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确实也算是重要的事。”杨明志话锋一转,急切的问道:“怎么样?关于那些化肥厂设备,你和你的人是否能给我一个准确的结果。”

    顿时,伊万诺夫有些支支吾吾起来。

    见其犹豫,杨明志心头猛然一紧。这些设备毕竟是在当前这种糟糕环境下生产的,即便里固施科夫有不可思议之才能,产品存在质量问题恐怕难以避免。

    也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若是有质量问题那就紧急动手大改!

    杨明志掐着腰,做好了心理准备,说道:“没关系,问题是在所难免的!既然出现了问题,我们就解决问题!说吧,化肥生产设备,是不是真的是焊缝焊接不牢固。”

    听他这么说,伊万诺夫稍稍松了口气。长官摆明了如此的态度,他更加自信了,情况随便变了话也更好说。

    紧皱的眉头松弛下来,抽到仅剩屁股的香烟也丢掉。

    伊万诺夫道:“这件事我正是要紧急向你汇报,我和我的人连夜检查,几十双眼睛检查所有的缝隙。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没法发现任何缝隙,其他一些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一样检查过,比如说螺栓和扳手的部分,一样没有发现问题。”

    听他这么说,杨明志大为放心。

    制造设备的钢铁,要么来自从废墟里扒下来的钢筋,要么是从敌人装甲车辆上拆下来的,亦有部分是废旧枪械回炉。除却这些最基础的材料,像是橡胶片则是坏损轮胎改造。

    说来非常疯狂的,设备上亦有一些压力表,原本不应该有这些部件。空投行动中投放的环氧乙烷钢瓶,每一个都配属了压力表,现在正好拆下来物尽其用。

    临时的改动应该是让这设备更加安全的,但伊万诺夫还是有疑虑。

    “副师长,我们都知道化肥厂要迅速建立,也要迅速投产。仅凭肉眼我们发现不了问题,搞不好它根本没有问题。如果真的有问题,也只能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这一点正是我最担心的。”

    听他说完话,杨明志闭上了眼睛寻思一会儿。

    又猛然说道:“所以说你的意思依旧是检查完毕了,尚未发现任何问题?我的意思是说,至少你们没有检查出来问题。”

    如果果断承认下来,这是要担责任的!伊万诺夫很是犹豫,因为仅仅是加热泥煤释放烯烃物质时,大量的可燃气体承受着高压,一旦泄露了和燃烧的燃料发生反应。整个炉子就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天然气炸弹”!

    如果失败了,自己的责任重大,搞不好……

    他没有再想下去,睁大的双眼紧皱的眉头,将自己的紧张暴露的清清楚楚。

    “你害怕!是害怕出现问题,还是什么?”杨明志有些不悦,态度严肃的说:“你可是连硝酸肼都能造出来的男人,你究竟在害怕什么?”

    这一问直击伊万诺夫的心底。

    杨明志干脆言辞犀利的质问:“给我一个准话,设备到底行不行?!”

    “行!”

    伊万诺夫索性豁出去了,咬紧牙关爆喝一声。

    “唉!这就对了!”杨明志的严肃荡然无存,这番露出一张轻松笑脸,和善的拍着伊万诺夫的肩膀。“我的同志!咱们这是在战争年代!我知道以往这些化工设备在生产后,要经过严密的测试,直到各种可能会发生的生产安全问题都排除掉,才能送到化工厂!

    即便如此,这设备都是谁参与了生产,谁又是主要负责人。若是真的质量问题相关人员是要负责的。

    只是这些和平时代的模式已经是过去式了。这件事因为诸多原因耽误了很多时间,我们已经没有时间再去浪费!我们现在没有时间认真检查,你的检查成果我认为很好!因为你和你的人定然是带着无比的认真在检查,所以我决定了,化肥厂设备的最后检验已经过关。”

    或许是自己的话说的还不够简洁,杨明志顿了顿气做出了最后的定夺:“伊万诺夫,这个项目是我筹划和施行的,我是总指挥,如果出现问题我来负责任,所以你就安心大胆的去干!”

    一直心情复杂的伊万诺夫现在终于能放下所有的忧虑,“既然是长官拍板了,我们就可以顺利进行下一步,我们要尽可能把工厂的选址确定下来”

    杨明志点点头:“选址自然是非常重要的事,我们必须进行一次研讨会。”

    “既然如此,那就请长官安排时间吧。”伊万诺夫是知道杨明志在领着人设计新式武器,照理说自己是不应该打搅他,一切只能由长官定夺。

    “那就安排在今天晚上吧,毕竟白天我是比较忙的。我的情况你也知道……”

    伊万诺夫似懂非懂的点点头,设备审查算是结束的,选址的问题又注定是一番研究。在地图之上选择一个点,符合各种要求,尽可能的躲避各种麻烦,这恐怕也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掉的。

    不过他所想的事情,杨明志早早的心中有数,这便对着勾着头的伊万诺夫说道:“同志,关于选址的问题,我们最初的计划是把工厂摆在温泉区一带,或许还有更好的位置,我们已经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你和你的人就立刻着实,就利用今天白天的时间,翻开地图,各位把可行的位置确定下来!”

    所谓的温泉区,那里也是硫磺矿,其旁边是关押德军战俘的战俘营。那里距离最近的鲶鱼村还有一段距离,位置比较偏僻。

    就如长官所言,那里或许并非最好的位置,由于现在没工夫继续研究,大概位置就选择那里。如此自己也确实不用再伤脑筋的满地图的寻找风水宝地,只需要在温泉区那一带画圈圈,总结出各个圈圈的利弊,最终让长官来选择就好了。

    他已心里有数,这便诚恳的说道:“任务我会按时的完成,或许长官结束了白天的工作后,今晚我们就能把工厂的位置也确定下来。”

    “如果这件事能今天完全解决就太好了。如此我们甚至可以在明天就动手,搬运设备。”

    伊万诺夫这便和他的人心情舒畅的离开了,回望着他的背影,杨明志能够感受到十分的自信。

    不过这个男人的忧虑也确实的存在。

    杨明志已经顾不了那么多,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搞不好明日自己还得直奔温泉区一趟!

第七百九十八章 为历史而拍照(一)() 
杨明志离开的这段时间,设计部内的人们一直热火朝天的工作。

    没有人交头接耳,有的只是铅笔在纸上上勾勒图画造成的沙沙声,亦或者尺规碰撞桌面的细微声响。

    别尔斯基带着相机,愣是跟在长官身后听他和化学教授说了很多话。

    关于这位长官自然是有着很多很多的传说,所有人都在说这位来自中国的副师长是为发明家,如今一见名不虚传。别尔斯基本就有些紧张,现在更加紧张了,因为在他面前的这间大木屋内工作的人们,正在为了一款新型武器努力奋斗!

    伊万诺夫一行已经离开,杨明志转过身瞥一眼自己的新随从,正看到他有些异样的神情。

    “嘿嘿!真对不起,把你晾在这里有十多分钟了。”

    别尔斯基赶紧回答:“不!不!一切听从长官的命令。”

    “好吧!你毕竟是在等待我的命令!现在我就基于你命令,把相机设备都准备好了!”

    说完话,研究所的大门被缓缓的打开。

    有人突然进来了,众多埋头工作的人们只是稍微抬头看看,即便是发现是自己的领导,亦是不为所动,又纷纷将脑袋勾下来,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到底说这个时代的苏联人是真心实意的为了建设国家而拼命工作,这是一群有志气有觉悟的人们,他们真的没有一丝偷懒!

    杨明志不禁的感慨,那个位面自己担任小小的车间主任。虽然从事的是军事工业,那些年轻的新员工,其心态和老一代员工差别已经很大了。

    工作是为了钱,即便是在为国家生产武器,工作时也不总是勤勤恳恳,在领导去开会的间隙,就有人拿出手机翻动。即便是设立违规就扣钱的处罚办法,收效依然有限。并且一个个的都在嚷嚷,希望提高待遇水平。

    杨明志清楚,并非那些年轻人不好伺候,毕竟穿越之前自己28岁,正好是青年与中年的节点。在29岁之前自己也是年轻人,还算是中国的共青团员呢!

    大家有着怎样的追求,作为同龄人自己再清楚不过。

    工作可不就是为了穿衣吃饭嘛!房价又那么高,年轻人更要面临着婚姻压力,如果不抓紧,就得像自己28岁了还单着。把热血和青春都投身于工作,个人问题解决的很糟糕,倒是工作做的很好了。

    命运的玩笑,自己来到了这个时代。虽然是不同的国家,这个时代的苏联人的态度都是旗帜鲜明的去建立社会主义,他们拼命的工作是为了国家,更是为了建立没有剥削压迫新世界的梦想!

    当然,设计局这间大木屋内工作的人们,大家可不仅仅是为了信仰,也是在保卫国家,是为了在战火硝烟中活下来。

    杨明志站在大门口,敲了敲木门又咳嗽两声,重新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同志们都注意一下,暂时停顿一下手头的工作!”说罢,杨明志打了个响指,让带着相机的别尔斯基进了屋,并介绍道:“同志们,我刚刚去了师郑治部。因为大家特别的热情,我们的师政委耶莲京娜同志,特别派出了宣传员,带着相机为我们拍照。

    因为我们在研究一款在苏联从未出现过的新型武器,我们正在创造一个历史。所以这样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怎能没有一地手的资料呢?所以我们工作的场景将被拍照!”

    听长官一说,众人觉得确实很有道理。

    大家看看自己绘制的图纸,武器尚处于图纸阶段,各个部位的设计方案已经有好多个了。最终长官会选择一批图纸,并由其本人进行斟酌筛选和改进。

    不过仅仅是长官提供的大概草图,仅从形象上来看,这武器都是足够独一无二的。很显然,本身长官所研制的火箭助推式榴弹系统已经让苏军反坦克能力大幅提升,而新研制的武器,仅从理论性能来看,机动灵活性和威力都是更上一个台阶。

    波波夫离开了作为,一脸兴奋的走过来,说道:“长官,你的意思是拍摄下大家工作的场景?以前从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莫非是师部,乃至市委都决定宣传我们了?”

    “那是当然!”杨明志直接把耶莲京娜搬出来:“师政委对于我的临时提议非常感兴趣,更是提供了三个空白交卷。最终拍摄的照片将会作为历史的凭证,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会被后人所铭记。”

    荣誉,有时比生命更为重要!

    诺夫戈梅利一直处于危险中,每一个人都有可能在战争中丧命。在生命受到死亡的威胁下,正确的选择当是抗争。对于这些共青团员来说,为了国家牺牲本就是光荣的事,如果在牺牲前能得到荣誉,死而无憾。

    拍摄照片的事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本应该安安静静的研究所这下热闹起来。

    ……

    拍照不会浪费大家多少时间,现在所有的天窗都打开了,光线完全可以接受。杨明志命令所有人专心致志的工作,就把摄影师当做空气就好。

    柯达的交卷,康泰克斯的相机,可惜这个时代的胶卷因为科技的原因很落后——一卷拍摄不了多少。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别尔斯基不敢随意的浪费,他只有三十六次机会。

    闪光灯在闪耀,这一幕不禁引得杨明志一阵恍惚,仿佛看到了那个时代的影子。

    是啊,德国人和美国人的科技已经足够好了,经过了这场战争,新的科技革命正式开始,一切都将翻天覆地的变化!二战简直是新旧两个时代的分水岭。

    除却一些合照,也少不了一些特写。为了更好的灯光,煤油灯被摆在了几位研究员的桌案。

    “不许笑场,就装作你正在认真工作。”杨明志命令自己的手下当好一个“演员”。他知道,这几份特写摆拍也将变成永久的历史,未来战争结束了,一定会永远陈列在白俄罗斯的战争博物馆里。

    别尔斯基一连拍摄了六张,稍稍的松了口气。他将照相机的镜头盖子合上,站直了身子。

    “怎么?就这样你的工作就结束了?”杨明志有些不解的问道。

    “不!既然这次照相很重要,我让也应该给长官你特别拍摄一下。”

    杨明志想了想,自己确实好很少有拍照过。尤其是进入沼泽地后,宝贵的交卷是从来不会浪费的,若不是这次耶莲京娜破天荒的举动,自己也甭想再在1942年的历史中留下自己的更多尊荣。

    “行!那我们还是出去照相为好!”杨明志手指了一下:“波波夫、里固施科夫,你们两位也一起来!咱们三个得把尊荣也让领袖看看。”

第七百九十九章 为历史而拍照(二)() 
杨明志说的这话本身带有调侃以为,却令两人兴奋不已。

    里固施科夫太清楚自己的身份了,曾经不过是小小集体农庄的村长,如今村长也不再担任了。自己的身份很是卑微,就像是万千大众那般,只是苏联这台庞大的国家机器中极其渺小的螺丝钉。

    这次临时的摄影是师政委大力支持的,那个人是内务部的,自然和诺夫戈梅利的市委有着极深的关系。萨林奇金这个人是这座新城市的市委书记,他一定会把自己的事迹给上报出去。

    荣誉、财富还有下半生的福祉,这是一个重大机会。

    里固施科夫几乎是满面红光的迎了过来,杨明志不太明白这人心中的小九九。他这么高兴,或许仅仅是因为对于绝大多数苏联的农民,拍照在和平年代就是一项比较奢侈的事,战争年代就更奢侈了。

    三人一起出了木屋,杨明志命令门口的两位卫兵暂且回避,拍摄场景就选定在研究所木屋的大门口。

    时间快要中午了,今日阳光明媚春风习习,气候愈发的暖和。

    别尔斯基自己的家境比较富裕,所以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相机。对于未来,在其大学毕业后注定会被组织分配到某个机关工作。

    苏联的各种大学不仅仅要教授本时空最高深的科学技术,在思想领域方面则完全被马哲占领。别尔斯基还不是苏共党员,作为共青团员的他还需要自身的努力奋斗,方可成功加入苏共。

    这个年轻人也有自己的梦想,他希望有朝一日进入国家公务员体系,苏共也不是什么人都要,需要很复杂的学习和被考察。

    如今战争爆发了,别尔斯基毅然决然响应斯大林的号召,深入沦陷区计划拉起一直游击队。

    他知道,假如自己能活到战后,一系列的丰功伟绩就使得自己的起跑线很高。

    青年最初是这般单纯的甚至有些功利心的想法,真的进入敌占区,所见所闻完全摧毁了其三观,现在他接触了真正的大人物,重重见闻不禁令他深刻的反思——我到底为什么来当兵。

    现在,别尔斯基算是找到了自己的答案,那就是为了国家报仇,为了死难的人民报仇。不是说能扛枪在前线和敌人拼命就是报仇,如今他是处在宣传岗位,向诺夫戈梅利宣传必胜、宣传英雄事迹、宣传捷报,都是抗争的形式。

    别尔斯基很满意自己的工作,仿佛现在手中握着的不是相机,而是最为致命的“宣传武器”!

    ……

    此刻的中国,好几位美国的、加拿大的记者亲赴延安。毕竟此刻的延安堪称是战火中中国的红色中心,这里一派民主、乐观、万众一心抗战的大好形象。

    这个时代所拍摄的照片,人们的脸上满是笑容,对战争胜利充满了信息。只是人们的穿着实在是简陋,在这因为吃的不好,照片上的人物往往瘦似排骨。

    杨明志不喜欢邋里邋遢的形象,看看今天的自己,这身军装一直很整洁。

    其他两位的形象则有些糟糕,或者说穿着太随便了。

    别尔斯基嚷嚷道:“同志们整理一下自己,把领子正一正,笔直的站好,我们这就拍照了!”

    “瞧瞧你们俩,是工作太认真了穿着就随便点!咱们的摄影师都不乐意了。”杨明志趁机说了说,令另外两位赶紧换了一身干净的大褂。

    这一举动倒是弄得别尔斯基有些不好意思的,毕竟自己只是提醒,弄得仿佛自己是在僭越的命令长官。

    杨明志穿着军装,另外两位穿着俄国男人常见的淑巴大衣。大家当然不希望留给后人一股子精神萎靡的形象,这就昂首挺胸,虽然没有呲牙还是保持着一个微笑。

    不过正当别尔斯基准备按下快门的时候,一件事令杨明志马上阻止了他的行动。

    “怎么了长官!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准备好?”

    “当然!当然!一件很重要的事!”刚说完话,杨明志鼻梁上的眼镜就利索的摘了下来。

    这个零别尔斯基多少有些费解,杨明志赶紧找话搪塞:“我觉得这眼镜怕是会反光,若是照相的时候我的眼睛部位金光闪闪的,这很不好。”

    “是这样吗?那就确实应该注意,果然还是长官想的周到。”别尔斯基完全没有多想,照理说戴着眼镜确实可能会反光,造成的不良干扰应该可以忽略。应该是长官对这次拍照非常重视的缘故,别尔斯基抿了抿嘴说道:“如果没有别的事我们就拍摄吧。”

    快门轻轻的暗下,一阵闪光袭来。

    在那个位面,拍照数码化,只有非常专业的人员还在用传统的光学相机拍摄。几十年后拍照变得无比随意,如今还是稀奇的。摄影闪光灯的突然刺激令人本能的闭眼,杨明志忍耐着这一切。

    此刻他的内心里倒是非常的庆幸于自己把眼镜收起来了。

    如果说今天别尔斯基拍摄的照片,最终会被放大装裱起来,挂在明斯克的战争纪念馆了。自己因为是中国人,这个身份注定成为成千上万人考究的对象。宝贵的照片会暴露非常多的秘密,假如自己是戴着这幅款式奇葩的树脂眼镜,这可如何是好。

    “假如我死了,他们会不会认为我是个外星人,亦或者是穿越时空的人。假如当时我还活在人士,会不会各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