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兵在第二团的比例只有一半,他们在三月底的作战损失太大!其余的战士,大部分是从民兵部队转正而来,也有部分是从阿纳托利的第三团调来的。
所以,对于这些士兵,能真正的上战场正面和敌人作战,根本就是第一次!
老兵知道,很多时候,只有保全性命才能更好的杀敌。而对于新来的,趁早的杀敌立功获得荣誉,简直比生命还重要!
军队中,这两种心态并存,杨明志知道,再热血的新兵只要他经过多次战斗还活下来,那份拼命的热血都会淡化很多。剩下的,只有本能的在战场生存,麻木的杀死敌人。
毕竟,这第二团可是他杨明志的嫡系!对他们的关爱,不得不多一份!
在天黑前,杨明志抵达了米西渡口,围绕着一片小树林已经有了大量人员!
临时指挥所,就在林子里建立,他招呼卫兵,立刻令军官们前来报道。
“报告司令!伞兵旅长泰普诺夫到!”
泰普诺夫敬了礼,他和副旅长、旅正委,暂且站在一边。
接下来的是拉夫连季和叶甫根尼,他们的衣着可不如伞兵光鲜,两人的经过修剪的胡须和脸上的褶皱,尤其是那深邃的眼眸,也是一种老辣的证明。
更老辣的还是巴尔岑,他举手投足只见更是散发着一种杀气!他的下巴用匕首刮干净的胡须,唯独嘴唇上刻意留着。
巴尔岑的胡须倒不是非常别致,最别致的当属所谓的骑兵营长——小沃曼斯基。杨明志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一个军官,他年纪轻轻,胡须简直就是有意向布琼尼致敬。
至于阿纳托利,他的脸整洁很多,没有一点胡须,这份形象反而让人担忧,就好似一个涉世未深的普通青年,实际他的年龄可是不小。
杨明志和军官们寒暄几句,目光就瞄着了阿纳托利,毕竟渡河行动的关键,就全依赖着他和他的部队们的工作质量!
工作情况,阿纳托利也正急于汇报。
“司令同志,我已派出人手,乘坐最开始赶制的木筏,带着绳索,成功渡河抵达河对岸的米西村废墟。”
这是杨明志最想听的,他马上追问:“这是真的?!木筏怎么样?你们渡过去多少人?摆渡工作先期准备怎么样了?”
“是!我们的木筏乘坐了十一个人,缓慢飘到对岸。木筏一边飘着,绳索一点点投送到河里。当我们的人抵达对岸后,就立刻将绳索缠绕在树上。”
“那么,现在绳索在哪里?再说了,木筏横渡第聂伯河,水流的影响如何?”
“水流影响非常有限!”阿纳托利欣慰的说,“所以我们敢直接将绳索投入河中,木筏也没有被冲的太远。现在绳索都被沉在水里,预制的木筏,也按照您的命令,两个筏子用麻绳串联,并用绳套固定在尼龙缆绳上。待到夜里,您一声令下,所有沉河的缆绳都将绷紧,我们就可顺利摆渡了!”
杨明志满意的点点头:“很好!你做的很不错。这次我们准备了二十条缆绳,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有二十条摆渡交通线!我记得卡维茨基也来了,我们的铁匠村村长,有没有帮助你?”
“他和他的人起到了巨大帮助!”阿纳托利赞誉道。“现在,我已经完成了九条摆渡线路,剩下的十一条正在进行!如若您现在有意去河畔看看,凭借肉眼,就能看清河面上漂浮的木筏。举起望远镜,更能看到米西村废墟里晃动的人影!”
“我当然会去看!你还有十一条线路未完成,可要抓紧时间呐!”
杨明志情不自禁的举起右手,重重的搭在阿纳托利的肩膀。
这令阿纳托利非常感动,毕竟这位司令确实对自己有意栽培,对于这次渡河行动,自己多的看来是很好的。
“阿纳托利,我们这次军事行动若是大获成功,你和第三团就是立下首功,届时我向上级汇报时,你的名字可是少不了!”
“还有我呢!司令同志!”
杨明志猛地撇过头,看到了那位“大胡子”。他眯着眼睛,问道:“对了!你也是姓沃曼斯基吧,你是村长的侄子!你的胡子非常别致,难道你有三十岁?”
“不!我只有二十一岁!”
杨明志一怔,想必这个家伙是自从长胡子就刻意续胡子。这种行为在苏联年轻人里根本就是个奇葩,考虑到他的伯父沃曼斯基村长有着布琼尼式的骑兵狂热,顶着“布琼尼”军帽,留着“布琼尼胡须”,反而非常正常了。
第1044章 渡河(一)()
杨明志没有和他废话,继续问道阿纳托利:“既然绳索的布置没有问题,现在说说木筏!我们要二十条线路,至少四十个大型木筏!若是你准备不够,我们的运输量可要大打折扣!你必须清楚,今天夜里,我们必须保证把五千人送到对岸!”
“我非常清楚!司令同志!这确实是一份工作量很大的工作!好在我们的骑兵同志早早带来,并加入木筏制作!”阿纳托利瞧一眼小沃曼斯基,继续微笑着叙述:“我们把人分成小组,短时间内赶制的木筏直接放在河畔,一部分已经投入河里。成品木筏的数量高达五十二条,它们的面积都很大,我们刚刚做了实验,它的极限载重接近三十人!”
“三十人?若是两个筏子串联,一次坐上五十人不成问题。”杨明志捏着下巴,“所以,你估计摆渡运输一次,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阿纳托利并未实验,他只能靠推测。
“根据刚刚渡河的经验,布置缆绳的筏子,用了约莫十分钟抵达对岸。我们即将摆渡,路线不但固定了,我们也不仅仅只使用木浆,在岸上,也有一组士兵合力拖拽牵引绳。我认为,五分钟,筏子就能抵达对岸。”
“这个数据可靠吗?”杨明志激动的追问。
“不一定!不过您不介意的话,我们可以试试。”
“现在?!你的报告里,没有德军巡逻船的踪迹,但这不代表他们会出现!如果我们现在就……”杨明志还想继续说下去,只是他再稍微琢磨一下,果断同意了阿纳托利的请求。
他最为担心的,当然是自己这边大规模的摆渡过河,突然杀出来一条巡逻艇。一艘小艇的威胁不大,就怕丫们向他们的上级汇报!届时,鬼知道德军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比如说空袭?他们挂载炸弹的斯图卡,飞个二三百公里一通袭击,完全合理!
这份担心,现在已经略显多余。先不说德军巡逻艇是否会出现,当前的河面上,显然一直有木筏子存在——那是阿纳托利叙述的,正在布设缆绳的筏子!
杨明志因而临时改了主意。
正好,军官们都在这里,他果断命令!
“按照计划,我是打算在晚上八点整开始渡河行动!计划看来要提前进行,就按照阿纳托利的意思,我们现在就开始实验性的渡河!巴尔岑!你的侦察营率先渡河!其他人,立刻通知自己部队,做好渡河准备!”
“遵命!司令同志!”众人异口同声吼道。
这次行动本就非常仓促,以至于军人来的早,很多重武器,还有民夫押运着,缓慢的向渡口运输!现在可好,军人和他们的轻装备,又要提前渡河了!
杨明志知道自己这么做颇为冒险,上头的命令太苛刻,5月19日拿下斯拉夫季奇是个死命令,这种情况,也只能冒险。
对于他,指挥这次军事行动有不小的冒险意义,对于广大官兵,渡河本身,不也是一种冒险?
侦察营的战士,他们哪儿都好,就是有一点,旱鸭子的比例还是不小。固然是白俄罗斯河流水塘很多,真正愿意下水游泳的人并不多。原因无他,白俄罗斯的纬度太高了,夏季最高气温也只有下午能超过三十度,当前的最高气温也不过十五六度上下,这种气候游泳易生病。
很多战士是如此,对于伞兵营,他们丝毫没有对河水的顾虑。伞兵的水性都很好,就算掉入水中,他们也能迅速抛掉自己的装备,让自己浮在水面,除非掉进的是泥塘沼泽。
阿纳托利立刻执行命令,他的士兵以旗语向对岸发送紧急通知。
虽然不知道团长为何突然下令执行摆渡任务,已经待在米西村的一个班的士兵,立刻开始拉动绳索,使得埋在水中的尼龙绳浮出水面,最后,相对绷紧的绳索,牢牢固定在大树树干。
这一幕杨明志举着望远镜看的清清楚楚,他更是注意到,摆渡木筏上,还有一条纤细的尼龙绳,它一直延伸到对岸,显然,对岸的士兵拉着这条牵引绳,一筏子的人,就顺利抵达对岸。
正当他看的入迷,巴尔岑也整顿好了队伍。
此时此刻,米西渡口的右岸废弃码头,侦察营全体立正站好,营长巴尔岑小步快跑而来。
“报告司令同志!侦察营全体列队完毕,请指示!”
“做得好!命令部队,稍息!”
毕竟这是渡河,横渡一条超过二百米宽的大河!侦察营的士兵,更是那自己的生命去拼呐!
杨明志站在这些战士面前,简单的强调了一下。
“侦察营的兄弟们!这是你们第一次有组织的横渡第聂伯河,这次渡河意义非凡!我没什么慷慨激昂的话,有的只是一个警告。你们必须小心,你们的装备很沉重,身上的衣服若是沾了水,更好似上百公斤的铅块!你们中或许有人会说,我的水性很好!当然,你们中一部分人善于游泳,另一部分则不会!
我必须强调,你们必须小心,只要跌入水里将必死无疑!除非这样的人能屏住呼吸,在河床漫步,一直走到河对岸。”
“哈哈!这是鲶鱼才干的事吧!”一个士兵有些放肆的一声吼,引得全体士兵哈哈大笑。
杨明志并不生气,他顺着吼道:“是的!这确实是鲶鱼干的事!你们也知道我们这一代的水域存在着一些巨型鲶鱼,我们曾用炸弹炸死过几条!鲶鱼吃肉,你们千万不要跌入河里,因为不仅仅是窒息,当心成了这些大鱼的猎物!
我不希望渔民再炸鱼时捞起这种大鱼,剖开鱼腹部,看到倒霉蛋的遗骸!”
话音刚落,侦察营又是一阵放肆的嬉笑。
杨明志微微勾着头,心想着,这些士兵都是些老家伙。他们鄙视敌人,也鄙视死亡,这些不家伙连死都不怕,他们还怕什么?
他再抬起头,收起笑容继续木着脸,右臂指着东方:“好吧!你们这些不怕死的男人们!现在开始行动!那些掉进水里的蠢货,你们在河底把鲶鱼杀掉,再把大鱼拉到岸,看看今晚弟兄们能否吃烤鱼!”
那些嬉笑的人都知道这是一些玩笑,司令提醒的很对,当前每个人的装备都有二十公斤,而且装备是也以绳索固定在肩膀和腰上。就算是水性好的人也不能保证,他们真正溺水后能否在窒息前把绳索全部解开从而上浮逃生。
渡河行动比计划提前了三个小时,带着兴奋、忐忑、无限的期待,以及对杀敌立功的强大欲望,侦察营的战士开始了整队。
除却各种原因没有参与行动的,全营当前兵力有540人,分成3个连18个排。
做出渡河实验的小白鼠,一个排的战士站了出来。
且看这支侦察排,他们的装备相当精良。这次作战固然是仓促,在常规军械方面并不仓促。飞鱼火箭炮产量仅仅十发,它们才刚刚运抵,而鲶鱼火箭炮产量要好很多。
去占领斯拉夫季奇,鲶鱼火箭炮依然火力过剩,所以整个侦察营,就只有安排了一个火箭炮班,装备的弹药也仅仅五发而已。
侦察营倒是大量装备了RPG和无后坐力炮,它们作为部队的拳头武器,巨大的库存,和成熟的制造,较高的产量,可谓战斗力的保证。
第1045章 渡河(二)()
最先试水的侦察排,他们最重的装备莫过于RPG了。强壮的士兵背着布袋,这里面放着三枚弹,发射器亦是背在身上,同样他的胸前还挂着一支德制MP38。这样的战士,侦察排三个班中合计有三位,其他的27个战士,每人的负重中也额外装了一枚飞弹。
侦察营的战士都是这等装备,强大的火力是胜利的根本之一,也使得一个七十公斤重的士兵,总重量轻易的突破了九十公斤,个别的突破一百公斤。
这些战士排着队登上了破旧的码头,一条尼龙绳自通对岸。
杨明志站在码头上,看着战士依次跳下码头上的木筏。他有些担心:“筏子看来很大,两个筏子能否承受三吨的重量?”
阿纳托利则信心满满的称道:“三吨完全可以!我们做木筏的材料都是包含松脂的松树,您看这筏子,四个筏子拼凑一起,我有信心让其运送卡车!”
“你的自信很好!现在拭目以待吧!”
杨明志不再废话,他看着士兵登上筏子,三十人愣是全部登陆。如此,岸上观摩的人,没有人再担心。
巴尔岑长舒一口气:“司令,人都上去了,我们该渡河了!”
“对!渡河!现在开始行动!”
杨明志一声令下,渡河实验正式开始。
说是实验,就目前来看只要筏子能安稳的浮着,实验就等于成功了九成!
对于登筏的战士们,他们暂且纷纷坐下来,抓紧筏子连接摆渡绳索的麻绳。尾部的两名战士,则操持起木筏上预方的木浆。
举着望远镜的杨明志继续观测,串联的两个筏子,载着三十人,当前正缓慢的向东方移动。他们的行动轨迹被定死了,即沿着一个弧形前进,直到靠岸。
他的眼角也注意到,这条码头上的缆绳也移动的方向,它紧绷着,整体向南边偏移。这说明,水流正在影响木筏的前进。
如果仅仅是几个士兵在划桨,移动速度快不了。随着观察的持续,这木筏突然快速行动。
“嘿嘿!这筏子就像是安装了发动机!我甚至看到了水线!”
面对赞誉,阿纳托利提醒道:“司令,您沿着缆绳看,对岸的米西渡口码头,我们的战士,正在拉动绳索!”
“是啊!这让我想到了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伏尔加河?纤夫?农奴时代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了!”阿纳托利随口说道。
“但是不能否认,岸上的人力牵引,水面船只确实可以快速行动!”说罢,杨明志放下望远镜,嘱咐着身边的卫兵阿布拉姆:“注意看好你的表,等我说他们到岸时,立刻暂停计时!”
木筏平稳的高速运动,因而尼龙绳正遭遇着严重摩擦!尼龙的强度惊人,重量轻,巨大缺陷是不耐磨,所以这决定了它只能作为短期摆渡用绳。
杨明志清楚看到了木筏靠岸,稳坐的战士们迅速站起来,迅速的攀上了对面的码头站台。他直到清楚看到战士都离开筏子,才下令计时结束。
“阿布拉姆,报告时间!”
“是!一共是七分十秒!”
这个结果实在令人振奋,杨明志有点惊讶:“真的?仅有七分钟?!”
阿布拉姆直接将怀表递上去,杨明志清楚的看到了分针和时针,完全确信这个时间。
杨明志来了精神,眼望东方充满希望,掐着腰叹言:“仅仅七分钟!一个排的兵就过河了!这二百多米宽的河面不过如此。”
话是如此,紧接着他猛地又想起一个蛋疼的问题,因而赶忙问道阿纳托利:“现在筏子已到对岸,我们怎么撤回来?”
“当然是我们这边给拉回来!”
如此,一条杨明志一直没注意的绳索,被他这边的一组士兵拽动。绳索因而从河水中浮现,它越绷越直,最终串联的木筏开始移动。因为缺少了接近三吨的负载,筏子移动的更加快速。
实验性的渡河行动是在接近五点时开始,一个来回的摆渡,到了五点十分居然就结束了。
这最终的结果难道不令人振奋么?
面对这个结果,杨明志非常满意,他完全肯定了阿布拉姆的作为,也迫不及待的要全面行动。
他无比乐观的推测:“一来一回,一共有十五分钟,我们一次就运过去了三十人!一个小时就是运输一百二十人,若是二十个线路都有这样的速度,就是两千四百人!理论上,在天黑透以前,我们就能完成进攻部队的完全渡河!”
“不!司令同志您太乐观了!”阿纳托利务实的解释:“当前,我们最多能启动十个线路,剩下的线路还在布设。”
“是啊!你们布设摆渡线路的时间也才仅仅几个小时,但就算是十条线路,我们的效率也是惊人的!这大大超过了我的想象!我还以为咱们得连夜摆渡!”
“司令!或许我们还是可以使用些传统办法!”
“传统办法?”杨明志猛地转身,看着这位阿纳托利。
“是的!我们不一定要固执的进行摆渡!固然摆渡是一种最有效率也最平稳的办法,但是我们制造的木筏毕竟很多。我们的筏子都很宽大,让战士划桨速度确实不快,它还是能漂到对岸,就是消耗的时间较多。”
“唉!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时间!部队早一小时渡河,明日我们就有更加充足的时间进行侦查,面对的军事压力也就更小!渡河就是最关键的第一步!”
阿纳托利的建议非常有价值,杨明志再一次改变了主意。本来晚上八点再行动,这是最为保守的办法,既然事实原本预估的好态度,不如果断行动。
因此,他下达命令,即要求所有尚未铺设的摆渡线路暂停,富余的木筏,和民夫带来的所有独木舟,立刻采用传统方法渡河。
一时间,围绕着十条摆渡线路立刻热闹起来!这十条线路彼此间的间隔也仅有三十米,整个摆渡现场就只有三百米的范围。
在摆渡场南侧,那里突然集结了大量的木筏,泰普诺夫宣布伞兵旅“承包”了这些筏子。
本来,摆渡是安稳的渡河方式,伞兵旅刻意要求划船渡河,一方面是出于效率考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荣誉。
伞兵233旅降落时,他们没有装备皮划艇这种大物件,但他们在以前的训练中就精通使用。筏子不是皮划艇,某些意义上来说还是非常相似的。
很多人都害怕意外的跌入河里,因为装备就是水鬼的爪牙!唯有伞兵毫不畏惧这些,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