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即便他有这样的想法,其他人也会据理力争。再说了,新枪的生产也必须专业设备,为了这十支枪,我可是联络了全城的诸个枪械制造厂。新枪实际是联合制造的。”
“但是您还是把这些工厂进行了整合,据我所知,至少四个工厂参与到这一项目中。”
“对。我不是贪婪之人,上级一旦有奖励,所有的奖励应当按照贡献进行分摊。”说到此,杨明志稍稍叹了口气,借着酒劲嚷嚷:“哎呀,如果我的工厂早一点落成,我就可以自己生产。东方有一个谚语,叫做求助他人,还不如自救。我明明可以自己生产突击步枪,但是我现在……”
杨明志深深的摇晃着脑袋,他一脸的无可奈何,就以现在的姿态去抱怨市长等人在这方面上的磨磨唧唧。
的确,到了新西伯利亚后,他觉得或是此地常年寒冷的气候,肯定使得居民们都变得慵懒。寒冷的环境下慵懒并非绝对的错误,减少活动、减少外出,身体就不会失去太多宝贵的能力,极寒的世界里那是保命手段。
如今是糟糕紧张的战争时期,懒散是致命的!
杨明志的话匣子就此打开,他不但批评了市长,也把科学院方面批判一番。无他,李森科明明许诺给设计局增设些建筑,目前统统是空头支票。
“他们已经在做了,您不要着急。”军区司令笑呵呵的说,“如今是麦收的关键时期,等忙完这一时期,他们就有充足时间解决您的所有顾虑。”
“但愿如此吧。”郁闷中的杨明志无可奈何的灌了自己一杯酒。
“此事您不必太着急。我听说上级许诺您两个工厂,既然您刚刚告诉我,新工厂建立后您有意生产突击步枪……”
“是大量生产!”杨明志抢话。
“好!是大量生产。您也看到我的态度,我非常中意您的新枪。为了枪械能早日凉茶,我会亲自催促市长解决这件事,如果乌莫夫那个老家伙还在磨蹭,我就……唉,干脆这样,我就调派一些工兵帮您解决麻烦。”
“也好。”杨明志耸耸肩,“如果您能提供一批工兵,他们作为建材搬运工就足够了。终归厂房能建起来,除此外我还需要工人和设备。这些事可不是您的管理权限内。”
“的确,不过我可以去催促。就像我催促那些兵工厂加紧生产军械,我也会催促铁路运输部门,优先把您需要的设备运抵。”
司令已经浑身散发酒气,整个人的脸如擦了红粉。他的精神还比较清醒,所以在说了一番保证后,他马上就后悔了。
有道是一个军区司令员,跑到市长或是州长面前指手画脚,还要督促运输部门办事,的确有着越权的嫌疑。
可惜话已经说出去,若是幡然改口,自己是中将,人家别列科夫不但是中将,还是斯大林的账下红人。不和这个东方面孔的家伙搞好关系,自己非得烂死在西伯利亚的冻土中。
梅得伟捷夫想了想,突然换了话题:“终归您的工厂会建成的,可能就是下个月。我还有一个想法,首先我非常支持您的武器立刻量产,已经没有进一步实验的必要,它是我见过的最优秀的单兵轻武器。我们可以先不管领袖那边是怎样的态度,我非常欢迎您立刻生产。
我可是西伯利亚军区的司令员,我要求我辖区的步兵师能装备最优秀的轻武器,既然我们能够生产,那就立刻开始生产。
我相信上级一定会下达生产与装备许可令,在那之前我们就该大量生产,以使得命令下达后,仓库里就能存有大量现货。
我们应该用较短时间,生产两万支您的突击步枪,子弹厂再生产五百万发相关子弹。”
已经有些迷糊的杨明志看着司令这般手舞足蹈的高谈阔论,并不觉得这是酒后的风言风语,恐怕就是其内心独白。
再看看其他人的表情,也是跟着司令一起精神亢奋。
“好的!我们就该这么干!”杨明志干脆站起身,端起酒杯,“来吧司令同志,我敬您一杯。”
当梅得伟捷夫再度一饮而尽,他静了静神,继续说:“终归这件事……这件事需要您的工厂落成以后开始落实。我们现在不能占用其他工厂的生产资源,各工厂也是优先满足上级下达的年度生产计划,甚至应付突然加派的新计划。”
“是的。此事现在着急毫无意义,未雨绸缪的是我现在应该仔细考虑一下了。”
听得杨明志这么说,军区司令梅得伟捷夫欣慰的点点头:“很务实的决定,我想您还可以再把枪械改进一下,或者是开发新的项目。无论您想要做什么项目,请您记得,我对您的完全支持的。”
“哈哈,真是谢谢您了。”
“还有一件事。”司令有稍稍坐正身子,“领袖希望您能进一步改进火箭炮,但是您来我们这里足有十天,火箭炮的方面……”
这是催促么?碍于酒精,杨明志只得不紧不慢的表态:“不用着急。目前里固施科夫做的不是很好么?四十公里的射程已经非常疯狂了。就我目前能掌握的资源,想要短时间内研发出更高射程的火箭炮,这是非常不现实的。更远的射程需要全新的火箭发动机,为了它,在科学院……”
涉及到技术问题司令就完全的一头雾水,他连忙晃着脑袋,又勉强的端起酒杯:“来!我们继续喝!”
“啊,司令……司令您……也许我们不必再喝了。”
瞧瞧现在的形势吧,同桌的众人有一半已经断片了。杨明志自觉劝解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军区司令真的喝到昏迷,事情传出去也该是个丑闻吧。这个老家伙想在有生之年进一步升职,若是流出“酗酒”的新闻,升职的想法就真成美梦了。
只可惜,杨明志发觉自己的规劝毫无意义。
“今天我高兴,您的新枪终将量产,我将看到我的部队大规模装备它,那将是无比美妙的场面,整个联盟乃至整个世界都将战争我们西伯利亚军队的战斗力。再说了,据我所知今年的麦收形式很好。真是两场伟大的胜利啊,同志们,让我们举起酒杯。”
梅得伟捷夫意欲站起身,结果刚刚站起又坐了回去,端起的酒杯,美酒也洒了一半。可这个老家伙还是一脸高兴,若是不知情的人目睹这一幕,只怕会觉得一个中年人喝酒喝到精神失常。
“唉……看来我的战友们许多不胜酒力。我们……我们干杯!为了伟大祖国的伟大卫国战争,干杯。还有您,别列科夫将军。等我……等我把几个步兵师训练好了,您的新枪生产多少我要多少。”
“好……好啊……让那个保卢斯和他的三十万侵略者,就在我们的包围圈里,被……被我们的突击步枪打成蚂蜂窝。”
直到杨明志一饮而尽,才意识到自己真是愚蠢的酒后说了不该说的话。
保卢斯的结果肯定是被保卫,历史的走向注定朝着这一结局发展,然而现在,苏德双方对当前的战局都看不清,双方还是拼命的往伏尔加河流域输送兵力,它俨然一场惨烈的消耗战。
该惊愕自己多嘴吗?
不!不必了……
放下酒杯,杨明志惊讶的发现,在场的人中还有精神睁开双眼的,居然就是自己一人。
他用大手擦擦额头的汗水,再看看趴着的人们,不禁叹言:“没有一个能喝的。一瓶72度的酒头酒都灌不倒我,40度的伏特加算个啥。”
接着,杨明志缓缓扭动麻木的脖子,对着木门使劲吼道:“卫兵!快来……”
第1768章 天凉了()
杨明志也不是酒仙,他虽然对酒精有一定抗性,伏特加喝得太多,精神也将崩溃。
再说了,从早晨忙活到深夜,白天的时候这幅身体还承载了枪托了一连串碰撞。杨明志渡过了非常充实的一天,亦是收获了巨大的成功,作为代价,身体和精神都非常疲惫,今日在酒桌上他又喝了三斤伏特加,在感叹自己的酒量就只有这么点后,也效仿军区司令,背靠木椅打鼾,直到卫兵进屋。
这些军区司令部的卫戍士兵,他们对于自己的长官们真是太了解了。
酒是个好东西,尤其在寒冷的新西伯利亚,司令部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大爱伏特加,哪怕是上级一直在提供一些研磨好的咖啡粉,以供工作人员提神,结果大家还是喜欢酒。
少量的酒让人浑身暖和精神抖擞,喝的多了,就如当下的情况,若不是副司令临时有事没有参与到饭局,今晚,整个军区的中枢就停摆了!
杨明志迷迷糊糊中觉得自己被抬上了担架,再后来,自己又躺在松软的床上。
实际也确实如此,军区司令许诺的事真的落实了。
……
“啊……现在几点了?我这是在哪儿?”
杨明志终于苏醒过来,下一秒就惊讶的发现,身穿军装的自己就躺在一张白色大床上。一缕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照进不大的房间,瞧瞧光线的强度,时间肯定不早了。
“到底是几点了?”他没有第一时间抬起胳膊,眼角瞥了一眼挂在墙上的挂历,昨日的旧日期被撕掉,时间已经是九月二十二日。
“哦?已经到秋分了吗?不对,西伯利亚这个鬼地方也该下雪了。”
杨明志终于看到了腕表,时间已经是上午十点。他依稀记得,昨日的饭局约莫在晚上七点进行的,他们提供的饭菜品种不多也有限,伏特加倒是上了很多。
一群年逾半百的军人为了体现自己的能耐,一个赛一个的给自己灌酒。至于喝到啥时候断片,杨明志估摸也许的晚上九点。
这么一想他才惊觉,许诺妻子的事成了泡影,这番清醒,肚子可是一阵胀痛。
所谓好酒,喝完醒酒后绝对不头疼,土烧勾兑的劣质酒里混有甲醇,喝了那东西,脑袋能难受好几天。
起床后的杨明志自觉精神状态不错,如厕之后又是拧开水龙头,鬼使神差的熟练的掰到“热水位”,用温热的水洗了脸,甚至还用肥皂把不长的头发洗了一下。
接着,解决完这一切,杨明志看到了洗漱台上镜子中的自己,还是那般机敏过人呢……
但想到刚刚的一系列行为,他也不仅再感慨一下:“这是军区司令部的招待所吧!如果不是没有电视、电脑、手机信号,这和下个世纪又有什么多大的区别。”
仔细想想,杨明志觉得如今苏联的大城市已经非常现代化,电力供应虽然紧张,和平时期的发电量一直在增长不是么。反倒是战争的因素迫使新西伯利亚大搞工业建设,发电量也是与日俱增。
如今的世界还处于电气时代的巅峰时期,至于信息时代,距离1970年的公历元旦还有二十多年呢!
想着太多也是病,出了房间里的独立洗手间,站在不大的房间里环顾一番。
“哎呀,一般的宿舍也就不过如此了。真是见鬼,我上高中那会儿,宿舍也是限制用电。坑,真是坑。”
杨明志心情还不错,他现在只想在和军区司令聊聊,之后第一时间杀回自己的设计局,首先得找到老婆给她道个歉。
介于户外的阳光的确明媚,明亮的让人精神也一片大好。
“啊!今天其实是个温暖的秋日吧,以后会越来越冷。趁着现在温暖我应该多做点事。”
想是这么想,待杨明志推开镶着厚实玻璃的铁窗,一阵强劲的寒风来了一记大穿堂!
再被冻得一个机灵后,厚实的窗户又被挂上。
“真是什么情况?怎么这么冷?!昨天有些乌云都是挺暖和的,今天这是怎么回事?!”
杨明志还没想明白,只听着偷着窗户的细小缝隙,那里突然传来了风声的嘶鸣。
一种不好的想法浮在他的心头寒流南下了。
其实吧,寒流这种事到了时间就该来的。
今年的气候有点反常,难道是大战的因素,苏联大部分地区九月份降雨偏少?不管降水是多是少,到了九月底,西伯利亚最先冷却,接着到了十月份,莫斯科也该降下第一场雪。
气候冷下来了,对于交战的苏德乃至德军的仆从国来说,冬季终归不是个打仗的好季节。原因无他冷。
俄罗斯人在这片土地生活一千多年了,不能说他们基因里就是抗冻的民族,应该讲,他们经常面对冬季零下二十度的极端低温,对冬季的未雨绸缪能力更强。反观德军,情况要差很多。而对于生活在地中海温暖世界的二十六万意大利仆从军,“寒冷”这一词汇本身,就能给予他们士气上的打击。
冬季是把双刃剑,谁更能忍耐低温,谁就更有战术优势。
杨明志在设计所谓突击步枪时,就考虑到极端冬季的情况。
气温太冷,枪械金属件会收缩,太热就是膨胀。不管怎样,昨日的疯狂试验已经证明一件事新枪用了性能不错的材料,使得枪械对巨大的温度落差有很强抗性。
枪械零件加工时,杨明志可是对所用之材料有所考察,理论上那些钢材的确优秀。
理论上确是如此,实验上也有着优秀的表现。只是,一想到要回去了,突然的一种惴惴不安是怎么回事?
“那些家伙们应该还在认真工作?!等我回去了,我要好好检查一下那些枪的膛线!”
整理好衣装,杨明志离开了房间,就在门口遇到了一直站岗的格里申科。
“啊?你……你就一直站在这儿?”
格里申科敬了军礼:“是的将军,我是您的警卫。”
“好吧,你站在这里多久了?”
“整整一夜!”说罢,格里申科指了指走廊里的木椅,“我就在此小憩了一会儿。”
“你……真是难为你了。”杨明志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勉励,但格里申科还有话要说。
“将军,就在您休息的时候,我给设计局打过电话,向他们汇报了您的情况。”
“哦?”
“您在军区司令部过夜这件事他们都知道了,也包括您的妻子。别列科娃要求我,必须保卫您的安危。”
“什么?!她……”杨明志一惊,“她还说什么了?”
“她说她很生气,抱怨我没有阻止您喝酒。除此外就没有了。”
“好吧,毕竟她是个女人。”看着格里申科的眼睛,杨明志笑了笑,“女人嘛,都会关心丈夫。至于喝酒这件事,这是咱们男人的事。”
格里申科不苟言笑,酒是个好东西,哪个俄罗斯男人不喜欢呢?就仿佛黑熊喜欢蜂蜜,男人都喜欢酒,这简直是理所当然。
且说昨日的事,将军在雅间里和军区的军官高谈阔论,自己也吃到美妙的一餐。一宿的时间自己休息不怎么样,或是因为完成过于丰盛了,昨日枪托给予肩膀撞击的酸痛感,现在荡然无存。
“走吧,少尉,我们该回去了。”杨明志一甩脖子,就向着走廊的尽头的楼梯走去。
时间都快到中午了,杨明志要离开军区指挥部,在那之前他又见到了司令梅得伟捷夫。
不出意外的,司令有意快要开饭之由想要再搞一次宴席。
还要喝酒?不,再喝下去一整天就废掉了。
婉拒了司令的好意后,杨明志并非空手而归。就如当初司令所言,军区指挥部这里就是库存的酒多,杨明志最终又不得不抱着一箱伏特加,塞进轿车的后备箱。
……
寒风吹拂着宽阔的道路,格里申科亲自开车,也情不自禁对天气突变感觉紧张。
“将军,我估计很快就要下雪了。”
“我看也是!和室内的温暖截然不同,我万万没想到,气温已经跌到零度。”
“是的,我注意到一些积水已经冻结,但愿降雪后,气候不会太冷。”
冷?杨明志是真心不喜欢冷的,只可惜四季之变换,无人可以阻挡。
“雪是一定的,好在他们在降雪前把麦子都收获完毕。我们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啊,对了,我的确该有所担忧。”
杨明志相信,即便降雪了,那些工人也该继续盖房子,否则就是市长乌莫夫放自己鸽子。
如果放鸽子,那就对不起了,一纸举报信送到斯大林那里拉到。
时隔一天多,杨明志终于回来了。
他的精神状态实际非常不错,再冷的天气也不能吹凉他的热血。
轿车进入科学院院区,以极快的速度听到设计局大门口。
透过车窗,妻子并没有迎接,户外也没有一个闲人,唯有日常轮换的警卫员依旧站岗着。的确,天气冷了寒风不停的吹,不是职务在身,谁会冒着生病的危险站在户外?
杨明志下了车,嘱咐格里申科:“你把车子停好后就直接去大办公室,告诉他们我回来了。”
“遵命!”
此时此刻正值饭点,独立厨房的烟囱正冒着袅袅炊烟,很显然,安妮正在做饭。
“今天她会做点什么呢?不了,先看看她的情况。”
杨明志急匆匆跑回家,结果温暖的屋内并没有老婆的踪迹。
老婆不在这儿,床铺上的被子却被叠得整整齐齐。“这个丫头,挺着肚子跑哪儿了?见鬼!”
妻子应该不会瞎跑,可杨明志突然间不知所措。他马上冲出家门,直奔着厨房而去。如果有谁知道老婆的去处真的莫过于正在做饭的安妮。
半遮掩的厨房木门被突然拉开。
“喂,安妮,贝茜卡你见了吗?”
“哥!我在这儿呢!”
听到一声汉语的呼唤,杨明志内心的紧张突然被安抚平静。只见的有些昏暗的厨房里,两个女人坐着木凳,正围着一个木盆削土豆呢。其中一人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爱妻。
“哎呦,你可吓死我了。我说家里怎么没人了。”说着,杨明志径直的走了过去。
对于自己的食言杨明志有些愧疚,妻子昨日独自睡觉之时,肯定对丈夫担忧吧,可他哪里知道杨桃过去的一宿。
“亲爱的,昨儿我喝多了,肯定让你担心了吧?”
“你……”杨桃手里的小刀直接戳进一个削到一半的土豆,接着扔进木盆了。她抬起小脑袋,鼻子一酸,眼角挤出几滴泪。
她是聪明的女人,知道丈夫吃软不吃硬。眼泪是越来越多,她就这么冷静的看着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