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情况却比这边要好的多!
“瓦采季斯动摇,软弱!我建议撤换,审讯,枪毙所有前线动摇的集团军司令和高级将领!就像约瑟夫同志在南边察里津干的那样!”布哈林冷不丁的又吼了一嗓子!
“为了执行前线最高革命军事委员会的进攻的命令,瓦采季斯带着他的卫队营亲自向河对岸冲了三次,整个卫队伤亡殆尽,他自己也负了轻伤,这种时候,胡乱猜疑和怀疑前线指挥官的想法都将极大的伤害我们的事业!”托洛茨基捶着桌子冲布哈林吼道!
“托洛茨基同志,我听说,中国人把沙俄和我们流放到西伯利亚的犯人都释放了,然后送还给了高尔察克充实他的自卫军?有这样的事情?”边上的加米涅夫插话道。
“这个么,好像是有,不过用中国人的说法是来去自愿,愿意留下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国籍,不愿意的就只能回西边来,咱们被沙俄流放的犯人去年都获得了自由,还被关着的,多数就是苏维埃的敌人,这些人往西回来,自然是加入自卫军的多,他就是想加入红军,苏维埃也不能要他们啊,契卡没准第二天就上门来找指挥官落实情况了!”托洛茨基一边皱着眉头解释,一边又瞅了捷尔任斯基几眼,契卡的存在和活动,显然连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都有些心里发怵。
“托洛茨基同志,粮食会有的,加米涅夫和捷尔任斯基的人都在想办法,莫斯科附近的富农基本上被消灭了,下一步是往伏尔加河流域扩大余粮征集的力度,今天之所以那么着急把你从前线叫回来,是想和你商量一下,那个……季诺维也夫同志有个想法,说出来大伙听听?”乌里扬诺夫一挥手,把托洛茨基按回他的椅子里,转过头来示意季诺维也夫说说他的想法。
“这个,乌里扬诺夫同志,托洛茨基同志,各位中央委员,鉴于目前错综复杂的局面,特别是连白俄罗斯都已经宣布独立成立了共和国,这样的情况下,我们是否该重启和德国的谈判,必要时,我们可以从德国获得军事和粮食方面的支持,来帮助我们对付自卫军在东线和南线的攻势!”季诺维也夫一边说,一边擦着额头的汗,跟帝国—主义媾和的差事不好干,出主意的人往往被认为是帝国—主义的代言人。
托洛茨基闻言并不吃惊,看了看周围其他几个人,加米涅夫、捷尔任斯基、布哈林似乎都已经知道季诺维也夫的提议,那么,这个应该是乌里扬诺夫同志的意见咯?要不然不会大老远叫我回来商量这事。
“托洛茨基同志,你觉得季诺维也夫的建议怎么样,中日结盟之后很可能就会应协约国的要求向西进军,而高尔察克匪帮会得到大量的援助,这样我们东线的局势会非常严峻,这种时候,寻求外部支持的努力不应该轻易放弃,德国虽然是敌人,可他们现在更担心俄国重新成为协约国的一员,所以我觉得,这个主意不坏,没准能从德国弄来援助!”乌里扬诺夫一边点着手里的烟斗,一边瞅着托洛茨基认真的道。
“恕我直言,乌里扬诺夫同志,德国人对俄国的野心只怕是世界上最大的,现在从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乌克兰一直到黑海的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几乎都在德军的占领下,当然,名义上是各种各样的独立政权和自治政权,这个时候,我们还引狼入室的话,一个不好,连莫斯科都给德国人占去了!”托洛茨基的语调很沉重,显然,要说服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可托洛茨基又不得不做这样的挣扎。
“不,托洛茨基同志,你误会了,我们用不着把德军请过来帮忙,我们就是跟他们谈和,然后把粮食和军火弄回来,当然,最重要的是,可以把战俘营里那200多万战俘弄回来,就算只有三分之一的战俘追随革命,我们也能立马组织起八十万人的红军不是么?”乌里扬诺夫说出了自己的如意算盘!
第二百六十三章得说服托洛茨基
“这主意根本行不通!德国人是那么好打交道的么?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谷物粮食全被他们一列列的火车运回了西线,这当口跟他们商量借粮食?怎么可能!”托洛茨基不客气的道。
“托洛茨基同志,事在人为,我们要是被颠覆了,德国人也落不了好,加米涅夫还有个想法,也说出来大家听听?”乌里扬诺夫给加米涅夫使了个眼色。
加米涅夫踌躇了下,从椅子上站起来,清了清嗓子道,“上策是跟德国人借粮借军火,再把战俘营里的布尔什维克放回来组织红军,中策是只借粮,下策……下策是放弃不结盟政策,苏俄直接加入同盟国!和德奥并肩作战!当然,俄国老百姓要转这个弯子可不容易,毕竟去年无论是二月革命还是十月革命,我们的口号都是和平、面包和土地!”加米涅夫出的主意显然不是一时兴起所致,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苏俄再怎么牛,也不能像布哈林主张的那样和全世界为敌吧?
既然不能和高尔察克自卫军这样的敌人谈和,那敌人的敌人,德国,这时候便成为可以依靠和结盟的对象,在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看来,托洛茨基那种不战不和的不结盟政策整个就是瞎掰!
托洛茨基闻言讶异的看着加米涅夫,转过来又瞧瞧乌里扬诺夫,加米涅夫脸一红低下了头,乌里扬诺夫脸上却若无表情,好像一切都跟自己不相干似的。
“加米涅夫,你这是打算背叛我们的事业和帝国—主义携手起来继续帝国—主义那非正义的战争?”托洛茨基生气嚷嚷道!
“巩固政权才是第一位的,要是政权被颠覆了,哪里还谈的上什么我们的事业?”季诺维也夫在边上插话道。
“现在协约国是毫无疑问支持高尔察克匪帮,目的就是颠覆我们的新生政权,农村和农民又不站在我们这一边,中国人和日本人没准很快就要西进,如果我们不尽快寻找外援一味的孤军奋战,胜利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斯维尔德洛夫在边上道。
“乌里扬诺夫同志,退出战争是我们布尔什维克去年和今年获得胜利的基础,如果重新加入战争,说不定连工人阶级都要离我们而去!”托洛茨基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乌里扬诺夫同志的谋划,不过借了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嘴说出来罢了!
“唔,托洛茨基同志,我觉得我们需要与时俱进,去年我们对工人阶级说要退出战争我们是真心实意的,今年我们对工人阶级说为了捍卫政权,我们必须和敌人的敌人携手并肩战斗,这也是真心实意的,我相信工人们会理解中央的做法,捍卫红色政权是第一位的,其他都是旁枝末节!”小子个导师背着个手,一边转着圈一边回答托洛茨基的质问。
“托洛茨基同志,请您正视苏维埃面临的困难局面,德国不能放任我们失败而让俄国重新回到协约国的大家庭中,而我们难道就能坐视德国失败?如果同盟国失败,那么获胜的协约国的力量比现在还要强大的多,到时候我们如何还能捍卫住自己的政权?”“土地法令不是在任何地方都是灵丹妙药,中国人在贝加尔湖东和远东那211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实行的是三五七减租条例和三年免田赋的政策,政府赎买个人人均超过40亩之外的土地再租给无地的农民!由于我们宣布一切土地国有,所以西伯利亚中国占领区当地中农、富农和地主几乎一边倒的选择加入了中国国籍!中国—政府一半支付现钞,一半支付国债债券,当地贫雇农事实上已经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无偿从政府租不超过40亩的土地耕种,三年内免田赋还借给农具和种子,三年后田赋上限不超过37·5%”季诺维也夫显然对中国—政府在那个北方联邦自治区采取的土地政策做了一番研究,这厮和加米涅夫商量下来的结果就是,如果高尔察克们在俄国也推行这样的土地政策,那么被苏俄倚为大杀器的《土地法令》将大大失色,布尔什维克运动在农村的基础将被严重削弱。
“中国人居然在贝加尔湖东的西伯利亚大铁路这边开始往南修铁路,说是要从乌兰乌德修到外蒙古的库伦,公路则修的更快,现在当地不种地的居民一多半都在中国人的铁路工地上干活,用中国人的话来说这叫以工代赈,工钱直接用粮食代替!”加米涅夫接着道。
托洛茨基闻言眉头紧锁,最近他一直在东线和南线坐着装甲列车指挥和自卫军的作战,所以对东边中国人捣鼓出来的动静了解的不多,这厮转过来问掌管契卡的捷尔任斯基道,“捷尔任斯基同志,这些都属实么?我们和贝加尔湖东的游击队还保持着联系么?上次不是说中国人在当地是免费分发口粮的么?这会儿改以工代赈了?”托洛茨基有点不相信的问道。
“很可惜,贝加尔湖东的游击队损失很大,中国人在当地采取的政策使得游击队反而成为老百姓的敌人,从中国人那抢不到粮食,只能半夜去老百姓家抢中国人分发的口粮,这样就无可避免的成为了敌人,接着成了你死我活的关系!现在侥幸保存下来的贝加尔湖东的游击队都已经撤到了贝加尔湖以西,在日本占领的西伯利亚平原东部活动!”捷尔任斯基砸吧着嘴道。
“中国人这么快就巩固了当地政权?他们那个土地政策是真的吗?免费口粮不发了老百姓也跟着他们走?”托洛茨基心头极度郁闷,忍不住嚷嚷道。
“免费口粮当然不能一直发下去,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中国人就巩固了当地的政权,他们现在对救济人群予以区分,家里没有壮劳力和存粮的依旧可以申请政府救济粮,对有劳力的家庭则以工代赈帮助他们渡过粮荒!而且他们也搞粮食统购统销,富农和地主们很乐意把粮食交售给政府,换回一半的现金和一半的粮食券,存进去的粮食还有利息!从中国内地运来的商品一律只收中国纸币中元。”季诺维也夫叹了口气解释道,最近半个月他一直在研究中国人在西伯利亚采取的政策,现在看来,这块土地中国人是打算彻底收回去了!
“一边是土地收归国有和余粮征集制度,一边是中国人发救济粮和以工代赈,中农、富农和地主的超过人均40亩的土地被政府赎买而不是无偿没收和征用,你说老百姓跟谁走?换你是西伯利亚老百姓,你跟谁走?”加米涅夫嘟囔着道。
“加米涅夫!你被中国人吓破了胆,你这是彻头彻尾的社会革命党人的语调,你是不是打算背叛我们的事业去西伯利亚跟着中国人走?我建议中央严格审查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右倾思想和言论!”布哈林不合时宜的跳了出来叫嚣!上次加米涅夫力主把乌里扬诺夫请回来主持大局,让他这个中央委员会主席才当了没几天就下台,这厮始终耿耿于怀。
“布哈林同志,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是根据我的指示研究西伯利亚中国人采取的政策的,不要动不动就乱扣帽子,你这个腔调跟社会革命党人攻击我们是德国人派来的间谍有什么区别?”乌里扬诺夫不满的制止了布哈林对加米涅夫和季诺维也夫的指责,心里想是不是把这厮扔到喀山前线去吃点苦头免得他整天高调嚷嚷。
“托洛茨基同志,和德国媾和是把双刃剑,但国际政治历来如此,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可以联合的朋友,我考虑苏俄中央的外交策略必须做一些调整,我们先得捍卫住手里的政权,才能考虑其他,反正我们再怎么示好,地主和富农们该跟着高尔察克们走的也不会回头的!”乌里扬诺夫望着最高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显然,没有这位军事最高指挥员的认可,要调整外交策略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到五月初经过一系列的扩红,现在苏俄手里的红军指战员差不多有四十万,可分散在东边、南边、北边和西南四个方向,胡椒面一样撒下去在哪个方向对自卫军都不占优势,而托洛茨基显然是整个红军中威望和地位最高的那个,没有他的支持,苏俄中央的政策绝对不可能顺利贯彻下去。
第二百六十四章苏俄和德国媾和
1918年5月中旬,欧战西线陷入僵持,在德军4月份的春季攻势中英法尤其是英军的伤亡巨大,但德国没能达成战略目标,那就是一鼓作气拿下巴黎,这次鲁登道夫吸取了教训,德军一旦转入防御,便又退回了兴登堡防线。
春季攻势让协约国和同盟国伤亡近五十万人,结果到了五月中旬,又变成了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的局势,当然,美军主力在加紧运往法国的途中,每天都有近万名美国新兵营出来的美军抵达法国前线。
协约国在西线的力量由于美军的到来而得到了恢复,但是,刚离开新兵营又在海上颠簸了一周之后,初次踏上法国土地的美军到底有多大的战斗力,却让英法都深为怀疑。
飞机?没有,跟法国借,大炮?没有,跟法国要,坦克?没有,还得跟法国要,甚至连机枪,美军的装备都远远不足,英法联军总司令福熙不知道自己等来的是救世主,还是叫花子,法国前线的美军除了步枪不缺,其他什么都缺!
在下一次攻势发起前,显然迭次抵达法国的几十万美军不但没有成为有生力量,反而对后勤保障增加了巨大的负担,美国佬而且带着救世主的架子来欧洲参战,驻地附近的法国妞没少被美国大兵们招惹,当然,有些时候也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持续了近四年的欧战让无数法国家庭失去了自己的男人。
与此同时,德军统帅鲁登道夫面临的难题是,接受苏俄的乌里扬诺夫同志再一次递过来的橄榄枝重启苏俄和德国之间的谈判?还是坐视苏俄政权被自卫军和中日联军推翻?
德国人的情报系统效率比协约国高的多,中日密约的内容在五月初就被放到了鲁登道夫的桌子上,虽然德军统帅压根不把日本陆军放在眼里,但对一年中新崛起的中国参战军却不得不心怀忧虑,那个中国王一手打造的队伍一个师的机枪和大炮火力抵得上三个德军师,如果这样的中国师从东线涌过来三十个,事情了就不好办了!
“我亲爱的埃里希,这次俄国开价不低,你觉得我们是不是要伸手拉小个子一把?虽然布尔什维克对工人的煽动非常令人头疼,但是只要他们承诺不再向俄国以外的地区输出他们那个主义,我觉得事情还是可以谈的!”德国事实上的最高统治者第三最高陆军指挥参谋总长兴登堡叼着个雪茄捧着杯香槟酒,问对面沉思了许久的副手,德军事实上的统帅、副参谋长埃里希·鲁登道夫。
“布尔什维克是很顽固的一群人,乌里扬诺夫虽然是他们的领袖,却也做不到一手遮天,而且现在的问题是,美军在西线的援兵已经超过了上次攻势我们给英法两军造成的打击,这种情况下,我们掉头去东线拉那个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们,这事有点难办,兵力不足是个大问题!”鲁登道夫皱着个眉头,苏俄的代表在布列斯特等了两天了,这边自己跟兴登堡还举棋不定,苏俄中央开出的条件是苏俄可以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波兰为独立国家,但不接受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独立,也不放弃北高加索,苏俄的要价是签署停战协定,并由德国援助粮食和军火,同时把战俘营里的布尔什维克战俘释放,让他们返回祖国参加红军!
“乌里扬诺夫这小子挺精神,你瞧他盘算的不错,260万俄国战俘,他们只要求遣返其中近80万信仰布尔什维克的战俘,其他180万战俘还得我们替他养着!”兴登堡咧着嘴道!
“俄国手里大概还有20万德国战俘,俄国人用20万人来交换80万布尔什维克战俘我们可是有点吃亏!”鲁登道夫皱着眉头道。
德军在东线历次战役中被俘人数不多,只有俄军被俘虏人数的十分之一,倒是奥匈帝国被俄国人俘虏了不少,少说也有五十万人左右。
“战俘的问题不是大事,关键是,我们是拉苏俄一把好,还是干脆让他自生自灭,反正我们一样可以扶持亲德国的非布尔什维克政权!”兴登堡点出了问题的实质。
“高尔察克们铁定是跟了协约国走了,这方面三年半的战争在俄国和德国之间造成的仇恨,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化解的,杀得你死我活的敌人,一转眼要携手去打昔日的盟友,这事对军人来说有点难,说到这里,还真不明白中国人和日本人是怎么想的,日本侵略中国那么多年,一转眼就能捐弃前嫌携手共进了?黄种人的想法是不是和我们不一样的?”鲁登道夫若有所思的道,要再扶持一个亲德的俄国政权,不是一早一夕就能成功的,说难听点,芬兰、波兰、白俄罗斯这些地方,只要德军一撤退,当地的所谓独立共和国和政权没一个月就能被苏俄布尔什维克给颠覆了,如果苏俄能答应不再输出他们的布尔什维克主义,其实小个子的政权还是德国的首选。
“我亲爱的埃里希,我觉得你把问题想的太复杂了,我们就把那80万布尔什维克战俘放回去,换回20万德国小伙子,再要求苏俄承认芬兰、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和波兰的独立,至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反正现在有德军驻扎,苏俄一时半会还不敢来颠覆当地自治政府,到时候再说不迟!”兴登堡显然觉得能让苏俄承认上述地方的独立,收获就已经很大,至于日后的事,说白了还得看日后大家实力的此消彼长,但当务之急,是必须让苏俄政权巩固住了,别让高尔察克们一股脑推进到莫斯科去那黄花菜都凉了!
“这样,只要再加上苏俄承认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独立,我们就答应签停战协定和遣返战俘,缴获的俄国武器也可以还他们一部分,前提是布尔什维克必须退出以上国家和地区,停止输出他们的主义和革命,否则免谈!保罗,你看这样如何?”鲁登道夫下了决心,先用俄国战俘去抵挡即将西进的中日联军,至于高尔察克,他并不放在心上,喀山方向的自卫军撑死了也就20万人,等80万苏俄布尔什维克战俘一回去,加上当地原来的红军,那就是100万红军打20万自卫军,要是这都打不赢,乌里扬诺夫和他的同志还有什么必要存在?
“他们还要我们支援粮食呢!”兴登堡跟了一句,他可不希望到时候遣返了80万战俘结果因为没吃的反而投奔了对面的高尔察克自卫军去了!
“粮食让苏俄政府出钱买,彼得格勒和莫斯科两个克林姆林宫里的财宝不是大把大把的么,叫那个乌里扬诺夫