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是城外的农田,马铃薯刚刚收获,莫济里的人民万万没想到灭顶之灾突然来了。土地还没有来得及播种,德国人杀了过来,很多市民因为反抗被杀害。德国人进行了大肆的抢掠,此时莫济里的年轻人不少做了奴隶般的民夫,凡是不愿意合作的皆被杀。

    至于老人和孩子,老人基本被认为没有价值而被成片的处决。孩子,则按照纳粹制定的计划,收容起来送到德国人的后方,纳粹的“东方总计划”已经开始。

    因为,杨明志面对的几乎是一座没有苏联人的城市,德国人占领这里后,莫济里变成了中央集团军群的支线补给线路的交通站之一。

    当敢死队正在向这座城市靠拢,城中的德国人又是另一种景象。

    德军的精锐部队都被部署到战斗第一线,负责后勤的部队则是二流或者三流的部队,甚至还有他们的仆从军。

    快要凌晨零点,杨明志率部抵达森林边缘。

    这个时间大部分的德国人在睡觉,他们白天忙着搬运货物,夜里必须休息。德国人的后勤还没有彻底完成摩托化,很多物资依旧需要骡马。就在莫济里的物资调度场,粮食、弹药、被褥等军需品堆积成小山。还有些马车刚刚装货一半,马匹解开的绳索被拉去睡觉。

    人自然也得休息,一些德军士兵占领了居民房屋睡觉,很多的还是被命令搭建帐篷。他们知道这里是战区,但绝对想不到已经溃败的苏联人会来突袭他们。

    因此守夜人只有一小撮,几个机枪碉堡只是沙袋简单堆砌而已,守军也不禁的酣睡着。

    月光足够亮,杨明志尝试了一下,自己的望远镜在这昏暗的光芒下还能模模糊糊的看见一些,起码桥梁是看到了。

    部队趴在森林外围等候下一步的命令,杨明志看着手表,给予他进攻的时间是凌晨三点,那是人熟睡的时候。

    侦察连长匍匐着到杨明志身边。“营长,莫济里的这座石桥战略意义非常重要。既然德国人的帝国师为首的精锐部队试图消灭我们,他们获悉我们攻占莫济里后必然会大军回援,因此装甲部队必须经过这座桥。”

    杨明志完全听明白了。“所以,在战斗结束后我们必须炸毁这座桥?真是有点可惜了,这座石桥应该有些年头了。”

    此刻他想起了南斯拉夫的电影《桥》,如若战局就像侦察连长所言,为了大部队的安全撤离桥梁确实必须炸。

    德军依旧在酣睡,莫济里坐落于河流的南畔,桥梁北边有两个桥头堡,那里还有一些铁丝网做的路障。

    时间正一点点流逝,比起的德军的困窘,这支苏军的战士精神亢奋。杨明志看着表,战斗即将开始。

    一连长和二连长被叫来,“你们两个连从左翼和右翼进攻,我带领三连和侦察连从正面进攻。所有人在最后二百米时匍匐前进,就算敌人在睡觉你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时间已到,部队开始行动。战士们被要求尽量降低噪音,风声也掩盖了一些异常声响。杨明志更是命令在战斗开始前士兵不准随意说话,他也是尽量屏住呼吸,弓着腰率领大部队慢跑。

    黑夜掩盖了苏军的身影,光线黑暗能见度很低,此时德军还不知道危险即将到来。

    部队以三三制的模式推进,这给侦察连很怪异的感觉,毕竟他们还是散兵线推进。

    部队按照既定计划开始匍匐前进,二百米的道路并不远,战士们体力很好,他们逐渐接近敌人机枪阵地。

    敢死队的DP轻机枪已经架设好,迫击炮战地迅速建立随时进行火力支援。

    侦察兵几个专业此刻背着波波沙,如同蛇一般悄无声息的接近敌人的机枪阵地。一个德军士兵莫名的惊醒,接着便被匕首锁喉。

    两个机枪阵地六个德军士兵,侦察连的人干净利落的解决了他们,接着做出手势给后方部队。

    杨明志满意的看到已经得手,旋即举起拳头向前方挥去。战士们纷纷站起来向着桥梁跑去,为此真的制造了一些噪音。

    一个刚刚撒完尿的德军在桥梁附近闲逛,他恍惚的看到有一大群人沿着桥梁的两端在向自己方向前进。此人突然惊醒,旋即卸下肩上的步枪,下意识的开火了。

    枪声划破夜的寂静,瞌睡的桥头堡机枪手立刻清醒过来。他们下意识的检查自己的机枪,只见有大量的人在向这边前进,下一步就是开火。

    处于最前锋的侦察连瞬间被击倒十几人,同时苏军也开火了。

    “见鬼!命令迫击炮手,端掉这两个阵地!”杨明志大声命令。

    迫击炮开火,库兹涅佐夫给予敢死队的是最好的炮兵。在DP机枪MG34对射时,一连六发迫击炮弹击中敌人阵地,所以德国人没有占到多大便宜。

    见到战机稍纵即逝,战士们知道该做什么。

    这时,一个女人站在桥头。耶莲京娜举起波波沙:“达瓦里希!砸斯大林!乌拉!”

    乌拉!战士们爆发出惊人般的怒吼,乌拉冲锋开始了。

第三十七章 莫济里城的解放() 
杨明志率三连迅速通过石桥,加上侦察连一起一共二百余人。

    “所有人注意,消灭所有德国人,不要给他们任何机会。”杨明志的命令就像是给城中的德军死刑判决。

    一连二连也迅速通过石桥,战士们分散开了,开始向城内进攻。

    时机已经成熟,“发射信号弹,要求库兹涅佐夫的大部队迅速前进。”杨明志看着天空,一个红色信号弹缓缓升空,很多惊醒的德军看到了天空中的那个诡异光点。

    德国人驻扎莫济里有一个团的兵力,后勤步兵团团长汉斯·弗兰肯斯坦,他被一些列枪声爆炸声惊醒。

    此人已经把原莫济里的政府办公大楼作为自己的指挥部,他也在将这里作为卧室。他甚至来不及穿衣服,仅仅身着裤衩就趴在床边。在那桥梁的方向火光冲天,有一大群人在呐喊,枪声频繁。

    突然,他身边的玻璃被流弹击碎,玻璃成了碎片。

    如果这子弹再精确一点自个小命可就没了。弗兰肯斯坦立刻趴到下去,更多的子弹顺着窗户射进来。

    这并不是巧合,杨明志在战斗前稍微看了下侦察连速写的地图。苏联官方的政府大楼和民居区别很大,尤其那挂着“苏维埃”的牌子非常明显。

    杨明志估摸着敌人的指挥官大部分还是不喜欢和士兵挤在一起,所以他们一定在大楼里,除了舒适外,也是象征意义上的必要性。

    他率领二百多人向着那栋五层楼的方向猛攻。

    在战前,莫济里并不是大城市,她后世将变成一个重要的石油管道输送节点,那个时候小城市才会迅速发展。至于现在,他只是普通的小城,因依靠着河流有战略意义罢了。

    攻击的沿途,不少从房屋里钻出来的德军看看情况,很快就遭遇到苏军的迅猛打击。

    部分士兵和大部分分开,开始挨家挨户的检查房屋。

    一般士兵是做好准备,再另一人踢开门后直接扔进去手榴弹,接着冲进去胡乱扫射,不管有没有人。这样做杀伤了不少德国人,也给公民的住房造成巨大伤害。

    战端一开战士们已经顾不上,有的人觉得可能有同胞还住着,他们更灵活的进攻,并不是粗暴的扔一顿手榴弹。

    巷战爆发了,苏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却也付出了一些战士死亡的代价。

    这支猛攻的部队没有遭遇严重抵抗,杨明志命令部队猛冲,冲锋枪组成强大的弹幕,完全火力压制敌人。反应过来的德军要么一开始就被消灭,要么在抵抗了一阵后被乱枪打死。

    一支德军的机枪班紧急的扼守在大楼门口,弗兰肯斯坦自知自己的处境异常危险。他才刚刚穿上白衬衫,衣服已被硝烟熏黑。

    他拿着鲁格手枪命令士兵迅猛开火。好在杨明志在那个位面学习过一些城市战的经验,部队全是贴着枪走,当敌人机枪手一开火,只有先锋的几个人倒下,剩下的迅速卧倒。

    “该死,怎么这个时候还有机枪手!”杨明志骂骂咧咧的看着那挺MG34喷涌着火舌。这东西射速很快,五百发的弹链弹药充足,能压制部队很久。

    部队遭遇了阻力,其他地方也遇到了一些麻烦。攻击物资调度场的苏军也遭遇到清醒了的德军的阻击,一连长拉夫连季禁止部队不要命的猛冲送死。

    在杨明志这里,他无奈的趴在地上。几个士兵试图用手榴弹炸毁这个机枪阵地,一人刚刚拉掉导火索想要扔,却被敌人击中,手榴弹也掉落下来。爆炸杀伤了不少苏军战士,而敌人的扫射不减。

    “该死!这时候应该带着RPG就行了。”杨明志锤着地,这时候有个枪榴弹也好。

    但是好运最终站在苏军这边,那个机枪手肾上腺素冲昏头脑,疯狂扫射一阵子那机枪枪管都发红了!最终因为枪管变形子弹不能再打。

    “枪管!我要新的枪管!”这名士兵大喊着,弗兰肯斯坦不太懂这个,情急之中他也不知道如何换枪管。

    指挥部里的一些士兵和军官来到门口阻击苏军,他们的火力已经大减。

    “肯定是没有子弹了。”杨明志兴奋至极,他一下子站起来,“同志们,进攻!”

    战士们立刻爬起来,杨明志和大家一同冲锋,他也看到那个耶莲京娜,勇气不输男兵。

    弗兰肯斯坦非常走运,他猛的躲到门后才没被扫射致死。苏军战士射杀了门口的所有德军,弗兰肯斯坦自然也没有逃走,他被人用枪托砸晕。士兵打算补枪的时候杨明志及时赶到,按住士兵的枪口。“冷静下来,这个家伙很可能是个军官,留下他的小命。”

    士兵点点头,当即卸下此人武装,用随身的麻绳将其捆住手脚。其他士兵开始上楼,清缴所有的德军。

    杨明志估摸着,这个被俘的德国佬,他穿着白衬衫还有双肩背带,这样的打扮和普通士兵差别太大了。

    弗兰肯斯坦渐渐苏醒过来,只见一堆枪口指着自己,为首的更是一个东方长相的家伙。

    “DichDeurschen?”杨明志问。

    “Ja?”

    杨明志就会很少了的德语单词,接下来这个家伙巴拉巴拉说一堆根本听不懂。队伍里也没有懂德语的人,反正这个家伙已经高举双手,那就暂且接受他的投降。

    杨明志环顾四周,这里应该是个指挥部,很快楼上下来的士兵送下来一面旗帜。

    “这是纳粹的党旗。”走进来的耶莲京娜说道。

    杨明志扭头看着这个姑娘,她原本挺漂亮的脸已经满是黑炭。她看到了被俘的家伙,问到杨明志:“你把指挥官抓住了?”

    “不知道,我并不懂德语,这人说的什么浑然不知。”

    耶莲京娜嘿嘿一下,当即蹲下来看着被俘的家伙,旋即用德语问了一番。

    杨明志大吃一惊,这个姑娘深藏不露啊。耶莲京娜也略有自负的吹嘘一番,所谓内务人民委员部的人也要学一些外语以备不时之需。

    她得到了结论,激动的说道:“同志们,我们俘虏了敌人的德国佬的404团的团长汉斯·弗兰肯斯坦。”

    喜悦展现在战士们脸上,喜悦没维持多久,几个士兵踉踉跄跄的跑过来。

    “营长,一连长那边遭遇猛烈阻击,我们需要支援!”

    杨明志一听,一连是攻打调度场的,那里可是有很多物资呢!他看看周围命令道:“耶莲京娜你带着侦察连坚守这里,看着敌人的团长,我带着三连去支援我的人。”

    说罢部队调转进攻方向,并把那挺已经降温的MG34抱走。

    一连遭遇顽强抵抗,部队损失了三十多人后被敌人的机枪狠狠的按在地上。德国人的交叉火力非常可怕,比起二连突入德军的军营肆无忌惮的扫射睡眠的德军取得的辉煌战果,一连这里简直是憋屈。

    好在杨明志抵达,他命令战士们集体卧倒,然后尽量拿出手榴弹。

    一连长见营长又要玩老把戏,他立刻匍匐过来加以禁止。

    “为什么阻止我?”

    “不行!调度场里有武器弹药,我们很容易引发大规模殉爆!弹药你不想要了?!”

    杨明志立刻清醒过来,在犹豫之中,库兹涅佐夫的大部队排山倒海的杀过来。几千人迅速突破桥梁,数百人前进到调度场这边。

    这些老毛子太疯狂了,他们根本无所谓敌人的火力。杨明志很痛心,这些家伙好不容易到这一步了,还这样大无畏的前赴后继的乌拉冲锋?

    不过德国人确实被气势吓倒,付出了很多代价后调度场的德国人被包围,围歼战很快结束。

    大部队进入莫济里后开始搜查所有的房屋,一些德军士兵投降,被士兵押解出来等待处理。

    这场战斗敢死队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打了德军措手不及,以损失九十多人的代价为大部队过河争取到了巨大机会。

    战损比也十分的惊人,例如二连在德军营区的屠杀,德剧数百人根本没来得及拿起武器,就被冲锋枪和手榴弹消灭。

    战斗中甚至出现大规模俘虏的状况,但是队伍中的一些白俄罗斯人,他们见到了纳粹的屠杀,毫不犹豫的以牙还牙,不少俘虏跪倒在地依旧被射杀。

    战斗仅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基本结束了,太阳已经升起来,曙光照耀莫济里,这座城市解放了。

    成为继大卢基后,第二座苏军解放的城市。

第三十八章 丰厚的战利品() 
清晨,经历了一场大战,战士们汗流浃背。这场战斗苏军近百人人战死,二百多人不同程度受伤。苏军取得了重大胜利,紧接着便是清点战果的时刻。

    杨明志站在调度场,这里本是莫济里城市广场。大量的粮食,一包包面粉堆在这里,还有一筐筐的马铃薯。大量的弹药箱整齐的码放着,一些士兵撬开箱子发现大批弹药,还有很多手榴弹。

    “可惜,德国人用的7。9毫米的子弹,和我们的完全不同。”杨明志遗憾的说道。

    己方部队的弹药经此一战消耗很大,集中冲锋枪使用弹药消耗巨大,杨明志本人用了三个弹股,二百多子弹消失。

    好在随着检查的深入,这里拥有的武器弹药非常可观。再者德国人一个团两千余人被俘和歼灭,仅仅缴获的K98就有一千余只。冲锋枪也得到不少,通用机枪有十几挺。

    调度场这里还有五辆半履带式装甲车,二十辆卡车,足够充分的油料。

    德军也有大量的马车,只是原本有三百多匹骡马,在战斗中一些死于战火,一些受到严重惊吓,最终安然无恙的只有一百多匹。

    杨明志看到库兹涅佐夫的统计官正在清点战果,剩下的事交给他们就行了。杨明志拍拍身上的尘土,正想往回走,在调度场角落里居然还有大家伙,不少战士在围着看。

    原来苏军发现了德军遗留下来的十门88炮,还有弹药若干。如果攻城的时候德国人用这种武器防御,那就太恐怖了!杨明志倒吸一口凉气,得亏这支德军警惕意识太差。

    除了粮食弹药,士兵们还发现了很多生活用品。诸如香烟、打火机、笔记本、钢笔,甚至还有脸盆毛巾,肥皂居然还有不少。

    更重要的,几个士兵撬开特殊标记的箱子,这里面居然是药品。

    杨明志知道意义重大,立刻去通知“野战医院”的人们。

    战斗结束了,士兵们挖掘深坑,掩埋死去的战友。德军阵亡士兵的尸体也简单的扔到沟渠里草草掩埋。

    杨桃非常担忧丈夫的安危,现在她看到丈夫安然无恙,心情顿时好多了。她还没来得及和丈夫说说话,只见他要求医生们赶快跟他走。“你们快到调度场,我们发现了大量的药品,你们识货,速来!”

    部队最缺的正是药品,杨桃也亲自上阵参与搬运。夫妻俩彼此非常开心,“这些药品若是全搬走了,受伤再多也不怕了。”

    杨桃经过长期的学习,很多药剂的名字还是懂的。德国人的药剂也多用拉丁语标注,这样苏联的医生一样看得懂。

    所以战斗后新受伤的士兵无比幸运,抗感染的药物一到位,以后的麻烦都不是事儿。

    上午,很多士兵终于得到休息的机会,不少人干脆随便找个地方就睡觉了。库兹涅佐夫默许士兵这样,他下达命令中午之前所有人必须清醒过来。

    杨明志陪着妻子,帮着照顾一下伤兵。这里有的伤者就是他的部下,营长亲自照顾给了大家信心。很多人的伤并不严重,只是子弹射穿四肢什么的,至于伤到内脏的人大部分已经牺牲。杨明志知道,这种状况下即使有很多药品,能否活下来,还得看伤兵的伤势和一些幸运元素。

    不少士兵制作了简易的担架,撤退的时候就用抬着战友。当然库兹涅佐夫觉得应该使用更高效的撤退模式,缴获的一堆细软也不必扔掉,能装上卡车马车的都带走。老弱病残安排上车,部队修正一天,次日出发。

    耶夫洛夫带着284师剩下的人,他们和跟随部队的民兵、市民,还有老弱在一起。

    死亡的战马可没有被浪费,战士们许久没有吃到肉,马肉算是打牙祭。这时候已经没空烤面包,不少士兵煮面粥充饥。

    耶夫洛夫寻找杨明志,被士兵告知那个人正在“医院”那里。“这个别列科夫,一打完仗就去找他老婆。”

    当耶夫洛夫赶到的时候,杨明志已经在一处角落睡觉了,而他的妻子还在工作。“真是难为贝茜卡了,明明也是个孩子。”耶夫洛夫摇摇头,旋即去军部找库兹涅佐夫。

    杨桃一直工作到中午,杨明志和大批士兵睡醒了,大家赶紧吃中午饭。

    现在也是杨明志履行诺言的时候,他的人找到一间民居。“你们几个人多烧点开水,足够灌满一个浴池,我妻子得好好洗澡。”士兵心领神会全力去办。

    杨桃已经很累了,她还打算继续帮着士兵包扎。杨明志一把拉起她,“亲爱的,已经够了。”

    “不行,我还得忙活!莉莉娅,快帮我说服他。“

    莉莉娅善意的摇摇头,“你呀,还是听你丈夫的好。”

    杨明志便公主抱的方式将女孩抱入民居,他想做什么,杨桃还以为肯定是那啥。“丈夫,你就让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