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生死博弈-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提醒我们选拔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太重要了。”老李插话说。
  “对。必须警惕这种人走上‘一把手’岗位。”


  林松涛话题一转,谈到这次地市委换届,想听李树生的想法。他站起来,第三次给李树生续水。示意李树生继续说。
  “市委换届工作是一件大事,各方面都很关注。总体上是按林书记下午在会上提的要求去落。我个人认为不宜过早宣传。”
  “为什么?”林松涛很感兴趣。
  “因为这样不利于稳定干部队伍情绪。而且换届的过程不宜拉得太长,否则会影响今年工作。应当集中时间抓紧完成。当前要把广大干部群众的注意力引导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你有些什么考虑?”
  “我想等省委考察组考察完后,再着手抓换届工作。在国庆节前完成。回去之后,我想在近期组织市县乡万名干部下农村,宣传‘###’思想,帮助农民解决困难,研究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措施。把各级干部的精力引导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去。”
  “好。你这个想法很好,你们常委会好好研究出个具体方案,再向省委报告,我要看看。”
  就这样,夜短话长,不觉已经九点半了,李树生还有更重要的话没来得及说,今晚的机会很难得。可又怕过多耽误林书记的时间。
  
生死博弈 三(4)
林书记似乎看出了他的想法。
  “还有个问题我还得听听你的意见。这次换届,你对新阳的班子有些什么样的考虑,特别是市委的几个副书记怎么安排,说说你的看法。当然也包括你自己个人安排的考虑,也可以说说。”
  “我服从省委的决定。就个人而言,在一个地方主持工作压力太大。回来找个厅局长干干,当然舒服。你知道我是个想做些实事的人,你又这样把我当回事,我就更不敢偷懒,是吧?林书记。如果在厅局和地市间选择,我还是继续选择在新阳干。因为这里的路子理清了,发展的潜力和后劲很足,我很有信心。”
  李树生这番话,林书记当然听得明白,“厅局和地市之间选择”,那就是除非能进省级班子外,就在新阳不走了。李树生的能力、综合素质、人品和德才,他心中有数。应当说在全省地市委书记中是数一数二的,在省直厅局长当中也是冒尖的。正是因为如此,才把他放到新阳这样重要的地方担任市委书记职务。就个人素质,他是提拔进省委班子最合适的人选,可现在还不到时间,省委换届在明年。再说,现在提拔干部,安排班子,变数太多,有时简直是变魔方一样,不到发通知的时候谁也说不准。何况提拔一个省委常委,是要中组部来考察的,决定权在中央,他不能在李树生面前有任何表示或暗示。当然,从内心来讲,他赞成李树生的想法,在省委换届前,继续在新阳任市委书记。既然李树生有这个想法,那就同自己的考虑吻合,让他继续在新阳当书记,林书记的话有相当分量。
  “嗯,你的想法我知道了。呃,对新阳市委班子你有些什么考虑?你同王明搭档两年多了,这个同志怎样?”
  班子里的几位副书记,工作都还不错。对我的工作总体上很支持。但分工上有些不顺,有的分管了政府部分工作,不好同政府工作衔接。我建议省委考虑交流一两名副书记。组织部长周建明同志,任市委常委多年,综合素质很好,很全面,各方面反映都不错,可以担更重的担子,建议省委考虑。至于柳王明同志,我的感觉也许有片面性。”
  “哦?”
  “柳王明同志政治上需要提高。他的主要精力没有放在政府工作上。”
  李树生停顿了一会,看了一下林书记的反应。
  “你继续说。”
  “政府工作压力比较大。也很辛苦,但我看他花在工作上的时间不是太多。没有集中精力研究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我担心时间长了,我们共事有困难。”
  “哦。你说他政治上要提高主要是指?”
  “包括思想作风和政策水平,与一个市级领导干部相应的政治素质有差距。我的看法也许不准确。建议省委考察。” 
  林书记点了点头。
  李树生本来不想说这些,但柳王明的表现确实让他无法沉默,特别是得知地市最近要换届的消息后,已经是毫不掩饰地要争当市委书记,明里暗里散布“李树生要走”,由他接任市委书记的言论。甚至已经着手为此在谋划一些非组织活动。李树生不能不说话了,必须着手应战,不能让柳王明太放肆了。如果让柳王明的想法得逞,使社会感到失去正义不说,自己也丢面子。李树生是个服软不服硬的性格,“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当然,要是有人想耍弄他,李树生也会不声不响地奉陪到底。不谦虚的说,耍些小手腕,李树生也不绝对是外行。只是作为市委书记,作为班长,负有带好班子的更大责任,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罢了。所以今晚既然林书记提起柳王明的话,他正好逮着了机会。把柳王明致命的“|穴”给点一下。又不能说得太直白,他这方面有过教训。两年前,省委领导对钱耀华的工作有些看法,李树生趁机建议省委调整他的工作,结果有关部门提请省委常委会讨论时,调整理由之一就是新阳市委书记建议。使李树生招徕了很多非议,也使钱耀华对他产生了很多误解。接任钱耀华的柳王明,除了组织能力比钱耀华强外,两年多的表现,倒让李树生增加了更多的忧虑。但不便跟省委、特别是不好同林书记说。他怕自己落下一个不好共事的名声,心里实在是叫苦不迭。如果说,钱耀华是因为能力而办不成事,那么,柳王明则是胡作非为乱办事。更使李树生忧虑的是柳王明政治道德,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柳王明毫不隐讳地宣传自己的政治背景,炫耀自己同高层领导的特殊关系。这段时间以来,柳王明公开地、私下地,把“首长”挂在嘴边,其用意也不外乎是这次换届。
  
生死博弈 三(5)
“哦,事业心还强。”
  林书记很敏锐地观察到李树生的内心变化。
  “上个月在北京参加一个会,中央有个部门的同志去宾馆看我,特意问到柳王明在新阳工作怎么样,也表现了很关心的意思。”

()免费电子书下载
  “柳王明同志最近在很多场合都有意无意向别人介绍他同一位首长的特殊关系,说首长在政治上是如何关心他。我总觉得这样不好,这是对领导不负责任。”
  “这件事我也听到过一些反映,到底是真是假?”
  、示院一支烟,猛吸了一口。陵武上往陵武来的那俩出租车只早他几属深林书记多次听过这方面的反映,作为省委书记,他对柳王明这种自由主义的态度,很不满意。可几十年的人生经历告诉他,对待这方面的问题,要有十分慎重的态度。人际关系是社会最基础、最复杂的一种关系。其影响社会生活的作用,往往大于工作的关系,组织关系、上下级关系。现在是信息社会,无论什么人都一样,都要接触社会各阶层的人,领导人也一样,有个关系比较亲近、比较熟悉、比较了解的市级干部,也很正常。我林松涛不也有很多私人关系比较亲近的基层干部甚至乡镇干部吗?有很多基层真实情况正是从他们那里得来的。但要警惕的是,不要因这层关系而影响处理问题的原则。从社会交往角度来看,柳王明同一个告层领导比较熟悉也未必是假的。如果真是这样,省委今后在处理涉及这方面的问题时也要多长一个心眼。就柳王明而言,身为领导干部,企图以这样一种关系来为个人谋私,则是极为错误的。
  “我也不清楚。可我认为,无论真假都不应不分场合地渲染这样的关系、示院一支烟,猛吸了一口。陵武上往陵武来的那俩出租车只早他几属深。”
  “你说得对。另外,我们还必须相信,就是柳王明同这位领导有很亲近的个人关系,也不妨碍我们按照原则实事求实处理问题。党的高级干部是治党理国的政治家,对干部、对工作要求是有原则的,决不会因为有什么特别关系而放弃原则。”
  “在这个问题上,我不会有什么顾虑。请林书记放心,我也不会因此而放松对柳王明的要求。” 
  “你是班长,在工作上对班子成员放手放心是应该的。但作为一把手,还有带好一班人、教育、帮助、监督班子成员的责任。要加强市委班子的政治建设,省委对党风廉政责任制已经有明确规定,要按规定落实。”
  “我找个机会同柳王明同志再谈一次心,我估计效果不一定好。”李树生说。
  “对,一起聊聊,坦诚地交换一些不同的看法,有好处。”
  李树生离开林书记办公室,快十点钟了。他一直琢磨,林书记今天找他谈话,主要是听省委发展战略调整的意见,还是想听他对新阳市委换届的想法,还是纯粹是找他侃大山。按理,一个臣民六千万的省委书记,晚上把他找去,决不是为了侃大山。
  边走边想,车就到了家门口,家里厅堂的灯还亮着,有人在说话。进门一看,云坊县委书记李宜德从沙发上站起来。看来他已坐了很长时间了。
  “书记,回家了还闲不住。”李宜德伸过手来。
  “我们是有言在先的,你忘了?坐吧。”
  李树生的爱人给李宜德的茶杯加水,又给李树生端来一杯,然后退到里间卧室。
  李树生和李宜德年龄不相上下,到新阳之前都在省政府工作。李宜德任省经委纪检组处长,在省政府大楼二层办公。老家又都是一个县的。平时接触就比较多,两家常常走动。李宜德是学水产专业的,同经贸委的业务风马牛不相及。在经贸委呆得很别扭。六年前,省委加强农业,从省直机关抽调一批干部到县里工作,李宜德想报名下去,又打不定注意,征求李树生的意见,李树生全力主张他报名。
  “你看看,从秦始皇设郡县制开始,两千多年。县这个层次非常重要,也是个干事业的平台。干得好,是很有发展前途的。县级是中国政治构架、统治运作的基层。同市、省乃
  
生死博弈 三(6)
至中央机关的运作大同小异,能搞好一个县,就能搞好一个市,乃至一个省。你看看,现在活跃在市级以上的领导干部,大多数都是县委书记出身。”
  这番话,坚定了李宜德下去的决心。他笑笑说,“我到没那么大的野心,只是想干点事实。机关太无聊,实在是耗费生命。再说,经贸委的业务我一点也插不上手。”
  就这样,李宜德报名要求去基层工作的要求获得批准,来到云坊县任县委副书记。后面带个括号,正处级。干了四年,李树生任新阳市委书记后才转正任县委书记。在公开场合,互称官名。私下则互相直呼其名。
  “听说省委全会部署了地市委换届的事?”李宜德问。
  “你消息很灵通嘛,宜德。”
  “现在是信息社会嘛,连十六大的人事安排都先几个月传开了,何况这?”
  “你对换届有什么看法?”
  “说不上什么看法,我倒是建议你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考虑换届工作上来,不能满脑子经济工作。”
  李宜德把柳王明今晚到云坊的过程,前前后后同李树生说了一遍,加进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感受。李树生认真地听着,并不时点点头。
  “下面干部中有不少议论,说柳王明很有来头。他自己也在一些公开场合说,自己到北京一位首长家里可以随便进出。听他的口气,新阳市委书记的位子非他莫属。你得注意!”
  以李树生的感觉,柳王明急于当新阳市委书记的心愿一直存在,但这么快的动作,是李树生没想到。而且如此赤裸裸的拉选票,散布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干部中的思想混乱。云坊县财政分成问题,反映多年,李树生也有过多次批示。柳王明压了两年,就是不办。甚至在外面说,财政是二次分配,要公平,不能寻私情。弦外之音是李树生照顾李宜德,寻私情。联系到今晚林书记找他谈话,并征求他个人工作安排的意见,还说到北京有领导同志问起柳王明的工作。李树生感到市委换届的复杂性不可低估,面对一个可以置荣辱和廉耻于不顾,把追逐个人升迁放大到疯狂程度的政治对手,李树生感到不能有半点马虎和疏忽大意。
  这时茶几上的红色电话机响了,李树生拿起话筒。看看挂在客厅正面的时钟,已经十点十分了。

()好看的txt电子书
  “树生吗,我老林呵。晚上陵溪县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你知道吗?”
  “哦,林书记,我还没接到报告呢。”
  “这是一件恶性事故,国务院领导作了严肃的批示,我是刚刚看到报告,我和候省长都在上面作了批示,你要赶快组织力量把这件事处理好。”
  “你放心,林书记,我马上就回去!处理完了立即向省委报告。”
  李树生放下电话,愣了一下。
  红色电话机再次刺耳地响了起来。李树生的爱人也从里屋走了出来。
  “李书记吗,我是市政府黄世槐。”
  “哦,老黄,你说。”
  “这么晚打扰你很对不起,有个急事必须向你报告。”
  “没事,你说。”
  “市政府办公室刚刚接到报告,今天下午七点四十分,陵溪县发生了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从县城开往清水乡一辆公共汽车翻到悬岩下,报告已经有十九人死亡,另有二十多人受伤。柳市长正往现场赶,县里也已经在组织抢救,处理善后。柳市长要我先向你报告。”
  “哦,哦,死伤是报告时的人数还是现在的人数?”
  “报告时的人数是十二人,抢救过程中又死亡七人。”
  “抢救工作都是县里在组织吗?”
  “目前主要是县里,刚才按柳市长的意见,市卫生局正在组织医务人员、药品、和医疗器材和救护车辆赶往现场。”
  “你在哪里?”
  “市政府值班室。”
  “柳市长和谁一同去陵溪县的,他在陵溪有哪些安排?”“柳市长是从云坊直接赶去的,没有人同他一道。他的安排简单给我说了一下,他准备直接赶到出事现场,然后看望一下死者家属,还要就这个事故在陵溪开会,部署当前安全生产的问题。”
  
生死博弈 三(7)
“哦,好!”李树生稍稍迟疑了一下说,“你这样吧,你代我给汪东晟同志挂个电话,转达我的意见。要全力以赴、不惜代价抢救伤员,技术力量和药品设备有困难及时向市卫生局报告,由市卫生局全力解决。同时要安排足够力量做好死者善后工作,安抚好家属。事故调查工作有安排吗?”
  “根据柳市长的交待,已经组织了一个十二个人参加的市、县联合调查组,刚才出发了。”
  “那好,要尽快查明事故原因。另外,你通知市委分管政法工作的温俊铭副书记,现在就赶往陵溪县事故现场,争取天亮前赶到。你告诉宣传部、办公室、公安局等有关单位的领导。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要24小时有人值班,保持上下联系畅通。”
  “好,我马上来落实。”
  “这么晚还去陵溪?明天去不也只差几个小时吗。这晚上开车――”李树生的老婆一边帮他收拾行李,一边忧心重重地看着他,眉宇间流露着几分担忧,几分哀怨。
  “要不我陪你去吧。”李宜德知道出了这么大的事,作为市委书记亲临现场是义不应辞,这深夜人静,驱车几百公里,家人担心,也是情理之中,而自己又在场,出于私人感情,李宜德觉得自己应该有个态度,至于李树生同不同意,那就由他决定。
  “不必了,你明天还有工作,先回去早点休息吧。市里的事回去后我们找机会再聊。”
  凭心而论,在这样一个漆黑的夜晚,只身前往一个哭喊声乱成一片、血腥味汗味交织一起、各种意想不到的矛盾集中都摆到你面前,让你不能有更多时间思考,就要立即答复表态的场合,他的确需要帮手,他希望自己身后有可以依靠的力量。在这种时候,多一个人,多一个声音,哪怕是不同的声音,都是力量。可是,他不能拉上李宜德。他知道李宜德纯属客套,都是相当级别的领导干部,也都熟悉领导干部处理问题、检查工作、陪同考察的基本常识。一个市委书记到县里处理一起突发事件,身边却跟着另一个县的县委书记,什么意思?那不是公开告诉新阳人:他们之间有特殊私人关系,要不就是告诉人们,李树生出门时,李宜德在场。关于他们私人间关系,在李宜德提拔为县委书记时,社会上就有些议论。柳王明更是盯着他们的关系做文章,还是少让他找些口舌为好。
  李树生和爱人一同把李宜德送出门。
  李宜德上车后,借着车灯,看见一辆出租车刚刚启动开走。


  李树生回到屋里,跟秘书司机打过电话,让他们半个小时以内赶到家里来,立即赶往陵溪县。然后在沙发上坐下来,点上一支烟,猛吸了一口。
  陵溪县发生的交通事故,灌满了他的脑子,眉宇间皱起了一个清晰的“川”字,事故、国务院领导和省领导批示、换届、柳王明――。
  
生死博弈 四(1)
深夜人静,空旷的原野,浓罩着阴云的天空感觉不到一丝空气流动,夏夜显得异常的沉闷,世界也好像凝固了一般。黑黝黝的柏油路上,只有两束强烈的车灯和耳边“沙沙”车轮声,还勉强在表现着世间一份生机。
  车内也异常的沉静,没有音乐,没有对话。司机和秘书都瞪着眼睛,注视着车灯所及路面上的一切。李树生闭着眼睛,沉思着自己要面对的问题。
  陵溪县境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是一场意外危机。虽然并不对新阳大局稳定构成什么威胁,但影响却不能低估。已经惊动了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而且发生在省委宣布地市换届的当口,不能不引起李树生的高度关注。李树生明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一些预想不到的事件,不在乎它的大小,却常常是引发社会矛盾、决定民意走向、推动各种力量重新组合、造成政治格局变化的导火索。于是,利用危机处理,化险为夷,争取主动,为我所用,制肘对手,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常常是政治舞台上各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