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抛开上面两点,大多数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都不得不重视的另外两个问题,就是本地化和专利问题。
本地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翻译到当地语言到适应当地使用习惯,再到顺应当地市场行为等等,很多巨头都在这儿折戟沉沙。
在方哲所处的游戏行业,更是一个重视本地化的行业。
国内游戏想要发往海外,或者国外的游戏要进入国内,从游戏内容是否符合当地政策,游戏内容语言翻译,游戏内容是否符合当地民俗等等多个方面都需要考量,就像国内盛行的修仙,玄幻题材的游戏,发往海外几乎很少成功,很大的原因便是因为大多数海外用户没有这种喜好。
在国内,海外巨头或成功或失败的案例数不胜数,一如微软今天依然占据着国内90%以上的个人电脑操作系统。汽车领域,尤其是高端汽车领域,大多数也都被海外品牌占领。
而作为后起之秀的互联网行业,海外巨头大部分都溃败了。很多人把它们失败的原因归结于政策,但实际上这是一种片面的说法,企业不管在哪个市场,都应该遵守当地的法律和政策,而不是当地的法律因为你的企业去修改,前者要比后者来的容易的多。
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崛起的时候,最大的对手就是海外进入的ebay,后来淘宝通过免费政策等一系列符合国内市场环境的运营手段,打败了ebay。
而同样作为外资进入的亚马逊,更是对中国市场重视不够,在普通民众中知名度不高,不像国内京东唯品会之类的做大量品牌宣传不说,从网站设计到运营服务,都满是西方人的高冷范儿,完全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到方哲重生的时候,也只能抱着一点儿海淘市场的优势。
当然,方哲也知道亚马逊不重视中国市场是因为它的运营模式有点儿类似于国内的京东,有自营产品和物流体系,都属于重资产运营,有京东这个已经长成小巨头的对手在,它花费大力气挖掘中国市场的确是一个需要好好思考的问题。
除此之外,在05年进入国内的微软sn,最开始瞄准腾讯qq在企业商务通讯领域的不足,着实出了不少风头,而当时的腾讯也对这个对手足够重视,从优化qq邮箱到大文件离线传送等一系列手段,三拳两脚下来,就将sn打趴下了。
后来方哲在《腾讯传》中看到关于腾讯与sn之间竞争的故事,其中最让方哲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腾讯研发一个功能,从需求到最终方案,可能一天之内就能搞定,而sn这边,受累于sn全球化运营的特质,中国分部的需求需要提审到美国总部去审核,从沟通到研发效率上都差距太多,而且也不愿意为中国市场专门调整部分功能,最后只能败走麦城。
而谷歌退出中国,主要还是因为对中国市场政策的不妥协,在国家安全等问题面前,谷歌的强硬无异于以卵击石,等后面眼馋中国市场想要再入华,那难度也不会是一点儿半点。它所谓坚持不作恶的背后,在美国欧盟等大本营市场,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这点上,在中国大捞特捞的苹果就比它有眼力劲儿多了。
移动互联网刚刚兴起的前几年,国内的中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被海外的三星lg苹果等把持,等方哲重生那会儿,国产的小米华为viv等已经重新夺回了中端市场,并且向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发起进攻。
华为在欧洲中东等海外地区销量不菲,小米在印度成为销量第一的手机品牌,印度手机市场上中国手机占了一半的市场份额,当然,受限于专利等因素,各家手机品牌仍在通过购买专利等各种手段,努力进军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
从政策到本地化再到专利,暂时方哲只想到这三个拓展全球市场最重要的因素,对于方哲想做的移动i软件上,三个问题里边,专利问题是影响因素最小的,政策问题是影响最大的,本地化则是处于中间的问题,它决定了既便政策允许,方哲能不能得到当地用户的认可,占领当地市场。
一番思考之后,方哲认为,做移动i软件这件事,有很高的可行性,只要能够积累几千万用户,就算到时候退出也能卖个好价钱,而如果能够积累数亿用户,那方哲的巨头梦,就是分分钟的事儿了。
最不济的情况下,方哲既没积累到用户也浪费很多钱,那也没关系,他可是重生人世,他才2岁,其他的机会还多如牛毛,不敢说大富大贵,起码当个小土豪有滋有味儿的过小日子还是很有把握的。。。
接下来,方哲开始思考,钱从哪里来,别看他现在待入账几百万,但是这点儿钱想在全球展开移动i业务,那真是有点儿塞牙缝的意思。
原来的方哲,只是想着做移动手游,顶多再做做andrid渠道,这两样要做好了,几十亿美元的身价还是没问题的。
可是,这两个都不是一两年内能看到很大利润的项目,原因无他,这两项增长太慢,起码慢过方哲想要做移动i业务的需求,想要靠这两项的利润养活全球化的i业务,还是有难度的。
前世的时候,hatsapp因为没钱,也不得不向用户收费,单个用户一年一美元服务费,十亿用户的话就是一年十亿美元,看起来很赚钱,但却也极大地制约了它的发展速度,毕竟免费的总比付费的容易传播,所以在后来卖身给财大气粗的faebk后,服务费直接取消,成了免费软件。
“钱,钱,钱,互联网最赚钱的,一个是广告,一个是游戏,广告的话,没用户没流量哪来的广告。
游戏的话,手游全面崛起还得几年,端游自己开发没那么多钱做,开发周期也长,代理的话,后世ll,dnf,f等几个大赚的项目都被腾讯抢走了,而网页游戏,对!就是页游!”
头脑风暴的方哲,高兴的拍了拍电脑桌。
要说08年这会儿,游戏行业发展最快的子产业是哪块,那是非页游莫属,07年页游行业还只是萌芽,08年的时候,因为sp行业即以前电视上经常出现的卖手机彩铃之类的服务商被整顿,大量sp行业大佬都转行做起了页游,靠着网站广告联盟的流量,也就是经常在各种网站右下角见到的弹窗游戏广告之类的,活生生的炒热了页游行业。
各种页游平台遍地开花,比较著名的有37an,5an,9an,4399,哥们网,空中网等等,还有就是依托于社交平台的社交游戏,包括开心网,人人网,qq空间,yy旗下的多玩等都通过自身庞大的用户流量,催生了网页社交游戏的火爆。
在海外,faebk从去年建立开放平台,一大堆页游厂商也应运而生,其中最著名的当属07年才创立的ynga,在页游火爆的这几年,每年净利润都在几亿美元以上,当然,这家厂商在后来手游浪潮中转型失败,到方哲重生的时候,已经属于要死不活的状况。
第四十六章 三年计划()
方哲感觉脑海中的计划愈发清晰,单纯的去做游戏公司,虽然方哲的确脑海里有很多好点子,但总有山穷水尽的一天,而且总是把别人创造的游戏拿来据为己有,方哲内心的负罪感也是越积累越多,万一时间记错,跟人家原创者撞车,那更是多了数不尽的麻烦。
现在,方哲突然发现了,一条有趣,充满竞争,既能利用自己重生优势又能体现自己价值的路子,那就是实现,即使前世也未曾有人实现的,全球化运营移动i软件,不再像前世那样,东方的进不去西方,西方的进不来东方。
每个人都知道全球化是未来的必然,然而出于各种原因,全球化依然面临种种困难,而对于中国企业中国创业者来讲,全球化国际化更是一件万分艰难的事。
总有一天,中华民族要全面复兴,总有一天,中国梦会实现,总有一天,中国会变成不亚于西方的现代化发达国家,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坚信这点。
而方哲更相信,这件事情的发生不应该总指望将来,指望下一代,我们这一代同样可以,只要我们足够努力,为什么不是我们把这个国家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没有之一。
方哲并不是什么民族主义者,他对全世界都充满了包容,只是方哲骨子里,血液里,依然流淌着民族感情,或许方哲不是一个高尚的人,但他也渴望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或许方哲不是一个伟大的人,但他也渴望成为一个伟大的人。
现在,这就是一个机会,即使他因为步伐太快成为先烈,即使他最后失败在国外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下,他无所畏惧,没有人可以小看一个中国热血青年的勇气,更没有人可以小看一个死过一次的重生者的勇气。
大体计划已经清晰,首先,创办公司后,主要方向在页游上,凭借方哲前世的记忆,方哲完全可以找到合适的人才来搭建和运营好自己的页游平台,而平台上的游戏内容,作为游戏行业从业者的方哲,哪些游戏能火不能火,方哲一看就知道。
更何况方哲脑海里,那些大火的游戏名字和玩法,什么《贪玩蓝月》《热血三国》《仙域》《神仙道》《大天使之剑》《天书世界》《傲世天地》《黑暗之光》《开心农场》《大富翁》等等,一个个写下来,绝对能写满小本本上两页纸。
不仅是国内,海外方哲同样有进军的想法,国外什么能火,方哲虽然知道的少,但ynga旗下的几个代表作《farville》《fishville》《ityville》等模拟经营养成系列海外版,以及其他方哲忘了名字但是知道类型题材的游戏,方哲相信要赚到钱还是不难的。
页游,将会是未来两到三年内,方哲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而手游上,方哲自然也不会懈怠,几款顶级流水的游戏,方哲还是希望能抓到自己手里,剩下的,则可以通过渠道分成来个一网捞。
然后再用游戏上赚到的钱,孵化方哲渴望的全球化的移动i业务,以及andrid上跟谷歌一较高下的分发渠道,这块方哲知道不出意外国内自己胜率很高,海外的话,如果移动i业务做得好,那胜率也很大。
暂时,这就是方哲想到的,开办公司以后,两到三年内的宏观计划,更远的像移动i软件从工具向平台向生态过渡,布局云计算,2,移动支付,vrar甚至于5g,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等,这些都为时尚早,方哲只要内心有这些念头就行,具体什么时候做,还得看这两三年公司的发展。
而像微博,外卖团购垂直电商之类的,方哲压根就没想着自己去做,微博重媒体重资源重运营有红线的属性,不是方哲这个现实中连个明星都不认识的没资源没背景的人能搞的。
等明年饭否因为红线问题关门,之后新浪网易搜狐腾讯开始角逐微博领域,让他们争去吧,一块几十亿美金的蛋糕和几千亿美元的蛋糕,方哲还是分得清孰轻孰重的。
至于外卖团购垂直电商,也是同样的道理,相比于移动i,还是有些重资产重运营,蛋糕也小,到时候方哲有闲钱的话,倒是可以学学bat,入股参与参与。
思路清晰了以后,创业计划书也就好写了,从市场背景环境,行业分析,产品计划,营销策略,人员组织架构需求,财务预算,风险和应对措施等多个方面,方哲花了三天时间,洋洋洒洒的写了近两万字。
这份创业计划书,主要是写给自己和郑思文看的,除此之外,方哲还专门准备了一份ppt,内容更简略梗概,等搞定学校这边的事儿,方哲就打算去燕京,正式找郑斯文合伙创业。
郑思文最后能不能跟他合作,这份创业计划书非常关键,因而方哲也写得没有半点马虎,错别字都校正了好几遍。
这几天,方哲可算体会了把什么叫太上皇的生活,虽然老妈还是会唠叨自己在电脑跟前辐射太多,但语气那叫一个委婉,让习惯了她严厉一面的方哲都有点儿不适应。
日子跟几天前没什么差别,但方哲还是感觉到了一些变化,首先是家里面每天都有几个街坊邻居过来窜门唠嗑,谈话内容从鸡苗蒜皮的小事儿开始,最后总会绕道方哲身上,这会儿老妈也乐的跟他们唠叨,从方哲小时候逃学到尿裤子,再到哪家姑娘跟方哲年龄差几岁,长得俊不俊和方哲配不配等等。
除此之外,老妈的穿着打扮也光鲜起来了,还念叨着是不是摆两桌酒席,跟乡里乡亲的庆贺庆贺,早十多年前郑思文考大学那会儿,乡里间哪家孩子考大学还摆两桌,等轮到方颖方哲这儿,就不兴这个了,现在好容易凑到个机会,不摆两桌也显得老方家小气。
虽然方哲不明白这才几天的功夫怎么似乎全村人都知道了,也不明白自家赚钱了为什么就要摆几桌请客,有钱人不该都很低调么,也没见乡里几个发财的人摆桌请客什么的,不过方哲是不理解老妈的思路,她高兴就好。
而关于方哲想要创业的事儿,几天前方哲就跟爸妈说了,原本准备了不少说辞的方哲,愣是一点儿都没用上,一家人都表达了支持,可不滴么,方哲之前的所作所为,跟创业也没差多少了,而且听说他跟郑思文合伙,更是放心的狠,唯一担心的,也就是怕方哲忙坏了身体。
学校这边儿,爸妈也表示只要方哲不耽误学习,不影响毕业,跟老师那边儿沟通好就行,反正不少人大四都去实习了,他们家儿子创业,不是比实习更高一级。
至于创业失败困难什么的,原本以为爸妈还会担心这块儿,没成想爸妈只是说,你自己想好就成,家里肯定是支持的,就算失败,方哲也还年轻,没什么大不了的,老方家当年养猪的时候,也是塌了积荒才养起来的,后来不一样变好了。
得到家人的支持,方哲更是感觉有把握不少,要是父母不支持,那理想和亲情之间的抉择,只会让方哲感到痛苦。。。
第四十七章 姐姐和开学()
开学的前一天晚上,方哲把行李都收拾好了,虽然可能方哲这次去学校也住不了几天,到时候还得往回拉铺盖什么的,但还是免不了一阵忙活。
临睡觉前,方哲敲开了姐姐方颖卧室的门,看到书桌前抬起头转过身来的姐姐,方哲只感觉一阵心疼。
她已经很努力了,命运却给她开了个玩笑。
“还没睡?”方哲开口问道。
“再看会儿书。你明天开学,早点儿睡吧。”女神不愧是女神,总会在你刚开口的时候,就把话都说完,即便方哲是她弟弟。
“看什么书?”方哲是有备而来,自然不可能让方颖两三句话打发了。。。
“政治。”方颖见他没离开,也没在意。
方哲内心思量着该怎样跟她说,记得前世考研失败后,她说过是英语拉了分,3分啊,虽然方哲不了解考研的情况,但撑死了也就三道题的事儿。
命运就像一道数学题,各种巧合和意外组成的变量计算出不同的结果,前世姐姐考研失败了,她留在江汉了,也跟考到清华的现任男友分手了,嫁给了前世的姐夫。
现在呢,命运又给了方颖一次机会,或者说给了方哲一次机会,如果他不介入,或许姐姐的命运依然如此,唯一变化的,就是因为他这个弟弟的存在,家庭生活条件可能更好一些。
如果方哲介入的话,帮姐姐弥补了英语这个拉分项,最后考研成功,那姐姐未来的命运是怎样的,方哲是完全想象不到,可能她会去燕京,她也不会跟现任男朋友分手,也可能前世那个方哲的姐夫,再也不会跟他们方家有交集。
相比于前世那个没见过几次面的姐夫,方哲自然更在意他的姐姐,所以最后,方哲还是决定把这项选择权交给姐姐。
“姐,清华那么难考,你换个学校呗。”这个问题,家里人提过好多次,最后得到的答案跟现在一样:“没兴趣。”
鉴于考前不好说丧气话的原则,方哲也没问她什么考不上怎样怎样的话,只能直接问她:“你真的很想考清华?燕京那么多大学,你换个好考一点儿的,不一样能经常跟那谁见面吗?”
“不一样,你是不是对你姐我没信心啊。”方颖责问他。
“不是,我当然对你有信心了,好歹你已经考过一次了,而且有你男朋友buff加成。”方哲找了个由头,因为去年的时候政治没考好,所以今年方颖格外注重政治,或许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忽视了英语吧。
“有信心就成,至于他,我要再不去见他,估计他得在实验室孤老终生了。”方颖想起自己的男朋友就来气,去了燕京读研之后,都没来江汉看过自己一次。
“那什么,你感觉你英语补习的咋样?”方哲不知道如何开口,只能直接问了。
“还行,你要没事儿就早点儿睡觉去吧。”方颖又一次下了逐客令。
“好吧,你别光顾着学政治,把英语落下,走的时候,我尽量赶回来送你。”方哲出门前,又补充了一句。
方颖没回头,只是给他摆了摆手让他离开。
方哲无奈地走出方颖卧室,虽然他临走的时候提了一句,但是以方哲对方颖的了解,她不太可能听进去。
思来想去,要说姐姐在学习上最听谁的话,不是方哲还有爸妈这些亲人,也不是跟她一块在武汉住的室友闺蜜,而是她的现任男友,那个前世直到他俩分手方哲都只见过照片,没见过真人的左瑞超。
第二天临走之前,方哲专门跟方颖要了左瑞超电话,想着等下次去燕京,跟这个素未谋面的姐姐男朋友见见面,过两天方颖也会去江汉跟她闺蜜一块儿备战考研,这次回来纯粹是因为太久没回家,而方哲正好也在。
方哲和胖子,又坐上了去安阳的长途汽车,说来这几个月他俩也够奔波的,从清徐到安阳,从安阳到燕京,跑了不少地儿,也忙了不少事儿,方哲挖到了他的第一桶金,胖子也算跟莹莹正式见过面,确立了正式的男女朋友关系,总是网恋不见面的话,总有那么点儿不正经的意思。
也因而,这次去学校,方哲想着早点儿搞定手续,尽快去燕京和郑思文合伙开公司。而胖子,则想着校招有没有江海的公司,自己也顺带就去了江海跟莹莹团聚,或许没跟莹莹见面之前,他还会想着跟方哲一块儿去燕京打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