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队员发泄。他们杀害了所有的俘虏,甚至是孩子。
红十月留下两个中队牵制,其余的六个中队全面后撤,大队长巴甫洛夫斯基向游击共和国说明,预计会在三十日零点之前,趁夜将八个中队全部撤过铁路。
茨冈人大队的状况和红十月类似,他们也被从日洛宾南下的敌人压迫,部队至少损失了两千多人。同时,牵制戈梅利的部队,也遭遇城内守军的主动出击。德军没有攻破伞兵旅防线的能力,其反攻重点落在北方,他们打得茨冈人的防线了漏洞百出。
更糟糕的,茨冈人大队的队长,居然在二十九早晨的阻击战中,被德军一千五百米外打出的一发80毫米迫击炮当场炸死了。
大队长的牺牲使得茨冈人雪上加霜,红十月的友军已经才撤退,列奇察的友军在拼命抵挡。副队长格尔琴科于中午下令战术撤退。该大队的许诺和红十月类似,即新的黎明前,部队将撤到戈梅利以南。
这便是面对德军第100军的凶猛攻势,整个戈梅利战区的苏军所面临的事实。
耶夫洛夫继续说:“我们的友军全面撤退了,他们的装备非常窳劣,难道您相信他们能顶住德军771师的攻势?我认为,就是我们第63集团军,因为损失巨大,也是顶不住他们的攻势。但我们毕竟是有番号的部队,我们近卫284师的军旗还挂在这指挥部了,仅凭这些,我们就必须肩负起重大责任。”
杨明志不禁眼前一亮,他万万想不到耶夫洛夫这么个赳赳武夫,居然扯出一堆大道理。他眯着眼睛瞥了一下指挥部里站着却闭口不言的耶莲京娜,想必是这个女人教他的。
什么决心,什么毅力,还有什么肩负的责任。杨明志暂时不想扯这些,更不想失语露怯。杨明志明白大家的心态,那便是死守列奇察。
杨明志心中有个想法,既然两支游击大队将在夜里撤到铁路以南,他们也将在早晨之前,在被破坏的德军防线,顺着地雷阵中的安全通道撤到更南的区域,理论上只要士兵足够坚强,他们能撤到德尼普拉泽地,那里距离游击共和国就只有五十公里了!
部队死守列奇察的理由,就是作为盾牌,掩护两支游击大队撤离。他们既然会在十二个小时撤出包围圈,坚守列奇察的部队也就不必继续死守了。
杨明志向大家说明自己的这一计划,没有人完全否定。因为部队早晚都要撤的,既然友军能更早的撤出去,自己人也有理由早点走。
然而,来自骑兵营的一份电报,令刚刚因部队伤亡惨重而气氛紧张的指挥部,几乎成了即将喷发的火山口。
这下子,杨明志和耶夫洛夫还有萨林奇金等等等,再也不能对一个多小时前,于霍姆尼奇南部埋伏的科夫帕克发来的,所谓“德军阵地有异样”的警报坐视不理。毕竟德军要南下进入沼泽地作战,那可真是可用作死来形容,德军的大量装甲车将被淤泥消灭,只有真的的白痴指挥官,才会命令部队全面硬闯沼泽地。
所以杨明志给予科夫帕克的命令就是坚持防守,一旦德军南下,就主动在森林湖泽打游击。
小沃曼斯基的电报改变了这一切!
“我看到大量德军步兵,沿着河畔泥路北上,其中有着大量的装甲车。我部试图阻击,却被德军优势火力击退,不得不再度撤会森林。然德军并未追击,而是继续北上。我断定,大约两个到三个团的德军,正在北上列奇察。”
这便是电文的全部,指挥部里气氛如同死灰。
杨明志惊得眉头紧皱,双目瞪得如同灯泡。一众年轻的参谋员,看着他们的将军一副震惊的模样,顿时如丧考妣。即便是好战又敢战的耶夫洛夫,他再是强调勇气和信念,也知道部队损失大量精锐和大量重武器,面对德军数量惊人的装甲车,硬着头皮去打也是以卵击石!
终于,还是耶夫洛夫打破了僵局,他拍案而起语出惊人:“我们必须撤!就在今晚,我们必须撤到河对岸,否则我们284师的最后硕果,就真的完了!”
第1553章 奔袭莫济里()
杨明志也因此从惊讶中缓过神来。
“耶夫洛夫,想不到你也畏惧了?”
“不!我的将军,如果我们是面对这样的敌人,即便强调纪律和勇气,还有大无畏的精神,不过是全部光荣战死。这是我的底线,我们的近卫284师决不能全军覆没!”
杨明志看看他,又深情的凝视着墙上残缺的军旗,不禁长叹一口气。
“我们在六月十八日展开军事行动,到现在已经整整四十天!仅仅是我们,已经损失了一万多名战士,这些可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我们的友军也伤亡巨大。这场战役我们已经元气大伤,也是时候结束战斗了。”
萨林奇金对军事策划不了解,他非常尊重将军们的战术规划,但涉及到有关政治的问题,他果断的跳出来。他质问:“别列科夫同志,您确定我军必须全面撤退了。我军基本是主动撤出列奇察的,您是否知道,如果下达这样的命令,可能对您的声誉受损?”
“您已经听到了我们的全部商讨,我明确的告诉您,我会下达部队撤出列奇察的命令。”杨明志估摸着,正是看到自己要下定决心了,萨林奇金才故意这么问。
杨明志并非是政治笨蛋,列奇察的确是被解放了,苏军再主动放弃他,舆论上的确对自己不利。苏联的老百姓很可能不会想着,如果苏军死守列奇察全军覆没对敌后作战将是怎样的巨大损失,他们只会看到,是别列科夫中将下令部队放弃城市,把城市拱手让给德国人。
不过杨明志也想不了那么多,他坚信着公道自在人心。
既然萨林奇金这么问了,放弃列奇察确实是意义重大,他一定会写一份冗长的报告,汇报给国防委员会和最高苏维埃。
关于“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的道理,杨明志又稍稍扯了一番,算是先给萨林奇金一个交代,重申一遍列奇察的战略价值已经大打折扣,以及戈梅利的战役打到这种局面,游击共和国已经尽力了。
萨林奇金深深的点点头:“您有撤出列奇察的道理,我也认同这些道理,希望我们的上级,尤其是那群做办公室的肥头大耳的家伙,不要过高的强求我们。至少我们可是累计歼灭了三万敌伪!”
萨林奇金因为用了一些粗鄙的形容词,引得指挥部的气氛稍稍轻松一些,紧绷精神的众人,多是微微一笑。
杨明志继续说:“德军37师,他们抵达河畔却没有南下洛耶夫,尤其是现在,他们派遣主力北上试图攻占列奇察。我有理由认为,我军在霍姆尼奇布置重兵突然变得非常多余。”
“嘿!别列科夫,该不会你又想到新的战术了?!”耶夫洛夫猛然兴奋的问。
“新战术?算是吧,只是有些冒险。”
就在刚刚杨明志给萨林奇金说一些废话的同时,他的脑子也在飞速转动。所谓能轻易击退小沃曼斯基目前麾下的九百号人,这些德军的战斗力一定很强,他们必是37师精锐。
37师令精锐向北方移动,留在现在阵线的部队,难道还会试图南下吗?本来德军南下的可能性就是很小的,现在简直变成了不可能。权衡一下沼泽地先有兵力,第7游击旅,第2游击旅,还有四支民兵团,防空营的那一小撮人,还有兵工厂的工人,仅就可以武装起来的,还有近两万多人。当然,这群人大部分是仅有少量军事训练,只他们基本只能持枪自卫,目前是不可能参与进攻的。难民中还有六千个女人可以变成民兵,只是她们手头没有枪。
权衡一下,杨明志认为沼泽地暂时并未陷入危局。
“同志们!”杨明志张开双手面向大家:“同志们!这种时刻,我想我们应该赌上一把!我们决不能单纯的命令坚守列奇察和牵制戈梅利的部队撤走。我们必须给德军制造一场大的动乱。
如果你们想问我想怎么做,我告诉你们!我要主动进攻莫济里!”
气氛,突然冷静下来。
耶夫洛夫、福明还有萨林奇金,大家完全没有跟上杨明志的思维。
“我亲爱的战友,您不是在开玩笑吧!进攻莫济里?您拿什么进攻?”耶夫洛夫伸个脖子,瞪着杨明志,眼神中全是不解。
“唉,所以你是少将我是中将。”杨明志腹诽一下,便一板一眼的指出能够进攻莫济里的部队是谁。
“科夫帕克兵团将结束和德军对峙,牵制任务由两支女兵团完全承担,科夫帕克兵团即刻向西北方向进军,以最快速度抵达莫济里,并开始攻城。同志们,我看得出你们很惊讶,尤其是您,萨林奇金同志。
诸位请不要有任何的惊奇,我只是将一个古代的战术用在当下罢了。”
杨明志所谓的战术正是“围魏救赵”,科夫帕克直接北上攻击莫济里,他们犯不着真的抱着贡献城市的态度去战斗,只要尽可能的制造动静,宣誓自己的存在就行了。如此一来,德军或将认为自己的“后方基地”重大畏惧,那么围攻列奇察的370师,乃至霍姆尼奇附近驻防的37师,甚至斯韦特洛戈尔斯克周围扫荡的77师,都要分兵增援莫济里。经过这番折腾,德军师老兵疲,苏军趁机撤出全部的部队回到沼泽地,并积极展开防御。
如此一来,德军无论是不是要南下进攻,苏军又能掌握先机。
“妙啊!你们中国人真是聪明,我想大部分的军事将领,绝不可能想到这么多!”萨林奇金赞誉。
然而杨明志却觉得,萨林奇金的赞誉有一种讽刺的意味,或许是自己多虑。
杨明志再咳嗽两声,郑重的说道:“我给这个行动取了个名字,就叫包围莫济里拯救列奇察。”(围魏救赵换成四个俄语单词)
耶夫洛夫不得不自惭形秽,他弱弱的问:“莫济里是德军734师坚守,他们有多少兵力守卫莫济里,我们还不太清楚。所以……”
“这一点我想到了,所以我只是希望科夫帕克在那里搞出大的事端,而非和734师决死战斗。当然,我们要突击给予他们一些武器,兵工厂利用回收的金属材料,已经全力生产了二十枚战斗部减装药的鲶鱼火箭弹,我们的卡车也都回来,我决定让他们立刻行动。就从巴尔岑的部队里挑人,远程轰炸莫济里!”
如此,一份通过攻击莫济里,迫使德军回援,使得列奇察守军得到从容撤退机会的作战方案,被杨明志快速的制定下来。
当然这份计划还有很多的瑕疵,甚至对于科夫帕克的命令都有些含糊其辞。
因此当科夫帕克拿到这份他喜闻乐见的主动出击的命令时,对许多细节问题,不禁有些糊涂。
“什么叫做制造大动静?什么叫做不必以攻占莫济里为最终目标?只要我们做出进攻城市是势头就好了吗?”
科夫帕克不得不和自己的亲密战友鲁德涅夫商量此事。
介于整个兵团都埋伏在霍姆尼奇南部的树林中,科夫帕克迅速把麾下所有的大队长招来,针对将军的命令开一个小会。
科夫帕克是整个兵团的决策者,而他当前也暂归杨明志指挥。只是许多大队长,对于他们临时的将军有些怀疑。固然3集团军在列奇察的战斗不可谓不血腥,取得的成果也很大,荣誉都是属于他们的,荣誉也都是拿人命堆出来的。
“一个号称最擅长游击战的将军,如今却还是呆板的去打城市战,以重大伤亡为代价取得的胜利,固然很光荣,战斗结束自己也元气大伤。”第二大队长斯特雷列茨如此表态。
鲁德涅夫咳嗽几声:“但是,我们必须听从别列科夫的指挥,这是我们的义务。我们将要奔袭莫济里,这是我们的部队成立以来,在白俄罗斯的第一战!我们必须打出我们乌克兰人的英雄气势,必须出色的完成任务。”说着,鲁德涅夫居然举起了右拳,真是气势如虹。
但是,这位兵团的最高政委兼第一大队队长,他是搞政工的高人,对于作战并无多少高见。
毕竟3集团军伤亡非常大,自己奉命攻打莫济里,就是试图缓解列奇察的部队。第二大队队长波普德林科站出来:“我说一句公道话吧。我们去打莫济里,发生在3集团军身上的重大伤亡,难道不会在我们身上发生?瞧瞧我们的武器装备,我们虽然接受了一批数量很大的机枪和无后坐力炮,仅靠这些武器去攻城,我完全没有信心。
除非,我们能把城里的敌人诱导到树林里。这可能吗?绝不可能,德军不会再那么自信,他们会依托堡垒死守。我们的进攻就是丧命。”
“别说了。”鲁德涅夫摇摇头:“别列科夫给予我们的是一个命令,难道我们要趋利避害,不去执行该命令?”
“不!我没有!我不是这个意思。”
“瞧瞧你的话,言外之意不就是拒绝执行命令?我们有什么权力拒绝呢?”
“我不是懦夫!”突然,波普德林科大声说,“我只是为白白牺牲的战士惋惜。”
“都别争吵了,我们必须执行命令。”最终,还是科夫帕克结束了所有的争吵,“我的指挥官,听从我的命令,我军必须执行第3集团军司令部的命令。现在上级的命令我已经交代给你们了,无论有什么抱怨,都给我忘掉,我们现在就动身西北,我们必须以最快速度攻击莫济里。”
“但是?”
“没有但是!波普德林科同志,难道进入白俄罗斯您突然畏惧了?还是说你在打击德军巡逻队时英勇,面对德军的城市就畏惧?诸位,你们不要看轻自己,当我们的主力开始解放白俄罗斯和乌克兰,我们都将成为正规军!”
科夫帕克这番也是说给自己听的,他觉得待着这片森林阻击可能南下的敌人,自己有着绝对的优势。进攻莫济里,势必要有攻城的行为,他从没有攻城的经验,心头不禁有些畏缩。但作为兵团司令,如果自己畏缩了,那一世英名真的毁于一旦。为了自己和兵团,乃至乌克兰游击队的荣誉,这份命令无论多么恶心,也必须执行!
整个兵团在下午四点半,开始陆续向着西北方向前进。
穿着皮夹克的科夫帕克,他也拎起一支p40,头上顶着一个掉漆严重的苏军制式钢盔,参与到奔袭的洪流中。
实际上,他对于部队的未来有些过分担忧了。因为电报上明确点名了,游击共和国会运来二十发火箭炮,因为通讯员的失误,电报里写着“鲶鱼”和“火箭炮”两个单词。科夫帕克兵团的通讯员从不知道鲶鱼火箭炮意味着什么,他们照本宣科的翻译,使得科夫帕克本人也不明白,为何鲶鱼要和火箭炮放在一起。难道是轰炸了洛耶夫的武器?
科夫帕克狐疑不已,或许那武器就是类似于喀秋莎的火箭弹。不过即便是喀秋莎,仅仅二十枚又有什么用呢?
如果科夫帕克能询问一下巴尔岑,他对于鲶鱼火箭会有更详细的了解。侦察营损失惨重,他们也抵达了霍姆尼奇,却没有被安排在最前列。科夫帕克兵团全体转移,巴尔岑被勒令暂待原地,等待装载火箭炮的卡车抵达后,追上科夫帕克的脚步。
苏军紧急集结了十辆卡车,也就是参加过进攻列奇察战斗的装甲卡车。它们又开回来后,每辆车不同程度受到伤害。
卡车这样的载具,只要它的轴承和动力系统完好,就算是车头变得坑坑洼洼丑陋不堪,它的性能几乎不受影响。
有十辆卡车和三辆半履带摩托参与到这次行动。
三辆卡车拉着最新生产的鲶鱼火箭弹,因为兵工厂又突击装填了两个弹胚,使得火箭弹达到了二十二发的数量。
苏军准备了三个专用发射架,并以零件模式封箱,二十名兵工厂工人,不但担任发射架安装工作,还顺便作为火箭兵。其实巴尔岑的部队里还有一些人可作为火箭兵,介于侦察营伤亡过于严重,还是不要让他们兼职。
时间差对于战争的进程至关重要,杨明志给予科夫帕克的命令非常苛刻,即他们要持续行军,即便夜幕降临也不能停,部队必须在天亮前奔袭四十余公里,抵达莫济里周围。
给予卡车队和巴尔岑的命令一样苛刻。
有六辆卡车是纯粹的空车,它们的作用只有一个——拉人。另有一辆作为油车。
三辆半履带摩托的挂载点也挂了一个小车,起上有装了些备用弹药。
一个有着金色辫发的姑娘,蜷腿坐在卡车车厢,她怀抱一杆svt40,头顶一个挂满青草的苏式钢盔,身上也披上全新的战斗斗篷。女孩面无表情,内心却有着一团火。
她不是别人,正是娜塔莎。
女孩有些不满颠簸,微微扭过头:“伊戈尔大叔,我有些难受。”
“难受?你必须忍着,谁让你非要参战的。”伊戈尔一副难为情的表情。
“是啊,颠簸的让我有些反胃。但一想到明天造成,我们就要袭击莫济里,我就热血沸腾!”
“莫济里吗?我倒是听你说过,你以前住的村子,在莫济里西北边?”
“是的。这一次也算是我的一次复仇之战,我想我已经休息的够久了。我知道,因为我的战绩足够多,司令已经不乐意让我冒险了。可是,司令要袭击莫济里,我怎能不参与。我不想做一个废人。”
“唉!他是在保护你,你肩膀的伤痊愈了吗?没有。你现在还很难受,却强行参战。吃任何的苦,你都必须忍着。”
“不!我的伤已经好了!”娜塔莎将脑袋凑过去,她激动的模样实在符合她十六岁的年龄。
原来,娜塔莎能参与这场行动,完全是杨明志进行了妥协。娜塔莎向伊戈尔声称自己痊愈,这只是姑娘的逞强。
她获悉敬爱的司令打算突袭莫济里,似乎这是某个奇妙计谋的一部分,既然如此,自己就有必要参与。她是亲自闯入指挥部,弄得杨明志斥责她的“无组织无纪律”。
娜塔莎丝毫没有对杨明志的斥责畏惧,而是大声说明自己的求战请求,所谓伤已痊愈,不必再在医院浪费药物。
她是否痊愈,杨明志有自己的办法。杨明志令她伸直右臂保持三十秒,娜塔莎如实的完成,不过痛苦的表情就写在脸上。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