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1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难道这是起了疑心?科塔心中一惊。

    实际上,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土著居民,更多是浅蓝色的虹膜。而现在的纳粹德国呢?这里本就是斯拉夫人和波罗地人的最初居住地,他们和日耳曼人长期生活在一起,数千年来的融合,即使是德国人也有相当数量的绿眼睛。

    科塔干净说道:“但是她的头发是金黄色的,俄国人可有这样比黄金更闪亮的发色?她是雅利安人,至于眼睛的问题,这并不是问题。”

    “谁知道呢,鲁道夫,不要在和这个女孩调情了。她还是个孩子,你还是继续去找那些乌克兰来的妓女吧。”另一个士兵的说辞直接为科塔解了围。

    这个叫鲁道夫的家伙,绝对想不到,娜塔莎的大衣里面就是笔记本,这里可是满满登登的侦查资料。

    科塔长舒一口气,他立刻把话题转移开,买弄个笑脸说道:“即使那些匪徒要来,我们也不能一直保持神经紧张。干脆抽几根烟,咱们到树林里休息一下,省的被你们的长官看到。”

    这正和两人意思,他们监督工人施工,这工作也实在无聊。

    情报是说苏联人回来袭击,他们到底什么时候来?巡逻队一直没有报告发现,他们确实会来?很多守军士兵抱有疑问。

    这两位就这么开了小差,科塔趁机给自己的伙计们使了个眼色,意思正是准备动手。

    科塔领着两人到了僻静的所在,这里有的只是些高大挺拔的红松,松针之上全是积雪。植被茂密,在这里看机场,也只能看到一丝端倪。

    科塔拿出烟,这是缴获德国人的。这两位没有起疑心,如果仔细推敲一下,这个工人怎么会有军用香烟呢?科塔佯装再摸了摸兜,遗憾的说道:“很抱歉。我的打火机去哪了?”

    一人正要说话,德国士兵当然携带有香烟打火机的,这位的意思是打算自己点上。

    科塔健壮赶紧扭头,说道:“威廉,施耐德,你们的打火机呢?”

    他只是随口喊了两个人的名字,剩下的六人,包括娜塔莎都走上来了。

    此时的科塔还是笑嘻嘻的,他看着这俩德国佬把香烟放在嘴唇上,自己也有有样学样。他自己都角色,如果这时候有个相机拍摄下这一幕,那么自己简直可以定上一个“伟大祖国叛徒”的罪行。就这嘴脸,简直就是和德国人同流合污。不过这番举动也彻底得到了德国人的信任。

    一个侦察兵站在了科塔面前,他将手深入这士兵的口袋,摸到了打火机。

    “朋友,让我给你们俩点燃。麻烦一下,你们把脸凑过来。”

    这两位照做了,说时迟那时快,科塔拿出来的可不是什么打火机。一把匕首寒光乍现,一次攻击就同时割断了这两人的脖子,顿时鲜血喷了科塔满满一身。

    这攻击非常迅速,他们的血管并未完全被割断,但是声带是废了。

    科塔手里的匕首还滴着血,这两人不可思议的看着围上了的这些“伐木工”。眼前的这个人,刚刚还卖弄笑脸,现在冷木的令人恐惧。

    这两人捂着脖子,鲜血就如那喷泉,血水已经洒了大片土地,积雪都被染红了。

    科塔冷酷的说道:“现在让你们死个明白。我们是苏联红军,你们的机场即将化作一片火海。”

    这两人的脸庞更加扭曲了,或许是恼怒自己没有立刻察觉出来眼前的这些人是敌人。不过他们再也不需要恼怒怨恨什么了。

    其他几人纷纷拔出匕首,直接戳刺敌人的后脑,直接摧毁了其自我意识,敌人立刻死亡。

    这两人死不瞑目,科塔对着尸体啐了一口:“你们真是愚蠢!”

    他令人把尸体全部拉走,包括已经修好的马车(它本来也没坏)。地面的鲜血又被盖上一层积雪,尸体则干脆抬上手推车,几分钟后,刺杀现场已经被打扫干净。

    科塔最后问道:“娜塔莎,你绘图情况怎么样了?都画好了吗?”

    “基本都好了!有些没有画的,都记在脑子里了。”娜塔莎的记忆力很不错,尤其是敌人的火力点,这最关键的信息,她绘制的最为详细。

    侦察任务经历了一点波折,还是顺利的完成了。回想刚才的事,那是大家和德国士兵零距离接触。所有人都很沉得住气,科塔也很庆幸自己真会演习。他调侃道:“我发现自己还有演员的天赋,终究这次没有惊扰到敌人。”

    “还是赶紧回去吧,科塔。等战争结束了,你可以攻读一下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一人说开玩笑道。

    “行!打完仗了,我把大学课程学完。咱们的娜塔莎也得学完最后一个学年,之后去考大学。现在,我们回去。”(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三章 袭击德军机场() 
手推车被扔在原地,两个德国士兵的尸体也被拉走。他们和那几个干掉的伐木工放在一起,由积雪覆盖着。

    忙完了这些活儿,科塔擦一擦汗。他望着天空,此刻的太阳已经渐渐西斜了。

    “太阳就要落山了,在天黑之前我们必须赶回去,现在立刻撤退!”

    这七人迅速回到了第二排留守的地方

    二排长已经等候多时了,他焦急的问道:“你们怎么去了那么久?敌人机场的情况都侦查好了吗?”

    “已经没问题了。这次行动遇到了些意外情况,终究我们是平安化解了。”

    二排长看看这位科塔,他穿着装的大衣上有着不少血迹。甚至他的伙伴们或多或少都有着血迹。显然他们是经历了一番搏斗。

    具体发生了什么,二排长没工夫问。

    娜塔莎走到他的面前,把笔记本拿出来,翻看了画着德军机场不防图的那一夜。“二排长,具体的侦查行动是我进行的,敌人的一举一动我已经了如指掌,等回去了,我亲自向连长汇报。”

    这个女孩办事儿一直是精准的,再者她的视力最好,文化水平也很高。有了她的保证,二排长长舒一口气。“好,你们把这些大衣都脱掉,挖坑埋起来。我们现在就走。”

    “衣服还是留着吧。”科塔多说了一句,“反正我们一直很需要御寒衣物,多一件也不是什么麻烦。”

    “行,你们不觉得那血迹麻烦就继续穿上。我们现在就出发。”

    温暖使人舒服,娜塔莎也就继续穿着缴获的大衣。第二排的侦查没有伤亡一人,他们终于在天黑之前回到了侦察连的临时营地。

    巴尔岑一直沉住气,等待着第二排的胜利返回。同时他也命令自己的部下睁大双眼,又在营地外围设立了临时的岗哨。一切正是提前对敌人巡逻队预警。

    索性敌人没有遇到,第二排胜利返回,被在第一时间发现。

    “太好了!他们终于回了来。”终于得到好结果的巴尔岑猛的站起来,亲自去一探究竟。

    在和第二排会和,他开门见山的就问到了侦查的情况。

    二排长笑嘻嘻的说:“连长同志,具体的事,你还是去问娜塔莎吧。”

    巴尔岑扭过头,只见这女孩笑嘻嘻的看着自己。她的手中还拿着笔记本,那本是她记录杀敌数据的。显然,这上面一定记录了敌人的情况。

    现在太阳还未落山,巴尔岑立刻要求娜塔莎汇报前情况。

    所以,德军机场的端倪,随着娜塔莎将笔记本翻到那一页,就全部展现出来了。

    巴尔岑将各个班长一并喊来,认真听女孩的讲解。娜塔莎说的也非常详细,敌人机场跑道的情况,两侧整齐码放的飞机,还有几个椭圆形的机库,这最关键的之外,她特别强调了德军的防御。

    “不错,敌人却在在修筑防御工事。我们要攻入敌人机场,确实有一些难度。”巴尔岑点点头。

    但是娜塔莎可不认为敌人挖掘的战壕和机枪堡垒真的很厉害。她说道:“根据我们的侦查,敌人的防御完全徒有其表。”她立刻向巴尔岑汇报了最后的那次遭遇。“德国的巡逻兵和科塔说了很多,我们佯装成伐木工,不可思议的套取了其他一些情报。”

    “还有这事?”巴尔岑喜出望外,立刻将抽烟的科塔喊来。

    本想着娜塔莎就能把侦查情报都说一遍的,科塔还是得把自己知道说一说。

    “关于敌人的情况,他们的兵力非常差,只有相当于一个营的部队。敌人知道我们要来进攻,所以他们计划,一旦我们攻打机场,所有随军的工人都要去军火仓库拿武器。所以,敌人的武装力量必然是薄弱的。”

    军火仓库?刚刚娜塔莎在地图上指出过,他再次看着这张地图简图,心中有了打算。

    “副师长说过,进行战争的是人,而不是武器。他们要把普通人训练成士兵,可不是仅仅发放武器那么简单。我们兵力少,这是巨大的劣势。但是我军的传统就是夜袭,半年多来夜袭从未失败。这样我们打他们个措手不及,胜利就是我们的。”

    如果是夜袭,大家有着百倍的信心。

    娜塔莎将敌人的火力点,障碍物的情况一五一十说了,尤其强调了那个挂着德国旗帜的建筑,那里被巴尔岑正式认定为敌人指挥部。

    至此,巴尔岑做出了战斗规划。

    “此次作战,我们按照传统,战斗将于凌晨三点开始。我们将在凌晨零点于此处开拔,埋伏在敌人机场外侧。现在我们进行任务分配。”

    在进军的时刻,侦察连共有一百三十五人,激烈的战斗后,目前还剩下九十九人。对于由三个步兵排和一个派兵排组成。

    巴尔岑因地制宜的开始规划。

    第一排,任务为扫荡敌人的宿舍区,和占领敌人军火仓库。如若可行,就炸毁它。

    第二排,任务会炸飞机。即使不能炸坏,就近距离射击其机头发动机,和机翼处的油箱。

    第三排,任务为攻打敌人的指挥中心,杀死遇到的一切敌人。

    炮排,任务为对敌人暴露的火力点开火,以及炮轰敌人的飞机。

    四个排,平均每个排也就二十多人。

    巴尔岑强调道:“任务你们都听明白了。这次作战,我们一定不要贸然的开火。趁着敌人酣睡的时刻,我军首先悄悄的潜伏过去,再突然袭击。”

    他的意思就是说,例如负责炸飞机的第二排,他们要先潜伏到机场跑道,各个战士拿着苦味酸炸药,要在同一时间进行爆破。过程中,要刻意隐蔽,躲过敌人的探照灯和可能的巡逻兵。

    至于其他两个排要求就更高了,他们将要对睡梦中的敌人展开毫不留情的攻击,在此之前也不能打草惊蛇。

    这些任务对于侦察连来说并不困难,大家纷纷拍着胸脯声称保证完成任务。

    巴尔岑点点头,又给娜塔莎命令:“亲爱的,你和伊戈尔作为狙击小组,不要进入机场。你们的任务就是点名敌人的火力点,干掉敌人探照灯。”

    “保证完成任务!”娜塔莎敬礼。

    战斗又开始就有结束,巴尔岑最后命令道;“此战我们不可恋战,一切以炸飞机为主。在凌晨四点前,我们全部撤出战斗,就在我们出发的位置集合。”

    所有人都领了任务,长途跋涉就是为了这一遭。干掉敌人的全部飞机,解决空中威胁,决战就在眼前!

    在新的战斗前,大家立刻裹上毯子睡觉,养精蓄锐后,全连于凌晨动手。(未完待续。)

第三百七十四章 少吃土豆多钓鱼() 
自巴尔岑出征已经好多天了,空袭已经结束,疏散行动戛然而止。

    杨明志当然非常担心巴尔岑,还有娜塔莎那个姑娘。“漫长的行军激烈的战斗,她还能一如既往的保持锐气?”她只是一个十六岁的女孩,即使白俄女孩能更早的发育成大人。一想到她一个弱女子却偏偏和全军军事素质最高的一小撮男人并肩行动,就不得不担心。

    她是一个战斗英雄,整个侦察连都是英雄。他们虽然失联了,想必还是在继续战斗着。

    杨明志自己也非常的忙,结束疏散,停滞的生产劳动要全面恢复。何况气候开始转暖,随着无霜期的逐渐结束,马铃薯播种季又到了。

    随着仓库的粮食越来越少,春荒有着发生的可能性。为了应对这些糟糕情况,耶莲京娜立刻提出,在未来的两到三个月内,建立一套新的配给制体系。

    在例行会议上,耶莲京娜指出:“我们的粮食是有限的,这次疏散行动途中,一些粮食损毁。尤其是塞入黑山内的蘑菇洞的马铃薯,那里的温度较高又很湿润,这直接诱发了很多果实发芽!”

    马铃薯发芽就不能吃了,其产生的龙葵碱有毒性,吃的多了些就罹患急性肠炎。

    发生这种情况,包括杨明志本人都没有想到。他一拍脑门:“我怎么忘了,贝茜卡搞的种蘑菇计划,那洞穴的湿润直接坏了粮食。”

    “说这些已经晚了。”耶莲京娜道,“我们根本不知道敌人是重点袭击机场的。现在我们的机场已经被倒灌的湖水填满。现在那里唯一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做一个大鱼塘。”

    新的配给制怎么规划,耶莲京娜连夜起草了文件。

    即普通公民的粮食配给降低20%,士兵在非战斗时间,粮食配给降低10%,但兵工厂的工人除外。

    杨明志不禁疑问:“本来平民的吃的就不多,现在再降低粮食,他们饿了肚子可怎么办?人一旦挨饿了,不理智的行为会增多!”

    “那就用行政手段处理。盗窃份子将失去人身自由,甚至枪毙处理。”

    这个女人这一刻又残酷起来,她立刻回忆起自己的童年。那时候,耶莲京娜长期处于半饥半饱状态,如果不是她的坚持忍耐,就饿死了。除了难得的面包,她偷过土豆,吃过生鱼,包括土拨鼠。

    耶莲京娜继续说:“节流是一方面,开源也是重要的。凡是生产更多的羊毛线的工人,工分会增加,这将换成粮食。这些手艺人,他们在生产我们必须的军需品,通过增加工分,刺激他们劳动!

    除此之外,咱们的士兵在结束每天的训练,也可以去捕鱼。同时,可以开垦更多的土地种马铃薯。”

    军人屯垦,世界各国都有例子的,尤其以中国居多。

    杨明志在之前就说过这些话,耶莲京娜只是在复述一遍。只不过新一季的粮食出产,至少也得是四月份的事。再之前,还是得想方设法搞到粮食。

    牛羊和马匹还有很多,牛和马匹作为大型牲畜来开垦土地,绵羊就是需要其珍贵的羊毛纺织为士兵的衣物。俗话说家有万贯带毛的不算,牲畜还是少吃为妙。

    杨明志长叹一口气,“目前只能鼓励咱们的士兵多去捞鱼了。”

    耶莲京娜的决策没有大的问题,杨明志和耶夫洛夫都同意了。所以根据她的新规划,就是师长的粮食配给也降低了。

    师部已经回到铁匠村,趁着这个机会,在此处的各个营长,村委人员,兵工厂领导全部被招来。耶莲京娜宣布了师部的新命令,即执行新的配给制,和鼓励人民生产。

    长久以来,苏联是严厉限制集体农庄庄员自己搞养殖和种植的,这确实大大加强了公平,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生产力。

    集体农庄的规则虽然很落后,确实在战争时代最佳的体质。这样,饱经战火的普通人还能依靠配给制吃到粮食,限制,耶莲京娜开放了一些权力。即庄员能自己去捕鱼摸河蚌,这些捕捞的渔获不但可以自己吃,不想吃的就交给军队,他们得到相应的工分。

    工分,对于集体农庄成员太重要了。这关系到他们的生活、荣誉还有收入水平,就目前的情况,工分能换取宝贵的面包!甚至是红肉!

    新配给制执行至少两个月,在这场会上,耶莲京娜定义,这是应对春荒士气的必要手段。她刻意强调:“两个月后,新的马铃薯下来,所有人的配给粮食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普通公民通过自我生产得到的粮食,军队依旧收购!”

    如此,铁匠村村委已经毫无怨言。短期看来,吃得少了大家会有怨言,长期来看,这是一场自救式的生产运动。

    村长卡维茨基叹言道:“我代表铁匠村全体人员支持这项决定。想想看,咱们开垦新的土地,又鼓励人民去捕鱼,等到五月份,不管我们的上级能否空投粮食。我们届时也必然是仓库爆满。只不过……”

    “只不过怎么了?”耶莲京娜问。

    “或许师部人员应该起一个表率,要知道毕竟削减的是粮食。人最怕的就是不公平,如果大家都知道现在连师长也在啃土豆,那么底层士兵又有何不满的呢?”

    杨明志立刻懂了他的意思,调侃道:“没关系,我今日下午会刻意扛着鱼竿去显摆一下!做一个姿态。”

    所以,这天下午杨明志也拿起简易的鱼竿去钓鱼。他还一并把杨桃带上,反着这丫头和那些德国女孩们配合的很不错,再者又有医生拉斯柳京和汉格尔伯格两人在,外科手术很快就全部完成了。

    这些德国女孩也再次证明了她们是真心合作,是她们参与救治了伤员,并且伤员全部转危为安。口碑在军人中间蔓延,对于这些德国女孩,鄙视也消退了不少。

    所以,杨明志是扛着鱼竿去了医院,新的配给制立刻就执行,因为减少的是食物,广大士兵颇多怨言。

    杨明志趁这个机会,向医院内的医生护士乃至伤员说道:“同志们,新的配给制执行了。我每天吃的粮食也减少,但是伤员的不会变!为了应对新的情况,你们也看到了,我拿着鱼竿和鱼饵,今天下午我就去钓鱼。同志们,你们尽量去和广大战斗说明,就说副师长同志亲自去钓鱼了!”

    副师长居然扛着鱼竿去解冻的小湖泊钓鱼,很多士兵肯定不会有抱怨了。

    杨明志说完话,立刻把老婆喊来。

    “小桃,你把白大褂脱掉。我们出去放松一下,下午跟着我去钓鱼吧。”

    “可是,这些伤员!”

    “你跟着副师长去吧。”拉斯柳京摆摆手,“这里由我在就行了。再说咱们的护士,还有那些德国女孩,完全能应对日常的护理。你做了多台手术,是应该放松一下。”

    这位拉斯柳京几乎就是杨桃的医学老师了,有了他的这番话,杨桃点点头,跟着丈夫离开了。(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