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靠拢八爷,意图靠八爷的势力夺嫡,也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了。
内心长长谈一口气,或许她才是导致李氏失宠、弘时夺嫡身死的根本源头!!可如今,她活着,以后更会好好的活着,那样额娘和弟弟的命数便会截然不同了!
宜萱听外头的四爷爹的呼吸声,特么滴居然还没走!便笑着打趣起弘时:“待明年,时儿娶了福晋,额娘还要抱亲孙子呢!”
一语出,便见弘时那张才刚消了红意的小脸上,顿时又如猪肝一般了,只见弘时一面脸红如潮,一面抱怨道:“阿玛选的这个董鄂格格,家世门第自然是一流,我就怕是个丑八怪!”
宜萱暗道一句不妙,四爷还在外头偷听着呢!你这个死孩子,回头你那四爷爹肯定会狠命修理你的!宜萱急忙补救道:“这位董鄂格格,算来还是三伯母的堂侄女呢!三伯母其人是如何仪态,你又不是没见过!还怕董鄂格格长得不如意?”
听了这话,弘时才稍稍放下心,却还是忍不住提醒自己姐姐:“那二姐可别忘了答允我的事儿,见了董鄂格格,可要好好替弟弟我掌掌眼!”
“知道了、知道了!”宜萱此刻不免觉得弘时有些啰嗦,但见堂外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总算是放下心来。
(第一更奉上!)
二十一、雍王府家宴(上)
家宴的时候,已经华灯初上,夜色朦胧。
雍王府妻妾齐聚,子女满堂,倒是好不热闹,上头主位上端坐的自然是四爷和四福晋。李福晋挨在四爷的下手,宜萱则坐在李福晋身旁,另一位年福晋则坐在嫡福晋下手,再往下便是王府里的三个阿哥:弘时、弘历、弘昼。
弘时自是不消说,少年初长成,自是英姿朗朗。而弘历弘昼都还不满七岁,都有些婴儿肥,稚气未退。只是弘历虽小,却端坐如仪,颇露出几分成熟稳重之色,而弘昼只顾着吃拿到肥美的鱼肚煨火腿,转眼间便消灭了半碟子,胃口当真极好。
“萱儿在看什么?”上头雍亲王突然问了一句。
宜萱忙笑着道:“女儿见五弟胃口好,越长越壮实了,不像弘时光长个子、不长肉!”说着,便夹了一块满是油光片皮乳猪搁在了弘时碗里。
弘时顿时恨不得退避三舍,她最怕吃肥肉了,而这块乳猪片,足足有超过一半是肥的!!
宜萱笑眯眯道:“时儿不是小孩子了,可不能挑食!”
“我、我……”弘时脖子都梗直了,看着碗里的肥肉,欲哭无泪。
宜萱又道:“这点你可得多学学五弟,人要是不吃肉,又怎么会长肉呢!”
上位之上,雍亲王也一副郑重模样,“不错,萱儿说得甚是有理!”
弘时内牛满面,在阿玛和姐姐夹击之下,只能颤巍巍夹起那块肥肉,如吃毒药一般塞进了自己的嘴巴里。
宜萱暗想,弘时最怕的便是肥肉,平日里是丁点都不肯吃的。如今强迫他吃了这么一大块肥肉,想必他四爷爹心里畅快了,自然也就不计较弘时午后抱怨自己阿玛定了董鄂氏的事儿了。
这时候吃了一嘴巴油腻的弘昼抬起胖脸来,道:“三哥,这鱼肚煨火腿也特别好吃,你要不要来一块?”
弘时忙拨浪鼓似的摇头,你妹的的好吃,满桌子都没有比那道菜更油腻的了!!
雍亲王笑着颔首,对嫡福晋乌拉那拉氏道:“弘昼这孩子倒是很懂得兄友弟恭。”
嫡福晋听了,心头一愣,素日里爷最不喜欢你的便是这个资质庸碌的小儿子了,可如此状况之下,她不能和四爷长反调,便只好道:“弘昼心性纯善。”
宜萱此时却瞥见坐在弘时下手座位上的弘历,桌子底下的一双手都攥紧了……平日里,在雍亲王和嫡福晋眼中,弘昼如何能与他相比?!一直以来,弘昼更是他屁股后头的小跟屁虫。如今在家宴,竟然得到了阿玛和嫡额娘的双双嘉许!!这等荣耀,素日里都是属于他的。
宜萱凤眸一挑,道:“嫡额娘说得极是,阿玛的几个儿子,若论纯善,首当是五弟。嫡额娘既瞧得中五弟,不若也把他接到身边养育,也好叫四弟有个伴儿。”——弘历是养育在嫡福晋膝下的,这事儿已经成定局,可宜萱不介意再塞上一个弘昼,分薄了几分他的地位。
“这个……”嫡福晋不禁犯了犹豫,她自然是更看中弘历的,可眼下这个架势,似乎爷也有些入眼弘昼了。
这时候,弘昼却站起来,小声道:“我舍不得我姨娘。”——因弘昼的生母只是位侍妾格格,故而不能叫做“额娘”,而只能叫“姨娘”。自然了,私底下无人的时候,叫两句也无妨,只要别被外人听了去就成。
坐在一旁妾侍格格们桌上的的耿氏听了,急忙站起来,面含焦急之色:“五阿哥,这话不合规矩。”——因为舍不得生母,而不肯去嫡母膝下,这可是“不孝”啊!!耿氏如何能不害怕。
看到耿氏又是害怕,又是担忧,更兼那满脸的不舍之色,宜萱不禁觉得愧疚,急忙便起身道:“耿格格养育了五弟多年,早已情深,自然心有不舍。是宜萱忽略了,实在万万不该,特在此赔罪,还请耿格格和五弟不要见怪。”——算计弘历,宜萱没什么好愧疚的。可伤了耿氏这个爱子情深的女子,是她的疏忽。
耿氏见宜萱这么说,也算松了口气,急忙道:“郡主太客气了。”
雍亲王也徐徐道:“嫡福晋养育弘历就已经很辛苦了,而耿氏既然养育得弘昼还不错,那就照旧好了。”
耿氏见四爷都发话了,顿时千恩万谢。
如此,弘昼挪去嫡福晋院中的事儿,也便不了了之了。
嫡福晋的正院里,中央的大桌上,能入座的,除了雍亲王和嫡福晋,便只有两位侧福晋、宜萱这个郡主,还有三个大大小小阿哥罢了。其余的侍妾格格们,都是安置在一左一右的两个桌子处。雍亲王虽然侍妾不多,可也有将近二十人,除了四阿哥的生母钱氏侍立在嫡福晋身旁布菜,便都到齐了,如此一来,难免拥挤了些。
宜萱才刚饮了一杯茶,便见原本服侍嫡福晋的钱格格却向她走了过来,钱氏容貌只是中人之姿,加之入府也有些年岁了,故而早已不复青嫩之色。不过素来极会说话,颇讨嫡福晋欢心。此刻她举杯而来,宜萱便谨慎了三分。
钱氏举着慢慢一盅酒,客客气气陪着笑脸道:“今早郡主在嫡福晋院子里,听说生了几分不愉快。妾身虽人微言轻,也不愿见郡主和嫡福晋母女失和,故而特来敬郡主一杯酒,还望郡主能和嫡福晋尽释前嫌。”
宜萱含着笑容,缓缓起身,这个钱氏倒还真对嫡福晋“忠心耿耿”啊!如此场合,那这种占据大义的话来堵她,宜萱是怎么也不能拒绝的。心里恼怒自是不提,却不曾露出半分。依旧含着微笑,拿起桌子上银酒壶,斟了满满一杯酒,亲自端着,便绕过了一脸赔笑的钱氏,径自走到了嫡福晋的跟前,欠身举杯道:“今早是萱儿失礼,着实有愧嫡额娘多年教诲与疼爱。故而特敬酒一杯,嫡额娘喝了这杯酒,便宽恕萱儿吧。”
雍亲王尚在身旁,嫡福晋如何能不给宜萱面子?何况宜萱此举已经是做足了谦恭姿态,她若是再不依不饶,便是蛮不讲理了。嫡福晋忙接过酒盅,嘴上温柔地道:“也是我爱之深、责之切,难免话重了几分。如今想来已是后悔,又如何会生萱儿的气呢?”说着,便举杯一饮而尽。
饮罢,嫡福晋笑着拍了拍宜萱的手背,语气无比温和:“身子重,不要久站,快回位子上坐着吧。”
(第二更奉上!)
二十二、雍王府家宴(下)
雍亲王见状,也满意地笑了笑。哪怕是嫡福晋是假装的,那这一切的姿态,也算是维持了王府应有的母慈女孝,虽然有些差强人意,不过还好女儿十分懂事。也算叫他欣慰了。
宜萱温柔地道了一声“是”,便施施然回位,方才瞥见颜色尴尬无比的钱氏。宜萱眉梢一瞥,便道:“我怀着身子,不便饮酒。便以茶代酒好了。”说着,便端起茶盏,睨了一眼钱氏,“钱格格不会生气吧?”
钱氏尴尬地笑了笑:“怎么会呢?”说着,只好把自己端来原本用来敬宜萱的酒自己闷头喝了下去。
以宜萱的身份,的确是无须给钱氏这么一个小小格格面子。她是和硕格格,等同嫡出,就算出嫁了,也还是这王府里的正经主子;而钱氏只是侍妾,就算生了阿哥,也一样还是这府中的半个奴才!
这王府里的女人,她只需恭敬着嫡福晋,客气着侧福晋可就没人挑得出错来。
随即宜萱察觉到一抹恼恨的目光,那目光的来源,便是坐在距离她不远处的四阿哥弘历了。
宜萱暗自冷笑,倒是个孝顺的,便扬起一张笑脸,忽然问道:“四弟怎么了?自打入座便闷着个脸,可是菜不合胃口?”
弘历顿时有些慌乱,急忙摇头道:“没有、没有,都很好。”
随即,便见雍亲王的脸色有些不愉快。
只是钱氏心性过人,如何看不出四爷的不喜之色,不由便心急了,便急忙道:“四阿哥年纪小,不会说话,还请郡主不要怪罪。”
宜萱听了,暗道这个钱氏厉害,简单又慌张的一句话,便要将挤兑幼弟的罪名加诸她身上。宜萱却也不是傻的,急忙露出诧异之色:“钱格格这话从何说起?我不过是瞧见菜色不合四弟的胃口,关心几句罢了。什么怪罪不怪罪的,倒是叫我不解了。”
“我、我……”钱氏一时竟被宜萱挤兑住了。
弘历见自己生母受委屈,登时便气鼓鼓了脸:“二姐姐何必屡次为难我额娘!!”
这话一出,全场寂静。
连素日里愚笨的弘昼都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叫自己的生母为“额娘”,倒是弘历嘴巴不顾忌,竟然当着嫡福晋的面叫了出来。
顿时,脸色最难看的莫过于嫡福晋乌拉那拉氏了!四阿哥在她膝下也有些年份了,她原以为四阿哥对她的情分分毫不比钱氏差,如今看来,她竟然是养了个白眼狼!!哼!终究不是亲生的!!若她弘晖还在,她哪里需要养别的儿子?!!
钱氏何等聪慧,直到情势大大不妙,当即便跪了下来,“都是贱妾的错,还请四爷和嫡福晋千万不要怪罪四阿哥!”
嫡福晋端庄一张脸,语气冷硬地道:“钱妹妹好端端的告什么罪呢?今儿可是大好的家宴,可别坏了这欢喜的日子。就算真有什么罪要请,也得等明儿再说。”
雍亲王也不悦地落下杯盏,冷声道:“钱氏,既然嫡福晋不喜欢你,你就回一旁自己座位上,不必伺候了。”
钱氏顿时脸色灰白难看,只能咬咬牙,会了一旁,就坐在耿氏旁边的空位上。
夜至戍中,已是万籁俱静之时。
嫡福晋院中,家宴也落了筷箸。
嫡福晋温声细语道:“爷今儿心情好,多喝了好几盅酒,妾身已叫人准备了醒酒汤药。”——话是关切丈夫的话,而话里的意思,却是想要叫四爷留宿。
雍亲王却摆摆手:“这点酒还不算什么。”说罢,便问年福晋:“四丫头今儿没带来,可是身子不爽利?”
年福晋忙温柔款款地道:“四格格比以前好多了,只是胃口不好,所以不曾带来。”
雍亲王听了,点头道:“我去瞅瞅。”说着便起身,随即却想起嫡福晋方才说得话,才回头道:“醒酒汤差人送到福寿苑就是了,福晋也早些休息。”
简单地关心了嫡福晋半句,雍亲王便带着年氏去她的福寿苑了。
宜萱道着恭送的话,瞥见嫡福晋灰白发青的脸色,心里却乐开了花,看样子年老色衰的,并不止她额娘李氏一人啊。如此,坏心眼的她,心里也就平衡多了。
且与母亲李氏回了丹若苑,弘时已经年长,有了他自己单独的院落,出了嫡福晋的院子,便与额娘姐姐告了辞,便回去歇息了。
换上了寝衣,宜萱与额娘李福晋躺在同一个柔软的被窝里,便闲谈起来,宜萱叹了一句:“今儿这家宴,还真不省心。”——若非钱氏挤兑上来,她原也不打算这么快给她难堪和教训。她乱蹦跶便罢了,还蹦跶到她跟前,宜萱才不是那种忍气吞声的人,连嫡福晋为她的委屈,她都要报复,何况区区一个钱氏?
李福晋嬉笑道:“这个钱氏素来八面玲珑得很,如今算是栽了!”便笑着捏了捏宜萱的脸蛋,“你这丫头,倒是学会了些手段!”
宜萱嘟嘟嘴道:“额娘,我早不是小孩子了,别捏我的脸!”
李氏忍不住呵呵笑了,“你今儿虽然有些针对钱氏,不过也是她无礼再前。方才家宴上,我一句没多替你说话,是因为我也是你阿玛的妾,有些话是不能说的。说了,便是失为妾侍的恭顺之德。”
宜萱往李氏怀里拱了拱,撒娇道:“额娘,就算我小心眼儿,也不至于对额娘小心眼儿啊!”
李氏笑着抚摸着宜萱柔软乌黑的长发,“额娘知道。你这孩子,果然是长大了。”
宜萱吐了吐舌头,方才还把她当小孩子,这回又说她“总算长大了”,真是矛盾啊!
不过额娘说得对,她是四爷的女儿,仗着阿玛疼爱,有些事儿自然不必像李氏那样顾虑颇多。毕竟为人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尤其是打小看着长大的女儿,总是有着极高的宽容度和来自血脉里的天然的疼爱。
这是她永远也抹不去的优势。
而她的优势,也自然会成为她额娘李氏的助益。
随后,宜萱便听见了李氏均匀的呼吸声。见状,宜萱忙气定神闲,开始运转月华吐息诀。素日里,为她守夜的玉簪总道说,近来像是沾了未出世小公子的福气,身子愈发精神了。宜萱便揣度得出,修炼月华吐息诀的时候,对身边的人能有些微的好处。如今还不容易能回来陪伴李氏一宿,宜萱自然不能放过这样的机会。
二十三、星月生辰
李氏自是一夜无梦,酣睡到天明。
翌日,见到李氏气色果然好了几分的样子,宜萱会心一笑,便道:“额娘平日里也好好打扮打扮自己,佛靠金装、人靠衣装,就算比不得年福晋,也总比钱氏之流好得多!”——李氏早年曾经在相当长的一段岁月里几乎独霸四爷的宠爱,姿色自然不俗,如今虽然不复年轻,但仍有几分徐娘未老之态,若是细心保养打扮,总能多留住丈夫几日的。
李氏不禁红了脸:“你这丫头,居然敢打趣起额娘来了!有这个闲心,不如好好笼络一下你的额附!”
提及星德,宜萱不屑地撇撇嘴,“没有他,我会活得更好。可是,额娘——没有阿玛,您只会过得一日不如一日。”
李氏一愣,微微叹了一口气,便执了宜萱的手,“你的意思,我懂得。只是我都四十了,再精心装扮,也回不到从前的如玉容颜了。何必做那无用功呢,还是清净些吧。”
宜萱顿时无言,便不再多话,却思忖着,这月华吐息诀,虽然也能调理别人的身子,可也太不方便了些,她一个出嫁的女儿,总不好天天回来陪自己老娘睡觉吧?心想着,若是能把月华灵气给存起来就好了。
“咦?你这块玉是哪儿来的?以前怎么没见过?”李福晋指着宜萱腰间系着的一枚羊脂白玉的玉佩仔细端量着。
宜萱笑道:“这就是女儿陪嫁的那块呀!以前也是佩在身上的,额娘忘了吗?”不禁也低头仔细去瞧,忽的便觉得这羊脂玉成色莹润更胜从前,好像多了点什么……是月华的灵力!!羊脂玉能够储存月华灵力!!
心下一动,宜萱便摘下了这块玉佩,笑道:“大约是之前女儿在佛前祝祷过的缘故吧,额娘若是喜欢,便留着赏玩吧。”说着,便亲自佩戴在李福晋身上。
李福晋微微一笑,倒也不说什么推辞的见外话,指尖抚摸着光润的玉佩,顿时心神舒展,也只当是为女儿的孝心欣慰,不做他想,便日日佩戴在身。果然潜移默化之下气起色一日比一日好。
李福晋也只当是看到女儿安好,心里安顺,自然睡得好,气色也就愈发好了。后来某一日,四爷来她院中用晚膳,几杯酒过后,忽的说了句:“你好像年轻了些的样子……”
李福晋不免老脸一红,低头道:“妾身一直内里不调,前不久叶医正改了个药膳,妾身吃着有效,内里顺调,自然气色见好。”
四爷含笑点头:“叶岐的医术,的确不错!!四丫头吃着他开的药膳,倒是比吃宫里御医开的药还要见效!”说罢,四爷看了看墙角西洋摆钟上的时辰,幽幽道:“都已经这么晚了?”
李氏见状,忙起身,正要恭送四爷。
半醉的四爷却幽幽冒了一句:“那就安置吧。”
李氏愣住了。
身在净园的宜萱若是直到自己额娘焕发第二春,还成功跟他阿玛滚了床单,一定会乐得抱着自己滚圆的肚子笑个不停。
四月初二,是国公府大格格的十六岁生辰,因不是整寿,星月又是晚辈,自然不能大办。宜萱闷得无聊,便提议要在净园里请戏班子为星月做贺,也好热闹热闹。
戏班子是京中有名的庆喜班,唱得好一腔昆曲,《牡丹亭》、《长生殿》,上好的戏折子,一曲接着一曲,好不醉人。只可惜寿星星月却是兴致缺缺,都连番打了好几个哈欠了。
作为一个现代人,喜欢戏曲的可不多见。可宜萱好这一口,穿越来之前,她都一度怀疑自己是从古代穿越来的呢!
“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无限情思。七月七夕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谁知道比翼分飞连理死,绵绵恨无尽止。”
戏台上,那曲《长生殿》已经唱到最凄婉的一段,声声如泣如诉,台底下已有人默默拭泪。尤以寡居多年的他他拉氏最是伤感。
他他拉氏,国公府都唤她“衡大奶奶”,本是国公府的嫡子长媳,出身也是大姓,与星衡也是夫妻和弦,十分恩爱。可惜婚后没几年,星衡便去了,国公府里便污言秽语说是她克死了丈夫。一下子,便连国公爷雅思哈也不待见这个儿媳妇了,故而他他拉氏脸上带着几分萧索,今日的衣着打扮虽然也尽量穿得鲜艳,却难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