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第8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明志好奇的问:“斯大林同志,您召回的人中,有一位姓伊万诺夫,他完全懂得如何生产特殊火箭弹的推进药和高能燃料。”

    “哦?是嘛?居然还有这种人。他在哪?”

    “他就在伊尔库兹克,还是您下达的命令。”

    “我忘了!”

    斯大林的回答实在干脆,杨明志想想也是,他忙于监督各方面军作战,如何记得一些小人物呢?

    会议变得妙趣横生。

    一开始,斯大林只是想知道现在驻守维亚济马的德军第100军,该部队实力究竟如何。别列科夫和该部队爆发过激烈作战,局部还占了便宜,别列科夫当有高妙见解。

    不曾想,最终变成了别列科夫对新式武器的赞誉。

    “看来,我们现在就具备量产它的能力!”斯大林高兴的说。

    “是的,斯大林同志。”杨明志几乎手舞足蹈得像是猴子:“它是战斗部而已,无论是航空炸弹还是火箭弹,都是可以装备的。在我看来,它非常适合攻击敌人的混凝土掩体,也包括城市这样的目标。如果……如果炸弹的体积足够巨大。一枚摧毁一个村庄,也是完全可以的。”

    “啊?!”斯大林大惊失色:“别列科夫同志。前几天您在赞誉物理学家搞出的东西的壮烈前景,声称它能瞬间毁灭一座城市。现在您又说这种燃料……叫什么?燃料空气炸弹,一枚摧毁一座村庄。这都是真的吗?”

    “它都是真的,一定会实现的。”杨明志肯定道。

    斯大林瞪大眼睛,他看着面前的别列科夫,两双眼睛就这么对视着。

    斯大林的察言观色很强,通过看部下的眼睛,他就能猜测部下是否骗了自己,很多时候他的判断很准确。

    别列科夫,用非常奇特的手段立下赫赫战功。此人最初的功勋就是建立在特殊武器上的,一旦立功,就获得苏联英雄称号。听其亲自口述,他能打赢累计超过十万敌人的进攻,最后打死打伤多达七万敌人。

    似乎他若没有新式武器,是无法做出这些壮举。

    如果真是如此,也太疯狂了。更让斯大林惊喜的就在于,核子的武器目前还是一群科学家们的理论,似乎美国正在制造,能否成功还是未知数。

    但是燃料空气的武器可以!

    斯大林知道那种物质,是一种相当不错的灭菌杀毒的好东西。苏军一直在努力赶超英美等国,要在各方面都超越他们,而军医院这种讲究干净卫生的地方,也开始广泛使用环氧乙烷等高效杀菌剂处理医疗器皿。对此,斯大林是了解一二的。

    当然,最廉价的杀菌剂就是酒精。只不过在全民爱喝酒的苏联,没有人能相信,医生不去搞点医用酒精勾兑点水就当伏特加来喝。

    一场关于新战役的作战规划会议,硬生生的被杨明志弄成了新式武器的推销会。

    不管怎么说,斯大林是真的动心了。

    别列科夫的第284师很有名,毕竟《真理报》经常刊发一些文章来赞誉。尤其是最近几周加强报道的斯佩洛斯金娜,她所属的部队正是近卫红旗第284师。

    该师在明斯克立下大功,哪怕步兵师十不存一,残部撤到沼泽地持续抗战,反倒是取得了更辉煌的战果。

    按照“杀人偿命”的标准,284师的残部已经为他们牺牲在明斯克郊外的一万多名战士报了仇,接下来就是为死难的苏联公民报仇了。

    报纸的报道有着极强的针对性,报纸很少提及284师一级第63集团军装备的特殊武器,在一场场战斗中做出的贡献。

    因为写文章的都是些搞宣传工作的高人,放在部队各个都能做步兵团的挣委。他们的第一要务的通过媒体的力量唤起人民的爱国心,所以他们拼命的歌颂绝境之下沼泽地的军民的抗战精神。

    所谓仿佛加入这支部队后,最普通的农民也能变成最英勇的战士,仿佛那里到处都是保尔柯察金。

    当然,报纸对于一些方面的描述是非常贴切的。

    第284步兵师,它本该默默无闻,却在别列科夫将军的带领下,每个士兵都具备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能力。是的!报纸就是这么形容的。

    关于这一点,无论是斯大林还是朱可夫,既然别列科夫本人在场,他们当然要询问一下。

    不询问还好,已经询问,斯大林、朱可夫,以及一直默默听杨明志“自我吹嘘”的科涅夫和普尔卡耶夫佩服不已。

    苏军素来重视士兵的体能训练,到了别列科夫这里,步兵操典上的要求简直太过粗糙。

    人家别列科夫是什么标准?

    每个士兵携带的装备很多,平均可能接近三十公斤。即便如此,士兵每天都会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例如带着全部装备进行十公里行军训练,这是和打靶一样重要的训练项目。每周,他们还要全副武装的进行一次比马拉松更长的行军。

    朱可夫看来,别列科夫简直是在虐待自己的士兵,他们都在经历斯巴达式的训练,别列科夫在挑战人的极限,难道士兵的身体不会因此垮掉吗?

    看起来并没有。

    非但没有,士兵被训练出铁人般的体能,在森林和沼泽中,他们有比敌人更快的机动能力,这种能力确是另一种克敌制胜的法宝。

    而这种训练模式,朱可夫觉得各地的新兵训练营应该借鉴。

    一番令人口干舌燥的发言,杨明志说话变得有些沙哑。

    对于斯大林,他也需要时间消化一下刚刚听到的巨大信息量。

    斯大林决定暂且休会,半个小时后,就全神贯注的研究战役事宜。

    按照原本的规划,杨明志这番自我夸赞与新武器的推销根本就没上计划,它的存在纯属意外。

    这是一个良性的意外,斯大林为之要好好琢磨一番。朱可夫呢?他从杨明志这里真的得到重大启发。

    半个小时的休息,基本就是斯大林本人的休息罢了。

    科涅夫和普尔卡耶夫,他们是今天首次见到别列科夫本人,这个来自远方的年轻人果然是年轻有为!这个三十岁的年轻人,就是把自己的部队训成一群铁人,再由这群铁人背负沉重的新式武器。

    他部队战斗力之顽强,和斯大林格勒城内死战的第62集团军战士们如出一辙。可是崔可夫的第62集团军和别列科夫有名无实的第63集团军又完全不同。假设,崔可夫的集团军里都是些被别列科夫改造过的近卫284师式的部队,怕是苏军已经把德军逐出城市了。

    趁着斯大林休息,科涅夫和普尔卡耶夫从杨明志这里得到一样重要的启示。

    他们能聊些什么?

    杨明志指出了一个苏军的重大短板——电台的短缺。

    现在的战争,军队各单位间沟通不畅,那是非常致命的。

    “战役期间,我一直身处游击区指挥部,通过电台遥控指挥一百多公里外作战的部队。我的命令可以下达到各个团级单位,甚至还有一些特殊的营级单位。我实际给每个营装备了两个电台,我能这么做,因为那些电台都是我们缴获的。我一直命令随军电报员轮流值班。指挥部的电报室内的工作人员一样轮流值班。所以我能保证,我可以在任何时间联络到前线的某支部队,并获悉他们的精确位置。”

    这个问题上,杨明志没有丝毫的扯谎。

    他的话着实让科涅夫和普尔卡耶夫羡慕不已。

    无线电技术在一战时期突飞猛进的发展,可惜沙俄在这方面的发展很有限。苏联意识到这方面的短板后就竭尽所能的发展,奈何战争突然发生了。

    根据《租借法案》,美国援苏的清单里就有无线电台。美国提供的这些电台可谓是高科技,部分型号就是通信兵背着箱子,它可以发莫尔斯电码,还能直接打电话。

    好东西来得太晚,即便它来了,也只能装备部分部队。

    现在,苏联的普通步兵师,只有少量部队能能享受电台下发到营级单位的舒服。不过就算没有无线电台,苏军也有老办法解决后方和先锋部队的通信问题。

    那便是勇敢的通信兵背着巨大的“蜗牛壳”一般的电话线前进,它是非常细小的线,所以通讯兵可以快速布置长达三公里的有点电话,让锋线士兵和后方联络。

    两位方面军司令员如何不产生遐想呢?如果无线电台能落实到营,很多时候就不会出现基层部队找不到指挥部的窘状。

    一年多的战争,苏军积极的总结战斗失利的原因,因通讯障碍,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都是失败的重大原因之一。

    科涅夫稍稍一想,他也知道别列科夫这里没有通讯问题障碍,绝非此人幸运。此人本身就很懂现代战争,打到敌人指挥部,第一时间就缴获电台,别列科夫能以集团军司令的身份站在这里,和大家侃侃而谈,不是没有道理的。

    但是且慢!

    别列科夫能参与到方面军指挥官一级的会议,是不是意味着斯大林他……

    科涅夫估计,朱可夫早就和自己有了完全一样的想法。那么,自己以后和这个别列科夫,说不定还能是亲密战友?!

第1866章 会议(六)推演() 
“好了,我们继续会议。所以朱可夫同志,您是执意攻击斯摩棱斯克的。”斯大林复述式的问。

    “是的,斯大林同志。我计划集结二百万人投入作战。也就是说,加里宁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总兵力需要加强到二百万人。”

    斯大林伸着脑袋,凝视着地图上的黑红木块。

    对于杨明志,还本以为斯大林休息好后会和自己再聊上两句,看来他的心思终于从新式武器这里回归到“战棋”了。

    不错,斯大林面对的就是一场特殊的“国际象棋”的比赛,只不过这是赌上上亿苏联公民生命的“赛事”。同理,敌人一样是那八千万德国百姓的生命做筹码。

    杨明志估计,自己已经说明了对战德军第100军的体会,斯大林也该有了自己的理解。

    斯大林或许有更大的见解,那就是在未来的战役中投入新式武器。届时,自己的事业也会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杨明志如此幻想着。

    接下来的事便是真真切切的战棋推演。

    朱可夫开始说明他最为详细的作战计划。

    地图上的红色方块清楚展示了苏军作战单位的位置,其中隶属于加里宁方面军的三支机械化军,他们都是很大的作战集团,故而也用很大的木块表示。

    所以,朱可夫给予加里宁方面军的任务,就是以三支机械化军的作战核心。

    即索洛马金的第一机械化军和卡图科夫的第三机械化军为主力,配属大量步兵师,猛攻斯摩棱斯克北方五十公里的重镇杜霍夫辛那。占领该城后,军队继续前进,进入斯摩棱斯克城内,肃清城内敌人,切断铁路,并构筑防线阻挡西方敌人增援。

    第二机械化军为主力的第四突击集团军,和第三突击集团军,猛攻并占领大卢基。之后切断铁路,构筑防线阻击敌人援兵。

    加里宁方面军下属的第39、第41、第43集团军,和第三和第四突击集团军投入作战。

    接下来是西方面军的任务。

    西方面军下属的第5、第49、第33集团军,与第五坦克军一道,从苏希尼奇突破德军第四集团军防线,之后,向西北方向的斯摩棱斯克进攻。三支集团军和一个坦克军,正是西方面军真正的进攻主力。他们的行动必须要快,以防止德军的两个集团军向斯摩棱斯克退却。他们必须堵住包围圈内德军的退路,同时还要阻止来自西方的德军增援。

    第31、第20、第29集团军,投入针对维亚济马的重点攻坚战中。

    在这张巨大的地图上,杨明志看到了一个比较熟悉的身影,那就是代表第39集团军指挥部的木块。

    第39集团军,该部差一点在七月底八月初的作战中被莫德尔包围吃掉。

    可惜,莫德尔已经没有更多的进攻部队供其挥霍。如果有一支重要的援军,那就是第100军,只可惜该部队居然被困在白俄罗斯南部浪费时间。

    第39集团军跳出包围圈,然而战争可并未结束。

    苏军组织起强有力的反攻,这次攻势,苏军士兵是踏着同伴的尸体,攻陷勒热夫城外的制高点,之后跨过被鲜血染红的河流,解放了勒热夫。

    苏军终究是稳定了现有的防线,勒热夫的铁路交通恢复后,它成为苏军两支方面军重要的物资补给站。

    不过,第39集团军损失非常巨大,部队减员超过一半,不少步兵师的可战斗兵力,居然锐减到仅有三千人。

    按照苏联在战争爆发后调整的步兵师编制,师的兵力缩减到一万一千人左右。其实要保证满编是困难的,一个所谓的满编师兵力就在一万人左右。

    战争时期,师的兵力是不容易补充的。诸如科涅夫这样的一线指挥官,前线各级作战单位兵力不足的问题,一直让他头疼。

    他也知晓军队的困难,毕竟八月份才结束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整个九月份又在一条宽大战线打拉锯战,每个步兵师每天都有伤亡,而且每天也都有新兵补充进去,即便如此,他知晓大部分的步兵师,兵力勉强才六千人。

    自己是九月份才被调到西方面军,故而科涅夫对于加里宁方面军更是了如指掌。

    朱可夫明显对加里宁方面军的三支机械化军寄予厚望,不过这三支重量级部队,它们在八月份的作战中是乘胜攻击斯摩棱斯克的主力,受伤最严重的也是他们。

    按照编制,机械化军中的坦克旅应该有159辆T3476的,如今能投入作战的保守估计只有70辆。重型装备虽然还在补充,要达到满编的程度需要时间。

    当然,重型设备和弹药拉到各部队那里,只要防止间谍破坏和自己人偷着抽烟弄炸弹药库,它们就是万无一失的。

    然而现在还有一个非常恶心的问题,科涅夫这次亲自来到斯大林的地堡,能够有机会和最高领袖亲自谈谈,此事他必须说说。

    现在,还是先听朱可夫把规划讲完。

    只见朱可夫,他一本正经的手持木棍,一边讲解,一边推动木块前进。

    杨明志一言不发的围观,这便是火星行动的战役规划会议,它真的很神秘。那个位面火星行动是损兵折将的败仗,也许本位面情况会好很多吧!

    毕竟苏军已经拿下勒热夫和瑟乔夫卡,两支方面军集结重兵直接平推,同时拿下斯摩棱斯克和维亚济马,看起来并非难事了。

    也许本位面的火星行动将是一场大胜?!

    “难道,就是我的干预,苏军会在1942年冬季,最迟1943年春,就把战线推回白俄罗斯边缘?那么,我真是个厉害的蝴蝶。”杨明志紧张琢磨着。

    还别说,朱可夫还真就是这么想的。

    在朱可夫的剧本里,加里宁方面军是本次作战的主力。该方面军承担主要的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大卢基的任务,在完成任务后虽是立刻转入防御,只不过这个防御是为下一次战役做准备。

    朱可夫推动着木块,嘴里说的话无比诱人。

    “我们稳定住从大卢基到斯摩棱斯克的防线,就能腾出机动兵力北上支援西北方面军。我们可以尝试进攻普斯科夫,只要我们占领普斯科夫,就切断了对于德军至关重要的交通线。普斯科夫湖很宽阔,只要我们最终占领并稳固普斯科夫,敌军攻击列宁格勒所需的所有物资,就都需要从只有四十公里宽的北方地峡运输。德军的部分兵力将处于半包围中,我军能够组织兵力歼灭半包围中的德军。德军必会猛攻普斯科夫,如此他们进攻列宁格勒的兵力就少了,我们将得到解除列宁格勒围困的重大机会!这一机会,很可能就在明年春季。”

    这是一个能令斯大林激动到浑身颤抖的推测。

    冷静一下后,斯大林说:“我们不要说明年的事,我们今年的事就是两个。保住我们的南俄,歼灭德军第六集团军。在北方,就是您定下的战役,解放斯摩棱斯克!歼灭包围圈内的所有敌人!现在,我们需要给行动取一个代号。”

    “火星!就是我们之前制定的代号名称。”朱可夫不惊不慌的说。

    斯大林点点头没有再赘言。

    为什么用“火星”作为代号名称?没有更多为什么。杨明志估计,假如莫斯科的位置看做是地球,战役发生的位置最近的就是火星,最远的当然就是天王星咯。至于为何没有金星行动和水星行动,杨明志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事。

    关键的事只有一个,德军才不会像傻瓜一样站着让苏军打,苏军必须用绝对的信心投入作战,广大作战的士兵也必须做好突然战死的心理准备。

    在这里,朱可夫给两位方面军司令先是口头上说明了作战计划,由于和朱可夫之前制定的计划出入很大,那些计划文件大部分作废。就在这间地堡里,朱可夫将文件交给贝利亚,它们最终有内务部负责销毁。

    “斯大林同志,如果您不介意,我可以在这里就起草正式的计划文件。”朱可夫看着斯大林,“我想为了绝对保密,我应该这么做。”

    “可以。我只是担心,这里在莫斯科河之下,污浊的空气会让您心烦。”

    “我可以忍受。”朱可夫下意识的咳嗽两声。

    说实话,地下七十米的地堡,它需要更好的通风系统。地下的柴油发电机不仅供应照明,也驱动排气扇,可惜部分废气没有及时排出。

    他不觉得一个下午的时间就能完成战役的规划,因为还有大量细节问题,要与两位方面军司令谈谈。

    再说了,领袖对于别列科夫将军非常器重,也许还会要求别列科夫再谈谈。

    在那之前,朱可夫自知还必须弄明白一件事,所谓方面军司令对于自己部队当下状况的评价。

    本来,朱可夫和斯大林希望听到的当然是利好的消息,诸如什么战士们枕戈待旦,前线士兵每天都坚持与德军拉锯战永不停歇。

    科涅夫,他竟说出不和谐的音调。

    而科涅夫正在说的确实也是苏军当下面临的一个糟糕问题。

    “斯大林同志,朱可夫同志,我想我们必须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逃兵的问题。这个问题对我军的伤害是很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