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无论他如何呼唤,慕王爷却始终不曾睁开过双眼,再也没有用那冷峻中略带疼爱的眼神看着他,再也不曾用责备中饱含怜惜的话语训斥于他。
他的心中阵阵缩痛,缩痛之后是一片茫然。这荒凉的雨季,这惨淡的战争,让他一次次经历天人永隔,让他一次次看着身边至亲之人撒手而去。他的心中撕心裂肺的痛,仿佛这世间一切,全都离他远去,他无力的伸出手来,想在半空中抓住什么,却终无力地落下。
父王母妃已去,这王位,这藩土,这沙场,还值得自己留恋吗?还要这样费尽心机防备明枪暗箭、苦苦挣扎、步步惊心吗?
祯和七年七月十四,慕军与西狄军主力决战于莲花关前,慕军中西狄反间计,留守三万人马被西狄十万主力强攻,慕王爷身中数箭,惨死于莲花关前。
祯和七年八月初二,慕世琮于战前接任藩王,接印当日,率慕家军八万将士血战一日一夜,将西狄军压至月牙河东线一带。
祯和七年八月十二,慕王军与东线尚林所率十万人马联手对缩于月牙河东线的西狄主力发起进攻。激战三日,战况惨烈,终将西狄大军击溃。西狄元帅秋蒙率三万残部向北逃窜,慕世琮与尚林合力追赶,途中,秋蒙回击,东朝大将尚林死于秋蒙刀下。
秋蒙继续率残部向北逃窜,慕王慕世琮不顾将领们劝阻,率数千虎翼营将士策骑如风,奔如闪电。凭一腔血气骁勇和壮士豪情,深入西狄境内千余里,终在漠连山流沙谷追上秋蒙残部。
黄昏的斜阳吐着最后的余烈,照亮着西狄最后两万将士凶狠如狼的面容,也照亮了虎翼营数千将士如虎的骄容。
空落落的暮风吹得慕世琮的战袍猎猎作响,他冷着脸端坐马上,剑眉星目,卓然绝尘。他紧抿的薄唇冷峻刚毅,他炯炯的目光如一只黑豹,不动声色地望着退入流沙谷中的西狄残军。西狄元帅秋蒙血染战袍,横刀策马,立于谷口,与他长久对望。漠连山峡谷内的风越刮越大,奇伟嵯峨的高山上有几只飞鹰掠过,似在盘旋观看着这场生死之战。
两人都不曾开口说话,两人都如同静守猎物的虎豹,等着猎物松懈的那一刻。天空中的飞鹰急掠而下,啄上先前激战中死去的将士尸身,激起一片暗红的血雾。秋蒙被那抹轻淡的暗红迷了一下眼睛,慕世琮看得清楚,大喝一声,秋蒙手微微一抖。慕世琮手中舞起的枪光已明丽如烈阳普照,刺破重重夕阳,飞向他的胸前。
烟尘滚滚,杀声漫谷,铁马驰骋,战旗翻飞。虎翼营与西狄军于流沙谷展开了最惨烈的一场拼杀。
夕阳下,马儿嘶鸣,尸河蜿蜒。苍凉的峡谷静静地看着这一场大厮杀,看着死亡的阴影逐渐弥漫整个峡谷,又慢慢向西努河移动。
已将秋蒙刺于枪下的慕世琮立于流沙谷一侧的西努河畔,手扶长枪,喘息着,轻蔑地斜睨着周围不断蜂拥而来的敌人。
身后,西努河咆哮着,奔腾着。他雪白的征袍上溅满了鲜血,金色的残阳,照耀在枪尖上,晃的人睁不开眼睛。这个俊美如天神的男子,虽然满身疲惫,但眼中身上散发出来的凛冽的杀气,刺痛了所有人的眼睛。
慕世琮环视四周,只见虎翼营的战士,以寡敌众,已经所余无几,剩下的,也几乎人人身带重伤。但所有人均是一脸慨然赴死的神情,没有一人后退。他心中一痛,知道此次带来的所有战士均不能幸免于难,铁血男儿此时也不免有瞬间的黯然。他提起真气,朗声大叫:“虎翼营的弟兄们,我们今日毕命于此,好男儿为国捐躯,虽死何憾!慕世琮愿与诸君同命!”剩下的虎翼营将士齐声高呼:“愿与王爷同生死!”声震山谷,回音轰然。
慕世琮纵声长啸:“好兄弟!我们便一起杀个痛快!”他身形暴起,如朝阳蓬勃,又如闪电划破,手中长枪如怒海惊涛势不可挡,将身边的敌人一个个刺倒扫落。
越来越多的鲜血溅上了他的白袍,厮杀中,他的左颊新添了一道深深的伤痕,他却像感觉不到疼痛似的,手中长枪丝毫没有停顿,横扫竖挑,遇神杀神,遇佛杀佛。西狄士兵望着这个面容俊美但神情凶狠冷酷的杀神,不禁心胆俱裂。
时光悄然掩面而过,残月如钩,渐渐爬上干冷的夜空。慕世琮手中的银枪如风雷激荡,在月下光点闪闪。西狄军最后数百名将士将他逼得步步向西努河退去。
退至汹涌奔腾的西努河边,慕世琮深吸了口气,凛冽大笑,如洪流激上巨石,长枪回旋,在空中扫过一道道银色的光芒,又将十余名西狄兵扫于黄沙之中。
西狄兵惧他勇猛,纷纷后退几步,数十人取过铁矢,箭势如雨,密密麻麻向他飞来。他在河边巨石上轻灵转身,避过一波波箭雨,但箭势竟始终未歇,不多时,一支利羽袭入他的左肩,鲜血蓬起。这箭穿过他的身体后余势未减,强大的冲力带得他身形直往后坠,就在跌落的一瞬,他奋力将手中银枪掷出,正中西狄军余下这数百名将士中一名大将的前胸。
夜空中,秋风急飒,流云翻滚。漠漠苍穹冷眼看着那白色战袍在空中舞出一道孤傲的光芒,悠悠坠入西努河滚腾咆哮的河水之中。
这一役,史书上称之为‘流沙谷之役’,慕藩八千虎翼营将士死斗两万西狄军,与敌同归于尽。这一役后,西狄入侵的二十万大军悉数被歼灭,西狄自此一蹶不振,一年后灭于东朝铁蹄之下。而东朝,慕氏父子血洒沙场,大将尚林阵亡。消息传回京城,武帝大恸,下旨追封慕少颜为显忠王,慕世琮为勇烈王,建祠立庙,永享配祭。
又是一年深秋季节,落霞山脉,林洒秋霜,层枫尽染。
落霞山位于新州以南百余里处,山脉绵延两百余里,将新州与德州连接起来。落霞山山势高耸而不失秀丽,其主峰凤凰峰则山势险峻,常年笼于云雾之中。
这日,晴空如洗,山脚碧云溪畔,十余名山村姑娘媳妇们洗衣浣纱,不时歌上一曲,婉转清脆的歌声引得行者纷纷驻足。姑娘们则被行人炽热的目光看得羞红了脸,却又互相取笑,溪边,一片欢歌笑语。
笑闹间,一位圆脸少女忽然推了推身边的同伴:“快看,那人身形好俊!”同伴转头望去,只见溪旁的山道上,缓步走来一位青年男子,一袭天青色长袍,其面容遮于竹笠之下,但身形俊朗,望之傲骨凛然,让人心仪。
圆脸少女红了红脸,忽然大声唱了起来:“对面的青年郎唉,你抬眼望一望唉,妹妹我有句话唉,要问你来自何方唉!”
溪边浣衣的姑娘媳妇们哄然大笑,齐齐望向山道上的青年男子。竹笠下,慕世琮嘴角勾起一抹笑容,听着这纯甜的歌声,呼吸间山间清新的空气,他微微抬起头,望向云雾笼罩下的凤凰峰,俊目生辉。
孔瑄,容儿,你们还住在那里吗?我,终于不当什么王爷了,我替父王报了仇,借秋蒙之手杀了尚林,我又杀了秋蒙,全歼了西狄军。我得逃大难,捡得一命,终于可以无愧于心地从沙场隐退,终于可以不再为世俗名利所累,来这落霞山看望你们。你们,都还好吗?
他沿着山路而上,凤凰峰上云雾缭绕,山崖陡峭,漫山藤萝,虬梅傲立。直行了近两个时辰,慕世琮方攀上凤凰峰顶,他记起三年前收到的孔瑄留下的暗记,转入一处古樟林。在林间,他身形左突右转,依着阵势步步前进,不多时穿出林间,眼前豁然开朗,竟是一片茶园。
此时是深秋季节,茶园一片呈黄。茶园旁,几间木屋,数棵大树,一带竹篱,竹篱下遍栽秋菊,红黄绿青,在秋风中傲然绽放。
他缓步穿过茶园,在竹篱院门前停住脚步。这一刻,竟觉心跳加快,手心也有些出汗,暗记中所说,就是这里吗?自己真的能见到他们吗?
他推开篱门,却听到低低的幼童呜咽声,侧头望去,只见一名约六岁左右的男童坐于院中树下,面上泪痕隐现,低低抽噎。
慕世琮望着他那酷似孔瑄的眉眼,喜悦不可抑制,慢慢蹲下身来,和声问道:“你哭什么啊?”那男童抬起头来,看了他一眼,继续低下头去抽噎。
慕世琮伸手将他脸上泪珠擦去,轻声道:“你是男子汉,怎么能够哭呢?快告诉叔叔,为什么哭?是不是你不听话,父亲责骂你了?”
男童抬起头来,略带愤然:“才不是,我是乖孩子,父亲从来不责骂我的。”“那你为什么哭呢?”
男童觉眼前这叔叔格外可亲,停住泪水,道:“妹妹她总是欺负我,父亲又不责骂她,我觉得有些委屈。”
慕世琮觉他说话格外可爱,又听他说竟是为了妹妹欺负他而哭泣,不由哈哈大笑。正笑间,一个小小身影从二人头顶树上跃落,清脆的声音响起:“羞羞羞!花脸猫还学会告状了!”慕世琮笑着望向身前这个约四五岁的小女孩,只见她扎着两个冲天小辫,如苹果般粉嫩的脸上两个大大的酒窝,正伸着右手食指不停在脸上刮着,羞得那男童涨红了脸,气恼下,便欲上来推她。慕世琮忙上前将二人分开,眼睛一瞪,望着那女童:“你为什么要欺负你哥哥啊?这样可不好。”
女童嘴角一撇,斜睨着慕世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会到我家来?”
慕世琮蹲下身,微笑道:“我是你们的叔叔,也是你们的舅舅,来看你们的。”女童将手一挥:“少来骗人!我舅舅跟着父亲上山打猎去了,我叔叔,还在前线与西狄人作战呢!”
慕世琮一愣,女童似是想起什么愤愤不平的事情,走过去,右手一挥,在那男童头上拍了一记:“都是你了,叫什么名字不好,非要叫孔思琮!为什么我只能叫孔莹,不能思念琮叔叔,你就可以天天思念琮叔叔!你快和父亲母亲去说,我们换个名字!”
慕世琮呆立于原地,鼻间渐有些酸意,眼角也有些湿润。他忽然俯身,将孔思琮与孔莹一手一个抱了起来,放声大笑。
孔莹在他手中尖声而叫:“母亲快来啊,来了个怪叔叔啊!”
“莹儿,你又在胡闹了!”一个清丽的身影从屋后走出,浅嗔薄怒。她手中还端着一个竹簸,抬起头来,正对上慕世琮微笑的俊容。她嘴唇微张,手中竹簸掉落,茶饼洒满一地。
日暮时分,孔瑄负着几只野鸡,带着璟琰沿着山路回到茶园,听到屋内传来女儿咯咯的笑声,如银铃一般,嘴角不由带上一丝宠溺的微笑。
璟琰今日随他在山间玩得极为开心,听得孔莹的笑声,跳入房去。孔瑄将野鸡放在门口,踏入屋中,笑道:“什么事让莹儿这么高―――”
他脚步顿住,望向屋中将自己一双儿女抱于膝上的那人,二人目光相接,俱是微微而笑。孔瑄大步走了过去,将儿子和女儿一把拎开,捶向慕世琮肩头,慕世琮向后一翻,孔瑄随后跟上,二人身形翻飞,竟在屋中激斗起来。
孔思琮、孔莹有些惊慌,蓝徽容将二人搂入怀中,笑道:“要打,你们到外面打去,别吓坏了孩子们!”
慕世琮灿然大笑,身形一纵,跃至院中,孔瑄急跃跟上,二人在院中越战越快,激斗中,孔瑄大笑道:“痛快痛快!很久没有这样痛快了!”
慕世琮笑道:“看来你身手也没再退步嘛!还接得住我这么多招!”
二人同时开怀而笑,同时收手,又大力拥抱在一起。蓝徽容牵着孔思琮与孔莹,含泪带笑望着二人:“打够了没有?打够了,就可以吃饭了!”
皎洁的秋月下,孔思琮与孔莹打闹着在慕世琮身边穿来穿去。孔思琮数次想爬到慕世琮的身上,都被孔莹揪了下来,他自是不服气,转头与她追打,又被孔瑄数次分开,搅得孔瑄与慕世琮这酒未免喝得有些不尽兴。
见蓝徽容入屋,孔瑄向慕世琮挤了挤眼:“明天我带你上山,我们再喝个痛快,容儿现在管我管得紧,自生了莹儿后,她再不陪我喝酒了!”
慕世琮心中无比畅快,大笑道:“好,明天我们不醉不归!”
月挂树梢,蓝徽容从屋内端出红泥小炉,紫砂茶壶,将茶饼敲成小块,再倒入碾钵碾碎,轻声道:“这是我们自己的茶园采出来的茶叶烘制而成的,茶汤清纯,余香绵长,水也是取自山后的碧泉水,世琮你试试。”
夜色空蒙,竹篱菊下,众人围炉而坐。听着风吹过茶园的声音,闻着夜空中交织缱绻的茶香与菊香,看月上中天,看花随风舞,看一双儿女在院中追逐、嬉戏、打闹。
…………………………………………………………………………………剧终……………………………………………………………………………………………………………………本文至此完结,某楼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
番外一、一世人
旷野长天,云彩脉脉流动,大片青草平原,无边无际地延伸出去。牛马点缀其间,白云似的羊群在绿海中游动。
秋季草原上的阳光极浓烈,耀得常宁的眼有些睁不开来。远处,祭坛下人来人往,悲歌声阵阵,直唱入她的心底,令她怆然。
她站在帐门口,眯眼望着天上展翅翱翔的雄鹰,天高地阔,为什么自己不能象那鹰一样自由飞翔于天地之间呢?
她幽幽地叹了口气,转身回到帐内。从东朝带过来的贴身侍女明画见她似有些无力,上前将她扶住,轻声劝道:“公主,皇上会将您接回去的,您不要太过忧虑了,不是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吗?您这样下去,身子会撑不住的。宁王殿下可还等着您回去呢。”
听到‘宁王殿下’四字,常宁的眼泪如溃堤般落了下来。皇弟,那记忆中的倔强少年,与自己多年相依为命的小四,他可好?他收到自己的信后,会是何等的焦虑,父皇他,真的会派人将自己接回去吗?
几年前,那威严肃穆、不苟言笑的父皇,那从来没有抱过自己、高高在上的父皇,一道旨意,就将自己送到了这塞外草原,大漠阴山。从此,自己就为了所谓社稷,奇…书…网为了所谓和平,埋葬了青春与梦想,远别了皇弟与故土,在这陌生的地方日夜体会着孤独和凄凉。
常宁侧卧于狼皮毡毯上,怔怔地想着,泪痕依稀。正幽思间,帐外传来脚步声,一个煦煦然如暖阳的声音响起:“公主,我可以进来吗?”
常宁一惊,猛坐了起来。她认得这个声音,虽然她从来没有正眼看过这个人,这个令她胆颤心惊、两个月后就要令她含羞蒙辱的人。
这个人,在草原上有着传奇般的经历,人们歌唱着他的故事,吟诵着他的骄傲。他,是一个女奴所生的孩子,身上又流着这草原上至高无上的古汉王的血。他,自幼便象草原上的雄鹰,阴山上的野豹。他能驯服最烈的野马,也能唱出最动人的歌声。
他自幼不被古汉王重视,也始终受同父异母兄弟们的歧视与排挤。十一岁那年,他带着一百名少年远走西庭,在那里逐草放牧,在那里扎根生基。
十五岁那年,他带着五千名少年,纵骑如风,奔袭上千里,将山嵯国两万骑兵斩于马下,逼得山嵯国向突厥称臣纳贡,自此声震草原。
十八岁那年,他带着两万如狼似虎的猛骑,一路东行,折服了草原上的人们,也俘获了无数草原少女的芳心。他挟着雷霆之势回到王庭,他的父汗,对他刮目相看,赞他为最似自己的雄鹰。他替他的父汗东征西战,令突厥日益壮大,与西狄分庭抗礼。就是强如东朝,也不得不将最高贵的公主送到王庭,送到他父汗的大帐之中。
他就象这草原上最灿烂夺目的阳光,人们争相匍伏于他的脚下。当年老的古汉王终于咽下最后一口气,他毫无争议地成为了新一任的汗王,即使是最桀骜不驯的左屠耆王,也不得不低下他高傲的头颅。
明画等人惊慌不已,常宁看在眼中,反而平静下来,站起来走到软毯上坐下,镇定道:“请进来吧。”
帐帘轻掀,不知是帐外透进的阳光,还是进来之人的面容,常宁微微闪了一下眼。进帐之人挟着浑厚的气势,却又带着温和的微笑,右手横放于胸前,行了一礼。常宁微微欠身,始终不敢仔细打量这位继子,轻声道:“大王多礼了!”
新任突厥王离勒微微一笑,盘膝坐于常宁对面,如烈日般的双眸紧盯着这位高贵的东朝公主。常宁被他的目光灼得低下头去,转念间傲气涌上,猛然抬头直视离勒,略带愤然:“大王,未亡人不便让您久留,有何事,您请说吧。”
离勒一口东朝话说得极为字正腔圆,悠悠道:“未亡人?呵呵,你们东朝的话倒是有些意思。难道你们东朝的女子,不管多大年纪,死了丈夫之后便是活死人一个吗?这样岂不是将人活活地关于坟墓之中?!”
常宁身子微微有些颤抖:“我朝礼仪,自非你们蛮夷之邦所能相比的。更不会有你们这等子袭父妻的蛮荒野俗。”
她鼓起全部勇气,直望向离勒略带讥嘲的微笑:“大王,常宁今日跟你把话说明白了,要我改嫁于你,除非日头从西边升起,除非乌阙河水枯竭,除非伊射山的积雪全部融化!”她倏然站起身来,冷冷道:“两个月后,汗王入土之日,便是我常宁魂归故里之时,大王请回吧!”说着一拂衣袖,背对离勒而立,努力控制着颤栗的身躯。
离勒坐于地毡上,仰起头来,正好望见她后颈中那一抹白净,就象伊射山常年的积雪,纯净晶亮。这高贵的公主,她的身子在颤抖,她的耳坠也在轻微地晃动,这一瞬间,晃得他有些心软。这也是他首次与这位公主近距离接触,她深居简出,即使是在突厥王族的重大宴会上,她也始终是轻纱蒙面,不发一言。他一直以为,她就象他所知道的东朝女子一样,怯懦胆小,他从来不知,她也有如此烈性的时候,这烈性让他微感心惊。但这烈性之后的强行控制着的怯弱,却又让他的心尖有一刹那的疼痛。
他沉默片刻,从容站起身来,沉声道:“公主,本王今日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公主见谅。本王今日来,实是有件要紧的事情,不得不告知公主,还请公主节哀顺变。”
常宁脸色唰地变得雪白,转过身来,颤声道:“你说什么?!什么节哀顺变?!”离勒不忍直望她毫无血色的面容,双目微垂,低声道:“您的父皇,东朝圣威武肃德皇帝,于八月二十日夜,薨逝了。”
常宁眼前一阵眩晕,他在说什么?父皇薨逝了?那永远如神祗一般的父皇,那天下无敌的父皇,怎么会―――
她呆呆地望向离勒,这人面上的神情,真诚中带着坦然,还有一丝疼怜,她眼前一黑,直直地向后倒去。
明画等人的惊呼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