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的武器,奈何弹药生产不快,消耗量却很大。我们消灭了七千德军,这是建立在弹药巨量消耗的基础上,最终我们现在变穷了。”
“弹药都是消耗品,我们还在做火药、炸药,高炉还在冶炼炮弹胚。现在没有战事,我的生产恢复正常后,这些失去的很快就回来了。”
“有你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但子弹的事我还是不放心呐!”杨明志长长的叹一口气,弄得里固施科夫有些莫名其妙。
“副师长,子弹的事你还不放心?”这位专职兵工厂的家伙立刻拍着胸脯保证,“你皱起的眉头一定是想说什么,一定是觉得一天产一万五千枚复装弹少,那么我可以再增加人手,训练一批优秀工人。劳动人数增大了,我在督促他们一天工作十四个小时以上,争取一天加工两万五千发,你看如何?”
听到这儿,杨明志想到了欲速则不达。“增加工人增加工作时间固然能加大产量,但是子弹复装工作不是动动嘴就能大规模增产的。这是一个技术工作,你我都不希望子弹发到战士手里了,这些圆头弹变成哑弹臭弹。再说了,让工人工作十二个小时,已经是太辛苦了,你还要让他们再增加两小时。”
这个里固施科夫就不尽认同了,他问道:“副师长,顿巴斯的斯达哈诺夫你可知晓,那个人是个劳动英雄,为了社会主义建设,在一班时间挖掘煤矿,是定额的十三倍之多。也许你来自异国对我们并非了解的那么细致。”
这个人名是出现在教科书上的,杨明志稍稍回忆一下还记得。在那个位面,新中国成立后也开展了很多劳动竞赛,源头就是这个斯达哈诺夫。
“现在战争到了这个节骨眼上,我和工人们奋战在一起,他们可都是些老工人,不少人当年还是红军战士,即使现在让他们上战场,只要不介意那一脸花白的胡子,他们也是好兵。”
杨明志微微乐了,说道:“你的意思我能猜到,是说他们的爱国热情吧。我当然相信他们可以做到一天工作十四个小时,只是这会极大摧残他们本就开始衰老的身体,长期高负荷的工作人会累倒。我真的不希望他们如此拼命,为此我们必须想想办法。你说的增加人手,这个我不但批准,还要支持,因为春季的大生产运动就要开始了。除此之外,我们也必须因地制宜的找到子弹高消耗的结症所在!”
大生产运动,师部那里早就传来风声,再者春季大规模播种因战役的干扰被迫推迟,现在还是三月初,马铃薯补种能迅速开始。
但是子弹消耗的问题又有什么很好的解决办法?
杨明志面对着这位一脸不解的人说道:“别看现在部队在放假我仿佛很闲似的,自敌人被消灭后我看到战场上到处是弹壳,尤其是缴获的德制MG34轻机枪周围,弹壳都能铺设地板了。子弹消耗快的结症只有一个——机枪射速太快。”(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八章 枪口助退器()
“机枪射速快?我们的机枪不是一直被士兵们抱怨射速太慢,还有那个沉重的圆盘,枪身和弹盘扣在一起重量二十多公斤!以至于战士们通常是两者分开带着,战斗前立刻组装。”
听他说完,杨明志噗呲乐了:“我说的不是DP机枪!是德国人的!”
“德国的?MG34?这些缴获的枪械中还有少部分MG13,好在使用和前者一样的弹股,它们可以通用。如果说射速的话,德国人是脑子有病吗?射速太疯狂了。”
“没错!他们脑子是有病,因为MG34可以当高射机枪用!却用来杀人,简直没有人性,它的射速比我们的水冷马克沁射速快了整整一倍,一分钟能打出去一千二百发。”
“但是实战中士兵也不会疯狂的扫射,他们应该是连续点射,这样射速也不是很快吧。”里固施科夫说道。
杨明志苦笑着摇摇头,因为实战证明了大部分数据士兵还没有掌握这种武器的正确用法。在这场战役中,因为缴获的弹药丰富,缴获的机枪数目庞大,加之长期使用苏制机枪的习惯,敌人攻势很猛迫使苏军士兵临时拿起德军武器,结果部分人按住扳机不松手,直到枪管变形不能再发射。
MG34这类通用机枪大规模使用,火力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但士兵往往扣动扳机过久。即使老机枪手也难以驾驭它的节奏,毕竟之前是操持射速慢的DP机枪的。75发的弹股在五秒内都能打光,弹链的射击时间更长,也在十几秒内三百发子弹耗尽。
比子弹消耗更猛的是枪管,作为早期的通用机枪枪管的加工工艺差,超高的射速迫使枪管迅速升温,明知枪管都能铁板烧了,一些士兵还在射击,导致精度跌成滑膛枪程度,亦或者直接导气失败。
这些事宜杨明志向里固施科夫说了些,部分事这个人也是清楚的。
杨明志挠挠头:“现在知道我的叹息原因了吧!刚刚你都说过了,我们的原装7。62毫米子弹所剩不多,德国的7。92毫米弹药却非常丰富。目前作为师部我也不能向战士们保证,什么上级会派出运输机空投我们最需要的弹药。他们也许会送,但我们必须做出调整。昨日罗沙科夫的人在我们的命令下换装德械了,他们手里大量膛线受损的莫辛纳甘不久会送过来。未来的战斗我们只能大量使用德国武器,战术也必须做出调整。”
里固施科夫听明白了,点了点头问道:“副师长,你总是睿智的,现在是不是也想到了一些对应策略。”
“对!应付弹药消耗太大,要开源也要节流。开源便是你的工人提高子弹复装效率,节流便是想办法把枪械改造一下。”
“改枪?”里固施科夫看着这位长官,论改造枪械,他本就有“厂长”的绰号,从中国而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军营里修枪。
“对,就是该改枪,MG34射速一分钟1200发,太快了!首先它摧残枪管,其次战士需要培训,不能迅速换枪管,抱着机枪扫射,一支好端端的机枪很快就可以回炉了。解决办法就是降速,这是我今日来找你的事宜之一。”说着,杨明志拿出了那张备忘录,里固施科夫瞟了一眼,这上面画着奇奇怪怪的符号,他估摸着这应该是中文。
文件上有好几条,看来这次长官也是有备而来。他问道:“副师长,仓库就是这样,原本充盈的地方现在库存不多,未来一段时间会重新堆满弹药。最快明日,复工的高炉浇铸的炮弹胚就能开始装填了。我们既然要谈些事情,干脆去办公室吧。”
杨明志再左右看一看,说道:“也好,你引路,我和我的人去和你谈正事。”
关于MG34的射速改造问题,普通人会想到调节气流阀,降低导气的压力似的射速降低。可MG34是退管式结构,射击后坐力使得枪管与枪机同时后退,气流阀根本不存在。
稍稍研究一下,杨明志发现了正确的修改方式。
来到了办公室,他令设计部的几个随从都打起精神。接着开门见山的对里固施科夫说道:“德国人的通用机枪射速快的原因源于它的结构,我们的DP机枪和缴获的ZB26都是导气式的,唯独这个MG34是退管式,依靠火药气的后坐力进行子弹复进、击发与抛壳,它的后坐力越大射速越快。看看它的枪口结构,还增加了一个枪口助退器。”
说起来里固施科夫一直没注意这个,“我还以为德国人的是枪口退制器呢。这武器的后坐力大,战士们抱怨过,我还以为枪口的装置已经大大减少了后坐力,没想到它是增加这力量。”
“对!也正是这个装置使得后坐力大幅上升,使得更短的时间就能把弹簧压到底完成抛壳上膛动作,射速自然高。解决办法很简单,就是把这个装置改造一番。它加速火药气向后推进,我们就让它向前退。”
里固施科夫一拍大腿,“现在我都明白了!只要拆掉助退器,我们自己造退制器再按上就行了。这样射速会降低很多。”
“降低多少还需要实验。”杨明志转过身对设计部的人员说道:“你们目前的任务就是这个,研究一下MG34,设计一款它能安装使用的枪口退制器,还要具有消焰功能,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见到成品。”
“保证完成任务。”几人立正敬礼。
杨明志满意的转过身,“你都看到了吧,这些人中有共青团员,有大学生。里固施科夫,生产助退器不是什么难事,如果可以,你能否生产出弹簧。”
弹簧?这位有些迷糊。“弹簧这种东西比较高级,加工工艺复杂,我可以生产出碳素弹簧钢,却需要专业机器进行加工。这一点恐怕没有你最清楚,如果这个小小的兵工厂能高出弹簧,我们的火箭助推式榴弹的尾翼部分的问题早就轻松解决了!”
稍微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杨明志挠挠头乐了。
“好吧,我会安排我的人去立刻设计,工艺图纸尽快拿给你。进入沼泽地后,我军装备的和最新缴获的德制通用机枪合计接近七百支,一旦实验符合标准,我想把全军的完全换装。”
这说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但干好了能大幅度节约子弹。
杨明志向设计部交代完事,他们随即离开了,只有他没有走的意思。
里固施科夫看到这位的备忘录写着密密麻麻的,早已做好心理准备,以应对各种新难题。他缓缓说道:“长官,他们都离开了,这办公室目前就我们两人。还有什么要我办的你尽管吩咐,只要有理论基础我就赶开工。”
“好!那我就说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七十九章 燃烧空气武器()
杨明志说道:“就实战中火箭助推式榴弹和无后坐力炮的发射药,因为是黑火药,其火药气固然很大。作战中这些烟雾不但暴露我们的火力点,也蒙蔽了射手的眼睛。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得研究一种新型发射药。”
里固施科夫不知长官究竟在卖哪门子关子,陈述到:“就目前我们的生产能力,要生产低烟雾的火药需要铝粉,这种添加剂很难搞到。即使没有铝,用某些金属粉代替也行。”
“那当然,能发生铝热反应火药的效能自然大幅度提高。不过我们是不是应该换一种思路?关于火箭推进部的装药,与战斗部的装药?”
“新思路?”里固施科夫眼睛睁的大大的,“长官肯定已经有了打算,何必在这里故弄玄虚?”
“好吧,既然如此我就明说,希望你认真听,因为我很担心你恐怕难以理解。”
“你就直接说,我文化水平虽然不高,却也是沙俄时代就做军工的老人。”
杨明志稍稍低下头,嘿嘿一笑。心中想着自己的知识岂是这个时代人所轻易理解的?
组织了一下语言,他抬起了头说道:“我们的常规武器,诸如枪械,不过是火药气推动弹丸以高速杀伤目标,至于火炮也是炮弹的剧烈爆炸,依靠冲击波与弹片杀伤敌人。目前的战争中苏联红军已经开始密集使用火箭炮,以廉价的黑火药或灰火药为主的推进药剂完成战斗部推送。在我看来,这些模式和上个世纪的拿破仑战争有何差异?既然要改变,就从核心处改变。”
“核心?难道我们用新型的发射药,新型的炸药?这件事我不行,必须依靠里伊万诺夫。”里固施科夫身体莫名的激动,他还不着急疑问到底,长官明显话说了一半。
杨明志微微笑着,他挺起胸膛一脸自信。
“炮弹的爆炸压力足够强大,比如说以大口径舰炮去炸敌人坦克,结果是彻底毁灭!亦或者使用密度更好的钨合金以更高的初速砸过去击穿装甲。但敌人一旦增强装甲厚度,我们的RPG只有加大炸药量才有可能完成击毁。然而当装甲足够厚了,我们的武器终将失效。但有一种武器能够无视这一切,那就是爆燃的燃料。”
果不其然,杨明志注意到里固施科夫一头雾水的样子。
“以燃料做武器,比如把酒精或汽油装入玻璃瓶,顶部塞入一块布,点燃后投掷,这火然烧瓶能烧坏敌人坦克,造成内部起火。”
杨明志点点头:“你的话已经有些接近我的意思了。”
这个中年人对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可以说一无所知,包括这个时代的将军们,根本无法想象后事战争的烈度。以目前的战争模式下,优势武器的威力还不足以体现,决定战争胜利的依旧是综合国力与军队的技战术能力。
而未来的战争,高科技武器愈发重要,以至于最为强大的美国能仅仅依靠空军赢得科索沃战争。这个时代的戈林夸下海口,以两千五百架飞机空袭不列颠迫使英国投降,实在是吹牛。
在这个历史的节点,杨明志难以作为一个旁观者。就目前的这支苏军残兵,如若不是自己的优秀指挥,数千人早已化作累累白骨。
目前的局势依旧严峻,在人力物力都有限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制造一些黑科技增强自己的武装。因此,这段时间他的脑子里盘算着一个军备计划——生产燃烧空气炸弹。
他继续说道:“所有的坦克都有缝隙,以至于掉入河流就会沉没。或许一些反坦克炮、火箭助推式榴弹,难以击穿可能的某些装甲厚度夸张的坦克,它们必然还是会有缝隙。我们只要让高温高压的气体通过这些缝隙,进入坦克的内部就行了。试想,两千度的高温连钢铁都沸腾了,何况里面的驾驶员?”
这话说的,里固施科夫更加纳闷了。“长官,我有些愚钝。你是要制造出高温高压的武器,可是这种武器存在吗?”
“当然存在!”杨明志拍着胸脯保证道:“它们本来就存在着,但还没有被发掘出武器的用途。比如说……”至此说话居然卡壳了,杨明志实在不知道水合肼的俄语名词怎么读,就是现在写出化学式这个老家伙也看不懂。
“算了,反正是一种化学药剂与硝酸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合物是特别好的火箭燃料。”
“火箭燃料?”里固施科夫比杨明志还清楚过分的火药气的危害,他神采奕奕:“化学的工作我不能做,伊万诺夫的实验室还在努力生产苦味酸,也许他能生产你需要的。一旦这种新型的火箭推进器生产处,我想我可以制造出射程很远的火箭弹。”
“这是必然的。”杨明志摆摆手,“设计部的同志会提供出合适的启动方案,你做好心理准备,我早晚会大规模生产真正的大体型火箭弹。之前挂载波多维奇战斗机上的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的产品会更加强力。但是我必须说明,这个燃料一样能作为武器使用,毕竟这是一种爆速达到一秒八公里的化合物。”
TNT的爆速达到一秒七公里,新型的化合物爆速更高,看起来两者的差别不大。杨明志认真解释道:“一般的炸药在瞬间释放完能量后,大地很快恢复平静。但是我要制造的东西,它并非爆炸,而是瞬间燃烧殆尽,这种爆燃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和超高温,作用时间有几秒钟。这足够烧死敌人了!但杀伤还未停止。”
“还未停止?”里固施科夫难以理解这是什么意思。
“杀伤将会持续,因为爆燃需要消耗空气中的氧气,一旦我们密集使用这类新型武器,在敌人冲锋的战场将出现持续的无氧状态。敌人装甲再厚人也得呼吸,在防御阵地前真的能被打造成一片进入必死的恐怖之地。”
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里固施科夫还是明白了这些话语里慢慢的恶意。能够带来超高温超高压,又能制造缺氧状态。这杀敌的理念并非物理力学的打击,而是将进攻的矛头直指生物体本是。恐怕被这种武器袭击过,大地上的微生物恐怕也会被烧死了,听长官所言,仿佛就是炼狱。
杨明志隐约察觉到这位的身子在微微颤抖,看来是被惊着了。
“我的话说完了,说来说去新武器是一种燃料而已。只是没有人仔细思考它的爆燃比一般的武器威力大数倍!整个苏联没有人研究这个,我只是开了个头,现在问问你的内心,里固施科夫。”杨明志站起身,拍拍自己的前胸,这上还挂着勋章呢。“你想成为苏联英雄么?那就做好准备,跟着我干。”(未完待续。)
第四百八十章 安妮()
向里固施科夫说明要搞燃烧空气炸弹,不过是给他提个醒。今日来兵工厂还是以视察武器生产为主,出了办公室,杨明志执意去子弹复装车间看一看。
那是几间建在林间的木屋,此刻高达的白桦吐新枝,灰白的树渐渐变绿。树林之下,几十名工人正在工作,杨明志进入车间看到了满意的景象。
“同志们起立,副师长来看望大家了。”里固施科夫欢喜的喊了一嗓子。
所有工人停下手头工作,他们和杨明志近距离见面的机会并不多,很多人是远远看到他演讲时的面容,初次没有多少焦急。人们对于这个鞑靼面孔的男人充满了好奇,对于他指挥的战斗取得辉煌胜利更是充满了钦佩。
这其中还有不少年轻的女人,因身体素质差没有通过训练,旋即被刷下来在兵工厂找到活计。像这样的女人整个集体农庄还有很多,战役后人员损失严重,这些工人都相信一旦战局有变,她们也会上战场。
见到了英雄的男人,她们难以忍耐下内心的激动,本着毛子女人的热情,干脆放肆的围了上来。
这倒是杨明志始料未及了,不是合适他只觉得自己被某个女人亲了一下。男工人可没这么“热情”,他们在一旁看着乐开了花。
杨明志一脸懵逼,果断的推开她们好像也不应该。要是这群女人是群萝莉也好,偏偏是一群身体开始发福的女人,她们的孩子都能打酱油了。
里固施科夫只觉得调教无方赶紧连拉带拽的帮杨明志解了围。
“唉……哎呀,你们这些人真热情。”被这群女人包围,她们身材不但高大,胸前的高峰一样挺拔,一窝蜂挤过来令人窒息。
一人笑着调侃道:“热情是应该的,毕竟你是我们的英雄啊。”
杨明志苦笑着抬起头,看着眼前的少妇。她一身传统妇女打扮,穿着加厚版的布拉吉,头巾包住脑袋,这双手上倒是带着灰色的手套。
“行!我是英雄,这下你们满意了!你们的热情我心里明白,这次来我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