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跨国巨头-第1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于第一个问题,很显然,几乎所有的高管们,都认同小米应该进军低端手机市场,因为在中国,最庞大的用户群体依然是8亿农民,手机销量最好的几款机型,依然是千元及千元以下的手机,放弃低端市场,几乎就等于放弃了一大半中国市场,所以这点上,所有的高管们都是认同的!

    高管们之所以对这个问题议论纷纷,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第二个问题,小米应该在什么时候进军低端手机市场?

    几个月的讨论下来,高层中主要形成了两种声音,一种是小米现在立刻马上就应该开始部署进入低端手机市场,另一种则是,等一到两年后,小米在2000元左右的中端手机市场地位稳固以后,再向低端手机市场进军。

    不过从刚才雷总的话来看,包括雷总在内的几位小米核心掌舵人,已经拿定了主意,那就是现在进军低端手机市场!

    当然,雷总还是向与会的高管,解释了他最后还是决定现在进入低端手机市场的原因:

    “我知道咱们内部有些人觉得小米才刚刚创办不到两年,才刚刚在中端手机市场干出点成绩,这个时候着急进入低端手机市场,步子迈的太快很危险。

    危险有吗?有,我们从成立以来做手机,做的就是2000元价位的中端手机,低端手机怎么个玩法,我们从来没接触过。

    但是我要说的是,相比于我们从零开始做出来小米手机,在小米手机的基础上,做出面向低端手机市场的手机,就跟让一个大学生做小学题目一样,题目都很简单,但是你要马虎大意的话还是会出错!

    所以难度不是关键,关键是我们要谨小慎微,踏踏实实的干,就像当初我们做出小米一样,做出来一款面向低端市场的手机,只要一款出来,后面的就都好办了!

    而我为什么非要着急现在就赶紧让小米进军低端手机市场呢?原因很简单,因为市场环境,因为发展空间!

    中国有四座一线城市,总人口过亿,这一亿人中小米手机用户的占比是54,而剩下的4,却分散在超过2亿二三线,四五线城市和乡镇农村人口中。

    这既说明了我们现在卖的小米手机,在剩下的2亿人口中,品牌知名度还非常小,也说明了,我们现在推出的三款小米手机,很难快速吃下这部分市场。

    主要原因,还是价格!

    999元一部手机,在燕京,江海这些城市许多年轻人看来可能算个合适的价格,但是对三四线,对乡镇农村的许多人来说,价格还是太高了,从过去这几年手机行业的销售数据来看,不管是功能机还是新兴的智能机,销量最多的几个依然是千元及千元以下的低端手机。

    另外我得到消息,上面已经要求运营商减少对中华酷联几大手机厂商的手机捆绑销售补贴,也就是说,往后的低端手机市场各凭本事,即将陷入一场品牌混战,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不能加入进去的话,等市场被人家占完了,咱们就只能干看着了。”

    雷总这番话,算是彻底奠定了小米即将进入低端手机市场的战略基调,不管高层中是否还有反对的声音,这事儿都算是通过了!

    再接着,副总裁林晓斌,抛出了小米进军低端手机市场的核心优势和卖点,不出高管们所料,依然是三个字,性价比!

    现在的小米手机,用2000元左右的价格,做到了匹配市场上3000多,4000多甚至5000多元手机的配置,而小米面向低端手机市场推出的手机,就是要用千元左右,甚至几百元,做到市面上除了小米以外的一千多,两千多元手机的配置,与会的高管们都相信,性价比三个字,足以让小米同样在低端手机市场上,把什么中华酷联,杀个片甲不留!

    前三个问题确定以后,会议的讨论内容,便进入了第四个问题,是直接推出一个或多个小米型号的低端手机,还是针对低端手机市场重新建设一个子品牌?关于这个讨论内容,高管们却是各有各的看法。

    “从过去诺基亚,摩托罗拉以及国内的中兴,华为等手机品牌来看,不管是低端手机,中端手机还是高端手机,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品牌,大部分手机,主要还是通过手机型号来区分,顶多也就是在母品牌后面,加一些版本的标注什么的。

    这样做的好处是市场部只需要做好一个品牌宣传就行,另外从研发,物料,宣传等各方面成本来看,这样也是非常节约成本的!”

    “我反对,我觉得我们不应该老是拿来主义,把以前那些大手机品牌做得不好的地方也拿过来,你说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哼,他们现在不也衰败了,上个月成立上百年的摩托罗拉更是被成立只有十几年的谷歌收购了,可见他们的经验也不见得总是好的。

    单单从手机型号区分,虽然便于我们内部管理,便于降低我们各方面的成本,但是对消费者和用户却非常不友好。

    就说诺基亚以前什么5230,7070,8800,光听型号,谁能知道这三款手机中间隔着好几千元的差距,所以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针对低端手机市场,专门推出一个子品牌!”

    “没错,我们小米才成立不到两年,推出的三款手机也都是2000元左右的中端手机,用户对我们中端手机的品牌印象才刚刚建立起来,倘若直接用小米加型号的话,很容易引起混乱,反正我们也是才刚刚起步,干嘛不重新建立一个新品牌!”

    就在高管们一片争论声中,坐在左一位置,从开会到现在都没说过半句话的首席顾问方哲,平平淡淡的说道:“就叫红米吧!

    红色喜庆,是中国色,叫红米,既好记,又容易跟小米两个字区分,两个名字都包含米字,也算跟小米的母品牌关联起来!”

第四百二十三章 小米的线下之殇() 
方哲一开口,整个会议室里瞬间便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的汇聚在方哲身上!

    无他,方哲的身份地位,决定了即便他坐在那儿一句话不说,在场的不少高层也会留意他的表情变化,推测方哲对会议议题的观点,原本这种“技术”,应该用在观测雷总身上的,但有方哲在,反而吸引了一小半的注意力。

    现在他一开口,全场包括雷总在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毫不意外地集中到了方哲身上。

    “红米?”

    方哲一开口,便说出了一个陌生的品牌名词,很显然,作为小米首席顾问的方哲,站在了重新建立子品牌这边。

    他一开口,会议室内刚才还反对建立子品牌,主张用细分型号命名的部分高层,便都不再言语,既然方总都发话了,那他们再争论也没什么意义了,方哲在小米的权威和影响力,可见一斑!

    雷总看了看方哲,内心不由浮现出当初小米庆功宴上,方哲说过不再向小米增股的话,若是汇众再增股下去,就算小米哪天姓方,雷总也毫不例外。

    眨眼间,雷总开口道:

    “既然方总也同意建立子品牌,那我觉得这个问题咱们也没必要再争论了,不过对于方总提出的子品牌的名字“红米”,大家有什么看法都说一说!”

    “我觉得方总提的这个名字挺好的,红米,英文名就是redmi,就算将来出海搞国际化,这个品牌名字也能用!”

    “你倒是想的够远的,咱们这才刚在国内迈开脚,你倒想到国外去了,我觉得子品牌名字带个米字可以,但是红米这个名字,很可能会让消费者产生歧义,以为手机颜色是红色的!

    虽然红色很喜庆,是中国色,但是大家应该知道,畅销的手机颜色,主要还是灰白黑三种颜色,红米这个名字,太容易产生误解!”

    “我同意,不如干脆叫大米吧,大米这名字接地气,刚好符合咱们低端品牌手机的形象,咱们有了小米,再多一个大米刚好合适!”

    “大米这名字不行,太俗气,咱们小米品牌定位中端手机,大米定位低端手机的话,更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混乱和误解!”

    “要不叫微米吧!”

    “叫华米吧!这名字大气!”

    “华米可以做高端品牌,做低端品牌名字有点盖过小米的光芒!”

    。。。。。。

    在起品牌名字这件事上,与会的高管们都表现的积极性很高,无他,能为一个手机品牌命名,实在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儿。

    方哲老神在在的看着高管们互相争论,红米这个名字是前世小米既有的品牌,他还真好奇,有没有人能推翻这个名字,为小米低端手机品牌起一个新名词?

    可惜,直到最后雷总叫停了高管们的争论,也没谁能想出一个能说服大多数人的手机品牌名字,反倒是方哲提出来的红米品牌,得到了越来越多高管的支持!

    “行了,针对刚才赞同人数比较多的三个名字,咱们依次举手表决,首先是,同意大米这个名字的,请举手!好,4票!

    同意微米这个名字的,7票!

    最后,同意红米这个名字的,1,3,7。。不用数了,就叫红米吧!”

    红米品牌的确定,也就标志着小米正式确定研发红米品牌的新型号手机,向低端手机市场进军!

    原本大多数高管,甚至雷总和方哲等人都以为这场会议到此也就该结束了,但是就在这时,一位高管的一番话,却又让本次会议,延长了近两个小时!

    “雷总,有件事,我觉得还是非常有必要让大家讨论,那就是关于线下销售和线下渠道的问题!

    我知道咱们小米创立以来的核心发展理念之一就是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用线上网购的方式销售手机,同时,把节约下来的品牌建设,渠道铺货,代理商差价等成本转嫁到手机上去提升手机配置和工艺。

    但我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准备向低端手机市场进军的话,线下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销售渠道!”

    说出这番话的人,名叫李尚军,他是小米市场部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也是雷总亲自从诺基亚大中华区挖过来的高管,如今诺基亚已经开始走下坡路,诺基亚内部的许多技术骨干和精英人士,也成了各家大公司挖角的重点对象。

    对于李尚军的话,雷总还是相当重视的,即便是现在诺基亚已经有了衰败之势,诺基亚的全球手机销量依然是no。1,这其中,自然离不开李尚军等诺基亚内部销售精英们的功劳。

    线下,倘若小米跟其他手机厂商一样,那小米自然会非常重视线下销售渠道,可小米不是!

    正如李尚军所说,小米之所以能异军突起,之所以能从中华酷联和三星lg等手机厂商嘴里抢下一块块肉来,就是因为小米在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就是因为小米在线上卖手机,把原本给渠道和代理商的大部分成本和利润,都做到了手机内部提升配置,回馈给消费者。

    所以,线下,以雷总的智慧又怎么会不知道线下的重要性,在小米出现之前,95%以上的手机都是通过线下渠道销售到消费者手中的,现在即便有了小米,依然有超过90%的用户在商场,在手机专卖店等各种各样的线下渠道买手机。

    “线下的确很重要,但我们现在怎么可能考虑的了线下,我们现在已经把手机成本压缩到了极致,如果往线下铺货的话,现在1999元的小米手机最少都得卖到以上,那样我们的核心竞争优势,性价比就没了。

    另外,拼渠道,拼营销,拼手段,中华酷联任何一个手机厂商都不比我们差,我们做线下,有点儿找虐的意思!”

    “我们小米能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做出今天的成绩,靠的就是互联网模式下的,快准狠轻,倘若大面积往线下铺货的话,必然会让现在的业务量增加好几倍不止,这样就违背了我们小米的初衷,我认为我们现在还不应该考虑线下!”

    “性价比是小米的核心竞争力和初衷,倘若再回归传统线下渠道的老路,那小米的竞争力在哪儿,相比于其他手机厂商的优势又在哪儿?”

    李尚军的建议,让高管们再次陷入了争论之中!

    十多分钟后,看着越争越热烈,越争越糊涂的高管们,被吵得焦头烂额的雷总,终于把求救的目光转向一旁正在淡定喝茶的方哲:

    “方总,你,要不要说两句?”

第四百二十四章 智能手机浪潮() 
雷总一开口,刚才还吵吵闹闹的会议室里瞬间变得鸦雀无声,所有人的目光都再次汇聚到方哲身上。

    前世,小米在创办后经过几年的高展,曾陷入持续近2年的低谷期,那段时期,小米手机销量大幅度下滑,无论是学习小米互联网模式的华为荣耀,还是靠线下和明星代言等营销战略如日中天的vivo和oppo,在销量和风头上都盖过了小米。

    外界也因此对小米产生质疑,认为小米的辉煌一去不复返,小米正在走下坡路,而不管是雷总等小米内部高层自我检讨,还是业界同行们的分析判断,都认为小米手机销量大幅度下滑,小米走向衰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忽视了线下渠道。

    当然,忽视了线下渠道只是表层的原因,往更深处追究,则是国内电商用户在经过几年的高展后增放缓,人口红利逐渐消失,而小米经过几年的高展,愿意通过线上渠道购买小米手机的用户基本已经消耗了七七八八,小米的潜在购机用户,只能瞄准线下消费者和换机用户。

    好在,雷总等小米高层“亡羊补牢”的不算晚,学习同样因为电商增放缓,瞄准线下打出“新零售”旗号的阿里巴巴,到处大开新零售模式的小米之家,再加上小米在海外印度等市场高歌猛进,异军突起,这才让小米止住颓势,重返巅峰!

    在方哲看来,小米之所以会在头几年忽视线下,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刚才高管们提到的问题,展线下,跟小米用互联网模式做手机的初衷,跟小米的核心竞争力性价比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

    原本,方哲打算等过段时间,抽空找雷总在私下里聊聊,给他提个醒让他重视线下,但是现在,既然李尚军在会上把这事儿提出来了,雷总又亲自开口请求,方哲也就不打算再藏着掖着了。

    在众人的目光注视下,方哲缓缓说道:

    “在讨论我们小米现在要不要做线下之前,我先问大家几个问题!

    第一个,大家认为,按照我们小米现在只在线上卖手机的渠道销售方式,小米手机销量的天花板,是由什么决定的?”

    听到方哲的提问,与会的高管们互相交头接耳讨论了片刻,最后得出了一个大致的结论:“按照现在的渠道销售模式,小米手机销量的天花板,是由愿意在网上购买小米手机的用户数量决定的,换句话说,也就是由更大一层的电商用户数量决定的!”

    “好,第二个问题,当我们小米在线上的销量遇到天花板的时候,小米潜在的购机用户又该从哪里找?”

    “线下!”

    “海外!”

    “换机用户!”

    高管们给出了三个不同的答案,方哲听罢点点头,说道:

    “线下我们先不说,如果进军海外市场,我们该用什么渠道销售手机,难道同样跟现在一样用线上销售模式?

    就算可以,那等海外线上用户红利也消耗殆尽呢?还有换机用户,按照智能手机平均每两年一部手机的换机率,我们小米基本不可能再保持快增长。

    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绕开线下渠道!”

    与会的高管们算是听出来了,很明显,作为席顾问的方哲,支持李尚军的看法,不过即便如此,依然有不少高管很有话说。

    “方总,我觉得您举得例子有点太极端了,我想在座的大多数同僚的看法应该跟我一样,那就是我们小米会进军线下,但不应该是现在,而应该最少是一到两年,甚至两到三年以后!”一位高管的言,得到了大多数高管的点头认同。

    方哲笑了笑,看向他,这位高管不是别人,正是小米的创业元老之一,负责miui业务的洪峰,方哲问道:

    “洪总,还有大多数在做的高管们,我想问问大家,为什么会觉得两到三年后小米才应该进军线下?”

    对于方哲的问题,洪峰不假思索的再次当了代表,说道:

    “我认为,现在我们小米用互联模式做手机的方式才刚刚起步,线上销售渠道才刚刚打开,整个公司的业务展也非常迅,我们不应该冒然进军线下渠道,这不但会让我们的业务和资金链承受巨大的压力,也会严重冲击我们以性价比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

    “对,我们现在已经打算进军低端手机市场,等于要新开一条甚至多条产品研线,如果再同时进军线下的话,从工作压力到资金上,都很容易出现问题!”

    会议室内的高管们,都对洪峰的理由点头表达了认同,甚至于就连坐在主位的雷总,也认可的点了点头。

    方哲心下了然的笑了笑,所以啊所以,前世雷总说小米犯过最大的错误就是忽视了线下,这应该不是忽视,而是迫不得已!

    “两个问题,咱们先说第二个,进军线下会严重冲击小米以性价比为基础的核心竞

    。

    

第四百二十五章 线下比线上贵() 
方哲一番话,可谓是振聋发聩!

    在座的所有高管都意识到,的确,现在是小米发力线下的最好时机,倘若错过现在智能手机浪潮席卷全球,诺基亚等老牌手机厂商溃败,各大手机厂商诸侯混战抢市场的大好时机,再过两三年,可能比现在还要难做!

    再接下来,方哲提到的一个关键点,让所有的高管们都认识到,似乎小米现在不做线下,都不行了,那就是,售后!

    不管小米在线上卖的多好,线下都必须开设足够数量的售后维修店,因为这直接关乎到小米的品牌口碑和服务质量,不管小米手机做的再好,性价比再高,倘若手机售后跟不上的话,那必然要被消费者诟病,甭想着再有回头客买小米的产品。

    所以,从去年小米正式发售以来,小米在线下开设售后维修店,开设线下体验店的声音在小米高层中越来越大。。。

    因为不管是从物流成本还是用户体验以及业务管理等多方面讲,小米都不可能让需要售后和维修服务的用户把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