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明志即将抵达的就是该城市最后突击建立的军营,基于这种原因,大量的木质营房尚未建设完毕,新兵却已经开始日常的训练,他们不得不暂且住在帆布帐篷内,直到合格的营房建成。
但对于他们,享受木质营房的时间终究是短暂的。他们终将是这一军营的匆匆过客,士兵们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训练时间表,给予大家学习军事作战的时间最多才九个星期。
时间一到,该军营所有训练之人都将被整编成一支步兵师,奔向属于自己的战场,面对自己的宿命。
听着军区司令的介绍,杨明志的内心砰砰直跳。
他不得不担忧的说“领袖真是太着急,新兵训练时间才两个月,这样的士兵如何成为百战强兵呢?”
“那就要看他们自己了。”梅德韦杰夫又不是榆木脑袋,他当然知道军训时间过短,这样的新部队简直就是比突击武装起来的民兵强一点罢了。
民兵部队也能有可歌可泣的作战,然他们的技战术水平窳劣不堪,很可能迅速的伤亡殆尽,碍于糟糕的组织性纪律性撒丫子逃跑的人也大有人在。
梅德韦杰夫长叹一口气,只能自我安慰的说“我们现在有一大任务,就是教育这些新兵怎样遵守纪律。一支纪律涣散的部队,就算拿着您性能优越的武器,也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至于关键的射击训练,我们在招募士兵的时候一直优先招募有射击经验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森林猎人的儿子们。所以我招到了许多天然的射击精英,接下来就是把他们从散兵游勇培养成一支团队。”
杨明志点点头,不禁叹言“也许,那位瓦西里·扎伊采夫就在接受训练。”
“什么?扎伊采夫?在我这里接受训练?是您的朋友?”
“不!”杨明志立刻摇摇头,没有再细说这件事。
杨明志的确记错了,扎伊采夫的老家在乌拉尔山区,距离新西伯利亚还有一千多公里呢,虽然那个男人的确是优秀的森林猎人。
且说扎伊采夫,在那个位面,他是隶属于第284步兵师的一员,部队也是在战争爆发后着手组建。
这个位面发生了重大变化,第284步兵师成为战前组建的苏军最后一个步兵师,其构成的源头也是来自远东军区抽掉的部队,而士兵的主要构成居然是白俄罗斯人,
别列科夫提起这个人名却不想再多言,梅德韦杰夫有意多说两句“如果那是您的朋友,我可以提拔他。我想,您的朋友肯定不是泛泛之辈。”
听到这儿,杨明志不禁乐了,干脆扯些幌子“我倒是希望和那个扎伊采夫交朋友。不错,我曾和那个年轻人说过几句话。那时一位热爱苏维埃祖国的森林猎人,一位非常善于猎杀兔子的天生的狙击手。狡猾的野兔难以在林子中发现扎伊采夫,而扎伊采夫居然无所谓兔子怎样的奔跑,都能一击毙命!我想,他的优秀枪法对付德军,也能像猎杀兔子那般容易。”
“好啊!听您这么说,我对这个扎伊采夫愈发感兴趣了,如果那个男人就在我的新兵训练营,我要立刻提拔他!”
“还是算了吧!”杨明志耸耸肩,“没有功劳就不该被提拔,等到那位扎伊采夫立下功勋,到时候就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
这句话无法不令梅德韦杰夫联想很多,现在的确有一个家喻户晓的年轻女英雄,娜塔莎·斯佩洛斯金娜,她就是别列科夫培养的英雄。
天知道那个可怜的孤儿成了将军的部下后经历了什么。太传奇了!传奇得让文学家的想象力都相形见绌。
不可否认的是,战争给予许多小人物以扬名立万的机会,富贵险中求,他们在尽到保家卫国的义务的同时,所立下的功勋也给个人带来巨大收益。
梅德韦杰夫自认为具备率领一支集团军的能力,奈何上级安排下来的任务,就是交待自己在后方做一名军训教官。
他获悉了前线的许多好消息,从西伯利亚军区走出去的新部队,大部分都立下了战功。即便战功都是建立在士兵的巨量伤亡的基础上,他们还是为西伯利亚军区和西伯利亚人民带来了国家荣誉。
捆有铁丝网栅栏墙圈起了庞大的营区,杨明志看到了大量穿着墨绿色军装的年轻人。他们的人数有多少,梅德韦杰夫自豪的表示,此军营的各类人等足有两万人!
两万人!如此多的人聚在一起就是一个庞然大物,所以帐篷也连成一片,深入军营的土路上,杨明志诧异的觉得,这儿有一股城镇的感觉。
单薄的车床只能挡住冷风,对于噪音的抗性几乎没有。不需侧耳倾听,枪械射击的哒哒声轻易传进杨明志的耳朵,是不是还夹杂着几阵爆炸。
“很好啊,您的新兵们都在抓紧时间训练。我听到他们在操作莫辛纳甘,还有dp轻机枪,甚至还有马克沁。那些爆炸声应该是迫击炮的声音,是120毫米口径的大家伙!”
杨明志随口一说,梅德韦杰夫不禁大吃一惊“同志,您……您难道仅凭声音就能断定那是什么武器?”
“这难道很奇怪吗?只要在战场存活时间长一些就能轻易分辨了。再说这算什么,我知晓一些老兵,他们仅凭炮弹坠落的呼啸声,就能估计出弹着点。哈哈,如果我们的战士都有这种技能,敌人的炮弹几乎不能给予我们伤亡。”
自己的新朋友肯定是借机胡吹,当然梅德韦杰夫不否认,一些战场老油条,他们能够长期存活,绝不是运气爆棚那么简单,他们过硬的技战术水平能够在危急时刻,让身体避免绝大多数伤害。
车队进入军营内部,这儿的确像是个小城市。
现在车队停泊的地方有着大量的木制建筑,许多建筑上挂着五花八门的牌子。例如医院、理发室、军官休闲室,乃至不远处的食堂。
最醒目的牌子当属“新兵营总指挥办公室”,它定是这庞大训练营兼军营的指挥中枢了。
梅德韦杰夫身为军区司令,他的工作可谓五花八门。术业有专攻,新西伯利亚市固有的征兵部门在战争时期有了非同一般的作用与任务,和平时期,该部门的成员有着大量的办公室老油条,而今,部门内充斥着实干家。
从征兵登记到训练,这些全都是征兵部门的任务,到了训练营,营区总指挥负责一切的运作,直到一大批新兵完成训练后的整编。
梅德韦杰夫在抵达前就大好了招呼,杨明志跟着他下了车,旋即看到一撮戴着大沿帽的军官们,急匆匆的从办公室内走出。他们似乎带有歉意,见到军区司令后就连连道歉。
也是,司令都进入营区了,作为负责人的他们居然还坐在办公室内。
梅德韦杰夫无所谓繁文缛节,也不是来此听道歉的。
“我要的专门靶场都腾空了吗?”他问。
“一切都做好了,请您检视。”姓高尔基诺夫的营区总负责人如是说。
第1758章 炮灰论()
“先不要着急。”杨明志向前几步走,站在这位负责人面前。
且看这一身的勋章,着实给予他人强烈的压迫感,再看看军装上的领章肩章,这位将军不是别人,正是传说中的别列科夫。
每一天,新兵的训练任务都是繁琐的,忙了一整天后,坐在办公室内抽出时间看看报纸,此乃负责人高尔基诺夫的休闲方式。他在报纸上第一次获悉了别列科夫的名字,更得知那是个国际主义战士。
现在的军队里充斥着五花八门的人,甚至一些被判了徒刑的囚犯,也被拉进队伍进行训练。那么,军队里再多一些外国人无可厚非。
高尔基诺夫一直觉得自己和那个传奇的别列科夫不可能有交集,不曾想,这位传奇将军不但来了,就站在自己的面前。
他是听从了军区司令的命令,知晓今天会见到何人,而今一个大活人站在自己面前,来自一堆勋章的压迫感,还是令他不由的颤抖。
“看起来您很紧张?”杨明志平静的说,而这番平静令气氛更加窒息。
“是……是!有……有一点。”
“是在畏惧我吗?不用紧张。”
“是!我……我不紧张。我会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很好。看来您已经完全明白我和我的部下来此的原因,但愿这次实验一切顺利。在此之前,我有意问您一些其他的事。”
作为一个在七月份一度统帅五万作战力量的将军,身处偌大的军营,顷刻间就令杨明志热血沸腾。
据说这里有一万人接受训练?针对这个问题,果然还是当面问问营区负责人来得轻松。
有道是外行只能看到数目庞大的新兵在踢正步,或是打靶训练,新兵的英姿会让苏联公民们热血沸腾。
作为一个内行,杨明志最想知道的依然是他们在接受怎样的训练。
“我们这里有接近一万五千人在训练,每天还有一些新兵员加入。我们有能力将普通人短时间内训练成合格的士兵,他们将为苏维埃祖国尽自己的义务,他们将在前线告诉侵略者,谁才是这片土地的主人……”
又是一番口号性的说辞,其中却不乏一点问题。
“短时间内?合格的士兵?”杨明志眯着双眼,“仅仅是上月初,我才结束了一场大规模战役。那是在白俄罗斯的南部,我指挥了至少三万人参与作战,经过四十天的激战,仅有一万人还能继续战斗。您对前线了解怎样?这就是前线的可怕伤亡。我的部队还有许多经验丰富的老兵,即便如此老兵也大规模的牺牲。所以您短时间内无法训练成合格的士兵,充其量,就是一群炮灰。”
杨明志自知此番言论言重了,他丝毫不给这个负责人面子,还是要说出来。
“将军……您……”
听着这番泄气话,谁会好受呢?高尔基诺夫心情很是不爽,奈何对方的确是个老将,自己丝毫没有反驳的胆子。
“我?”杨明志拍拍胸膛,“您看到这些勋章了吗?是不是觉得我是个英雄?的确,勋章是我战功的证明,而这些战功也是用上万士兵的牺牲换来的。它们挂在我的胸前,我从没有沾沾自喜,而是时刻提醒着我勋章背后的事。”
见得高尔基诺夫沉默不语,杨明志的话匣子算是打开了。
“我知道您在训练一支步兵师。现代战争,一支普通步兵师的作用已经非常有限。我获悉,您训练的新兵未来装备最多的兵器,依然是栓动步枪。步兵师缺乏反坦克能力,几乎不存在防空能力,所有用的装甲辅助车辆也基本没有。因为普通步兵师不是精锐部队,他们充其量就是炮灰!
我知道,炮灰不是什么好词,然而这就是可怕的现实!
他们仅仅经过最多三个月就被赶到战场,训练时的武器也很一般,只有到了欧洲后,他们才能人手一支枪械。
我几乎可以确定,现在正在训练的部队,他们整编成一支步兵师后投入战斗,莫看整编部队有一万两千人之众,可能经过三个星期的高强度作战,依旧能够战斗的就只有五千人。这还是理想的状态,可能最终仅有两三千人还能持续作战。可即便如此,上级也会碍于现实的困境,坚决不会让这支逼近崩溃的部队撤下来。
我们总是不乏褒奖至此去讴歌这些战斗到最后一人的部队,可对于这支部队,恐怖的伤亡是悲哀的。
听着!尊敬的同志,您现在手中掌握着近两万人的生命。您必须想方设法快速增强他们的技战术能力,战场上才能减少牺牲。
很抱歉,说了一些您可能不爱听的话。”
“不!您的话很有积极意义,谢谢您的忠告!”说罢,高尔基诺夫还立正敬了礼。
杨明志点点头,突然间,他的肩膀被梅德韦杰夫轻拍了几下:“我的同志,您在这里实在不易透露战场的事实。庆幸我们只是聚在一起谈论这些事,否则您的发言用喇叭广播,只怕会弄得士兵们人心惶惶的。如果让那些热血青年畏惧了,对作战肯定不是好事。”
“您说的对!”杨明志长叹一口气。刚刚的那番话确实自己有感而发,表面是对负责人说,亦是在给予军区司令以忠告。
作为将军,将军的第一要务可不是关心每一个士兵的个体存亡,麾下的部队能时刻保有作战能力,将军才当得称职,至于部下的伤亡,只要在可承受范围内一切好说。
然而现在的情况实在恶心,苏军中优秀的师长屈指可数。当然,在战场上一介师长的主观能动性是有限的,数百公里的战前已经被苏德双方的近千万军人排布了个水泄不通。如此的作战模式下,师长看来也不需要多少智商,上级让进攻那就冲,哪怕是率领一万血肉之躯冲击敌人钢铁堡垒集群也在所不惜。
师长难以顾上个体士兵的死活,方面军司令也难以顾上麾下某支步兵师的死活。尤其当下的作战,凡是担任助攻任务的部队,往往会遭遇灾难性伤亡,即便如此身为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哪怕前方是刀山火海。
杨明志觉得自己的话已经非常收敛。
军区司令声称斯大林让他抓紧时间训练新兵,斯大林想干什么,再明显不过。南俄地区的战火进入白热化,双方谁能顶得住谁就能赢。小胡子在占领区搜罗炮灰,又从法国调集部队开赴南俄,还砍掉北方莫德尔的一些部队。
例如,和杨明志有一战之缘的德军第100军第371师。该师是整个军里伤亡最小的,他们被调到南方作战。
苏军一样在疯狂的增兵,其力度可比德军更强。第62集团军正在城市里和敌人作着没玩没了的巷战,大量的新步兵师还在编入该集团军,以替换打得基本失去建制的老部队。
杨明志相信,他看到的一大群踢正步的年轻战士,极大概率会战死在斯大林格勒附近。如果他们运气好,也可能作为战略预备队之一,在朱可夫的命令下,针对保卢斯来一次漂亮钳形攻势合围保卢斯。
如果是这样,一开始的战斗新步兵师可能不会遭遇太严重的苦战。然而一旦到了前线,想要平安的回到西伯利亚老家,就得等到战争结束。
部队的番号理应会一直持续下去,其中的士兵因为大规模的牺牲,只怕到了1943年底,一万大兵已经换了一茬,杨明志觉得,最理想的状态,也是这一万士兵中仅有一千人能看到基辅的解放。
现在是1942年,还是那个3%的比率。这里训练的一万人,能有三百人活到胜利日凯旋回故乡,就烧高香了。
越想越是心酸,越想越对这些新兵惋惜。
杨明志内心嘀咕着:“我已经站在这里,可惜你们有生之年难以再装备我的新式武器。或许您们能够装备一些RPG武器,也就仅此而已的。可能到了1943年,部队才开始小批量装备突击步枪、单兵火箭炮,或是别的什么高级兵器。可是,那些和你们都没关系了。”
不远处,一组组新兵拍着整齐的队列踢着正步,每一组士兵未来就组建一支步兵班。排队枪毙时代,队列训练对战斗的胜利至关重要,士兵的纪律性就是这时候练成的。现代战争,部队都在完隐蔽作战,老毛子的民族性格是虎一些,吼着乌拉嗷嗷叫冲锋此乃一战打法,然而承受着高伤亡,毛子们还是义无反顾的冲锋。
他们的纪律性也是这时候锻炼出来的,到了战场上,只要军官和政委指挥进攻,整个连队没有退缩,哪怕全体阵亡在冲锋的路上。
戴上了眼镜,杨明志自觉看得更远。
那些新兵脸上没有表情,一个个如同机器人似的,踢正步的模样整齐划一,看来这位高尔基诺夫有两把刷子,短时间的训练,一群市民、村民,就具备如此高的纪律性!
他们没有笑也没有紧张,可能他们还不知道真实的战场,不知恐惧为何物。
当然,一切都无所谓了,真到了战场上,恐惧什么的已经毫无意义。对于他们,这辈子有极大概率成为庞大的斯大林格勒战役的一份子,就是战死了,这辈子也是值得的吧。
杨明志无意间摇摇头,没人知道他摇头的意思。
梅德韦杰夫赶紧把话题转过来:“别列科夫同志,高尔基诺夫同志就在这里,您还有什么问题尽可提问。”
“已经没有了,对于这一军营我已经基本明了。”
“那好,我们不该再磨蹭。”梅德韦杰夫扭过头:“高尔基诺夫,我让你准备的人都到了吗?”
“是的。都准备好了。”
人?什么人?
不一会儿,杨明志看到五名军人走了过来,他们都戴着船形帽,脚踩高帮皮靴。新兵只有一套作训服,来者都是穿着军装,其中两人胸前还挂着二级卫国战争勋章呢。他们都是现役士兵!
原来,这五人就是被选出了,充当枪械实验员的。
对于这五人,高尔基诺夫完全一副自信姿态:“将军同志,他们是整个营区了最有射击能力的五人,他们是士兵的射击教练,精通各种枪械!从托卡列夫到德什卡,他们都能操作且技术精湛。”
“哦?那么突击步枪呢?”
气氛,突然冷静下来。
不是杨明志抬杠,他对于这五位射击教练并没什么感觉。要论射击技术,自己麾下的格里申科等人不也是好手吗?他们可是卢比扬卡总部训出来的人,杨明志本就想好了,谁是实验员?就是自己的部下。
杨明志直白的摆摆手打破尴尬:“还是算了,我已经做好心理准备,实验时我会亲自参与。对于我来说,高尔基诺夫同志,您挑的人再是精英,他们可曾操作过突击步枪?今天我们是实验突击步枪,我是设计者,在此我才是教练。”
“啊!我居然忘了。”梅德韦杰夫一拍脑袋,意识到自己似乎画蛇添足。
“算了。”杨明志晃晃脑袋:“既然都是精英,想必接受新式枪械也是非常迅速的。除了这五名实验员,我的热也将参与实验,尤其是我本人,我将带队实验!”
反正能参与到靶场实验的射手们都聚集在这里,军营方面出五人,武器设计局方面出五人,如此十支突击步枪都有了各自的主人。
据说还有一大堆人要来军营观摩这次实验,奈何他们不是在赶来的路上,就是因为琐事拖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