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他们同时出门。夏至看着田小满欢欢喜喜的出门,心里也是暗喜,话说来到田家这么长时间,她好像还没听说过姥姥家的事情呢,不知道姥姥她们是什么样的人。
这边夏至在纠结姥姥家里的人怎么样,那边郑氏却是愁眉苦脸,一副心事匆匆的样子,看的田老四担心不已。田立秋站着田家门边,眼见几位姐姐都去姥姥家了,便不由的开口问道:
“阿爹,阿娘,我们也去姥姥家吗,姥姥家在哪里啊,为什么我没去过?”不过她不说话还好,她这一说话,原本愁眉苦脸的郑氏却刷刷掉起了眼泪,唬的田立秋害怕不已,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情惹的阿娘哭了,赶紧上前抱着郑氏的腿,哭声道:“阿娘,你别哭,你打阿秋吧,都是阿秋的错!阿秋惹阿娘生气了!”
田老四见郑氏掉眼泪,知道她心里不好受,在这所有女儿归娘家的日子里,只有她没有娘家可回,之前因为是过年硬生生的忍住了眼泪,如今被闺女一问,一时想起了过世的丈人和丈母娘,还有至今毫无音讯的大舅子,恐怕还有心疼孩子没有的姥姥家可去,才会掉眼泪,哭出来也好,省的把人给憋坏了,媳妇已经憋了好多年了,是该哭一场了。
哎……,田老四心里哀叹一声,每年的年初二都是媳妇最难过的日子,这一天郑氏总是过的浑浑噩噩,平时几位嫂子为了照顾媳妇很少在媳妇面前说起娘家的事情,就怕惹出她的伤心事,只有今年因为赚了钱,三位嫂子因为年礼才稍稍表现的明显一些。
“乖乖阿秋,你阿娘不是生你的气,你阿娘是想你姥姥和姥爷了!”李氏抱起趴在郑氏腿上的田立秋一边给她抹眼泪一边安慰道。等田立秋不哭了,李氏才转过头去劝道:“四嫂,快别掉眼泪了,亲家走的安详,等大舅哥回来了,他们也就放心了!”说完李氏抱了田立秋回了堂屋,又不放心的扭过头去朝田老四说道:“老四,快劝劝你媳妇,别哭坏了身子!”李氏心里也止不住叹息,这四媳妇娘家没人了,也是个苦命的人。
此时的夏至才有点明白过来,原来姥姥姥爷早已去世了,阿娘的娘家好像没人了,哦对了,好像还有一个至今未回的舅舅。怪不得当初小夏至撞破头,需要银子治病,郑氏不顾身子只求田家人救救她,想来当时她除了求田家人根本没有别的办法,没有娘家的她只能求助于几位嫂嫂,而最终也是田家三个媳妇回娘家借来的钱,夏至当时因为担心小夏至,更本没有多想,此时想来可不是就这样吗,因为郑氏娘家没人,所以出钱的只有田家的三位亲家。
不过夏至还有想不通的地方,她也不是个转牛角尖的人,看着阿爹将阿娘劝回房,夏至也屁颠屁颠找阿奶去了,想必阿奶一定能给她解惑的。再说这事要是不问清楚,哪天又像今天小立秋这样,戳中阿娘的伤心点,让阿娘伤心难过,那可得不尝试了。
“阿奶,为什么我们不能去姥姥姥爷家啊,阿姐她们都去,就我和小立秋不能去,为什么?”为了知道事情始末,夏至觉的她还是装傻卖萌的好。
不过显然李氏并不吃她那一套,眼皮都没抬的说道:“什么为什么,因为你姥姥姥爷过世了呗!”
“那姥姥姥爷为什么过世了,还有舅舅呢?”夏至再接再力,表示为了不让阿娘伤心,豁出去了。
这是李氏才抬起头来看了夏至一眼,看着夏至骨碌碌转的眼睛,不知道这鬼精灵又在打什么注意。夏至表示我很冤枉,我什么也没做啊,就是套套情报而已。
“说起来这事已经过了好多年了……”李氏虽不知道夏至打探这些干什么,不过好歹也是她的亲人,她也应该知道这些,还有就是,四媳妇因为这总是伤心,孩子知道后像今天的事情也可避免。
原来郑氏父亲几代单传,被家里呵护着长大,长大后娶了郑氏的阿娘,两人青梅竹马,感情可见不是一般,婚后生了郑氏的大哥郑生,几年过去,郑氏阿爷辈的老人相继离世,郑氏阿娘却再次有了身孕,十月怀胎郑氏阿娘生下了郑氏郑云,郑氏阿爹见盼了几年的娃,生下来是个闺女,并没有厌恶,相反对这个闺女反而喜爱的很,甚至超过了从小疼爱的儿子。郑生也不嫉妒,对妹妹也是呵护有加。
转眼十年过去,郑生也长成了大小伙,该是娶亲的年纪了,可是没想到郑氏阿娘和阿爹却染了疾病双双病倒,郑氏大哥为了给父母凑银子看病,投了军营,留下年仅十岁的郑氏在家照顾两老,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过,而郑氏夫妇虽然的了银子治病,却也没熬过几年,临走前将郑氏嫁入了田家便双双辞世。
听了缘由的夏至觉的世上的事还真奇怪,前一秒一家人还幸福和乐,下一秒却家破人亡,什么都没有了,就比如阿娘家,一家四口幸福的活的好好的,却因为疾病马上让这个家不成家,想必那几年姥姥姥爷也不好过,唯一的儿子为了他们投了军营,他们怎么能放心,更何况他们还疾病缠身,多思多虑的结果就是抛下阿娘这个女儿。
而阿娘这个女面对哥哥未归,父母去世想必是不能释怀,不过幸亏当时阿娘遇上了阿爹,这才好了好多,后来在有了她们,也没有多少时间去回忆往昔,但在这女儿归家的日子里,却避不可免的想起父母,想起未归的哥哥。
第六十三章 李氏郁结
知道了郑氏娘家的事情,夏至本想去安慰安慰阿娘的,后来一想阿娘被阿爹劝说的差不多了,她还是不要去招惹阿娘的好,不然阿娘肯定又要伤心掉眼泪了,到时阿爹准的瞪她几眼,咱还是乖乖的该什么干什么去。
不过家里只剩下她和小立秋、小白露,今天又是年初二,李氏早早的就将家里的剪刀线什么的都给收起来了,所以夏至转了个半天发现自己竟是没什么事干,这大冷的天,夏至也不想出门,挠挠头,夏至表示看来闲人也不是那么好做的,夏至很无聊啊!
不过这样反而让夏至想起了一件事,今天不是年初二吗,按理说田大姑和田小姑应该也是要回田家啊,可是看阿奶和阿爷,可不像是家里要来客人的样子,而且阿爹和阿娘也没说大姑小姑要回来。这也怪不得夏至,毕竟在她来田家后,几乎没有见过两位姑姑,只偶尔在田家几位长辈的口中听说过这两位,也难怪她会把两位姑姑给忘了。
夏至抬头看看天色,田大姑和田小姑今天怕是来不了,夏至想了半天觉的田大姑可能是因为家远,毕竟田大姑嫁的远,这回田家村起码要个一两天,要是年初二回来,估计除夕就的做准备。田大姑本名田菊花,因为出生在秋天,老罗头见户外的野菊花开的好,便叫了菊花。
田菊花没嫁那会田家虽然因为两位老人生病去世,几乎掏空了家底,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还不至于像后来吃不饱穿不暖的情况,李氏本是想给她找户殷实的人,以后也不至于受苦,那时也有不错的人家上田家的门提亲,但田菊花为了几个弟弟,选择价格里十里山对过的十里村。
要知道找户好的人家,意味着田家的陪嫁必定也不能少,当时田家虽还剩些压箱底得东西,可是田菊花下面还有四个弟弟和一个妹妹,有了丰厚嫁妆就意味着弟弟娶不上媳妇,妹妹嫁不出去,所以她选择远嫁大山中,这样好歹能省点给弟弟娶媳妇,虽说不多,却也让父母也少操一份心不是,这样对谁都没有坏处不是。
当然田菊花也不全然是为了自己弟弟就随便把自己给嫁了,毕竟嫁人可是一辈子的事情,古代可不兴随便离婚。夏至听说主要是大姑父是个老实人,家里虽不是富裕人家,却也吃得饱穿得暖,而且大姑好像对大姑父赵长林一见钟情,综上所有因素,除了离娘家远了些,田菊花觉的好像没什么理由不愿意的。
至于离娘家远,田菊花也有自己的想法,所谓远香近臭她还是知道的,虽说她要是经常往家跑,几个弟弟到是不会说什么,可是弟弟要是娶了媳妇,弟媳妇就不知道了,毕竟不是一家人总归隔着一层,还有女人出嫁了,过日还不是在婆家,娘家只要经常听到消息,知道父母安康,弟妹生活和乐就好了,她又不怕在婆家受欺负,所以这远了近了都没关系。
就这样田菊花嫁去了十里村,这十年里除了四个弟弟成亲回过田间,就再也没有回来了。而田家除了田菊花在生大儿子赵田、二儿子赵秧和小女儿赵苗满月的时候,田家四个兄弟去看过田菊花。其余时间两家也并没有多少往来。
夏至当时听到关于田大姑的事情时,还感慨田大姑是位豁达的女子,在这以娘家为靠山的古代,能这样想的女子恐怕少有。而且夏至听田老四说,田菊花在赵家过的不错,赵长林的父母对唯一的儿媳妇喜欢的很,又因为田菊花给赵家添了三个孩子,老两口那更是直接让媳妇管家,自己带孙子孙女了安享晚年了。
至于田小姑,夏至猜测可能因为之前田家村留言的,不乐意回田家村,毕竟田家村除了孩子估计人人都知道当年的那件事情,田小姑不回来,恐怕也是不想记起以前的事情了。只是这样阿奶就要伤心了,总共就两个女儿,大女儿家里的远,又是家里的一把手,根本离不开;小女儿虽然离家近,却为了娘家村里的留言,不愿意回来;阿奶也拉不下脸时常往小闺女家跑,再加上之前田家这一大家子,阿奶也不放心,有闺女等于没闺女,阿奶心里肯定不好受。
想到这里夏至忍不住,偷偷的打量做在炕上抱这小立秋说话的阿奶,也许是心里作用,夏至总觉的阿奶好像在出神,有时候田立秋在和她说话,阿奶明显有些心不在焉,时常接不上话不说,阿奶的两双眼睛时不时要往门口瞟一眼,像是在等什么人似的。而每回瞟完门口,阿奶总是耷拉着头,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夏至不知道阿奶的表现明显不明显,不过阿爷好像发现了她这一现状,还叹了一口气。
夏至觉的阿奶的每一眼,都充满了期盼,期盼这着大女儿和小女儿的归来,不过今年这个愿望可能很难实现了,好像没有下午回娘家的吧,这眼瞅着要晌午了,夏至觉得还是转移一下阿奶的注意力好了。等今年家里盖了房子,一定要把大姑小姑两家都接来,让阿奶和他们好好聚聚。
“阿奶,晌午吃什么,我肚子好饿啊!”这不知不觉已经晌午了,应该烧午饭了。
“那里有糖,点心,你先垫点,别饿坏了肚子!这时辰还没到,在等等阿奶就去烧饭!”李氏听了夏至的话,抬头看了看天,确实是晌午了,是该上午饭了,不过她心里还存了心事,总觉在等等小闺女会回来的,可能是出门晚了些,所以到现在还没到。
“不嘛不嘛,我要吃饭,阿奶我帮你烧饭吧,我饿了,那点心不经饿,还且阿奶你不是不让我们多吃吗,我想吃饭,我想吃饭,而且七妹也饿了”夏至一听阿奶的回到,就知道阿奶还在期盼田小姑回家,只是这些也就是阿奶自欺欺人罢了,田小姑嫁去的村子是田家村西面的邻村刘村,正是田家三媳妇刘氏的娘家,离田家村最多也就一个时辰,田小姑要是回来早应该到了,哪会到等到这会儿还没影啊。
“是吗,乖乖你也饿了?”田李氏听了夏至的话也没多余的心思回应,只低头问坐在旁边的田立秋。
“恩!阿奶,我也饿了!”田立秋早已的了夏至的暗示忙不迭的回到。
“说起了,我也饿了,老婆子去烧午饭吧,这都晌午了,老四他们说不得也饿了!”老罗头早就见李氏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知道她是想闺女了,本想上前安慰安慰,却又怕勾起她的伤心,见六孙女喊肚子饿,也忙表示自已也饿了,就是为了让李氏找点事做,省的瞎想。
见几人都说饿了,李氏才挪了身子,往厨房走去,她也知道她小闺女今天是不会回来的,只是她总归有期盼就是了,哎……还是去做饭吧,可不能饿着家里人。
第六十四章 孕秧苗
下午田老大夫妻、田老二夫妻以及田老三夫妻带着孩子都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夏至看着几人都是一脸的高兴,想必这次回娘家,应该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特别是几个孩子,现在还是一脸兴奋,拉着夏至和田立秋一直在说关于去姥姥家的见闻,什么姥姥是如何如何的好,和姥姥家的表哥表弟表姐表妹玩了什么开心的游戏啊了,舅舅舅妈给糖吃什么的,说到最后夏至只想翻白眼,心里狂吼,你们这些小屁孩的事情,姐真的是没兴趣啊。
无论开心与否,这个年在过完了正月十五的元宵节,算是正式的结束了,而在这十几天时间里,田大姑和田小姑也没回来,李氏的脸色直到年初十以后才稍微好了点。郑氏也不再想自己过世的父母和至今未归的哥哥。新的一年了,田家有了更好的盼头,一家人脸上都喜气洋洋的。
而夏至这几天在琢磨双季水稻的事情,新年的一年开始,又要开始种庄稼了,这古代没有农药没有化肥,想要多产,多种一季是最直接的办法了。夏至开始考虑用大棚培养秧苗,当然这古代肯定没有大棚,但是可以建个简单的暖室啊,只要人勤快些经常看着应该是没问题的。
不过这些前提是如何说服田家人,让他实施才行,别看之前夏至做事,他们都一副依从她的样子,那是因为夏至并没有涉及到家里的生计,都以为她是小孩子心性,闹着玩,又加上之前撞破头,田老四觉着亏欠了闺女,才对他百依百顺。
如果夏至现在跑去和阿爷和阿爹说要种秧苗,估计最先炸毛的就是夏至阿爹。所以夏至觉得自己还是想个万全的办法,如何说服他们,哪怕只是拿出一两亩地试验试验也行,到时成功了,阿爹他们自然就不会反对了。
不过这可难为夏至了,她本来就是个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性子,现在让她挖空心思考虑如何劝说家人,就是想破了脑袋,她也没想到个所以然了,到最后夏至实在没办法了,干脆破罐子破摔,就这么着了,实在不行到到时候就给阿爹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了。说道这里可见我们的夏至童鞋被逼成啥样子了,连给田老四来个一哭二闹三上吊的事情都出来了。
二月初二龙抬头,老罗头在吃午饭的桌子问田大伯稻种的事情,正好给了夏至机会,将她的打算说了出来,当然夏至也不可能直接将她思考的东西都说出来,只是借阿爷的话做个引子罢了。
“老大,今年的稻种准备的怎么样了,别看现在才二月,转眼四月了,可得早早的准备好喽,这种庄稼可不是能马虎的事情!”老罗头一边夹着饭桌上的腌菜,一边询问田老大关于稻种的事情。
“阿爹,放心,早准备好了,只要天气变暖就能下田,不过今年多了一百亩,前几天我和老四去镇上,又花了十两银子买了些种子,咱家自己留的稻种不够”田家去年留的稻种只够自己家五亩地的,如今又多了一百亩,只好去娘娘镇上买,只是这时节买稻种,确实有点贵。
“那行,准备好了就行,徐家集的秧苗就在徐家集那边下,省事些!”老罗头放下手中的筷子,扭头朝田老四嘱咐道。
“知道了,阿爹!”田老大回答后,快速的扒了几口饭,也放下了碗。
“阿爷,为什么要等到四月才能下稻种啊?”夏至装傻充愣到。
“因为四月天气就回暖了,这冰天雪地的下稻种,稻种就被冻坏了,不长苗了!”农家人应该知道农事,所以夏至在询问的时候,老罗头很是细心温和的给夏至解答。
“哦,就像前几天被冻死的狗狗一样,种子也冻死了,是不是啊,阿爷”前几天田小满在田家的屋后,抱了快冻死的小狗回来,因为又冷又饿,小狗最终没就回来,夏至突然想到这个现成的例子可以拿来用。
“对对对,就像被冻死的小狗样,种子在这么冷的天,也会被冻死的!”老罗头对于六孙女的聪明,还是高兴。
“那可以把种子种在家里啊,家里很热啊!”磨叽半天,夏至终于把话题引到正题上。
“额!家里怎么下种子啊?”老罗头被夏至的问题给问住了,谁会在家里下秧苗啊。
“就是在家里弄一块地,屋子里暖暖的,也给它水,也给它土,它不就长大了吗,阿爷不是说,害怕种子冻死了吗,阿奶说小狗如果早点在家里就不会冻死了,种子不也一样?”夏至睁着大眼,一副难道不是这样字吗!
“小狗怎么能跟种子相比呢,种子是要埋在土里,才能发芽长大的,狗狗只要给它饭吃就可以长大。”老罗头觉的还是要说明一下狗和种子完全没有可比性
“哦,就是说土就是种子的饭,家里也有土啊,种子也能吃饭啊!”夏至表示装孩子太难,自己就快要吐了。
“不对土不是种子的饭,土是……土是……”老罗头‘土是’了半天也没想起来土是种子的什么,只得放弃,眼神示意田老四,你自己闺女你自己解释,老子实在无能为力。
田老四头痛,依他对自己大闺女的了解,这丫头必是有想到什么鬼点子,在这套他们话呢,不过田老四也实在佩服自家闺女连‘土是种子的饭’这种想法都能说出来,这都是谁教出来的,想到这里田老四扭头朝郑氏挤挤眼,意思是这闺女又想什么棍意,郑氏眨眨眼,意思是我哪知道,你自己闺女你还不了解。田老四扶额,看来从媳妇那是得不到答案了,只得硬着头皮问夏至,希望闺女这次不要出个大难题。
“闺女,你也不要在说什么‘土是种子的饭’,赶紧说什么事,就你那小心眼,谁还看不出来啊,就你阿爷还受你骗”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夏至是有事要说啊,老罗头觉着这个孙女可真能绕人,绕了这么个大弯,有什么事不能说的。
“嘿嘿……,阿爹还是你了解你闺女,我就是想既然要等到四月份下秧苗,咱可以提前一个月在家里下好,四月份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插秧了,这样到了十月份的时候不是可以收两季水稻了,家里不也可以多些收成吗!”夏至觉的还是现在这种说话方式舒服,装嫩什么的果然不是她的菜。“多份收成当然好,只是怎么在家里下种,你会吗?还有你能保证这两季的收成能比一季收成多?”田老四田家众人都是瞪大了眼看着夏至,知道他们觉的不妥,率先一针见血的将问题给提了出来。“阿爹,之前我们养鱼知道怎么养吗,现在不是一样卖了好多鱼,不会我们可以学啊,不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