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吃了亏,因德军的损失更为恐怖,那么己方遭遇重大挫折的事实就没有击垮士气。
而增援的科夫帕克过境后一路奔袭,又打出一串胜仗,还解放了数以千计的人民。这些内容自然要被大力歌颂,记者们已经写了许多慷慨激昂文章。
终究那些事迹完全没有娜塔莎的新战绩更有影响力!
“时代需要实干家,人民需要英雄,我们歌颂一个娜塔莎,就会有更多人向她学习,游击共和国将涌现出更多的娜塔莎!”萨林奇金的意思即是整个宣传部门的意思。
当报纸贴在报栏后,以及连夜印刷的一堆专题小报分发到各个连队。文娱方面本就匮乏的军旅生活,得到这样的宣传文件,无论正规军还是民兵大家都乐于阅读。
娜塔莎是大家喜欢的姑娘,她悲惨的身世大部分在沼泽地待久的军民也都知晓。她完成了绝地反击的事实,直接戳击着万千军民的内心。逃入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有家人死于德军之手,奈何自己难有报仇的机会,那个姑娘帮着自己完成了复仇壮举!
……
属于少年营的战斗在七月二十日后就暂停了,之后的日子虽然他们也参与到一些区域的布防任务,只是那些地区非常靠近铁匠村,怎可能有敌人渗透袭击呢?
一周之前,因大量难民进入,少年营的队伍迅速扩充,兵力迅速突破了五百人,且增员的趋势非常显著。
哈尔科夫终于的营长职位终于实至名归!
士兵是多了,可是安插进来的是一大堆少女。说实话,他根本不觉得这些女孩有自己心爱的娜塔莎漂亮。再说,娜塔莎在战役期间,是临时编入指挥部直属侦察营的,战役结束,她理所当然回来继续做军训教官。
少年营在八月二日完成扩军,当天就开始了军事训练!再后来,随着两个大型游击队的进驻,他们突击征召的一堆少年兵,其中的部分男孩又交给哈尔科夫管理。
到八月十日,与其说哈尔科夫率领的部队叫做少年营,还不如说是“列宁共青团”的部队,因为其中大部分人,在耶莲京娜的命令下,火线入团了。
其实少年营的兵力一开始扩到了七百人,后来的训练中一些实在不合格的人被提出队伍,目前缩到了五百四十人。
曾经的少年营老兵,如今全成了正副班长。尼娜和舒拉,这两位有着充分杀敌经验的小战士,更是被负责管理营中和她俩同龄的全部女兵。
要把一群孩子训练成好兵,首先要练就铁一般的纪律。训练时间注定也不会长,在下一次战斗到来前,大家也必须练出凑合的射击技术。
无论男女,每一个小战士发放一支毛瑟枪,每人每天必打十发复装弹,除此外还用纸糊的大号爆竹充当手榴弹进行战术训练。
和往常一样,清晨的军号五点钟就吹响了,少年营无一例外的从宿舍爬起。亦是和前几天一样,哈尔科夫训斥将士们动作太慢后,就领着他们在林间路中跑圈。
少年营作为63集团军特别的战斗序列,自然继承集团军的光荣传统——严苛的体能训练。
在全副武装跑了两公里后,跑操训练方才结束。
气喘吁吁的小战士交了枪,一个个去洗脸漱口然后吃饭。完成这一切,等待他们的便是早晨的打靶训练。
“今天的早餐很不错,我吃了五个土豆,感觉浑身充满力量!”哈尔科夫故意向他的副营长鲁斯兰大秀自己胳膊上的腱子肉,不过他的伤疤也是触目惊心。
伤疤更像是一种特殊的荣誉勋章,再说现在的哈尔科夫,他在七月二十日的反渗透作战指挥得当,获得量产的红星勋章一枚。加上以前获得的,他也有红星、一级卫国战争、一级游击队员三枚勋章了。
自然这远逊于娜塔莎,至少比许多正规军战士要多。
“那么,等回到训练场您也要注意一下。那些女孩子,说实话只有少部分女孩是当兵的料,她们做护士不是更好吗。”
“到时候我跟尼娜和舒拉说一下,还有德罗琴柯。希望她们能安抚住姑娘们。”
两个年轻的军官出了食堂,正看到门口已经围着一堆人,他们齐刷刷瞪着报栏谈论着,不时传来对娜塔莎的赞誉。
“娜塔莎?”
“对,她昨天就回来了。”鲁斯兰说。
哈尔科夫皱了皱眉,他顺着人群的缝隙钻到报栏边,看到了萨林奇金写的那份慷慨澎湃的社论。
“娜塔莎!你……你已经干掉了403个敌人?你……”
他又马上从人群中钻出来,对等候的鲁斯兰说:“等部队集结完毕后,你暂代我的职责,主持上午的训练。”
“你呢?”
“娜塔莎在医院,我临时去医院一趟。我得确认一下,她是否真如报上说的那般即立功又全身而退,毕竟咱们的老兵们还等着她回来训新兵呢!”
鲁斯兰点点头:“你去吧,记得不要太晚。若是这事儿被司令知道,你可能受罚。”
“好的!”
说罢,哈尔科夫转身飞奔。
他一路狂奔向医院,进了病房随意打听一下,就知晓了娜塔莎的病房坐在。
杨桃还在给娜塔莎喂饭,一个风尘仆仆的不速之客着急的打开了房门。
“娜塔莎!你……你果然在这儿!”看到了心爱之人恬静地坐着,柔和的眼光照在她纯白的上衣,金色的秀发随性的搭在肩头,真是好一个漂亮的姑娘。“啊!就像仙女一样。”
“仙女?你是再说我么?”
女孩莞儿一笑,浸彻哈尔科夫的内心。
杨桃可没那么好脾气,她瞥了一眼:“哈尔科夫,进门要敲门。娜塔莎身体很虚弱需要静养,受不了你的一惊一乍。”
“哦!真是对不起!”
“没关系,你能来探望我,我很高兴!哈尔科夫,咱们的少年营的大家,他们还都好吗?”
“他们都很好,部队还扩军了!”说着,哈尔科夫自然而然揍了过去,直接坐在床铺边,又瞟了一眼杨桃手里的饭盒。
“好吧!你们先聊着,我还得去看看其他病人!”
杨桃知道娜塔莎对于哈尔科夫的感觉,不管怎么说两人算是并肩作战一整年,那个哈尔科夫自始至终明里暗里追求者娜塔莎。战争时期,这种矢志不移的爱情多么可贵,何况是在她最无助最需要心理慰藉的时候,哈尔科夫这个有时不怎么靠谱的家伙凑了过去。
给这两位腾出一个二人世界显然是非常正确的,虽然杨桃不知道哈尔科夫如何在这个时间跑来医院,莫非也是丈夫下了命令?
“哈尔科夫,我只能帮你到这儿了。”
娜塔莎的皮肤病是个大问题,一会儿得再给她打一针神奇的青霉素,再用微量硫磺的水擦一下患处,持续两天应该就没问题了。
杨桃自己的饭已经吃完,拎着饭盒离开后,即去了配药间,监督一下护士们的工作。
且说娜塔莎,她的确从不反对哈尔科夫距离自己很近,经过这场漫长的战役后,他愈发的觉得亲人的重要性!不管怎么说,伊戈尔只是个亲密战友,他更比自己年长一倍!他是有家眷的人,只是不知道妻子儿子是否平安撤到大后方。
哈尔科夫则不然,他的身世和自己如出一辙,本就是同病相怜的两人,即是一个部队的战友,又对自己又有爱慕。如果说未来……
娜塔莎挺起了勇气,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有些害羞的哈尔科夫。
“嗯……我背着一大堆东西走了近二百公里,肩膀真是酸痛呢!我肚子有很饿,干脆,你……你喂我饭吧!”
“这……这可以吗?”
哈尔科夫也才区区十七岁,他受宠若惊,甚至有些发抖。
“我真是饿了嘛!我知道你喜欢我,给喜欢的姑娘喂饭有什么不对的吗?”
“没什么!让我来!”
话说哈尔科夫因为感谢司令栽培,遂刻苦学习如何把两根木棍当做镊子来用,他学得挺快,夹起面条往娜塔莎嘴里送,动作毫不拖泥带水。最终,娜塔莎吃完了这碗面,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对了,你来医院看我,我真的很高兴。你真的非常在乎我,不过现在不是训练时间吗?你……”
“我……我是偷偷跑来的。”
“你!”娜塔莎顿时变了脸色,“你不怕司令罚你!”
“罚我我也认了,大不了关禁闭!”
“真是逞能!”娜塔莎笑着摇摇头,“你还是赶紧回去吧,帮我给少年营的战友们带个话,大家的射击教官一切都好,修养一段时间就没问题了。”
“嗯,不过我还想再陪你一会儿。说真的,你真漂亮。你现在是非同一般的战斗英雄,那位专员同志还给你写了份社论呢!白俄罗斯还从没出现过你这样的英雄!”
“是嘛?这个我已经知道,我真的很高兴。”
“所以你看我,我也有三枚勋章了!你放心!”说着,哈尔科夫站起身挺起他高傲的胸膛:“娜塔莎·彼得罗夫娜·斯皮罗斯金娜。总有一天,我会让你姓哈尔科娃!你愿意吗?”
“你……”娜塔莎噗呲乐了,“可以啊!我不反对。”
“真的?”
“当然,我们将打赢这场战争,以后就是幸福的日子了。咱们是一起吃过苦了,到时候我们一起……”
这时,关闭一会儿的门又打开了。
杨桃来的时机非常正确,她听到了两人的互相许诺,故意推迟到现在菜推开门。
“好了哈尔科夫,你赶紧归队吧!你和娜塔莎的事,少年营难道不是世人皆知,再说司令也是知道的。我要给娜塔莎换药了,男人离开这房间!你赶紧出门吧,再磨蹭,我可亲自给司令打报告了。”
“别!我马上撤!”说着,哈尔科夫拼命病床上的姑娘狠劲眨了几下,赶紧走人……
第1603章 临时会议(上)()
杨明志固然知晓这场战争的最终结果,战后的各类专家,无论是从经济角度、参战国工业产能、科技水平与兵力等诸多角度分析,得出轴心国战败是必然的。
但在1942年的八月份,苏联南部战局非常糟糕,太平洋上,美军还没有取得战略主动权。
如果有人说战争会在1945年全面结束,目前是没有人相信的。
对于杨明志,他目下也只能考虑普里佩特沼泽这一亩三分地,属于他的更广阔的舞台尚未到位。
至于卷入世界大战的普通人,战争胜利真是过于遥远的事!
能在战乱中拥有一小块安生之地,能够继续生活下去,就已经是最大幸运。
对于军人,投身卫国战争乃义不容辞的义务。
斯大林曾在广播中说:“我们必须将最胆小的懦夫训练成最勇敢的战士。”
老兵们早已做好了牺牲一切的心理准备,新征召的那些民兵,要把一大群中年人和年轻妇女训成敢打敢杀的士兵,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娜塔莎迎来了一个漫长的假期,她不知何时能离开医院,因浑身关节的酸痛,目前连摸枪的心思也没了。
哈尔科夫变得强壮,少年营兵力扩充达到五百人,尼娜和舒拉都成了军官,还有弟弟科斯佳,这孩子明显吃胖了许多。
经历了一场严酷大战,数以万计的老战友牺牲,游击共和国却又迎来数以万计的新人。
部队甚至和西部乌克兰和苏俄布良斯克地区的大型游击队,达成了战役级别的联合作战。娜塔莎稍稍动动脑子也能明白,经此一战,在战略上游击共和国反而是发展壮大了!
“未来一段时间一定不会有战争,我们会养精蓄锐,等到冬季到来,我们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届时,司令一定会同意我再次参战!我一定到消灭第五百个敌人!”
她真是做着梦都希望再立新功,敬仰的帕夫柳琴科姐姐已经是过去式,自己是全联盟最有战斗力的女人,很显然,只要再拼搏一把,就能超越那个西蒙海耶,成为世界最强狙击手。
夙愿能否实现,娜塔莎不知道。她唯一清楚的正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仅就现在的状况,再去打仗真可谓找死。牺牲?呸!我要消灭五百个敌人,我要站在柏林的那个什么大厦上挥舞红旗!
对于娜塔莎,八月十日真是十足的休息日,对于其他人,生活依旧艰辛。
科夫帕克带来的五千多平民,他们在右岸定居点不过是过夜,天亮后必须走到鲶鱼村等待进一步的安排。
同理,数以千计的军人也得回到军营中,至于科夫帕克兵团官兵,他们被勒令走到铁匠村,等待进一步的休整命令。
大清早,三辆吉普车停在右岸定居点,司机奉指挥部的命令,接科夫帕克和其麾下的大队长们,先行到铁匠村报道。
“真是一个好日子啊!”
睡了一宿,科夫帕克觉得身子舒坦多了。他看到,大量的平民已经开始携带自己的行李,排成一条长龙,陆续的通过普里佩特上月牙状的浮桥。
或许是接应部队嫌弃人们过河磨蹭,河面上还漂着一些皮划艇,以此运输平民渡河。
大清早要要赶到游击共和国的指挥部,据说是名为铁匠村的地方?
科夫帕克并没有去过那里,那里应该是一处风水宝地。
吉普载着他穿行在曲折的土路上。汽车旁边走着的正是大量的平民和军人,大清早所有人进食了大量土豆,以及蘑菇和鲜鱼熬得浓汤。他看得出,每个人走步铿锵有力,脸上也洋溢着幸福,在布良斯克森林中的游击区,他看不到自己人会有这样的面容。有的,是数以千计的人们对失去家园的痛苦,以及对敌人、叛徒的仇恨。
他知道,接应的部队,尤其是派遣而来的一群基层政委,向平民们许诺了很多关于安定生活的美好未来。
“如果这地方真的如此安定,我可要在这里多待上一段时间。等养精蓄锐后,再要一大批给养撤离。”
在战争胜利前,战斗是永无止境的。
完成了本次的漫长奔袭战,科夫帕克在取得前所未有之胜利的同时,也实实在在的大出血。他终将回到乌克兰东北部的那片森林中,继续着游击战事业。
是时候为未来做打算了。
他没有再多心情去看周遭风景,脑子里盘算着到了指挥部,向别列科夫将军讨要些宝贝。
嗯,至少威力凶悍的火箭炮得要上个十枚八枚的!
很快,车辆开到了一处人声鼎沸的村镇。在林子之下,到处都是木屋,它们有大有小,林间的道路纵横,来来往往的人络绎不绝。
“司机同志,这里就是铁匠村了?”
“不!长官,这里是鲶鱼村。昨天很多伤病员被送到这里,严重的患者送到了东边的铁匠村。我想我们还有十二公里车程。”
“好吧,我从没想到你们的根据地竟如此广大。”
但仅仅是鲶鱼村就令科夫帕克大为震惊!
他左看右看,分明看到有些建筑居然是石头堆砌的,更有似乎是糊了水泥。这里不是沼泽地吗?不是到处是泥浆吗?这么多建筑材料从何而来?
呵呵,他只是单纯的不知道,游击共和国有小型的烧砖作坊和水泥工厂。
很快,科夫帕克有了更震撼的发现,他抠了抠耳朵,分明听到的就是火车的汽笛声。
“同志,我知道你们这里有火车,还铺设了铁轨。你们通常用火车运什么?”
“嗯大概就是硫磺矿石,还有化肥吧。鲶鱼村的南方有个硫磺矿,可能你是知晓的。我们在那里还建了个小型化肥厂,就是因为这个工厂,我们能大规模制造武器原料,又能保证马铃薯高产。”
“这这是真的?”
“当然!这一切,都是我们司令下令兴建的。”司机的褒奖之词越说越多,通篇是对杨明志的赞美。
科夫帕克陷入沉默,他不明白,沼泽地本该一穷二白,一个从东方来的中国人,就成了改变的原因。
可能不仅是司令个人的功绩,尤其科夫帕克获悉化肥厂居然有两个作用:生产化肥,生产炸药。
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说服斯大林和贝利亚,使得在大战爆发先,苏联又加紧兴建了许多化肥厂,兴建的理由即是对硝铵的多重利用。
他知道游击共和国在用化肥和各种渠道获得的tnt制造威力强悍的阿玛托,据说这是司令别列科夫和那个素未谋面的化学教授搞出的杰作?不!恐怕那位教授也是参考了李森科同志的一些理论,甚至那位教授也是李森科学派的拥趸?
也许并非如此,那位别列科夫有真才实学,在任何国家他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既然那个人有如此的能力,何不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反倒是跋涉一万公里,去帮着苏联打卫国战争?甚至还加入苏联国籍?莫非就是单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想到这些,科夫帕克本以为自己比较理解司令别列科夫是怎样的人,如今反倒更加困惑了。
不知不觉中,司机提醒他铁匠村已经到了。
“啊!终于到了吗?”
“通过这个哨所,我们就进入铁匠村的范围了。”
如今的铁匠村,于此定居或客居的军民高达五万人!红十月和茨冈人两个大队的部队被划了一片地,士兵们搭起大量简易木棚作为暂时营房。
因大量的士兵损失,铁匠村固有的营房大规模空下来。活着的战士们悲痛地整理阵亡战友的遗物,一部分自己保留,一部分交给组织。杨明志对待平民的态度,堪称是整个游击共和国最好的,毕竟“人民子弟兵式思维”构筑了其三观,军队优先照顾平民不是理所当然么?
萨林奇金当然是非常赞誉杨明志的决策,遂空置营房暂时安置起数以万计的平民。
军营做民居是暂时措施,未来沼泽地中会有大量新的定居点建立,直到能让三万余新来的平民舒坦的居住。
关于平民的安排,军人的休整,以及新的大规模土木工程与定居点建设,正是杨明志等人要在八月十日上午展开研讨的。
这类问题可谓当前最棘手的,杨明志决定开会,他不知多快能研究出办法,但效率必须要快。如果今天上午能讨论出一些结果,下午就应该着手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