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嫁-第1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打定了主意,这不,皇上早朝过后,太后就把他找了来。

    太后刚把想法说出来,皇上正敛眉不语,那边,公公便进来禀告道,“皇上、太后,宸王和宸王妃来了。”

    云贵妃当即就不怎么高兴了,他们两个什么时候来不好,偏偏这个时候来,这不是耽误时间吗?!

    云贵妃望向太后,太后坐在那里,瞥了宁太妃一眼,道,“去回了他们,就说哀家有事,让他们一个时辰后再来给哀家请安。”

    这些天,太后****服用清韵孝敬的养身丸,夜里睡的一天比一天安稳,对清韵也是越来越有好感,不再像之前那样,说不见便不见了。

    何况,还是皇上让她关心她的,待会儿再见她,也算是给皇上一个脸面。

    公公就下去回话了,结果没一会儿又回来了,道,“皇上,宸王有急事找您。”

    一句话,太后脸面上就挂不住了,他们两个哪里是来给她请安的,分明是有急事找皇上,知道皇上在她这里,所以等不及赶来的!

    云贵妃听得一笑,火上浇油道,“方才我还纳闷呢,宸王和宸王妃这会儿来给太后请安,是不是晚了些,原来是有急事找皇上的,也不知道是什么事这么急?”

    太后的脸隐隐泛青,她瞥了云贵妃一眼,眸光带了些不悦,云贵妃背脊一凉,恨不得把舌头咬断才好,她怎么这么没脑子啊,太后已经难堪了,她这么说,太后不是更难堪了?

    而且,她说宸王事急,这不是把皇上往外推吗?

    这不,皇上把茶盏放下了,道,“怕是真有急事,朕……。”

    皇上话还没有说完,太后就打断他,吩咐道,“让他们进来。”

    皇上已经知道她找他是为了二皇子封地的事,他若是一走。就难请回来了,而且以皇上的聪慧,若是给他时间。他肯定能想出回绝的办法。

    这事要办成,只能一气呵成。

    太后让楚北和清韵进去,皇上就没有借口离开了。

    进了大殿,清韵和楚北给皇上他们请安。

    皇上坐在那里,点头道,“有什么事,这么急着找朕的?”

    皇上的眸光从楚北身上。撇到清韵身上。

    清韵头微微低,看着青石地面,暗翻了一个白眼。别看我啊,我也不知道楚北找皇上你所为何事,正等着他说呢。

    楚北望着皇上,欲言又止。

    显然这事不合适当着大家的面说。合适私下里谈。

    然而。清韵知道,要是楚北真不愿意说,他就不会来永宁宫了,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假药吗?

    皇上就道,“有话但说无妨。”

    然后楚北就说了,“父皇,你已经把宸王府和湖州赐给儿臣了。为何又要收回去?”

    清韵,“……。”

    为什么事情总跟她想的出入那么大。皇上和他的目的不正是雍州吗,怎么现在又来质问皇上不应该出尔反尔?

    她都要被他们给弄糊涂了。

    这么说,肯定有猫腻。

    皇上坐在那里,看着楚北道,“乔迁之日,观景楼被烧,不吉利,换了好。”

    “那湖州呢,湖州人杰地灵,地产丰富,也不吉利吗?”楚北反问道。

    清韵站在一旁,眼珠子在楚北和皇上面前来回打转。

    尤其楚北问话,皇上面露尴尬,下意识的瞥了太后一眼。

    如此演技,清韵是拜服的五体投地。

    表情什么的都安排的很到位。

    也是,本来湖州作为楚北的封地完全可以,谁让皇上倒霉的被太后抓到了把柄,才不得不换地方,再加上被钦天监摆了一道,贫瘠之地雍州就成了楚北的封地。

    湖州和雍州,有天壤之别。

    楚北心中不满,跑来质问很正常,皇上尴尬也很正常。

    本来给儿子的是个大西瓜,儿子都抱在怀里,打算开啃了,得,西瓜又被皇上给收了回去,给了他一个酸不啦几的枳子,儿子能开心吗?

    只是皇上有苦衷,当着太后的面,又不能说,只能尴尬了。

    太后什么话都没说,倒是云贵妃见不得皇上被楚北逼问,道,“皇上将哪里赏赐给你做封地,全凭皇上高兴,岂容得你来质问,况且,皇上这么做,全是为了你好。”

    楚北瞥了云贵妃一眼,道,“我知道父皇是为了我好,不用云贵妃提醒,但观景楼被烧,我不信是上天示警,如果是人为,我换掉宸王府和湖州,岂不正中敌人下怀?父皇,儿臣恳请您收回更改封地的圣旨,如果湖州作为儿臣的封地,将来真出什么意外,儿臣无话可说。”

    楚北一定要皇上收回圣旨。

    太后敛眉不悦。

    宁太妃笑了,“要真出了什么事,可就晚了。”

    听她这么说,楚北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来,“湖州作为我的封地,我会有危险,是不是雍州作为我的封地,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句高枕无忧,咬字格外的清晰。

    “大皇子”被刺杀的事,才过去没多久,是谁派人刺杀的,大家心知肚明。

    雍州远在边关,在兴国公眼皮子底下,可以说是把他送到了狼身边,别说高枕无忧了,能睡着就算是心大的了。

    要说在湖州是可能会倒霉,那搬到雍州,那可以肯定是会倒霉了。

    两权相害取其轻,当然要选湖州了。

    楚北说这话,清韵隐约明白了两分,她望着皇上道,“皇上,还是把湖州做为相公的封地吧,是福是祸,我们自己承担,要是雍州作为封地,距离兴国公十万大军那么近,要是出了什么事,兴国公就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我们不想连累兴国公受人质疑。”

    清韵说着,只觉得有鸡皮疙瘩,她还没有这么虚伪的说过话呢,明明就是怕兴国公会刺杀他们,还要为兴国公着想……

    ps:~~o(》_

第三百六十五章 亲孙(求月票)() 
皇上听着,若有所思起来,然后撇了太后一眼。

    很显然,他动摇了。

    不过太后怎么可能允许他再收回圣旨,那她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不过清韵的担忧倒是合情合理,要是他们真搬去雍州了,在兴国公眼皮子底下出了事,不论人是不是兴国公杀了,这个黑锅都得兴国公来背。

    那样后果会不堪设想。

    她可以约束兴国公,可约束不了别人要杀他们啊。

    太后觉得把雍州作为大皇子封地,有些欠妥了。

    只是现在圣旨已经下了,再收回圣旨,或者再更改,百官都该有意见了,当皇上的,岂能把圣旨当成是儿戏?

    所以大皇子的封地只能是雍州,不可能换成其他地方。

    这一点,皇上妥协了,他道,“把雍州作为大皇子的封地,那他以后就常留在京都,倒也可以。”

    这一点,别说太后了,就连宁太妃都不赞同了。

    比起湖州给大皇子做封地,留下京都对安郡王的威胁更大,怎么能答应呢?

    听到宁太妃迫不及待站出来否定,清韵扭头望着她,道,“宁太妃,我昨儿好歹救了若瑶郡主,我没奢望你对我能有半点感激之心,但这么急的把我轰到封地上去,就太匪夷所思了!现在若瑶郡主病情虽然稳定了,但是秋霜的死,对她打击太大,难保什么时候就会反复,你怎么就不为若瑶郡主想一想。她是你亲孙女,哪怕为了她,也该想法子让我留在京都吧。我怎么觉得她的死活在你眼里,根本无关重要,反倒是安郡王,你一心为他谋算,甚至不惜为了他,手上沾满鲜血,肝脑涂地也在所不惜。说实话,我真的很怀疑若瑶郡主和宁王都是捡来的,安郡王才是你的亲孙子。”

    清韵说话很快。宁太妃脸色变得更快。

    听到清韵说最后一句的时候,她甚至惊站了起来,喝道,“放肆!”

    她说着。不少人都望着她。宁太妃这才反应过来。

    清韵现在是大皇子妃了,不再是安定侯府三姑娘,放肆这两个字用在她身上不合适。

    不过她倒是没有说错话的尴尬,反而理直气壮道,“当真是放肆,小小年纪,就敢在太后面前,指桑骂槐。暗讽皇上是捡来的!”

    清韵听得咋舌,宁太妃的脑子当真是好使。她明明是在讽刺她,她却一把火把太后和皇上都牵扯了进来,这祸水东引的手段,当真是高,偏偏太后和皇上还能对号入座,而且一点都不牵强……

    太后脸色冷沉,有些发怒了。

    可偏偏有人叫她怒气撒都撒不出来,只听清韵道,“以前,我确实怀疑过皇上和瑾淑县主都是捡来的,但后来,我改观了,太后对瑾淑县主很严格,甚至很凌厉,但私下里还会关心她,对于皇上,我也能看的出来太后心底对皇上的疼爱,至于宁太妃你,我是从上到下,从左到右,半点都没有看出来,而且,我在和你说话,有必要牵扯上太后,祸水东引,让太后给你做挡箭牌吗?”

    宁太妃怒气很大,嘴皮都在哆嗦。

    皇上笑了,“朕记得小时候,父皇和母后曾说过,朕是他们赏花灯时捡的,朕一度信以为真。”

    听皇上这么说,太后难得露出一抹笑来。

    这事她还记得,那时候皇上还小,才四岁,他扑在她膝盖上,问他是怎么来的,她当时是这么骗他的。

    后来五岁花灯节前,他惹了事,她打了他手心两下,然后皇上就吵着闹着要出宫参加花灯节,说是不当皇子了,要去找亲生爹娘。

    这事,她和先皇笑了皇上许久。

    后来皇上一想出宫,先皇就笑他,“莫不是又要出宫找亲生爹娘吧?”

    清韵没想到,她一句捡来,竟然能让太后开怀,还说这么多话,更没想到皇上小时候这么萌……

    清韵憋着笑,好像每一个小孩都会问他是怎么来的,几乎就没有如实相告的。

    清韵对于楚北怎么来的很好奇,她忍不住问了。

    结果楚北满脸黑线,嘴角抽搐不止。

    其他人也都憋笑,皇上则脸色尴尬。

    不例外,楚北也是捡来的。

    只是他不是什么花灯会上捡的,而是从天上掉下来,砸破了御书房的屋顶,直接掉在龙案上,皇上见他命大,就把他给捡了……

    后来,他再跑御书房时,皇上就逗他看屋顶道,“父皇有预感,这两天,天上会给你掉个弟弟下来,你要接准了,别摔了他。”

    小小年纪真是好骗啊,他就昂望着屋顶。

    望的久了,得了脖子病……

    镇南侯知道后,把皇上一顿训了,打那以后,就没有再提他是捡来的了。

    清韵,“……。”

    腮帮子都要笑抽筋了!

    她要是笑脱臼了,谁负责?!

    皇上重重一咳,绷着个脸皮,道,“说正事!”

    然后,殿内的气氛一下子就凝重了起来,谁也不敢再笑了。

    可是封地的事,根本就商议不出来个结果,而让兴国公保证楚北的安全,那更是不可能。

    这时候,宁王来了。

    看见他来,太后笑道,“宁王怎么来了,还如此神色匆匆?”

    宁王恭谨的给太后请安,然后望着皇上道,“皇上,臣方才进宫的路上,遇到了镇南侯,他让臣做说客,臣一时不察,说错了话……。”

    皇上眉头拧紧,“说错了什么话?”

    宁王没有说话,皇上就让他上前来,宁王说了三个字,声音还很低。“龙虎卫。”

    太后神情微动。

    龙虎卫是当年皇上征战沙场时亲自训练的两千府兵,个个骁勇善战,所向披靡。只是自打皇上登基之后,就没有了龙虎卫的消息,有流言说是解散了。

    但具体如何,没有人知道,皇上也不说。

    却没想到过去这么多年,竟然还能听到龙虎卫三个字。

    “镇南侯怕大皇子在雍州会被人刺杀,让臣劝说皇上把龙虎卫给大皇子。臣当时不察,还很诧异老侯爷怎么知道龙虎卫还在,结果镇南侯笑道。果然龙虎卫没有解散,皇上,他是把主意打到龙虎卫头上了,臣受大皇子妃恩惠不小。但龙虎卫是皇上让臣掌管的。臣实在……。”

    宁王说话声音不大,但是太后坐的近,听得很清楚。

    皇上没有怪罪宁王,反倒笑道,“朕怎么把龙虎卫给忘记了,有龙虎卫护着,朕也没有后顾之忧……。”

    皇上话还没有说完,太后就出声打断他。然后道,“你们都先出去吧。”

    被轰的莫名其妙。

    但是太后都轰人了。谁也不敢留下。

    等人走后,太后望着皇上道,“哀家还以为皇上解散了龙虎卫,却没想到还留着,龙虎卫是皇上的,哀家本没有权利过问,但皇上要把龙虎卫给大皇子,哀家有些话就不得不说了,龙虎卫威名赫赫,当年多少人以能成为龙虎卫中的一员而自豪,但是皇上想过没有,龙虎卫当年让北晋和南楚吃了多少苦头,皇上把龙虎卫给大皇子,是在护他,更是在害他。”

    宁王很赞同太后的话,皇上则笑道,“朕觉得无妨,朕相信宸儿。”

    太后就望着宁王了,这事是他捅出来的,他得负责皇上打消这个念头。

    宁王苦笑一声,道,“皇上,你看好大皇子,臣也看好他,但是龙虎卫是你带出来的,臣掌管他们这么多年,他们对臣也没有完全服气,大皇子年纪尚轻,又没有赫赫战功,皇上的命令,他们不敢违抗,但是口服心不服,并没有什么用啊,既然大皇子有那个本事,他完全可以跟皇上当年一样,再建一只龙虎卫,岂不更好?”

    “再建一支龙虎卫?”皇上眉头皱紧了,“两千龙虎卫可是从十万兵马中选出来的精英,哪来十万大军给他挑选,镇南侯既然打朕的主意,就不可能让宸儿把他十万大军里的精英挑走。”

    宁王望着太后了,表示很无能为力,皇上打定了主意,可是很难劝服的。

    太后对自己儿子很了解,但是龙虎卫不能给大皇子,更不能去雍州。

    那些龙虎卫她见过,个个都是将帅之才,去了雍州,能对边关之战坐视不理吗,到时候手痒痒了,没准儿会帮大皇子夺兴国公的兵权……

    大皇子的事,在皇上离开永宁宫之前,必须做个了结。

    再说清韵他们,出了大殿,到偏殿等候。

    等了约莫一刻钟,才有公公过来请他们进大殿。

    进殿之后,就听皇上对楚北道,“亲王在封地能养两千府兵,朕破例一回,让你养一万府兵。”

    宁太妃和云贵妃听了,就要说话,却被太后给阻止了。

    宁太妃到嘴边的话,就只能咽下去了。

    心底有些恼怒,太后怎么能妥协呢?!

    云贵妃想问的是,将来二皇子是不是也能养一万府兵。

    等皇上和楚北他们走后,宁太妃就憋不住了,问道,“太后,你怎么能允许皇上破例呢?”

    太后敛眉了,对于宁太妃质问她,有些不悦,她道,“哀家累了,都退下吧。”

    宁太妃只能出宫了。

    但是很快,兴国公又进宫了,问太后一万府兵的事,太后就问了他一句话,“两千龙虎卫和一万府兵,你会怎么选?”

    兴国公不知情,回道,“龙虎卫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都可以,自然选龙虎卫,只是龙虎卫不是……。”

    “龙虎卫还在,皇上要把龙虎卫给大皇子,哀家费尽唇舌,才说服他改主意!”太后没好气道。

    龙虎卫太过骁勇,先太子当年就打过龙虎卫的主意,想向皇上讨要,皇上没有搭理他,还直接向先皇求了道圣旨,以后龙虎卫只属于他一个人,代代相传,谁也不能打龙虎卫的主意。

    所以皇上要把龙虎卫给谁,太后根本无权过问,她只能妥协。

    再说清韵,得知楚北能养一万府兵的破例,是因为龙虎卫,太后才妥协的。

    她很好奇,“龙虎卫有那么厉害吗?”

    楚北没有解释龙虎卫,他笑道,“龙虎卫有多厉害,我也不知道,但卫风他们都是当年龙虎卫的遗孤,舅舅训练他们时,经常说要是他们父亲还在,准得被他们给活活气死。”

    清韵,“……。”

    卫风他们那么厉害了,还要把亲爹给气死?

    那龙虎卫有多厉害,她可以想象了。

    然后,清韵就觉得楚北亏了,这么厉害的龙虎卫,岂是一万府兵能换的,一定要换回来啊!

    看到清韵一副损失了八百万两,你还乐,你傻啊的表情看着他,楚北失笑道,“龙虎卫令牌就在我手里。”

    清韵,“……。”

    龙虎卫不是在宁王手里吗,怎么又成楚北的了?

    “什么时候给的,我怎么都不知道?”

    “我周岁生辰时抓阄抓到的。”

    好吧,那时候别说知道了,她都还不知道在哪里呢,她轻咳一声,掩饰眸底一抹凌乱,“周岁就给你了,给你啃着玩吗?”

    楚北,“……。”

    清韵脑补那场面,想想就乐,问道,“对了,龙虎卫在哪儿?”

    楚北摇头。

    清韵再次凌乱,“你不知道?”

    楚北继续摇头,“龙虎卫令牌确实在我手里,但也的的确确解散了,父皇说,如果我哪一天有那个能力让龙虎卫们看中,他们会聚集到我身边来,助我一臂之力,如果我没有那个本事,龙虎卫令牌就只是一块铁片。”

    给了等于没给嘛。

    不过想到有两千多个卫风、卫驰他们,想不叱咤僵持都不容易啊。

    只是,好端端的这么一支骁勇的龙虎卫,为什么要解散呢,多可惜啊。

    其实,楚北能养一万府兵,不只是龙虎卫换来的,还有湖州作为二皇子的封地。

    至于宸王府,倒是没换,还作为楚北在京都的府邸。

    只是在一个月后,他要搬去封地。

    这事尘埃落定,已经是四天后的事了。

    而且这事的平息,是因为出了另外一件更大更严重的事。

    宣王作为使臣去北晋送贺礼,被北晋给扣下了。

    ps:求月票~~~~~·(。)

第三百六十六章 布局() 
两国相交,不辱来使,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从古至今约定俗成的交往、交战规矩。

    宣王是以使臣的身份去北晋,而且是去送贺礼,却被扣下了,这绝非小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