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也开始相信了这世上是没有鬼魂这种东西存在的。
“哪里来的鬼?别闹了。”
天霸弟弟说话越来越有杨怀仁那种口气,“知道什么叫疑心生暗鬼吗?鬼这东西,都是从人心而生的,而这世上,原本是没有鬼的。”
小七十分同意天霸弟弟的观点,符附和着点了点头,有点不怀好意的坏笑着接话道,“铁姑娘武功高强,难不成还怕鬼不成?呵呵”
铁香玉扭过头来用犀利的眼神扎了小七一下,又转向了老汉,“就算出了意外,那么多人,总是能寻见一具两具尸首的,是不是那些进了山的人,没有一个能找到尸首?”
年长汉子想了想,默默点了点头,铁香玉这下好像找到了证明自己观点的证据似的,“怎么样?你们对此有什么样的解释啊?一个人,是如何也不可能突然就消失不见了的,就算死了,也总要在这世上留下一副尸骨的。”
“那不一定。”
杨怀仁自然是站在陈天霸和小七这边的,“这世上是有很多事情没法靠常理来解释的,但是并不能因为如此,就用一些神啊鬼啊一类的歪理来解释。
这个村子里发生的事情,也许是一些寻常非常罕见的自然现象,也或许是有其他的不为人知的秘密原因,但肯定不是像你说的,是闹鬼了之类的昏话。”
铁香玉不屑地“切”了一声,“别人说出了个原因,你不承认,便用这种我听不懂的话来敷衍,实际上你也不明白怎么回事,也是瞎说一通罢了。”
杨怀仁笑了,接着又无奈地摇了摇头,他的确是在瞎说,不过再怎么瞎说,也比她有鬼的言论更靠谱。
但他更担忧的,是这个彝族村子的将来,村里没了青壮年,那就意味着没有了足够的劳动力去种植庄稼,收成会大幅减少,就代表他们将没有饭吃。
也许将来这些孩子们总是会成长起来,但是如今呢?像这一对小姐弟一样的家庭村子里一定还有很多,今年也许还有存粮,那明年呢?
“那将来你们打算怎么办?”
老汉被杨怀仁提到了他心中担忧的事情,脸色更凝重了,“别说将来了,今年,老汉都觉得村子里剩下的老人孩子都要过不下去了。”
杨怀仁这才想起刚才那个少年竟然不要银子要那几个炊饼,还有那小姐弟俩面黄饥色的样子,忽然意识到看来他先前觉得村子里目前还有存粮的美好想法也是不太可能了。
“村里难道没有多余的存粮了吗?”
老汉惨然地摇摇头,“不多了,都被兹莫呃,也就是你们汉人称作的土司给收走了,如今剩下的,也是几个胆子大的偷偷藏起来的。
虽然说村子里剩下的人还有一百来口子,可那点粮食要喂饱这一百来张嘴根本就不可能,老汉算来也就是这些人一个月的口粮,就算省吃俭用,顶多也就能应付两个月。
可要明年能打了新粮食下来,最少还有半年多的时间,这剩下的四五个月,村里的老人和孩子们要靠什么活下去,老汉也发愁呢。”
杨怀仁扬起头来想象了一下,这村子要熬过这一关,确实很难。
都说靠山吃山,可这片山地,虽说有大片的林地,按说是不应该饿死人的,林子里能充饥的食物有很多,但林子里有什么危险的东西谁也不知道,剩下的人又是老的老小的小,谁也不敢冒险再进到林子里去。
杨怀仁很想帮助这个村子渡过这个难关,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他们钱让他们去山外的汉人镇子上买回来些粮食不难,但要让这个村子重新恢复生机,那就不是这么简单能做到的事情了。
所以,还是要从事情的根源上下手,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找到那些青壮年忽然间消失不见了的原因,也防止有更多的人遇上这样的情况。
他想了一下,先要搞清楚的便是这个怪现象是个独立事件还是群体事件,便开口问道,“老伯,这附近是不是还有你们彝人的村子?他们那里,是不是也遇上了这样被称作‘闹鬼’的事情?”
老汉点点头,“山那边还有个我们彝人的村子,听他们村里人说,也是遇上类似的情况,虽然不如我们村子那么严重,但是还是有好几十个青壮劳力,进了山或者出了村,就再也没有回去。
再远的地方,这种小村子还是很多的,具体的情况,老汉就不太清楚了,不敢乱说。”
“那这些怪事,你们有没有告诉你们的兹莫?他属下领地的村民凭空消失了,也是他的损失,难道他不管吗?”
说道这里老汉有点气愤,可又不太敢发作出来,他郁闷道,“我们早就跟兹莫禀报了,可是兹莫住在石头围起来的城里,他安全的很,所以他不管我们这些小村子的事情。”
铁香玉又听不下去了,怒喝道,“什么?!收粮食的时候他怎么那么积极?到需要他的时候了,他就说不管了?”
老汉一脸苦涩,“我们能有什么办法?人家生来是就是兹莫,那是人家的命,而我们曲诺和阿加,这就是命,唉”
杨怀仁皱着眉头冲铁香玉摆摆手示意她不要那么激动,不但不起一点儿作用,还白白勾起了人家老汉的伤心事。
不过从这些话里,他也听明白了另一件事,这些偏远山区的少数民族,还保留着奴隶制社会的一些特点,比如所有的人,都是被划分了严格的等级和阶层的。
第805章:不公平与公平()
杨怀仁早就知道,这些西南边地大山中生活的少数民族,还处于半封建半奴隶制的社会形态下,表现出来,就是他们还施行着等级森严的等级制度。
兹莫,彝族语中是“权力”之意,也就是彝人之中被汉人叫做土司的一种最高的阶级了,简单点说,就是一个少数民族族群的领主阶层,世袭制的,被大宋朝廷承认的,并颁发了他所在领地的统治权力的证明文件,是认可他们的领主地位的。
大宋朝廷里,其实很多人也是不同意这种奴隶制度的存在的,但是这些制度存在的地方大多都是些蛮荒边地和山区,天高皇帝远,大宋也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治理,只得放任这些少数民族按照他们自有的制度去治理。
而且不仅如此,临近他们领地的汉人地方官员,基本也不太敢干涉他们的内部事宜,只要他们不惹事,当官的也尽量不去和他们打交道。
大凉山和小凉山这一大片地方,便有大大小小的兹莫有十几个之多,基本是按照民族或者血缘关系,以及继承的祖上的土地的区域来划分和分部的。
诺和,彝族语中“主体”或者“主人”之意,汉人称作黑彝,是仅仅低于兹莫的第二个统治阶层,用汉人的意思去理解,便是拥有自主土地和生产资料的一群近似于贵族或富人的阶层。
一个兹莫所属的领地可能很大,所以他会把领地分成若干的小块,然后委派这些跟他有血缘关系或者姻亲关系的诺和帮助他对领地内的人民进行有效的统治。
曲诺,汉人称作白彝,是平民阶层,也是被统治阶层中的最高阶层,也是人口数量最多的一个阶层,超过彝人总人口的半数。
曲诺有一定的人身自由,但是还是隶属于兹莫的一群百姓,每年要向兹莫缴纳税赋,还有服一定量的无偿劳役。
阿加,彝族语意思是“门里门外的手足”,汉人称作“安家娃子”,人口数量占彝人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阿加就是一种奴隶阶层了,人身权利完全隶属于兹莫,但还是有一定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只是无偿为兹莫劳作。
最低的阶层就是呷西了,意为“主子锅庄旁边的手足”,汉人称作“锅庄娃子”,是一种完全没有人身自由的奴隶阶层,主人可以任意处置他们,甚至包括生命。
杨怀仁知道这是不公平的,但现状就是如此,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从彝族老汉口中话语判断的话,他们这个村子,应该就是曲诺和阿加居住的一个村子,兹莫和诺和只是让他们代为种植庄稼,只留给他们少量的收成维持生命而已,所以自从他们进村以来看到的穷苦景象,也就不难解释了。
三个孩子把杨怀仁给他们的那一小包干粮收了起来,应该是见了那么细腻的食物,不太舍得立即吃掉,而是起来一半,取了另一半切成了片,然后放置在一个粗陶制作的像是锅的东西上。
他们把烧开了的陶壶换下来,又挂上了那个陶锅,就这样加热了那些干粮给杨怀仁他们吃,而他们则是取了碗挨个给客人倒水喝,却没有要一起吃的意思。
兰若心问道,“怎么?你们怎么不坐下来一起吃?”
两个男孩子明明直勾勾地望着那个陶锅中的炊饼,却装作听不见似的没有答话,小丫头咬着嘴唇答道,“你们是客人,你们先吃,我们过会儿再吃,也是一样的。”
杨怀仁觉得这几个孩子真是心地善良,生活淳朴,但这却让杨怀仁越来越觉得他们太可怜了,几个炊饼,在他眼里就是最简陋的食物了,可这几个孩子,却当做了宝贝一样起来。
老汉不好意思道,“山里实在是没有什么可以招待客人的东西了,还请几位客人不要介意。”
杨怀仁把剩下那几包自制的点心和饼干取出来,塞到了小丫头怀里,嘴里叫着,“我介意,怎么不介意?
我也知道你们节省,想留着一点一点的吃,可这不还有很多吃的东西嘛,我都送给你们,今天就让咱们大吃一顿好了,我来下厨!”
说着他解开了一个装了饼干的包袱,抓出几块来硬塞到三个孩子手里,并扬着手示意他们尝尝。
几个孩子请示似的看了看他们的外公,得到了应许的眼神之后,才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饼干放到嘴边,轻轻地咬了一小口。
面对陌生的食物,孩子们这样的举动也不算是奇怪,但是当他们把饼干吃到嘴里的时候,那种油味和甜味便让他们发自内心的露出了笑脸。
“好吃吗?”
杨怀仁笑着问道,“要是吃不惯,还有另一种点心,是咸味的。”
三个孩子忙点点头,大孩子说道,“很好吃,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东西,谢谢你,尊贵的客人。对了,这个好吃的东西,叫什么?”
“叫饼干。”
年长的老汉还是有些见识的,他望了望外孙女怀里的点心和饼干,虽然样子和他见过的不同,但他也认出了是汉人作为茶点吃的甜品,便问道,“几位客人,这些……是点心吗?”
“对啊。”
老汉听罢忽然伸手把外孙女拽了过来,把她怀里的几包点心和饼干拿了过来,从新又递回到杨怀仁面前,“几位客人,老汉虽然是山民,可也有些见识的,你们拿出来的这些点心,一定是非常贵的吧?你们还是拿回去自己吃吧,老汉代这三个孩子谢谢你们的好意。”
杨怀仁是懂老汉的意思的,也许他们的生活很艰苦,又遇上了难以解决的巨大困难,但是他们从来没有失去一个人应该有的人格和自尊,他们不需要施舍。
杨怀仁想了想,“那个,这些东西就算是我们几个暂时留宿在这里的房钱,你看如何?”
说着便又把那几个装了食物的包袱塞回到了小丫头的怀里,再抬头见老汉脸上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便又说道,“你们请我们几个住宿,我们请你们吃饭,这样最公平了,没什么不好意思的。”
第806章:简陋的美食()
杨怀仁说要下厨,可等他真要下厨的时候,才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就这个小家里,真的是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门边上有些交不上名字的来的山野菜,杨怀仁不能确定味道,所以也不敢使用它们作为材料。
而村里边剩余的粮食,就更不能动了,那是人家救命的粮食,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恐怕村民都不舍得吃。
山上应该有些能吃的东西,可现在这样的天,也是没法出去寻找,而剩下的,也只有杨怀仁随身带来的一些干粮了,用这点东西,又要怎么下厨?
铁香玉似是从杨怀仁的脸色上看出来他的难处,便说道,“算了吧,就这么凑合凑合就挺好,还下厨?你拿什么下厨?”
杨怀仁必须承认这话有道理,但是有道理不代表他就一定要听。材料少,也不代表就不能转变食用它们的方式,让它们适合这样的环境。
他对小丫头问道,“小妹妹,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阿撒,弟弟叫阿吉。”
那个少年也抢着答道,“我叫曲沙,你可以叫我阿沙。”
“嗯嗯,不错,你们的名字很好听。”
杨怀仁呵呵笑着,心道之前三个孩子对他似乎还没有这么喜欢,看来是他给的点心和饼干起了作用,让孩子们对他不再防备着,而是当做了可以亲近和信任的人。
他接着说道,“哥哥我想做点吃的给大家吃,不过眼下无论条件还是材料都不太好,而且我也不太熟悉你们家的用具,你们可以给我当助手,帮我的忙吗?”
几个孩子毫无防备的点了点头,可点完了头,小丫头又说话了,“可是,家里没有什么可以吃的东西了,除了……”
她指了指那一堆山野菜,“那些山菜怕客人们吃不习惯。”
“是啊,”老汉接话道,“实在没东西招待,要是天色好,也许能从附近的林子里寻一些山蘑菇,再远的深林子里倒是有些野味,可惜现在去不了了。”
杨怀仁笑了笑,“没关系的,咱们谁也不用出门,就利用现有的材料,我照样也能做一道大家都喜欢吃的菜出来。”
老汉觉得杨怀仁这些人确实是好人,把在他眼里十分珍贵的汉人甜点都送给了他的孙子和外孙们,心里总是有些过意不去,便站起身来道,“不如我去讨一碗米来,总不能让你们饿着……”
杨怀仁忙拉着他让他坐了回去,“真的不用,我很厉害的,特别会做饭,您坐着看就行,不用米的。”
兰若心知道杨怀仁敢这么说,便是心中已经有了主意,照他的厨艺水平,即便是材料再有限,也是有可能做出来一道美味的,便也跟着他劝老汉不必麻烦了。
杨怀仁寻思着,这个家里看来也没有什么像样的厨具,那个烧水的陶罐,还有热菜的陶锅,可能就是他们家里仅有的厨具了,而他也只能利用这些厨具,做一道大家都能吃到菜出来。
这时候天色越来越暗了,明明还是下午,天色阴暗得却像是渐渐入了夜一般,不过好像听不见淅淅沥沥的雨声了,但情况更糟,雨滴在骤冷的空气里冻成了冰粒,小雨变成了小雪。
山里的气候就是这样多变的,这种雪虽然不似北方冬天里的鹅毛大雪,却也很快就把整个大地漂染成了一片白色,山和树林便变得更加朦胧了,村子里还是死一样的寂静,让人不自觉地心里发冷。
陶锅上干烤着的炊饼都烤硬了,杨怀仁是故意这样做的,把烧干的炊饼取下来,让天霸弟弟这个力气大的在案板上一压,便成了粗颗粒的熟面,再压碎上些干点心和饼干粉掺杂到里边,便有了咸味和甜味两种味道。
加少许水把这些“面粉”从新和一下,可以制作成面疙瘩,如果下到锅里煮一下,所有人都能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疙瘩汤。
而疙瘩汤的汤,也是必须有味道的,那个简陋的陶锅是没法用来下面疙瘩的,只好把那个陶罐,临时充作了汤锅。
陶罐里蓄上水,把肉干撕成干肉丝放进去,汤水便有了味道,罐子里水烧熟了,便可以下面疙瘩了。
面疙瘩本来就是熟的,再稍微煮一下便可以食用,自身的甜味配合上肉干汤里的淡淡香味和咸味,这一罐子疙瘩汤虽然非常简陋,可也算是一道不错的美食了。
从陶罐的出水口里冒出来的香气,还是让孩子们欢欣鼓舞起来,杨怀仁见面疙瘩都差不多熟了,便掀开盖子,先给三个孩子和老汉各舀了一碗。
孩子们也很懂事,虽然口水都流出来了,可并没有因此失去了作为一个主人应有的礼仪,而是把先盛出来明显面疙瘩比较多的那几碗让出来给杨怀仁他们几个吃。
天霸弟弟其实早就饿了,可这会儿见孩子们那么懂事,似乎让他想起来他当初吃不上饭饿肚子那会儿的光景来,也口口声声说着“哥哥不饿,你们先吃,罐子里还有。”
饥饿,也确实不是杨怀仁他们接如今面临的最大问题,起码比起这些孩子们来说,他们还真没有人喊饿,罐子里剩下的热汤能够温暖寒冷天气里的身体,这才是他们最需要的。
老汉见这些客人们这么善良,心里就越是有点过不去,不过看到孩子们呼啦啦地吃得香甜,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他也忍不住感慨让这些孩子们受苦了。
一大碗冒着热气的疙瘩汤吃下去,孩子们原本腊色的脸上也仿佛有了些血色,眼神里的满足感,也是让杨怀仁这位大厨得到满足感的最大来源。
最小的阿吉把自己的碗舔了好几遍还不肯放手,姐姐阿撒称赞了好几遍这是她生来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来表达对杨怀仁的谢意,让杨怀仁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痛苦了。
孩子们的生活真的太苦了,若不是杨怀仁亲眼所见,亲自经历了这一切,他以前是绝对不能相信的。
一份最简陋的饭,在纯真善良的孩子心里已经是最美味的所在了,让杨怀仁觉得这些孩子们,值得拥有更好的生活。
第807章:懂事的小丫头()
第808章:最重要的资源(上)()
帮助这个村子,还有这个村里淳朴善良的村民,对杨怀仁来说是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
而首先要做的,便是先查明村民无故失踪的原因。
阿撒把柴火都烘干得差不多了,才抹着小脸,笑着望着杨怀仁,“这样再烧,就好了,不呛。”
说完又去找了个旧木盆来,看样子是要从水缸里舀水给他们几个洗漱之用,杨怀仁摇着头笑了,可刚伸手要去接过来自己弄,却被小丫头把盆藏在身后,脸上只是笑着,却什么也不说。
杨怀仁只好装作无奈地摊开手,然后又插在腰间,做出了一副生气却略显滑稽的样子来。
小丫头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