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5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另一只手也迅速的把那些药丸一下按在了他嘴里,而且手掌堵着他的嘴巴不让他往外吐,左手则收回来一拳捣在老道肚子上。

    老道下腹吃痛,正常的神经反射便是为了喘气而吞咽嘴里的东西,那些药丸也瞬间被他全部吞了进去。

    杨怀仁这才对那俩小内侍摆摆手,让他们撒开钳住山羊胡子老道的手。

    刚才喂药的时候动作有点激烈,搞得赵煦忍不住笑了出来,而且山羊胡子老道的胡子也在纠缠的时候,被揭下来一块,很明显就是刻意粘在嘴巴上的假胡子。

    杨怀仁“咦”了一声,接着笑着上去忽然出手把老道的假胡子“嘶啦”一下连胡子带皮的全部扯了下来。

    假胡子道士整个嘴唇和下巴被撕下来好大一片肉皮,火辣辣的疼痛又让他大叫一声。

    只是这个假胡子,似乎就已经说明问题所在了,胡子都是假的,估计炼制的什么仙丹也肯定真不了。

    而所谓的清云道长,刚才还在吹牛拉大蛋鬼扯的什么炼丹门派啊祖师啊什么的,就更显的可笑至极了。

    赵煦其实也意识到了什么,虽然杨怀仁的方式有点粗暴,不过他却证明了他所说的话,的确是事实。

    这让赵煦开始担心起来,或许刚才他还是有些不信的,毕竟他是皇帝,杨怀仁说有人敢给他下毒,这确实有点危言耸听的意思。

    可现在发生的事情让赵煦不得不考虑,如果有一个人给他下毒,就说明很可能给他下毒想害的人就不止一个。

    他甚至联想到自己刚刚夭折的孩子,也有可能根本不是自然死亡,而是被人用下毒的方式给毒害的。

    而这些人的目的嘛,简直不要太明显,赵煦一想到眼下朝堂上不断有人上书让他立储,他就恨得牙痒痒。

    不过还有一点他想不明白,清云道长是他的皇后刘清菁向他举荐进宫的,如果清云道长是假的,那么这件事就有不同的可能了。

    要么是刘清菁故意安排了这个道长暗害自己,可她这么做对她又有什么好处?

    要么是另一个可能,刘清菁也是被人利用,或者说是在被蒙蔽之下,才做了这种事。

    而且死的皇子也是她的孩子,她就算再混蛋,也不至于害死自己的孩子这么不合情理。

    赵煦疑惑之间,寝宫外又有人求见,来的是朝堂上的几位大臣,个个都是如今在朝堂上一言九鼎的大人物。

    赵煦也猜到他们是来做什么的了,他本来是不想面对这些人的,他们总是劝他赶紧立储,赵煦自然不太待见他们。

    可眼下有杨怀仁在,而且发生了一件这么大的事情,现在让他们进来,好好看看假胡子道士毒发的样子,他也好质问一下,是谁这么大胆敢在背后指使给他这个皇帝下毒,目的又是何在。

    赵煦摆了摆手,通传的小太监便回身去请了几位相公进来。

    杨怀仁听着他们通报的名字,便知道这些人八成是听说他刚到京城便被皇帝召唤入宫觐见,所以特地赶来,是怕杨怀仁因为议储的事情在官家面前胡乱说话了。

    杨怀仁倒也不生这帮六七十岁的老头子们的气,还做出恭敬的样子来客客气气移步迎了他们进来。

    “学生杨怀仁,见过章相公、韩相公、曾相公、蔡相公、许相公、李相公和黄相公了!”

第1743章:杨怀仁大闹皇宫(九)() 
紫宸殿的偏殿里一下来了七位朝中重臣,只是他们给赵煦和昭怀皇后行礼之后很自然的站成了三拨。

    站在左边的是宰相章惇,跟着他站在一边的还有尚书左丞蔡卞和尚书右丞黄履。

    站在右边的则是枢密院使曾布和礼部尚书中书侍郎许将。

    而和左右两边都保持距离的人则是吏部尚书韩忠彦和门下侍郎李清臣。

    杨怀仁见他们之间刻意保持了距离,也明白他们之间是怎么回事了。

    虽然这七人里大都是新党人物,也有属于中间派的李清臣和许将,但似乎现在他们分派的格局和党争也没有太大的关系。

    从这几个人如何起势来讲,许将和黄履都是章惇提拔进中枢的,但如今只有黄履站在章惇一边,许将却跟章惇的死对头曾布站在一起。

    韩忠彦和李清臣能站到一起,还倒不算奇怪,而且李清臣这几年老的厉害,走路都似乎颤颤巍巍了。

    赵煦依旧懒得说话,苏公公问道,“诸位相公觐见,可是有要事启奏陛下?”

    章惇竟没有正面回答,那意思不像是对陛下不敬或者怎样,而是觉得苏公公多此一问。

    曾布抢着说道,“陛下今日又没有临朝,朝中政务繁多,臣望陛下龙体能尽快康复,好上朝亲政。”

    章惇不怀好意的斜了曾布一眼,这两个曾经站在一个战壕里的新党战友如今非常不对付,连样子都懒得做了,直接相互甩脸子看。

    章惇那意思就是说曾布装大头蒜了,谁都知道赵煦如今的身体已经不行了,太医院那么多太医虽然嘴上不会细说,但赵煦的身体日渐颓败已经药石无灵的事实,却已经是朝堂上人尽皆知的。

    曾布还说这些恭维皇帝的话,让为人十分刚正的章惇不喜。

    七人之间本就有嫌隙,他们能一起来觐见陛下,目的已经很明显了,一来是想找陛下再论议储之事。

    二来是知道杨怀仁刚刚回京便被陛下急召进宫,他们担心情况有变,所以一起赶过来查探情况。

    直性子韩忠彦看见角落里站着一个道士,开口问道,“清云道长如何在这里?”

    他想表达的意思是朝廷重臣觐见陛下,无关人等留在这里是非常不合适的。

    他嘴上说的是那个老道,实际上也在暗指刘清菁留在这里有些不妥。

    刘清菁自然明白韩忠彦是在说她了,可她又不想就这么离开,毕竟一会儿清云老道若是发起春来,她也怕老道胡乱说话把她给扯出来。

    所以她装作听不懂韩忠彦的话,兀自给赵煦斟了一杯茶水,做出一副妻子侍奉丈夫的贤淑样子。

    杨怀仁心里很想笑,笑他们之间的明争暗斗实在是无聊,可一想到这些国之重臣整天都不务正业搞斗争,他心里又感到很苦涩。

    特别是刚才几位大臣分成三拨站立,赵煦也是看在眼里的,可惜他并没有因此难过或者怎么样。

    仿佛他早就习惯了朝堂上的权谋争斗了,早已经麻木的不以为意,或者他心里更愿意看到这样的争斗,才显示出他皇权的存在感。

    这时候赵煦已经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就不想去管这些事了,他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就算他们整天上书要议储搞得他很烦,但却因为他们之间观点不同同样吵来吵去去,倒是给了赵煦多清净的时间。

    杨怀仁不想把炼丹道士给陛下下毒的事情就这么冷处理过去,于是主动站出来把刚才他说的事情给七位大臣简单叙说了一番。

    杨怀仁本以为当他说出有人暗中给陛下下毒的事情之后,这些人会非常吃惊,却没想到他们似乎早就料到了一切似的,只是稍稍做了做样子,并没有太多的惊讶。

    李清臣有气无力地说道,“老臣早就跟陛下说过,这些方士和炼丹的事情并不可信,可惜陛下不听,唉……”

    老头七十多岁了,说这种有些冒犯赵煦的话,他竟一点心理压力没有,好多少有点倚老卖老的意思。

    赵煦也果然没有怪罪他,毕竟自己以前犯的错误,他自己肯定不愿多提,所以也不做辩驳,而且如果杨怀仁说的事是真的,他自然不会饶过这些道士。

    看七位重臣的意思,似乎都是对陛下进食丹药的事情有些不屑,说不定心里还想着,如果什么仙丹真的有效的话,恐怕赵煦也不会把身体搞成现在的样子了。

    就在这时,假胡子老道似乎开始有些反应了,他一下别杨怀仁塞了十几颗药丸,药丸落进他的胃里之后,那层红色药皮很快就会融化,药丸中的猛药被吸收之后也很快就会发挥神奇的药力。

    假胡子老道也就三十多岁,说起来也属于青壮年的行列,正常人吃一颗丹药或许只是感到暂时的神清气爽,身体发热并产生一些幻想。

    可他一下吃了十几颗药丸,这药效发作起来,可就有他受的了。

    假胡子老道一开始感觉身体开始有反应的时候还想着极力忍耐,可药效实在太强了,不论他如何有定力,这会儿也开始渐渐控制不了自己了。

    他也是个正常的男子,众目睽睽之下,能很明显看见他裤裆里有什么东西把裤子给顶了起来。

    不仅如此,他的脸色,包括他身上其他皮肤的颜色,也开始变得通红起来,他感到了一阵阵的燥热像滚汤一般涌上了头顶。

    他身上忽然又感到奇痒难耐,然后便开始双手不断的抓挠,加上浑身潮热,他抓挠的也越来越猛,而且逐渐开始失去了常人的理智,连自己的外袍都给抓烂了,胸前的肉皮都给抓出了血痕。

    可他仍然无法止痒,在身上抓挠的频率和力度越来越大,很快便把身上抓的皮开肉绽,眨眼间一点儿完好地方都没有了。

    他身边的两个小太监似乎被假胡子老道的举动吓到了,下意识的往后退,试图远离这个发了疯的人。

    刘清菁见假胡子老道身上衣服几乎快要全部被抓烂,露出整个身体了,忙把脸扭到一边,大叫着让人赶紧把这个疯子拖出去……

    

第1744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 
小太监们极其不愿意去碰眼前这个鲜血淋漓,却依然浑身乱抓的疯子,但皇后娘娘的旨意又不好违抗,只得咬着牙上去拖人。

    而假胡子老道忽然感觉有人扯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竟忽然张牙舞爪地挥手打翻了拖他的人。

    这还不算完,更让在场人的惊愕的是假胡子老道接触到了人之后,发了疯似的往那个太监身上盖了上去,然后用那话儿没来由的一阵乱捅。

    小太监受了惊吓,哇呀乱叫着救命挣扎起来,场面一度陷入混乱之中。

    其他几个小太监想去拉他们的同伴,却发现同伴被浑身是血的疯子死命的抓住,他们怎么拉都拉不出来。

    还是一个稍微年长的太监急中生智,抱起一个供人坐的木头方墩头砸在了假胡子老道脑袋上,一下把他砸晕了过去,这才把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小太监给救了出来。

    场面忽然变得有点尴尬,假胡子老道本来还是个正常人,可吃了他炼制来献给陛下吃的丹药之后,却突然变了一个恶魔一般的疯子,而且当着众人面前做出那等猥琐之事,实在是令人难以启齿。

    刘清菁也因此变得有点怒不可遏,见太监们只顾着发愣,怒喝道,“你们这些杀千刀的,还在愣着干吗?还不赶紧把这个疯子的尸体拖出去!?”

    太监们被喝斥的一愣一愣的,杨怀仁却站出来制止道,“且慢!”

    刘清菁要把人拖走,还到了怒不可遏的地步,已经很明显说明她心虚,别忘了这个老道可是她当初举荐给皇帝陛下,还让他在宫中设置丹房,炼制丹药给陛下服用的。

    现在也已经证明,赵煦为什么吃了那些所谓的仙丹之后,会毫无自控的贪恋女色了。

    而且赵煦平时服用丹药,也只是一次服用一粒而已,一粒丹药便能让他陷入情欲中无法自拔,证明这些丹药里是被加入了极其猛烈的春药的。

    也难怪杨怀仁一下给假胡子老道喂食了十几粒这种丹药之后,他忽然间发了疯,做出那么让人不齿的事情来了。

    赵煦看着那具血淋淋的尸体,也有些恶心的意思,他望着杨怀仁道,“爱卿这是何意?”

    杨怀仁正色道,“回禀陛下,刚才清云道长在吃了他炼制并进献给陛下的仙丹之后,忽然就发了疯,包括诸位相公在内,也都看到了。

    微臣想知道,清云道长发疯,在诸位相公看来,究竟是什么原因。”

    赵煦脸色有点难看,一是因为他现在明白了他以前为何在服用了仙丹之后难以控制自己了,想到他堂堂一个皇帝,竟然被人用这种方式来控制,恨得他牙痒痒。

    另一点是因为这种事其实不用杨怀仁多嘴说出来,但凡是个正常的人,都能一眼看出来,而杨怀仁偏偏还要这么说,就是想得到几位朝中重臣的肯定了。

    几位相公偏偏这会儿听了杨怀仁的话不知如何回答了,平时不见他们照顾皇帝的颜面,这会儿却装聋作哑,没有人开口了。

    还是那个倚老卖老的李清臣,用他拉风箱似的声音说道,“王爷何苦多此一问?在场诸位都是自负清高之辈,如何让他们把那种话在陛下面前说出口来?

    唉老朽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也就顺着王爷的意思,当一回浑人,我们几个都看的清清楚楚,那个疯子之所以发疯,是因为吞下了过量的春药所致。”

    杨怀仁得到了他想要的话,也不好继续拨皇帝的面子,换了一种方式说道,“也就是诸位相公帮学生证明,这些江湖术士炼制了含有毒药的丹药来毒害陛下了。”

    没有人接话,算是他们认可了杨怀仁,连刘清菁也不知该如何掩饰了,想到大家一定会把事情的根源联想到她的头上,于是她忽然装出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来,站起身来跪在赵煦眼前。

    “陛下,都是臣妾不察,误信了小人谗言,才把此人举荐给了陛下,请陛下治臣妾的罪。”

    一张俏脸儿梨花带雨,着实惹人怜爱,赵煦似是想到了他们来的孩子不久之前刚刚夭折,他心里这件事上似乎是他对不起刘清菁似的。

    现在刘清菁又是自己主动请罪,赵煦的内心不由的软了下来,眼看就要开口饶恕了刘清菁的罪过。

    杨怀仁不等赵煦开口,忽然义正言辞的插嘴说道,“陛下,此人胆敢用如此猛药毒害陛下龙体,陛下若是就此别过不究的话,恐怕难以服众吧?

    若如此滔天大罪都可以其轻易饶恕,那陛下天威荡然无存,天下人都不会把陛下放在眼里了!”

    这些话说的铿锵有力,很明显有冒犯天颜的成分了,而且虽然杨怀仁没有指名道姓,却明显把矛头指向了昭怀皇后。

    章惇忽然感觉眼下的局面非常为难,刘清菁是他当初极力推荐给皇帝的,后来孟皇后被废,也是在他全力支持之下,劝赵煦册封当时的刘婕妤为贤妃。

    元符二年,也就是去年刘贤妃怀有龙种之时,更是他上书说后宫凤位空虚,刘贤妃怀有龙种,应当册立为后的。

    当时因为刘清菁出身低下,还曾经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也是章惇带领几位朝中重臣力排众议,劝赵煦说刘清菁可以母仪天下的。

    可刚刚发生的一切,已经证明刘清菁根本没有任何母仪天下的资格。

    事情在几位相公眼里非常明了,清云道长是昭怀皇后举荐给陛下的,那么清云道长敢在给赵煦服用的丹药里下春药,肯定是有人指使的。

    那么这个指使他的人,也就很明显了,大家一想到一位堂堂皇后,竟然为了后宫里争宠就给陛下下春药,说出去那都不是丢人现眼了,直接就是有辱国体。

    大家现在都不说话,是因为心里知道赵煦想来宠爱昭怀皇后,他们在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不想当那个出头鸟,惹了陛下的记恨,以影响到他们更关心的议储之事。

    但似乎发生了这种事,如果连他们几个朝堂上最有头有脸的人都不敢说的话,似乎也太说不过去了。

    

第1745章:杨怀仁大闹皇宫(十一)() 
蔡卞觉得他在几位老臣里算是比较年轻的,加上他跟杨怀仁还多少有些交情,便站出来说道,“皇后娘娘确实有失察之误,但罪过,应该算不上吧?”

    杨怀仁有些诧异,其实一开始蔡卞站在章惇身边,杨怀仁就有些怀疑了。

    虽然蔡卞也是新当中的头面人物,但相比章惇和曾布之流,他其实还是同情旧党的。

    尽管他是王安石的女婿,可他从他岳父那里传承来的,更多的是新政思想,而不是执着于党争。

    他觉得党争是可以排除掉很多改革弊政的阻碍,到如果党争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实际上也是对新法的施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的。

    所以在党争进行到某种程度的时候,他也在尽力规劝章惇还是把思想的重点转移到新法的实施上来。

    只是章惇这个人性格刚烈,坚持不把朝中旧党,甚至是同情旧党的中间派势力全部打压下去,新政就没法顺利的施行下去。

    蔡卞在这方面和章惇的想法是不同的,不过因为章惇是新党的领袖,他又是章惇的左膀右臂,所以才没有坚持自己的观点,并坚定的站在了章惇的一边。

    杨怀仁把斗争的矛头直指昭怀皇后,而昭怀皇后又是章惇的势力组成中非常重要,也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所以在这种局面下,蔡卞觉得他的身份可能很适合站出来做一个中间人,在章惇和杨怀仁之间斡旋,从而让双方停止争斗。

    他说的话明显就是替刘清菁开脱了,虽然这种话比较牵强,但蔡卞看到了一点,赵煦的个人情感上是比较倾向于刘清菁的。

    一来刘清菁是赵煦真正的喜欢的女人,这种情感就保证了即便刘青箐犯了错,只要她肯主动认错,赵煦就不会真的怪罪她。

    二来是因为去年刘青箐怀上了龙种,并在今年早些时候为赵煦诞下一位皇子。

    只是因为这个皇子从出生就身体羸弱,见风就病,病了还治不好,才导致没几个月就夭折了。

    这件事上,赵煦觉得他是有责任的,刘清菁给他顺利生下了皇子,他却没能照顾好这个儿子让他早早夭折,刘清菁也因此非常悲痛。

    所以哪怕是出于一种男人的愧疚心理,即便刘清菁犯了大错,赵煦内心里也会主动找理由帮她开罪。

    蔡卞也就顺便借着刘清菁在赵煦心中的地位做文章,即便他不用说什么冠冕堂皇的理由,这种话说出来,也一定会得到赵煦的认可。

    杨怀仁也想到了这些,只是他现在不得不和刘清菁站在对立面,有刘清菁在,他的计划便无论如何都实现不了。

    所以不论他接下来说的话做的是会如何得罪了赵煦和章惇等人,他也好做一回愣子了。

    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