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坐在一边的一个中年士绅也站起身来向四周的伙伴们宣传道,以此炫耀自己的信息是多么灵通。
“可孙大人才过世,军队主力都还驻扎在南边。防范着高山蛮子,近段时间那边也闹得很厉害啊,还有就是我们的邻居德川郡最近也频繁在我们边界训练军队。”
焦明内心何尝不急,可孙得建才死,刚向朝廷送了急报。这一去一返,最快也得一个月时间,朝廷才会有消息传过来,至于新的郡守什么时候来,还不知等到猴年马月,城里虽说有五万军队,除去那些老老少少,能打仗的不到一万人,哎,这孙大人也真死得不是时候啊。
“是啊,南边也不能放松,如果高山蛮子打进来,那也很麻烦啊。”另外个瘦小个子的士绅也插言道。
“可总不能在这儿等着土匪们打进来啊,我可是听说了,西北郡内最大的几股匪徒都联合起来了,人数不下于两万啊,听说还有很多中小股土匪也向银山城而来,焦大人,你总得拿个主意啊。”厅里其他几个商人也纷纷插言。
焦明也是满脸无奈,“我现在也没什么好主意,大家要是有什么好办法,就请说出来吧。”
商贾士绅们一听都面面相觑,唯独一人坐在一旁沉默不语。
“司马老先生,您给大家出个主意吧。”胖子商人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望着悠闲自得在一旁抽着雪茄的司马远。
“是啊,司马老先生,您见多识广,您一定有办法。”瘦子商人也叫了起来。
最后焦明也坐不住了,眼前这麻烦局面自己还真想不出什么办法来。“司马老先生,咱们现在都坐在一条船上,您就给咱们指条路吧。”
司马远这才不慌不忙的收起烟袋,“其实,也不是没有法子,咱们这儿军队不够用,那就到邻近府郡暂时去借点军队嘛。”
“是啊,怎么会没想到这个法子呢?”包括焦明在内的众人都恍然大悟的反应过来,“那到哪儿去借呢?”
众人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眉山郡听说治安相当混乱,军队连自己那边都管不了,肯定借不到。”
“陇东郡也差不多,前些日子,我的商队还在那儿出了事儿,现在也没个音信,没戏。”
“听说德川郡的军队已经消灭了不少盗匪组织,连那个‘紫巾盗’和‘黑虎’都被他们消灭了啊。”
“是啊,那时我正在京城进货,连京城的报纸都登了,我还专门看了的。”
“既然这样一来,那焦大人你还等什么呢?”
“只是不知道人家肯不肯来,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那有啥,最多咱们多出点钱罢了。”
“对,咱们在座的都可以出钱啊,如果土匪们冲进来,那可就什么都没了。”
焦明也在考虑德川的军队肯不肯来西北郡,听见商人们表示愿意出钱,心里大定,立即下定决心,马上就修书,派人星夜送往德川郡守秦暮处他看在帝国同僚的份上,务必出兵援助。
天启十五年3月2日,秦暮接到来自西北郡的求援信,喜出望外,立即命令早已准备就绪的第一师团和骑兵师团出师西北郡,自己也亲自随军出征。同时秦暮也修书一封送往朝廷,称由于西北郡境内出现大规模蛮族和盗匪骚乱,岌岌可危,受西北郡官员和地方士绅商人们的请求,出兵西北郡帮助当地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3月6日,秦暮率军西北郡城,紧接着,3月7日,秦暮便宣布鉴于西北郡目前处于非常状态,宣布紧急状态时期,自己暂时接管政权,朝廷的消息。
“在这里相聚我感到非常荣幸。首先我要感谢在座的诸位对秦某人的信任,另外我也要向大家解释我采取紧急状态措施的原因就是尽快恢复西北郡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我的军队已经出发,向西北郡的东部和北部进发,清剿存在于西北郡境内的盗匪和马贼组织。”
“在此我向大家保证,一个星期之内解决盗匪马贼团伙,恢复正常秩序,并取消紧急状态,诸位的生命财产安全将得到我和我的军队的绝对保障。同时,我也向大家郑重承诺将在一个月之内一劳永逸的彻底解决高山族人对在座各位和银山府全府百姓的威胁。”
在银山府城里豪华的宴会厅里,秦暮轻轻举起手中的高脚玻璃酒杯,鲜红葡萄酒液在酒杯里晃动,胜利地果实来之不易啊,看起来秦暮好像没费吹灰之力,便将西北郡拿入手中,可是谁又知道,这样严密周全的计划花费了秦暮和诸葛放以及他的下属情报部门人员的多少日日夜夜的辛勤劳动。
宴会厅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以司马远为首的商人士绅们当然是对秦暮的这番话报以欢迎的态度,秦暮在德川府所采取的复兴经济的措施,他们早有耳闻,如果这位秦暮秦大人能长期执掌西北郡的大权,这对这些利字当先的商人们当然是求之不得的。
而那些官员们的掌声就显得缺乏诚意得多,假如秦暮真的上了台,他们何去何从就是个未知数了,恭敬的神色下面掩饰不住惶恐不安的心情。
不过秦暮暂时并不准备采取大的动作,一是秦暮现在是名不正,言不顺,二来秦暮也不想马上就在人事上弄得变动太大,至少目前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稳定。
这次宴会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秦暮在西北郡算是扎下根了,得到了西北郡商人和乡绅的大力,也得到了西北郡原来的大部分军官的。(请,更好更新更快!
第二百一十三章 代理西北郡郡守()
随后的几天里,上官勇伦和李大胆的“剿匪”任务也取得了丰硕“成绩”,“匪徒”们纷纷作鸟兽散,短短的几天里,的马贼盗匪都消失得无影踪。∈♀街道上的人重新多了起来,原本沸沸扬扬的谣言在军队连续的胜利下,也自然烟消云散,西北郡又恢复到原来的模样,只不过它换了主人。
秦暮已经传信留在京城的马鹏和邓先在京城大肆活动,并且将西北郡原来的危急形势也坐冷板凳一些夸张的汇报,但朝廷中肯定会有不少人对秦暮的入主西北郡十分忌惮,谁愿意在还未平静的西北地区又出现一个强力人物呢?尤其是那些与西北地区有着或多或少利害关系的人物。
不过既然有不希望秦暮强大的一方,那他的对手们就可以好好的利用利用了。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相信这句话那些人也是不会忘记的。
在进军西北郡的之前,秦暮已经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早已安排好人手送密信给马鹏和邓先。当然还有自己那位便宜老丈人李少钦和魏忠贤那里也是要打招呼的,谁让他们现在是自己人呢,不帮自己帮谁啊。
现在恐怕帝都里朝廷上正为这件事而争吵不休吧。望着星河浩渺的夜空,秦暮把目光转向了遥远的东方,希望不要让我失望啊。
大秦皇帝司赵由校的御案上摆着几份奏折,脸上也显得有些阴晴不定。这个秦暮居然未经朝廷同意,擅自出兵邻近府郡,这的确是在帝国历史上从未发生过的事情,虽然事出有因,但如果其他人都如此效仿,岂不是目无国法?
“各位情况已经清楚。不知有何看法啊?”还是听听殿下众臣的意见吧。
“回禀父皇,儿臣认为,虽然秦暮是援助友邻府郡,但这已破坏了朝廷定下的制度,此风不可长,但鉴于当时形势所迫。可让秦暮稳定局势后率军返回德川。”
出列发言的是太子赵岩,西北地区事关大局,也与其利害相关,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这也是他最不愿见到的情形,但由于不知道皇帝陛下的意图,他也不敢将话说的太死,一旦陛下赞同秦暮的此举,那岂不是两头不讨好?
“皇上。奴婢并不赞同太子殿下的意见。西北郡形势紧迫,岌岌可危,自身力量不足,向友邻求援,乃是天经地义之事,假如友邻见死不救,那才应该予以惩诫。虽然朝廷有制度规定未经朝廷批准,军队不得擅自离开防区。但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难到非要等到贼匪将西北郡洗劫一空后才让军队介入吗?”
“秦暮此举应该予以褒扬。奴婢建议皇上可以顺应民意秦暮兼任西北郡郡守,待西北郡局势完全正常后再作打算。奴婢可听说秦暮在德川郡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百姓安居乐业,实乃皇上不可多得的能臣啊。”
出列反驳的是大太监魏忠贤,在得到秦暮通报的消息后。他也抱着一种又喜又忧的心情,秦暮能在行动之前通报自己,显然是把自己当成了靠山,但他如此胆大妄为,也可以窥见其野心不小。自己到底该采取何种态度,实在有些为难。不过一想到他已经跟自己的侄女订婚了,以后也算是自己的子侄了,魏忠贤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微臣认为魏公公说的有理。”李少钦立即站出来说道。
“微臣也认为魏公公说的有理。”
魏忠贤派系的人员,以及一部分中立的官员纷纷出列秦暮兼任西北郡郡守一职。这中间有一部分人是马鹏和邓先活动的成果。
“臣觉得这个秦暮胆大妄为,简直当最不可赦,应该即可免去他西北郡郡守一职,押送京城处理。”吏部尚书**星出列说道。
“微臣附议。”左都御史高攀龙出列说道。
“微臣附议。”
……
殿下的群臣也立即分成了两派,有的太子的看法,有的赞同魏忠贤的意见,众说纷纭。令赵由校也感到有些拿不定主意。
“叶爱卿,你有何看法?”
反倒是在群臣中颇有影响力的叶向高都没有表示赞同哪一方的意见,令赵由校有些纳闷。
看来还是脱不开这潭浑水,首辅叶向高只得硬着头皮回答:“臣的看法与各位略有不同。这次变故主要根源还是在西北地区积弱已久,缺乏一个强有力的地方政府。据臣掌握的情况,现在西北地区除了丽山郡、以及秦暮接掌后的德川郡外,其他几郡局势都不容乐观,当地盗匪横行,社会治安依然十分严峻,百姓和商人反应强烈。
西北郡虽受卑匈人战乱影响较德川郡小,但却又受高山族势力的困扰,局势一直变幻莫测。自从十年前的那场战争,帝国对西北诸郡的控制微乎几微,整个西北地区也就缺乏有力的制衡,所以以上几方面的原因也造成了西北局势一直不稳。臣认为此次变故也是秦暮不得已而为之吧。”
赵由校其实也知道西北地区目前的窘境,但战乱刚息,危险依然存在,没有一个能镇住局势之人坐镇西北,秦暮虽颇有才干,但毕竟太年轻,而且其忠诚度还有待考验,西北郡节度使这个职务一时还真难找出个合适人选来,当然还有天启皇帝不想设置西北节度使这个职位了,这个职位权力实在太大了,天启皇帝不想再养虎为患了。
叶向高不过是把事情的根源说了出来,至于怎样处理却避而不谈,牵涉太子和魏忠贤,他也有他的难处,看来还是得自己拿主意啊。
“嗯,目前西北地区局势不稳,但帝国也无一人兼任两郡郡守的先例,朕看就先由秦暮暂时代理西北郡郡守一职,待局势稳定后,在作商议吧。”
当朝廷的任命用快马传送到西北郡的时候,已经是十多天后的事了,接受了大小官员和地方士绅商贾们的朝贺,秦暮也定下心来准备改组西北郡地方政府和军队了,另外解决高山族人的问题也迫在眉睫,距离九月时间并不充裕,稍有松懈,恐怕都会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焦明还算知趣,知道自己在西北郡已经不会再有前程,很配合的辞去了银山府知府一职,收拾好多年来宦海生涯所收刮来的民脂民膏,第二天便起程返回东海郡老家,看在他还算懂事的份上,秦暮也没有难为他,而那些不知趣的家伙,还想占着位置不松手,那就要慢慢的让监察部门的人来收拾他们了。秦暮的面孔上浮现出连诸葛放也觉得有些心寒的魔鬼般笑容。
虽然只是个代理郡守,但秦暮根本就没有想过还有谁能从他自己手中将西北郡这块肥肉夺去,即使皇帝赵由校也不能,它将会是秦暮扩张的最牢靠稳固的大后方。
军队的改组更是雷厉风行,由于原来的西北郡警备军军团长一职一直由孙得建自己兼任,而副师团长虽然不到四十五岁,但也在秦暮的“关怀”下,从与高山族人对峙的前线一回来,便退休返回老家养老去了。
至于基层的军官们秦暮并没有多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只不过是执行上级命令而已,高层的斗争对他们来说不过是一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更何况孙得建也并未给他们带来多大好处,另外保持必要的稳定也有助于我更快的完全控制西北郡的局势。
秦暮命令原银山府的警备师团全部从驻防地返回府城,并撤消了李大胆德川郡第一军团第一师团师团长的职务,任命陈德明为第一军第一师团师团长,于飞副师团长。
李大胆为德川郡第二军团副军团长,至于军团长为秦暮本人,同时从原有的德川第一军团和德川守备军团抽一万人,和西北郡原有的九万军团,组建第二军团,驻扎在西北郡。
李大胆经过与秦暮的讨价还价,最终秦暮同意了他从原德川第一军团中抽调了部分中级军官加入第二军团,以加强领导,并可以在尽快时间内推开训练。
这一切,秦暮都在一个星期内完全解决,剩下的就是高山族人的问题了,不过这个问题,秦暮早已成竹在胸,至于成不成功,那就要看秦暮的口才表现和高山人有没有一个聪明睿智的领头人了。
已经暂时被秦暮任命为西北郡行政署署长的诸葛放紧跟在秦暮的身后漫步在银山街头,“大人,我看还是派部分亲卫队一起去吧,以防万一啊。”
“诸葛放啊,假如高岳族人真的要想对我们不利,去几百亲卫队也无济于事,反倒是增加了他们的疑心。我想他们也不会连条件都不没听到就翻脸吧,好歹我还是这一方的最高行政长官,我想他们也不会这么草率的。他们被约束在这大山里也够久了,难道他们就真的不向往更美好的生活?难到就甘于祖祖辈辈被困在这大山里无法发展?我想他们的领头人会作出明智的选择的。”
秦暮谈谈地说道,现在已经把《金刚诀》练习第三层,已经是刀枪不入的秦暮,胆子也大很多了,这或许就是艺高胆大吧。(请,更好更新更快!
第二百一十四章 高山族()
银山的城区虽然并不大,但却相当繁华。⊙这里集中了的药材行、药堂、木材加工工场、家具工场、马车制造工场,当然这都是因为西北郡盛产药材和木材的缘故,整个街道都似乎散发着一种淡淡的药材味和木材味混合而成的清香。这里真是一个绝佳的大后方啊!当秦暮有感触的发出这声感叹后,诸葛放也阖首表示赞同。
“大人,看来我们这一步还是走对了,有了这儿,西北郡就成一面坚实的盾牌,咱们也进可攻,退可守,大大降低了风险,而且德川郡也获得了一个强有力的后盾啊。真不知孙得建这个家伙有如此之好的条件,却将这里弄得如此这般模样。”诸葛放显然对自己设计的这个计划十分满意。
“现在谈大功告成还为时尚早,控制西北郡固然是我们的目标之一,但将高山族人纳于麾下,这才是我们更的目的。”秦暮的目光早已飞越了远处的群山,飞向那苍苍郁郁的深处所在。
清理孙得建的家底,才发现这个家伙不愧为敛财高手,财政的小金库以及正常郡库居然留下了近八千万两白银,白白让自己拣了个大便宜。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西北郡一年的财政收入十分可观,在孙得建如此奢侈的享受下,还有巨额的余留,也可以想象得到西北郡的诱人。
“站住!不许靠近!你们是什么人?到这里来干什么?”
当我和诸葛放带着几名卫兵经过两天的跋涉,大横断山区高山族人的势力范围不久,从树林中传出几句警惕的喝问声,带头的是位年轻的高山族女子。
这是秦暮第一次见到高山族女子,而且是女战士,忍不住多看了几眼。这个女子年龄在十七、八岁左右,长得很漂亮,尤其是身高,在秦暮目测估计不低于二米的身高,这是秦暮这辈子见过身高最高的女人。
当然她身后的那些男士兵的身高也不低,基本上都在二米以上。这让秦暮有些兴奋,这些都是天生的士兵的料呀,要是让这些高山族的人加入自己的军队,自己的军队的战斗力绝对可以提高一个档次。
“看什么看呀,我问你话呢?”
那女子见秦暮眼睛一直盯着自己看,在心里暗骂了声“色~狼”后,很不高兴地问道。
“本人是德川郡兼西北郡郡守秦暮,今天来此是想拜会贵族大长老,商量一些事情。”
秦暮扫了一眼密密的树林。不卑不亢的回答。从早已情报得知高山族人与其它民族有些不同,它是许许多多大小不一部落组成,而且也有地域划分,绝大部分人都生活在横跨大陆南北几千里的大横断山脉的崇山峻岭里,总人数大概在一百多万左右,生活在帝国西北郡境内的大约有二十多万人。
“你真的是德川郡郡守秦暮。”
女子吃惊地看着秦暮问道,密林中也立即起了一阵慌乱,虽然长期与地方官府敌视。甚至冲突不断,但这里毕竟是大秦帝国的领土。而这个人又是名震西北的德川郡郡守,不由得使这些负责警戒的喽罗们忙乱起来,一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对。”秦暮回到道。
高山族女子用狐疑的目光打量了秦暮半晌,这才问道:“你说你是德川郡郡守,就是德川郡郡守呀,有什么证明?”
“大胆!”秦暮身后的几名亲兵都喝斥了起来。“大人有谁敢冒充!”
诸葛放也接言:“这的确是我家大人,我看此事你也作不了主,不如请姑娘向上通报吧。”
女子眼中露出一丝怒意,但很快她也反应过来,这几人上山来绝对不是简单小事。别说自己,就是一般的头领恐怕也不敢接待,正如那人所说,恐怕也只有大长老他们才能接待。
“那好,你们等一下,我先向上面报告,上面有了回音,我就通知你们。”狠狠的盯了一眼秦暮。女子的身影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