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名传万界-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正阳心下微有震动,又问:

    “请问大罗之妙。”

    “大罗之道,非世间可寻,或者说,世间根本不存在所谓大罗。”

    “这是超脱之道统称,唯有自世间一切有形无形,茫茫宇宙,无量诸世界之中,依次超拔而出,才算入了大罗。”

    “这其中更加复杂繁琐,各种隐秘,就算讲上三天三夜也难以概述。”

    白衣人唏嘘着,摇头不讲,只是简单总结了一下:

    “大罗之道,较之太乙更加难以言喻,也不是你现下所能揣度,用地球上的话来概括,全知全能或可勉强描述。”

    “至少,于世间而言,大罗已经是全知全能,无所不能,无所不应,无所不灵,但过于超脱,实际已与不存在无异。”

    “这是超脱究竟之道,一旦追寻而去,那就会彻底消失,无论功成与否,都会彻底断绝与现世的一切联系。”

    “这所谓的联系断绝,就是过往种种,但凡与其有所关联,直接间接影响过的痕迹,人事,全都消散,几等于覆灭诸天,倾尽诸有········”

    白衣人面色凝重,缓缓道来:

    “大罗之道,不在世间,这是超脱之道,没有前例可寻,若无缘法,根本无从下手,因为大罗之法根本是不存于世上的!”

    “任何世界,只可能存在太乙之仙,绝无可能容纳大罗道果!大罗不容于世,概因此乃此道旨在超脱,因此要脱离诸有,任何天地都不能见容!”

    说到这里,白衣人突然话题一转,问道:

    “你知道太乙道果,在过去还有一个别称吗?”

    林正阳起了兴趣:

    “这倒不知,愿闻其详。”

    “太乙之道,在过往原名太上,太一,意味着最上乘,最高,最妙的道,至上的修行,不存在比这更高了。”

    “先天神圣,自诸世界之中降生,修行圆满,就是太一,到此可谓不朽,无始无终,往来诸界,与道合真,纵然遭遇劫数,早晚也会归来,因此此道一证永证,一得永得,能入此境者不过寥寥数十位,世间都称太上,名唤元尊。”

    “只是不知何时而起,不再称太上,改称太乙,甲乙丙丁,这太乙可不就是排在第二嘛!”

    “我曾揣测过,应当是有先行者,证入大罗之境所致,即便其并非有意,但连带的影响到了诸有,变易了恒常之理,只是一直找不到证据罢了。”

    “过往追寻而去者,从无归来。”

    “因此,大罗仅仅只是传说,无法考较,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

    白衣林正阳叹着气:

    “我只是临别之前,特意留下的一道残影,留待将来,也不知道那真正的大罗之境,到底是个什么模样。”

    林正阳禁不住问着:

    “方才听器灵童子讲述,曾提及过,我离开之前,不是已经是证入了大罗境了吗?”

    “器灵?它懂得什么?”

    白衣林正阳摇着头:

    “大罗之道,虚无缥缈,于犹自被束缚于世间的我们而言,是不存在的。”

    “即便是我,若是无有自地球带来的这点余晖,也不敢确认上境之说。”

    “以往不觉得,但是直到我走完太乙之道,进无可进,开始琢磨超脱之法,才发觉那一束光华的不可思议。”

    “那日摧毁地球的,当是一位上境同道,真正证入大罗时引发的一点动荡余波罢了,也正是如此,让我坚定了寻觅大罗的信念。”

    “不过········”

    白衣林正阳又是叹息着,道:

    “按照我的推测,若有人超脱诸有,其动荡将大至不可思议,万界虚空都要倾覆,必然带来彻底消亡,估计地球也早已毁掉了吧。”

    “我追寻大罗之境,超脱而去,也未尝不是存着一二希冀,想着或许能重现昔日地球,也算了了一点心愿。”

    “只是临别之前,我虽说已经在超脱路途上走了很远,但还远远算不得真正的大罗,只能算是脚尖踩在门槛上罢了。”

    白衣林正阳接着注目他,道:

    “从你身上来看,正身当是寻到了上境的线索,在大道尽头有所收获,未来归来时,当能在这条路上再迈出几步,兴许就能踏入此境也说不定。”

    “只是我是看不到了······”

    白衣人洒脱地挥袖,坐到一旁。

    “我只是昔日残影,一经现世,便步向消亡,每时每刻都在损耗,这时间,不超过三百年!”

    他竖起一只手指,双眼亮晶晶的,好似有一片点缀着繁星的夜空倒映在漆黑的眸子里。

    “三百年里,是我为你阻挡一切超限之力的时限。”

    “在此期间,我将竭尽所能,扭转一切不利于己的因素,挡下所有同道可能的影响。”

    “表现在外界,就是所谓天意垂青,逢凶化吉,身有大运,但同时走到哪里哪里出世,总是会卷进各种事端之中·······不必觉得奇怪,这其实就是斗争之中我占据优势的表现。”

    他笑了笑。

    “别看我如今仅仅只是残影,但能做到的事情,也还是很多的·······压下诸有之内所有现存的太乙,三百年内毫无问题。”

    “三百年内,我接引正身归来,就是胜利!”

第九章科举() 
清晨,东方微白,透着光亮。

    早起的鸟儿,叽叽喳喳的,落在清幽小院里,啄食着,跳跃在白石铺就的地面上。

    林正阳早已醒来,推开了窗户。

    顿时,早春特有的寒意,迎面而来。

    “呼——”

    呼吸之间,就哈出一股白气。

    窗外就是一树黄梅,此时空气里都带着淡雅的香气。

    一个青衣小仆,看着年岁也不大,约莫八九岁,年色冻得通红,站在院门不远处,墙角之下,小声地来回走动,听到木窗打开的响声,转过身来,如释重负,赶忙走过来,说道:

    “阳少爷,家主请你过去。”

    看他的样子,显然是等了有一会儿了。

    只是碍于家中规矩,不敢擅闯,以免惊扰了代考考生,也只好苦巴巴地等候在外。

    科举取士,本是大事,关系到一家一族之兴衰,是以每逢临考之际,家中上下无人敢轻易冒犯。

    这时赶上,家主可是真的会打死人的!

    即便碍于过往情分,不当即打死,最好也是被逐出,赶到偏远的庄子上度日,形同流放。

    能在主家之中混到一个差事的,多半都不是蠢人,自然知道轻重。

    宁可多等一会儿,也不想贸然闯入,落人把柄。

    “嗯,我知道了。”

    林正阳注意到他鼻子、脸颊,还有双手,都有了明显的冻疮。

    大概是个没什么背景的。

    那些家生子,几代下来,都颇受信重,一般来说不会混得这么惨。

    不过这也是这时的常态,遍数县内,比他混得惨的大有人在,甚至就连林家上千户人之中也也不少贫寒的。

    他只要管好自己就好了。

    就是不知,别的一些兄弟现在怎么样了?

    顿了顿,他又问道:

    “别人都起了吗?”

    “有两位起了,英少和玄少起了有一会儿了,云少和明少还没呢。”

    还好,没有晚。

    林正阳回屋洗漱,用着此时的牙刷,就着盐洗刷过后,又有仆人送来热水、干毛巾。

    仆人都是老实本分的男人,不存在所谓红袖添香的侍女。

    开考之前,家中可谓是严防死守,逼迫族中子弟一心读书。

    所谓红袖添香夜读书,也只是落魄书生的一点妄想罢了。

    越是大族,规矩越细,越是讲究这些······还想侍女?门都没有!

    穿越之后这些年来,林正阳越发明白所谓传世百年的大族,与暴发户之间的差别。

    除了玄而又玄的所谓祖德余荫,就是一整套经过百年以上验证,且行之有效的家规,与沉淀百年以上那种厚实的家风文化氛围,当然也有那些老一辈的人脉财富等等。

    比如林家,就有科举之前三月,闭门谢客,专心治学的传统。

    对于特别看中的一些优秀子弟,更是特意划分出这种单门独户的“闭关”小院,专门给着优渥的读书条件。

    当然这要求也不低,至少得是有望举人,才有机会被家学老师推荐,经过长期考校,得到家主和几位家老认可之人,才有这待遇。

    林正阳洗漱完毕后,穿戴整齐,就去往家主所在。

    一路上,往来有不少仆人挑着水桶,送往各房。

    这是家中专管热水的一处,天不亮就有专人负责烧开热水,备好了送来。

    家主所在,是一处种植着一片竹林的小院落。

    院中有长廊,离地有数尺,东西两旁都有木质台阶。

    顺着台阶上去,走过长廊。

    阵阵微风吹来,竹叶沙沙作响。

    到了门口,举手欲敲,就听见门后一个和蔼的中年男声传来:

    “门没关,自己进来吧。”

    “是!”

    径直一推,进门后顺手掩上门扉。

    林正阳就见到几人正围在一个圆桌上用饭。

    豆浆、米饼、稀粥、小菜,都散发着香味,令人口中生津,胃口大开。

    家主正穿着便服,坐在正对大门的主位上,一样在吃着。

    这时倒不曾讲究什么用餐礼仪。

    “正阳啊,饿了吧,先坐下吃点,咱们今日边吃边谈。”

    林正阳也不推辞,大方地坐下,自己取了一副碗筷,盛满一碗热粥,就着小菜吃了起来。

    有萝卜、咸菜,鱼干,家中厨子做得不错。

    没过多久,又来了两人。

    仔细一看,家中这次参与县试的几人都已到齐。

    见到人到齐了,这位已过中年的家主,就笑了笑,望着下面正在细嚼慢咽的几名少年,缓缓开始说着话:

    “临考在即,我也不多说什么,想必对于县试,你们总该是有数的,我就说说郡试。”

    有两人顿住,侧耳倾听,林正阳也不经意间放满了进食速度。

    “县试无非是贴题,熟背经典,就十拿九稳,哪怕没有才气,死记硬背通过机会也是很大,但到了郡试,就不是如此。”

    “县试考出,不过是童生,官府授下的道法,只是吐纳养生之小术,练成也不过是筑基,此举对大家族而言根本不算什么。”

    “这县试实则是对寒门网开一面,以便寒门之中人才能有一个晋升之阶,所以要求不高。”

    “郡试时,考出的就是秀才,道经科出来的秀才,未来就可在咒禁司、道录司录名,有机会补上道吏的缺·······我家在县还有些影响力,只要你们能考出,在县中也有一席之地。”

    有资格补缺,不代表就能补缺。

    别看只是一个不入流的吏员,也是实打实的正式编制,吃的是公家饭,手里握着不小的权柄。

    如果没有人脉背景,送礼不到位,光按照规矩等着补缺,就是到死也轮不到一个位置。

    僧多粥少,一县之内,方圆百里,童生没有一千也有几百,而位置才有几个?

    林家好歹也是在本地大族,出过同进士,族人里面还有五品的道官,才有在县中这种影响力。

    童生其实不算什么,只有到了秀才,才是对家族有益。

    实际上整个林家上千户人中,真正的基层班底,基本都是这些取了秀才功名的。

    当然,仅限道经科。

    进士科和明经科,那就是不能修法的普通官员,单论地位远远不如道官。

    道官都是能修道法,甚至有神通法力,普通官员自然要被压低一头。

    林正阳在下面继续听着家主的讲述,渐渐就听明白了。

    童生对于整个家族的益处有限,只有秀才才能有效地反馈族内。

    因为秀才可以补缺吏员,而这个时代的吏员位卑权重,在县内是人上人,各方面都能反哺家族。

    只是秀才功名,到底还存在上限,除非立下大功,破格提升,不然一辈子也就止步典吏,大概是从九品。

    至于举人,那更是难得,一省之地才取那么点人,含金量更是大大提升,是有资格补缺官员的。

    举人参与仕途,会比进士升迁困难,天花板是正五品,做到极限也就是如此。

    即便如此,也算得上是难得。

    再上,就是州试,同进士与进士。

    一榜进士,只取三人,状元赐官正七品,榜眼与探花都是从七品。

    二榜头名,起步也要些许,可得正八品官身。

    其余同进士,都是从八品,甚至于九品起步。

    这期间升迁快慢不一,之后也各有上限。

    总体而言,没有同进士出身,根本别想当到正三品。

    而只有正三品,死后才有朝廷敕封,光耀门庭。

    正三品大员,荣宠之极,死后会有追赠,礼部更会拟出谥号,只要皇帝朱笔圈阅后,就能加封气数,于冥土封神。

    此举为褒奖忠臣,同时也意味着可以公开受享香火,更是能扩展家族在阴阳两界的影响力。

    此间本是隐秘,若不是这时家主道出,林正阳都还几乎被蒙在鼓里。

    “真是有趣,先前竟是我小瞧了朝廷体制。”

    “这已经是相当完善的国家神道体制了,看来朝廷背后也有高人啊!”

    “需要重新估量下朝廷与道脉的关系了,本以为朝廷只是处理庶务的傀儡,现在看来未必如此简单,这水是越来越显得浑了!”

    朝廷与道脉,神道与仙道,盘根错节,想想就觉得好像有很多内情。

第十章期望() 
“考完县试,获童生功名后,按照惯例也会有道脉来人,选拔弟子……我希望你们不要过早抉择。”

    “以童生入仙门,其实不可能真正受重视,就算选中,也只是进入道脉附属的下宗,从杂役弟子做起。”

    “不消多说,这等杂役,前途不大,所授道法也是粗劣,就算真有上佳天赋也得消磨好几年才能出头……有这功夫不如再考一场。”

    “秀才功名再入道脉,虽然也基本进入下宗,但至少也是正式弟子,可授正传道法,未来修成鬼仙也有几分指望。”

    “我家三代之前,一位先祖曾出过进士,二榜二十二名,后录入青云道脉,为真传弟子,修成鬼仙,可惜十年之前迟迟未能进入地仙,已经寿尽坐化,转入冥土,自此我家渐显颓势。”

    叹了口气,家主有些希冀地望着他们,说着:

    “你们这一辈人,要是能出得一位鬼仙高士,吾家再兴就有望了!”

    高士,是大夏朝廷,对于修行之人的一种荣誉封号,意为修行高妙之士。

    一般只授予阴神凝聚的修行中人,也就是鬼仙。

    鬼仙位居五仙之中下品,真种萌发,抚育真灵,阴神凝聚,死而有灵。

    虽曰为鬼,犹带仙风。

    修行到此,死后也非凡类,即便阳寿已尽,在冥土之中也可继续修持。

    但凡鬼仙,都能依靠自力,净化冥土恶地,生出一片福地光明之境,庇护后人子嗣。

    这等修行功果,已经能主宰自家死后命运,即便是朝廷,也不得不予以安抚,承认地位,授予封号,甚至可以福泽子孙后人乃至于家族。

    类似于林家这种县中大族,若能有一位鬼仙高士在世,足以镇压族运,使之不衰退。

    这也是如今林家家主林志清的一片拳拳之心。

    “唉,我当年参与科考,止步州试,到最后也不过是勉强中了个举人,还是陪了个倒数第三,那时我就知道我于科举已经尽了。”

    “尤其是亲眼见到考场之中,文气氤氲,生出霞光,有考生当场自凝真种,当时我就是热泪盈眶,再不想着进学了·······”

    林志清担任家主这么多年,还是一直忘不了当初那一幕。

    “有时候,真的羡慕那些有悟性的,偏偏还肯努力的·······省试之中,文气浓郁,文思泉涌,下笔时灵感刹那涌现,本是非常适宜自凝真种的机会,我下笔之时也有所感悟,可惜中途感应只是一闪而过,终究还是失之交臂,只能看着别人自凝真种了。”

    林志清唏嘘着,面上似是在回忆着过往,下面几人都是听得认真。

    这种科举之中的秘辛,可不是没有根底的寒门学子轻易能知晓的。

    所谓世家大族的底蕴,无非就是方方面面的这些细节方面累积起来的。

    并非大族子弟真的生下来就高人一等,只是他们较之寒门子弟能获得更多的信息和资源罢了。

    “大部分自凝真种的事迹,都出现在省试,一科数千人,个个都是秀才,甚至考过两三次的老秀才,在其中下笔著文章,期间文气涌现,会引动历年考生留下的道韵,增益灵机,这时其实尤其容易摸到门槛,只要稍有些悟性就能有所领会······而且还有一点,省试考场之中,灵机较之外界旺盛三倍以上········往往当场就有心光焕发,引动灵机的,省试之后,这类自凝真种的事件屡见不鲜。”

    “到了州试,反而不如省试之中人数多,也少见自凝真种的事迹。”

    “州试之前,有部分英才已经自凝真种,并且加入了道脉,自然不再出现。”

    “这些都是上等的修行种子,一般是在省试当场或者之后不久跨过这一步,在各家道脉都是受重点关照的真传弟子,前途不可限量。”

    “二来不是所有人都有心仕途的,比如说我,自觉科举无望,回返族中,专心打理族中庶务。”

    “最后去参与州试的,其实都是不上不下的那一批,在州试之前都没能跨越那一步,想着借助州试再拼一次,或者干脆就是想入仕朝堂的。”

    “加入道脉,好处在于个人修行有了师承,一应修道外物无需分心,师门之中都能备齐,日后修行证果不必烦忧前进无门。即便这一世身死,来世如有资质还会得到接引,就算不能也有望转入神道。”

    “入仕朝堂,好处在于可以福泽子孙,有益家族,官至正三品之后更能在死后获得谥号与加封,父母双亲也能得到诰命出身,甚至朝廷气数还能裨益冥土先祖,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