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汉时关之汉武百家-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先以儒家嘲讽百家,让儒家的势力受到打击,这样才好收拾残局。他需要的只是儒家思想,而不是忠于儒家的那一群人。

    作为治下子民,最终只能忠实于汉武帝自己。

    时间匆匆,转瞬到了元光三年。

    这一年,楚天舒并没有完全掌握第四重功法,想要将墨家真气转换成儒家文气,对于学识方面需要很多,可是楚天舒并没有这方面的知识。

    如今只能转换十分之一,这还是经过苦思冥想得到的成果。而且为了能让自己完成这一重功法的修炼,楚天舒开始每天练习书法,希望能对自己有所帮助。

    冬去春来,春走夏至。

    夏天,这是一个多雨的季节。也就是这一年的夏天,黄河决口了。因此黄河两岸地区出现了洪涝灾害。

    汉武帝派遣了十万兵卒去救援,准备解决这个问题,可惜没有任何成果,反而搭进去了不少兵卒的生命。

    而且这一年,汉朝境内四处出现了天灾,或者无法解释的奇异现象。顿时弄得无数普通人人心惶惶。

    于是董仲舒觉得,这是一个让汉武帝真正重视儒家的契机。

    于是奋笔疾书,开始写了有关‘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见解,好为儒家思想宣传,要让汉武帝重视儒家,推行仁政,不要像秦始皇那样重兵黩武,否则上天感应到了,对于汉武帝的统治很不利。

    由于需要写的东西很多,又要经得起推敲,因此董仲舒闭门不出,一直宅在太学圣府中。

    可是就算是这样,对于弱势的诸子百家还是继续打压,或者吞并剿灭。

    董仲舒如此的表现,令很多人注意到了,因此不断有人深入太学圣府,想要探究一二。

    可惜太学圣府虽然都是一群儒生,可是儒生的战斗力并不弱,尤其只要学识越多,那么增益的状态越强,可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一探究竟的人,全都消失在太学圣府中。

    渐渐的,好奇的人越多。因此董仲舒,也无法静下心来书写自己的大作。

    断断续续的书写,年底终于要完成了。

    就在董仲舒要查阅一遍,看看有无修改补充的地方时,一名不速之客不请自来了。

    来人正是主父偃,对于主父偃,董仲舒可是明白的,这个人如今为中大夫,虽然官位不如三公,但是地位也在九卿之列。

    主父偃这个人很受汉武帝的重用,尤其是其主张的大一统思想,后来更是提出了王国分封的危害,让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让近年来,王国的势力越来越小,甚至还造成了王国子弟内乱,因此汉武帝平定内乱后,将分封出去的土地都收归国有了。

    可惜主父偃这个人很不喜欢儒家之人,这点董仲舒是明白的,平日里两人便没有什么交集。

    尤其主父偃还是纵横家的朝中话事人。

    纵横家对于排兵布阵很是内行,因此也被汉武帝重用,而且一个个都是巧舌如簧之人,很是善辩。

    虽然对主父偃没有什么好感,但是还是要主动去接待的,来者是客,儒家可不能弱了礼法。

    会客厅中,主父偃喝着清茶,静静的等待着。主父偃为一样貌普通的中年男子,头发整体虽然还是黑色,但是双鬓已白。

    没过多久,董仲舒到来了。

    “不知阁下到来有什么事?”董仲舒疑惑的问道,语气不平不淡。

    主父偃放下茶杯,微微一笑道:

    “呵呵!太学圣府,还是第一次进来看看,如此的规模庞大的建筑,偃很是羡慕啊!”说完,主父偃站了起来,打量了会客厅梁上悬挂的‘一身正气’四个大字。

    听到这话,董仲舒很是疑惑,不由皱了皱眉眉头。

    他觉得主父偃到来,一定有所目的,否则也不会现在才来看看。太学圣府建立已有四年了。而且就位于长安城旁,平时想要来看看,董仲舒也不会阻止。

    但是四年来从来不来的人,却来了,除了别有用心,董仲舒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原因。

    主父偃看到董仲舒的不悦神色,顿时笑道:

    “哈哈!不欢迎我吗?那我告辞了!不用送了!”说完,便离开了会客厅。

    只留下愣神的董仲舒。

    “真是奇怪,为什么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刚说到这里,董仲舒脸色变了。

    “不好!疾!”说完,脚下犹如生风一般,化为一道残影奔向了自己的住处。

    一回到住处,只见案上原本摆放的文书不见了。

    “一定是你,主父偃!”董仲舒咬牙切齿的说道。

    另一边,主父偃身前出现一名黑衣蒙面人,很是诡异的一个人,就像是突然出现一样。

    “尊使大人,属下已经办妥!”蒙面人恭敬的说完,便送上一卷竹简。

    这便是董仲舒书写的‘天人感应,君权神授’文书。

    接过竹简,主父偃很是满意。

    “董仲舒,虽然我们无冤无仇!但是曾经你们儒家之人羞辱过我,瞧不起我!现在就是我主父偃报仇的时候了!哈哈!”说完,主父偃便离开了。

    黑衣蒙面人则是瞬间消失在空气中,就像是隐形了。

第十七章 董仲舒退位() 
长安城中,主父偃的居所门口。

    董仲舒气愤无比的寻来。

    “主父偃,你这个卑鄙小人,竟然使用调虎离山之计,然后趁机偷走我的东西!”站在主父偃家门口,董仲舒气急败坏的喝道。

    门前小厮顿时苦笑着说道:

    “大人,我家老爷今天身体不舒服,您就不要在这里等了,要不过几日再来!”

    听到这话,董仲舒明白,这是主父偃不想见自己的托词。

    顿时董仲舒怒极而笑。

    “哈哈~!主父偃,别以为你身后有着鬼谷撑腰,我儒家就惧你!你不过是鬼谷在世间的代言人罢了!别逼我动手,我只数三声,三声之后你还不出现,我今日必会拆了这里!”说完,董仲舒便开始数数了。

    “一!”这一声用上了内气,因此传的范围很广。

    顿时长安城中陆续有人注意到了这里。

    一名长有山羊胡须的中年人,顿时露出了笑容。

    “哈哈!主父偃这个人平日斤斤计较,与人不善,让人不喜。但是能让儒家大儒吃瘪,这很好!”说话的这人便是伪儒生公孙弘。

    公孙弘这个人出身低微,所学儒家之术都是东学西凑而成,但是已经自成一家,一点也不弱于正宗儒家学问。可惜儒家一直都不承认公孙弘为儒家传人。

    所以公孙弘对于儒家充满了仇恨。

    他之所以入朝为官,便是应汉武帝之邀,用来谋夺儒家为己所用之人。

    第一声,主父偃并没有回应。

    顿时董仲舒继续喊道:

    “二!”

    还是没有任何回应,顿时董仲舒怒了。

    “想我董仲舒为当今儒家大儒,贵为太学圣府府主,你主父偃竟敢如此对我!”想到这里,董仲舒身上气势涌动。

    “看来你是不出来了,既然如此,白露为霜!”说到这里,董仲舒的身上涌出了冰寒的气息。

    周围的空气开始冻结,水汽变为雪花,开始笼罩主父偃居所。

    守门小厮顿时感到浑身战栗,尤其如今已经到了冬天,寒冰的力量更加的剧烈。【 】

    小厮的身体越来越僵硬,脸上的血色消失,渐渐的在惊恐中化为一尊冰雕。

    就在这时,主父偃家紧闭的大门打开了,主父偃缓缓的走了出来。

    “你这是何意,儒家大儒董仲舒!”质问完,主父偃的身上涌出了一股炙热的气息,脸色赤红起来。

    接着接触了被冰封的小厮,顿时小厮身上的冰瞬间融化,身上的生机也恢复了。但是脸色还很苍白,保持着恐惧的模样。

    “鬼谷一脉赤炎劲,果然了得!”董仲舒淡淡的说道。

    “下去吧,这里没你的事了!”主父偃对小厮说了一声后,便不再关心。

    小厮顿时如蒙大赦,赶紧进入大门。

    “你儒家飘渺文气也不弱,能化虚为实,逆转乾坤!”主父偃也应付道。

    董仲舒没有继续回话,而是说道:

    “既然出来了,那就给我一个交代吧!”顿时脸色很是冷傲。

    “什么交代,我需要向你交代什么?”主父偃明知故问。

    董仲舒脸色顿时犹如寒霜。

    “我的东西还来吧!此后我既往不咎!”董仲舒压制住自己的情绪,平静的说道。

    “呵呵!儒家大儒也会冤枉人!也对,陛下尊儒,而你儒家这些年也狂妄无比,诸子百家如今还剩下几家呢?道家飘渺,而且与皇家一直不清不楚,你儒家不敢招惹;阴阳家神秘,而且无迹可寻,自当年楚汉争雄之后,便隐没了,你儒家也没那个精力去寻找;而我鬼谷一脉纵横家、兵家,一直以来都被皇室重用,想要拿我们开刀,你也得掂量掂量;法家虽然人数稀少,但是传承诡异,言出法随,倒是与你儒家有的一比,可惜各朝各代法家的地位也无法取代;墨家的话,这可是先秦时期能与你儒家争锋的存在,可惜最后一任巨子,也在高祖时期自刎了,墨家传承应该也断绝了,想要铲除墨家,除非你们儒家也都去那个世界!哈哈哈~!”说完,主父偃狂笑起来了。

    董仲舒就算养气功夫再好,也不得不发火了。

    主父偃最后的话语,可是诅咒儒家灭亡。

    “好!很好!儒家如今地位尴尬,想必也有你鬼谷搅局吧!既然都撕破了脸皮,那便做过一场吧!陛下可是说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要是不遵循,那可就是抗旨!就拿你纵横家开刀吧!”说完,董仲舒身上文气汹涌,澎湃的爆发出来。

    修炼《飘渺文气》几十年,董仲舒的实力,可是一点也不弱的,只是作为儒家当今的代表,需要保持形象,因此董仲舒很少亲自出手。

    不过现在不得不爆发出来了。

    不爱生气的人,其实才是更恐怖的,因为不生气则已,一生气便是无所畏惧。

    主父偃看到这里,自然也不会弱了自己纵横家的名声。

    “上门冤枉,还有理了!看来儒家不过虚伪之辈!”说完,主父偃身上也爆发了炙热的气息。

    “苦修一甲子,就让你看看大成的赤炎劲!”话一说完,主父偃的双眼瞳孔赤红起来,其中出现了火焰的形象。

    周围的冰雪全都蒸发化掉。树木也焦黄枯萎,散发着青烟。

    “那就让你看看我们之间的差距!”说到这里,一段歌赋从董仲舒的口中传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话毕,董仲舒的身形变得虚幻起来,瞬间出现在空中,接着空中出现了一道裂痕,汪汪水流直灌而下。

    “就这点本事吗?看我怎么将你的这招破掉!”说完,主父偃身上燃烧起火焰,犹如一个火人,大量的炙炎不断的飞向了空中,与奔流直下的水交汇。

    顿时大量的水蒸气生成,不断的扩散,渐渐的整个长安城都被影响了。

    冷热的交替下,形成了雨,于是出现了这么一幕,长安城中下起了倾盆大雨,而之外却是阴云密布。

    看到自己的这招无法奈何主父偃,董仲舒变招了。

    “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这句诗词便是乐府诗《上邪》中的选段。可见儒家所修炼的《飘渺文气》化虚为实果然厉害。

    只要诗词中包含了元素,无论本意描写什么,还是抒发什么感情,都能用来成为战斗元素。不过诗词只要符合意境,那么增加的威力便会倍增,若是不符合意境,那么威力就会下降。

    随着董仲舒的转变,空中的水流冻结了。水蒸气也渐渐凝聚成冰雹,空中的云层也被影响到了,不断的朝着长安城聚集。

    惊雷滚滚,电光闪烁。

    “轰隆隆~!”

    事态发展到了,这里顿时长安城中的一些大能坐不住了。

    就在主父偃凝神应对的时候,一个声音传了出来。

    “都适可而止吧!长安城还容不得你们两人放肆!”声音很是空灵,但却有充满了威严,有着莫名的威压。

    紧接着,空中出现了一阵阵的波纹,将云层震散,顿时一切雨雪全部消融。

    董仲舒脸色很是不好。

    “想不到长安城中还有着如此的大能,不知道是那一家?”董仲舒问道。

    “老夫开国国师天机子!”说完,便没有了回应。

    但是听到这话语的人,无不大惊失色。

    “天机子,道家天机子?道家不是崇尚无为吗?为什么还要多管闲事?当年只是授了国师的称号后,便消失了。没想到竟然还在长安城中!听声音的方向,正是泰一祠!”主父偃呢喃道。

    董仲舒则是愣神,当年便是因为道家的插手,儒家才没有获得开国的利益,就算得到了只是一些残羹冷炙而已。

    泰一祠元光二年所建,原本只是为汉武帝收集方士炼丹所用。没想到,竟然是为了安排道家回归。

    想到这里,董仲舒脸色更加的惨淡。

    “哈哈~!什么尊儒,什么罢黜百家,一切都是虚妄!陛下,这一手真是狠啊!这些年,我儒家四处征伐百家,已经元气大伤,现在道家出现,我儒家还能有所作为吗?”董仲舒迷茫了,也有点心灰意冷。

    主父偃看到董仲舒的模样,也明白董仲舒这个人心中的大志向,已经被磨灭了。

    “罢了,你的东西还给你吧!”主父偃说完,拿出了竹简。

    看着主父偃手中的东西,董仲舒不为所动。

    “呵呵!你想要这东西,无非就是为了扳倒我的地位,现在道家出现,你鬼谷纵横一脉也许也无法幸免,我儒家就算没有了我董仲舒,还会一直长存,将近两千年的气运之势,先秦时期的大难,之后便是大兴,也许形式将会改变,但是儒家地位不变!拿去做你想做的事吧!陛下需要一个理由罢免我这个初代府主!”说到这里,董仲舒看向了左侧,继续说道:

    “公孙弘,你说我说的对吗?”

    随着这话说完,墙角走出一中年男子,这便是公孙弘,公孙弘穿着很是朴素,干净简洁。

    “明白就好!陛下可是有着大智慧的存在,他不会让任人能影响到他!所以儒家不需要正宗,只要名头在便可!这便是儒家长存于世的唯一方式!”公孙弘说道。

    董仲舒只有苦笑。

    “很好!这世上再无董仲舒!”说完,董仲舒的身影瞬间消失。

    随即公孙弘看向了主父偃。

    主父偃很是不爽公孙弘。

    “公孙弘,这一次算是便宜你了!要不是为了陛下,老子才懒得帮你这个伪君子!”说完,将手中的竹简扔给了公孙弘。

    便转身离去。

    元光四年,汉武帝昭告天下。大致内容如下:

    由于太学圣府原府主董仲舒德行有失,妄议君上,因此罢免,新任府主由儒家大能公孙弘接任。

    于是太学圣府成为了汉武帝掌控的势力,为汉武帝培养了一个个忠诚于皇家的政治能手。

第十八章 离开机关岛() 
公孙弘继位太学圣府府主后,便大开方便之门,广纳天下学子。无论出身寒门,还是世家,只要有着求学报国之心,便全部收入太学圣府。

    曾经董仲舒作为府主的时候,为了保持儒家正宗经典,因此只是招收世家子弟,对于寒门都是拒之门外的。

    现在随着公孙弘的改革,太学圣府顿时被四方求学学子向往,一个个不断的朝着长安太学圣府进发。

    短短三个月,太学圣府的儒生便达到了三万余人,其实还有许多人想要进入,但是也不是什么人都能收入,因为还需要考究一些学问,文化水平低下的便拒之门外。

    虽然太学圣府的存在是为了给汉武帝培养人才,但是没有一定的文化功底,便没有必要培养。

    太学圣府改革的消息,也传到了墨家。

    对于公孙弘作为新任府主,大长老石清木很是疑惑。

    “看来当今天子很不一般,真正的儒家传人都被剔除了,公孙弘这个人可以说是寒门出身,而且地位更加的低微。曾经求学之路上放过豚,做了很多儒家儒生厌恶的事!看来这个世道变得越来越有趣了!”石清木呢喃道。

    另一边,楚天舒则是不停歇的修炼《墨子心经》第四重颠倒黑白,经过一年的时间,如今也只能转换一半的墨子真气,剩下的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更进一步了,楚天舒明白自己已经到了瓶颈。

    楚天舒也去询问过大长老,但是大长老也不知道如何解答疑惑,因为《墨子心经》只有历代墨家巨子能修炼,而且修炼心得各不相同,因此也没有留下任何信息作为参考。

    所以如今楚天舒很是苦恼。

    如今已经十四岁的楚天舒,身高七尺,模样俊逸,面无白须,很是帅气的一个小青年,其实还是一个熊孩子年龄。

    龙樱更加的成熟了,身高似乎也定了,只比楚天舒高一个额头。十八岁的龙樱已经是一个大姑娘了,身材发育完好,模样算不上倾国倾城,但是身上的魅力可不小,一身的御姐气质令人无法忘却。

    书法的练习,想到这里,楚天舒很是无语,这个时期没有纸,想要书写只有在沙板上,或者地上,再有便是刻写在竹简上,因此很耗时间。

    不过在竹简上刻字,反而能磨练信心。因为这是技术活,需要集中精力去完成。大半年的时间都在刻字中度过,楚天舒也练了一手好雕功。

    而且楚天舒前也知晓一些东西,说是雕刻练到高深境界,便可以修炼精神。例如小李飞刀李寻。欢,例无虚发,刀刀毙命,他便有着一手好雕工;还有不哭死神步惊云,雕功也非比寻常,栩栩如生;还有一些心有恶念的人,也学习雕功磨练自己的心性。虽然这些信息的对象都是虚构的存在,不过如今自己处于这样一个更加离奇的世界,那么这些故事存在便有着必要。

    虽然无法达到小李飞刀的精神锁定,也无法达到不哭死神的精神压迫,但是宁静本心还是能做到的,曾经修炼之中的急躁已经消失了,变得平和。

    每一次用心雕刻一卷文章,楚天舒便能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