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5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至于陈子龙此前最担心的工钱和伙食,郝大明告诉他,这些全由泾阳商帮来负责。而泾阳商帮则会从皇庄得到工程款,当然这些工程款是出自内帑银。由于是第一次干,谁也不知道造价到底是多少,因此小汤山的工程也算是一次实践,做为以后类似工程的参考。

    而郝大明做为这支施工队伍的总负责人,也有个陈子龙从未听说过的名:项目经理。他手下还有大队长中队长小队长,以及技术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炊事员等多名人员,陈子龙一时间也弄不清这些人都是干什么的。

    趁着工人们安排食宿,郝大明问陈子龙:“先生,咱们这工程要怎么干?有施工图没有?”

    其实这小汤山皇庄,陈子龙已经来过一次,对这一代的情况已经摸清,也画出了施工图。他还有些担心郝大明图,甚至认识不了太多字,没想到郝大明以后连连点头道:“俺啦。各大队的大队长和人员过来,分活。今天还有半天时间,咱们现在就开干!”

    陈子龙的施工方案其实很简单,但工程量却不小。小汤山皇庄北枕汤山,东南两个方向都有河流经过,别水不多,可到了汛期,水量还是很大的,甚至会有洪水,山上也会有山洪下来。这两条河分别叫东沙河南沙河,河道早已淤塞不堪,稍微有点水就会泛滥。

    陈子龙的具体方案是:

    一,在汤山的山间和山脚下建若干个蓄水池,拦蓄山洪;

    二,疏浚东沙河和南沙河;

    三,在水量较大的南沙河河面最宽处,开凿一个人工湖,出口处建水坝,形成水库;

    四,在皇庄西侧开凿一条人工河,从南沙河和汤山上引水,使皇庄三面临水;

    五,在皇庄内部开凿纵横沟渠,包括引水渠和排水沟,又分为干渠和支渠。

    施工图上画画简单,但实际干起来,这项工程堪称浩大。陈子龙与郝大明商量过后,一致认为应先建蓄水池,因为每个蓄水池的土方量相对较小,完工和见效比较快。

    艘远地仇情结术战阳由敌艘

    另外建蓄水池的时候,也可顺便在山上取石料,用石料修渠。这一条是郝大明提出来的,因为他是北方人,知道北方土壤含水少,如果采用土渠的话,渗水太快。这一点陈子龙就没想到,因为他久居松江府,那里都是土渠。不过采用石渠的话,工程量就更大了。

    当陈子龙提出自己的担心时,郝大明却笑道:“先生不用担心,咱们采石方便。”

    说着他与陈子龙一起上山,实地确认了蓄水池与泄水取的位置走向后,又找了一处离各蓄水池都很远山石密布的地方,满意地道:“就是这里了!”

    随即郝大明便派工人在这里选取合适的位置挖坑,又命人往山上一袋袋地搬东西。陈子龙忙问:“这是做什么?”

    “放炮崩山啊!”郝大明道,“这一袋一袋的都是炸药,是工部特批的。先生,咱们现在下山吧,可得离这远一点。”

    陈子龙这才明白“放炮崩山”就是用炸药炸山的方法得到石料。但他从没见识过炸药的威力,对此也是将信将疑。过了半个时辰,山上的工人也都下来了,告诉郝大明都已准备好了。郝大明再次确认已经没人在山上后,下令点燃长长的导火索,并对陈子龙笑道:“先生,这动静有点大,您先捂上耳朵吧。”

    陈子龙将信将疑,都没捂耳朵,也就没捂。过了片刻,只听先是数声闷响,随即“轰隆隆”一声巨响,真如天崩地裂一般,整个大地都在颤抖!

    陈子龙吓得面如土色,半晌才回过神来。待烟尘渐渐散去,再山头,已经被削去一大块。等完全平静下来以后,陈子龙跟着郝大明过去察现山体崩落,无数大小碎石滚落山谷,把这一处的地貌彻底改变了。

    “先生,您子好吧!”郝大明颇为得意地道,“这可比从山上一点一点敲石头,再一块一块往下运快多了。光是这些石头,修筑石渠已经有富余啦。”

    陈子龙慨叹道:“炸药威力之大,以至于斯!不过等工程开工以后,可不能再用炸药了,否则连蓄水池等亦会受损。”

    郝大明连连点头道:“是是是,还是先生考虑得周全。而且俺手上也只有这么多炸药,再想用,还得工部批。现在火药紧张得很,不好批啊!”

    此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刚刚搭建好的宿舍区饭菜飘香。郝大明笑傲:“先生去吃晚饭吧。填饱了肚子好干活嘛。”

    陈子龙听了一怔道:“天黑了还要干么?”

    “那当然。”郝大明习以为常地道,“白天天热,还不如晚上干得快呢。反正都是这么多活,早干完早拿银子,俺们再换下一个地方。谁也不会嫌银子多扎手的,是吧。”

    本书来自  html/18/18653/iml

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综合工程() 
“小汤山皇庄农田水利综合示范工程”,这是朱由检为这项工程钦赐的名字。随着书写着这个名字的简陋木牌在工地前竖起,紧张而又新颖的工程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首先让陈子龙感到惊奇的就是工人的伙食。在这个时代,能达到这样规模的工程,也就只有河工了。陈子龙的父亲陈所闻做过地方官,对河工相当熟悉,陈子龙也对此颇有研究。河工之弊历朝历代皆有,大明承平日久,贪腐渐生,在河工上的弊政就更是花样百出登峰造极,百姓不堪其苦,也严重削弱了大明的国力。

    就拿这工人伙食来说吧。这个时代的河工绝大部分是“官修”,也就是官府组织施工。工人大部分来自徭役,不用给工钱,但伙食还是要由官府来的。

    陈子龙亲眼见过河工上的伙食,那已经不能用一个“差”字来形容了:不管有多少人,就是熬一大锅米粥,别的什么也没有。一到开饭时间,工人一拥而上,谁先挤到前面谁先吃,吃得快还可以多盛一两碗,可动作慢或是身体弱,挤不过别人的,能捞到点稀粥就不错了。

    再加上役工中总有些欺软怕硬蛮不讲理的无赖,自己的吃完了,还要抢别人的吃,谁敢反抗就拳打脚踢。而官府往往还就喜欢用这样的人来“维持秩序”,被抢者敢怒不敢言。河工是最重的体力活,连饭都吃不饱,那还能干好么?所以没有一个人不消极怠工的,工程也是敷衍了事,洪水真来时,半点用也不顶。

    而官府之所以要把役工的伙食弄得这么差,无非是因为可以从中捞钱。一般官府向户部报河工费的时候,一个役工的伙食费都是按年报的,一年就是十二两。可实际的伙食花销都是按天算的,原定的标准是每人每天四分银。表面上差不多,可河工不可能一年十二个月都干,比如只干三个月的话,多报的九两就被地方官府“截留”了。

    即使是剩下的三两,官府也要想方设法克扣,那就只有降低伙食标准。至于河工质量如何,他们才懒得管。甚至有专吃“河工”饭的黑心官员,还巴不得盼着年年闹洪水,年年把河堤冲垮,这样就可以年年修河工,年年捞钱了。民间俗谚“文官吃草,武官吃土”,便是对这种贪腐行为的辛辣讽刺。

    可郝大明手下这支施工队伍却是截然不同。一到饭点,工人都按照自己所属的小队站好,排着整齐的队伍,到“食堂”打饭。“食堂”其实就是五顶大帐篷,每顶帐篷外摆着干粮菜粥三口大锅,有专人负责盛饭,不能自己动手盛。菜只有一种炒白菜,实在算不上美味可口,但量很足,一口锅快空了,马上有人填满。

    工人从大锅前依次走过,想吃什么吃多少都可以,但必须交上相应的饭票。这饭票需要用钱买,所以不存在“白吃”的问题。当然,饭票是很便宜的,算是工人的一项福利,也只卖给本施工队的工人,外人是买不到的。

    陈子龙鲜,但工人们早已习惯了。别的人很多,但没有一个乱串乱插队的,秩序井然,轮到每人时,打饭也快,很快就都吃上了。陈子龙叹不已,心想这要是按照原来那种一拥而上的做法,还不得彻底乱套!

    人们狼吞虎咽地吃着饭,陈子龙才意识到自己也饿了,但他可没有饭票。郝大明赶紧笑道:“工部老爷特意吩咐,要小人一定把先生给照顾好了。这地方比不得城里,条件艰苦些,小人给您专门开了小灶,四菜一汤两荤两素,还有一坛好酒您回指挥部慢用。”

    陈子龙却想起朱由检对他的嘱托,摇头笑道:“圣上让我来,可不是关起门来享清福的。我虽设计了施工方案,但很多具体事项还要多向你老兄,还有大伙儿学习。我也和大家一起排队打饭么?把那小灶撤掉,给我发些饭票,大家一起吃吧,人多了还热闹。”

    “这如何使得?”郝大明连连摆手道,“俺听工部老爷说了,先生可是徐阁老的高徒,是做大学问的人。俺们这些人都是粗人。。。”

    “什么粗人细人,我也是在田间劳作惯了的。”陈子龙笑道,“不信伸出胳膊比比,我比你还黑呢。我这人就喜欢热闹,你让我自己吃小灶,我反而不痛快。”

    只要放下身段,普通老百姓最容易打交道,很快陈子龙就和郝大明等人混熟了。他也很快就弄明白,为什么这里不会出现克扣工人伙食的问题了:因为工人的饭票不是郝大明卖给工人,而是泾阳商帮在工部的监督下统一制作发售的,每份饭票的“价值”也是固定的,人人皆知。工人花了自己的银子买的饭票,如果买不到相应的伙食,就可以到泾阳商帮甚至是工部去告状。一旦查实,“项目经理”不但要丢饭碗,还要吃官司问罪,所以即使有人有这个心,也没这个胆。

    艘远不远情后恨陌月独帆闹

    艘远不远情后恨陌月独帆闹而官府之所以要把役工的伙食弄得这么差,无非是因为可以从中捞钱。一般官府向户部报河工费的时候,一个役工的伙食费都是按年报的,一年就是十二两。可实际的伙食花销都是按天算的,原定的标准是每人每天四分银。表面上差不多,可河工不可能一年十二个月都干,比如只干三个月的话,多报的九两就被地方官府“截留”了。

    吃完晚饭之后,各大队吹响集合哨,开始挖引水渠排水沟。因为天越来越黑了,上山取石不方便,但挖渠是不碍事的,摸黑也能干。而且挖出来的土方,正好可以用来修筑河堤。

    这时陈子龙才明白,为什么朱由检说“可能也花不了太多银子”,因为工程所需的物料很多都是就地取材,不用花钱买。而传统的河工就不行了,单是这土方一项,按照现在的行情,一方土就要四分银。一段河工所用土方,少则数万,多则成百上千万,这得是多大一笔开销?这就是“综合工程”的好处。

    敌仇仇仇情艘察战阳闹地科

    天色越来越黑了,工地上却干得热火朝天,劳动子此起彼伏。这场景,陈子龙曾经无数次做梦梦到过,不想今日成了现实!他激动得热泪盈眶,顺手抄起一把铁锨,加入了劳动的大军。

    本书来自  html/18/18653/iml

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进展顺利() 
人多力量大,再加上充足的物资供应和合理的调配,示范工程的进展很快。汤山上的十几个小蓄水池,差不多一天时间就挖好了,山下的两个大蓄水池也已开始挖槽。这些蓄水池都要用石块铺底防止渗漏,当小蓄水池的水蓄满以后,通过导流渠自然下泄到大蓄水池,大蓄水池又与灌溉渠和东沙河通连。

    这些蓄水池的作用,一是拦蓄山洪,防止奔腾而下的山洪冲毁农田,二是给山上种的树水源。本来这汤山上植被茂盛,还有温泉,风景怡人,名为皇庄,其实与皇家园林无异。可去年清军围困京师时,这一带皆被八旗军占领,临走一把大火,把山上的植被和田里的庄稼烧了个精光。所以综合工程中也包括汤山的绿化,种树自然是需要水的。

    一座荒山,如果没有人管,也能慢慢恢复,但那速度太慢了,至少得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陈子龙的方案则是以植草为主,间种枣树。植草是因为草生长最易最快,草籽撒下去,只要一场雨便可生根发芽。

    而枣树则是相当耐旱的树种,适合在山区种植。长成以后,树冠可达三四丈高,枝干屈曲苍古,枣叶垂阴,红实悬树,观赏与果用兼备。这一方案很得朱由检的赞许,在他景观当然是好,但综合效益才是第一位的,如果还能兼顾经济效益,那就更好了。

    当然,荒山绿化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项工作主要交给皇庄的庄客去慢慢完成。这些庄客现在的身份也变成了工人,因为本来就隶属于皇庄,连土地都没有,他们的身份转换反而更容易。

    其他土方工程,皇庄西侧的人工河是规划灌溉更西更北的田地的。因为这些田地属于私人,所以这条人工河可以暂不动工。一条横贯皇庄东西的引水渠首先开通,虽然这条水渠长达十五里,但只有二尺宽三尺深,土方量并不是特别大。

    按照泾阳商帮的工作定额,每名工人每天工作四个时辰,每个时辰应挖土十五立方尺,全天为六十立方尺。也就是说,二尺宽三尺长的土渠,每人每天应挖十尺,也就是一丈长。但实际上因为多劳多得,差不多每个工人都能超额完成,而且赶工,每天工作的时间都在五个时辰以上。结果每名工人少则挖一丈五尺,多的能到二丈,原计划四天完工,实际上不到二天就全渠贯通了。

    与此同时,汤山上的采石作业也在紧张进行中。自古以来,采石便是最艰辛的体力劳动,因为石料坚硬无比,需用铁錾等工具一点一点把石料切削成需要的形状,再从山上一块一块运下去,其耗力耗时,可想而知。

    但泾阳商帮采用了放炮崩山的方法采石,已经炸出很多相对较小的石块。工人们也不对石块进行精加工,只用大铁锤猛砸,砸出许多碎石,然后把碎石装上骡车骡子运下山去。碰巧这一带的岩石风化程度较高,一砸就碎,也了不少力气。

    具体使用时,则用碎石粘土沙子加水搅拌,在其呈粘稠状时,糊在水渠底部,层层夯实晾干。干了以后也相当硬,具有一定的耐水性。当然强度和整块的石块还是没法比,完全不渗漏是不可能的,但比普通土壤渗水要慢得多。

    这种工艺一般用来砌墙,尤其是砌城墙,还是朱由检先提出来,才运用到河工上的。其实如果是砌墙,加入石灰和糯米浆后效果更佳,那就叫石灰砂浆。但现在粮食紧缺,只好不用糯米。

    至于石灰,朱由检知道石灰会和水起化学反应,然后变软,和遇水变硬的水泥正好相反。其实他真正想用的材料是水泥,但实在不知道水泥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只好用这种替代品,好在短期内效果也还可以。

    砂浆铺底的工作持续了五六天,比挖渠慢得多。当然这几天工人们也没闲着,一个大队铺砂浆,三个大队挖支渠和排水沟,其余六个大队全部到山上采石。另外,综合工程需用的物资也从京师陆续运到,其中最的物资就是柳枝了。

    这个时代筑堤皆用土,而土本身强度不高,在水流的冲刷下很容易散开而导致溃坝。为防止这种情况,就需要采取种种措施固堤,而以柳枝为主材制成的“埽”,便是河工固堤最常用的一种土木建筑物。

    泾阳商帮在陕西和京师均筑过堤,陈子龙对“埽”亦不陌生:用柳枝芦荻等物分层铺匀,在上面压以土及碎石,然后推卷成捆,用竹索麻绳等捆牢,就成了一个圆柱形的“埽捆”。一个“埽”一般直径数尺,长达丈许乃至三四丈,放在水中,就像一根大圆木一样又粗又沉,很耐水流冲击,起到了保护堤岸的作用。

    当然,制作“埽”的成本也相当高昂。每卷一个“埽”,至少需要柳枝八十到一百束,芦草数百束,麻绳数十条。按万历年间的行情,一束柳枝重三十斤,价值一分银;一束草十斤,价值二厘银;麻绳一条价值一分银。再加上土石等物的价值,制作一个“埽”大概需要十两银子。这几年物价持续上涨,尤其是柳枝因为数量无法满足需求而越来越贵,制造一个“埽”已经至少需要花费十五两以上了。

    而一个“埽”长仅丈许,一段河工如果全用“埽”固堤,那花费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对小汤山皇庄综合工程来说,南沙河和东沙河平常水量不大,疏浚以后行洪将更加顺畅,也没有必要现在就用“埽”。之所以现在运来柳枝,可不是制“埽”,而是植柳。

    随着柳枝基本到齐,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也传到了工地:明日一早,当今圣上将带着后妃和文武百官,一起来小汤山植树!

    本书来自  html/18/18653/iml

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亲植礼() 
第二天一大早,京师北极门城门大开,在京四品以上文武官员或骑马或乘车,一起赶往京北小汤山皇庄,官道上排起了长长的队列。他们都是去参加“亲植礼”的。

    敌仇地仇方结术陌阳羽由球

    如今已是阳春三月,太阳一出,阳光普照大地,温度迅速上升。这些平日在京师养尊处优惯了的官老爷们,即使是乘车骑马,走这么远的路仍感到吃力,便有人口出怨言道:“年兄,从来只有‘亲耕礼’,哪听说过‘亲植礼’的?”

    另一人摇头晃脑地道:“当今圣上好是好,但就是太年轻,做事总有些率性而为,太欠考虑。其实这植树倒也是正务,我大明自立国起,太祖皇帝就倡导农户多植树。但这植树乃是农人之事,我等乃是朝廷命官,身居要职,种几棵树而耽误公务,岂非因小失大?”

    “年兄所言极是!”先说话的那人赶紧接茬道,“就算圣上想为天下百姓做表率,效仿亲耕礼,在先农坛种两棵树做做样子就行了,跑这么远路,何苦来哉!”

    大多数官员也都对这次活动有抵触情绪,一路之上不免磨磨蹭蹭。小汤山距京师仅有三十余里,官道又刚修过,好走得很,可等这些官员都到齐,已是正务时分了。

    可他们一祯皇帝及几位后妃,还有全体阁臣均已在南沙河的河堤上肃立等候,皇帝额头还有不少汗水,显然已经等了很久了。这些人吓得赶紧下马下轿,在堤下恭恭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