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法拒绝。
连赵煦这位大宋的皇帝都出面了,杨怀仁还真没法拒绝,不过他转念一想,他历来所学的知识里,非要硬说和医学有关系的,药膳学不知道算不算,那点后世看起来很浅薄的医学知识,在古代也能勉强算得上一个蹩脚郎中了。
杨怀仁答应了下来,赵煦非常高兴,他也心知这是为难了杨怀仁了,不过辽使最近弄出来的事情搞的朝堂上争论不休,他也闹心了很久了。
对于昨天的事情,赵煦也夸赞了杨怀仁几句,这才放他出宫,不过赵煦还是安排了一个小公公跟着他,说是给他引路,实际上也是赵煦担心杨怀仁在给耶律迪迪瞧病的过程中再引起什么外交事故来,才安排个人盯着他不让他冲动闹事的。
说是小公公,其实这位姓牛的公公也得有四十来岁了,只不过个子瘦小,皮肤白净,下巴上又没有胡须,看上去年纪不大罢了。
杨怀仁先回家领上了玄郎中,然后才去了都亭驿。都亭驿作为当时最大的“外国使馆”,比鸿胪寺专门迎接、招待和处理外交事宜的衙门可要气派的多。
牛公公给看门的契丹卫士说明了来意,一个管家模样的小辫子便引着三人来到了院落的后宅中。
一路上全是些前边剃个大光头,脑后绑着个小辫子的契丹人,让杨怀仁很是新鲜,东京城里胡人其实挺多,杨怀仁也见过了不少。
不过大多数胡商都习惯了穿宋人的服装,生活习惯也自觉地贴近宋人,像契丹人这样住在中院还保留着草原上的生活习惯和装扮的胡人,还真不多见。
契丹人骨子里对身体相对瘦弱的宋人有一种天生的鄙夷,见到杨怀仁和玄参,都表现出来一种无礼和傲慢,连看过来的目光都牛币哄哄。
他们越是傲慢,杨怀仁就越是昂首挺胸,用一种比他们更傲慢的目光瞪了回去,嘴里还念念叨叨着,你们骄傲个屁啊,大光脑袋还绑个小辫子,跟乌龟王八长了个蛇虎流子长尾巴似的,这审美哥也是醉了。
契丹老爷们对杨怀仁充满了恶意,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契丹妹子们对风度翩翩仪表不凡的杨怀仁投来的目光可是充满善意的,不光善意,还有一丝丝的暧昧。
这个也不难理解,这些契丹妹子们在塞北见到的男人都是些粗鲁的大光头和小辫子们,今天看到杨怀仁,估计也是把他当做了“小鲜肉”了吧。
杨怀仁心里想对这些契丹汉子们说的,还是那句话,跟老子比智商算老子欺负你们,有本事跟老子比颜值,羞愧不死你们算我输!
七拐八绕好不容易走到了耶律迪迪的卧房门前,从门里走出一个白胡子宋人老头来,他身后还跟着个背了药箱的小童。
老先生不认识杨怀仁,只当他也是个被耶律迪迪请来给他瞧病的郎中,他好似有话对杨怀仁说,可当着门前站岗的契丹卫士,他又不好说的太清楚,只是含糊不清像是自言自语地念叨着,“唉,治不了,不好治,治不好,不能治啊……”
一咕噜话跟念经似的,杨怀仁都没听了真切,就更不用提那些契丹人了,所以并没有什么人在意这老头嘟囔了些什么。
杨怀仁还没回过他话中意味来,老头已经走远了。这时门里又走出一个人来,正是耶律迪傲,见了杨怀仁,他一改以前那种傲慢欠扁的样子,毕恭毕敬地感谢杨怀仁肯来这里为他父亲瞧病。
伸手不打笑脸人,这小子今天跟吃了一罐子蜜似的,杨怀仁虽然不喜欢他,也只好装出一副客客气气的样子寒暄了几句。
耶律迪傲领着他们三人进入辽使的卧房,见到耶律迪迪的时候,杨怀仁这种外行,第一眼就猜到了这老契丹人是得了什么病了。
如今已经开春,虽然天气也还有些冷,但是大家也都换下了厚厚的冬装,换上了稍微薄一点的衣衫,而耶律迪迪的房间里烧着火盆,他还是一身毛皮装扮,好似非常怕冷。
他全身都被硕大的毛皮包裹住,身形看上去也是高大,却因为生病瘦弱了之后,没有了威猛的感觉,他唯独露出来的,是一张蜡黄的脸和一双眼白都变成了暗黄色的眼睛,杨怀仁正是看出了他这是严重黄疸的症状,判断出了耶律迪迪得的所谓的怪病,是肝炎。
第406章:怀仁瞧病()
杨怀仁虽然不是个专业的大夫,但是对于后世一些常见的疾病,还是有一定的了解的,尽管他也不会治,可严重的肝病的特征实在是太明显了,说他一眼便看出了耶律迪迪的病,也不算奇怪。
奇怪的是他这个肝病也应该算是常见病的范畴,怎么都传说他得的是一种怪病呢?杨怀仁有些想不明白了。
辽国的大夫也就算了,杨怀仁也实在不了解胡人大夫的水平,但是东京城里这些大宋的郎中,是绝对不可能看不出耶律迪迪是得了肝病的。
可为什么他们口径一致的说这是怪病,他们治不了呢?
杨怀仁想起刚才那位老郎中走出去嘟哝的那几句话,渐渐的想明白这里边怎么回事了。
在当时比较流行的中医著作中,对于肝病的描述,并不是有统一的叫法的,有的医书中叫“息贲”,有的书中叫“肥气”。
描述的大都是人的了肝病之后的症状,对于病理和医治手段上,并没有一种药到病除的经验方。
肝病在初期,对于古代郎中来说,也是不难治疗的,大家大都采用的是以养代治的方法,三分治七分养,用这种调养的方法治愈的轻度的肝病病例也很多见。
如果肝病是晚期,到了肝癌或者肝硬化的程度,别说古代,现代除了肝移植之外,也没有特效的药物能治好的。
杨怀仁这下意识到那些辽国和大宋的郎中们推说耶律迪迪得的是一种怪病,不肯以为他医治的原因了。
如果换了是个普通的病患,大不了告诉他实情,开些药物缓解他的痛苦或者尽量延续一下他的生命也就是了。
但是耶律迪迪身份特殊,就不能当寻常人来对待了。他不是傻子,他右下腹疼痛,难道不知道这是肝脏有了问题吗?
那些郎中们说着病怪,就是因为他们没有一个人有把握能把耶律迪迪的肝病治好,所以才找了个理由来推脱而已。
这也怪不得人家,这种病,治不好太正常了,但是知道难治还要给他治的话,治不好他们的后果肯定很严重,不光名声要毁,说不定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所以人家只能一开始就说自己水平有限,治不了他的这种怪病。杨怀仁想明白了这一点,肯定也不想趟这趟浑水。
简单的寒暄问候之后,杨怀仁也懒得请玄参出马了,他自己装模作样的问了几句病情,然后把手搭在耶律迪迪的手腕上号了一下脉。
旁的大夫给人号脉,大都是一小会儿,顶多数十个数的工夫,杨怀仁不知来的什么劲,手指放上去就不挪开了,闭着眼睛嘴巴跟念经似的还念叨了起来。
耶律迪迪父子一看杨怀仁这架势,心中一惊,看来这个杨怀仁是个人才啊,和别人就是不一样,看人家号脉的样子,都跟别人不同。
特别是耶律迪迪,心里五味杂陈。杨怀仁的事情他打听了不少,除了精湛的厨艺之外,最让他关注的,就是他听说杨怀仁的师父是为神仙。
既然杨怀仁是神仙的弟子,那跟普通人比起来,肯定是有高明之处的。他这个病得了很久了,可寻遍了大辽的名医,都没有人能治好。
他只好以郡王的身份,自己申请甘愿出使大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听说中原多奇人异士,这里边有一些人,能治好很多比他还要严重得多的怪病。
可是他来了大宋之后,并没有遇到那些传说中腾云驾雾无所不能的奇人异士,在大宋人才云集的首都开封,寻遍了所有大宋名医,也没找到一个能给他把怪病治好的郎中。
就在他绝望的时候,昨天他儿子耶律迪傲气鼓鼓的回来,向他禀报了昨日发生的事情。
耶律迪迪细想之下,觉得杨怀仁比他想象的还要神秘莫测,难道他就是传说中的奇人异士?打听之下,才听说坊间有传言说杨怀仁是神仙弟子,所以这才连夜上书大宋朝廷,请求杨怀仁能给他瞧病。
耶律迪迪深知杨怀仁知道他们父子俩才是聚园的幕后老板,要是他们自己出面请,人家多少会埋怨他们做了对不起人家的事情,不肯出面给他治病,不过他以辽使的身份向大宋朝廷提出要求,杨怀仁这位小小侯爷,就没有办法拒绝了。
看着杨怀仁专心致志的样子,确实跟普通的郎中不太一样,在耶律迪迪看来,这也许就是奇人和普通人的区别了。
杨怀仁的确也非常认真,随便换一个不知道他身份的人看到他现在这副样子,肯定会毫不怀疑这是一位高明的老中医。
实际上呢,杨怀仁心里在干另一件事。过了不知道多久,杨怀仁才缓缓睁开眼睛,压在耶律迪迪手腕上的两根手指头也收了回来。
他脸上装出一副好似三十年没吃过肉的忧愁样子,心里却暗自笑道,“嗯,嗯,这契丹老头五分钟脉搏跳了五百多下,合着一分钟一百来下的脉搏,看来挺正常!”
要是耶律迪迪父子知道杨怀仁这位他们眼中的“神仙弟子”这么久的工夫就干了这么一件事,不知道他们会是个什么样的心情。
看着杨怀仁脸上的忧愁脸色,耶律迪迪心里咯噔一下,忙问道,“杨侯爷,不知老夫的病,如何啊?”
杨怀仁假意又询问了一下他哪里疼啊,脑袋胳膊哪里还有什么不适啊之类的闲话,等他一一详细作答之后,才装作老成持重地说道,“辽使大人,你这病,本侯实在治不了啊。”
耶律迪迪脸上全是失望的神情,“杨侯爷,老夫这病若是连你这位神仙弟子都说治不了,老夫可就无计可施了。”
杨怀仁听了这话心中觉得好笑,这得多么愚昧啊,还真当这世上有神仙?不过他也早料到了正是因为这一点,耶律迪迪才会蠢到请他以为厨子给他瞧病。
杨怀仁本也打算学被的郎中一样,敷衍他一下应付公事的。可他刚要开口告辞离开,忽然想到了一件事,他是不是可以利用这件事来改变一下历史的走向呢?
第407章:讨价还价()
(月初啦,求票求票!)
杨怀仁摸着想象中的胡子,学着老中医的口吻说道,“其实呢,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
耶律迪迪父子一听这话,觉得又有了希望,异口同声的问道,“什么办法?”
杨怀仁斜睨了一眼这对奇葩父子,又唉声叹气地摇了摇头,嘟囔了一句,“唉,还是不好说啊……”
耶律迪迪早就听说过这位侯爷贪恋金银珠宝,心想这小子先说治不好,又说不是完全没有办法,现在又说不好说,这很明显就是摆架子了。
耶律迪迪心里有火气,但又不好发作出来,他猜想杨怀仁肯定是知道他现在这种病肯定不好治,只有杨怀仁有办法,所以才故意欲言又止,欲罢换休的,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要讹上一笔钱罢了。
“哈哈……”
耶律迪傲忽然大笑起来,“杨侯爷果然跟传言中的一样,是个少年英才啊,我耶律迪迪向来喜欢和有本事的人交朋友,既然如此,不如杨侯爷直接开个条件,你要怎么样才肯帮本王治病?”
“过奖过奖。”
杨怀仁客客气气地陪着笑脸说着场面话,心里却暗骂耶律迪迪这老胡子真他姥姥的有心机,第一句先称赞一句拍拍马屁,第二句又来套近乎拉关系,到最后又自称“本王”,那就是提醒杨怀仁他是个什么身份,让杨怀仁不要太放肆。
“不怕贵使笑话,本侯这点本事,算不得什么,都是别人不乱吹嘘的罢了。本侯的师父,那才是真有本事,别说是治个什么怪病,就算是起死回生,又有何难?”
杨怀仁的话也回的有意思,我管你什么身份呢,就是你家皇帝耶律洪基来了,在也眼里也不过是个老胡子罢了,你个小破郡王算个鸟啊?现在怕死的是你,我随便吹出个我师父能起死回生来,就不信你不来求我!
耶律迪迪听后面露惊喜之色,他被这个肝病折磨了好久了,肝病的病痛本来就是十分痛苦难熬的,而且得了这个病之后人的身体日渐虚弱,本来高大健壮的他已经变成了个弱不禁风的样子,他极度渴望有人能妙手回春,帮他解脱出苦海。
杨怀仁见他动了心,继续说道,“本侯就是个商人,商人嘛就讲究唯利是图,我们的口号就是‘只要钱到位,啥都不是事儿’……”
他说着还给了耶律迪迪一个飞眼,样子极尽一个大奸商的贪财本色。
杨怀仁说得这么直白,耶律迪迪也不用再继续打官腔了,脸上淡淡一笑,伸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这就是让杨怀仁开价了,杨怀仁也不含糊,同样不说话,伸出一只手到他面前,张开了五根手指。
“什么?杨怀仁,你太过分了吧?”
耶律迪迪看到他伸出五根手指,有些犹豫,还没有做出决定,可一直站在床边的耶律迪傲先不服气了。
对于杨怀仁这种身份地位的人,他伸出五根手指代表了多少钱,耶律迪迪父子俩是心中有数的,这个计算单位,肯定是万贯,不可能是千贯或者更低。
他第一次伸手就开价五万贯,这也太贵了,要知道大辽从大宋每年的岁币里拿到的现银,才十万贯而已。
耶律迪傲年轻性子急,杨怀仁也不跟他计较,而是瘪了瘪嘴十分不屑地瞟了他一眼,心道你个不孝子孙,你爹在你们大辽好歹也是个郡王,他的命在你眼里还不值五万贯?切!
当然,既然双方把这件事都当做一桩买卖来做,杨怀仁开了价,耶律迪迪自然也可以还价,于是他想了一下,也伸手还了价,伸出了两根手指。
哎呀我去!杨怀仁乐了,你个耶律迪迪好聪明啊,我出包袱你都知道出剪子了,这智商代表了契丹人的最高水准了啊,简直逼近人类的水平。
要玩猜丁壳是吧,既然你出剪子,老子只好出锤子了,杨怀仁对着耶律迪迪伸出的两个手指含笑摇了摇头,把五根手指收了起来,包袱变成了锤子。
十万贯?!你咋不去抢呢?耶律迪傲快崩溃了,他觉得杨怀仁这样狮子大开口实在是太不靠谱,谁他女良的听说给人治个病开个方子要花十万贯钱的?!
他想劝一下他爹,可是又怕他话说出口会不会让他爹误会他小子为了钱财连老爹的命都不顾了,所以想说又说不出来,好似喉咙里卡了个老鼠似的难受。
耶律迪迪怎么不知道杨怀仁这是漫天要价?可是他现在也意识到如今求人的是他自己,不管花多少钱,只要能换回他一条命,都是值得的,只是一下拿出这么多钱来,他不可能一点儿也不心疼罢了。
玄参在一边看热闹,牛公公可就懵逼了,他琢磨不明白这一位辽使一位大宋的侯爷在干什么,不是瞧病嘛,怎么划起拳来了,这是要喝酒吗?
杨怀仁一脸得理不饶人,心道老子好就是打劫了,反正打劫一个胡人没有半点心理负担,而且还能往自己脸上贴金,比如见义勇为,劫富济贫……
耶律迪迪无奈地笑了笑,一只枯干树枝子似的手抓住杨怀仁的胳膊,另一只手把杨怀仁攥气来的拳头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的打开。
“一口价五万贯钱,就这么说定了。”
“哈哈,我就喜欢和你这样的人做买卖,知道进退,不像某些年轻人,哈哈……”
耶律迪傲在一边,当然知道杨怀仁说的那个不知进退的年轻人是谁。他恨不得当场把杨怀仁咬死的心都有了,明明这小子才是个年纪轻轻的少年人,竟用如此口气说话,让他好不气恼。
耶律迪迪心里也恚怒极深,辽国军事强大,可要论经济,连大宋的十分之一都没有,塞外苦寒之地哪有中原和江南那么物产丰富,百姓更没有大宋百姓那么富庶。
五万贯现钱的财富在富人边地的大宋还很不算什么,但在大辽就是数的上号的富人了,耶律迪迪的财产都是些牛羊,土地都是不少,可这些也不值什么钱,这五万贯钱基本相当于他家中现钱的半数了。
第408章:神仙药方(上)()
耶律迪迪没有办法,人都是到了某种时刻,才会懂得生命的宝贵,才会更加去珍惜。钱财没了可以再赚,可命没了就真没了,不是说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人没了,钱没花了吗?
“现在我手上没有那么多现钱,不过我立即给家里写信,下个月这五万贯钱就能从大辽运送到大宋来。”
靠!打白条吗?你当我三岁小孩呢?杨怀仁心道,你们胡人的信用哥们实在信不过啊,现在说的好好的,说不定我把药方一给你,明天你翻脸不认人,哥们找谁哭诉去?
杨怀仁摇了摇头,情深意切的向耶律迪迪表达了自己不见兔子不撒鹰,不见美女不放流氓的意思。
耶律迪迪脸色又难看了,“杨侯爷,你也知道,前段时间我们父子二人花销比较大,把钱都投在了聚园这个生意上,眼下确实没有那么多现钱……”
杨怀仁听他说到聚园,闭着眼睛开始点头,脸上带着不言而喻的笑容。
耶律迪傲现在明白了,闹半天杨怀仁这小子一直在打的,是聚园的主意!
当初他们父子二人听了魏财的主意,在随园河对岸开了家聚园,并不是发了善心要帮魏财报仇,而是他们对于杨怀仁破坏了大辽,西夏和吐蕃之间联合制约大宋的协议而针对的杨怀仁。
另一方面,耶律迪迪父子来到大宋,见识了大宋民间的富庶和发达的商业之后,决定投资个生意来赚钱。
他们也懂得民以食为天的道理,开一家饭馆,而且极尽的模仿当下生意最火爆的随园,然后通过切断随园牛肉等食材的来源来挤垮随园,他们的聚园便会取代随园成为东京城里提供牛肉面的饭馆中的代表。
可魏财的阴谋诡计落空了,聚园的买卖一直在赔钱,耶律迪迪也逐渐开始审视当初草率的听信了魏财的建议开饭馆的主意是不是正确的。
耶律迪傲不像他父亲那么想的,他对聚园还是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们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