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舌尖上的大宋-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朋友还是亲人,交往之中就是相互给脸面,既然你不给我娘面子,我也就不用给你留面子了。

    杨怀仁走上前来,也不给族长施礼,背着手昂首挺胸的问道:“敢问族长,杨家家族中的坟地分配,若是按照长房偏房这样来分,是不是有失公允?

    大家都是杨家的子孙,只不过有先生和后生之分,先生的不一定就有本事,不一定就比后生的对家族贡献大,难道偏房的就天生比长房的卑贱?”

    族长老头儿见杨怀仁傲气的样子本就讨厌,加上他开口连祖父也不叫,直接喊族长,更是来气,听了他一番理论,耻笑道:“规矩是祖宗定下的,不光我们杨家,别人家也是一样的。

    不过咱们杨家也是十里八乡出名的知理的家族,若是哪家子孙考取了功名,在朝廷里有了官职,或者有了军功,或是对家族声誉有了大贡献,当然可以例外。

    不知怀仁孙儿可是中了状元啊,还是当了官啊?就算你有几个臭钱,也不过是卑贱的商贾罢了。”

    族长这么一嘲讽,他身后几位叔伯辈分的人也跟着笑了起来。

    杨怀仁并不在意,在哥们面前装什么清高?他笑着拍起手来,“照族长这么说,我家这一房在祖坟地里要坟地,可就不止要一亩了,起码得要个十亩。”

    “你开什么玩笑?就凭你?你可知道,先祖上曾经出过一位七品的县令,他家修坟也不过分了一亩地而已,你一个秀才还想要十亩,你疯了吧?”

    “呵呵,到底谁疯了,现在还不好说呢!七品县令,就能在祖坟里分一亩的坟地,那我问你,若是一家出了两位三品品秩的子孙,又该怎么分配?”

    族长和后边的几位被这话惊得眼珠子差点瞪了出来,杨家家族虽然在本地也是个大家族,可是放到整个大宋来看,也不过是个乡野的家族罢了。

    大宋一朝百余年来,族中出过三四位考取了功名当了官的子孙,最高的也不过族长先前提过的那位七品县令而已。

    三品的品秩是个什么概念?对于整个家族的人来说,全齐州都找不出一个三品的官来,他们一辈子都不可能见到三品的大官。

    族长惊骇的舌头似的打了结一般说不出话来,他身后的一位口吃不清的问道:“三,三,三品?谁?”

    杨怀仁不紧不慢的向他们介绍了母亲,指着她身上的一身仪服说道:“你们都不认识吗?我母亲这一身,正是三品的诰命仪服。”

    杨母想起来她身上穿的可是三品诰命夫人的仪服,刚才被族长那么一问,竟然忘记自己如今的身份,这才庄严高傲的昂起头来,同时没忘记拉了拉身后的同样穿着诰命仪服的何之韵,让她也跟着到前边来,展示那一身高贵的衣服。

    杨怀仁接着说道:“这位是我的新媳妇,同样是诰命夫人,不过品秩低了一点,才五品,哥们嫌太低,刚才都没好意思显摆。”

    族长和身后的几个人刚才只以为她们穿的是京城里流行的富贵人家的衣服,现在听杨怀仁这么一说,才又重新仔细打量了一遍。

    仔细一看不要紧,就算这身衣服不认识,但那暗红色的衣服上绣的花纹却看清楚了,的确是五尾连凤纹。

    这能把凤凰绣在衣服上,也是有规矩的,民间出嫁的新娘子,可以戴凤冠,婚服上绣凤纹,不过按制只能是三尾的凤凰,而平时,普通百姓是不能这么穿戴的。

    绣在衣服上凤凰的尾巴羽毛数量,也显示的地位的高低,公侯家的诰命夫人所穿的仪服,是绣了五尾的连凤花纹,宫中妃嫔是七尾的,之后皇后和太后才是九尾的。

    杨家族长和众人就算没亲眼见过,起码也在书上读到过相关的知识,眼前一老一少两位夫人身穿这样的仪服,那就证明了她们诰命夫人的身份。

    但最关键的是,她们能被册封为诰命夫人,也是母以子贵或妻以夫贵,那就证明了另一位拥有三品品秩的人,就是杨怀仁了。

    族长的脸色和口气这么一来立即变软了,他小心翼翼的问道:“那么你……”

第276章:家族大明星() 
“我怎么了?我就是另一位三品的侯爷!”

    “侯,侯爷?”

    “怎么?不信吗?”

    族长老头儿一下乐开了怀,嘴巴差点就裂到耳朵根了,本来煮着的柺棒也扔了,冲上来就抱住了杨怀仁,嘴里喷着吐沫星子大嚎起来,“老天有眼啊,杨家终于出了一位侯爷了。”

    杨怀仁被他这突如其来的一抱给整蒙了,本以为这帮老家的长辈们一听他是侯爷,会吓得战战兢兢,他母亲也因此有了面子。

    可千算万算也没料想族长竟开心成这样,刚才还对他母亲不屑一顾的事情也好似全都忘了,好像不曾发生过一样。

    别看族长老头儿七十多岁了,手臂力量还很大,紧紧抓住杨怀仁跟螃蟹似的不肯松开,估计后世的追星族见了心目中的大明星也就这待遇了。

    “老朽十八年前夜观星象,见东方紫微星曜,早就算出来杨家早晚要出一个旷世奇才,果然不出老朽所料,怀仁孙儿就是天上的紫薇星君下凡,降生到咱们杨家了!”

    族长都这么说了,杨怀仁其余不认识的叔伯长辈也连声附和,搞得杨怀仁十二分的服气,族长不愧是族长,这种瞎话随口编出来跟玩儿似的。

    十八年前的今天正是哥们这副身子出生的日子,你那么有眼光,算的那么准,你咋不早点对我爹娘好一点呢?

    哥们辛辛苦苦混了个侯爷的名头那是多么的不容易啊,到你这里好像成了你掐指一算的功劳,杨怀仁对族长这么老又脸皮这么厚的人,只能送他三个字:六六六!

    杨母也不管自己儿子被老头子抱着不松手,适时的问道:“那我家要地的事情?”

    族长寻思着,老六家的儿子现在是三品的侯爷了,那以后杨家在齐州地界上那就是独一份的名门望族,别说历城县令这种七品芝麻官,就是齐州知州谢长礼这么大的官,也得给杨家三分薄面。

    别说杨刘氏一个三品的诰命夫人跟他在祖坟里要地,现在要啥他都肯给。

    “不就祖坟里的十亩地吗,有有有,砍一片林子就有了。”

    这下轮到杨母吓坏了,十亩地之说也是杨怀仁开玩笑那么随便说说而已,真给他这一房十亩地,盖座庙都够了。

    “不用十亩,一亩就够,只不过扩建一下陵墓,周围砌一圈围墙就好了。”

    族长不乐意了,这才松开抓住抱住杨怀仁的胳膊,对杨母又一番说教,“老六家的,这就是你不懂事了,怀仁孙儿现在贵为侯爷,一亩地也就够你将来和老六用的,可怀仁孙儿百年之后呢?他的子子孙孙呢?

    杨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位侯爷,那可是杨家多少祖宗祖祖辈辈积的阴德,这墓地不整的体面大气一点,让人家笑话。

    所以啊,这么想来十亩也不够,东边那片林子有二十几亩,都给你家了。”

    杨怀仁越听越不对味,啥叫百年之后?老头你会说话不,不会说能不说不?

    哥们这才十八小伙一朵花,人见人爱人人夸,咋还现在就打算起我死后下葬的事了?

    还有呢,哥们媳妇才刚娶进门没多久,儿子还没影呢,怎么连他们的身后事你都给安排好了?

    他这个侯爷的功劳又扯到祖宗头上去了,杨怀仁气得叉着腰,刚要跟族长老头子理论,杨母赶忙跟族长推辞道:“老祖宗太抬举了,要真在祖坟这么重要的地方给我们这一房二十几亩地,族里其他叔伯兄弟们该不满意了。”

    族长回头指着他身后的杨家家族里几位有头有脸的男丁们问道:“老子就是给老六家那片二十几亩地的林子了,咋了,谁不服气,现在就站出来,老子把他腿打断!”

    老头的话就是管用,人家在杨家村自称“老子”也是顺理成章,谁叫人家是族长呢?杨怀仁那几位叔伯唯唯诺诺,没有一个敢反对的。

    看来谁也不是傻子,老六家的小子现在是侯爷了,人家动动小指头就能把你扳倒,而且还能让你永远翻不过个来那种,眼下巴结还怕排不上号呢,谁还敢不满?

    杨怀仁现在最想做的事情,就是给族长老头鞠一躬,然后伸出两个大拇指,赞一句“实力演技派”,刚才还固执的跟杨母讲规矩什么的,如今对他简直就是粉丝见了大明星一般的爱戴。

    这已经不能叫做一百八十度大反转了,而是转体三百六十度再屈体反向转七百二十度,最后入水零水花,换你是裁判,你不给个十分的满分,你都不好意思说你懂啥叫旋转。

    杨怀仁见推辞不掉,也只好劝母亲接受了族长的好意。

    “娘,不就二十多亩地嘛,也不算多么大,族长叫咱收下咱就收下,老祖宗的面子咱得给啊是不?

    再说了,您不是要给爹修个体面的坟冢嘛,咱又不差钱,你可劲的造,只要工匠们有本事,咱家造个金字塔都行。”

    族长好奇的问道:“怀仁孙儿,啥叫金字塔?”

    杨怀仁总不好给他解释古埃及法老陵墓的事情,只好逗趣道:“就是金子造的塔,就叫金字塔。”

    众人眼睛都直了,似乎想象里真的在杨家祖坟地里盖起来一座金光闪闪的宝塔,天晴的时候,十里地之外都能闪晃了眼。

    族长老头儿高兴坏了,非要请杨怀仁一家的祭祖队伍进村去他们长房家住着的家族祖宅,他要大摆筵席,庆祝家族里这空前的荣耀和盛事。

    杨怀仁一家四口瞬间化身家族大明星,走过的地方所有乡亲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激动的大声称赞着杨怀仁。

    三房家的伯父就说打小就看出来杨怀仁不是一般人,什么司马光七岁砸缸那种智慧,咱家怀仁侄儿三岁就有了,当年他亲眼看见怀仁侄儿砸缸救了一条鱼呢;

    五房家的婶子就赞弟妹好福气,嫁给了老六,又生了这么一个有本事的儿子,娶的儿媳妇那叫一个漂亮,仙女下凡也不过如此了……

    杨怀仁这明星当得心里是喜滋滋的,不过至于砸缸救鱼这种事,倒不能证明他小时候多么聪明,能证明的是他小时候就有成为吃货的潜质了。

第277章:说媒() 
杨怀仁祭拜完了他在这个时代的先父,换下了粗布麻衣,换上了母亲给他准备的

    他身材中等,本也不算是多么高大威猛,但是人靠衣装马靠鞍,换了这一身行头,把整个人高贵霸气的气质显现了出来。

    这些看在乡亲们眼里,又是一阵天花乱坠的猛夸,村里的姑姑和婶婶们,又动了旁的心思,自己的婆家或者娘家,总有一些正值妙龄的侄女外甥女什么的,若是能攀上杨怀仁这门亲家,将来在族长眼里都能被高看一眼。

    不断有人靠近杨母的乘坐的马车,隔着车厢高声向里边传递消息,大致的意思就是询问杨怀仁这个侯爷有没有纳妾的打算。

    杨母第一次被人这么追捧,自然是乐不可支,不过对于儿子纳妾不纳妾的问题,她还算开明,只推说只要儿子和新妇何之韵肯,那就没有问题。

    于是这帮姑姑和婶婶们又跑去围何之韵乘坐的马车,变着花式的各种推荐自己的亲戚,把那些女孩儿们说的天上有地上无,连何之韵这样的大美女听了都自惭形愧了。

    可是她毕竟是个媳妇儿,心里再怎么生气,也不好给这些长辈们脸色看,只好陪着笑脸把这烫手的山药丢给了杨怀仁。

    杨怀仁骑着高头大马前边正走的高兴,忽然听见身后叽叽喳喳冲过来一群中年妇女,扭过头去看时,何之韵的车帘也拉开了,两束犀利的目光射在他后背上,好似在他脊背上刻了一行大字:你纳一个我看看?

    杨怀仁只好苦着脸应付那些媒人们,心道长得帅又有钱也是很苦恼的,人家挤破了头要给你作妾这种事,本来应该高兴的,可是哥这么纯情专一,怎么能随随便便就纳妾呢?

    还是族长这位堂祖父给他解了围,赶跑了那些打了鸡血一样的女人们。

    杨怀仁刚要道谢,嘴巴张开了一半,却听族长老头说道:“唉,家族里这些女眷,越来越不像话了,怀仁孙儿今日衣锦还乡,去祠堂祭拜祖先才是正事。

    再说了,她们说的那些小娘子们,都太夸大其词了,等拜祭完祖宗灵位,堂祖父给你说个好的,那可是老朽的亲外孙女,那才是真正的大家闺秀……”

    我去,你真是我亲爷爷,她们不靠谱,你这唱的也全没在调上,你亲外孙女,那不就是我表妹嘛,这近亲结婚不允许的懂不懂?

    后来一琢磨这是古代,只有直系亲属不通婚的规定,却没有旁系亲属不通婚的规矩,甚至老人们,特别是家族意识很强的老顽固们,为了保持家族血统的纯正,更愿意撮合这种表亲关系的青年男女成亲。

    皮球是母亲踢给何之韵,何之韵又传给他的,可到他这里,他又要传给谁?看了看一边一直跟着他的天霸弟弟和小七,杨怀仁问道:“你俩谁想娶媳妇了?”

    天霸弟弟身材上可以说是傲视群雄,可年龄上实际也不过才十五岁,算起来也是情窦初开了,只不过这小子现在心里光想着吃,对于男女之事还不怎么上心。

    听杨怀仁要给他介绍媳妇,天霸弟弟傻乐着说道:“呵呵,多谢哥哥美意,小弟年纪还小,不如过年小弟十六岁的时候再说不迟。”

    靠,杨怀仁瞪了他一眼,心道以为你小子多么清高呢,看着是个老实孩子,原来心中早有打算,他连啥时候找对象都想好了,真是人不貌相,饭量不可用锅量啊。

    杨怀仁再转头去看小七,小七这种半夜喜欢睡房梁的人都被这目光吓得一哆嗦,忙开口推辞道:“我也还小……”

    杨怀仁气不打一处来,抢过话来骂道:“你小个屁啊,你比我年纪都大,也是时候找个媳妇了,总睡房梁干啥,你又不是属老鼠的。”

    没等小七答话,族长老头儿已经吓跑了,嘴里念叨着:“我外孙女才不给人家当童养媳……”

    小七一头黑线,杨怀仁和天霸弟弟却笑得前仰后合。玄参不知道什么时候从队伍的后边敢到了前头来,笑眯眯的问道:“刚才你们聊什么呢?我听着好像是侯爷给要谁介绍媳妇?”

    “靠,你个老色鬼,刚才还在后边八丈远的地方呢,我们说别的话你也不曾听见,一说到介绍媳妇,你就顺风耳了是不?”

    “哪里哪里,”玄参辩驳道:“其实我过来是一片好心,侯爷刚拆了夹板,我过来看看你有什么不适没有。”

    “你这理由找的,啥时候这么油嘴滑舌了?”

    杨怀仁打趣完了,又重新打量了一下玄参,“不过话说回来,咱们金菊堂里的内卫,除了几个从宫里出来的,其他还都是正常的男人,大家都二十多岁了,怎么都没有成亲呢?”

    一问之下,小七和玄参的脸色一齐黯然。小七解释道:“不敢欺瞒侯爷,那几个早年间做了太监的,被人笑话是‘无根之人’,其实我们这些人,虽然是男人,也同样是无根之人啊。”

    玄参接着说道:“是啊,我们原先都是无父无母别人贩子当牲口买卖的贱藉奴仆,很小的时候就被叶公公买回家中,然后训练成内卫的。

    小时候就为了吃口饱饭,所以拼命迎合叶公公,后来成了内卫,干着些秘密的勾当,为了不走漏消息,不暴露身份,是不可以成亲的。

    就因为这样,我们和那些太监们一样,不能成亲,也就不能有家,没有家,也就没有后代,和无根之人又有什么区别?”

    说完了这些心里话,两人不约而同的低下头去兀自为自己悲惨的命运而默默忧伤。

    不过这倒提醒了杨怀仁,别人为了各自不同的目的而活着,这些内卫们,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单纯为了能活着。

    一个人的力量太微小了,内卫的组织庞大,力量巨大,就算这些规矩不人道,却也不是某一个人可以反抗的。

    如果他可以给这些内卫们建立家庭,让他们感受到人间的亲情和温暖,是不是就能让这些内卫们变成真正的自己人?

第278章:散财() 
杨怀仁忽然想起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来,根据历史上的记载,高太后是明年去世的,而且是病死的。

    不过历史既然是人写的,而且是胜利者书写的,那么她是怎么死的,就很值得怀疑了。

    这个其实倒不用杨怀仁操心,他担心的是,高太后死后,这个在大宋全国有五千人的菊花内卫组织,后来怎么样的?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写进历史的。

    在不久的将来,作为这场权力斗争中胜出的赵煦,如果知道了有这样一个对他有威胁的组织存在,一定会斩草除根,将内卫一举消灭。

    如果没有发现,或者消灭不干净,这帮人将来又去了哪里?这些人可都是身怀各式各样的绝技,对社会安定有绝大潜在威胁的人。

    杨怀仁突然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如果他能进一步掌控内卫,让这些生活在阴暗中的人改邪归正,成为将来守卫大宋的一股力量,那不就是功德一件?

    他想起玄参刚才说过的话,内卫中人,其实并没有具体的生活目标,因为他们身份卑微,生性孤独,属于远离人类正常的感情世界的一群人。

    如果能从另一个角度对他们的心理进行干预,比如帮助他们组建家庭,让他们生儿育女,感受到亲情温暖,体会到人间的快乐,他们的生活有了寄托,有了希望,他们会不会真如杨怀仁所愿,变成一股正能量呢?

    杨家村正中央,是一片巨大的类似广场的空地,看来这就是家族集会的地方了。广场的北面,便是杨家的的祠堂所在的大院了。

    祠堂所在的建筑群历史悠久,据说在唐代就有了,几百年里历经风雨飘摇,见证了杨家家族不知多少代人的出生,成长和死亡。

    像这样的土木结构的建筑,能存在几百年,肯定是经历了无数次的修葺,墙壁上不同颜色的砖石和铆了不知多少次铜钉的横梁,更证明了这它曾经的岁月。

    杨怀仁一家跟着族长恭恭敬敬的进行了祭拜先祖灵位的仪式。

    古时候重男轻女,按照往常的规矩,像杨母和何之韵这样的家族媳妇,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