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而精度上和半自动步枪不相上下,威力方面也是如此。
关于巷战,你们三位也都是非常清楚的,你们有着非常充分的作战经验。那么……”
说到此,杨明志慢慢沉下表情,他顿了顿气,右手下意识的敲打起桌子,以引得他们的特别注意。
“如果,你们三个师攻入一座大城市,是一座比列奇察城或是莫济里城大上十倍的大城市作战,你们能否守住城市呢?”
杨明志的这句话如同矛头,结结实实的戳中三人的内心。
在他们看来,将军现在就差直接说明,那座所谓的“大城市”就是斯摩棱斯克了!
巴尔岑犹豫了一下,率先做出肯定的表态,其他人亦是跟上。
不过看得他们的表情,杨明志很清楚,现在他们一度也被高涨的自信心,当下已经被消磨掉了一部分。
杨明志跟进说:“打仗仅仅依靠勇气当然是不行的,你们需要大量的重型设备,是可以兼顾火力、威力和机动性的重装设备。我看你们必须大规模装备RPG和鲶鱼火箭弹,你们还需要特别多的反坦克枪。你们……你们甚至需要机动灵活的37毫米战防炮,甚至还要有火焰喷射器,需要霰弹枪,需要榴弹发射器……”
杨明志情绪颇为激动,他列举了一大堆武器,听起来这些都是打巷战的利器,不禁让人怀疑。
毕竟,那是巷战!
在杨明志曾属于的21世纪,世界上的局部战争,旷野作战正被慢慢边缘化。那是一个全球范围内的城市化的大时代,也是一个不可能再发生全面世界大战的时代。世界总的基调是和平的,但在一些角落战争依旧无可避免。
那一时代,大兵团几十万人的全面突击的机会少之又少,毕竟大国欺负小国不需要庞大军队,而小国与小国的战争,双方根本没有人力物力组织起二战东线战役级别作战。
顶天了,就是双方一两支集团军级别的作战,最激烈的战斗往往几天就结束了。
但战争会持续着,并将持续许多年。繁华的城市成为战场,昔日的闹市酒肆成为瓦砾硝烟的世界。战地变成一个个街区一条条马路,两军交战的距离往往在五十米。特殊的时代,巷战居然成了主流。
既然城市巷战成为了新时代战争的重大特点,主要大国当然针对这些加紧研究。而国际上的那些兵工厂,各国的武器设计局,也就顺应时代搞出了大量的巷战武器。
那些巷战武器都有哪些妖魔鬼怪?杨明志真是太清楚了。
德军一开始是巷战盲人,当然苏军一开始也是。双方都是巷战中摸索合适的战术,双方的武器设计局也是根据战报,研发新式巷战兵器。
第1897章 杨明志谈巷战(二)()
关于巷战杨明志真是太了解了,毕竟在那个位面的网络游戏中,往往是十几人隔着网线,打着没玩没了的巷战。
杨明志也当过兵,在军队里就接受过颇为充分的巷战训练。再说他也实实在在参与过1941年时代的巷战。
在杨明志的印象中,那些反恐精英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他们都是城市作战的专家,战术小组的配合已经炉火纯青。
在二十一世纪初期,美军陷入了到糟糕的局部战争中。他们可以用精锐的武器和庞大的兵力攻伐小国,他们的行为终究是不义的,那么陷入人民战争中也是理所当然。
城市战开始变成一种战争常态,精锐的美军也不得不面对没完没了的治安战。长久的治安战搞的本为旷野作战而打造的陆军,突然变得不会打常规作战了,反倒是城市作战被练了炉火纯青。
由于美军总是不得不派遣大兵去城市内搜捕敌人,战斗往往突然发生,又突然结束。士兵的武备因而发生了重大变化。
所以,一支优秀的巷战部队应该装备怎样的武器呢?
在杨明志看来,突击步枪和通用机枪是必备的。
除此之外士兵必须装备RPG武器,自动的枪榴弹发射器。要有手雷、烟雾弹和震爆弹。
士兵还必须练就不错的身手,从而在突如其来的近身肉搏中,仅靠拳头就打趴敌人。
这对于物资供应非常优越的美军没有问题,因为他们不仅天生身材更高到,平日里的训练将所有战士都练成了大力士。
但在1942年的苏军队伍里,大力士是罕见的,因物资供应并不充裕,大部分战争能保有力气作战都是非常喜人的了。
其实在杨明志看来,当前的苏军部队的巷战能力堪称简陋。
例如陷入斯大林格勒城市巷战的炼狱中的苏军战士们,他们的装备情况都是如何的呢?
一名战士手持波波沙冲锋枪,腰里的包里挂着两个备用弹股,又别着两颗进攻手雷,军靴里插着一支匕首。他们普遍戴着钢盔,不过在近距离作战的情况下,钢盔的作用非常有限。
他们就是这样的装备和德军血战,即便如此,反倒是德军非常羡慕苏军的装备。
瞧瞧现在德军的情况吧!
在斯大林格勒的血腥巷战之前的一整年,德军哪里经历过什么可怕的巷战?德军当然频频攻城得手,因为战斗往往在城外就以德军的胜利结束了。
所以直到斯大林格勒,德军高层才意识到德军的巷战能力是多么的糟糕。
当前的保卢斯第九集团军依旧保持着多达三十五万人的作战兵力,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其实在九月份的作战中,保卢斯已经累计损失了五万兵力,这五万伤亡几乎都是发生在斯大林格勒城内。毕竟九月中旬,德军经历了自己进攻波兰以来,最为疯狂的城市战,也是短时间内损失最为惨烈的作战。
德军损失了这么多人,保卢斯的实力依旧得以保证。
这是因为,部分伤兵伤愈归队,保卢斯迫于现状将一些斯大林民夫强行编入作战部队中,加上后方补充上来的新兵,才令他依旧保持着庞大的兵力。
正是因为如此,小胡子才一个劲的命令保卢斯继续进攻。
然而小胡子一直待在狼堡,和他聪明的参谋们待在一起。战局到了现在,参谋们已经不再看好这场战略决战,因为德军实际上已经缺乏继续推进下去的能力了,无论是维亚济马还是斯大林格勒,德军有意继续主动的突破,现实是非常残酷的,德军的种种突破努力都被苏军顶了下来。
固然苏军损失了很多人,他们损失得起!
每当参谋们向着小胡子质疑继续打下去的意义,小胡子就立刻拿出所谓的“战争经济学”,而这个所谓的“战争经济学”每每都让参谋们诟病。
原则上来说,这个“战争经济学”并没有大毛病,它就是现代版的以战养战,理论上是可行的,毕竟历史上的蒙古帝国就是靠着这一套打出巨大疆土。
然而对于德国,这一套是不合时宜的。
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军必须依靠闪电战打下莫斯科,从而得到迫使苏联投降的可能。结果小胡子的目光突然瞄准了乌克兰,所谓获取这里的粮食和石油,这一强硬的决定一度令古德里安大为不满。
纯军事的角度来说,德国真的只有一次机会攻下莫斯科,结果优势部队用于南下合围南部苏军。虽然德国成功获得乌克兰的小麦了,也失去了攻下莫斯科的机会。
不能闪电攻下莫斯科,战争就陷入到持久战中。
如今,战争已经变成了糟糕的消耗战!
而且,当前的消耗战可不是比拼谁消耗的战略物资更多,而是比拼谁更能承受军人的伤亡。如此一比较,德军简直是在快速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
斯大林格勒仿佛无法攻下似的,小胡子恼羞成怒中简直变成了急火攻心的孩子,拿下斯大林格勒仿佛是他这辈子必须迈过的砍。攻下它固然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对于小胡子,也多了一种仪式感。
他是一个偏执的人,他非常清楚,一个月的战斗,德军就损失了五万人,他还是继续命令保卢斯继续进攻。
站在保卢斯的立场上,继续进攻?那真是痴人说梦。
战争打到现在,德军的重型装备的战术优势已经丧失,在满目疮痍断壁残垣的城市里作战,德军也不得不拖着邋遢的身影,拿着手里并不合格的武器,去和苏军作战。
所以,相当多的德军士兵总是喜欢检查苏军倒毙的尸体,一来是确定不是诈死的伏击者,而来就是拿走苏军的冲锋枪。
只要拿到冲锋枪,德军士兵会还不犹豫扔掉自己的毛瑟步枪。
当然这种情况是严重的违规,一开始宪兵会管,紧接着随着各个部队都在这么做,宪兵为何要去管呢?因为战地中的宪兵自己也在这么做。
巷战中的冲锋枪真是太好用了,何况苏军的波波沙比德军的MP40多一倍的弹容量,射速也更加惊人。
苏军遗失掉了太多的冲锋枪,故而到了十月份,战斗还在继续着,城市战场上已经变成双方都在使用冲锋枪疯狂扫射了。
总体而言还是德军的情况最糟糕,许多人怀揣着缴获的武器,他们疲惫的躲在角落里警惕的睡上一夜,白天之后继续在断壁残垣中战斗。他们几乎没有洗脸的机会,胡子邋遢不说浑身还散发着硝烟味,上到军官下到士兵,大家的情况都很糟糕。
如此邋遢颓废的德军形象,这在以前的难以想到的。
然而这就是保卢斯第九集团军普通官兵的现状。
如此景象,保卢斯空有进攻的心,他已经缺乏兵力继续大规模主动进攻。因为麾下每一个师都有自己的敌人,他的预备队已经投入巷战,即便是把那些斯拉夫民夫也武装起来,能有多大用处?
能保持着现在的战线,已经是广大战士对得起帝国了。
当然保卢斯只是这么想想,现在的他已经非常质疑小胡子是不是精神出了问题,现在继续耗在城市里,不是为了石油不是为了粮食,简直就是和苏军比谁更能在烂瓦废砖中更耐得住邋遢。
保卢斯也对部队的武器装备失望,因为栓动步枪根本就不适合巷战,还是苏军的武器最有用。
然而保卢斯根本想不到,苏军中的别列科夫将军,这个年轻的家伙已经决心在巷战上大做文章!
当然,保卢斯的部队可是享受不到更加疯狂的巷战了。
面对着餐桌边坐着的老战友,杨明志再度强调:“同志们,我们必须需要反坦克枪还有机动灵活的37毫米战防炮。”
“是用它们攻击杀入城市的德军坦克?”巴尔岑一个激灵坐正身子,“将军同志,我不太明白您的意思。但是这些反坦克武器,他们还合适吗?我们在沼泽地作战的时候,通过检查那些被火箭炮击毁的德军坦克。例如可怕的四号坦克,它们的装甲太厚了,根本不是37毫米穿甲弹能击穿的,反坦克枪就更不用说,那是不可能的。”
“啊!他说的有些道理啊。”拉夫连季跟着说,“不过用反坦克枪射击敌人,必是一击必杀。”
叶甫根尼摇摇头说,“你们把将军想的太肤浅了。”
“哦?我的323师师长,您明白?”巴尔岑调侃说。
“当然!我们正面当然是打不穿,甚至我们的RPG也变得不太好用。但是,我们可以居高临下攻击坦克顶盖啊!德军坦克车组是四个人,只要我们打得准,反坦克枪直接击毙其车长,整个车组少了一个人,作战能力就暴跌了。”
杨明志一度在看戏,现在他也赞誉起叶甫根尼的想法。
“不错,击穿顶部装甲啊没问题,我们还可以击穿它们的尾部发动机排气管。相信我,反坦克枪击穿他们的发动机还是可以的,这是德军一般也不会主动把自己的尾巴暴露出来。
叶甫根尼同志,您说的是我的想法这一。
其实我的主要想法并非如此,我着实的看好它们的穿甲能力,但是所要洞穿的钢筋混凝土。”
杨明志这便解释了一番,所谓钢筋混凝土建筑之加固,他看着三位遂拿列奇察保卫战说事,所谓城市经过德军重炮的狂轰滥炸,城内还有大量的建筑以断壁残垣的形式保留着。
“就算是栓动步枪,零距离射击水泥墙,能穿透十厘米就是极限了,但是反坦克枪呢?居民住房没有厚达二十厘米的墙!”
仅这一席话,三人恍然大悟。
“啊!我懂了!”巴尔岑道,“您是希望我们用反坦克枪击毙躲在墙后的敌人?!”
“对!”杨明志满意的回答,“还有我们的小口径战防炮,它整体轻便机动性比较灵活。还有一点,它的炮弹非常廉价,相比而言反坦克枪的子弹就更廉价的。
虽然我们的RPG弹头也能拥有不错的穿甲能力,足矣打穿二十厘米厚的墙壁。可是它的造价更昂贵,用来打击一个躲起来的敌人太奢侈了。还是让它优先攻击德军的装甲车好。”
现在,苏军的步兵师还是装备了许多37毫米战防炮,明明它已经不太实用了!本着有总比没有好,新晋步兵师还是需要它。
杨明志继续说:“其实我更看重另一种巷战武器,就是所谓燃料空气武器,通俗来说,就是我们毁灭SS59团的秘密武器。”
“啊!是那个!”巴尔岑大喜过望,毕竟那一战可是自己辉煌时刻。
“对,那是高能燃料,一瞬间的爆燃可以膨胀数十万倍!它的威力太强了,作用于密闭空前产生的巨大压力,足矣撑开各种加固的堡垒。也就是说,我们不用让敢死队带着炸药包付出巨大牺牲抵近敌人的碉堡,也不用费尽心思调来重炮水平方向的狂轰。我们只需要向着那个方向发射这类弹头的火箭弹即可完成目的。”
杨明志的话说得大家充满希望,可大家也非常理智的明白,就和将军刚刚说的可以遥控的火箭弹,它们暂时都是不存在的。
然而话是从将军嘴里说出来的,迄今为止他亲自透露的概念性武器,很快都变成了现实。
巴尔岑、拉夫连季和叶甫根尼,他们都知道在沼泽地化学家伊万诺夫配置出了可怕的药剂,初次实验时就闹出了轩然大波,剧烈的震动弄得许多战士以为弹药库炸了!其实,不过是高能燃料爆燃带来的巨大轰鸣声。
杨明志遗憾的摇摇头:“我们的鲨鱼火箭就是这类武器,它可以被复刻,可惜我暂时没有能力将它小型化。它其实非常的危险,那不小的钢瓶若是遭遇德军的冷枪,一样发生恐怖的殉爆。”
“但是……但是它能给敌人巨大的伤害。将军同志,您不用急于求成。”叶甫根尼说。
杨明志点点头。
第1898章 打得下就必须守住()
话题重新回来,过于超前概念的新锐兵器或许可以快速实现,杨明志再度总结起部队现阶段可以装备的武器。
他又说了许多,这便问道:“我的意思你们都明白了吗?”
“是!我懂了。”巴尔岑连忙称是。
“拉夫连季,你能?”
“我也明白。”
“我也是一样的。”叶甫根尼连忙说道。
“很好。”杨明志再看着年轻的卡拉什尼科夫,“同志,您怎么看。”
“我您局长同志,您的见地很到位,给了我很多启发。”
卡拉什尼科夫显得非常拘谨,杨明志估计到这位年轻人有了很多想法,恐怕回到新西伯利亚后,他就会想办法尝试。
杨明志清清嗓子继续说:“你们在沼泽地时期担任过团长营长,我们的近卫284师和其他部队差别很大,许多方面我们不跟不按照步兵操典的要求苏做。在沼泽地时期,我们部队的武器装备配置应该作为一个标杆,你们将要开始换装,和那时候不同的是,士兵装备的栓动步枪将全面换成突击步枪。
你们既然还是按照老部队时期的方法训练新兵,你们继续这样做,还要进一步严格要求他们。你们的步兵战术是非常得体的,你们必须发扬下去。关于如何打城市巷战,经历过血战的你们是知道的。”
“是!我们都明白。”巴尔岑勇敢的表态,“这里我不会有丝毫的谦虚,只要部队里广泛装备冲锋枪,我就可以用聪明的战术大规模歼敌。如果能大规模装备突击步枪,我必将因为一场胜利获得金星勋章。”
巴尔岑拍着胸膛保证,杨明志觉得这个家伙简直是在下军令状。
杨明志绷起一张严肃的脸,继续说:“关于突破帝国师的防线,必然会有精锐的机械化军中的精锐坦克部队打头阵,他们不惜代价的撕裂一个口子,剩下的就是你们和其他步兵师蜂拥而入,接着向着大城市猛冲。
我估计一开始的战斗会非常激烈,攻入城市的作战可能不会很激烈,可能不会发生现在斯大林格勒城内正在发生的那般惨烈的巷战。
解放了那座大城市后你们必须守住,德军的反扑将是凶猛的,如果我是德军指挥官,我也会毫不犹豫命令部下猛攻,并不惜代价夺回。
所以到了那个时候,你们才会面临最艰苦的挑战,你们也必须死守住城市。我想到了那个时候,上级恐怕宁可城内部队拼光了也不会下达撤退命令,就像现在的斯大林格勒,即便拼命的往里面填人以弥补巨量人员损失,部队也不会撤。
那就是意志的较量,你们三位都是俄罗斯族,你们应该明白那座城市对俄罗斯的意义。
数百年历史,那座城市见证了太多的血战,我相信你们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
杨明志把话说的非常极端,所谓守住城市必须战至最后一兵一卒,要么打退敌人,要么全体阵亡。
部队不能撤退,士兵想要求活,就只有一条路——击败敌人。
杨明志还担心他们的意志不够坚定,在三位瞠目结舌中继续说:“还记得在戈梅利战役时期,我当时命令你们从列奇察全面撤军,我那个时候实际就是抗命,因为游击运动指挥部是要求部队死守城市的,我想你们都理解这一点。那是波诺马连科的错误决策,所以我命令你们后撤之后才去和上级解释。
发布那样的命令本来就是冒着风险,若不是我实际成为了敌后指挥的关键人物,我可没有胆量下那样的命令。
现在你们不归我管,之后你们要面对的城市非常特殊。解放它守住它有着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