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军户小娘子-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芸娘无奈,只好将那日进防守府送面脂遇到王远,之后又被迫速速定亲,再之后与萧靖北商定婚事等一一告诉了许安慧。

许安慧的面色随着宋芸娘的讲述不断变换,一会儿气愤,一会儿激动,一会儿又感慨,最后她问道:“你仓促之下与萧靖北订婚,是为了逃脱王远的权宜之计,还是真的打算嫁给他?”

宋芸娘一愣,随即羞涩道:“开始只是想有一纸婚书,后来……萧大哥那般诚心,我爹也同意了他的建议,我……我终是不能辜负他。”

许安慧迟疑了会儿,问道:“芸娘,你是真心心悦萧四郎?”

宋芸娘一愣,却还是红着脸,微微点了点头。

许安慧面色有些失落,她轻叹了一口气,道:“罢罢,这也是你们的缘分。这萧靖北的脑子倒挺活,居然被他捷足先登了。你说我家安平怎么就没有这福气呢,白白早认识了你几年,为了你家入赘一事,自己傻不拉几地跑出去参军,都不知道想个变通的法子。”

宋芸娘便想起了许安平对自己的一往情深,想到了躺在箱子底的那支玉镯,她心里很有些难安,便自责道:“安慧姐,我知道我对不住安平哥,对不住你,对不住张婶婶,我……”说罢,却忍不住落下泪来。

许安慧忙掏出手帕为芸娘拭泪,柔声劝道:“今天是你的大好日子,快别这样。这就是缘分,有道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可不就是说的你们。我家安平和你做了五年的邻居,那萧四郎才和你认识几天,却偏偏把你的心给偷走了……”

她见芸娘满脸自责,忙宽慰道:“你放心,安平那里,以后我见到他会慢慢劝说,至于娘那里……”许安慧皱了皱眉,接着说:“她昨日对我说起你的亲事时,的确有些怨言,主要是有些怨你们家当时非要招赘,害得安平急得离家参军。现在安平在外刀枪箭雨,你居然订了亲,却又不提入赘一事了。我昨日已经劝了她大半天,你改日有空也对她解释解释。她一直将你当亲生女儿般看待,你只管将你今日告诉我的缘由讲给她听,不要让她继续误会,伤了我们两家这五六年的感情。”

宋芸娘沉默了一会儿,轻道:“我看张婶婶的意思,好像很喜欢靖娴,我还以为……”

许安慧嗤笑了一声,“也不知这萧靖娴怎么就得了我娘的青睐,可能我娘也是太孤寂了吧,萧靖娴又惯会讨她欢心。听说这萧靖娴本是庶出,从小在那高门大院里长大,我看她只怕最会看人眼色和讨好人,我娘本性单纯,哪里吃得住她那一套。”

宋芸娘忍不住笑了,“我看靖娴对你也亲热得很,怎么你好似不太喜欢?”

许安慧白了芸娘一眼,淡淡道:“我这人最怕谁无事献殷勤,越是莫名其妙对我好的我越防备。”她顿了顿,又瞪着芸娘,“你别转移话题,我娘平时最疼爱你,一心想娶你进我家的门,只是……只是后来又是安武……出事,又是你们家坚持招赘,这才寒了我娘的心。她之所以有接纳靖娴的意思,还不是因为觉得安平与你没有希望了。”

芸娘听闻此言,便知道不论是张氏,还是许安慧,心中多少都是有些怨言的,将来许安平回来,不知道又会是怎样的情形。想到这里,芸娘只觉得又愧疚又难过,心中的喜悦也减弱了几分。

作者有话要说:  《边城纪事》今日开始更名为《军户小娘子》,更名后,主要人物不变,剧情走向不变,文风不变。敬请亲们继续关注和支持!

☆、萧靖北的提亲(下)

正屋里,宋思年和李氏已经商定了订婚事宜,双方写下了结亲的婚书,正式定下了亲事。

宋思年一颗心落了定,只觉得宋芸娘的亲事有了着落,既不用继续留在家里当老姑娘,也不用担心王远的逼迫。而且,有了萧靖北的承诺,就算自己百年之后,也不用担心军职无人继承,荀哥儿也可以继续做学问,寻求仕途之路,觉得再无困扰为难之事,便有些喜形于色。李氏等人也是满面笑意,一起有商有量地谈起了嫁娶的具体细节。屋外虽然是深秋的寒风,屋内却喜气融融,好似阳春三月。

谈及正式迎娶时间之时,却有了小小的争议。李氏坚持要在年前迎娶芸娘,宋思年却非要留芸娘在家里再多过一个年才嫁出门。双方争执了半天,最后还是刘媒婆出来打了圆场,她高声笑道:“好好好,你们一个急着要娶,一个舍不得嫁。只是这嫁娶都是迟早的事情。我就为你们定个中间的日子,在年前嫁过去,正月里回门时再在娘家多住几日。至于具体日子,我们再请算命先生定,可好?反正你们两家住得这么近,走不了多大一会儿就到了。虽说是嫁,其实也仍是在身边呢!”

宋思年和李氏想了想,也都笑着接纳了刘媒婆的建议。商定了具体事宜,已到了午饭时间,厨房里已经飘来了饭菜的香味,宋思年等人这才发觉经过了一番细细商讨,居然已经是饥肠辘辘。

吃饭的时候,宋思年、柳大夫、萧靖北和荀哥儿坐在正屋里,宋芸娘、李氏等人则在厢房里摆了一桌。宋芸娘本欲请隔壁的张氏一起过来吃饭,可走到门口又有些心虚,只好转了回来。她想着待会儿一定要好好向张氏解释一番,求得她的原谅。

正屋里,宋思年太过兴奋和高兴,一时喝得有些多。他满脸通红,大着舌头,一会儿和柳大夫高谈阔论,一会儿沉着脸教训荀哥儿,一会儿又一脸凝重地告诫萧靖北,最后还又哭又笑、意气风发地吟起了诗。

宋芸娘在厢房里听得哭笑不得,想起父亲以前在江南时,常常在有些醉意的时候坐在院子里悲春伤秋、吟诗作赋,自从家里落难以来,倒是第一次如此,便不觉又有些心酸。她虽然很想过去劝导父亲,碍于还要待客,只好端坐不动。

李氏慢条斯理地吃着饭菜,见桌上几个菜荤素搭配,色香味俱全,心中暗暗赞叹芸娘的手艺。同时,她又在暗暗观察芸娘,见她举止从容,端庄有礼,听到宋思年表现失常,虽然面露忧色,但仍不动声色地端坐在桌旁,热情招呼客人,便对芸娘越发满意。

饭后,宋思年状态激昂,硬拖着萧靖北说个不停,将芸娘从小到大的趣事、平时的习惯、好恶细细说了一遍,又不停地告诫萧靖北一定要好好对待芸娘。萧靖北耐心地陪坐在一旁,一边笑着应承宋思年的嘱托,一边用心记下关于芸娘的一切细节。

李氏等人俱是哭笑不得,只好傻傻坐在厢房里。宋芸娘收拾了碗筷去了厨房,托付许安慧代为招呼李氏等人。许安慧见李氏枯坐,便随意聊了起来,“李婶,您家靖娴真是乖巧懂事,我娘很是喜欢她呢!”

李氏笑道:“我家靖娴叨扰了令堂这么久,说起来我真是心里难安,本是要亲自上门道谢的,可是前段时间身体一直不是很好。今日本为提亲一事过来,却不好顺便去拜访令堂,改日一定要专程上门道谢。”

许安慧闻言一惊,心想最好不要拜访。她方才本是为了打破沉默和尴尬,无话找话,谁承想找出了麻烦。张氏此刻心中正有一根刺,若李氏贸贸然上门拜访,不是让那根刺刺得更深吗?想到此处,许安慧便笑道:“您太多礼了,说起来,我还要感谢靖娴替我照顾娘呢,都是互相帮忙的事情,不要讲那么多客套。您这些日子还要忙萧四爷的婚事,这点子小事不要记挂在心上,我会给我娘转达的。”

厢房里,许安慧和李氏等人在无话找话地聊着。正房里,宋思年仍在意气风发的高谈阔论。最后,柳大夫忍无可忍,叫上荀哥儿一起扶宋思年回房歇息,萧靖北这才抽身出来,去厨房寻宋芸娘。

低矮的厨房里,宋芸娘正在低头忙着洗碗,见屋内光线一暗,忙抬头看去,却见萧靖北高大的身影站在门口,他背光而立,虽然面容模糊不清,宋芸娘却可以感受到他炙热的目光紧紧盯在自己身上。

“芸娘,我……”萧靖北刚开口,却听得李氏在院子里唤他,他犹豫了下,匆匆对芸娘说:“我在城墙处等你。”便转身去找李氏。

李氏见天色不早,想着今日举家出门提亲,家中只留有萧靖娴照顾钰哥儿,有些担心,便提出告辞,和刘媒婆、萧靖北、王姨娘一起,带着婚书和宋芸娘家的回礼,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宋家。

萧家一家人告辞后,柳大夫见宋思年已经熟睡,他想起下午约好了人家要出诊,便也提出告辞,并带上荀哥儿一同前去。这些日子,柳大夫的名气慢慢在张家堡响亮了起来,他医术高明,诊费收得低,一些军户们得了病都不寻胡医士,而只找柳大夫。一开始的时候,柳大夫并不怎么收诊费,后来因患者家人的坚持,才勉强略微收一点,家境好的收点银钱,家境不好的或者不收,或者象征性地收些米粮、蔬菜、鸡蛋之类,柳大夫的生活也滋润了许多。

柳大夫叫上荀哥儿一同出门,荀哥儿已经背好了柳大夫的小药箱,规规矩矩地站在一旁,端端正正的一个机灵小药童模样,柳大夫看着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宋芸娘送他们二人走出院门,柳大夫走了几步,又特意转过身来,欣慰地说:“芸娘啊,萧四郎这小子虽然接触的时日不长,但我阅人无数,看得出他是一个值得托付终身的好男儿,我和你爹都对他很满意。”想了想,又打趣道:“还是义父我的眼睛狠,早就看出你对这萧四郎不一般,看来果不出我的意料。”

芸娘羞红了脸,嗔道:“义父——”

柳大夫哈哈大笑,伸手捋了捋胡子,带着笑意离去。

许安慧帮着宋芸娘一起洗好了碗筷,又将正屋和厢房里的桌椅摆放整齐。收拾完毕后,她记挂着母亲,便向芸娘告辞。宋芸娘想了想,也决定和许安慧一同去隔壁看看张氏。

许家的院门虚掩着,院子里静悄悄的,只有几只啄食的母鸡时不时发出一点儿动静。

宋芸娘和许安慧走到张氏的厢房,推门进去,却见张氏正坐在炕上,一边垂头缝制着一件男子的衣衫,一边时不时伸手拭泪。

许安慧忍不住走过去,问道:“娘,您这又是怎么啦?”

张氏刚在沉浸在心事里,似乎这才发现房里出现了两个人,很有些吃惊,看到宋芸娘后,更是面色一冷,有些赌气地说:“我在为安平做衣服呢,也不知他现在怎么样了,还不知衣服做好了他穿不穿的上……”说罢又抬手拭泪。

许安慧气恼地说:“娘,看您这是说的什么丧气话。安平现在好的很,听官人说,他好像又立功了,只怕还能够再得些奖赏呢!”

张氏面色一喜,随即又丧气道:“那又有什么用,一大把年纪在外受罪,连个疼他的媳妇都没有。”张氏虽然有些相中了萧靖娴,但那是在安平和芸娘没有可能的情况下,此刻得知芸娘不但订了亲,还不是招赘,越发郁闷不已。

宋芸娘闻言面色尴尬,她轻轻走到张氏面前,诚恳地看着张氏,充满歉意地说:“张婶婶,我对不住您。我……” 芸娘“我”了半天,却不知如何开口。毕竟她从未给过许安平任何承诺,既未应约,又谈何失约。可是,许安平对自己那么好,自己总是碍于面子狠不下心拒绝,更是给了他鼓励和希望,事到如今,自己总要担一些责任。

许安慧见芸娘支支吾吾,便不耐烦地将芸娘定亲的缘故竹筒倒豆子般的爽爽利利说了出来。

张氏闻言怔了半天,失神地说:“原来竟是这个缘故,这也真是机缘巧合。”想了想又问:“萧四郎提出的那个建议,你爹应允了?”

芸娘无言,微微点了点头。李氏便痛心地说:“为什么我家安平就想不到这种变通的法子呢?”说罢,又充满希望地看着芸娘,“芸娘,你这是为了逃避王防守的权宜之计,是和萧四郎演的一出戏对不对?你们的婚约还可以解除,是不是?”

宋芸娘愕然,愣愣地摇了摇头。许安慧忍不住道:“娘,您这是什么话,宋家和萧家今日把迎娶之事都谈定了,怎么会是演戏?”

宋芸娘看着一脸失落的张氏,咚的一声跪下,忍不住泣道:“张婶婶,我……我和安平哥有缘无分,安平哥人那么好,以后一定会找到更好的姑娘。”

张氏看着芸娘单薄的肩头不停的颤抖,犹豫了一会儿,还是伸手轻轻扶起了芸娘,叹道:“罢了,终是我们安平没有这个福气吧。”

作者有话要说:

☆、宋芸娘的愧疚

张氏与宋芸娘说开了心事,便坐在炕头,拉着芸娘的手长吁短叹,一个劲儿地在那里感叹,不能让芸娘做自己的媳妇是多么遗憾。她本是个爽利的妇人,却在接踵而来的几重打击下变得婆妈和唠叨。芸娘无奈,只好静静侧坐在炕边,耐心听着张氏的絮叨,眼睛却呆呆盯着从窗外照进来的阳光投在地上的光影,看着它慢慢移动,想着自己的心事。

许安慧无可奈何地翻了翻白眼,打断了张氏:“娘,芸娘家里还有事情呢,您怎么说个没完,再说就到了吃晚饭的时间了。”

张氏向窗外看了看,见天色果然已经不早,便道:“芸娘,今天和安慧一起就在我这里吃饭吧,咱们娘三个好好说说话。我烧几个好菜,你待会儿给你爹和荀哥儿端点儿过去。”

宋芸娘见张氏眼里充满了期盼,婉拒的话怎么也说不出口,只好点了点头。她看着冷冷清清的院子,心想,怪不得张氏愿意留萧靖娴在家里住,看来她天天一个人守着空荡荡的院子太过孤寂,想有个人陪着说说话。

她又想起以前的许家。那个时候,院子里有三个生龙活虎的大小伙子天天进进出出,拌嘴打闹,是那么的生机勃勃,热闹非凡。随着许安武、许大志的先后逝世,安平和安文一个去当兵,一个去读书,许家院子便一下子冷清了下来。芸娘以前倒是经常过来寻张氏聊天,一起做些针线活。只是这几个月因宋思年的腿受伤,芸娘一人要做两人的活,每日很是劳累,却是一直没有时间过来找张氏说话。

萧靖娴的出现倒是填补了这个空白,家里多了一个人,平时说说笑笑,张氏心情也好了很多。只是因为萧家今日举家出动到宋家提亲,所以昨日萧靖娴便被萧靖北接回了萧家,以便今日留在家里照顾钰哥儿。

许安慧看着苍老了许多的张氏,想到五年前她还是一个开朗爽利、麻利干练的中年妇人,现在不论是神态,还是精神都已经像六旬老妇,也很有些心酸。她无言地跟着许安慧进了厨房,默默准备晚饭。

晚饭的时候,三个女人说说笑笑,倒也热闹。张氏难受过后,也渐渐想开,她毕竟是真心疼爱芸娘,此刻便也接受了芸娘定亲的事实,虽然内心仍有些不自在,但表面上已经是神色如常。吃到后来,却仍是不甘心地问:“芸娘,张婶我说句不中听的话,你这亲事还是要郑重。那萧四郎想的主意虽然好,但我寻思着还是不太妥当。你想啊,凡事都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你们将来没有儿子呢?万一你爹等不到你们儿子就……”

许安慧见母亲越说越不像话,宋芸娘的脸色也有些难看,忙笑着打断:“娘,哪有那么多的万一,您怎么就不往好处想,万一萧四郎立了更大的功绩,万一荀哥儿以后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大得能够将芸娘家的军籍除去呢?凡是还是要往好处看啊。”

张氏也发觉自己说的话不太对劲,她讪讪地笑了笑,想了想,又道:“芸娘,这萧家搬来的时日短,人也不了解,你的婚事还是不要太过仓促,不如好好再相处一段时日再说?”

芸娘看着张氏,有些无语,只好向许安慧露出求救的眼神。许安慧无奈地叹了口气,不耐烦地说:“娘,芸娘心里有数的。什么时日短,不了解。您和萧四郎的妹妹萧靖娴相处的日子还要更短,但我看您不是对她比对我还好吗?”

张氏一愣,也无奈地笑了,笑骂:“这种醋你也吃。人家靖娴陪着我这个孤老婆子解闷,有她照看我,你也可以少担些心啊。”

许安慧只好顺应道:“是,改日我定要好好谢谢萧靖娴替我照顾娘。”她小心看了看张氏的面色,又道:“我看那萧靖娴不是个简单的女子,您可别存了让她做儿媳的心思。她出身高,人又娇贵,哪里吃得了什么苦。我那傻弟弟,也就只能找个单纯的乡野姑娘算了。”

张氏看了眼芸娘,面色又沉了下来,她怏怏地说:“安平那个倔驴子脾气,谁知他什么时候想通了才肯娶媳妇。可怜我这个孤老婆子,这把年纪还包不上孙子,我对不起你爹,对不起许家啊……”说着说着,就有些泪眼婆娑。

许安慧和宋芸娘忙着安慰张氏。好一番劝说才令张氏慢慢平静下来,不由的拉着芸娘的手又是一阵长叹。张氏的这一番举动令宋芸娘喜悦的心情蒙上了一层阴影,充满了愧疚感。

晚饭过后,郑仲宁见天色不早,便来接许安慧回家,见到芸娘,想起昨日许安慧愤愤地提起她定亲一事,便忙想她道喜。

芸娘羞红了脸,忙侧身轻轻回了一礼。

郑仲宁爽朗地笑了,大声说:“宋娘子,你很有眼光啊。萧四郎是难得的好男儿,胆识高,武艺强,为人还十分仗义……”

宋芸娘闻言越发双颊绯红,羞涩地垂下了头。

郑仲宁还在夸着,却被许安慧几声咳嗽打断了,他见许安慧不停地使眼色,不觉一愣,看看一旁面色有些不愉的张氏,却有些明白了,他顿了顿,忙改口道:“前几日听严大人说,周将军的军队将鞑子拦在了定边城外,听说安平所在的骑兵队很是勇猛,立功不少。”

张氏和许安慧闻言都是喜笑颜开,拉着郑仲宁问个不停。

宋芸娘心里也为许安平暗暗高兴,只期盼他能够立更大的功劳,自己心里的愧疚感也能稍稍减轻一点儿。她见张氏他们聊得火热,又记挂家中的父亲,便先行告辞,回了宋家。

一进家门,便闻到一股冲天的酒气和酸腐气味,宋芸娘走进厢房,却见宋思年四仰八叉地躺在炕上,打着呼噜,被子皱巴巴地堆在一旁。炕边的地上,已是吐了一堆,连床褥上、被子上都沾了一些。

宋芸娘叹了一口气,去厨房烧热水,准备清洗脏了的被单。此时天色已近全黑,寒气逼人,荀哥儿到此刻还没有回来,只怕也和往日一样,太晚了就直接在柳大夫家歇息了。宋芸娘连个帮手也没有,只能挽起袖子,自己一个人默默地收拾。

热水烧好后,宋芸娘先用热手巾擦了擦宋思年的脸,又推着他翻了个身,侧躺到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