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里没有讨论,没有投票,有的只是这位中将司令的直接命令。
“巴尔岑!”
“到!”
“你的侦察营于明日凌晨2点,开始向斯拉夫季奇行动。你们必须小心谨慎,侦查敌情,不到万不得已不许开枪。一切按照计划行事。”
“遵命!司令同志!”
杨明志又面对着泰普诺夫等人。
“伞兵的同志们!”
“到!”三个军官异口同声。
“伞兵233旅是我军中编制最齐全,兵员素质最好,武器装备最强的部队。你们按照原定计划,明日沿着第聂伯河畔南下。”
“遵命!司令同志。”
“最后,近卫284师第二团。”
“到!”拉夫连季、叶甫根尼同时回应。
“你们是284师的硕果,你们由我亲自率领,明日,我们作为核心部队,按照原定计划向南偏东方向前进。”
“遵命!”
进攻部队的命令再次交待的一下,杨明志转过身面对着留守部队。
“阿纳托利、沃曼斯基,你们两位必须看好我们的米西渡口。而且,你们也作为战略预备队,假若我们在斯拉夫季奇发生什么意外,你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支援!”
阿纳托利有些迷糊,他先是答应,又壮着胆子问道:“司令!您说的意外,会是什么?”
“谁知道呢!”杨明志摇摇头,“战场上的意外太多了,总之你们时刻保持戒备。”
说罢,他接着面对大家:“军事会议到此结束,诸位各自回到自己的营地!尤其是你,巴尔岑!你的侦察营必须立刻睡觉,你们明日的侦查对于整个行动至关重要!”
散会了,交待完任务杨明志顿时感觉到久违的轻松。
对于未来的战斗他充满了自信,至少在轰击切尔尼戈夫前他是无比自信的。只是轰炸完了,德军会有怎样反应,假若有什么过激反应,这是他无法估测的,也就是这才让他有些惴惴不安。
这间所谓的临时指挥所还是过于简陋,唯一一点好就是比较暖和。他有意瞧瞧这民居,正在这时,阿布拉姆扛着卷起了的摊子,走了进来。
“长官,我在这儿给您铺床吧!哎呀!这可确实比外面温暖多了。”
杨明志回过头来想了下,说道:“好吧!你在这里铺床,不过我不在这儿睡。”
“嗯?但是,您是司令。您难道执意睡在外面?”
“无所谓!”杨明志摇摇头,继续说:“你把毯子铺好,一会儿我让娜塔莎到这儿来睡,还有咱们的电报员狄安娜!咱们这次行动就带了两个女人,她们必须特别照顾!”
女兵确实要特别照顾,何况娜塔莎和狄安娜还有巨大的特殊作用。
当前,伞兵旅四个营,各个都有电台。侦察营一台,拉夫连季拥有两台,每个电台都有配属的战地电报员,必要时候也能作为步兵。狄安娜则完全不同,她被杨明志直接从指挥部电报室拉出来,这位年轻姑娘只学过简单的手枪和冲锋枪射击,没谁会指望她去一线战斗。之所以特意选择她,还是因为其有点特殊能力。
其一,她有能力直接直接口头翻译苏军的电码。第二,她也算是柳红秀的老师,既然那孩子现在就待在指挥部电报室,由狄安娜亲自和她联络,彼此间会更有默契。
杨明志先是去找了狄安娜,见得这女人正在篝火边,聚精会神的向指挥部发送电报。他悄悄的走过去又蹲下来,就静静的看着。狄安娜的眼神瞧见了司令,整个人紧张的一阵,而右手还是以不同的节奏瞧着发报器。
杨明志就静静的看着,直到她摘下了耳机,以及伸展下发颤的手指。
“狄安娜,我们的情况你都如实发送了吗?”
“是的!司令同志!接受者是阿列克谢耶夫,我们继续等待即可。”
“所以,我们会等多久?”
“我们……”狄安娜奔向说稍等片刻的,这电台的红灯亮起,滴滴声响个不停。
女兵立刻戴上耳机,开始在本子上记录着,嘴里更是念念有词。她周围还坐着两位男电报员,这两位负责夜间值班。
她一边写着一边念叨,杨明志也立刻清楚了,这是耶夫洛夫发来的回应。
杨明志顿时来了兴致,这个时代可没有手机,更没有无限网络。只是无限网络通信的原始雏形,不已经由这些电报机实现了吗?电台就好似巨型无限电话,虽然不知这电台是什么型号,使用信号增幅装置后,它甚至能用电码和一千公里外通信。最绝的当然还是远距离的明语通信,就是太消耗电力。
不得不承认,当前苏军的双重加密电码,这让德军破译带来了巨量的工作难度,同时已给苏军自己带来不小的麻烦。好在老毛子对数学教育有些在欧洲国家属于偏执的态度,他们的电报员也从没对复杂的数学逻辑密码抓狂。
然而杨明志知晓,指挥部的电报员也只有几人技术最精湛,再者就算能迅速破译,信息传输的效率还是太慢了!
杨明志干脆鲁莽的摘掉了狄安娜的耳机,这让女兵吓了一跳。
“嘿!司令同志!您怎么能这样?!”
这女人怒怒埋怨的样子挺有意思,杨明志没工夫欣赏,他命令道:“现在!你给铁匠村发报,告知耶夫洛夫,我要和佩里娅用中国语言直接通信,让佩里娅作为翻译!”
第1052章 五月十七日夜()
接在杨明志看来自己在创造一个军事奇迹,两个电报机彼此由无线电连接,这更像是两个步话机。
就在铁匠村的集团军指挥部,耶夫洛夫坐镇这里,就算是深夜了他丝毫没有心情去睡觉。
马上就是炮火连天的战斗,他没心情睡觉,并做好了彻夜不眠的准备!
毕竟,谁会想到部队刚刚出发就发生重大意外。敌人的炮艇是什么情况,关键是那炮艇还被缴获了,只怕这次遭遇战已经打草惊蛇。值得高兴的,倒是部队提前好几个小时抵达对岸,这对原本就因为命令突然,战斗准备不足的部队来说,有着积极意义。
其实耶夫洛夫也对电报通信颇有微词,他真的想和别列科夫面对面的说话,如此瞬间就可了解情况。
这个想法是那么的不切实际,结果别列科夫执意要把佩里娅当做传话筒。
噫!这个小姑娘能行?
女孩则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她的“战略作用”,她激动的听着耳机里传来的阵阵汉语,并立刻翻译为俄语。
这令耶夫洛夫大吃一惊,这电台内置的扬声器也在播放着奇怪语言,他知道那是东方的语言,可惜他完全听不懂!这个小姑娘翻译的就非常正确么?他细心听着,从其叙述的内容来看,佩里娅她确实没有胡言乱语。
耶夫洛夫其实也想直接以俄语和司令通信,可惜被直接回绝。所谓这是一次战略性实验,这有怎样的战略优越性,耶夫洛夫估摸着也就别列科夫最清楚。
由佩里娅进行翻译也好,和前线指挥部的通信可比刚刚高效太多,短短的十分钟,彼此间的情况都互相汇报了。若不是电池过量消耗,他还想再通信一小时!
“唉!我们有着语言优势,就是这机器的电池电力太差!”杨明志无奈的摘下耳机,他确实不必再戴着,因为电台的灯已经熄灭,这说明没电了。这个时代,锰电池还是绝对主力,铅酸电池反而是高级货。假若这电台使用铅酸电池,电量即可充裕到能数小时不间断的明语通信。
“电池质量确实很差,而且现在非常炙热!”狄安娜心中有些不悦,因为司令到最后,通信居然有了闲聊的意思。这种行为就是无谓的加大电量消耗,过长的明语通信亦是伤害蓄电池本身。
她灵巧的拆开电台的后盖,将发热的电池拔出来,交给身后的电报员,又麻利的插进一个电力充沛的。
这种情况杨明志倒没有注意到女人的怨气,他示意道:“通信已经结束,这样总指挥部就确定我们安然无恙。狄安娜,不要在忙活了。立正”
“啊?”女兵赶紧停下手中工作。
“很好!今晚你要值班吗?”
“当然不是!我负责关键信息的通信,既然通信结束,我就可以下去休息了。”
杨明志满意的点头:“很好!现在你不用铺床搭帐篷了,跟我来!”
司令又令不敢不从,狄安娜有些恍惚,还是紧跟在司令的身后……
当两人回到那件房舍,娜塔莎已经侯在这里。
现在的娜塔莎,和白天时架着反坦克抢打船时判若两人,她的精神有些萎靡,立正也有些晃悠。
这情况难免不让人担心,杨明志赶紧走上前,他不仅是检阅了这姑娘,还轻抚起她的右肩。
“你的肩膀是不是很酸痛?今天你的功劳簿上可是记了三个击杀,你也打出去了十发巨大子弹呢!”
娜塔莎是要强的,在面对司令如此的关切,她难免有些撒娇,喃喃的说:“长官!我的肩,还真有些酸。”
“这是没办法的,那枪械威力巨大,巨大的后坐力对于你还是太勉强!我相信你是坚强的士兵,能扛得住!”
“当然!”女孩立刻严肃起来,双眼烁烁放光。
“意志上坚强是好事,你的身体也该好好休息。这间房舍是最温暖的的,现在就作为女兵宿舍!”说罢,杨明志一甩脖子,“狄安娜,你也是女兵,你今天和娜塔莎一起休息!”
……
天色已晚,杨明志完全没精神在和这两个女兵说些什么,他甚至也没精神和阿布拉姆扯淡。
五月下旬,白俄罗斯的夜间气温还是低的,杨明志就把毯子铺在一摊篝火前。
绝大部分战士早早的就休息了,他们围着火焰睡觉,在篝火边还插着不少棍子,上面挂着简单清洗的军裤。注意到这一幕,杨明志才察觉到自己的军靴上的泥巴都板结了,裤子上沾染的泥土也已经抖动干净。
士兵们不分时宜的洗衣服,若是敌人乍现,他们拿到要穿着裤头去打仗?
杨明志过于疲惫,他连批评也懒,临睡前吃掉三个烤土豆后,接着倒头就睡。
这是无比充实的一天,难道休息的他连梦都没有做,就在凌晨两点被嘈杂声吵醒。对他来说真是眼一闭一睁,四个小时就过去了!平躺在草地上,睡眼惺忪的他,看到了一个熟悉的家伙就站在自己面前。
“巴尔岑!你在干什么!侦察营快点去睡觉!”
“我们已经睡醒了!现在是凌晨两点,侦察营即刻行动,我是来报道的。”
直到杨明志看看腕表才确定确实到了5月18日,他拍拍自己麻木的脸,解开水壶喝了几口,头脑清醒一些。
很快,杨明志站在了巴尔岑面前,再次询问道:“侦察营是否准备妥当?”
“我们已经完全妥当,司令可以去检阅一下,给弟兄们说上几句。”
“不必了!”说着,杨明志打了个哈欠摆摆手:“时间太珍贵,我没理由在浪费你们宝贵的时间。你们按照计划行动,我放心!”
“遵命!司令同志!”巴尔岑庄重的立正敬礼,转身,走进了他的“巴尔岑敢死队”。
那人的背影消失在黑夜里,杨明志迅速坐在毯子上,又迅速没心没肺的缩成一团,不一会儿传来阵阵鼾声。
他这一睡再苏醒时天已经亮了,嘈杂声吵醒了他。
杨明志拍拍脑子坐起来,自言自语的嘟囔:“真是个奇怪的梦,我怎么梦到了巴尔岑。还有,这里是哪里?渡河已经成功了?”
有时候,人一觉醒来总会扪心自问那三大哲学问题,杨明志安静了一会儿瞬间觉醒了。
他赶紧看看表,时间已经是早晨六点多!巴尔岑也确实在夜里出发了,那个当然不是梦!自己所在的位置正是第聂伯河右岸!
只是世界真是一片白,今天的晨雾还真是浓密。
一滩滩篝火彻夜燃烧,起来的士兵就利用炙热的柴灰烤土豆,空气中也弥漫着烧焦树干的气息。亦有不少人蹲在河畔给水壶灌水,或者好好洗脸,用手指充当刷子扣扣自己的牙齿缝隙。
站在码头上,杨明志赫然发现自己居然看不到对岸。
他猛的伸展腰身,又是一记大大的哈欠:“唉!水雾再浓,今天也要打仗呐!今晚还得夜袭,我还是继续个回笼觉好了!”
第1053章 苏军跑罗军追()
在广大士兵,尤其是伞兵们看来,他们的司令怎么突然一副慵懒的样子,该不会是病了?
泰普诺夫等军官一大早就聚在杨明志的铺盖前,他们制造一些响声,又吵醒了睡回笼觉的他。
“嘿!怎么回事?难道已经中午了?”
泰普诺夫谨慎的说道:“司令,天已经亮了!同志们都在整理行囊,检查武器弹药、吃早饭,我想,我们是不是很快要出发了?”
“出发?不!现在不必!”杨明志依旧是一副慵懒的样子,他盘腿坐起来,“传我命令,部队今天的任务就是养精蓄锐筹备晚上的夜袭。等到了下午三点,我们再向斯拉夫季奇前进!”
泰普诺夫有些着急,态度也严肃了:“司令,侦察营已经出发了!我们是否跟上他们!我觉得我们在白天就能拿下那里!”
“还是按照计划行事吧!”杨明志有些不屑一顾,“你不要再建议了!执行命令!”
杨明志没心思在和他好好解释,一来他有权力拒绝解释,二来他纯粹是想再睡一会儿。
他确实有理由去所谓的磨蹭,毕竟昨天的遭遇战打草惊蛇的概率很高!再者昨天这是出师未捷就遭遇战牺牲了四十多个精兵,敌人才消灭十二个,这遭遇战苏军可是吃亏的!
部队不能去硬碰硬,白天若是进攻他们万一预设好的阵地,这就糟糕了!还是等到夜里一口气拿下那里。
另一方面,斯拉夫季奇城就傻乎乎的等着苏军风卷残云一般横扫这里?
这怎么可能!
实际上,驻守此城的那个乌克兰人组成的警察营,几天前就收到了他们上级的命令!
第17游击旅确实出动了超过五千人,他们袭击了哥罗德尼亚,德军和罗军进行的联合围剿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可惜那些家伙的残部还是冲出了包围圈,明显是向着切尔尼戈夫城的西南方向逃跑了!
这样,森林城市斯拉夫季奇的军事压力突然严重起来,毕竟那些游击队还是要寻着森林去避难呐!
就算德军埋怨罗军没有挡住这伙敌人,敌人突围成功已经是既定事实,剩下的就是如何围剿他们!假若让他们再逃进森林,围剿压力就大了。
这一带的德军守军部队匮乏,伪军部队则不少!他们已经知晓了那支苏联游击队的番号,通过统计的尸体也能断定敌人损失极大。固然没有将其全歼,其实力遭遇重挫,对德军的威胁也大幅降低。
继续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是不划算的,所以德军634师果断用了点小把戏。
德军师长使出激将法,先是讽刺因为罗军的疏忽才让敌人逃脱,他知道罗马尼亚人的心情也是懊恼的。所以,剿灭残敌,最终消灭苏联第17游击旅的光荣使命,就交付罗马尼亚军了。
这完全是种让友军和游击队死磕的行为,罗军为了捍卫荣誉,欣然接受!毕竟,罗军第六师在德军面前出了丑!以这样的姿态,他们还能结束休整南下克里米亚吗?“你们只有干掉了俄国的那个旅,我才对你们有信心!”罗军第三集团军司令如是命令。
如此,罗军就寻着第17游击旅的踪迹,开始向切尔尼戈夫西边的森林前进。
罗马尼亚军队本就严重缺乏车辆,他们的物资运输几乎都靠骡马。大量的马车还在城市里,放跑了敌人的罗军,不得不以一现有不充分飞准备,和两条腿去追击。也因此,罗军不得不轻装前进,作战能力也随之下滑严重。
他们的士兵大部分装备捷克步枪、机枪,也有一些士兵装备了罗马尼亚自行研制的冲锋枪。他们的基层士兵也都顶着德军的钢盔,军服也与其特别相似,乍看上去,这分明就是一支德军步兵部队!
德军的行动通常是快速的,罗军却逊色很多。他们的士兵并不像是德国人有着所谓“建立大德意志”的热情,而是单纯的服从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国王米哈伊,对于安东内斯库集团把持国政,广大士兵并不关心,甚至也不关心这场关乎切身命运的战争是否合理。
他们只想活着!等到德国人像许诺的那样,打败了苏联,罗马尼亚得到初基辅外的右岸乌克兰的广袤新领土,属于罗马尼亚的战争就结束了。
罗军大大咧咧的追击。
苏军第17游击旅旅长米罗什尼科非常清楚。他麾下还剩下接近三千人,其中有两千人携有武器,但粮食匮乏弹药消耗严重,部队正濒临崩溃,只有求生**支持着三千溃兵坚强的活着。
游击旅损失了绝大部分辎重和人力资源,那些人当然是悲惨的命运都被敌人杀害。敌人这么做了,唯一的好处是坚定了活着的人的求生的信念。
在为数不多的物资中,一台老旧的电报机还能使用。它仅仅有着两块电池,一样老旧的手摇发电机为其存续电力。
他们在转战时就向上级求援,并得知援军已经在路上,这令全旅人员有了希望。
撤退的目的地就是森林城市斯拉夫季奇,援军计划出动五千兵力,打下那里必然易如反掌!
局势正是如此之微妙,在关键时刻,德军有意保存实力,把“荣誉”看似是拱手送给罗马尼亚人,他们就作壁上观,看着友军能和苏联的游击队打成怎样的结局。
而斯拉夫季奇因为早早收到命令,这里的五百多人立刻开始了城防工作!
这支由乌克兰人组成的警察营,他们穿着纯黑的制服,脑袋上顶着德军的钢盔,武器装备全是苏系的。
德军步兵编制,基本是十个人伺候一挺通用机枪,除却机枪手,甚至是班长也手持步枪。这一糟糕的情况会在未来的各类巷战中有所改观,但是现在,德军的野战步兵依然是这种作战模式。
德军是如此,乌克兰人的伪军情况就更糟了!他们是装备有机枪,缴获自苏军的47发弹盘的轻机枪,全营六个连,每个连仅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