的实际控制之下,所有命令都是遥控指挥的。或许因为我们难以得到白俄罗斯那边的确切情报,以至于一些命令和实际情况有偏差。”
“所以,你是希望我给他们的命令,就是自由作战,尽一切所能扩大战果?”
“没错,就是放权。这一点不违背领袖的意思,现在你也看到了,他们根本不像一些游击大队畏惧德军淫威,只进行小规模的军事行动,更多是自保而憋在森林。别列科夫的人一直在主动出击,我们应该鼓励他们这样做。”
铁木辛哥简单的思索了一下,觉得这很有道理。他抬起头,道:“好吧,我同意。我会拟定新的命令,对于近卫284师,他们的任务就是用一切手段扩大战果。”
而杨明志呢,他得胜归来的部队将首先抵达黑土村,因为那里是最先抵达的。
这个集体农庄的人口不多,主要还是因为这里在北部,更靠近德军。这里养殖了大量的家畜,当杨明志所部举着红旗归来后,他们得到的第一口美食,便是美味的羊肉汤。
胜利凯旋的喜悦在整个村庄蔓延,所有的战士们都是英雄。
在村子里,杨明志安稳的住下了,部队需要休息,这一天全军不再赶路回军营。
大部分的军人住进了民兵的营房挤一挤,一些则暂住村民家里。而杨明志和他的两个女孩,干脆就住在村委,因为这里本就有供工人休息的宿舍。
分完了房间,卸下了乱七八糟的装备,杨明志立刻对女孩们命令道:“你们已经很累了。现在虽是白天,你们还是听从妇女组织的要求,去洗个澡,然后赶紧睡觉,睡个好觉。”
“那么你呢?”杨桃问。
“我当然是先和师部联系,你的耶夫洛夫大叔早就等急了。还有,我很想知道方面军司令到底表彰了些什么。”说罢,杨明志笑着摆摆手再见,自己直奔村中的电台所。(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四章 霍姆尼奇还有作用()
“嗯,好的。你们暂时就在黑土村进行休整,至于方面军司令对咱们的嘉奖,之后的会议我们再讨论。你们在那边休息两天。”
耶夫洛夫结束了通信,他回到师部办公室长舒一口气。
“这么说来,他们都回来了?”嚼着面包块的耶莲京娜问道。
“是的,他们付出了一些人员代价平安归来。这一次的军事行动,至此可以算是落下帷幕了。”
“而且司令部对咱们的一系列行动也很满意。”耶莲京娜补充说道。
“没错,满意是满意,但是司令部也在提醒我们,一定要当心敌人的伺机报复。我们这一次搞的行动规模太大了!”
不过耶莲京娜更加的乐观,这几个月的战斗,她早已觉得,德军的实力也就那样。只要面对的不是敌人的坦克和飞机的进攻组合,他们就还得凭借着步兵推进,这样他们的优势就不复存在。而这,也正是部队能防守得住霍姆尼奇的关键所在,只不过那里目前被放弃了。
这一点一直为耶莲京娜很是诟病。
“别列科夫到底是个中国人,思想和我们完全不同。如果是我掌握军权,我一定会让部队驻扎在霍姆尼奇。因为那是我们解放的城市!”耶莲京娜遗憾的说道。
对此,耶夫洛夫也无可奈何。眼前的这个女人一定会深入贯彻落实领袖的指导精神,即战斗到最后一人也要守卫住领土。
西南方面军也正是固守这一点,铁木辛哥的新军队,大部分由刚刚征召的士兵组成。因为战争已经刻不容缓,新人几乎没有时间接受训练。他们大部分人仅仅是分了步枪领了一个基数的弹药,然后在靶场上打上几发,就奔赴战场。
这样的士兵如何保证战斗力?
因为他们面对的德军,在魏玛共和国时代,军队完全军官化,当希特勒掌权后,军队扩充,他们拥有十万精锐的下级军官。
加之在入侵苏联之前,德军庞大部队早已接受战争洗礼,军人素质比起苏联动员兵高太多。
所以,西南方面军还在损失土地,大量的苏军依旧在奋战,往往是战斗到最后一人才失去阵地,他们虽然战斗力窳劣,却能战斗到死,这样的斗争精神确实给了德军很大阻力。
但是284师的官兵可不会打这种呆仗。
耶夫洛夫引用一句将军的话:“红军不乏敢战的富有牺牲精神的士兵,也有很多只会顽固执行命令而导致全军覆没的平庸将领。”
在以往,耶莲京娜会对这句话反感的,但是现在,她已经释然。因为游击战争的独特性,阵地战的作战思维必须改变。
耶夫洛夫望着她:“所以,我们还是得放弃霍姆尼奇啊。本来我就是计划好的,当主要任务完成,那里必须放弃掉。德国人可以是傻子,我们可不能。”
“好的,你看,我也不再是那个拿枪逼着老师和学生上前线,和武装到牙齿的德国佬肉搏的人了。”
两人关于霍姆尼奇的事商讨了一番,因为在向方面军司令部汇报的时候,整个战争过程都是必须报告的。
部队首先骚扰这座小城市,之后一口气拿下它,经过了激烈的阻击战,居然是主动放弃了这座已经解放的城市。
这一度令铁木辛哥等高级指挥官费解和不满,但仔细思索一下,也是合情合理的。
在政治上,苏联军人被要求战斗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