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86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汽车黑科技-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传奇的名字叫——正信速度!

    11月25日,仅仅用了不到二十天,由李凡愚主导,六个学生团队的配合下,A4的建模部分便全部完成。

    12月10日,在李凡愚,安宁,老张,三学霸连同十几名学生协力之下,安全化设计和车身轻量化进度完成。

    12月13日,李凡愚利用X维修车间的【万能3D打印机】,暂停了维修车间的所有业务,全力对A4车身零件进行试做。仅仅用了三天时间,所有车身零件试做完毕。当天由维修车间进行组装,首辆A4实车面世,在行业内引发轰动。当时针对奥迪A4,网友们很主流的说法是——价格低于十八万,必买。

    12月17日,李凡愚和安宁兵分两路,A4分别在南河市和德国进行了风阻测试,整车耐久测试,可靠性测试,高温高寒高原测试。并且所有的这些测试,都取得了相当耀眼的数据。

    12月22日,李凡愚奔赴安徽,在总后定远试车场进行奥迪A4的首次路试。在最高车速测试,加速测试,爬坡测试,滑行测试,制动距离测试,制动效能测试,转弯制动测试,转向轻便性等二十余项测试均取得辉煌成绩。

    通过17日和22日的谍照路测视频曝光,奥迪A4的市场期待度飙升,在接下来的一周内都占据了百度热搜榜前十。

    12月28日,正信动力旗下的奥迪A4车型通过ISO/TS16949质量体系认证,取得了整车生产目录,正式获得生产审批许可。

    12月29日,这一年的最后一天,正信公司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司掌门人李凡愚,正信实验室主任张利年教授,技术总监安宁一同亮相天城市广电新闻中心。李凡愚正式对受邀而来的全国媒体宣布,正信旗下奥迪品牌成立,第一款车型奥迪A4即将量产。

    仅仅两天之后,奥迪A4进行生产线调试性生产。当天,编号为000001的A4下线。

    随着新年第一天钟声的敲响,正信奥迪,大踏步进军B级车市场!(未完待续。)

第173章:售价分歧() 
A4从开始研发到达到量产水平,仅仅用了55天!

    这个速度,让一群还在捉摸如何在市场上对A4围追堵截的车企措手不及。

    他们完全没有想到,一个成立还没到一年的公司,一个从二手车起家的公司,一个第一次进军民用车领域的公司,会有这种恐怖的研发速度。

    就连以换代速度冠绝全球汽车行业的丰田,看着正信如此疯狂的研发进度也是惊叹连连。

    他们却不知道,作为正信掌门人的李凡愚和其带领的团队,在这一段时间到底付出了什么。

    此时的正信实验室里,仍然是一副繁忙的景象。

    虽然车子进入到了量产阶段,但是他们仍然不能消停下,后续的部分还有许许多多的工作要做。

    三个长毛怪挤在一张工作台前,正对着上面的零件进行耐久复检性测试。把他们长长的头发分开才能看出,这是徐复方,柳青和王宇三个学霸。

    在这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正信的六个团队几乎是在不眠不休的工作。

    这群二十郎当岁的年轻人,饿了就在实验室外面的茶水间泡一碗方便面,困了就去李凡愚的办公室或者公司小会议室的沙发上睡上一会儿。

    六个团队,将近一百五十人轮岗上阵,每天平摊到每个人身上的休息时间不超过六个小时。

    这两个月过的虽然累,虽然苦、可这些学生没有一个人抱怨,没有一个人叫屈。

    宝剑锋从磨砺出,经过这段日子的打磨,他们都获得了巨大的进步。鉴于他们的表现,李凡愚已经决定将这六个团队都签到正信公司名下。

    这里面可能存在着几个能力平平的人,但是只要有这股劲头儿,还有什么是不能弥补的?

    他却不知道,学生们之所以这么拼命,一大部分原因是受到了他的感染。

    李凡愚的形象稍微比三学霸好一些,为了之前的新车发布会,他特意把头发给理了一下,但是也仅限于此。

    他眼眶上的黑眼圈已经和大熊猫无异,连续熬夜让他的脸上泛着一层油光。

    编号1的A4仍然存在问题——车内的异响仍然解决不了,即使是用诊断专精也没法找出问题的所在。

    所以没办法,只能将已经装配好的内饰模块全部拆下来,挨个部分进行排查。

    经过了将近七个小时的排查运算,最后还是王宇发现了问题。

    他把笔狠狠地摔在了工作台上,“妈的!咱们是不是把膨胀系数给漏了?”

    李凡愚一拍脑袋,“肯定是!现在外面的气温低,内饰尺寸是按照常温来算的,车身冷缩之后肯定会导致一些内饰部位间隙过小。刘湘,你们组先把手头的事情放一放,把膨胀系数加进去,抓紧修正。完成之后赶紧给采购部传过去,让他们跟供应商联系修改供货协议。”

    另一个眼圈儿黑的跟大熊猫一样的女孩儿听到他的招呼,连忙应了一声。

    ……

    经过了这一番插曲,事情才总算解决。然而这样的情况,这些天不知道发生了多少。

    就这,还是李凡愚脑子里有车辆所有的数据和制造要求。如若不然,从零开始着手,没有个两三年还真是搞不定。

    制造汽车这个事儿,只要车辆设计方面没问题,剩下的就好办多了。

    因为规模和成本方面的限制,正信现在的性质是整车装配厂。除了主要的总成自行生产之外,剩下的零件都是采取对外采购的方式。

    现在,公司已经成立了一个由三百多人组成的,庞大的采购和质检团队。这边儿的图纸一传过来,那边儿就马上开始运作。

    比如说这个内饰模块,这边敲定了设计,图纸给到供应商那里。人家马上就开始制造,然后根据供货协议的要求量,按照正信规定的要求和规定的时间和地点供货。

    接到零件之后的正信将这些零件组装,再放到总装生产线上,将每个总成部分放在一起,便能生产出一辆完整的车子。

    但是这么多的零件,这么多的供应商,采购和质检团队不给力可不行。

    正巧奥迪品牌与经销公司的谈判也正在进行,所以在技术问题都解决了之后,李凡愚便马不停蹄的来到公司,将这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召集过来开会。

    看着会议室里十几个部门经理都到了,他便开口直接进入主题:“我们马上就要对A4进行量产,大家伙儿手头上还有没有什么困难没有解决?”

    王梅梅将笔放在桌子上,抬了抬手:“李总、今天黄琪那里已经和经销公司接触了。可是对于我们的报价,经销公司有些不满意。”

    李凡愚摸了摸下巴,最近自己一心扑在实验室里,公司的事情都是王梅梅在处理,车型定价的事情他还真是不太清楚。

    于是便询问:“我们的报价是多少?”

    “根据潘总的核算,1。8T版本的出厂成本是10。62万元,2。0T版本的出厂成本是11。5万元。按照零售价15%的毛利来加价,给经销公司的报价分别是13。3万和14。5万。”

    李凡愚皱了皱眉:“这个价位有什么问题吗?”

    王梅梅犹豫了一下,道:“经销商嫌我们给出的18万和19。8万的零售价格太低,他们对销售利润不满意。”

    李凡愚笑了,“他们想赚多少?”

    王梅梅摊了摊手,“他们要求把零售价再往上提一万。”

    哎、人心不足蛇吞象。要真是把价格上探到二十万左右,他们经销商怕是比李凡愚这个制造商赚还多了。

    除去各个环节产生的税收之外,按照经销公司的要求,怕是利润都要达到零售价的百分之十八了。

    这特么,跟抢钱有啥区别?

    李凡愚给奥迪A4定下的策略是迅速打开市场,为此,黄琪特意做了调研。

    调研报告显示,消费者期望的A4零售价在十八万左右。所以对经销公司的商谈,也正是基于这个零售价进行的。

    抛去其中产生的税,留给他们的利润已经达到了14%。要是零售价再加一万……那可就达到16%还多了。

    先不说其他的,这个售价,肯定会对A4的销量产生影响。虽然A4的起步配置比较高,排量没有下探到1。5T。但是将近二十万的售价,对于其他品牌同排量的车型,可就没有多少优势了。(未完待续。)

第174章:宁死不减配() 
李凡愚用手指有节奏的敲着桌子,嘶了口气。

    半晌后才问道:“心太黑了,黄琪就在跟这一家经销公司商谈吗?有没有别的选择?”

    王梅梅尴尬的摇了摇头,“李总,现在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的品牌刚刚建立,虽然积累了一定的口碑知名度,但是经销商并不买账。因为我们的销量还无法保障,并且品牌旗下也只有一款车型。产品单一和销量的未知性,让大部分的经销公司都望而却步。”

    “那你的意思是,我们现在只能靠这一家喽?”

    王梅梅咧了嘴角,干笑道:“如果A4想在年前上市,赶上春节的销售黄金期……恐怕是的。”

    这就有点儿尴尬了。

    李凡愚心里清楚,目前的A4在成本控制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个问题潘强跟自己说过,因为工人们目前对生产线作业的方式还没有熟练,所以无论是在工时和效率上做的都还不够好。

    为了保证质量,只能用时间和成本来找补,这是正信这样的新车企不可避免的问题。目前所做的一切,都已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做到了最好。

    所以如果想保证15%的利润,摆在李凡愚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涨价,要么压缩成本。

    很显然在座的一些负责人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于是,奥迪新任采购经理张率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张率,是奥迪成立后才聘进来的。因为李凡愚最近忙的一逼,所以他并没有跟自己的老板接触过几次。

    现在公司遇到了困境,便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表现自己,跟老板拉近距离的好机会。

    他清了清嗓子,开口道:“李总,我是采购部的张率。我觉得这个问题,还是很好解决的。”

    李凡愚顺着声音,将目光放在他的身上,“说说看。”

    张率点了点头,“李总,我之前在昌安汽车也是做采购的。他们与马自达合资生产的车型也遇到过成本上的困境,我觉得可以借鉴他们的方法。”

    “什么方法?”

    “额……把一些过剩的配件减掉。”

    李凡愚一听这个,嗤笑了一声。

    张率有点儿近视,没有看清他的表情,便接着道:“比如咱们现在用的是米其林的轮胎,如果换成韩泰的,成本就可以省下将近七百元。手套箱和车门储物格里的植绒也不影响什么,取消这个环节可以省下将近二百元。还有后防撞梁,没有这个东西对安全等级的影响也不大,取消掉的话可以省下一千二。还有……。”

    他旁边的几个经理听到这儿,已经把眉头皱了起来——这不是传说中的减配大法吗?

    李总眼里能揉的下这个沙子?这个张率啊……要完。

    果然,李凡愚还没等他说完,便起身猛拍了一下桌子,“够了!”

    张率一愣,随即意识到自己是触到了老板的霉头,便尴尬的住了口。

    李凡愚强平复下想骂人的冲动,呼了口浊气,道:“你明天把工作交接一下,不用来上班了。”

    张率瞪大了眼睛,霍然起身:“为什么!李总,我做错了什么?”

    李凡愚敲了敲桌子,“你没做错什么,只是我公司水太浅,盘不下你这条腾龙。用偷工减料来降低成本,正信现在不会做,以后也不会做。你有这种想法,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可能跟你不太搭。”

    “我也只不过是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

    李凡愚又一拍桌子,“把轮胎换成便宜的,把舒适性配置撤销,把安全性能降低就是你解决问题的办法?正信就是亏损倒闭,也不用这样的办法!从我眼前消失,立刻!”

    张率面色铁青,重重哼了一声,便起身离开。

    剩下会议室一群人大眼瞪小眼儿。

    王梅梅看李凡愚气得不轻,便出言相劝:“李总别生气…办法咱们一起想……”

    李凡愚一摆手,“不用想了,你明天告诉黄琪,把咱们的利润点降低百分之五。告诉经销公司,我给以在成本价上给他们优惠,但是售价必须要保持在原定价格。”

    “可是李总!百分之十的利润是不是有点太低了!”

    “那就让黄琪跟他们谈,保证售价的前提下可以适当在成本价上让步。我们的底线是10%,让黄琪能争取多少是多少。各位,请你们明白一点。奥迪A4是我们打破市场垄断壁垒的一款产品,在保证收回成本的前提下,赚多赚少是次要的,打出奥迪这块金字招牌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一群经理肃然起立,重重的点头。

    ……

    张率愤愤的回到了采购部,一进到办公室,就把脖子上的员工卡摘下,狠狠的摔在了垃圾桶里。

    “呸!什么他妈东西!一个三流车企,牛逼个什么?你辞老子?老子还他妈不相干了呢!”

    这话真不是耍狠,他之前的确有不想干的心了。

    原因还得从他的资历说起;张率这个人年龄虽然只有三十六岁,却是不折不扣的老采购了。从日产到昌安,采购经理这个岗位干了将近十年。正是这一份漂亮的履历,才获得了正信采购部经理这个职位。

    但是自从来了正信,张率就干的很不顺心——因为正信的采购流程,严苛的近乎变态!

    采购这个工作,一般是不靠工资吃饭的。靠的是什么?回扣啊!

    但是正信却似乎是不懂行一样,工资倒是让他感到满意,但是拿回扣的机会,却真是一点儿都没有。

    他不知道,这个流程可是出自安宁,防的就是采购环节出现灰色利益。

    一个车企要是在采购方面存在疏漏,要么就是成本升高,要么就是品质下降——这都是有数的。

    所以干了一个多月,张率便打了退堂鼓。

    不过私下里得知了高层经理们上个月的工资后,他又舍不得走了——这要是能爬上去,那可比拿回扣赚的多啊!

    所以他才会在李凡愚面前急于表现,结果还把自己给玩儿脱了。

    现在,他的心里憋了好大的一股火儿。在办公室里发泄了一通之后,他狠狠朝地下吐了口唾沫。

    “妈的,不能就这么灰溜溜的让那狗鈤的给我撵走。我得让他付出代价!”

    想到这儿,他眼珠子一转,打开了电脑。

    在众多的文件夹里随便打开了一个,看这其中的一份供货协议,他眯起了眼睛。(未完待续。)

第175章:上行下效() 
张率从会议室回来不到十分钟,他办公室的门就被敲响了。

    一个正信的老采购员走了进来,睨了他一眼,道:“王总叫我过来跟你交接一下。”

    张率寒着脸,冷哼一声。将手头未完成的各种事情说了一番,便急匆匆的离开了公司。

    一群员工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互相嘀咕了起来。

    “哎、你们听说没有,张经理是被李总直接给撸了的。”

    “啊?真的啊?李总脾气那么好的人,张经理怎么惹他了。”

    “我听人事部的丽丽说,好像是新车的成本有些高,张经理提出要对车辆进行减配来降低成本。”

    “还能这么干?这不是丧良心嘛!”

    “可不!听说李总当场就拍了桌子,指着他的鼻子大骂。说他心术不正,跟咱们公司的核心理念不合。”

    “嗨!就得这么干,我小舅子买的本田就是减配的。去年在高速上被追尾了,整个后备箱都插进座舱里了。后来做事故鉴定的时候,才发现车尾没有防撞钢梁。幸亏后面没坐人,要不肯定就玩儿完了。所以说,减配丧良心啊!”

    “我靠!真的啊?那这事儿李总干的对!这种心术不正的人就得给他清出去!”

    “嗯,李总好样儿的。”

    ……

    张率被辞退这事儿,短时间内员工们私下里就传开了。知道了实情之后,李凡愚在员工之中的形象陡然拔高。

    人多嘴杂的,这事儿不知道怎么的,就传到了媒体的耳朵里。

    这个事儿不光是汽车媒体关注,一些地方媒体也非常大的感兴趣。

    于是除了在网上给正信又刷了一波声望之后,天城的地方台也对正信进行了专题采访。

    天城市最近正在搞中国梦的大型主题宣传,这场小风波立刻就引起了电视台的重视。

    台长姚庆元从汇总的一堆材料里,将正信的这件事挑出。略一捉摸,便道:“我看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典型嘛!正信是我们天城新兴起来的一个企业,他们的总经理李凡愚听说还是个大学生。这件事和咱们中国梦的主题很切合,而且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二字。这样的典型很难得,事情又是发生在咱们天城,我看很有重点宣传的必要。”

    台长定了调子,下面的自然就知道怎么办了。

    这一类的宣传平时大伙儿总做。不过说实话,意识形态的宣传大多都是应付了事的。但是这一回可不一样,这事儿就发生在自己身边,众人宣传的有底气,宣传的提气!

    看看,这是咱们天城的企业!良心企业!

    于是,正信公司拒绝为降成本减配,大学生老板便斥退采购经理的新闻登上了报纸,登上了电视台专访。

    李妈正在家里打麻将呢,听见电视里冒出的正信二字,把一张八万piaji往桌子上一拍。

    “都别吵吵!我儿子的公司上电视了!”

    三个麻友被她吓了一跳,一时间鸦雀无声。

    电视里,地方台那个美女支持人正在用甜美的嗓音侃侃而谈。

    “正信公司,这个坐落在我市老城区的一家新兴汽车企业……然而就在如此大的压力下,总经理李凡愚仍然拒绝了采购部经理提出的将车辆减配的提议,并对其当场斥责辞退……社会需要和谐,企业更需要正能量。通过这件事,正信公司无疑为我市的企业家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表率……”

    李妈在三个麻友的陪伴下,把新闻从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