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做了他老婆,不漂亮的就做了女仆,会唱会跳的,就做了歌女舞姬,让她们日夜唱
歌跳舞,陪他喝酒。
从此,民间只要有唱歌唱得好的,跳舞跳得好的姑娘,他知道了,就下山来抢
走。每次他下山,到哪里哪里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田里的水都干了,禾苗都枯死
了,老百姓连饭都没得吃。
老百姓都叫他“旱魃”,骂他是“东方恶魔”。
所以那时候谁家生了个漂亮女儿,不是好事,倒是坏事。明明是个很漂亮的女
儿,也要用土把她的脸抹黑了,免得被魔王抢走。谁家的女儿要是会唱歌跳舞,大
家就都骂她,说她要给大家招祸,不许她再唱再跳。
在清迈城里,有一个漂亮的姑娘叫莎罗芹,长得脸白眼大,体态婀娜,人人都
说她是清迈城里最最漂亮的姑娘。她不但长得美丽,还有一条像百灵鸟一样婉转清
亮的嗓子,唱起歌来,连十里路以外的人都听得见;还有一副像水蛇一样柔软的腰
身,像仙鹤一样轻盈的舞步,像千手观音一样变化多端的舞姿。她跳起舞来,连天
上的云彩都不飘,连树上的鸟儿都不叫,连河里的水都不流了。
清迈城里,人人都爱听她唱歌,人人都爱看她跳舞,可又人人都怕她总有一天
会把魔王招来,把清迈夷为一片平地。
莎罗芹开始并不明白:为什么她唱歌跳舞的时候,人们总是一边听一边流泪,
一边看一边叹息呢?她去问阿妈,阿妈只是摇头,她去问姥姥,姥姥只是叹气。最
后她去问阿爸,阿爸狠起了心,把大家的担心告诉了她。
她一听是这么一回事情,知道如果自己继续唱继续跳,一定会给乡亲们带来灾
难;可是泰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难道因为因他暖山上出了一个魔王,泰族姑
娘们从此就不能唱歌跳舞了不成?为了让泰族的歌舞能够继续流传下去,为了让父
老兄弟姊妹们永远可以自由地歌唱,纵情地跳舞,她暗暗地下了决心,一定要用自
己的歌舞,把这个万恶的魔王杀掉,为百姓除害,为人民造福。
阴历三月十五,是泰民传统的玛迦普差节①,这一天,各村各寨的百姓都要集
中在附近最大的寺庙里向释迦牟尼礼拜,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禳除灾难,大
小平安。这一天,本来是姑娘们在人群中显示自己丰姿逸采的日子,人人都应该穿
上自己最合体最鲜艳的服装,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去参加集会,但是现在姑娘们害怕
打扮得太漂亮了,会招来魔王把自己抢走,所以人人都穿着自己最不喜欢的衣服,
还故意把脸弄脏,把一切美的地方都遮盖起来。
① 玛迦普差节──也叫万佛节,佛典中说:三月十五日这一天,释迦牟尼在
摹揭陀国王舍城竹林精舍向自动集合而来的1250名信徒宣扬教义。后来这1250名信
徒都得成正果,成为罗汉。从1913年起,泰国法定玛迦普差节为全国统一的例假日。
只有莎罗芹与众不同。她穿上最鲜艳最美丽的帕欣②,脸上涂着姜黄③,把牙
染得乌黑油亮④,发髻上插着一圈儿兰花,打扮得花团锦簇,光彩照人,出门拜佛
去了。──别人害怕打扮得太漂亮了魔王会来抢,她却只怕自己还不够漂亮,生怕
魔王不来抢她呢。
② 帕欣──泰族女子穿的长筒裙,齐腰束紧,下摆直拖到脚后跟。再用一块
宽胸带,从腋下开始一直缠到腰部,一端披在肩上。
③④ 从前泰族姑娘以脸黄牙黑为美,因此化妆必用姜黄汁涂脸,从十三四岁
开始即染齿,用一种黄色味酸的“茜黄”加石榴汁熬成染料,临睡之前涂在牙齿上。
染齿期间,不能吃坚硬的东西,只能喝粥。一年中染几次以后,牙齿就乌黑发亮,
永远不会退色。
1
这一天,尽管莎罗芹打扮得丰姿飘逸,神采飞扬,偏偏魔王不理她那个茬儿,
没来光顾她。她想:也许魔王睡着了吧?也许万佛节群众集会,姑娘们来得太多,
他看不见自己吧?干脆,你不来找我,我就去找你。
于是,她出了清迈城,载歌载舞地向因他暖山走去。
莎罗芹刚刚走到山脚,只见山顶上冒出一股红光,浑身吐着烈焰的魔王终于出
现了。
他已经很久没有听到人间有人唱歌。他只以为如今人间的姑娘们都不会唱歌了,
会唱歌的姑娘都被他摄来了,却不知道正是因为他的作恶,使姑娘们噤若寒蝉,再
也不敢唱歌。即便还有人唱,也是关紧了门窗,躲在屋子里一个人低低地吟诵,谁
敢放开嗓子,给自己、给父母、给邻居带来祸殃呢?奇怪的是:今天不但居然有人
唱歌,而且唱得这样嘹亮,这样婉转,字字句句都这样动人心弦,简直是闻所未闻
的仙音妙曲。但不知这个唱歌的姑娘相貌如何,待我出去看看……
魔王站在山顶上一看,只见一个如花似玉美丽非凡的妙龄女郎,伴随着激越动
人的歌声,踏着轻盈的舞步,扭动着婀娜的腰枝,正一步一步地唱上山来,跳上山
来。这歌声,是他从来没听见过的最最悦耳的,这舞姿,是他从来没看见过的最最
美妙的,这姑娘,更是他从来也没有想象过的最最漂亮的。他高兴了,他发狂了!
哈哈,我梦寐以求的天仙,今天终于出现了。往常,姑娘们见了我,都是吓得
面无人色,浑身哆嗦,四肢乱颤,软瘫成一堆烂泥一般,怎么这个姑娘见了我,不
但不躲,反而迎了上来?他两手一招,莎罗芹像一片云霞似的飞上了半空,在空中
依旧不停地唱,不停地舞;魔王两手往下一按,莎罗芹像一片落叶,轻轻地降落在
魔王的面前。
魔王张开血盆大口,瞪着铜铃似的大眼,嘶哑的嗓子像敲响了破锣:
“兀那女子,你是吃了老虎心,还是吃了豹子胆,怎敢独自一人,来闯我东方
金太阳的宝山?”
莎罗芹没有停止跳舞,继续热情地歌唱:
你是世界上最最伟大的神,
你是我们最最崇拜的偶像。
你给我们赶走了寒冷黑暗,
你的光焰赛过天上的太阳。
你的恩泽像阳光普照大地,
你的笑声充满了关怀慈祥。
你的出现是全人类的幸福,
我在你的哺育下健康成长。
你的法力比西天如来更大,
你的心像普渡众生的慈航。
我们百姓有了你这样的神,
怎能不感恩戴德放声歌唱!
魔王一听,满心喜悦。谁说我的子民百姓不拥戴我?这不是天下最最美丽的姑
娘向我感谢向我致敬向我顶礼膜拜为我献舞歌唱来了么?
“哈哈哈,这样说来,你是自觉自愿地要投靠我啰?”
“是啊,我来请求大王的保护,自愿伺候大王。”
“我已经有了六个妃子,你可愿意做我的第七个王妃?”
“小女子不敢有此奢望,只求为奴为婢,于愿已足。”
“哦呵呵,哈哈!到了我这里,一切都得听我的吩咐,由不得你了。只要你听
话尽心,博得本大王的喜欢,我就立你为后。
来吧!“
魔王两手一挥,一阵清风,就把莎罗芹摄到山顶的宫殿里去了。
从此,莎罗芹就做了魔王的第七个王妃。按照她原来的设想,魔王法力无边,
只能趁他睡熟的时候,悄悄儿在他心窝儿上捅一刀,因此只有做了魔王的妃子,才
能进入魔王的寝殿。没有想到的是,魔王黑夜里根本就不睡觉,只知道和七个王妃
一起玩乐,而且炼就金刚不败的躯体,刀枪不入,人间的兵器,根本不能损伤他一
根毫毛。莎罗芹绝望了。自己不过是一个民间的弱女子,怎样才能杀死这个刀枪不
入的魔君呢?
幸亏被魔王抢来的所有女子,包括那六个妃子在内,都恨透了魔王的凶狠残暴。
不久她们就都和莎罗芹成了心腹之交。大家商量好,只要能找到杀死魔王的方法,
全都不惜牺牲自己。
什么东西能杀死魔王,当然只有魔王自己知道。莎罗芹发现魔王除了喜爱美女
和歌舞之外,更加喜欢的是饮酒。酒能乱性,酒醉之后,还能吐真言。可惜的是:
魔王的酒量出奇地大,一坛两坛,就像人们喝一杯两杯水一样,简直不当一回事儿。
怎么办呢?她与姐妹们商量,要想尽一切办法,让魔王不断地喝酒。他酒量再大,
想来总也有醉倒的时候吧?
到了四月十三到十五日的桑罕比曼节,也就是泰历的新年,泰族人都在这几天
过年,七个妃子和一众歌女、舞姬们准备了三大缸最最烈性的酒,姐妹们一个个全
都强作欢颜,轮流不断地在魔王面前表演歌舞。一帮人唱,一帮人跳,一帮人就围
着魔王殷勤劝酒。
往常,王妃和歌女、舞姬们被迫唱歌跳舞,一个个都是哭丧着脸,没有半点儿
笑容,歌声凄凉,舞姿笨拙,不像死人,也像木偶。饶是这样,魔王还乐得哈哈大
笑,连连饮酒。自从莎罗芹上山以后,所有的歌女、舞姬全都“活”了起来,连王
妃们也都笑逐颜开、体贴入微起来了。魔王欣喜万分,左拥右抱,杯来盏去,杯杯
见底,盏盏喝干。姊妹们一连歌舞了三天两夜,魔王也一连喝了三天两夜,三大缸
酒眼看就要喝光了,姐妹们也累得张不开嘴,迈不开步了,可是魔王还没有喝醉。
姐妹们都有点儿泄气了,正想就此罢休,莎罗芹振作起精神来,决心最后一搏,成
败在此一举。她与魔王打赌:她每唱一歌,魔王喝酒三碗,她每跳一舞,魔王喝酒
三升,且看谁胜谁败。莎罗芹整整唱了一夜,跳了一夜,嗓子哑了,腿都肿了,快
要支持不住了,酒缸也快要见底了。这时候发觉魔王也头重脚轻,摇摇晃晃起来。
莎罗芹假装关心,劝魔王认输,不要再喝了,再喝下去,要醉死了。魔王是个吃葱
吃蒜不吃姜(将)的脾气,你越将他,他越来劲儿,咬着舌头,含混不清地说:
“本大王百炼金刚之驱,刀枪不入,不怕火烧,不怕水淹,除了用我自己头顶心的
那根红色的粗头发勒我脖子,什么兵器都无奈我何。区区三缸酒,还能醉死我吗?
莎罗芹,小乖乖,来,再给我唱一支,我再喝三大碗;再为我舞一曲,我再喝三大
升,一定要把三大缸酒都喝干才算完!”
莎罗芹和众姐妹们听见魔王说出了置他自己于死命的方法,一个个心花怒放,
伴奏的,伴唱的,全都振作起精神来,极力奉承。等到莎罗芹唱完了最后的三支歌,
跳罢了最后的三个舞,缸里的酒再也不剩一滴的时候,魔王终于意兴阑珊,趴倒在
桌子上,呼呼地打开了呼噜,睡着了。
一见魔王终于醉倒睡着,莎罗芹一跳跳到了魔王的身后,摘下王冠,打散他的
红头发,果然在头顶部位,发现有一根特别粗特别红的头发。她哆嗦着手,捏住这
根红头发,用力一拔,居然很容易地就拔了下来。赶紧用它绕在魔王的脖子上一勒,
呀,真是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魔王那个巴斗大小的头颅,不费劲儿地就被勒
断,滚到了地上。
但是,魔王的脑袋滚到哪里,哪里就冒出火焰,遇见房屋,房屋着火,遇见禾
苗,禾苗枯焦,遇见河流,河流干涸。莎罗芹不顾一切地冲了上去,把魔王的脑袋
抱在自己的怀里。
众姐妹见了,急忙各拿盆罐桶勺,到河边去取水,向抱着火球的莎罗芹身上泼
去……
从此,泰族人每逢桑罕比曼节,三天之中,为了解救莎罗芹免遭火焚之苦,都
要互相泼水,于是形成了今天的泼水节。
泼水节发源于清迈附近,所以清迈府的泼水节比任何一个地方都热闹。
第三个故事:还是泼水节的来历
托钵僧讲的典故:神童固梦和道士宋江打赌,宋江因赌输而自刎。他的脑袋滚
到哪里哪里着火。他的七个女儿只好轮流把脑袋端在手上。众人向他的女儿泼水,
企图灭火解救。于是形成了泼水节。
努丹一口气讲完了他所听到的泼水节的来历,博得了车上男女老少的一片鼓掌
和喝彩声。大家都说:关于泼水节的形成,虽然人人都听父母或长辈说过,而且内
容很可能各不相同,但是没有一人能够说得这样详细,这样生动。人人都夸奖努丹
是个好口才,如果能够上大学深造一番,一定是个文学家。
吴永刚说:“我和泰家一起生活了四五年,在泰家的村寨里过过四五个泼水节,
却不知道泼水节的来历原来是这样。刚才听大家议论,说是泼水节的掌故,各人所
听的,内容很可能各不相同。在座的诸位,谁能够给大家再说一个不一样的故事呢?”
这时候,坐在边厢的一个黄袍托钵老僧开口了:
“诸位要是有兴趣,不嫌老僧口齿不清,不嫌老僧口才不好,待老僧来贡献一
个另一种说法吧。”
中国的和尚,穿“缁衣”也就是穿黑色和尚袍的居多,间或也有穿灰色或褐色
的,从来不见有穿黄袍的和尚。这是因为中国一向把“黄色”看成是至高无上的高
贵的颜色,只有皇族才能服用。到了清代,黄色的服装,只有帝后太子才能穿,除
了因功皇上作为“恩典”特别“御赐”的黄马褂之外,连晋封为王爷的皇上的亲兄
弟都不许穿,穿了就是有反叛之心,罪在不赦,可以满门抄斩的。礼制如此,更遑
论和尚了。
泰国的和尚,可是人人必须穿黄袍,披红色袈裟,而且大都是丝绸的。红黄相
间,十分醒目。中国的佛教,是从印度传进来的大乘佛教,讲究的是不杀生,佛教
徒不但不许吃肉,因为丝绸是把蚕蛹煮死以后再缫的丝,做一件丝袍,不知道要死
多少蚕蛹,因此穿丝袍罪孽太大,和尚是不许穿的。泰国的佛教是十三世纪从锡兰
(今斯里兰卡)传进来的小乘佛教,虽然也讲究不杀生,还讲究“放生”,到了一
定的节日,家家户户都要买许多活鱼到河边去放;但是却可以吃荤,连和尚都可以
吃肉,条件只有一个:不是自己亲手杀死的动物,都可以吃。所以泰国的佛教徒可
以用鸡鸭鱼肉“斋僧”,到菜市场去买鸡,则只能买杀好的,买鱼也只能买那已经
死了的。如果卖鱼的小贩只有活鱼,他会叫你等一下再来。你到别的地方转了三五
分钟回来,鱼贩子已经把活鱼摔成死鱼,你就可以买来吃了。佛教是泰国的国教,
除了少数伊斯兰教徒之外,几乎人人都是佛教徒,却不知道那些捕鱼的、卖鱼的,
是佛教徒不是。
泰国的和尚自己不生火做饭,一早起来,手托盂钵,先到各村寨去“化斋”。
因为当地人都认为:如果一早碰见和尚,就能给自己和全家带来一天的好运,因此
善男信女们,特别是有钱的富人,大都一清早就在自家门口准备好斋饭,等和尚们
上门来求布施。斋饭以大米饭为主,也有米糕,还可以有猪羊鸡鸭鱼虾之类的荤菜
和瓜果蔬菜之类。
只有赌徒是例外。他们认为一早起来碰见和尚,准会输得像和尚的脑袋一样:
光光的。因此,凡是赌徒,大都早上不出门,以免碰见和尚。
从阴历①八月十六到十一月十五,这三个月内为“守夏节”,僧侣不许出门,
只能在寺院中坐禅,等待施主上门来布施斋饭。到了十一月十五“解夏节”以后,
就又可以沿门托钵了。
① 阴历──泰历阴历与中国的农历阴历不同。中国的阴历,大约比公历晚一
个月,阴历八月十六,大约在公历9 月中下旬;泰国的阴历,则比公历早一个月左
右,阴历八月十六,大约在公历的7 月中旬。
托钵僧出门,穿黄色僧袍。僧袍连束胸束腰一共六件,化斋的盂钵,装在一个
袋子里,用布带挂在肩上,藏在僧袍内的右腋下;背一个包袱,里面是一块毛毯,
以备席地而坐或早晚天气突然转凉的时候可以披一披;带一把红色布伞,天黑了,
不论走到什么地方,只要把伞一张,就可以席地过夜。有的和尚,还保留吃槟榔的
习惯,手提一个小袋,那就是槟榔袋,里面装的,不是数珠,而是槟榔。
泰国的和尚,每天只吃两餐:早上八点吃一餐,中午十一点半吃一餐,过午不
食,但可以喝水。
佛教是泰国的国教,中央政府有宗教事务部,由王族中的有道高僧担任部长,
俗称“和尚王”。成年的男子二十岁后人人必须在寺院中出家一次,连国王也不能
例外。一般都在守夏节前由父母亲友伴送,在鼓乐仪式下进入寺院中读经修行,至
少要住上三个月以后,才可以还俗完婚,不然连老婆也娶不到。出家几年的和尚,
也可以还俗娶妻成家。因此年老的托钵僧特别受人尊敬。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泰国人特别是大城市人对“出家”的仪式和时间也
不太讲究了,许多人只到寺院去住上三天,虚应一下故事,就算出过家,可以讨老
婆了。
泰国有和尚而没有尼姑,女子不出家。女人不但不能出家,而且不能碰到和尚
身上的任何部分,不然,女人要倒十年楣,和尚要倒楣十一年。因此,不论走到什
么地方,和尚是绝不能与女人并排而坐的。
1
今天,这个五六十岁的老年托钵僧要给大家讲另一个泼水节的典故,大家先报
以热烈的掌声,然后人人洗耳恭听。下面就是老托钵僧讲的故事。
泼水节又叫“宋江节”,也叫“宋江难”。中国来的华侨都以为与梁山泊好汉
宋江有关,还编造了一个《水浒》阮氏三雄到越南为王的故事。其实,那是牵强附
会。泰国的宋江,与水泊梁山上的宋江一点儿关系也没有,只是名字音近而已。正
确地说,应该叫宋干,不是宋江。
很久很久以前,我们泰国有一对中年夫妇,家境富裕,乐善好施,斋僧礼佛,
殷勤虔诚。可是也不知道为了什么,他们夫妻双双年过四十,居然连一个儿子也没
有生养。他们每天朝朝暮暮晨昏两次祭祷于日月之神,数年来如一日,从未失误过
一次,也依然无效。愁得夫妻两人唉声叹气,不知道自己是前世作的孽,还是今世
无意中犯下了什么过错。
有一天,门前来了一个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