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4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其实他也猜到了一些大概,最近发生的许多事情,都太怪了,他意识到了有人要动赵献球了。

    而在江南,有胆子敢跟赵献球过不去的人,除了那个新来的钦差大人,他也想不出还有谁了。

    至于为什么动赵献球,他心中自然有数。别看他平日里对赵献球唯唯诺诺,还以干孙子自居,但他对赵献球此人,并没有什么好印象。

    赵献球做的那些事情,他这近两年里也是清楚不过,更有些看不过去,可惜他身处的位置,不由得他去管,更必须在赵献球面前卑颜悦色,讨得他欢心。

    但现在不同了,这次来的这位钦差不太一样,当年他还在宫里的时候,便听说过这个杨怀仁,那可是没事没太皇太后和官家叫到宫里来的主儿。

    太皇太后不在了,但官家对这位杨怀仁却更好了,因为今年的战功,他竟然被破格提拔为当下唯一的外姓王爷。

    所以说若是换了一个什么人当钦差,小生子也不信他们就能动得了赵献球这只老狐狸,但杨怀仁不同,他可是带着禁军来的,两万禁军啊,把江南扫荡一遍都足够了。

    而且最让小生子欣赏的,是这位王爷做事隐秘,表面上看着和赵献球相处融洽,却在离开了扬州之后留下来一股秘密的力量,暗中监视了漕运衙门和赵献球的一切。

    小生子早就发现了这一点,心中也早有了盘算,赵献球的事情做的隐秘,若是杨怀仁查不到什么证据,他便装作无事之人。

    若是杨怀仁掌握了什么确凿的证据了,他便站出来把自己掌握的许多事情说出来,背叛赵献球这种事,他是没有什么心理压力的。

    从这两天的一些事情来看,有人已经盯上了鸿运布庄,小生子便知道,赵献球的秘密,人家已经猜到了,说不定已经订好了日子准备动手了。

    他这时候必须抢先一步站出来,要不然,可能他的结局就是跟着赵献球遭殃。

    也许是经历了宫里的那些事,小生子现在对他的人生看的很透彻,那就是别想太多,最重要的便是活下去,不管用什么方法,又背叛了什么人。

    吐翠楼的桂花酒是进的城外许家村的,酒味清淡,但香气浓厚,倒是很合小生子的口味。

    他又饮了一杯,忍不住又看向了门前,透过纱窗,倒是能看到外边不时的又人影走动,不过那都是来来往往端菜送酒的小丫鬟仆子们,并没有任何人在梅华阁的门前停留。

    小生子又望望窗外,空寂的天空上虽然有些淡淡浮云,但半阙残月依稀明亮,月光洒下来融合了那些粉红色的烛光,惹得人有些迷醉。

    他摸了摸胸口,东西已经被他的体温捂得温热,一会儿这东西就是他的筹码,不管这次赵献球的结局如何,他都不能受到任何的牵连。

    他起身走到窗边,抬头仰望月色,深吸了一口新鲜的凉爽空气,这时忽然一个人影从面前的屋顶上冲着他这边飞了过来……

    。

第1358章:叙旧() 
小生子吓得后退了两步,等看清楚飞过来的是个老头子,这才强作镇定,问道,“请问,阁下可否是……”

    小生子怕隔墙有耳,说了一半,却不敢把杨怀仁的名号或者称呼叫出来,只是盯着来人,看他是什么反应。

    管秋漓轻盈地从窗口钻进来,只是瞅了一眼发呆的小生子,而是整了整被风吹乱了的头发,这才笑着兀自坐在了桌旁,也不理小生子的问话,竟拿起一个酒杯,自斟自饮起来。

    小生子见他如此,心中虽然有些惊愕,却不知为何不怎么害怕了,也退回来坐了下来,两人面对面就这么简单的喝起酒来,有时也对视着做个请的眼神,然后对饮一杯,却没有人说一个字。

    管秋漓三杯酒下肚,这才清了清嗓子道,“小生子公公还真是名不虚传,看见老夫乘风而来,竟如此镇定,后生可畏啊!”

    小生子心说,该怕的时候早就怕过去了,既然我主动联系你们,约了地方也来了,还怕什么呢?

    只是瘦老头最后一句后生可畏让他听着有些耳熟,再仔细打量瘦老头的面容,小生子觉得此人好像在哪儿见过似的,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很熟悉的感觉。

    可他看了一会儿,却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了。

    小生子双手比划着,试着轻声问道,“这位仁长,咱们之间,以前可曾有缘见过?小底怎么觉得你很面善呢?”

    管秋漓愣了一下,不过立即恢复正常的神色,“哦?咱们见过?我怎么不记得了?”

    管秋漓越是说话,小生子越是听着这个声音耳熟,他觉得这个人应该不是他来了江南之后才接触的人,那么他之前都在宫中,难道……

    小生子无意间瞅见了桌下管秋漓的双脚,那两只脚乍一看没什么,但仔细看的话却能看出来明显的不同。

    小生子忽然想起这人是谁了,错愕之下惊叫了出来,“你是假腿公公?!”

    管秋漓神色忽然冷峻起来,放下手上酒杯,朝拉门外瞧了一眼,见这会儿没有人经过,这才对小生子做了一个噤声的手势。

    “还是被你认出来了,呵呵,老夫之前只听你名字叫小生子,还真没想起在宫中时是哪个宫里的小内侍,现在才知道是你啊,呵呵……”

    小生子赶忙捂了下嘴表示抱歉,接着小声道,“假腿公公,你怎么出宫了?我记得你不是在皇后娘娘的宫里当差的吗?”

    小生子一句话,勾起了管秋漓想起当初在宫中伺候孟皇后时候的光景,无奈叹了口气,“你出宫一年多了,有些事你不知道,孟皇后她……她已经被废黜,如今冷居瑶华宫了,唉……”

    小生子也回忆起宫中的那些人和事来,也想起自己的经历,忍不住一阵唏嘘,“唉……皇宫啊,除了官家之外,真不是其他人呆的地方,好好的娘娘都是如此下场,何况我们这些当奴仆的?”

    小生子公公本来是很在意他的瘸腿的,虽然腿还在,但养好了伤却再也不能正常走路了,和没有了一只脚的管秋漓倒是同病相怜。

    他在管秋漓面前毫不避讳地抬起他的瘸腿来,那筷子指着笑道,“假腿公公,你看我这条腿,虽然还是真的,可和你也一样了,瘸的。”

    两人有点老乡见老乡叙旧的味道,心情也都放松了下来,管秋漓自然的边夹着菜边打趣笑道,“不一样,不一样的。

    我虽然没有了一只脚,可我装了假脚之后,能走能跑,也不太影响我的武功。

    可你啊,小生子,不是我说你,还不如我这个老头子走路利索呢,哈哈!”

    小生子也跟着笑了笑,“那是,假脚公公还能飞去自如,这一点小底确实没法比。不过……以前小底还真是不知道,假脚公公的武功这么厉害呢。”

    “厉害有什么用?还是伺候人的命!”

    小生子尴尬一笑,继续和管秋漓套近乎,“小底记得去年皇后刚进宫的时候,小底曾经去宫里给皇后娘娘送例碳。

    进宫门的时候被两尺高的门牙子磕了一下,一盆石炭倒在了宫门口。幸亏被假腿公公看见了,过来把小底扶起来,还帮忙收拾了石炭,扫了灰尘,小生子这才没被人看见犯了错。

    若不是假腿公公帮小生子隐瞒下来,被我家娘娘知道了我笨手笨脚的,怕是又要受什么责罚了。”

    管秋漓倒是听出小生子这是故意在和他套近乎了,他们俩之间在宫中之时也没有什么接触,小生子说的那次相遇,也是仅有的一次了,说起来也实在扯不到两人之间的交情上去。

    但管秋漓觉得,这就是小生子聪明的地方,本来一件小事,从他嘴里说出来便成了管秋漓对他的恩情,明显就是给自己后边要办的事情先铺好路了。

    管秋漓以前认识的小生子还没有这么会来事的,如今嘴这么甜,便是吃了亏之后才变成了这个样子了。

    老人们总说吃亏长一智,此话诚不我欺,小生子吃了那么大的亏,一条腿都因此瘸了,留下了一辈子的残疾,如今如此心灵嘴巧,也不知这种成长是可喜还是可惜。

    管秋漓道,“那时候大家都是在宫里当差的,这点小事,不足挂齿。那时候我只知道其他小公公们喊你榆木公公,却没想到你的名字叫小生子。”

    小生子见管秋漓杯中酒没了,便立即给他斟酒,也解释道,“我进宫之前的大名叫于木生,刚进宫的时候啥也不懂,别的公公都觉得我很笨,像榆木疙瘩一样不开窍,所以就起了个榆木公公的外号。

    后来出宫以后,我就自称小生子了,省的人家听了我的名字,再继续用这个外号笑话我,呵呵。”

    管秋漓点点头,微微向前探着身子,声若蚊蝇却语重心长地说道,“小生子,按说咱爷俩不是外人,以前在宫中也见过,如今在江南还能遇见,也算是咱爷俩有缘。

    既然如此,我也就不瞒你了,今天有个重要的人要见你,但在此之前,我要先问你两个问题,你答得好,那人自然会出来和你见面……”

    。

第1359章:奇怪的账本(上)() 
小生子表情认真道,“公公请说,不论您问什么,小生子一定知无不言。”

    管秋漓摆摆手,“不是现在要你说赵献球的事,而是你得好好回答我两个问题,你明白吗?”

    小生子立即懂了,因为事情隐秘,事后还涉及到很多事情,要对付赵献球的人也要认定了他信得过,才能用他。

    小生子很快想好了怎么回答,不论人家要求他怎么样他都会答应,因为他心里清楚,在这帮大人物面前,他也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小生子明白了,公公请问吧。”

    管秋漓问道,“我们要的东西,你可带来了?”

    小生子摆了摆胸口,一语双关道,“你们要的人和东西,我都带来了。”

    管秋漓低眼瞧了一眼,见他胸口衣服里确实有本类似账本的东西,这才接着问道,“你可知道,今天你做了选择,这一辈子就不能改了?”

    小生子早就想好了这个问题,他今天既然选择了背叛赵献球,那就代表着他以后一定会依靠在新老板的庇荫下活着。

    否则赵献球一倒他却没事,是个人都能明白他做了什么事了,到时候他如果没有靠山,恐怕得罪了不知多少人,想安安稳稳活下去也是不可能的了。

    他斩钉截铁答道,“小生子既然选了这条路,就绝对不会回头,将来还希望前辈能多多照拂小生子。”

    管秋漓紧紧盯着他,好想通过他的眼神看到了他的内心,小生子不敢躲闪,只能和管秋漓对视着。

    管秋漓这才笑笑,“不错,小生子,你是个聪明孩子,将来会怎么样,其实你应该也猜到了。”

    说完管秋漓站起身来,在墙上重重拍了三下。

    小生子惊讶了一会儿,便看见拉门外出现了三个人影,拉门被拉开,走进一个书生打扮的年轻人来,另外两名精壮汉子便把拉门从外边又拉上了。

    来人望了一眼小生子,便走过来坐下,管秋漓很自然冲来人恭敬地施了一礼,然后站在他身后侍立,并不坐下。

    小生子在宫里也是呆过几年的,看人也不是只看穿着打扮,尽管面前之人只是一身打色儒衫,可那种气质却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虽然他面色和善,而且还冲自己微微笑着,但却掩饰不住一身高贵的气质,这种气场更是让人不自觉地会产生一种敬畏之感。

    即便是通过管秋漓的表现,小生子也立即能猜到刚刚走进雅间的年轻人是谁了,他匆忙起身趴伏在地上唱道,“小生子见过王爷!”

    杨怀仁笑道,“哦?小生子公公,你认识我?之前在京城,还有前些日子在漕运衙门的时候,我怎么不记得见过你啊?”

    小生子趴在地上不敢抬头,回答道,“王爷来扬州的时候,小生子远远地见过王爷,虽然看不清楚王爷的样子,但王爷的气势小生子却是记得的。

    方才王爷一走进来,那种熟悉的气势就溢满了整个雅间,小生子立即便知道这是王爷大驾到了。”

    杨怀仁心说这个小生子倒是很会拍马屁,不过也说明这小子很机灵,知道什么时候应该谦卑。

    没必要和他寒暄,杨怀仁直接问道,“本王要的东西,你可带来了?”

    小生子忙从怀里掏出一本账本,还有一叠纸来,仍旧低着头,却把东西举过了头顶,跪着向前移动了几步,送到了杨怀仁面前。

    杨怀仁接过来,拍了拍他的胳膊,“你起来吧,不用行这么大的礼。”

    “小底不敢。”小生子又跪着退了回去,依旧保持这趴伏在地上的动作。

    杨怀仁给管秋漓使了个眼色,管秋漓过去把小生子扶了起来,示意他坐下说话。

    小生子起是起来了,可无论如何也不敢坐下,只是弓着身子站在杨怀仁面前,依旧低着头不敢说话。

    杨怀仁摇摇头,小生子这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啊,生怕又犯了什么错,再丢了小命就不好了。

    杨怀仁也不再勉强,把那一叠纸先放下,打开账本翻阅了起来。

    可这一看不要紧,杨怀仁却皱起了眉头,他看看小生子,再看看账本,最后无奈的把账本递给好奇的管秋漓看了一下。

    管秋漓看了一眼也愣了,他冲小生子问道,“小生子,这账本是怎么回事?”

    原来账本上竟没有任何数字,全是各色各样的奇怪图画,在杨怀仁眼里,这就跟后世聊天软件里的表情包差不多。

    小生子早知道这本账本一般人看了会糊涂,立即走上来接过账本去给杨怀仁示意道,“王爷有所不知,赵献球,他是不识得几个字的。”

    “啊?”

    杨怀仁这倒没想到,漕运衙门里事物繁多,很多凭据文书,还有给朝廷的账目都要清楚,而且是需要首领太监签字画押的。

    如果赵献球不识字,他又怎么做这些事情的,十几年来,漕运衙门运转的还不错,赵献球要是连字都不认识,他又是如何做到的?

    杨怀仁还没有开口问,小生子便从他疑惑的表情里读懂了是什么意思了,他解释道,“赵献球确实不识字,除了他自己的名字,还有平时公务上经常使用的公务字他记住以外,其他的他还真是不认识。

    赵献球能让漕运衙门运转正常,多是他会使唤人的缘故,这些年他把漕运衙门里的几个能吏收为心腹,平时他只管发号施令,具体事情自然有这些能吏帮他去做。

    至于这本账本,也不是赵献球秘密账本的原件,而是小底每次帮他拿账本的时候,偷偷记住,然后回去再凭记忆默录下来的。

    小底也没读过书,不认得很多字,可好在记忆力还可以,这本账本,小底敢打保票,绝对和赵献球的原账本是一模一样的。”

    杨怀仁听懂了,心说这帮当了公公的人里边,还真是有不少人才,管秋漓武功高,小生子人机灵,从他一开始就默默记录赵献球的账本,就说明他早就预见到了会有这么一天了。

    就算杨怀仁不来江南,小生子掌握着赵献球的秘密账本的复件,万一有什么事的时候,小生子也可以拿出来这本账本来自保。

    。

第1360章:奇怪的账本(下)() 
管秋漓道,“小生子,那你来给把这本账本详细解读一下,这些猪牛羊的,究竟是什么意思?”

    小生子接过账本去,反过来让正面对着杨怀仁,然后指着那些图画挨个给杨怀仁解释。

    “王爷请看,账本的每一页的上方,这里记录的是年月。年份,赵献球是用十二生肖来代替的,比如今年是猪年,上便就画一个猪头,明年是鼠年,就会画个老鼠。

    月份嘛,就用当月做常见的花来替代,比如上个月开规划,他就就画桂花代表八月,这个月开菊花,就画菊花代表九月。”

    “哦,”杨怀仁笑道,“原来如此,听你这么一解释,这账本倒是能看的懂了,赵献球这老小子还挺聪明的,不认字不要紧,会画画也能记账,哈哈。”

    管秋漓也摇头笑道,“赵献球年轻的时候在宫里伺候过先皇,咱们大宋的官家可都是能画上几笔的,他字没认识多少,画画的功力倒是学了一些。”

    杨怀仁点点头,觉得此事倒也算是有趣,不过他接着指着下边的图画问道,“那这些呢?这里怎么还有猪?旁边那些鱼虾蟹又是这么回事?你接着说。”

    小生子接着往下解读,“王爷请看,这一页,记录的就是他给地方官员的好处了,这种好处一般一年一给,为的就是赵献球干的那些坏事,让那些当地的官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干涉。

    前边这头猪呢,指的的是真州卢湾港的朱大人,这头牛,指的是泰州的刘大人,因为刘他不好画,就用了谐音牛的图样来替代,反正他一看就明白,也不会出错。

    下边这朵荷花呢,指的就是扬州指挥使何存葆何大人了,也是用的谐音,荷花代替和大人的姓氏何字。

    每个人名后边的这些画的鱼虾蟹,便是赵献球给了他们好处的具体数额了,一条鱼指的是金鱼,也就是五十两的大金条,合银五百两。

    虾呢,指的则是小号的金条,十两一根的,代表白银一百两。

    而蟹却不是指的具体数额,而是代表这位官员有把柄在赵献球手上,应该是赵献球觉得螃蟹的大爪子钳住什么东西都不放,正好代表他钳住了这些官员的命脉了一般。”

    杨怀仁听完小生子的解释,立即就看懂了这本账本了,他随口翻译了出来,“哦,原来是这样,今年这个朱大人收了赵献球一千两,刘大人收了六百两,何大人收了一千五百两……”

    他大致翻了翻,光是今年前九个月,扬州、扬州周边以及运河沿岸和漕运衙门关系密切的一些州县,就有三十几个各种类型的官员收了赵献球的好处,总价值大概有两万多两银子。

    其实对杨怀仁来说,两万多两银子在江南这种大宋最富庶的地方,还真不算是多么大的数额,也想到有些官员只是不敢和赵献球作对,才象征性收了他的钱,被迫和他绑在一条绳子而已。

    让他生气的是有十几个官员后边都画了螃蟹,就说明他们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